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环境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0 10:45:42

序论:在您撰写环境研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环境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8102

1环境会计的涵义及理论渊源

1.1环境会计的涵义

环境会计是核算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开发、利用及防治的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环境会计可以定义为:“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评价,以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有效促进企业与所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管理信息系统”。

1.2环境会计的理论渊源

1.2.1外部性和外部成本

外部性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外部性。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人带来效益,但他自己却没有得到补偿,他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社会效益,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反之则称为“外部不经济”。而对于环境这种物品而言,当一个经济主体可以不受限制的开发某种资源时,他可以从中获得效益,而由此产生的损失则由其他主体所承担,这些损失即为外部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在决定自己的产供销时,就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而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这就产生了外部不经济。

1.2.2市场失灵

在不存在外部性的完全市场条件下,不存在外部成本和外部效益。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社会效益等于私人效益。根据供求关系确定的资源配置的最优点上,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效益。但是,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外部成本没有包括在产品价格中,而是由社会来承担,这时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外部成本之和。我们假设一项活动不带来外部效益,只产生外部成本时,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情况下,产生的外部成本生产者没有承担,而是由社会来承担的。比如某企业在其排污系统增加污水净化的装置,由此产生的效益不是全部由企业享有时,企业就不愿意在防治污染方面增加支出,这样也会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于那些既产生外部效益又产生外部成本的经济活动也是类似的。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并没有真实的反映产品的实际价格,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失灵了。如果不对企业进行管制,企业就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过度开发和利用资源,使环境污染更加严重。据此,我们找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即通过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解决产权问题,使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内部化,并通过政府控制等方式来进行环境管理,而管理因素则要求企业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对废弃物的成本管理,充分辨认和计量与之相关的环境成本。这些问题用传统的会计方法都难以解决,而环境会计这一新兴学科在会计研究领域就应用而生了。环境会计的诞生,为企业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污染与防治、开发与利用的成本费用提供了一个准确的方法,也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2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实施环境会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需求日益膨胀,从而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这种对自然资源无补偿地过度耗费及其不合理的分配,导致了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环境破坏和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政府为了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已考虑到了利用会计核算、信息披露对企业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建立起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的预防、破坏、治理以及环保技术开发等会计方面的核算和信息披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使得政府有关部门无法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治理与破坏情况,从而不能制定正确的环保宏观政策与采取微观对策,也不能引导企业走向自觉保护环境资源的轨道上来。长此下去,我国将很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必须主动要求推行环境会计,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实施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是资源消耗型经济。在绿色消费日益盛行的今天,我国企业应在其决策与经营活动中注入“绿色理念”,以“绿色理念”重塑企业整体的业务流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环境会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实施环境会计是强化环保意识的需要

环境会计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模式,它主张将整个社会生产情况和相应的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信息中去,要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等作相应的会计记录。这就会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避免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2.4实施环境会计是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在绿色意识日益加强的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环境问题纳人会计核算范围。然而在中国现行会计制度中,尚未建立起相关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我国现在所处的这种现状,一方面不能满足会计国际化的要求,有碍于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我们的环境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没有相关环境会计准则,所以就很难衡量外国投资机构对我国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确定为保护环境而应采取的措施。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为了使会计披露的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适应交易国的环保要求,企业就必须要披露环境会计的信息。

3对我国实行环境会计的建议

3.1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

在建立环境会计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应成立环境会计研究机构,该机构可以由会计、经济管理、环境资源、法律等多方面专家组成,对环境会计理论、环境成本、企业行为、产品市场规律、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行环境会计的办法,为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

3.2加强环境会计法规的建设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中,修改并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会计准则中的内容,使其有益于环境会计的发展,可以将涉及环境、资源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环境会计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这些强制性的约束都将使环境会计具有更强的执行力,使其得到稳步的发展。

3.3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实行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开展社会宣传,加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使环境会计观念逐步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接受。

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监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213-01

1生态环境监测的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伴随而来,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环境问题在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的认识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层面,而是扩充到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

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是指通过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各种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时空格局进行度量,并通过监测生态条件和变化因素,从而获得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变化趋势。从监测对象上来说,生态环境监测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有所不同,与工业污染监测也有所不同。目前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在于宏观的、大范围的生态破坏问题,主要用来反映人类活动对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有机综合影响的优势。因此,生态环境监测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草原、湿地、湖泊、海洋、森林、农田以及物候、气候和动植物等。在研究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时,生态监测是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是发展生态监测的基础条件。充分理解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概念,能更好的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的分析。

