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哲学思想对人生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8 10:04:54

序论:在您撰写哲学思想对人生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哲学思想对人生的意义

第1篇

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规划职业路径,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虽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笔者所从教的高职院校的现状出发,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引入教学课堂来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和完善,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真正的落到实处。

一、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困境分析

针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我主要从高职生思想状况、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职生普遍缺乏“目的意识”

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开设于大一年级,大一新生都是刚经历过高中时期高强度的学习,对大学的课程往往产生怠惰的心理,而且毕业相对于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言也有点太过遥远,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仍抱着修学分的心态来上这门课程。再加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学生往往会对课本上的内容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结果课堂上学习不主动,课下对实践内容又敷衍了事,导致严重的“知行不一”;从另一方面说,高职新生往往是经历过高考失利而怀着自卑心理走进高职院校的,对新的学习的环境和新的学习方法都不熟悉,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容易对人生和生活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絮,很难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因为高考失利的原因,许多高职生并不是真正喜欢所学的专业,再加上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本文由收集整理

越来越大,也使得在校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躁心理,甚至极端的产生“学习无用论”,消极的应对未来。

心理上对课程的不重视,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高职生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意识比较单薄,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知,既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课程体系结构的局限

今年来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上仍存在许多漏洞,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体系性,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一个学期的课上完后,学生往往被处于不闻不问的境地。同时后续的跟踪服务跟不上,缺失对学生设计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期执行监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针对性,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授课,极少关注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难免流于形式。这也体现在教材的选取上,所有学生不论贤愚都只有一套最基础的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料和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少之有少,再加上学生的懒惰心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不显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教师缺乏相关素质

教师相关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缺失相关的专业素质。因为师资紧缺,许多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代课教师并不十分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教师缺乏必备的基本素质,责任心不强,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授课,对于课堂效果和课后跟踪服务做的远远不够。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不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切实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来上课,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真正的了解自我,掌握一些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对学生未来顺利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纵观其上,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没有真正的达到其课程目标,可以说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中国哲学思想里的职业观导向

中国哲学重视人的生命及其意义的实现,认为人生便是不断追求和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如此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准确定位自己,启发学生的生涯意识,积极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人生的意义。中国哲学思想里的许多精华都对现今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譬如知行合一、内圣外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持之以恒等精神对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目的意识的渗透,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新原人》中,开宗明义的提出人生的意义问题:“我们常听见有些人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如其有之,其意义是什么?有些人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底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确切底答案,他们即觉得人生是不值得生底。”①并进一步分析到:“一件事必须对于他所可达到的目的方可说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若就一件事的本身说,我们不能说他是有意义或无意义。” ②可见,人生的意义在于为自己所设的目标,在不断追寻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以简单的说人生有目的就有意义,无目的便无意义,目的便是意义。

具体到职业指导课程,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根本。只有抓住这一根本才能使职业指导课程真正发挥实效。只有当学生确定了职业目标,学生工作才会有努力方向,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显而易见,只要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我们便会积极主动的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将大大提高。

其次,在学生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应渗透儒家“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使学生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制定职业目标并非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将自我置于社会当中,实现作为存在的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儒家哲学的进路是社会哲学的,对现实世界的关怀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各个时代的儒者都为了构建和实现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而努力。《大学》八条目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起始点在修身,落脚点是平天下,从而成为历代儒者所追求的典范。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爱国之情及心系社会的儒者情怀。

转贴于

(二)认识自我,对自我进行审视和重构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除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外,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自我的完善和重构。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对自我的审视和进一步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梦想,可是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便需要完成对自己的定位,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来不断的进行自我的修正,形成正确而强大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攀登上事业的高峰。而关于如何进行自我修养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便是向中国古典哲学回归,因为中国哲学里包涵着对自我人格修养的无穷无尽的智慧。

中国哲学向来注重对人的内心的修养,儒者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孟子则进一步提出“养浩然之气”、“求放心”、“尽心”的功夫论;后来的儒者更是丰富了孔孟的学说,提出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持之以恒等概念;同时道家学说注重自然、清净的内心修养论;佛家境界则是看透世事后的大彻大悟。各派各家的学说对心性尚不成熟的大学生逗有着极其重要的塑造灵魂的作用。国人只有汲取古典精华,才能真正的寻找到“立身处事”的智慧。

