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8 11:24:23
序论:在您撰写对兽医学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医学人文;联席授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10
1.从美德到服务――医学人文的教学现状与培养目标
(1)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缺憾与思考。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医学遵循着单纯的生物医学发展模式,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现代医疗技术实现了诸多技术上的突破,以至于被人们寄予了获得健康和驱除病魔的极大期望。诚非所愿,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发展,其人文性的日益淡薄逐渐受到社会公众的批评;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没有增加患者的信任与满意度,反而加剧了医患间的矛盾,由此人文精神逐渐随着时间的迁移而被淡忘和忽略,甚至导致了医学与人文的逐步分离。
(2)医学人文教学的培养目标。21世纪医学的发展趋势,需要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这种改变的背后,正是人文要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医学的技术之中。
对于医疗的执行者――医务工作者而言,也难以对医疗服务对象的多元化的需要视而不见。所以,成功的医学教育除了教给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灵活的科研思维外,还应该引导其去体察患者在现实中产生的种种需求,并指引他们解决问题。
(3)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依目前的现状来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学院校中普遍开设了医学人文类课程。然而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组成是颇为庞大的,包括医学史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事法学、卫生经济学、医学社会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在内的分支学科,共计十余门,这就导致了授课所需的课时无法得到保障。
另外,目前医学院校普遍采取必修与选修(或辅修)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医学人文授课,且多集中在一、二学年,只占全部课程学时的1%,远低于西方国家水平。在这一点上,可能正是由于对医学人文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才导致教、管、学三方在这个领域中的投入较其他医学专业表现出了明显的乏力。
2.“联席授课”――一种走出医学人文教学困境的可能途径
(1)“联席授课”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人文课程中的现实要求。近年来随着包括医疗纠纷在内的各类医疗社会热点的频现,在各类社交媒体的帮助下,人们对每起事件的讨论是越来越激烈,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某一起事件中,我们已经很难非常明确地指出其中的孰是孰非,而更多的只能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尽可能客观理性地对当时的情形进行深入观察,力图找出最根本的问题,甚至有时用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时还可能出现矛盾,这就较大地提升了医学人文学习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人文的“联席授课”可能是帮助医学生解决医疗实际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
(2)“联席授课”教学模式的应用目标。医学人文学科授课比重的不足和现代医学自然学科高度细化造成的学科数量猛增有着很大的关系。换言之,如果要加强对医学人文学科的教育,就很难规避授课学时的比重问题;而单纯增加学时数并不能保证教学效果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着眼于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才是可行之道。
医学人文是医学与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诞生的一大片领域,其分支学科众多,显而易见的是,医学人文教学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对其分支学科的融汇与整合,即在一次授课中加入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用多元化的视角辩证地“审问之、慎思之”。
(3)“联席授课”教学模式的特色与优势。在学习医学人文学科知识过程中,有三门学科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是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它们是目前医学院校普遍开设的三门课程,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规定考核的学科。尽管这三门学科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其实殊途同归,彼此间有紧密联系。如果在医学院校中尝试用“联席授课”的模式来开展医学人文的教学,可能会有以下几大明显优势:①理念上的进步。“联席授课”宗旨是培养学生以系统的、完整的观点认识问题,并能综合各类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医学人文的“联席授课”整合了多门分支学科的内容,更能贴近实际地帮助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提高其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水平。②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员的授课方式也有了很大创新,每一次课程都有三位教员联席授课,其中一位教员为主持者,在引导学生打开学习思路的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另两位教员也参与讨论,而教员也不仅仅只是关注自己的学科范畴。这一模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热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和对具体事物的宏观把握。③内容上的精炼。医学人文的“联席授课”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集中传授每一门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既节省了总授课时间,又避免了因不同学科学习时间跨度过大带来的知识遗忘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内容的精炼程度和授课效率。
3.行路漫漫――对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展望
(1)医学人文的价值评判。过去我们一直把医学人文素养和医风医德等同起来,这其实还是局限在了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的行医准则中。而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促进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随着制度和文明的进步,也大大地激发出了求医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古今医疗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现阶段医学人文教育的方向应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美德转向提升医学生满足求医者多元化医疗需求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上来。而其中对于医学人文这一概念的更新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将直接影响到对于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认识是否准确。就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而言,学术界过多地将人文的部分归为道德修养,而忽视了与如今多元化医疗服务的能力需求,因此亟需得到发展和完善,以便使得医学人文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进而更好地引导医学事业的发展。
(2)走进临床的医学人文将有力推动医学发展。伴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向具有整合性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实践整合,以实践为基础、服务实践,以共同的价值整合分割的医学人文科目,将成为提升医学人文教育有效性的必要路径。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为医学临床服务,所以医学人文与临床的结合程度也将越来越高。为实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依靠医学人文教育来提升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情感能力与认知能力将成为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医学的发展走向与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以人文精神来引导,同时做到以科学精神来丰富医者思想,唯有如此,才能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交融。
由教学模式的创新完善所带来的医学人文的发展必将有力推动医学事业的前进,但这也将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性的、艰巨的医疗教育改革重任,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志寅,杨 震.诊断行为与诊断思维中的人文精神[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9):769-771.
