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8 11:24:24

序论:在您撰写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校园暴力教育的意义

第1篇

摘 要: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就业基地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本文以保山学院教育学院为例,对就业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 :就业基地 教育学院 建设 思考

一、高校就业基地建设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就业基地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有效桥梁,也是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践能力,拓宽就业视野的重要途径,对减轻社会压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许多高校为了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建立了既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就业创业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就业基地。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就业基地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高校对就业基地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高校与就业基地联系不紧密,就业基地缺少对毕业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基地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

二、高校就业基地建设的内涵

高校就业基地的建设大致包括两种:一种是在校内建立就业基地,另一种是在校外建立就业基地。目前,高校就业基地大部分都是第二种,即挂靠或者依托大学生生产实习的国家机关、部队、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这样的校外就业基地虽然能满足各专业学生就业实习的需要,但无法长期、系统、细致地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校内部建立就业基地,以模拟演练的方式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发展的整个环节和全过程。

三、对保山学院就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保山学院是云南省保山市的一所地州本科院校,学生就业渠道比较狭窄,学生对就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加强就业基地的建设。笔者以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为例,对就业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校外就业基地

教育学院与当地的一所幼儿园和小学合作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并与其他几所学校保持着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定期去幼儿园就业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教学。教育学院还专门聘请了幼儿园资深教师来学校进行学前教育课程的授课,聘请资深小学教师承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试讲指导工作。然而,不论幼儿园还是小学,真正提供给学生进行教学技能锻炼的机会并不多,虽然在大四的下学期,学生会有三个月的实习期,但绝大多数学生因为要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考试,真正实习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教学知识和技能不足,缺少核心竞争力。

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尽管绝大部分学生的第一选择都是国家特岗教师,然而最终能被录取的人数并不多。结合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学院有必要和各类早教机构以及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校内就业基地

目前,教育学院并没有专门在校内建立就业基地,已有的校内就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各种类型的教学技能比赛来进行的,例如,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除此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有专业汇报表演以及手工展。结合校外就业基地暴露出来的学生教学技能锻炼不足这一问题,教育学院可以建立教师技能培训中心,在学生大一到大四期间专门进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技能模拟演练;还可以从大一开始,每月组织一次讲课比赛、一次说课比赛,统一规定题目,引导学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求新求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元化。同时,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成长经历,增加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针对未来会遇到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以及教师的价值组织主题班会讨论;假期组织学生去偏远山区的学校参观学习,熟悉未来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高校就业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二校园”,是提供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高校应该加大对就业基地的重视程度,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入手,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就业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华蕾.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的创建和维护[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9).

第2篇

(一)课题的由来

随着我县建设“中国礼仪之乡”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素质的高低、文明行为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创建的顺利开展。而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备受家长的呵护甚至溺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缺乏一种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及必要的文明礼仪修养。因此,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要探究出一套符合幼儿园实际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法,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好习惯,增强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云阳建设成中国礼仪之乡贡献力量。

(二)本课题现状述评

国内有关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相关课题数不胜数,研究的成果也各有不同,但是没有找到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系统性的课题研究,仅仅有几篇总结性的论文,其介绍的主要途径有榜样示范、家庭和幼儿园沟通、礼仪课堂等几种,与我园相关内容的现状处于同一个水平。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好、遵守规则和感恩等方面的礼节,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能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l展,使幼儿终身受益,成为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探索和研究出一套针对性、操作性强,具有生活化、情境化,突出园本化的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促使幼儿了解基本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都能做到讲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2.研究探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我园幼儿现有的文明礼仪程度,明确幼儿不良文明礼仪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2.如何将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逐步展开,使幼儿在园内学习礼仪,生活中实践礼仪、展示礼仪以及到公共场所宣传礼仪,做礼仪小标兵。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访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典型个案法、小组研讨法、游戏体验法、情境练习法、榜样示范法等。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抓住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礼仪教育

在幼儿园里,一日生活皆课程。从孩子的一只脚踏进幼儿园时,这一天的课程便开始了。比如:从孩子入园开始教起,让学生养成主动向别人打招呼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人讲礼仪获得好感的开始;在集体洗手时,教育幼儿应当先后有序,互相谦让,注意节约用水;用午餐时,要培养学生坐端正、不挑食,残渣放进渣盘里,吃饭喝汤不出声,用餐完毕后自己动手收拾碗筷;午睡时,不说话、不吵闹;起床后,指导幼儿快速按顺序穿好衣服,收拾整理床铺;离园时,教育幼儿主动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二)在运动活动中,多种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1.建立合理而必要的运动活动常规,提出适时而恰当的活动要求。

