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9 10:27:28
序论:在您撰写初级电工基础知识教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电,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今城市轨道交通还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的应急处置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的顺利进行。所以,对全过程轨道交通供电的应急处置方案要求清晰明了,有助于确保应急处置的质量。
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电源一般取自城市电网,通过城市电网一次电力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实现输送或变换,然后以适当的电压等级供给城市轨道交通各类用电设备。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一般包括外部电源、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其中,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包括降压变电所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用电负荷。按规定应为一级负荷,即应由两路电源供电,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中断供电时,另一路应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重要负荷的全部用电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牵引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而动力照明等用电负荷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负荷。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应根据线网规划和城市电网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而不应局限在某一条线路上。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可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和混合供电方式。
三、大面积停电分级、停电范围及影响
1、一级停电事件
是指所有地铁供电系统主变电所停电,导致全部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两路35KV交流电源停电,地铁被迫停运的事件。一级停电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地方电网发生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导致所有地铁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全部停电。恢复送电的时间受到地方供电局处理故障的制约,具有不可控制的特点,停电时间有可能超过各系统应急电源的允许使用时间。
2、二级停电事件
是指地铁线路的供电系统出现一个以上,但不是所有主变电所全所停电,导致较大范围的车站或车辆段(停车场)全部交流停电、正线接触轨可能是超大双边或超大单边供电,在区间的电客车可以运行至下一车站,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疏散乘客。二级停电事件产生的原因为主变电所设备故障或地方电网局部故障。供电调度采取主变电所之间形成支援的供电方式,恢复供电的时间取决于倒闸操作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车站不需要关闭,中断行车的时间也较短。由于地方电网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二级停电事件有可能升级为一级停电事件。
3、三级停电事件
是指局部车站或车辆段(停车场)出现两路35KV交流电源停电,正线接触轨可能是大双边或单边供电,电客车仍然可以保证一段时间内正常行驶。三级停电事件产生的原因为35kV供电设备故障。供电调度改变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有些车站可以短时间内恢复供电、有些车站因故障处理时间较长需要关闭。
四、轨道交通供电的应急处置
1、成立应急指挥中心
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向控制中心(OCC)报告,同时电力调度员要对停电信息进行确认,之后马上向值班主任报告。控制中心接报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专业(电力、通信、信号、机电等)人员,并将停电信息向上级汇报。主管领导接报后,应立即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并安排故障抢修组、行车指挥组、客运组织组、对外联系组、后勤保障组等分别开展行动。
2、应急处理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控制中心(OCC)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有信息的传递、指令的下达、执行情况的回复、事故现场的信息、事态的发展都应实时在控制中心的掌控之下。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在进行信息上报的同时,控制中心就应组织进行初步的应急处理工作。待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后,控制中心要在应急指挥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指挥工作,行驶事故处理过程中“统一指挥”的职能。
3、故障抢修
故障要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即先对故障点进行隔离,以保证正常设备的运行,必要时可以采用“单边供电”、“越区供电”的措施,使电力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能够维持正常运营的状态。待当日运营结束之后,再对相关设备进行进一步检修、更换以及事故的分析和调查工作。
4、行车指挥
在事故发生后,行车调度员应立即制定行车调度方案,并报值班主任批准。行车指挥工作要遵循“安全、稳定”的工作原则,在不受大面积停电影响的区域要尽可能维持正常运营,保证列车服务。在大面积停电区域要和故障抢修、车站工作、电客车司机邓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保证设备及时、顺利地得到抢修,乘客得以安全疏散。
(一)、小交路运行
在不受大面积停电影响的区域,充分利用区间渡线安排列车折返,维持小交路运行。
(二)、分段运行
如果大面积停电发生在线路中部区域,可在不受影响的线路两端各自维持小交路运行。
(三)、单线双向运行
如果只有一条线路供电受影响,可安排另外一条线路进行单线双向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向线路距离过长,势必会影响列车运行效率。因此,可以分段分别进行单线双向行车,以提高行车效率。
(四)、列车跳停
如果列车牵引供电未中断,而车站发生大面积停电,可在相应车站人员疏散完毕后进行闭站,通过车站的列车不在停车。在行车调整过程中,行车调度员要将列车调整情况及时向车站通报,以便于车站妥善安排好客运组织工作。
5、客运组织
客运组织工作应与行车指挥工作密切配合,把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安全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车站值班人员和列车司机就应利用广播向乘客相关信息,一方面要稳定乘客情绪,引导乘客配合地铁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进行疏散,另一方面也要告知列车运行状况,必要时规劝乘客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6、后勤保障
