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范文

时间:2023-12-19 10:27:27

序论:在您撰写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

第1篇

以协同、共享、整合为特征的“云计算”在推动信息产业内部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关产业的一系列创新发展。数字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将通过云计算技术更为深化。借力“云”技术,引入“云”思维,带动“云”传播,最终成就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不同于传统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带动新闻信息服务模式从技术到理念的深刻变革。

一、从云计算到新闻“云”

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云计算是由并行计算、分布计算、网格计算发展而来,有人直接用互联网计算来指代云计算。广义的云计算常用来描述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计算及其相关应用①。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云”计算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网络服务体验方式,将传统的以桌面为核心的任务处理转变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任务处理,利用互联网便能实现自己想要完成的一切处理任务②。

在计算机刚兴起时,最初的“云”仅是早期的it工程师在图纸上用来代替网络的一朵朵白云,象征无穷尽。而今天,当云计算兴起时,“云”变成了由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构成的庞大资源网络,真正体现其“没有边界”的含义。与“云”相对的概念是“端”,它是指个人pc终端。身处“云”中,任何pc终端都能获得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享受漫步“云”、“端”的自由③。因为包括软件、硬件、服务在内的计算资源,都将由大众化、个人化、终端化的分布式应用不断向互联网聚合。正是各种多样性“端”及“云”和“端”间的互动,使得新闻信息“云”传播系统中包含多种传播形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新闻“云”系统的传播过程

新闻“云”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新闻信息的综合服务系统,具备“综合性”、“服务化”、“系统化”的特征。一切具备信息传播功能的个体、群体、组织及作为传播媒介的报刊、电视、电脑、手机等,通过互联网相连接,便构成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平等的、便捷的新闻信息生产、分发、获取、反馈、再生产的循环资讯系统。在该系统中“云”是数字媒介融合后的存在状态,是创新的集成传播架构体系。

在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传播者和传播对象间几乎没有区别,一切身处新闻“云”中的个人、群体、组织都同时具备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身份。同时,新闻内容资源也将最大限度的扩容,除了传统的新闻信息来源,更多普通人将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人人都是记者”在这里将得到体现。

三、新闻“云”中的传播特性

对应“网络即是电脑”(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云计算核心含义,在新闻“云”中,“任何事都是新闻”(anything is the news)也将成为可能。广义的“新闻”定义将越来越分众化、个人化,“i news ”将成为现实。

1、新闻“云”系统是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的集中体现

信息科学是传播学研究的三大来源之一,传播学在按照自身的发展逻辑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其他学科背景也渐渐弱化。在新闻“云”系统中,将再次全方面体现支撑信息科学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即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

与之前的任何新闻媒介系统相比,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都更具“系统性”,具备系统的四大要素(元素、属性、关联、存在条件)④,并且整体系统中包含无数的子系统,各系统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新闻“云”系统中的各元素既以实体的形式出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各种终端硬件),也以虚拟的形式出现,各元素间、各系统间的联系错综复杂。

“信息”不断地在新闻“云”系统中循环流动。作为一个整体,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同时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与信息定制服务。当信息的特征“不确定性”、“熵”与“冗余”在网络传播时代不可避免时,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希望能通过不断的系统优化与升级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能让信息冗余度不断降低。新闻“云”是由无数的个人或组织信息系统融合而成,对于特定的个人或组织而言,可以自行设置信息“防火墙”,对进入自我系统的信息进行过滤,从而造就新闻“云”既开放无限,又封闭有限的特质。

在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传播过程中,控制论中的“反馈”在多处体现。首先,双向的信息通道既是对拉斯韦尔“5w”模式的补充,解决其单向线性传播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信息“反馈”通道与“传播”通道并驾齐驱,两者重要性相当。其次,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合二为一,意味着一部分的“反馈”将在自我传播中实现,“反馈”将更便捷,更迅速,更有效。

2、新闻“云”系统是多种传播形式的有机融合

新闻“云”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开放传播系统,“端”与“端”之间,“云”与“端”之间是通过不同的有机联系而形成整体。这些有机的联系从传播学意义上解读便意味着多种传播形式。除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与群体传播,新闻“云”系统中最能体现传播特性的是与从宏观的层面来分析,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介机构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仍然占据内容资源池中的大部分。这些较专业化的泛媒介机构也是新闻“云”重要的新闻来源,传播者的职业化、专业化与组织化仍将得到体现。在上述以传统媒介为代表的强势发送“端”对个体接收“端”进行信息传播时,大众传播依然能体现,但对新闻信息“云”传播系统最终得以建成并不产生重要的作用。