2.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积极因素的相互影响。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团结合作、自主自控的文明行为习惯。3~6岁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游戏一般都制订了游戏规则,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最初启蒙。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知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体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社会情感,最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在学习活动中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1.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化。每周一的晨间围绕一个文明礼仪主题进行谈话,形成讲文明、学礼仪的良好氛围,每周一次的文明礼仪课程,通过舞蹈、儿歌、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舞蹈《不上你的当》,在欢快的音乐中,幼儿知道了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讲话,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儿歌《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孩子学会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不欺负他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开展主题化文明礼仪教育。每月开展一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如:“主动问候”,让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主动与人打招呼。“讲规则、守秩序”,让孩子掌握公共场所礼仪,在购物、乘车、公共场所玩耍时能够遵守规则和秩序。“感恩父母”“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等主题,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等。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很多方法。我们必须在知行合一、知行协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持之以恒,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其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调查报告选取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残疾人高职教育部29名专兼职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教育教学观念、专业技能水平、教学心态及行为、继续教育和教学研究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多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较为正确,能跟上时展的潮流,基本能胜任当前的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但也存在主体意识不强、畏难情绪严重、成就感过低、对学生期望值过低、与残障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缺乏等问题。由此加强对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稳定师资队伍建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的

(一)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包括:教师的特殊教育观、残疾学生观、特殊教育质量观、残疾学生成才观等;

(二)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情况,包括:手语(盲文)翻译与交流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控制课堂能力、制作教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

(三)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教育行为情况,包括:教学进度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思想教育、个别化教育与因材施教、教学心态等;

(四)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开展研究情况,包括:对残疾高职学生心理的学习、阅读特教书籍、经验总结、论文撰写与发表、课题研究等;

(五)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技能及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改进及培训策略,提高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残疾人高职教育部29名专兼职教师为调查对象。被试的年龄范围为24-49岁,其中以35岁以下教师居多,占到72.4% ,男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占到62.1%,兼职教师和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例较大,分别占55.2%和65.5% ;教师学历方面以本科学历为主,占到72.4%,专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都不大。(见表1)

本研究在残疾人高职教育部相关人员的协助下由研究者本人亲自组织进行测试。为了保障测试的顺利进行,在测试前向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说明了本次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集中测试,一小时后收回。

调查完毕,由研究者统一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并输入计算机管理,最后采用EXCEL2003和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观念

特教观方面,有93%的教师认为办好特教高职最重要的是领导的重视程度、管理水平和招收的学生质量,这说明教师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够,把办学的质量更多地寄希望于院领导,更多依赖学生资质。有76 %的教师认为虽然残障生特殊性太明显,但不能因为怕受到外界的伤害便对其进行封闭式管理,这说明教师的教育思想还是比较理性,毕竟残疾学生将来也会走人社会,过度的保护对其没有多大益处。有34%的教师认为正常人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聋哑人的语言是手语,但有52%的教师否认这种观点,说明教师对于聋人语言问题的定位还是比较模糊,这可能与国内外学者对聋哑人语言归属问题的争论有关。93%的教师认为特教高职教师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这说明教师对残疾人高职教育可能面临的困难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对于困难的认识可能也有过分夸大的倾向,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学生观方面,有69%的教师否认“残障生是可怜的,所以应该对他们的要求尽量少一些”,这说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态度还是比较端正,同时这种认识也比较科学,毕竟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残疾人通过大学的学习做到“残而不废”,过度的怜悯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残疾人的一种伤害。86%的教师否认“绝大多数残障生是很单纯的,但有个别残障生品性不好,是无药可救的”,这说明大多数教师还是认识到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复杂性,当然这与教师和残疾学生缺乏深人交流沟通也有关系。有31%的教师认为残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很多,有59%的教师认为残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别不是很大;有76%的教师认为残障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性非常显著,这两点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的可教育性还是抱有一定期望,但也注意到了残障学生之间以及残障学生和健全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有21%的教师认为与残疾学生在一起,自己感觉到庆幸和幸运,但有79%的教师对此说不清,这说明教师面对残疾和残疾学生时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心态。

质量观方面,有76%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目标应当是残障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行发展”,有45%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独立谋生。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残疾人高职教育还是抱有较高的期望,部分教师的态度较为现实,强调对残疾学生生存技能的培养。

人才观方面,有10%的教师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能够成才,但有31%的教师否认这种观点,另有59%的教师说不清,这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通过大学成才没有足够的信心。

(二)教育技能

教育技能是教师能否顺利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专业能力,它制约着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交流能力方面,只有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手语(盲文)比较准确流利,与残疾学生交流.自如,有65%的教师说不清,这说明多数教师的交流能力和交流手段有待加强,有34%的教师感觉与残疾人的信息交流很慢很难,有65%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说明教师与残疾学生的交流手段比较缺乏,信息交流比较缓慢。

组织教学能力方面,有45%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教学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学懂;有93%的教师经常通过实物、多媒体、角色扮演等直观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对残疾学生再三问一个同样的问题,93%的教师的回答是已经习惯了。这说明多数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适应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表现出教学中的某些被动和无奈。

教学研究能力方面,有93%的教师平时有意识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间题加强对残疾人学习特点的研究,100%的教师经常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来了解残疾学生的学习水平,90%的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效果,59%的教师经常翻阅特教书籍和相关杂志,24%的教师曾发表过相关的学术论文,35%的教师参与或主持过相关的课题研究。这说明多数教师的教学态度比较积极,能够主动学习探索和研究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