关键词:王守仁;教育哲学;儿童教育;道德教育;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 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80-01
王守仁(公元1472年――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王守仁是明中叶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批判地吸取了朱熹的“知行相须”、“行重于知”的思想,扬弃了朱熹“知先行后”的割裂知行统一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
一、何为“知行合一”?
ィㄒ唬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
ネ跏厝嗜衔知行是一回事,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1]他把知行合而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相互包含,彼此融通。从道德教育上看,他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ィǘ) 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
ネ跏厝仕担骸爸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王守仁从道德修养出发,指出人的道德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不受任何外界事物的干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3]人有了道德意识,自然知道是非,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王守仁强调人们一定要“致良知”,以求良知再现,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为了求得真知,人们必须做到“静处体悟”,而且要在“事上磨练”。只有这样才能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
ィㄒ唬┚泊μ逦
ネ跏厝嗜衔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是静坐澄心,反观内省,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他认为,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如他所说:“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4]
ィǘ)事上磨炼
ネ跏厝嗜衔,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他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5]他这里说的“在事上磨炼”,是指通过“声色货利”这些日常事务,去体认“良知”。他反对离开事物去谈“致良知”,认为在口头上谈“致良知”是无意义的。他主张道德修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知行合一”。
ィㄈ)以立志为事
ネ跏厝实摹爸行合一”说还含有“知”对“行”具有指导作用的含义。他多次强调“君子之学,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为事。”“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复知有其他。”[6]当然,王守仁所提倡的“志”,只是“善念要存天理”、“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但他强调“立志”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重视培养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在一定深度上揭示了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指导作用。
ィㄋ模┦〔炜酥
ネ跏厝始坛杏敕⒄沽巳寮掖统的“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提出“省察克治”。他说:“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7]他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这是对儒家传统的“内省”“克己”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在他看来,如果在修养过程中,若不能用他所说的“天理”战胜“人欲”,即使剩下一丝一毫,那么,其结果必将是前功尽弃。
三、“知行合一”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ィㄒ唬厥拥赖虑楦杏氲赖乱庵镜呐嘌
ネ跏厝史浅V厥友生志向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先立“圣人”之志。他对学生说:“学问不等长进,只是志未立。”教师首先做到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上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教师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信守承诺,学生才能于无意中受到熏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的志向,更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去实践自己立下的志向。
ィǘ)重视儿童的道德实践活动
ネ跏厝仕担骸爸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8]在他看来,儿童的道德学习应回归其真实的生活世界,与其个体的经验、情感发生交互作用,养成具有实在意义的道德能力,儿童也因此才可能确立道德主体的地位。重视实践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发现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ィㄈ)建立以仁德为基础的师生关系
ネ跏厝侍岢师生之间相互“责善”、“问难”,鼓励学生向教师提意见,以促进“教学相长”。“人谓事师无犯于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9]因此,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学问品格,以身示范;其次是能和儿童建立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三是要注意观察了解儿童的心智特点和生活经验,能在师生的日常生活交往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道德缺陷,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ィㄋ模造儿童道德成长所需的道德环境