2生态环境监测的内容分析

2.1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

在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其核心原理是准确性原理,即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活动得到的生态环境信息是历史的记录,是环境历史的实际反映。因此,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在满足准确性原理时,就必须实现以下三个基本原理。

1)代表性原理。所谓代表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具有有限的点或断面代表“无限”的环境整体,并以有限的采样频率来代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信息;同时,以有限的数据信息来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

信息。

2)完整性原理。完整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需要采用生态环境的要素、相素以及环境压力等组合而生的监测模式,来反映生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性的体现。

3)规范性原理。规范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来综合反映环境监测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深刻体现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1)监测的范围。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范围包括城市、农村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其范围既是流域性的,也是全国性。具体范围的划分应根据需求和目的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划分。

2)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保护部门、相关的资源部门等。

3)环境“相素”。环境相素主要包括:同一个环境要素和环境介质中的多种监测,例如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等;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态相和固体相等。

3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分析

3.1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流程分析

1)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在进行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时,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即根据受监测区域所反映的特点,对实地的气象、季节以及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做好现场调查,对调查的信息进行收集汇总,为后期的环境监测提供充足的判断依据。

2)确定监测项目。在环境监测项目的确定中,首先要确定环境监测布置和采样的时间和方式,选择正确的样品保存方法,做好环境样品的分析和测试工作。

3)得出处理数据,上报数据信息。在完成了实地调查和信息收集之后,通过数理计算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同时,将最终确定下来的信息进行复审,确认无误后及时上报。

3.2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

在选择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之前,必须结合生态环境监测对象现有的条件,并充分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制定最佳的监测方案。总的来说,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方案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点的选择,环境监测的内容和设备,环境监测的场地以及监测数据的处理等;建立信息数据库和生态环境监测问题模型,最好监测规划和评价等。

目前,在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方面,最常见的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的监测,这种平台必须以当前最先进的3S技术为支撑,配置大容量的计算机装备和信息处理装备。3S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处理技术、遥感技术以及GPS等,这三大技术构成了全球空间观测、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的监测一体化系统。

3.3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技术改进

1)作为最先进的3S技术,在其应用于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与地面的监测技术相结合,实现宏观和微观兼得的全面的生态监测。

2)实现一体化的网络设计,在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建立一体化的网络设计,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从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中由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发展为生态环境的风险评价,实现了生态监测的预警机制,提高了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

除此之外,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类型以及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相应的制定出不同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重视对生态环境动态的监测,时刻掌握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变化。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将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深层次的服务于环境管理中,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屈红艳.生态环境监测及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185.

[2]姜必亮.生态监测[J].福建环境,2003,20(1):4-6.

[3]孙天华,刘晓茹,傅桦.浅评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

27(3):78-81.

第3篇

城市河道污染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活性碳-沸石双滤料处理六价铬的试验研究

兴山香溪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近三十年来刁江流域水质状况的对比分析及其防治建议

验收监测化学需氧量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7年黄河干流宁夏段水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淮安市区大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浅议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的代表性问题

浅谈当前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认识

同时测定三种菊酯农药的GC检测条件的优化

流动注射方法(FIA)在线测定总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残留

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的砷和硒条件的选择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大气降水中铵离子的不确定度评定

浅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在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实施

工业废水中苯胺、硝基苯的检测方法探讨

碘量法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浓度的对比

AA3连续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的氨氮和总磷

提高认识加速我省环境监测网络工作进程——省环保厅副厅长葛建团在全省环境监测网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污染底泥粒径分析与铜、锌吸附特性的研究

快速溶剂萃取-SPE硅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16种化合物的研究

天津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桂林站在监测质量管理模式中的探索

浅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工作

两款旧型号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传输方式的改造

白银市声环境现状及对策

铁岭县新台子镇饮用水现状调查及规划

革基布废水中TOC和COD的相关研究

长春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

石油类测定方法的改进

马莲河水系中六价铬超标原因调查

云龙湖不同功能区水质监测与评价

模糊数学法在给水管网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环境中多氯联苯(PCBs)的分析方法研究

生物吸附技术在重金属废水中研究进展

华亭矿区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建议

第4篇

英文名称: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6929

国内刊号:11-1827/X

邮发代号:82-38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5篇

英文名称: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9585

国内刊号:11-3693/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6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6篇