在故障处理或车站客运组织过程中,如果需要设备、器具以及人员支援,应进行紧急调配,以保证一线人员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后勤保障工作能否及时到位,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运营恢复的时间。
7、信息
事故发生后的信息原则为“统一口径、及时沟通”,确保地铁服务热线在第一时间内知晓事故的实情,以便能够正确解答乘客问询,处理乘客投诉。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与电视、广播媒体联系,通过电视台和交通广播电台等媒介,提示公众改乘其他交通工具,运营恢复后应立即公布运营恢复信息,减少社会不良影响。
8、恢复运营
在设备故障修复之后,抢修人员应短暂观察设备试运营状况,待确保满足安全运营的条件之后,经应急指挥中心批准,由控制中心向全线各单位恢复运营的命令。此时,所有受影响关闭的车站可重新开站运营,停在区间的列车继续运行至前方车站后载客运行,停在车站的列车可直接载客运行。
在运营恢复之后,控制中心应对在线所有列车进行重新调整。受停电影响暂停的列车重新投入运营,全线恢复正常的行车模式。由于受事故影响,控制中心需要对列车运行间隔进行人工调整,合理分配列车间隔,使所有列车在最短时间内归图行车。当全线车站全部正常开放,以及正线列车全部按图行车以后,地铁运营正式恢复正常。
五、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期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的应急处置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供电的应急处置方案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轨道交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奇吼.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136教学模式”;实践创新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是当前中职学校的普遍状况,大部分中职生学业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缺少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自信心缺乏,不信任甚至是排斥学校教育,自我约束和调控能力较差。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积极性,学生频频出现旷课,课堂上睡觉、聊天、偷玩手机等现象,师生之间的矛盾时有冲突。而中职的电类课程,是这一状况的重灾区。比如“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学生的反映学起来又难又没用,提不起兴趣。有些学生,课程结束了,都不知道学了什么,学了有什么用,连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都不会用,电路到底该怎么接就更不懂了。鉴于以上情况,柳州市交通学校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了“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根据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将“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了若干个项目,推行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应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不仅有效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136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氛围活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内涵是:“1”代表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主题。“3”代表知识、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情感三维目标。“6”代表六步教学法:情境导入、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或知识拓展)。(二)“136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主题贯穿相关的知识点。“136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体系教学思路,通过调查研究相关企业的岗位工作技能群,将彼此相关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社会知识整合进一个大的教学项目之中,学生通过完成这个项目,就能掌握和熟练相关知识。整门课程由几个大的项目构成,完成了这些项目,就完成了对全部课程的学习。2.实现三维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36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信息技术应用、与他人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核心竞争力,让学生更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3.六步教学法,环环相扣实现高效课堂。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36课堂教学模式”设置的“情境导入—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六个步骤,打破了传统教育中“从听中学”的特征,体现了现代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自觉实践、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136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
为了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136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育观念。通过走访调研柳州市机电、数控、汽车等学生对口就业企业十余家,研究了企业的岗位群,掌握企业工作岗位对电工技能所做的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确定了“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和项目内容。为了保证大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又将大项目分成了若干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既强调电工技能的培训,又要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要达到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还要为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在“电工基础”课程中,我们主要设计了以下项目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三、“136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步骤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了“情境导入—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工作评估—任务延伸”六个步骤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这一环节我们主要借鉴了情境教学法的思路,通过访谈法和教学实验法,了解目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电工基础”是一门抽象性较高的学科,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电路基本理论,我们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导入学习,而对于实用性较强的知识,我们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学习。