三、中国哲学思想运用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途径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能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是能使学生真正得到益处的课程,学生在这门课堂中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真正的认识自我,提高相关的职业能力。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非常有用的,对于融入的途径,我们课题的相关研究人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加入了“每课一句”环节,选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经典语句进行讲解,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时,同时塑造良好的自我。

例如,为了使学生了解自我修养的重要性,第一节课的“每课一句”便设置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完善自身的修养。只有使自身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平等博爱之后,才去学一些文化知识。在学生认识到德性的重要性之后,便引入“专业”这个词汇,“凡事皆贵在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曾文公”,讲解“专”的重要性,进而切入到学业上来,使学生明白“术业有专攻”的深刻含义。总之,随着主题教育的内容,相应设置相关的中国哲学经典语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同时,向学生推荐中国传统哲学的相关读物,采取激励表扬和定期检查等多种方式,尽量使学生形成每月读一本好书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我们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编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校本教材当中,搜集相关的传统励志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堂授学的趣味性。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思想中拥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言传身教等思想对现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就必须借鉴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使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再进一步演化为自学,最终达到自觉学习的目的。只有使学生真正产生了学习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才可能从根本达到教学的效果,学生也才会结合自身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我们参照多本教材和课题组成员的意见,结合高职生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划分总结为九个主题,首先解读职业生涯规划,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分析未来从事的职业环境,然后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之后为了帮助学生付诸实施,又进行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健康管理、计划管理等一系列自我管理训练。这九个主题由浅入深,步步紧扣的向学生展现了全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第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我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入了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相关板块。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德性在职业生涯当中的重要性,我们组织了“企业用人德为先或企业用人才为先”的辩论活动;为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白理想的重要性,开展了学习先贤哲人的专题读书会。除此之外,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圣地、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等。在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2篇

关键词:生涯发展;人生哲学;职业指导

“生涯”一词很早就有,如《庄子・养生主》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南朝沈炯《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等,这些文献中的“生涯”主要指生命、人生、生活等。现在,“生涯”则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又称职业生涯。或者说“生涯”就是植入职业元素的人生,生涯发展则是指人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的成长和进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丰富,人生价值的实现。

中国自古就关注人生问题,人生哲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思想精髓。不同的思想流派,如道家、儒家、释家等,有着不同的思想方法,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人生价值、人与外界的关系、人的生存、人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关于人的生涯发展的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体系长期指导着人的成长和发展,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运用到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指导当中,以建立符合我国文化背景、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

一、《周易》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

《周易》被认为是生涯发展哲学思想的源头。《周易》哲学的中心是人生论,它把对宇宙本体及其属性的形上体察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据,在宇宙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中确立人类的精神家园,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最精辟的概括是人天关系中的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处世有三大法宝:第一是“守正”,就是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不能无视个体的社会属性,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的位置;第二是“中孚”,就是对他人的诚信要发自内心;第三是“和”,就是与他人的关系要保持和谐、顺畅。《周易》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豁达地面对人生,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目的。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居易使命,与时偕行”等思想至今仍是人们的座右铭。

《周易》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规律,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成长和进步,可谓生涯发展的圣典。

二、儒家人生思想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儒家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周易》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关于生涯发展思想方面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有两个方面。

1.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正名就是建立一种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仁”。仁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独善其身,其次是在个人修身完成具备道德力量以利大众时,开始群体生活的人际关系,达到自己的完善,成为兼济天下的圣人,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顺应天命

同其他先哲一样,孔子也感叹人生苦短,因此他认为在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顺时应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论语・为政篇》中他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对人生过程深刻的阐释,是最早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孔子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人,人在二十岁以前应该好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从而为实现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作好准备;三十岁追求内在的独立,建立心灵内在的自信;四十岁不再为是非公平所困扰,淡定从容;五十岁不怨天,不尤人;六十岁能悲天悯人,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所思所为;七十岁建立内心的价值体系,将人生的种种压力转化,潇洒自如地应对世间所有的事情,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还非常注重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和探讨,对人生立志问题的认识极其深刻,《论语》中对“志”有多处论述,专谈立志问题的至少有十一章,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篇》)。孔子还强调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严格要求自己,对高贵应“不为苟得”,对生死应“无求生以害仁”。他提倡顽强的奋斗精神,不计较生活的好坏和环境的优劣,要努力奋斗、绝不灰心,坚韧地“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篇》。另外,“志于道”(《论语・述而篇》)、“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篇》)等论述,也都是积极人生观的体现。