ザ童道德的行为习惯,多半是在周围环境和他人潜在影响下自然形成的。童生百姓之家之所以“延师教子”,目的就是“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於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於德行心术之本;务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10]王阳明因此要求蒙师以启迪教化为“家事”,要视蒙童如己子,引导其向善、行善,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如能各尽其教化职责。并统合协作。
おげ慰嘉南祝
[1][3][4]张祥浩.王守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5]王阳明.传习录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7]王阳明.传习录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8]于述胜.中国传统教育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关键词】协议式干预;空腹血糖受损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05-02
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随着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诊疗技术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各项研究显示,空腹血糖受损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目前认为,空腹血糖受损不仅是中间过渡阶段,而且其本身在发展为2型糖尿病及伴发大血管病变、缩短患者存活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
抽取2008年1月到2009年6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60名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的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随访资料均排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病、肾功能不全及近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参加本研究人员均为轻体力劳动者,体重指数 20-23,年龄 47±9岁。
二、方法
1. 本着双向自愿的原则将360名人员分为两组,干预组200名,对照组160名,签订“空腹血糖受损非药物干预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干预组根据糖尿病饮食和运动原则制定详细的干预措施并电话回访监督执行 。
2. 所有参加人员均建立健康档案,动态监测,每15天电话回访一次,并利用电话回访进行糖尿病基本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对糖尿病危害性的认识及防治意识,同时提高不健康行为矫正的依从性。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的明显增多,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而对空腹血糖受损的认识不足、干预措施少则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在保持病人健康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行为能改善病人的血糖、血脂,减轻体重,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人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1]。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FDPS)和大庆研究显示,相当程度膳食和运动的改变能减少空腹血糖受损进展至糖尿病50%的危险, 由此可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是肯定的,但在我们的随访中发现,中年及其以下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对于饮食和运动干预的依从性较差,和相关研究一致[1]。而协议式干预则是在最初被动的提高了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对饮食和运动的依从性,而在今后的电话回访中,逐渐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进信任感,并逐步进行有关血糖和糖尿病基本知识的宣教,使他们认识到生活方式干预在空腹血糖受损发展成糖尿病中的重要意义,逐渐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在干预3、6个月之后,大家基本都能做到主动的饮食和运动控制。由此可见,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尤其是依从性较差的人群进行协议式干预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陈 玲,莫永珍等. 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病人行为现状调查.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2009,23(1):398
【关键词】 肝炎,乙型;偏见;认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512.62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1-1385-02
我国约10%的公民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1],大学生比例略低[2-3],他们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4-5],这与他们遭遇的回避、排斥、轻视、厌恶等消极态度有关。研究发现,大学生和医护人员一定程度上存在歧视态度[6-8]。大学生如何看待乙肝患者遭受的歧视,不仅关系着乙肝患者尤其是大学生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社会心理环境,还关系着他们自身在遭遇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心理健康状态。本研究试图了解健康大学生对乙肝患者遭遇公众的贬低、歧视等态度的认识和判断,并为减少公众对乙肝患者的消极态度或偏见、改善乙肝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来自北京、上海、济南三地共9所高校在校非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无病毒性肝炎、重大疾患史(精神分裂、心脏病、糖尿病等)及急性应激性事件的健康大学生共352名,其中男生177名,女生175名;大二年级117名,大三年级117名,大四年级118名。