比如对于项目一的任务四“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我们给学生观察一个双回路的电路,让学生计算一条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欧姆定律,一定会想到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然后开始引发激烈的讨论,调动起课堂气氛,接着引入课程。而对于项目三中的任务二“安装白炽灯电路(设计一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我们可以通过现在房间装修过程中,客厅的灯需要能够在客厅和卧房实现两地控制这个生活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二)计划决策这一环节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情境导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生成问题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以项目三中的任务二“安装白炽灯电路(设计一个双联开关两地控制一盏灯)”为例,在通过生活情境导入学习内容后,教师给每一小组分派项目任务———假如你们接手这个装修任务,你们将如何满足客户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微课视频、实训指导书、网络资源等)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选择合适的开关元件,自主设计电路,来实现他们客户的要求,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之中,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三)项目实施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按照小组的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全体成员都必须参与创造实践活动。教师从旁监督和指导,强调电工操作规范,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这一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完成项目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建立。(四)成果展示项目实施完成后,各小组要向大家展示本小组的项目成果。本环节要注意全员的参与性,成果展示包括操作展示、书面展示和口头点评。一般是要求小组中的C层成员进行成果演示、B层成员进行设计思路讲解,A层成员负责点评。成果展示可以是成功的经验分享,也可以是错误的教训总结。教师负责帮助学生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聆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关注每一个细节,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能在展示和点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五)工作评估工作评估是促进学生总结和反思的关键环节,学生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构成良好的认识模块和方法体系。对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并建立对他人的客观评价,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六)任务延伸任务延伸拓展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培养迁移能力,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给学生呈现拓展资料,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136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效
柳州市交通学校“电工基础”课程中应用“136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近3年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是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生睡觉、聊天、玩手机的现象少了,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二是学生通过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电路识读、理解能力得到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培养;三是课程教学目标得到较好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能紧密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学习实用性明显增强;四是毕业生深受品牌4S店等企业的肯定和欢迎,初步实现高品质就业。
五、“136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在“136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明显感觉新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对课程目标的控制能力要求均提高了,课程授课老师已深感自己在教学经验、教学技巧和教学设计上还需要不断提升。今后,我们还会对“136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细节,继续深入研究、深入改革、深入实践,预期让课堂气氛更轻松活跃,让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全面提升,最终实现高质量学习、高品质就业。
参考文献:
[1]蔡尤森.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5(8):99-100.
[2]郭志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155-156.
[3]李锡,林连山,樊薇薇,等.谈电工学教学中的探索式与研究室教学[J].教育探索,2012(3):44-45.