孟子更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孟子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他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孟子主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主张自我发展的道家的生涯发展思想备受推崇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道德经》虽寥寥数千言,却深刻精辟,其中的人生法则对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道家提出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主体性原则是从自我中找到人生的真谛。老子认为,一个人生存于天和地之间的独立性问题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根源,人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甚至也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在于人与自己的疏离。也就是说,外在世界的一切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虽会引诱人堕落,但导致堕落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定力不够,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不能止息它对外界的欲望。所以,人要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就是开启心灵,也就是首先使自己和谐,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认为,人不仅要知人、胜人,而且要自知、自胜。也就是说,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靠自己发挥,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自己,不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人若能自胜,就能以全部的精力使生命丰富和充实。自胜要求自我修炼,使自己具备理智地控制情感的能力以及主观对客观的应变能力。自胜的人能时时清醒地掌握自己,在生活中既恬静又积极主动;能理智地认识环境,使自己的行为不至于受到不应有的诱惑和干扰。自己对眼前的物质享受必须有所知足,若终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则会欲壑难填。人只有在“知足”的前提下,才能成为强者,才能知难而进、锲而不舍。

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无所为,而是效法“道”的顺应自然,不刻意做作,以平常心来对待所有的事情。“道”的本质是无,“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为的成果和功能却是有为。因此,无为绝不等于无所事事,而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调整心态,抑制,拒绝诱惑,使自己不受尘世利欲的熏染,从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以“道”为基础的人生哲学要求人们善化心灵,约束心性,实现无为到无所不为的飞跃,这对现代人排除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而完善自我有借鉴作用。

四、正确对待释家出世和入世的人生观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释家人生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人们通过在生活实践中的修学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从容于世界,最终使“真我”实现完全彻底的自在圆融无碍。在人生态度方面,释家非常重视修行,重视“出世”和“入世”。释家“出世”的一面是要人们远离社会现实,而“入世”则是要人们服务社会,二者的结合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释家提倡的“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要求净化自己,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主要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人生价值方面,释家的主要思想体现是人生是否有价值、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等。释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苦是人的命运,安于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人的价值所在。在对待“苦”的问题上,释家提倡于己要消灭欲望,要“慈悲为怀”“悲天悯人”,因此人生的意义在于修行。

在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方面,释家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超凡入圣”“普度众生”。释家从“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价值判断出发,主张个人出家修行,以便成佛,进入涅境界。“涅”是释家思想中最高的理想,到了这个阶段也就真正断除了欲望,超越了生死。虽然释家人生理想中的有些具体内容不可取,但这种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和方法在生涯发展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五、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的伟大成果,是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思想的核心都是人生价值观,终极关怀则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虽然他们所提倡的人生价值的具体内容并不都是可取的,但关于奋发图强、树立远大理想、重视道德与人格修养、建功立业、奉献社会、轻物质追求而重精神境界的思想,却是符合社会发展主流的,并且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在今天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关于生涯发展的思想体系,我国很早就已出现和形成,现在我们要认真进行挖掘、整理、充实和完善,将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涯发展思想运用到具体的职业实践当中,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促进人的职业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发展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们的职业指导过分依赖西方的理论和技术,性格测试、心理测评、职业测评等手段被盲目运用,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将西方国家人的价值体系嫁接到我国,片面提倡自我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自我膨胀,使职业发展教育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我国古代生涯发展的智慧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生涯发展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技术手段,从而保证职业发展教育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人的生涯问题很多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不一定非要用西方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去解决不可,我国古代生涯发展哲学思想及方法完全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罗移山.《周易》的人生价值论与当代国民人格塑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林之满.周易全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邬昆如.人生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庄子;世界观;人生观

一、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庄子,姓庄,名周,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庄子创建了我国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思想,他是在老子之后,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是道家学派的首创人,是在我国的哲学史中能和儒家和佛家相提并论的重要思想。它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其哲学的主要内容。庄子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是同于大道。世界上的所有形式“存在”都溶解于大道之中。“道”就像是“黑洞”一样,大千世界都包含在其中。

庄子和老子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老子主要看重在事物对立面之间追求平衡。老总塑造了对立面之间在运动中的彼此转化关系。“道”既万事万物相对立面存在的根本,同时还是事物相对立面运动产生的主因,事物对立面运动的最后结果都同归于“道”。“道”的本质一方面是领导者;另一方面也是决裁者。并且道就好比是事物相对立面之间的第三方化作一个统一体。世间的多有事物经过“道”的转变形成自己规律的运动模式。“道”同时也能转化事物本身与它内部对立面的存在。因此,“道”包含了一切。