(三)教育行为

行为是观念的延伸。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学进度方面,90%的教师按学生可接受的教学进度基本上完成教学计划,有41%的教师认为残障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比常人慢很多,48%的教师认为残障生掌握技能的速度与常人差不多,这说明教师基本上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残障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过程中与健全学生有一定差距,所以这种教学任务的完成仅仅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进度缓慢。

在教学中69%的教师对学生经常无形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86%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常常进行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教学,41%的教师经常利用残疾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加强实践教学,6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教学比较有效,这些说明多数教师能够主动积极的投人到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能够主动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来适应残疾学生,同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运用。

在教学心态方面,所有教师否认一见到残障学生就感觉不自然,86%的教师否认聋哑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时常感觉很无奈,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基本适应了残疾人高职教育和残疾学生,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93%的教师认为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常让人啼笑皆非,觉得比较好笑,这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的学业现状和语言水平比较无奈,同时也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表现;59%的教师觉得从特教高职班上完课走出教室,感觉很没意思,没价值,说明多数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很低,这与前面的特教观中教师的“四心”要求是相矛盾的,说明教师们的特教观只停留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四、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培训力度

教师和残疾学生交流手段欠缺、信息沟通不畅是调查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之一。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基本保证,为此残疾人高职教育中要大力加强教师的手语(盲文)翻译能力训练,并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考核,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在教育观方面,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基本正确,基本跟上了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才观方面,教师的态度比较消极,对残疾高职学生的成才期望值比较低,这与国内相关的表述比较一致,同时多数教师的主体意识也不够,把办好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希望寄托于学校领导和优质生源。多数教师们的特教观只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这些都不利于教师整体上高质量投人到教育教学中去,因此,加强专业理论培训,加强观念诱导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很低是调查中呈现出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从事残疾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舆论不利、信息交流不畅、教学方法不当、残疾学生学业水平较低、教学准备复杂、领导不重视等。其中从教师自身而言,对教育对象(残疾高职学生)不熟悉,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是间接造成自身教学成就感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残疾人高职教育内在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寻找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加以运用,让教师在教学中感受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乐趣,增加教学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校本研究,编写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系列教材

在调查中,研究者了解到多数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都是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这似乎很合理,实则不利干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发展。这是因为,其一,学生可接受的范围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这与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和学业水平有关,无法把握好尺度。其二,由于身心发展上的特殊性,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把教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那么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将会十分有限。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症结在于目前国内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大多是照搬照抄普通高职教育,没有按照残疾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作特殊化,更没有专门为残疾人编写的专业教材。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只能按照“可接受”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虽然就课堂本身而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实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残疾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目标而言,可能还有较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校本研究和校际交流,编写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专业教材,也只有这样,残疾人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健康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 暴力 心理危机 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43-02

大学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知识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阴影。今天,摆在学校、社会、教师、家长面前的,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大学生如何远离暴力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现在的学生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宁愿舍弃正规渠道而采用暴力行为呢?

1 大学校园暴力事件概述

1.1 校园暴力的相关定义

校园暴力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近期有研究者将校园暴力概括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1]。综合有关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定义,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大学校园或校园周边地区的,由学生或校外人员以口头、物体或身体任何部位而发出的,对学生身体、精神、财产等权利造成某种伤害的攻击。

1.2 目前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现状

随着大学生青春期的到来,他们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变化,体能、力量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在心理上正在经历第二次断乳期,反权威、寻求独立、情绪不稳定等因素使青年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同时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因而青年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关注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据调查,我国大学生躯体暴力的年受害率波动约在15%,与世界水平比起来,处于中下等。近年来,死于躯体暴力的大学生比例逐步上升,而且,施暴者的暴力手段具有复杂性和预谋性[2]。

1.3 校园暴力形成的主客观因素:(1 )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2) 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价值取向错觉; (3)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4) 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5)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1.4 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

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以后,除了会给暴力事件的双方程度不一的身体上的伤害以外,最值得关注的是,暴力事件给暴力双方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发展障碍等,有的还间接导致当事人以后在家庭生活中的暴力倾向;对于和学校教师有关的暴力事件,可能造成教师的身体受伤害、教学士气受到打击、名誉受损、精神上的打击等;而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

2 大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

2.1 学校成立校园危机干预小组

校园危机干预小组由学校领导、保卫处人员、各个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等组成。校园110经常在校门口、食堂、体育场、体育馆、校园道路等地方巡逻。

2.2 迅速报案

发现问题,及时报案。当事人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及时报学校110;及时向学院班主任、辅导员报告。

3 构建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预警系统

3.1 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关注暴力预报因子

校园暴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预防和预警的,青年的危险行为与曾经有过的暴力事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比如说成绩差、人际关系恶劣、自尊低、酗酒、逃课、打架、携带器等都可能与校园暴力存在着高相关。因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要考虑将这些大学生的危险行为作为大学校园暴力的早期预报因子,及时发现高危者,监控其暴力倾向并及时作出适当的干预,有利于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预警和预防。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的教师和辅导员做好高危者的信息收集,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3.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合预防系统

“社会生态学理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校园暴力的预防理论模式,由WH0专家提出和倡导。了解青年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联屏障的预防和干预系统。因此,在预防大学校园暴力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发展,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家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温馨和民主的家庭环境;社会各方面加强对酒精、暴力工具的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抵制易给大学生身心带来不良影响的影视作品、不良网络等。