其次,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组织传播。在新闻“云”中,内容服务系统中的邮件列表与oa系统便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组织传播形式。在oa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中,同属一个公司网络间的个人以实名id的方式存在于系统中,所有的会议纪要、通知公告、知识分享均通过内部网络传输协议完成。而outlook邮件列表则是更为直接的组织传播应用软件,联网通讯录组、小组电子邮件、事件备忘、会议提醒功能等基本满足了普通机构组织成员间的信息传播。

转贴于

第三,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群体传播。群体是介于大众和组织间的中间集群,其形成的条件往往只是共同关注的某一话题。在社群信息平台中,qq聊天群、微博话题圈、人人网公共主页等社会化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便是通过群体传播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这些或临时或永久,或松散或紧密的群体,都有着各自的群体规范。在传统的群体传播系统中,针对某一特定话题的讨论,基于群体规范,意见态度会相对趋向一致,群体压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迫使意见不一致的个体转向或离开群体。但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基于传播渠道的完全开放与共享,群体规范将越来越弱化,大多数群体子系统中的个人意见自由将被提升,最大程度地释放个人话语权。

最后,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口碑传播。新闻“云”庞大但并不强势的存在,它温和而适时地服务于所需要的“端”。对于每一个“端”来说,仅需少量投入(硬、软件),便能享受“云”中所有资源总和所带来的高质量信息服务,体验一站式信息综合解决方案的便捷。因此,每一个“端”都是一个信息传播系统,具备通过信息传播、影响其他“端”信息决策的传播力。在这里,传统的人际传播演变成更具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口碑传播,个人意见将通过具有集成效应的“端”连接入“云”中,在具备一定关注条件下的无限次“转发”后,传播影响力将无限放大。在新闻信息“云”传播系统中,个人可以尝试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通过平等自由的“端”(参与平台),新闻“云”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加入新闻信息协作生产的主力军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新闻素养和传播技能,并通过自由、平等、便捷的新闻信息分发渠道将传播潜能无限聚合、放大和凸显,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传播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口碑传播在社会信息传播流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社会信息的完全自由流动成为可能。

在新闻“云”中,由于“云”计算技术降低了系统进入的门槛,传播渠道将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内容平台将与内容服务紧密连接,平台体现服务,服务依托平台,终端新闻用户将通过平台体验新闻服务。而事实上,一切复杂而层级交叉的系统都将隐匿在“云”中,唯一面向用户的只有服务。前台简单、后台复杂便是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的最显著特征。

第2篇

关键词:主体性;机械复制;大众传媒;传播特点;市场化

一、民俗文化的主体性意涵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实际上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英文化,一方面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一般定义是指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应民间社区、集体和人的意愿、并主要通过人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它是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想象力。

直到现代社会,由民间集体智慧创造的民俗文化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并作为一种“世俗化”和“本土化”的范式存在于民众的意识与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终极价值在于集中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在现存民俗文化诸多门类划分中,年画是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年画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早在汉代,民间就有换桃符、贴门神的习俗;宋代,民间就有了彩版印刷的年画;明清之际,更是年画的全盛时期。年画的产地几乎遍布大江南北。其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天津杨柳青年画。

二、杨柳青年画历史特点溯源

杨柳青年画依托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古镇,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据记载,杨柳青年画最早兴起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崇祯年间(1628~1644)印刷的年画作品至今可见。当时,天津西郊的古柳口(即今杨柳青镇)就以生产年画闻名国内。在杨柳青镇周围:古佛寺、老君堂、炒米店、张家窝、娄家院、冯高庄等三四十个村庄的农民大都从事画业生产,素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说。后又因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流经前后,水运交通发达,使其成为年画集散地,杨柳青年画也因此得名。至清乾隆、嘉庆年间,杨柳青年画发展到鼎盛时期,年画作坊遍及全镇,从事画业生产的农民艺人达三千多人。以下是对早期杨柳青年画特点的分析:

从制作和艺术特点上,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在构图、纸张选择、颜料使用上都有严格的标准。如杨柳青年画使用的颜料和纸张,过去均用国产传统材料,所制年画光彩照人,色彩经久不变。

从传播内容上,涉及历史故事、文学典故、民间传说、戏曲故事、风俗时事、格言劝诫、仕女娃娃、花鸟鱼虫、风景名胜、世俗佳境、农家生活等,其中最有特色的图案就是娃娃抱大鲤鱼的“连年有余”。

从传播目的上,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农耕社会里,由于农业生产多有“靠天吃饭”之说,所以为驱邪纳福,每逢在年节时,人们便以在自家的门、窗、厅堂、内室、炕头儿、灶旁、影壁、水缸、粮囤等处张贴杨柳青年画的形式表达心中的祈愿,以示喜庆和吉祥。