庄子的哲学思想观,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但是不完全和老子的思想一致。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看作是世间万物的根源。庄子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大概的意思是,大道的真正精髓、精华是用来修身齐神身;它的余绪是用来治理国家事务的;它的糟粕用来教化天下人民。庄子还说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他的意思是说不能因为人的欲望去破坏了大自然天然的事物,不能因为人情世故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不能为了自身的贪欲陷入名利之中。认真谨慎的遵守天道不背离,才是发璞归真的处事态度。

庄子认为“道”本身是没有限制的,是无边无际的,而且他人为“道”也是无所不在的。“道”着重强调事物的自身生长和自身的转化。提出“通天下一气耳”和“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他的这个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莊子觉得所有的事物是处于“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这样,他就忽略了事物的稳定和差别这两种性质。庄子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万物皆为相对辩证,只在于角度不同。天下可以只限于秋毫之大,泰山也有看起来很小的时候;早夭的人可以视为长寿,而彭祖也能被说成短命。一切都是参照而言。

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

我如万物,万物如我,可以理解为自尊、爱人;要对”是“与”非“有等同的态度,不厚此薄彼。庄子的思想内涵深厚,他的思想是跨时代的,即使是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繁杂的大时代中,也具有无比重要的社会意义。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包括很多东西,万事万物归于其中,然而却并不能感受它的存在,这就正式庄子“道”的博大精深之处。

二、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基础

我国古代很多的哲学观思想,大多都是围绕现实政治展开的。在先秦时期,虽然产生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名、兵、杂等思想的各放异彩,但是各家思想所讨论的问题仍然集中在现实政治层面。儒家讲仁和礼,墨家讲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阴阳家用五德转移解释王朝的更替,纵横家致力于合纵连横,兵家研究军事作战策略,杂家博采各家之说。他们把思想的锋芒对准伦理道德和封建统治,对于个人的生存问题,却谈之甚少。与之不同,庄子思考的重点不是社会,不是伦理,不是道德,更不是统治,而是人的生存问题。恰恰是由于单个个体生存存在着太多的困难,庄子以莫大的悲悯之情,希望人能从困难中解脱出来,才产生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就是逾越生存困境,获得逍遥自在的人生。可以说,是人的生存困境,催生了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生存困境,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问题,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存困境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它的本质内容是相似的。韩林合指出:人作为经验主体都会面临许多根本的人生问题。首先,人们在经验世界里找不到绝对的价值;其次,经验世界对于个人来说是给定的,是他不能不接受的,世界意志独立于经验主体的意志;再次,经验主体本质上必然是依赖于世界意志的;第四,经验主体必有一死。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对的。在庄子的时代如此,在现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庄子在两千年前面临的那些根本性的人生问题,如今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困扰着人们。这也决定了,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庄子的人生哲学,在当下仍然有价值、有意义。

庄子的生死观,是在他所处时代的生死困境的触发下,在他企图超越死生之困的努力中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棍战、社会动乱、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此时,对死亡的恐惧折磨着这些无法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们,他们惶惶而不可终日。这幅悲惨的社会图景,触发了庄子的反思,从而形成了他的企图超越死生之困的独具特色的生死观。经过在认识层面上的将生死齐同看待,到现实人生层面上的生不如死,再到人生境界层面上的不知生、不知死,庄子最终实现了对死生之困的超越。

人只是宇宙万物的一份子,面对着庞大的自然和社会,个体的人显得十分小和羸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有太多的不得已,有太多的无奈。面对着席卷而来的命运大潮,庄子讲“安命”。庄子的安命,指的是自我主动地顺应大道,安然地接受命运为我安排的一切遭际,不以之为悲,也不以之为喜,不拒绝我该承受的,也不过多的奢求。在一切的命运安排之中,见道之真谪,并顺应它,便能够实现最高的人生境界——与道同而为一。庄子的安命,是对最高人生境界的追求,并不是消极地避世,而是积极地自我救赎,对人生是有益的。