3.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有关校园暴力的教育,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作用,让大学生树立有关法律意识,学会怎样抵抗暴力,提高人际交流的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进行生活技能教育。

3.4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作为增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样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调节与促进作用,经常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与不经常锻炼的学生。经常锻炼的学生可以消耗体能,没有更多精力做坏事情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肩负起这样的重任。

4 结论

校园暴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预防和预警的。校园110经常在校门口、食堂、体育场、体育馆、校园道路等地方巡逻。发现问题,及时报案。当事人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及时报学校110;学生干部发挥作用,及时向学院班主任、辅导员报告矛盾纠纷,最好把事情及时化解,“萌芽状态”得以解决。学生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应该及时向学校有关管理部门报告,由学校、学院出面解决矛盾、化解矛盾。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以后,给暴力事件的双方程度不一的身体上的伤害,学校保卫处、学生处、学校110、学院班主任、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态。事件发生后,学校针对有关人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案。因此,做好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视的事情,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和安宁。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校园暴力;刑法机制;教育意义

校园暴力,即为在校园或中小学生之间所出现的暴力行为,主要是指肢体暴力,包括殴打、侮辱等行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是校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与受害者。然而在针对校园暴力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教育管理行为后,校园暴力并没有因此停止,并且逐渐呈现了低龄化、利益驱动化等趋势。因此,站在法律角度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研究,对于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暴力现状

浙江省一名初一男生将一名一年级的男孩关在屋子里暴打,用烟头烫身,用绳子勒脖子;江西省九名女生围殴一个女生,对其进行殴打;四川省三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将女孩上衣并拍照,照片中有施暴的两名女生还摆出剪刀手;贵州省一男生被多名同学强行拉出学校,围殴致死。从种种的事迹可以看出,当前校园暴力手段之残忍已经不忍直视。我国法制网舆情中心对2015年1月-5月被媒体曝光的四十件校园暴力案件进行分析统计指出,有75%的校园暴力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据(42.5%),高出高中生(32.5%)十个百分点。而大学生、职校生与小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15%、7.5%以及2.5%[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有55%是由于“日常摩擦”引起,其余有17.5%与15%是由于“钱财纠纷”与“情感纠葛”导致,另外7.5%是由于存在“偏激心理”所产生[2]。

二、校园暴力的刑法机制

(一)校园暴力的刑法规制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条例包括第十七条、第四十九条,条文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主要都是采取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感化、挽救等各项措施[3]。然而,过多的保护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人能不能实现预防的效果,过于宽松的法律程度,是不是可以起到刑法的震慑作用?法律界有关学者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放宽刑法入罪门槛,进而将未成年人也适当的包括在刑法的范围内。而适当的放宽未成年人入罪条件,降低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年纪可以更加有效的显示刑法的严肃性与强制性,对于潜在的未成年犯罪行为人有一定的威慑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校园暴力事件多次出现[4]。如果《刑法》只是对未成人犯罪行为人一味的“呵护”,则与溺爱无异。未成年人在知道自己的犯罪行为会触犯刑法,但是是否会被追求刑事责任,对于其是否依然会进行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当前《刑法》宽容的政策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校园暴力事件对《刑法》规制的需求,怎样把握合适的“度”,实现宽严并济,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刑法,会剥夺人的自由或生命,是一种十分严厉的刑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心智已经开始出现提早成熟,是非辨别能力与自身控制能力所有增强,如果刑法能够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够起到威慑作用,进而产生较为良好的预防效果。

(二)刑法是否能根治校园暴力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安全、稳定的一种社会契约,其能够有效改善、解决、防止社会各种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但是在解决根植校园暴力问题中,《刑法》是否能将其彻底根治?法律是一项制度化的惩戒方式,只有在违法行为出现后才能够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制裁。然而在面对可能犯罪行为的时候,约束人行为的更多的是依靠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如果犯罪行为人内心的良知与法律意识都缺失,仅仅依靠强硬的法律手段只能够治标不治本。校园暴力事件的出现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在日常行为中产生的一点一滴的问题所幸存的。因此,要根治校园暴力就必须从各种小事入手,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入手。然而纵观当前青少年教育,只是过度的关注成绩上的竞争,升学上的竞争的竞争,忽视了学生内心良知与法律意识的培养[5]。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校园暴力事件有一定的必然趋势。如在根治校园暴力这一问题中,仅仅只要求《刑法》介入,继续忽视教育的作用,只会导致更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出现。

三、结语

当前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无疑暴露了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存在的严重缺失。因此,要彻底根治校园暴力问题需要完善法治建设与加快教育改革一同长时间的努力。根治校园暴力现象,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社会主体持之以恒,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付宏英.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增强校园防暴能力[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2):37.

[2]吕乾坤.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危机防控机制建构———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视野[J].卫生职业教育,2007(19):47-48.

[3]郝巧宁.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学校社会工作机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07):109-110+114.

[4]师索.个体型校园暴力行为生发机制与应对策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06):22-25.