从传播载体和形态上,在古代制作技术的基础上,早期的年画体裁有:中堂、四扇屏、八扇屏、对楼、贡尖、喜寿屏、门画、炕围、灯纸等。板屏、条屏、屏对、横三裁、立三裁、炕围、桌围、门画、历画、灯画、斗方、缸鱼、格景(专为西北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印制的)、选仙图、洋片、神码儿和朝衣大像等等,主要集中于纸质、丝帛载体。

从传播渠道上,主要是作坊式生产,通过大运河带来的商业往来、外运、进贡等方式实现地域间的传播。

从传播范围上,除了镇内的传播,通过商业贸易向南北、东西运送,在地域上不仅包含了华北各省还及东北、内蒙、陕西、新疆等省区。如在清乾隆年间,“戴廉增’’店的分号就远及绥远、北京,继而扩展到南乡的东丰台和炒米店地区,另外杨柳青年画不仅在民间享有盛誉,而且也深受清代宫廷的厚爱,每年进入宫廷的数量相当大,他们将年画张贴在三宫六院的内室。

从传承方式上,主要是传统的师徒继承以及家族技艺传承,呈现明显的家族特点。

从传播价值上,杨柳青年画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加之独特多元的地缘文化,与一代又一代才情并茂的艺人、心灵手巧的工匠的创造与革新,使其成为具宫廷画、文人画与民间审美的完美载体。具有人文内涵深,信息承载量大,民族心理表现深刻艺术价值、精神价值与历史价值。

综上可见,在大众传播时代之前,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手工生产、小众传播、代际传承的形式,传播效果也局限在一定限制范围之内,加之受根深蒂固的封建农业文化的影响,年画文化的影响力也仅限于国内的部分地区,年画文化并未作为一种具有符号价值的艺术传统流传开来,年画的生产制作也具有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影响下的手工作坊特点。

三、新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文化传播特性

伴随机械复制技术以及大众传媒技术(尤其是影像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进步,年画的传播目的、载体、手段、范围、效果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加之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年画文化的传播向着更为广泛、复杂、多元的方向发展。现做如下分析:

在传播目的上,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社会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市场化生产与需求使得年画的传播目的由原来的祈福驱邪的年俗传统向现今多以纪念物、艺术品出现。从杨柳青镇明清街的年画店铺以及古文化街杨柳青年画店的销售情况来看,有课购买年画大多为了纪念,亦有作为厅室装饰之用,还有一部分人用于年画收藏。

在传播载体上,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对于年画艺术最大的影响就是在承载年画本身的物质载体上,年画的物质载体已经从原有纸质的年画样式又开发出330余种新形式的艺术产品,其中包括手绘挂历、手绘贺卡、手绘书签、剪纸、壁画、壁挂、服装、手帕、丝巾、纪念印、藏书票、幻灯片、陶瓷工艺品等它还被广泛应用到书籍装帧、舞台布景、广告设计、装饰装修等方面。在新的物质载体上,年画不再年俗文化的象征物,而是变成了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消费形式。

在传播手段上,伴随技术革命带来的是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从印刷术到电视到广播在到网络,年画艺术的传播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早先依靠人际传播来达到文化扩散和传播的目的,发展到现在,在四大媒体上都可欣赏到年画艺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年画艺术更为全面的呈现在全球范围之内。凭借先进的传媒手段和传播技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扩大民俗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其传承时间、丰富其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是早先的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

在传播范围上,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总是会带来文化传播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让年华民俗作为一种符号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样一种广度也

是以往传播所无法企及的。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年画的传播范围不仅局限在天津、北京以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通过大众传媒以及新的物质载体,加之一些艺术博览会、艺术节等引入了更为广阔的全球场域中。

在传播价值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媒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早先的年画作坊式生产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为满足人们对于年画的欣赏和购买需求,年画的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和视觉文化消费的领域。年画以消费品的形态出现在家居设计、店面布景、挂历、书签、陶瓷器上。例如,在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的庆典上,天津的彩车设计就应用了杨柳青年画的民俗元素,因此在新传播环境中,年画艺术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带来的经济价值,作为一种代表城市文化特性的艺术符号被使用、被消费、被传播。

在传播效果上,在新环境下,民俗文化新的传播特性直接产生带来了起传播效果的改变。从时间上讲,新的印刷复制手段、新的录音摄像技术、新的物质承载实体都使得年画的保存能够以更为丰富的形态得以实现。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以笔录的方式,经由印刷媒介被保存下来。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山西梆子等传统音乐、戏曲,通过录音机等音频设备被记录下来,安塞腰鼓、少林功夫、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民间舞蹈、杂技、传统技术等被照相机、摄像机、DV等拍摄下来,这些具体的、物质化的视频中所呈现的民俗文化得到了更长时间的保存。可以说,新的传播媒介和技术让民俗文化在时间的纵深上得以延续,以更为现代和持久的方式留存于我们生活的周围。从空间上讲,大众传播最大的作用就是将民俗文化向着更为广泛的维度传播。