三、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内容

(一)反对物役,追求人格独立

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战火纷争,他深刻意识到当时社会的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的黑暗造成了很多的不公,强者欺压弱者,人们受到外在事物的奴役。庄子认为人们已经不再是清心寡欲的状态,很多人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使其欲望越来越强烈,不断的发展膨胀不满现状。同时受利益的驱使,追求名利和地位,穷极一生,被外物牵绊奴役,最终成为了名和利的奴隶。这些人就好比“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他们花费了作为人最本真的东西,即人的性格。他们不惜扭曲人性来获得那些十分卑微的功名利禄,这对于人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庄子认为人最富足的状态是其精神的满足与享受,并不是对外界财富的追求和拥有。庄子的主张是追求一种真人的理想富足的精神境界。他对至人、圣人、真人、和神人都是倍加推崇的,在本质上寻求一种恬淡、舒适、豁达的一种人生态度。庄子告诫人们,生活在战争纷乱的时代,人的欲望泛滥不休。首先,要成为一个有理想,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其次,要保证人格的独立,有尊严的生活。最后,人生要追求质朴的安静生活,要做到返璞归真,做到无欲无求,超越一切外物的束缚和制约,在广大的宇宙间自在的遨游,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品有尊严,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人。这也正是庄子一生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二)顺应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所主张的精神境界。“天”既指自然,“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的欲求,而破坏自然之道。“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让我免除了物我之别,大小之分,体验“无往而非我之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于天地万物之间。

庄子认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天性,而且庄子认为人的天性是一样的,没有差别的。如果人想要做到保持自身纯真的本性,拥有朴实的生活,就要做到无知无欲无求。庄子在谈到真人时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这里所说的真人应该具有常理、常情、常态。要回归自然原有的纯真,保持独立自然的姿态。庄子认为人在自然中其灵魂可以接受自然的净化,这样人的思想能够得到升华和充实。人本质上是属于大自然的,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得到自然的净化才能使人自身感受到幸福快乐。

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状态是人和自然达到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庄子认为人自身的生命是歸属于宇宙中,是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是互通互惠的。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要以自然为主,要适应自然界的天性,同时不断的发展自我充实自我。但是,人不能够不加限制随心所欲的胡作非为,这样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精神上的一道明光,它将人的精神境界从世俗的水平提高到了“道”和“天”的崇高境界,至此才能够表现出人生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安逸恬静的态度。

(三)超越现实,追求人生境界

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逍遥”,同时也是庄子道家学说的思想核心。“逍遥”是基于庄子对现实的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恨提出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状态。庄子主张生活早自然社会中要做到没有约束,超然物外,自由自在。庄子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简简单平淡淡的生活,要摆脱庸俗逍遥自在地神游。这些精神的遨游是绝对自由的。在庄子的理想世界中,自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境界,是超越一切外物的绝对自由。庄子最大的理想是自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能够达到这种的境界的人庄子称之为至人、神人、或真人。

显而易见,这种真人、至人的自由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庄子的自由有独特的特征,是与众不同的,这也正式转子自由的魅力之处。这种魅力让人们心甘情愿的去追求。庄子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每个人都可以修养自己。心斋和坐忘是修养的两张方式,可以从人的内心深处将利害观念和心智活动排除之外,达到无欲、不争、无己的人生状态,努力成为理想中的真人,进而可以体会到真人的境界,即自由带来的洒脱豪放和豁达的韵味。

总而言之,关心单个个体的存在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实质。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帮助人们精神解放和自由,摆脱人生的迷惑不解,主张人性人格的独立自由,追求人的内心的恬静和精神的超越。要做到真正的人格自由、独立和完善,就要超越物质对我们的吸附和诱惑,不要因为人生的飞黄腾达而改变了人性的高远志向,更不能因为自身条件的缺失生活落魄而成为庸俗的人。庄子的人生观哲学透漏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态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值得探讨和思索的,从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庄子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和追求。

四、庄子人生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在当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同时精神文明也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还是会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社会在进步发展,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就要有不同的适应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来平衡新的处境,进而适应社会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超越。

庄子用自己的人生去践行真人的境界,他给了我们一个令人向往的清心寡欲、无欲无争的隐士形象。庄子对逍遥境界的不懈追求,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以及对人性本真,人性自由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归宿。通过研究庄子人生哲学,我们应该学会正视欲望的存在,对于人生中的困惑和坎坷的境遇,要学会自我在精神上进行救赎。