第6篇

【关键词】 暴力;事故倾向;流行病学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52-03

校园暴力倾向事件在国内外日渐增长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不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破坏教学秩序,使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校园暴力倾向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园暴力倾向问题尚未引起广泛重视,也缺乏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了解广东省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倾向发生情况,笔者于2006年对广东省连平县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连平县元善镇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全体学生9 732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4 954名,女生4 742名,性别不详36名;小学生4 504名,初中生2 295名,高中生2 933名。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流行病学专家审阅,并进行预试验验证。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状况、暴力倾向发生地点、时间以及暴力倾向事件的应对方式和精神影响等。调查前对全部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对象在调查员指导下自行填写问卷,所有问卷均经过调查员审核。

1.3 定义 采用WHO关于暴力的定义: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 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 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校园暴力倾向包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2]。

1.4 统计学分析 用EpiInfo 2002建立数据库,经双录入比对改错,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比较率或构成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暴力倾向发生率与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过去1 a内4 831名中小学生报告发生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为50.2%,小学、初中、高中生暴力倾向发生率分别为57.5%,55.8%和34.6%,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χ2趋=191.14,P<0.01)。男生发生率为56.0%,高于女生(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3,P<0.01);男生遭受肢体暴力、言语性暴力、强索性暴力、排挤性暴力和性暴力倾向的发生率分别为35.9%,42.5%,9.6%,14.6%和17.0%,女生分别为26.8%,33.6%,4.3%,11.7%和9.8%,男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各种类型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均高于女生。见表1。

2.2 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倾向流行病学特征

2.2.1 施加暴力者分布 最常见的施加暴力者是同班同学(33.4%),其次是同级同学(19.7%)、社会青年/流氓(14.9%)和高年级同学(13.7%)、其他人(10.3%)、低年级同学(4.4%)和教师(3.8%)。男、女生主要施加暴力者分别是同班学生(分别为28.4%和31.6%),其次是社会青年/流氓;男生比例(23.9%)高于女生(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3,P<0.01)。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施暴者为社会青年/流氓的比例分别为16.8%,24.5%和32.3%,有逐渐增加的趋势(χ2趋=184.47,P<0.01)。

2.2.2 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的地点 51.5%的校园暴力倾向发生在校内,21.7%发生在学校附近,26.8%发生在校外其他地方。男生(31.0%)暴力倾向发生在学校附近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1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7,P<0.01)。

2.2.3 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的时间 大部分校园暴力倾向发生在课间休息(35.7%),其他依次为上放学路上(22.9%)、其他时间(15.9%)、节假日(13.7%)、上课时间(6.9%)和午餐时间(5.0%)。暴力倾向发生在课间休息的比例初中生(62.3%)最高,其次是小学生(49.5%)和高中生(44.2%)。 暴力倾向发生在上、放学路上的比例也是初中(38.8%)最高。男、女生暴力倾向发生时间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4 发生校园暴力倾向时学生采取的处理方式 遭受校园暴力倾向后,47.0%的学生选择报告老师,18.4%的学生会告诉朋友,19.5%的学生会告诉家长,27.4%要求对方停止,选择默默忍受、认为无所谓、赶快逃走和选择其他方式的比例分别是18.2%,9.8%,10.2%和11.5%。从小学到高中选择报告老师的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为56.6%,43.1%和27.0%(χ2趋=253.95,P<0.01),选择告诉朋友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1.3%,26.2%和26.8%(χ2趋=180.05,P<0.01),要求对方停止的也呈上升趋势,分别为20.9%,34.8%和35.0%(χ2趋=116.05,P<0.01)。

2.3 校园暴力倾向对学生的影响 在遭受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中,82.6%报告会产生低落情绪,33.2%身体受伤,15.2%害怕上学,42.8%变得沉默,33.9%会以暴力解决问题,44.7%认为社会不公平,46.6%对同学不信任。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遭受暴力倾向后出现躯体伤害的比例逐渐下降,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为38.1%,32.4%和21.2%(χ2趋=80.01,P<0.01);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比例也逐渐下降,分别为39.0%,29.6%和26.2%(χ2趋=60.02,P<0.01);自我报告社会不公(χ2=77.80,P<0.01)和对同学不信任(χ2=47.19,P<0.01)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社会不公(分别为38.0%,49.3%和56.8%)和对同学不信任(分别为41.6%,48.4%和57.7%)的比例均随学习阶段上升而增加。 遭受暴力倾向后,男生(39.1%)出现肢体伤害的比例高于女生(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1,P<0.01);认为会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比例男生(40.4%)也明显高于女生(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P<0.01)。

2.4 校园暴力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2。

以“是否发生暴力”作为因变量,以“性格偏向”、“与同学相处”、“家庭关系”、“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家庭经济”作为自变量,运用前进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对暴力倾向发生的影响。结果“与同学相处”和“家庭成员关系”进入回归方程,表明与同学相处越困难,发生暴力倾向的危险度越高,与同学相处有时有困难(OR=1.42)和经常有困难(OR=2.14)是暴力倾向发生的高危因素,家庭关系一般(OR=1.37)和常有矛盾(OR=2.47)也是暴力倾向发生的高危因素。