四、反思两种主体性的相悖与共生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大众传媒和市场的力量几乎遍及了经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表现出了大众化的传播范围、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以及承载民俗符号价值和市场消费价值的传播特点。

然而,当机械复制带来了大规模标准化的商品生产,当大众传媒侵入了消费社会,中国的民俗文化同样遭受着新传媒环境的严峻的考验。首先,就文化本身来说,存在文化独特性与产品复制性之间的矛盾;其次在文化市场上,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呈现相生与相悖;最后,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也使得文化在属性上出现一方面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即消费者要求文化艺术的生产与变革按照市场化与传媒需要来生产,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传统属性则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体性,不至在市场化竞争中丧失了文化原有的本土魅力。

(一)独特性与复制性

对于民俗文化本身来言,它代表了一个地方居民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民间信仰,沟通了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从地域范围,民俗文化都享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作品,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声音、图像等多元的形式呈现。

从根本上说,复制性是因信息的特殊方式和特殊处理所造成的,信息需要通过某种物质媒介储存起来,然后被受众转译、消费。机械复制使产品可以无穷复制并传递给无数受众。加之在新传播环境中,文化作品被媒介化了,通过大众传媒将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播开来。在机械复制时代,复制作为一种手段,所完成的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亦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按照一定的模式和程序,通过机械复制与再生产,辅以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制造代替了精雕细琢的原始手艺。以其间接的体验使文化本身普及化、批量化。在这些作品中,摹仿是主导性的,摹仿的努力代替了追求个性化的努力。因之不可避免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因为一切都可以用符号的形式复制下来,那么文化在社会中就可能呈现出同质或趋向同质的现象。也就是说,文化原有的地域性和历史的厚重感将会被解构。因此,即使技术和传媒复制了形式、内容,展示了思想、生活、文化,但是与原有的文化本身相比,这种展示价值是不完整的,是被置入了现代技术手段与传媒介质的价值。

(二)文化艺术价值与市场经济价值

机械复制与大众传媒使文化传播的地域性被打破,也就象征着,文化艺术的交换不在仅仅局限于“艺术自恋”的范畴,而是通过传播与消费进入到了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并以文化艺术本身能够被大量复制和大量消费为荣,以求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对于市场利益的追求。

1 从文化产业的建设上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独立建制的天津杨柳青画社,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先后开发印制了270余种传统杨柳青木版年画,包括各类立轴、横披、镜片、手卷、册页等。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观赏和市场审美的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年画工作者大胆创新,将杨柳青木版年画由单一的纸制品移植到其它艺术载体,已开发出330余种新形式的艺术产品,这些艺术品满足了新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扩大了杨柳青年画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2 在年画生产制作内部的职能划分和内部建制方面也严格按照市场化的标准制定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自1985年开始,杨柳青年画社进行了体制改革,实行社长负责制和干部聘任制。至1989年,基本理顺了“产、供、销”和“编、印、发”的运作机制和书刊编辑部的组织机构,建立了新型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到1990年,该社的主要职能部门有:①民间艺术事业部:设勾描刻版工作室、水印画工作室、年画彩绘工作室、裱画工作室、新艺术产品试制组和制作组等;②年画事业部:设年画编辑室、摄影编辑室、宣传发行科、印刷出版科,该部门主要负责胶印中堂画、年画、年月历、贺年卡等印刷品的生产和经营;③书刊编辑部:设工具书编辑室、美术书刊编辑室、新闻图片编辑室、彩色摄影扩印部,以及《天津画报》编辑部;④对外贸易部:负责传统木版杨柳青年画、木版水印画、精制印谱、各种杨柳青年画新产品、旅游纪念品及部分胶印画册、挂历、年画的出口经销。

3 市场收入方面

经过产业化改革、公司化建制以及顺应市场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加之利用内外传媒的力量,杨柳青年画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印书出版、新产品开发、国际贸易发展方兴未艾,带来了丰厚的销售收入。

当大众传播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成为生产商家参与竞争的最高标准之时,文化的经济价值跃居于它的艺术价值之上。不可否认,当在两种价值交织之时,生产商自然而然地向经济效益倾斜,因为文化为了获得生存的资金、抢占经营的市场位置必须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文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公司化使文化艺术变成了一种机器式生产,文化旅游变成一种广告推销式的商业宣传。因此我们不得不担心文化艺术将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即市场临驾于艺术之上,文化艺术成为商家挣取利润的噱头,更致命的将是在市场中迷失了文化本身,使