庄子虽然主张无欲,但是他并没有倡导禁止欲望主义。他一方面肯定了人性对正常欲望的渴望,一方面提倡人们要克制欲望的自生,在利益诱惑面前要坚守自我,积极参与但是不能越过人性本身欲望的界限,追求物质精神的双重理想人生且不会迷失自我。人们需要的是超越眼前利益,避免狭溢的功利观。能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城堡来抵御各种利益诱惑的突破。强大的心理防线,是不会被外界事物所诱惑。我们遵循自然的生存准则,就要做到自然无为,人和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统一状态。庄子主张的“无用”,并不是没有用处,不等于无所作为、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恰恰相反,无用与于社会,就能从世俗社会中脱离,使心灵精神得以解放。用这样一种消极超越的方式就形成了人的“逍遥”的积极条件了。庄子告诫世人不要争强好胜,应该过一种无目的、没有人为掺杂成分的自然生活这种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对于当今社会精神文明的缺失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莊子提倡“无心”“无欲”是对现实社会以一种超越眼前利益的豁达心态去面对生活。庄子告诉我们一切事物要顺其自然,不可以更改强求,将自己的心灵放大,不断开阔视野,这样就不会让自己陷入迷惑的漩涡不能自拔。我们应领悟庄子的忘我内涵,从自我中走出来,挣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生活,摆脱为物役、为物累的生活状态,达到淡薄名利逍遥于时间的境界。庄子“安命处顺”却不失己的生活态度为那些面对纷扰却不愿走入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另类生活方式。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变的大舞台,我们所有人都自愿或被迫地加入其中,面对瞬息万变的人生世事,有很多人选择了随机应变不断的更换着自已的角色,但每次都会是一个很大人生转变,难免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有人选择一成不变最后发现融入不了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终会被淘汰;还有一些人他们既想坚守原则又怕被社会淘汰,找不到适合自己利人利己的生存道路。庄子“外化而不内化”的主张对他们恰好是对症良药,为他们选择一个随机应变与一成不变之间的角色——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实现了他们既紧跟时代又保持自己清高的独立人格的愿望。庄子的精神自由追求的是虚静的境界,而虚静明显要求在行为上与世无争,顺应世化。这样一来“自由”就陷入了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牢笼,行动上的迟缓与精神上的超越两者联系到一起,这让人觉得庄子的人生哲学是自身的矛盾。但实际上,庄子首先就把精神自由作为了归宿,是用精神自由的理论来约束行为、审视行为,所有的行为都以精神自由为目的,成为了一种自觉,而非盲目。这样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即使是委屈顺从,也是有目的的顺从,在顺从中有着超凡的追求。在精神自由的指导下,顺其自然的行为非但不是消极退步,反而被赋予了以退为进的色彩。

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时代的人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生命问题。文章拟以现时代的生命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尼采的“生命本能”思想为现时代的生命追求寻找到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生命问题;尼采;生命本能;

一、现时代的生命追求

(一)现时代生命追求的内涵

人的生命是特殊的存在,具有特殊存在的价值。作为现时代的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生命乃生存之基,追求乃生命之形。笔者认为现时代的生命追求的基本内涵是肯定生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及敬畏生命。

(二)现时代存在的生命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宗教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世界,快速、多元的现代社会给现时代的人带来高质量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给现时代的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带来许多生命问题:

1.肯定生命与认识生命的缺失

由于中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课程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而公共课教育是为了加强外语水平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最终导致大学生生命观的缺失―主要体现在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否定生命与亵渎生命。继马加爵之后有药家鑫、李天一……,无论是自杀和他杀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对自我生命的轻视与他人生命的漠视,没有认识到自我及他人生命存在的价值及对生命的肯定。

2.热爱生命与敬畏生命的缺失

肯定生命,认识生命是对生命的最基层把握;热爱、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则是对生命的最高体现。然而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兴旺,现代生活越加优渥的同时,现时代的人容易出现“生命困顿”现象。人对自我生命本体、生命价值及人生意义充满困顿,对未来充满迷惘,生活的浑浑噩噩,缺乏斗志,灰心失意,生命空虚,没有梦想与信仰,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思想颓废、不思进取等一系列不断浪费宝贵生命的现象日益凸显。

总之,社会经济的市场化与国际化使现时代的人深受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重工具而轻价值,重“现实”追求而轻理想追求等忽视生命追求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命追求的理解产生偏离,从而失去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二、解读“生命・本能”