3 讨论

据WHO对48个国家资料的统计,各种形式校园暴力倾向的年发生率高达60%[3]。我国的校园暴力倾向事件虽然严重程度明显较轻,但发生率较高,中小学生躯体暴力倾向事件的年受害率波动在35%左右,属世界中等水平。校园暴力倾向是严重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伤害,校园暴力倾向最显而易见的后果是不同程度的躯体损伤和残疾,然而,更严重的暴力伤害往往表现为心理上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表现为不安全感、学习兴趣和人际交流变化、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用暴力手段报复对方或者社会等[4]。有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较高,言语性暴力倾向最为常见,其次是肢体暴力倾向。广东省现有中小学生1 200万人,如果按照本次调查的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估计,该省每年遭受各种类型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人数达到601.92万,且呈现学习阶段越低、校园暴力倾向发生率越高的现象。不同类型暴力倾向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这与国内文献报道[5-6]一致,这可能与年纪小的学生心智不成熟,易冲动,自制能力差有关;其次,与女生相比,男生更调皮好动,打闹嬉戏时更容易发生肢体和言语冲突,因此暴力倾向经常发生在男生之间,这提示学校要及早预防学生出现暴力倾向,从小学就开始进行校园安全教育,特别要加强对男生的道德和礼仪教育,提倡文明用语,积极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调查发现施暴者主要是校内学生(71.1%),其次是社会青年/流氓,且学习阶段越高,来自社会青年/流氓的暴力发生比例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大,容易受到社会非法团伙、不良青年的勒索或拉拢,且初中生、高中生容易受影视中“帮派”“行会”影响,在校园中拉帮结派、斗殴打群架。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净化社会环境,严厉打击危害学生成长的非法组织,学校必须转变“智育至上”的传统教育观念,加强道德教育[7],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和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净化校园环境,使学生远离各种精神污染,健康成长。

遭受暴力倾向后,大部分学生选择报告教师,但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报告老师的比例越来越低,而选择告诉朋友的比例有所提高,要求对方停止的比例也逐渐升高。校园暴力倾向对学生造成即时或深远的影响,80%以上学生遭受暴力后会产生低落的情绪,从小学到高中,暴力倾向使他们认为社会不公和对同学不信任的比例也呈升高趋势,33.2%遭受暴力者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令人担忧的是,由于青少年自主判断能力差、独立意识强、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等特点,接近34%的学生报告有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想法,且男生比例远高于女生,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极易造成校园暴力恶性膨胀及蔓延的不良后果。有研究显示,遭受暴力者与施暴者存在关联,学生遭受暴力后若采取不正确手段保护自己,易从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5]。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对遭受暴力的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建立干预小组,并和家长充分沟通,对高危青少年进行心理矫治,提供指向性干预[8-9]。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对暴力倾向发生的影响发现,和同学相处困难和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是发生校园暴力倾向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文献报道[10]一致。不受教师重视、和同学相处困难的“差生”,经常受到同学、教师的冷言冷语,排挤性暴力发生率较高,家庭不和睦易导致亲子关系疏离,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甚至采用“棍棒式”教育。这部分学生往往承受着心灵创伤,产生偏执、冷漠、好斗心态,反过来成为引发许多校园暴力倾向行为的根源。因此,防制校园暴力倾向的发生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还是家庭和个人问题,应把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作为干预的核心[11]。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暴力高危人群更多的关注和疏导,加强沟通,采用“鼓励式”教育,挖掘闪光点,使其增强自信心,社区应该创建平等宽容的人文环境,使这部分人群逐渐融入到社区中。

4 参考文献

[1] 王声.校园安全与中小学生伤害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96-98.

[2] WHO. Information series on school health. Violence prevention: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a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8.

[3] KRUG EG, DAHLBERG LL, MERCYIA, et al. World report on violence and health.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

[4] 荆春霞,王声,陈青山,等.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认知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6(9):1 042-1 043.

[5] 池桂波,陈海珍,王声,等.中学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7,11 (3):250-252.

[6] 蔡德辉,杨士隆.学生暴力行为之分析与防治对策.教师天地,1996,82:99-111.

[7] 翁里,吴海霞.校园暴力犯罪的侦防策略研究.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589-591.

[8] FONAGY P. The violence in our schools: What can a psychoanalytically informed approach contribute. J Appl Psych Stud, 2003,5(2):223-238.

[9] GUERRA NG. Preventing school violence by promoting wellness. J Appl Psych Stud, 2003,5(2):139-154.

[10]雷衡生.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当代教育论坛,2002,12(4):60-61.