其失去了原始的创造力。年画变成了单一的印刷品,许多原本活泼泼的文化样态沦为存活于市场印刷品、音像制品的僵硬形式。

(三)消费的主体性与文化的主体性

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许多人脱离了维系原有生活的土地到城市中谋求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尤其是市场化与大众传媒使信息高速传播,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原有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方式难以适应当代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所作的消费者调查中,对于一般的游客来说,他们的购买集中于年画印刷品,因为价格比年画本身要便宜很多,如一副年画扑克的售价在2.5元到3元之间,对于普通人来说,买一副扑克足以证明“来此一游”的欣慰与。因为大众传播使得市场化的大众接受了“天津杨柳青年画”这一文化符码,他们“单向度”的接受了信息,然后通过市场行为实现对于文化的占有。这种阅读文化的模式归因于文化的消费性。大众传媒还使阅读变为一种时尚,将大众进一步裹挟进传播与操纵中。而市场化的机械复制则造就了一批满足于快餐化标准产品的具有相同口味的标准读者。

因此,一方面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日渐成为文化开发和生产的主导,在一定程度上,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基于消费需求,而另外一方面民俗文化传统属性却要求其保持文化自身的主体性,通过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神思来保证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这就必然会出现两种主体性的相悖与相生。

从文化主体性上,过度的市场置人可能导致文化失去了原初的艺术面貌,如年画画在纸上,我们可以体会到画师的功法、技巧、思想、情感,而机械印制只能看到一个年画状的图形,体会不到艺术点点滴滴的凝聚,体会不到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古典韵味。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机械复制式的文化产业与大众传媒造就的消费者只是一个“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人,他们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和评价其实质是被传媒和生产所塑造和影响的,在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决策很大程度上是“他人导向型”的(大卫里斯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而是屈从式的主体行为。因此,如果完全的按照市场化原则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势必会引起对文化主体性的对抗与冲突,使得全球化的文化霸权、现代性的文化同一化有机可乘。

五、探析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发展路径

第3篇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运行特性:我们知道,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社会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与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要成为完全的另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的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我们知道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次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了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手机媒体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所以,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而且与其他媒介相比,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是非常手段。我们也就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二、对手机媒体传播两个特性的认识: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将靠什么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情况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我们知道,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就越大。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前面提到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以及分析了受众集中,窄化等特点,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手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三、手机媒体的实际操作要求:

上面分析了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及对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手机媒体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是普遍适用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自不必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显示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

2、突出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

时新性:即时间性,内容新;

重要性:即势必引起人们关心的事实;

接近性:这里强调和受众心理的接近;

服务性:手机媒体的受众集中、相近、提供服务性信息势在必然;

趣味性:富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3、符合新闻法规:即选择新闻法规允许的新闻想受众提供。

(二)手机媒体传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也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也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间接的方式、最凝练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可见手机传播的要求与消息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三)手机传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要迅

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当然,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对于西甲的报道,你的受众市是皇马的球迷,那么这个消息的综合就得围绕皇马展开;再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受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四、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在手机行业必然要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研究。

参考文献:《新闻学导论》李良荣1999年10月高教版

第4篇

网络新闻优势开发

如今网络已成为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通道。网络新闻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众人的眼球,离不开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网络出现后,时效竞争缩短到分钟甚至秒;网络新闻报道不受报纸版面的限制,不受广播电视时间长短的约束,不受地域的阻隔,可以无限扩大容量;而且融合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新闻更直观生动;网络具有“链接”或“超链接”功能,受众可以筛选新闻信息,及时反馈意见和评论,受众与网站之间可以实时沟通与交流,互动性强。

网络鲜明的特性和强大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网络因成为假新闻放大器而广受诟病,公信力低。网络要发展,首先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受侵犯。

我国知名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编权,只能在新闻时效性上大做文章,以弥补原创不足,往往将突发事件的首发视为实力的标志。但时效性既是网络新闻优势,也是其弱点,很多时候网站不可避免地在新闻求证环节上疏忽,让假新闻有机可乘。更有甚者,一些网站为博得更多受众的青睐,记者制造一些新奇“故事”来吸引眼球。这种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行为显然与网站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有关。

归根结底,由于原创性能力的缺失,现今网络只能依靠造假制造眼球经济。没有新闻采访的主动权,尽管转发权威媒体的新闻,也存在新闻真实的不确定性。由于网络快速传播和影响巨大,通过复制粘贴,来自传统媒体的假新闻就会迅速放大,网络假新闻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网站公信力迅速跌到谷底。