1.2 方法 对以上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2个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级等个人信息。(2)乙肝患者歧视感知量表,用于评价大学生人群对于公众或他人贬低、歧视乙肝患者态度的感知状况。该量表是根据乙肝患者可能遭遇的歧视或贬低等编制的,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4分,其中有3个条目反向计分。分值越高,表明调查对象认同乙肝患者遭受来自他人或公众的贬低/歧视的态度越强烈。量表信度较好,Cronbach α系数为0.76。
1.3 统计分析 收集数据后,采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乙肝患者受歧视的认知 大学生“乙肝患者受歧视状况感知量表”总均分为(2.53±0.39),表明总体上大学生们倾向于认同乙肝患者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来自他人的歧视、贬低或区别对待。有252人(71.6%)同意或非常同意乙肝患者会遭遇求职方面的区别对待和不利处境,249人(70.7%)同意或非常同意人们会不愿与乙肝患者同桌用餐,245人(69.6%)同意或非常同意人们不愿意把乙肝患者作为婚恋对象。但有291人(82.7%)并不同意“大多数人认为患乙肝是一个人失败人生的开始”。见表1。
2.2 大学生对乙肝患者受歧视认知状况的差异分析 统计发现,大学生对乙肝患者受歧视的认知状况总体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年级、地域等差异。从具体条目看,也仅有“不愿同桌进餐”存在性别差异,“限制就业”存在年级差异,“不愿做好朋友”和“远离患者”存在地区差异。女生中认同“大多数人不愿意和乙肝患者同桌进餐”的比例高达77.7%,而男生的比例为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24);51.3%的大二学生认同“大多数人认为应该限制患过乙肝者的就业范围”,而大三、大四的比例依次为35.9%和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15);上海、北京和济南三地大学生中认同“大多数人不愿意和乙肝患者做好朋友”的比例依次为51.7%,49.2%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P=0.013);认同“大多数人想要尽可能远离患过乙肝的人”的比例依次为44.6%,53.3%和68.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6.61,P=0.011)。
3 讨论
3.1 大学生对乙肝歧视的感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感受到人们对乙肝患者贬低或歧视的态度,他们普遍认同乙肝患者遭受到求职(71.6%)、同桌共餐(70.7%)、婚恋(69.6%)等方面的歧视或贬低,但大多数大学生(82.7%)不认同患乙肝是人生失败的开始。在李春荣等[6]的研究中,明确表示不应取消入学或求职体检限制的比例为41.3%,明确表示不愿使用食堂公共餐盘的比例为30.0%;而在吴燕玲等[8]的研究中,医学生和职业人群中不愿意与乙肝患者同桌共餐的比例也只有21.8%和 33.7%。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目中乙肝社会歧视要比他们自己所表述出的态度要明显得多,反映了大学生在回答针对乙肝患者的态度问卷时也明显存在自我美化或隐瞒真实态度的倾向。
3.2 大学生对乙肝歧视感知状况的差异 总体上大学生对乙肝歧视的感知状态没有明显的年级、性别和地域差异,仅有4个条目存在性别、年级或地区差异,显示了量表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心目中乙肝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的状态。进一步而言,把该量表用于不同人群,包括乙肝患者人群,有助于了解乙肝社会歧视的程度及现状,也有助于评估乙肝患者对自身生活环境的看法和感受,还有助于评估对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实施干预或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
3.3 对乙肝歧视的干预 国外将抗议、教育和接触作为消除歧视的3种主要途径,其实际效果却并未得到很好的验证,如有研究指出抗议和教育对于改变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态度的效果有限甚至是负面的[9-10]。国内反歧视运动开展比较有限,在消除乙肝歧视方面,除了对一些不当政策进行纠正以外,现有做法与西方反歧视运动相似,比如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新闻媒体等)抗议、通过乙肝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等,但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毕竟即使是经过教育且已具备相当多专业知识和一定职业道德操守的医护人员也对乙肝患者有所排斥[8]。与长期存在的精神病歧视现象相比,乙肝歧视历史短暂,程度较轻,可作为反歧视运动的一个突破点,因此,有必要加强研究和实践致力于乙肝歧视的缓解,改善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的反歧视运动提供经验。
4 参考文献
[1] 刘宗柏.中国病毒性肝炎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因素研究.中国肝脏病杂志,1998,6(2):67-70.
[2] 樊陕生,丁红燕,杜.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中国校医,2005,19(6):577.
[3] 柳江南.某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4):91-92.
[4] 钟恢海,刘大仁,游节根,等.慢性乙肝患者心理障碍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学,2007,8(8):134-138.
[5] 黎芳,刘炳祥,林亦文.123例住院肝病病人心理卫生状况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227-228.
[6] 李春荣,吴艳乔,陈希宁,等.大学生对乙肝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405-1407.
[7] 韩永霞,高玉梅,呼金田.河北工程学院医学生乙肝知识态度现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85-487.
[8] 吴燕玲,郑振.医学生与职业人群乙肝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3(2):25-28.
[9] RüSCH N, ANGERMEYER MC, CORRIGAN PW. Mental illness stigma: Concepts, consequences, and initiatives to reduce stigma. Eur Psych, 2005,20(8):529-539.