尼采的生命观在一定程度上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纵然人生没有意义,我们也要赋予它一种意义,生命的意义是“我们”自己注入我们的世界的,生命的意义并不是生物学上的意义,而是一种境界,一个流程;他批判叔本华否定和灭绝生命意义的悲观主义精神,肯定创造、奋斗、热爱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尼采认为“对生命的最高肯定来自旺盛的生命力;这种肯定是毫无保留的,它是对痛苦的肯定,对罪恶的肯定,不顾一切的肯定,它是最高级的本能,最深刻的本能,已经被真理和科学所证实和维护”。[1]尼采强调生命是自我超越的过程――永远不满足自身,高于自身,不断向上去寻求强大的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他肯定自我生命的权力意志,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与存在,主张自我超越,享受人生,在痛苦中寻求欢乐,在死亡中寻求生存的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他维护并追求强盛、丰盈的生命力及强健、狂放、自由、增长、创造、超越的生命本能。

简言之,尼采的“生命・本能”指肯定生命,促进生命,超越生命,高扬强健、丰盈的生命力,否定颓废、虚弱的生命力。

三、尼采的生命哲学思想对现时代生命追求的意义

在国际化背景下,现时代的人深受多种价值观念、各种社会思潮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发生偏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接受正确的信息,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生命健康成长;如何使人的生命价值真正得到实现?尼采的哲学思想对当今人类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用批判理性的思维哲学来阐释人生的意义,肯定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理论的指导意义与现实依据,其权力意志、“超人”学说、生命观和非道德主义观对后世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肯定生命,健全本能

尼采肯定生命,认为生命的基本形式就是自我肯定。每个独立的个体在生命过程中都应该认识到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重要性,从而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人是集理性与感性、生物性与精神性于一体的高级动物,惟有理性与感性、生物性与精神性皆发育良好,拥有健康的本能和高贵的灵魂,才是优秀健康的人。尼采强调健全的生命本能是以遵循人的生命规律来实现生命的要求,清除生命道路上的阻碍和敌对力量,而一切不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都是反生命、反自然、违背生命规律的。在提倡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和创新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今天,一个健全的生命个体,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健康的体魄和心理,高贵的灵魂,健全的生命本能也尤为重要――健全的生命本能是获得生命价值的前提,为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提供可能。

(二)追求“欲望”,转变意志

尼采认为:“人是‘有病’的动物”。[2]在他看来,世界本无意义,但是“我们”给世界注入了“意义”,他指出:“世界就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无始无终,一种常驻不变的力量,……,千古不移的状态中肯定自己,祝福自己永远必定回来的东西,是一种永不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疲劳的迁化――也就是我的这个永远在自我创造……”。[3]生命本能意志是自由无意义的,但是人们应当从自己的生命意志中给无意义的世界赋予意义。因此,他把人生比喻成一个奔腾泛滥的、具有强大力量的海洋,需永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疲劳的无穷尽地一次又一次在回旋流淌里超越;他认为人总是需要不断地自我追问,自我征服、自我更新与创造,追求权力欲望的实现。正是因为欲望,因为人对生命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拯救本能地使人不断地实现自我内心的渴求,渴望权力意志的实现,不断地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推动人逐步的发展。而且,对于现时代的人来说,人需要一个人生目标,不管此目标的生命长度如何,都需要它来给人的生命赋予意义,给人的存在赋予价值。因此,尼采认为:“推动人类前进的最强大的潮流是对权力感的需求”。[4]此权力、欲望、意志并不是争权夺利之义,而是对自我人生的积极创造、肯定、勇于竞争与敢于挑战,对人的价值与人性的解放的重视,对生命本体无限的创造力量的关注,对人生意义与生命本能的自我肯定。

(三)建构信仰,拥抱人生

科学正确的信仰给人以动力,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通向成功。有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信仰给人以满足”。在信仰的世界里,人们可以享受幸福与满足。人,作为追求自由自觉本性,永远处于不断超越性状态的动物,不会持续满足于所谓的“幸福”,而会不停止的追问生命的意义和寻找生命的信仰。科学的信仰是肯定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给前行的人生以动力和方向。尼采把“超人”比喻成大地和大海。他借“超人”的形象告诉人们要像大地和大海一样开阔,要具有批判精神,要打破陈旧腐朽的价值观念的束缚和压抑,勇于批判权威和防止盲目崇拜,要用一颗宽广的胸襟去包容一切,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勇敢进取的品质去迎接未来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尼采著.黄中晶译.尼采自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9.