解决网络假新闻的问题当然必须靠政府、网络媒体和受众们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作为网络媒体自身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原创性开发,才能强化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和优势。政府应当在鼓励网络发展原创性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而不单单依靠健全法规,惩罚了事。用法律禁止的办法只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去除,还得加强正面引导和鼓励,形成良性竞争。在2005年的普利策奖项提名中,第一次出现了网络报纸的名字。中国也可以借鉴美国普利策奖的做法,创立网络新闻奖项,鼓励网络新闻工作者真实的高质量的新闻。此外,应逐步赋予网站自主采访权,鼓励网站多发原创性和独家性新闻。

目前,网络是时效性最强的媒体,上网的人越来越多,通过网络获取消息的人数不断扩大,网络有绝对优势。如果网络能真正脱离传统媒体,在新闻方面自成一家,采编新闻由网站记者独立完成,在内容形式方面都做到原创独家,将大大减少复制粘贴假新闻的可能性;充分发挥网络的“快、准、好”特性,网络将真正成为传播新闻的“媒体”。

网络视频新闻的原创性开发

电视媒介是单向传播的,满足不了受众多方位信息需求,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出现传播隔阂。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网络视频弥补了电视单向传播的弊病,将单向传播和互动传播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了受众需求。

网络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又一大热点,正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生命力,国内视频网站的竞争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然而从发展到兴起充满着版权、监管、投资、盈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政府部门频频向视频网站施压,视频网站在新的政策环境下,面临的是挑战和机遇。

目前,网络视频网站迅猛发展,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商业模式却没有成形,原因还是自身特性没有强化,原创性还远没有开发。网络视频本具有无可比拟的广度,但当下网络视频以片段传播为主,受众要想找到某个全面信息却非常困难。因此可以说,网络视频的传播形式限制了视频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网络视频还无法从深度上发展起来。

网络视频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发展,是因为网络视频具有其他媒体形式所没有的优势。如果能在原创性方面加大开发,必将呈现更加蓬勃的态势。目前,博客或播客的兴起,给了受众很大的原创空间,使得网络原创性优势得到巩固和升级。网络视频不同于网络文字,很难删改,所以网络视频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更具优势。

网络新闻竞争优势的强化

中国网络新闻发展迅速,从多方面呈现网络新闻的特性和优势,但距成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一个有关网络新闻的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实是,人们一方面充分体验着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中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又不断谴责互联网新闻在内容上的肤浅、雷同和抄袭。真正的好新闻要有极强的独创性和原创性,否则就是信息的重复和资源浪费,网络新闻同样要全面、准确、真实和深入,当前网络新闻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大大弱于传统媒体。网络新闻以软新闻为主,但沉溺于软新闻并不能建构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言论领域。大众公民素质的养成和提升需要网络新闻提供关于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的深入揭示和分析,而网络新闻中这方面的信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够,不能与那些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相提并论。

第5篇

南唐诗人李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汉语中“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古义指消息、音讯,侧重于口头或书面传递的内容。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本土“信息”概念勃兴,如1872年《申报》直接列出栏目,标明“丝市信息”、“陕西军情信息”等,此时,信息的近代含义仍指向消息、音讯、情报。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意义的信息并非从我国本土文化延续而来,而是西方思潮的舶来品。现代信息概念最早是1928年Hartley在《信息传输》中提出,他第一次指出信息与消息的区别,并设想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

1955年,在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热情支持下,数学家Weaver将信息论引入传播学,从此,信息成为统领传播学的核心概念。1984年,李良荣教授的《“信息热”和新闻改革》一文,正式将信息论和传播学中的信息引入到中国新闻学,并得出“新闻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的结论。

从信息的角度认识新闻本体及其本质特征,最早提出“信息是新闻的属概念”观点的是宁树藩教授,1984年他在《论新闻的特性》中提出“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1987年一本由国内20所大学联合编写的新闻学教材则称“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公理。

信息概念的引入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新闻观念,引发国内对新闻定义的重新思考,而且促成了理论研究更大层面的变迁。李良荣教授评价,信息概念的引进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二次跨越。然而,跨学科、跨语境关键词的导入与接收,信息概念也发生了意义偏转。

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学的概念,用来研究信道传输能力,正如Warren Weaver1949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近期成就》中所说,香农信息论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不涉及意义问题和实效性问题。而我国本土文化中的信息侧重于消息、音讯,是指向内容的概念,有更多人文色彩,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新闻学对现代信息概念的理解,直接体现在新闻的定义中,其内涵接近于事实,这就凸显了传播的内容,指那些对人有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其原有的技术特征似乎被遮蔽了。

信息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逐渐复苏,处于新闻无学到有学的艰难转型中,需要主动寻找到一个科学的起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信息概念恰逢其时地导入,这是新闻学突破束缚的一次历史选择。具体来说,信息概念在以下几个层面起作用:

第一,确定“新闻的本质是信息”。即使不引进这个信息概念,传统新闻学中关于新闻本源的问题也依然能解决。但是,“信息才是新闻的本质规定”却能够修正“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一说,因为作为新闻进行传播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中蕴含的某些属性的要件所构成的信息。“信息”显然要比“事实”更科学、更恰当,这个科学术语提升了新闻的本质。

第二,承认新闻学是科学。宁树藩先生认为,只有以新闻及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才能建构起一个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信息概念反驳了过去存在的“新闻工具论”,以信息逻辑起点建构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新闻与宣传划分开,新闻本位的回归使新闻的本初功能得以彰显,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使新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过去强大的政治话语框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地位,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同时,搭起了我国新闻学与具有国际视野的传播学对话的桥梁。

第三,20世纪90年代,“信息”触发了新闻商品性的讨论。人们认识到,新闻除了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成、传播、接收反馈过程还带有经济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既然媒介把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当作主要任务,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这一特性强调的是信息的服务性。这一认识直接关系着我国“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经营”的传媒体制变革,为传媒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

信息与新闻学辩证看

20世纪80年代,信息概念刚引入中国新闻学,有学者认为信息论与新闻学科交叉,由此产生新的学科“信息新闻学”,甚至提出信息新闻有八种写法。这是种不确切的提法,其实质指向是新闻的信息量。这种提法体现了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但也反映了信息概念的引入对学科思维的冲击。

中国新闻学研究曾经出现过关于新闻的信息量的计算公式,这种做法参照了信息论的信息计量,但却并不可取,因为信息论并不关心信息的内容,并不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与信息处理的关系。新闻传播不同于机械的科技传播,而贯穿了更多的价值选择倾向和人文关怀,如果新闻学中的信息仍旧是一种冷冰冰的硬科学符号和技术指标,就会限制实践中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新闻人作为有思想、有责任的社会工作者的追求。

虽然并不认同运用信息论计量新闻信息,但这种思维方式却开创了另一番局面,新闻媒介努力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但随着信息泛滥的态势,其弊端逐渐显露。现代人陷入对潮水般信息的依赖,层出不穷的媒介事件又挫败了人们对媒介和社会的信任,最终变得轻信和缺乏安全感。事实上,零星的信息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过度依赖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反而钝化了人类的感知能力,并且,借助技术、集中渠道和传播渠道所形成的信息,取代了人人平等参与的、平衡的集体行为,即交流。

此外,一段时间里新闻商品性认识助长了有偿新闻现象,甚至被指为是其产生的理论根源。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知”的需要催生了新闻,与公共利益有重大、深远而天然的密切关系,担负着特殊而无可取代的社会道义和责任。商品化的新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作用,使新闻这个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被少部分人利用,从而减少了其公共利益的代表性,影响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正义。当前新闻实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证明,对于商品化的特性渗透到新闻这一点,要持有批判意识。

第6篇

内容提要:手机报、手机电视的出现成为2005年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各报团、电视台将手机媒体的发展视为突围的路子,固然不错。但是手机媒体这个新兴的产物,它真正运行起来所需要的认识就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就试着从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实际操作中的要求等方面作出探询。

关键字:传播特性新闻选择新闻体裁

就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在我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手机报、手机电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成为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闻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竞争压力的促使,各报团、各电视台对手媒体的青睐就不难想象。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需要的是更多的冷静。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底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的运转起来,需要我们对有正确的认识。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运行特性:我们知道,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社会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与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要成为完全的另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的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我们知道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次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了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手机媒体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所以,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而且与其他媒介相比,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是非常手段。我们也就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

二、对手机媒体传播两个特性的认识: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将靠什么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情况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我们知道,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就越大。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前面提到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以及分析了受众集中,窄化等特点,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手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三、手机媒体的实际操作要求:

上面分析了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及对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手机媒体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是普遍适用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自不必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显示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

2、突出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

时新性:即时间性,内容新;

重要性:即势必引起人们关心的事实;

接近性:这里强调和受众心理的接近;

服务性:手机媒体的受众集中、相近、提供服务性信息势在必然;

趣味性:富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3、符合新闻法规:即选择新闻法规允许的新闻想受众提供。

(二)手机媒体传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也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也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间接的方式、最凝练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可见手机传播的要求与消息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三)手机传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要迅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当然,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对于西甲的报道,你的受众市是皇马的球迷,那么这个消息的综合就得围绕皇马展开;再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受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四、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在手机行业必然要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研究。

参考文献:《新闻学导论》李良荣1999年10月高教版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7篇

0 引言

作为一种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图像成为了视觉传播时代的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摄影也进入到了深入报道阶段,并体现出了一定的语言特性。而较好的运用视觉语言,则可以使新闻信息更好的被受众接受。因此,对于有关人员来讲,有必要对新闻摄影的语言特性展开研究,以便更好的利用这些特性创造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继而促进新闻摄影的发展。