1病名渊源
手足口病是现在新发现的出疹性传染病,祖国医学文献中无此病名,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当属中医湿温病,疱疹,时疫等范畴。如《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侯・疫疠疮侯》曰:“热毒盛,则生疱疹,疮周匝遍身,将如火疮,色赤头白者毒轻,色黑紫瘀者病重。亦名豌豆疮。“阐述了疱疮从形态上分为轻重两种。《温热经纬・卷四》说:”暑湿热疫诸疾,皆能外发痈疮“又”既受湿感暑也,即为湿温。“《万氏家传痘疹心法・顺逆》则进一步指出:“脓疱、疹、水痘的发病各有时令,病情轻重不一,以水疱相对最轻,如夫四毒之发,各有其时,脓疱最酷,疹次之,水疱又次之。”《小儿药证直诀・疮疹侯》说:“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肺为脓疱,如涕稠浊,色白而大;心为斑,主心血,色赤而小,次于水疱;脾为疹,小次斑疮,其主裹血,故赤色黄浅也。“提出疱疹有多种,因病变脏腑不同而有异。由此可见,可将本病归属为疮疹、疱疹、湿温等范畴。
2病因病机讨论
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头面身体诸疮侯》对疮疹、湿温等病因病机就有了描述,“脏腑热甚,热气冲发皮肤,而外有风湿折之,与气血相搏则生疮。“认为脏腑热盛与风湿相搏而成疮。《奇效良方・论热毒所起之由》:”热毒伏于脏腑,则蒸于肌肤而成疮疹,非热毒则不能出,或感四时非节之气,或感外寒,相搏于荣卫,邪气盛则寒……,其热至极,动脏腑之热而疮疹也。“认为疮疹是由内外合邪所至。《丹溪心法・痘疮九十五》说:”小儿疮疹……如发之时,有因伤风寒而得者,有因时气传染而得者,有因伤食呕吐而得者,有因跌扑惊恐蓄血而得者。“概括了小儿疮疹的四种病因。《温热论・二十八》说:”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提出发疹性疾病与外感湿邪有关。《活幼新书・明本论・疮疹二十六》”疹毒乃天行气运变迁使然,亦随天地乖戾之气而受病,故曰时气。“此论述更加明确了时邪疫毒与疱疹性疾病发病的联系。
现代中医研究认为,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责于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内因责之于小儿脏腑娇嫩,卫外功能不足。时邪疫毒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蕴郁肺脾,肺失通条,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与毒邪相搏,外透肌肤,上熏口咽,故出现手足、肌肤、口腔黏膜疱疹。
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二经,主要病机为湿热毒盛,病变过程中常发生邪陷心肝、邪毒犯心的演变。
邪犯肺脾 肺主通调为水上之源,脾司运化,主四肢肌肉,为水谷之海,开窍于口。邪毒由口鼻而入,内犯脾肺,肺失宣肃,卫阳被遏,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发热、咳嗽、呕吐、泄泻等。邪毒蕴郁不解,水液输化障碍,则停滞为湿,邪毒与湿相搏,上蒸口咽,外泄肌肤,则手足肌肤,口腔可见疱疹。
湿热毒盛 邪毒炽盛,内燔气营,津液耗伤,心神被扰则壮热口渴,烦躁便结。邪毒外蒸肌肤,上熏口咽及四肢墩布疱疹稠密,色泽紫黯,疱浆混浊。
邪毒犯心 邪毒留滞不解,内舍于心,或邪毒灼伤营阴,则心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故可致心胸痹痛,唇甲青紫。若心神被扰,神不安舍,则烦躁不安,心悸怔忡,若心阳损伤,心阳暴脱,则唇紫脉微,危及生命。
关键词: 认知―发现说有意义接受说大学教学实践
1.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的大学里主要的授课方式是教师传授式,即教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绝对的中心,学生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带来的弊端呢?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理论。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发现说”,阐明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方法是发现学习法。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说”,阐明了接受学习并不等同于机械学习,学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期望从理论的比较中探寻它们给当今中国大学的教学实践带来哪些启示。
2.认知―发现说
2.1认知学习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起知识体系。那么什么是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而这种各部分存在联系的知识,使人能够超越给定的信息,举一反三。此外,布鲁纳将学习活动划分为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2.2结构教学观。
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一门学科的结构,就会把该学科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就会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学生就容易记忆,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
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四条基本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所谓动机原则,布鲁纳认为内部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具有持久性,内部动机包括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三种。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持久地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所谓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为了使学习者容易理解教材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知识结构进行传授,并提出了知识结构的三种呈现形式:动作、图像、符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采取哪种形式好,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所谓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要引导学习者按某种程序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每一学科有不同的程序,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程序。所谓强化原则,就是给予学生反馈,至于何时给予反馈,布鲁纳认为,教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
2.3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提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布鲁纳对于发现的界定是不限于探寻未知事物,包括用自己头脑获取知识的一切形式。
布鲁纳指出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①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②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④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资料。
⑤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
⑥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
那么在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起什么样的作用?布鲁纳认为因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创设一种能独立探究的情景,从而促进学生自己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3.有意义接受说
奥苏伯尔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1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认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即非字面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所谓非认为的联系,即内在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有三个,一是学习者必须具有将新知识和原有认知结构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二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三是学习者将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发生联系,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3.2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指出,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它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同时奥苏伯尔又给我们呈现了接受学习的过程,即:
①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②找到新知识与其固着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
③找到二者的不同点。
④新知识同化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经融会贯通,达到知识系统化。
3.3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指限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从而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习者学习新的学习任务前,先让学习者学习“先行组织者”。
4.二者的理论比较
5.对大学教学实践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优缺点的比较,我们认为,发现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恰恰相反。那么能否寻找一种能够包含二者优点而避免二者缺点的学习模式或教学模式呢?或者能否在一种课堂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另外一种课堂进行发现学习?