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应急处理;大面积停电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下,轨道交通发展也呈现出了迅猛姿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车站设备运行都主要以电能作为动力能源,所以电力供应在轨道交通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直接关系着轨道交通运行的畅通与否。由于地铁车站多修建在地下,所以地铁车站一旦出现停电事件,车站就会陷入一片漆黑,由此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轨道交通系统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供电应急处理体系,以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作。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供应系统的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供应通常来自城市电网,由城市电网向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输送电能,再通过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对电能进行转换,最后将转换后的电能输送给各类交通用电设备,满足设备运行需要。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供应系统主要由主变电所、外部电源、电力监控、动力照明供电、牵引供电几部分组成。其中,动力照明供电由动力照明配电、降压变电所两部分组成;牵引供电系统由牵引网、牵引变电所组成。一般来说,轨道交通供电都采用集中供电,即通过主变电所向各轨道线网进行供电。每个主变电所都有两路独立电源进线,同时每个主变电所的备用支援变电所数量必须≥1个,主变电所要实现资源共享。
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用电负荷之一,根据规定,轨道交通系统为一级负荷,供电电源必须有两路,若其中一路因故障而中断供电,另一路同样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全部用电要求。牵引供电系统的用电负荷也为一级负荷,动力照明系统则根据其用电实际情况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或三级负荷。轨道交通外部电源供电不应局限于某一线路,而应根据城市电网、线网规划情况进行设计、规划,可灵活运用分散供电、集中供电、混合供电等形式。
二、上海地铁供电应急处理方案
(一)供电系统分析
上海地铁某线的电力供应系统为集中供电,组成部分包括高压电源(110kV)、中压变配电系统(35kV)、动力照明供电、牵引供电、杂散电流系统、SCADA(电力监控)。其供电系统由牵引降压变电所、主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接触网、跟随所、SCADA、防迷流系统组成。本工程中,线路总长41km,全程设置的车站变电所共有28个,停车场变电所、车辆段变电所各1个,其共同构成了环网供电网络(35kV),供电方式为双路电源供电。其中,正线所含牵引变电站有12个,经降压整流输出1.5kV直流电压,供电对象主要为电动列车。设有2座主变电所(110kV),主变电所电源均由城市电网变电站(220kV)分两路提供。
(二)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方案
城市地铁大面积停电事件,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一级停电,是指地铁所有的主变电所发生停电。由此造成两路交流电源均停电,列车被迫停运;二级停电,是指1个以上的主变电所发生停电,但仍有部分主变电所未停电。由此造成的车辆段、车站全部的交流供电中断,正线接触轨处于超大单边或超大双边供电,区间列车仍能行驶至下一车站;三级停电,是指车辆段、车站局部发生交流供电中断,正线接触轨可以为单边供电或者大双边供电,列车可正常行驶5分钟。
(一)一级停电事件的应急处理
在发生一级停电事件后,地铁交通供电系统负责人首先要与供电局取得联系,询问停电时间、停电原因。将主变电所的变压器开关(高压、低压)、中压馈线开关断开,同时要立即安排专人值守。充分掌握蓄电池运行状况,若停电时间>30min,则要退出蓄电池设备,并做好恢复供电的相关准备。
(二)二级停电事件的应急处理
首先,通过与供电局沟通,以获悉停电时间、故障原因。了解停电区域有无扩大化,将停电的主变电所的变压器开关(高压、低压)、接地变开关、中压馈线开关全部断开。若主变电所为两路或一路停电,故障主变电所、车站变电所都要退出。将主变电所的供电方式切换到其他主变电所支援供电,以恢复断电变电所供电。相关变电所要指派专人值守,若在运营过程中恢复主变电所供电,则需要列车运行完成后再切换到正常供电。
(三)三级停电事件的应急处理
在发生三级停电事件以后,要立即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抢修,若停电时间较长(>30min),则要退出故障主所的蓄电池,待消除设备故障,设备恢复正常后,可立即切换到正常供电。
三、地铁供电应急处理相关注意事项
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时,为确保能及时、有效地恢复列车及车站供电,就必须制定、实施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科学、完善的停电应急预案。在预案中,要对供电、电力调度等专业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应急演练,以提升地铁供电系统的应变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还要加强轨道交通供电各专业间的协作与衔接,以保证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时,能对车站、列车乘客进行安全、合理的疏导。通过应急演练,还能从中发现应急预案中的各种不足,从而能及时加以改进,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第二,与城市供电局加强沟通,定期对双方的应急协作方案、供电安全进行评估,并组织开展停电应急联合演练。当发生停电事件时,首先与城市供电局联系,获得准确的供电信息,以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第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设备隐患、操作规程、技术文本进行全面的排查,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第四,充分重视轨道交通电力供应系统的测试工作,加强设备保养、维护,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另外,在建设新线路时,应当对各主变电所的容量分配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便在出现停电事件时,能及时地向故障主变电所提供支援。
结束语: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而言,在出现大面积停电时,要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尽快恢复线路及车站供电,以保障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要做好地铁停电应急处理,各相关专业必须要协同合作,加强专业间的沟通和应急演练,做好供电系统设备的保养、维护,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构建轨一套完整的供电应急处理体系,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级停电事件,以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 单辉.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的应急处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2] 赵垒.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环网供电方式的讨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3] 叶聪.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4] 席红.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供电系统[J].都市快轨交通,2011,24(5):94-96.
[5] 吴伟辉.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直流框架保护动作应急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1).