1 新闻摄影语言概述

作为一种记录现实生活的技术,摄影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所谓的新闻摄影,其实就是利用摄影技术表现新闻事实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所以,新闻摄影其实也是一种语言,可以利用图像完成信息的传递。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视觉接收了一半以上的信息。所以,视觉其实是最直接的传递信息的方式。自1842年,人们开始利用新闻摄影传递信息,新闻摄影语言已经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发展。最初,新闻摄影语言只是简单完成视觉图像的记录。而在摄影家开始利用摄影技术表现对社会的关怀后,新闻摄影语言才开始走向纪实。而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新闻摄影语言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才开始注重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现[1]。因此,随着摄影技术、传播媒介和视觉文化的发展,新闻摄影语言也将在未来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2 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的解读

2.1 体现形象价值

从一开始,新闻摄影语言就注重形象价值的体现。在新闻摄影语言所塑造的形象中,不仅要包含新闻信息,还要传达新闻的意义,并形成一定的新闻效果。而从语义学特性角度来讲,图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在新闻照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和事件发生的场景等信息都会体现出来。而这些信息则是由线条、色彩和影调等多种元素构成,可以被人们所感知。所以,对于新闻摄影语言来讲,塑造形象就是语言的核心。但不同于其他造型艺术,新闻摄影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其形象也必须是瞬间形象。因为,照片形成的一刹那。记录的也仅为客观事物发生的一瞬间。所以,对于新闻摄影来讲,瞬间形象性是其具有的特殊个性,有着一定的形象优势[2]。在拍摄者拍照的一瞬间,其与被摄事物处于同一时空状态,继而使新闻摄影具有一定的见证感。因此,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一定能够体现出形象性。但实际上,很多新闻摄影人员过于注重使用篇幅大的照片,反而使新闻价值遭到了忽略。而在这种情况下,图片中的形象之间没有过多的关系,无法展现摄影语言的形象价值。具体来讲,就是新闻摄影语言不仅需要具有满足受众需求的形象语言,还要有适合被摄影手段表现的元素,以便使照片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所以,形象价值特性可以算作是新闻摄影语言的基本特性,需要得到充分的体现。

2.2 展现客观真实

在注重形象价值的同时,新闻摄影语言也需要完成对真实事物的客观记录。而这样的性能,则被称之为纪实。从摄影技术出现以来,纪实性就是其所具有的特定属性,可以使其与其它媒介区别开来。而在新闻摄影中,纪实性就被反映称客观真实性。对于摄影记者来讲,新闻摄影语言必须真实,以便完成对客观事实的准确记录。所以,无论怎样组合和排列视觉元素,都不能违反这一准则。而这样做的意义,则在于完成对新闻事件或人物力量的挖掘,继而展现新闻摄影语言的视觉冲击力。但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文本,在摄影一开始的时候就得到了编辑。在摄影的过程中,摄影记者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完成对事件的记录。而一些固有的信息则因为记者的意识形成差异而被省略。而广角镜头的使用,则可以利用镜头张力突显新闻摄影语言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无论怎样表现,新闻摄影还需要完成真实记录[3]。在如今的视觉传播时代,则更应该了解纪实性和实际冲击力的关系,继而获得好的新闻摄影效果。因为,真正给人们带来的震撼的并不是图片的视觉形象,而是图片的内在冲击力。在观看图片时,图片内容所带来的冲击力体现了新闻的情感价值、信息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这些因素都将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并且具有久远的影响。因此对于新闻记者来讲,需要较好的运用视觉冲击力来打动读者。

2.3 深入表达情感

在多种传播媒介共存的时代,新闻摄影语言也十分注重情感的表达。从本质上来讲,图像本身就具有传递情感的能力。所以,新闻摄影照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会通过视觉形象完成情感表达。利用视觉优势,新闻摄影语言可以将人们带入到新闻事件情境中,并获得情感和情节的体验。而一些特殊的情景,则可以达成难忘的效果,并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在接受视觉信息时,必须会经过心理联想。面对可视形象,人们才会敞开情感大门,继而产生相同的认知。同时,新闻摄影语言需要完成对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物的描绘,所以其必将涉及到情感问题[4]。所以,随着新闻摄影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表现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情感的重要性,以便使新闻摄影作品具有一定的情感信息优势。而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往往也会令人感动。所以,情感因素是新闻摄影形象的升华,其能使照片更具魅力。而体现情感的新闻摄影语言,则可以对读者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此,摄影记者需要通过新闻摄影语言表达基于受众的文化的情感,以便更好的体现新闻摄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