5.1在同一节课中,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发现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很大不同,但二者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作用。在同一节课中,教师可以“有意义的传授”,学生可以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教师也可以在某一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迹象或规律,从而自己得出某个结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结论给予纠正,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性,让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资料。
5.2大班授课和小班讨论相结合。
认知―发现说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而老师在这个过程起到辅助、引导、启发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教育特点,具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师需在某次课上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此外,由于大班人数的限制,发现式学习的课堂运行不好掌控,教师需要在满足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保证教学有序进行之间平衡,并且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因此,采取大班授课和小班讨论的相结合的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5.3课上讲授与课下做实验、科学研究、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
我们可将教师课上讲授和课下指导学生做实验、科学研究、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还锻炼了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及批判思维。
5.4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通过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设计、竞赛等学习载体,培养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科学研究方法,获得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科学文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华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2]刘振岩.基于认知发现学习论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09,(5).
[3]苏海健,张晓晓.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外国法制史》教学技巧[J].考试周刊,2008,(7).
关键词 中兽医学;隐性知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853-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36-02
中兽医学是我国传统的兽医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受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笔者从中兽医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认识中兽医学的隐性知识及如何将其转变为具体内容的途径进行探讨。
1 中兽医学教学中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中,既存在着大量有关具体内容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隐性知识是整个中兽医学教学目标得以真正实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中兽医学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1.1 有关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
中兽医学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主要是由中兽医学理论知识的隐性知识所决定的。中兽医学是从宏观角度去研究畜体内在的动态联系和辨证规律,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这决定了中兽医学在很多概念及内容上不同于西兽医学。这些概念及内容对于主要接受自然科学教育的学生,就形成了学习中的隐性知识。如“证”不同于“症”,它不只是对疾病症状的描述,而是疾病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和诊断的综合概括,同时还提出了治疗方向,因此“对证治疗”也不同于“对症治疗”、“辨病治疗”;又如脏腑,除了指解剖学上的实质脏器外,更重要的是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不仅仅是现代解剖学中内脏的概念,中兽医所涉及的肾还应包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
还有一些隐性知识则不能或很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示。比如经络能运行气血、沟通上下表里,像网络一样遍布全身,但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看不见、摸不着、挖不出;阴阳是对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隐性概括,而不代表任何具体的事物;五行以五为基数来解释万物的生克制化关系;气是具有功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表现出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也无法直接展现在学生思维中。
1.2 有关教师教授的隐性知识
在中兽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知识对其本身而言,都很好理解和掌握,而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如果坚持那种满堂灌和一堂言的习惯,往往使内容过于隐性,学生总是受隐性知识的影响,不易想象和理解,接受就更加困难。如:一味地只从文字或语言上去描述阴阳的内容、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缺乏图形的形象说明和仿真模拟,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使中兽医学变得枯燥而乏味,缺乏实用性。
2 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
2.1 调整教学次序,注重前后贯通
中兽医学的内容包括理、法、方、药四大部分。笔者认为,中兽医学的教学虽然要给学生传授具体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无可非厚,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治学能力的培养[1],因此中兽医学的教学应按先基础理论(理),后辨证论治(法),再到方药,后到疾病防治的次序,学生更易于接受。
首先,专业的技能是建立在基础理论上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只有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之后,对辨证论治的学习才不会难以理解。其次,对辨证和方药来说,应确立“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思想。中兽医治病,是以辨证为前提,再立法、拟方、选药,若倒行逆施,则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畜禽死亡,且中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会因时、因地、因畜而不同,治疗的用药,亦贵在因时、因地、因畜不同,活泼斟情。
同时还应注意,中兽医学的“理、法、方、药”是一环紧连一环的,讲解时不仅要分节分段讲解,而且要前后呼应,互相连贯,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如在讲解脾胃生理功能特点时,还应该和脾胃病理的辨证、立法、用药治疗联系起来。以胃为例:基本功能之一:胃主和降,胃气以下行为顺;病理上:胃气不降,则出现少食,胃脘胀满或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嗳气频频,呕吐等;治法上:或消胀除满,或降逆止呕;用药:多用和胃、降胃气的药物,如陈皮、莱菔子等。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既清楚又方便记忆,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变枯燥为活泼
中兽医学是兽医专业的必修课,基于其理论的隐性性,如果教师讲课时,语言枯燥乏味,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影响其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