作者简介:(钱晓超,男,籍贯重庆,1981年6月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关键词:热回收焦炉土建工程;焦炉基础;质量控制要点
Abstract: The coke oven is the heart of the entire coking project, while the coke oven based on carrying load and iron installation with close key parts. Coke ove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in the coke oven basic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eat recovery coke oven civil engineering; coke oven basis; quality control points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工程概述
泰国俊安热回收焦炉土建工程位于泰国罗勇府。项目一期土建工程主要包括焦化系统和电厂两部分,土建施工的单体构筑物主要包括焦炉基础、受煤坑、备煤通廊、转运站、破碎机房、煤塔、熄焦塔、晾焦台、烟囱、电厂主厂房、主控楼以及配套的其它建筑物,厂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
我公司承建该项目焦化系统的土建施工任务,主要包括焦炉基础、轨道基础、备煤系统等构筑物。焦炉是整个焦化项目的核心,而焦炉基础更是承载荷载与铁件安装配合紧密的关键部位,因此,焦炉基础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焦炉基础土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本项目的焦炉基础设计要求座落在密实粉砂层上,±0.000m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为59.100m。焦炉基础结构主要由基础底板、抵抗墙以及预埋铁件等组成。每座焦炉基础长56.904m,有12个炭化室,基础底板上包括26组横拉条和炉柱支座。每座焦炉基础底板分成两部分浇筑,中间设置有一宽1.0m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须在两侧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28天后进行。每座焦炉基础两端各有一抵抗墙,抵抗墙包括柱DZ-1(5940mm×500mm×1200mm)5根,梁DL-1(1200mm×550mm)、DL-2(1200mm×500mm)、DL-3(1200mm×500mm)、DL-4(1200mm×550mm)各1根,柱、梁之间通过墙板连接,墙板厚150mm,墙高5940mm。焦炉基础平面图见下图1。
2.工程特点及质量控制要点
2.1 工程特点
该项目为泰国首个焦化项目,并且施工图纸由国内设计院设计,施工标准采用国内标准,泰国当地建筑习惯及施工工艺方法与国内有差异,实施质量控制方面有一定难度。
2.2质量控制要点
焦炉基础土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耐热混凝土。(2)基础承载力。(3)纵横轴线控制。(4)基础底板标高及几何尺寸控制。(5)预埋件位置控制。(6)抵抗墙垂直度控制。
3.质量控制要点实施措施
3.1耐热混凝土
焦炉基础混凝土要求采用耐火混凝土,当温度为300℃ 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常温下的0.85倍。根据本项目耐热混凝土的指标要求,重点控制好混凝土拌和物的原材料性能指标,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粗骨料选用花岗岩石料,细骨料选用河砂。将原材料及混凝土试件送到当地的实验室按照国内耐热混凝土检测程序进行原材料耐热性能检测和混凝土强度耐热性能检测。混凝土耐热性能检测主要包括烘干耐压强度检验、烧后抗压强度、残余抗压强度检验等。
3.2基础承载力
焦炉为焦化项目的生产核心,除焦炉基础本身大体积混凝土的自重荷载外,焦炉炉体砌筑的耐火砖重量、护炉铁件重量、集气管重量以及生产中的煤饼重量均作用在基础上。本项目焦炉设计基础承载力要求为30t/m2,基槽开挖完成后进行基槽验收,基槽验收采用土体静载试验和钎探相结合方式进行,确保焦炉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3轴线控制
焦炉基础各部位轴线控制均以纵横中轴线为基准线,并且机焦侧轨道中心线也以焦炉基础中心线为基准。本项目每个焦炉基础有1条纵轴线和13条炉座中心轴线,这14条轴线是焦炉基础控制关键线。每排4座焦炉纵轴线须在一条直线上,轴线偏差超标,将会对后续设备安装及投产后的设备运行产生影响,甚至影响产量。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精确测量控制好纵横中轴线,所有测量基准线都以中轴线向外一次测量到位,避免出现累计误差。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将轴线全部放样到垫层混凝土上,作为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的控制线。在底板施工完成后将轴线放样到底板混凝土上,作为抵抗墙和边梁通风孔施工控制线。同时在焦炉基础周边设置控制桩,通过控制桩进行轴线校核,以确保各构件尺寸符合要求。
3.4焦炉基础底板标高及几何尺寸控制
焦炉基础为炉体耐火材料砌筑的底板,耐火材料在砌筑过程中因考虑后续炉体膨胀及推熄焦车运行要求,对于平整度要求较高。因此,底板混凝土标高要求也非常高,底板标高控制在0~-10mm之间,且每1.0m范围内高差不能超过5mm。在混凝土收面过程中需全程进行测量高程控制,随时调整。因为混凝土收缩等不可控因素,底板标高控制非常的困难,尽可能不出现正误差。
焦炉基础后续需进行炉体砌筑和护炉铁件的安装,因此其施工的几何尺寸要求较高,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部位:(1)通风口边梁高程不允许正公差;(2)横拉条基础不允许正公差;(3)两抵抗墙之间距离不允许负公差。(4)边梁到焦炉基础中心线距离宜为负公差。
3.5预埋件位置控制
预埋件精度控制在施工中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将直接影响设备安装精度。本项目每个焦炉有12个炭化室,焦炉基础下部两侧共有26组横拉条和炉柱支座螺栓,每侧对称各13组。预埋件安装的轴线控制是通过已经确定的焦炉基础中轴线,首先确定整个焦炉基础中心的两组横拉条和炉柱支座中心线,然后通过中轴线往两侧进行测量,测量时为减少累计误差,需用一尺测量,同时在端点部位用仪器校核。高程用水准仪测量控制,考虑混凝土纵向收缩,螺栓标高比设计标高高5~10mm控制。待其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后,预埋件加固采用附加钢筋焊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人负责以防止移位。
3.6抵抗墙垂直度控制
焦炉抵抗墙顶标高为6.30m,高度为5.94m,长度为13.70m。抵抗墙垂直度要求为0~-10mm之间,并且不能出现正误差。为保证墙体垂直度要求,首先要保证柱、梁、墙预留插筋和钢筋绑扎的垂直度,另外模板要选用平整度高的模板,并且在拼装过程中要控制好模板的垂直度,同时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稳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涨模、跑模。
4.结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后浇带设置;施工要点
一、后浇带设置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工程类型、工程地质、工程部位、结构受力、基础形式、现场施工条件以及上部结构布置等具体情况,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确定断面的形式和间距。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一样应结合以下原则:
1、将后浇带设置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考虑。主要是对地基沉降差的后浇带问题进行解决,为后浇沉降带。主要在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后浇带中得到应用,属于后浇伸缩带。
2、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和宽度。应在结构受力弯矩和剪力均较小及较小变形的部位中对后浇带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设置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处于自上而下对齐,不宜竖向上错开。后浇带带宽设置应控制在800~1000mm范围内,避免有应力集中现象和便于组织施工。
3、不宜在带中将后浇带带内结构主筋断开,,带内混凝土应遇梁断梁,遇墙端墙,遇板端板,全断面贯通对后浇带实施设置。