[关键词] 小城镇;环境研究;异味控制;城市管网;垃圾处理

小城镇作为一个提振我国经济内需的重要举措,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特别是进入2010年后,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减慢的趋势,如何去推动经济的多、快、好的发展,不可能再和以前一样依赖出口,我们更多的是要拉动内需。改革开放近30年,不断变换的国际局势,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和教训,如何走好小城镇发展的道路,我们要仔细揣测,既不能按部就班的照抄国外小城镇发展的方式,又不能一味的拘泥在自己得小世界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思路被提上日程,加之国家近年来“小城镇,大战略”的提出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小城镇问题一直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研究机构讨论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热门课题,所涉及的领域往往跨越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口学、城市规化学和地理学等诸多学科,以至于对如此丰富的研究成果要进行任何概括总结都难免挂一漏万。在此尽笔者所历,将小城镇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方面的问题归纳如下:

1.小城镇的环境研究是和小城镇的建设同步进行的,甚至与很多考虑要先于小城镇的建设,例如:城市管网的排布、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垃圾的处理、水和空气的质量管控等等,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是必须的,提前的,其作用与意义是肯定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诸如“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加速器和基地”、“农村城市化的重要环节”、“城镇体系合理化的基础”、“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的基地”、“城乡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消除城乡差别的保障”等等说法是大的方向,是推进小城镇的意义,但是要实现这份意义,该怎么去做,怎么去做好它,要走的路很多,其中小城镇环境的研究是首当其冲的,总之,是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体现。新形势下如何贯彻中央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建立一个美丽而富饶的中国是学术界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2.小城镇的环境研究归根到底还是要归入城市的规划当中去:城市管网如何排布,能够满足已建设施的需求,又能高瞻远瞩的预测到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尽管国家推行垃圾分类已经若干年了,但是收效甚微,如果在一个新建的城市推展,我想也应该是一个社会人文课题,另外如果去规划,哪一部分的垃圾掩埋、焚烧,哪一部分的回收利用,在一个城市发展之初规划要简便得多;城市垃圾的聚集、掩埋、焚烧处理,和其它大中城市一样,这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难题,像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种名为《生活垃圾破碎、压实一体机的新技术方案》,其结合了垃圾破碎机和垃圾压缩机的所有技术特点,使生活垃圾的预处理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成本,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效果,真正做到对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处理。它将垃圾破碎机和垃圾压缩机的技术特点进行结合,使一套垃圾破碎、压实一体机的处理效果优于垃圾破碎机结合垃圾压缩机一起使用的处理效果,做到了“1+1>2”的处理效果。且一体机的占地面积少,不需要基础,比单个压缩机的空间要求和占地面积小,不需要造卸料平台,且噪音小。整套设备工艺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像这样的新型高科技设备在城市规划指出是不是可以考虑进去;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控制,直接关乎一个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何处取水,怎么净水,采用已经落后的国家标准还是选用国外的相关标准,工业用水、生活废水如何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分布等等都是一个城市规划的重点;城市大气的处理,随着PM2.5的口号越来越响,每个城市都打响了PM2.5这个“攻坚”,但是如果检测大气质量,如果预防可能发生大气污染,以及如何治理,相信现在有很多公司正在做这样的事,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市场;再比如说臭气处理、不管是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到底是用生物除臭还是植物除臭,效果怎么样,还有待研究。

第7篇

保护运河遗产发挥其重要作用

探索治理“大城市病”之策

北京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

当前城镇化问题与发展取向

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经济治理探索:中国大城市的比较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问题的再认识

2030年中国消费市场空间预测分析

CGE模型在资源环境经济学中的应用

从城市治理模式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城镇化路径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与规模增长

基于LabVIEW通用测试软件系统的开发

资本回报率、资本增长与中国地区差距

土地供应、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关系

国外绿色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中国特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及其治理策略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福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集聚外部性与城市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研究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思考

对中国城镇化研究中若干统计数据的辨析

要素集聚、产业时空变动与城市层级体系

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房价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与变动趋势预测

优质教育资源对杭州学区房价格影响研究

城市居民气候灾害风险及适应性认知分析

县域城市化发展与交通拥堵治理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布局合理化问题探讨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杭州城市河道长效管理实践

析银川市清真寺与城市肌理的环境关系

南京市保障房住区城市空间分异研究

对优化城市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多元战略维度下新疆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固定投入成本比较研究

中国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极化指数的分析

志愿服务在构建城市休闲文化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杭州市公共租赁房需求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杭州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的保护与利用思考

基于VAR模型的北京市房价与股价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情感依恋的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关联研究

滇中城市群区域范围界定及其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跨国公司模式的国内企业海外拓展途径探析

新疆工业化进程与物流发展水平耦合度评价研究

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多国多部门碳排放与能源使用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