第7篇

【关键词】校园暴力 零容忍 防治措施

Quote the “zero tolerance” to establish the schoolyard “without violence”

Huang Li

【Abstract】Nowadays, the schoolyard violence happens continually, which makes the trepidation infiltrated into each quiet schoolyard and become one big stone, pressi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herefore, the schoolyard violence phenomena should be paid high attention to by each level and person and the school should adopt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it.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made a simple discussion on how to prevent it through using the “zero tolerance” idea aimed at the violence behavior happening in the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Keywords】Schoolyard violenceZero toleranceMeasure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如今翻开报纸,打开网页,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校园暴力的影子,学校不再是远离世间喧嚣的一方净土,犯事学生年龄越来越小,手段越来越残忍,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暴力的恐惧渗透到每一个宁静的校园,成为压在师生和家长心头的一块石头。

2008年7月10号通报的开平中学生众凌一女恶劣待视频案就是一个典型,它再一次将所有人的神经回到校园暴力问题上。2007年7月的一个晚上,开平市7名女孩对一受害女孩进行集体殴打,而后约来4名男孩,一同将受害女孩。少女被后,几名女孩又对受害少女进行殴打和,并逼她自扇耳光和走正步,并把此过程用手机拍摄了下来。视频最后流传开来,并被人上传到网上并引起全国轰动。

对中国很多学校来说,“校园暴力”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词。从广义上来说:校园暴力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自己有一个网站,从2000年开始,每个工作日都有专门人员在网上搜寻当天有关未成年人案件的媒体报道。通过该网站对近几年来的学生伤害案件的统计,我们发现校园暴力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且暴力方式也越来越超乎人的想象,有越来越公开化的趋势。这些暴力事件并不是偶然,更坏的极端是,校园暴力没有被唾弃,反而比真正意义上的偶像、英雄更有种让人“学习”、模仿的趋势,这显然是对传统道德观畸形的扭曲,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中的校园暴力视频数量越来越多、点击率也奇高,这给青少年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冲击。更让人痛心的是,他们似乎以此为快乐,还将其用手机拍摄下来,最后流传到网上,广为传阅,而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受害者带来多么大的身心伤害。2007年成都三中6名学生因拍摄一部校园暴力短片《蛊惑仔成都三中》引起关注。该短片由学生自导自演,画面中的中学生叼着烟头,表情桀骜不驯,疯狂殴打着一名同龄男生。2008年一个名为《实拍某高校女大学生围殴同学》的视频,被各大视频网站转载。这个广受关注的视频时长为6分28秒,完整地记录了一群女学生在寝室里辱骂、殴打女同学的情景。类似事件的频发,让我们实在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传发手机暴力视频俨然已成了校园的另类“时尚”。

因此,校园暴力现象应引起各有关阶层和个人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文针对中小学中的校园暴力行为,试用“零容忍”理念对如何防治做一下简单探讨。

1.运用零容忍理论于改善校园暴力的意义。

1.1零容忍概念。“零容忍”政策的核心是指对各种行为和犯罪活动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哪怕是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1982年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Q•威尔逊和犯罪学家乔治•L•凯琳提出的“破窗理论”:如果社区中有一幢楼的一扇窗户遭到破坏而无人修理,肇事者就误认为整栋建筑都无人管理,犯罪就会由此滋生。秩序混乱的表象和真实的犯罪之间有直接的联系。破窗理论是所谓零容忍管制的基础,零容忍管制方法强调减少犯罪的关键要一直进行秩序的维持。因此,对于执法者来说,每一扇“破窗”都要修,每一个犯罪隐患都不能放过。

1994年,纽约警察局大力推行零容忍政策。在1994―1997年短短三年间,纽约的犯罪率降低了37%,凶杀案件的犯罪率甚至降低了50%以上,达到了纽约近30年以来犯罪率的最低点。这使得零容忍政策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英国、法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争相学习和引进,“零容忍”的口号也因此传遍了全世界。

1.2零容忍在改善校园暴力上的意义。我们将“零容忍”应用于校园暴力防治上,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我们的学校、家庭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观念上改变对校园暴力的看法,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处理校园暴力。

首先,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处理校园暴力,有利于减少人们对校园暴力的恐惧感和忧虑感,确立学生的保护意识。消灭校园暴力,就要消灭对校园暴力的恐惧。我们以“零容忍”态度开展防治校园暴力工作,就是要以强硬的姿态和积极主动的策略,扫荡一切影响孩子们生活的轻微暴力“苗头”。这些策略将使各种潜在的“暴力分子”明白我们的学校、家庭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不敢为所欲为,同时更减少了学生对犯罪行为的恐惧感和忧虑感,增强全社会与校园暴力作斗争的信心,最终促成校园暴力发生率的降低。

其次,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处理校园暴力,有利于我们的学校、家庭及社会明确自己的责任,形成打击校园暴力事件的平衡、协调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以零容忍的态度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事件,是维护正常校园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和直接责任人,加强“零容忍”防治校园暴力事件的组织和领导,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形成有利于打击校园暴力事件的良好舆论氛围,对所有暴力行为起到震慑作用,保证所有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2.“零容忍”应用于校园暴力防治的具体措施。将“零容忍”应用于校园暴力防治上,就是说要严格管理,不放过任何校园暴力行为,甚至是校园暴力苗头。对此,我们应当明确,校园暴力“零容忍”政策仅仅是众多防治校园暴力策略中的一种,对于“零容忍”不能简单理解为见暴力就处罚,是处罚和教育并举。零容忍政策强调的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一切校园暴力都从重严惩,而是强调防治工作不能姑息和放纵任何“校园暴力”出现的机会。它虽然把严厉打击轻微暴力苗头作为防治校园暴力工作的一个明确目标,但是并不排斥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密切师生关系,发动家庭、社会积极参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等精神。