4、确定后浇带带内混凝土强度。应运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膨胀混凝土作为后浇带混凝土。结合后浇带性质由设计计算将浇筑时间确定,同时要求混凝土的保湿养护不能少于28天。
5、当超长结构对后浇伸缩带进行设置时,通常应将间距控制在30~50m范围内。当高层建筑和裙房设有防空地下室时,应在裙房一侧对后浇带实施设置,不得设置在主楼内,应在主楼边柱第二跨裙房内将其位置进行设置,并将高层建筑和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实施加强,提升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使后浇带封闭后,由于剩余差异沉降导致的结构内力得到抵抗。
二、地下室后浇带的设置
在设置后浇带时,应参照“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由于普通混凝土有开裂问题存在,因此在后浇缝设置之后,会释放大部分的约束应力,并通过混凝土填缝的方式对残余应力实施抗衡。由于施工因素需对后浇带进行设置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确保留设的位置应通过相关单位的许可。应合理对后浇带的间距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矩形建筑物后浇带可对30~40m进行设置,后浇带的宽度应对施工操作提供便利,并结合结构构造对其要求进行明确。
后浇带位置的梁板受力钢筋应达到贯通,禁止有断开现象发生。若梁、板存在较小跨度时,可一次对钢筋进行配备。若存在较大跨度时,可根据规定实施断开。在对混凝土补齐之前并实施有效焊接。在未对后浇带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禁止拆除部分模板及支柱,否则会造成梁板出现悬臂,从而形成变形问题出现。
三、地下室后浇带施工要点
1、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建筑
(1)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注厚度较大造成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导致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注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注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的严重流失,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Φ50mm振捣器时间距≮40cm;采用Φ70mm振捣器时间距≮50cm。
2、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1)对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进行运用,当混凝土出现初凝之后,应采用压力水实施冲洗,将浮浆、碎片清除后将冲洗部位的骨料露出,同时冲洗干净钢丝网片。混凝土出现终凝之后,拆除钢丝网,运用高压水立即对施工缝表面实施冲洗。
(2)运用高压水将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进行冲毛,也可结合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采用人工凿毛的方式进行处理。
(3)对于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而言,应运用凿毛机进行处理。
(4)及时修补严重的蜂窝或孔洞。
(5)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应运用喷枪对表面实施清理。
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1)对于底板后浇带而言,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位置各对临时挡水砖墙进行增设,当高度得到底板高度以上时,墙壁两侧应对防水砂浆实施涂抹。
(2)为了将底板周围施工积水向后浇带内流入,应运用砂浆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的位置对宽5cm、高5~10cm的挡水带进行设置。
(3)完成后浇带施工缝并清理干净以后,应采用木模板或铁皮将其顶部封盖,并运用砂浆做挡水带。四周设置临时栏杆维护,避免施工过程中有钢筋污染和垃圾堆积现象发生。
4、浇筑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
(1)后浇带混凝土的不同类型会存在不同的浇筑时间。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筑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进行确定。通常情况下,在施工应在施工后的42~60d以内。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对沉降后较大进行设置。在一些工程中,若施工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存在时,应结合设计要求实施预留。
(2)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前,应用水对施工缝进行冲洗,使其达到24h湿润状态,并将混凝土表面的积水排出,在施工缝内对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进行铺设。
(3)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应进行浇水养护处理,且养护时间应达到28d以上。
5、地下室底板和侧壁后浇带施工
由于地下室对防水存在较高的要求,因此,后浇带施工的作用极为重要。
(1)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以后再对后浇带进行施工。
(2)严格按照施工缝防水施工要求对后浇带的接缝实施处理。
(3)运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对后浇带进行施工,使其强度等级不能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处于28d以上,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对地下室后浇带的施工进行操作。
6、后浇带施工质量的控制
(1)在后浇带施工时,应牢固地对模板支撑进行安装,清理整形钢筋,使施工质量与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相满足,使混凝土密实、不出现裂缝以及渗水现象得到保障。
(2)加强后浇带接缝处的防护,最好对围栏实施设置,并进行表面覆盖,避免后续施工时后浇带接缝位置有污染现象产生。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地下室中,对后浇带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伸缩缝间距的增大,并且可以降低地基差异沉降的产生,减少永久性变形缝的产生。同时,在地下室后浇带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严格控制结构变形缝的产生,减少工程额外的成本投入,使地下室的防护功能不会受到影响,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及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并探讨了采用该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高职;电工技术基础;模块式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是理工类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特色,是当前高职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对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的一些探讨。
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课程模块式教学是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然后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课程教学要求选择所必需的教学模块。模块式教学的特点是有利于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确立课程教学模块的依据是课程教学目标,那么高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对其他理工科学生来说是一门文化素质课,对电子电器类及相关类专业学生来说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为:(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或熟悉电路的连接方式,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2)认识了解常用低压电器及测量仪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为今后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3)掌握电路、仪表等基本操作技能,为专业技能培养训练打下基础;(4)了解或掌握变压器、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上目标必须实现,并以高要求(对知识与技能都要求“掌握”)为准;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以上几项目标根据不同的专业可以取舍,但前三项基本目标都应实现。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块划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教学原则。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及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把《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划分为以下三个大模块,每个模块下又有相应的子模块,见下图。这种模块式的课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各个模块既有一定的关联又相互独立,可根据专业技能教学要求进行取舍,也可对相应模块内容进行更新例如,作为电工电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三大模块都应学到,但其中子模块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要求进行取舍,像“电路暂态分析”子模块对电器类专业学生可省略;作为其他理工科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课进行学习时,完全可根据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对子模块进行取舍,像模具专业的学生,“基本电路模块”中除“电路暂态分析”不学外,其他子模块不能舍,“常规应用模块”和“电器设备”模块中的“电动机控制电路”子模块可省略;且“变压器”和“电动机”模块也主要是注重“认识其性能及应用、操作”的学练。又如,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电工测量仪表或新型电动机不断涌现,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否则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不能适应社会高技能应用的需要。因此,只须对相应子模块进行修改或更新即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把握,也可减少教材重编的工作量。
在各个模块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有机融合,根据模块的特点可分别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对“三相电路”子模块的学习可采取项目教学,通过学生对三相日光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来掌握三相电路的相关知识;“变压器”和“安全用电常识”完全可采用案例教学;“电路基本定理”与“电工测量”模块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给定学生可供选择的材料或仪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索电路基本规律。在这一任务的驱动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熟练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又掌握了必需的知识点,还锻炼了分析探索等综合能力,然后再辅之必要的习题训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定律(理),也可以紧扣高职教育的特色——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所建立的教学模块中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各知识点的系统性、连贯性及递进性例如,“基本物理量”模块中包含了电路基本物理量、电路模型及正弦量的相关知识点,并以电工基本操作技术、各类导线材料的认识与选择等操作训练为主线讲解;“基本电路元件”模块中包含了各电路元件的直流、交流特牲,以低压电器的认识与选择及元件参数与性能测定等实践为主线导入讲解。还有在“变压器”模块中自然融入磁路相关知识,对“磁路”知识点不再单设模块。这样合理地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又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课程模块式教学有其自身的优点,也适合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把握好。
树立全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是进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的基础在课程模块式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一些理念,如先理论后实践,知识必须讲究系统性、连贯性等等。课程模块式教学是根据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及课程教学目标来构建或选取的,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时,完全可以先实践,后根据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补充所需的理论知识;前后模块间也可能在知识点上不连贯,甚至跳跃性比较大,因为我们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来选取教学模块的。不冲破传统的观念,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执行课程模块式教学。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必须对学习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既然是模块式教学,就不能沿用传统的期中、期末两次卷面考试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应该把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模块式教学考核模式中。平时出勤、参与本门课程的各种学习态度等是素质考核范畴,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15%;各个模块的技能考核分平时和模块学习完成后考核两项成绩,各个模块学习完成后的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变,根据模块特点来定,可以是一次设计性实验或小制作项目,也可以是现场操作或口试等,技能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5%~60%;知识点考核可以只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题型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可以开卷也可以闭卷,但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执行课程模块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在课程模块式教学体系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但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要高,要求教师不但课程理论知识精湛,而且专业操作技能强、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现场(实践操作或工学结合现场)指导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课程教学的本领,还必须了解所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岗位。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认真严谨的工作精神也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主宰课程模块式教学,才能让课程模块式教学取得实效。