2.1提高对学校暴力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全面改善学校环境,塑造优良的校风。校园暴力之所以可怕,因为它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病毒”,而好冲动的少男少女是易感群体。老师、学生均应建立“预防重于治疗”以及对校园暴力的“零容忍”观念,强化学生应对校园暴力的能力,藉由军训课程或各种临机教育等时机加强学生防暴观念之灌输,使学生具备基本防范被害常识。开设减少或预防暴力的课程,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帮助学生学会体验他人的感受,在学生的头脑中时时树起勿使用暴力伤害他人的“警示牌”。同时要重点抓好校风建设、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教育,实施学生星卡评价制度和行为习惯周评月奖等制度,对各种不文明行为和暴力“苗头”视情节予以记录、曝光,促进良好校风形成。

2.2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尤其是关注非主流而又具有号召力的学生。特殊群体学生是指问题学生、家长违法犯罪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农村留守孩子、农民工子女等。我们必须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要深入开展专题调查,摸清特殊群体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交往范围、方式及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小档案。要切实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帮助教育工作,明确帮教责任,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教管理,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在学习上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在思想上给予他们教育和引导。

2.3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学生良好关系。学校教师要细心关注每个同学的变化,积极倾听,耐心教导守法观念,修正学生逞英雄、找刺激、立即享乐来获得满足与肯定的不当价值观念,将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对于偏差行为学生的处分,尽量做到维护其自尊心的基本要求,让其明确了解自身所犯过错。同时,学校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

2.4解除青少年心理隐患,提供心理咨询。学校设立校园暴力专线咨询电话及申诉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尤其是对心理有偏差和已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要重点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待暴力的学生和被施暴学生,主动列入辅导对象,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持续追踪,并与家长保持联系,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举动,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做好思想工作,问题特别严重的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对学校暴力事件作即时处理。

2.5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共同教育学生。学校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建立短信平台等家长沟通管道,对不适应学生、功能不完全家庭开展支援工作;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辅导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2.6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建立校内危机处理小组,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给予警卫人员完善的设备与训练,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巡查,如设置来访者登记、限制闲杂人员出入、安装探测器等。结合校外的社会资源,如警察、心理卫生中心、社区中心等单位,坚决打击学校及周边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取缔学校附近不良的乐场所,防止流氓团伙、黑恶势力渗透入学校。

2.7建立种类多样、形式健康的校园活动组织,构建防范校园暴力自助体系。鼓励学生们成立自助委员会,提倡学生们自我参与、自我负责、自我约束。设立反校园暴力信箱,鼓励学生们匿名投诉,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情况,提供帮助和指导。加强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休闲兴趣与能力,辨别暴力倾向学生有兴趣的课外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成就机会,并可增加参与学校生活的动力及成就感,体验融洽的团体协作精神,减少实施暴力倾向。

我们提出对校园暴力的“零容忍”防治,不仅仅是学校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斗争中,忽视家庭、各种社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协调和配合,是难以维持长期效果的。

因此,预防校园暴力还必须要抓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有了健全的家庭环境,才可能有健全人格之子女。家长应当积极履行好监护责任,解决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问题,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同时要培养子女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进行健康的休闲活动,减少子女进出不良场所、沾染恶习、结交不良朋友的机会。父母要以身作则,适当处理子女问题,不能动辄以暴力相对,提供不当的示范,在家庭中也要树立“零暴力”观念,避免以暴力解决彼此的争执,对于子女接触到的暴力网络、书籍、画册等媒体,要给予指引,避免造成错误的示范。

除此之外,社会教育也应负起教化责任,加强社会辅导机构的功能:加强青少年与警方的沟通,建立由街道政府行政机构、妇联、学校、派出所、法院、工商所、社区医院等部门参加的社区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多方的文化教育活动,多安排益智性的青少年节目,审慎处理传播内容,取缔不良刊物、录像带及光碟。对青少年常涉足的不良场所应加强取缔,清理学校周边环境,如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厅、录像厅、网吧等。对于失踪及辍学的学生多加注意动向,与学校积极的配合,并协助学校对暴力事件的处理。同时建立起反对校园暴力人人有责的观念,塑造、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观,提高整体国民综合素质,提倡勤俭、朴实的社会风尚,使青少年在良好社会风气熏陶下,在健康的大环境中成长。

综上所述,以破窗理论为基础的零容忍政策,强调对于防治校园暴力应当变被动打击为积极预防,通过对各种轻微的暴力行为及暴力苗头及时发现和坚决处置,清楚地阐释了防微杜渐、打击轻微暴力苗头在防治校园暴力中的

重要性,可以为我们认识打击校园暴力、维护校园安定和谐提供一个新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马兵.《聚焦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第1版

2 赵平.《零容忍策略与德育审美环境重构》.《文教资料》.2007.32期

3 姚计海、张彩云.《美国学校的“零容忍”惩罚政策述评与反思》.《外国教育研究》.2003.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