配套的实验实训场所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式教学推广的一个必要条件课程模块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技能培训,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行为先导的教学方式,要求配备设备齐全、工位数量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训室(教室)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当然,这也是制约大多数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质性全面展开的主要因素。
实践证明,课程模块式教学针对性强,符合高职课程教学的特色要求,切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是值得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95-96.
[2]徐大诚,石明慧.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式结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36-38.
[3]刘会庭.职业教育模块式课程研究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6,(3):74-75.
[4]曾强.电工电子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6,(3):98.
[5]邓朝霞.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探讨[J].职教论坛,2006,(3):30-33.
关键词: 创新视角 中职 电工基础课程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发展,推动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人才的补给,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新世纪发展下,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培养人才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活动。由此可见,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就必须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全方位人才。《电工基础》作为中职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成为电工所必须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由于自身的属性,理论知识繁杂,概念性理论较多,还有很多抽象的原理,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这方面课程中难度很大。但是学习电工基础课程,学生如果能够将这门课程学好,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就有必要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活动中的困难,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明确化,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教学活动形式的创新。
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操作
电工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的课程,可以说远离任何一方都是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很多,大部分还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明确,教师就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难记、难懂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背诵的形式进行记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把握重点,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二)考评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的学习活动中,一门课程学习的好坏都是通过考试机制来决定学生学习的好坏,这一考评机制对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这门课程而言是不适合的。本身这门课程实践性就很强,而考试侧重的都是理论化知识的解答,学生考试成绩高低根本体现不出实践操作能力是怎样的,因此,这一考评的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电工能力的提升所起到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三)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过于陈旧,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本身理论知识就很枯燥的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师的催化作用下更显得枯燥,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教师,学生参与和设计的机会是很少的,这样单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方法
从上述存在于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若干个问题可以看出,对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呢?本文就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电工基础课程,简单来讲,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创新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这一角度出发,主要针对的是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这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方面,在讲授过程中,针对那些理论性加强、难度系数大的知识点内容,教师要在掌握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删繁就简工作,也可以适当加入实际案例,促进学生对难懂的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而那些简单的、易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节省课堂教学实践。其次对于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实践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将理论化知识的讲解融入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新的教育理念一直在提倡巩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应该从这一教育理念出发,才能培养学生的电工能力,因此,我们就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之间充分发挥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板块,通过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来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更好的电工基础课程学习。
四、结语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对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有必要进行创新,以此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文环.《电工基础》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创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