[2]尼采著.黄中晶译.尼采自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9.

第5篇

关键词:道家;社会;人生境界;生命健康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01-02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儒、释、道三家主流思想的研究是极不平衡的,儒学研究已形成热潮,而且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佛教研究早有基础,相比之下,道家及道教文化的研究就显得相形见绌。自20世纪以来,“儒热道冷”的局面有所改变,在民族文化寻根倾向的影响下,由寻根意识引发的“国学热”为各类传统文化经典开启了“众妙之门”,而不再仅仅是儒家的“独弦而歌”,道家的思想精髓开始对现代社会、经济、科学和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道家哲学对社会的影响

道家深刻的哲学意义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依然能从道家的思想中找到一些解决之道。

(一)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大潮,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极大地物质满足,然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一种掠夺式的开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发诸如全球面暖,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成为重中之重,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论述,“天人合一”,这也是道家思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它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而现代生态学理论中有一条“在没有人类行为强烈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界通常都能够以它的最佳状态存在着,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着最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最长久的持续性。”①因而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人的活动必然影响到环境,也必将通过环境反作用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做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二)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的意义

安徽大学史向前教授针指出“(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思想基础。道家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和宇宙生成论比其它任何古代哲学都可能更接近于现代物理学的微观和宏观领域中揭示出来的科学真理,道家所提倡的怀疑精神与直觉认识也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的致思方法之一,被誉为最具魅力和自由创造力的现代思维方式。”②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将自然规律加以合理的利用,转化成为生产力,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并推动了我们继续研究自然规律的热情,这一点,在道家思想里我们也能体会到古代道家的热爱自然,比如现在的生命科学也都是在到家的气功、养生、医药等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人也追求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它所提倡的形神兼养,正好符合现代医学上对于健康的定义,即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道家思想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启示科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仍然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延续至今,当代人们对它的研究,有利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思想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三)道家思想对现代经济的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道德经中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论述,这里就体现出一种“无为”的哲学思想,“自然无为”即顺应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不要强制去干涉、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这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为政者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为政者不能过度的去干涉一些正常的经济活动,能够让经济体在市场中合理的竞争,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从而避免扰乱经济活动的规律,促进经济的繁荣。有人指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老子的《道德经》也是一部管理书,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多企业家都把它奉为管理学经典,对于企业来说,“无为”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软性管理”,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另一方面,道家提倡“为而不争”、“少私寡利”等思想,对这些思想的领会,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下各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弊病的防治。这对于当前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有借鉴意义。

二、道家哲学对生命健康的启迪

追求生命健康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能够为生命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二是身体健康,强健的体魄能够真正体验生命的过程。道家思想的深刻之处体现它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一)道家思想对现代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启示

道家将体悟大道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而道的特性是“朴”,“道常无名,朴”(《老子》第三十二章),故抱朴守真乃成为道家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真”、“朴”即未经雕凿的自然状态,也即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和规定性。从这一价值目标出发,道家强调人各有性,因性而为,各尽其宜:“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淮南子主术训》),“性之所能,不得不为也;性所不能,不得强为”(郭象:《庄子外物注》)。在道家看来,世俗的尊卑贵贱并不足介怀,每一个人只要认识并发挥了自己的“真性”,根据自己的本性和才能来做事,尽自己之职分,也就获得了人生的意义。这乃是人性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是“自己与自己的融合”(黑格尔)。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在社会普遍的“熙熙皆为利来,攘攘都为利往”的激烈的竞争中,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现实世界之外为人们寻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这无疑为当今社会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们,开辟了一个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的精神世界,也给人们物质之外的心灵满足,为人们从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指明了方向。道家思想的不争、不有、贵柔、守静等价值追求是对生命最深邃的洞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充满欲望的社会里,能够保持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保持一份自信、乐观,最终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超越境界。另外,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对世俗观念的大胆批判,不仅有助于人们开阔胸怀,拓宽视野,从而打破精神枷锁,从传统观念和世俗困扰中超脱出来,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消融苦闷,在逆境中求得心理平衡,从而形成逆境中的稳定心态的途径。庄子对逍遥境界的热烈执著追求,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给人们一种物质以外的精神安慰。这无疑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安心立命。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坦荡的胸怀,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自如,处乱不惊,临危不惧;就不会为荣辱所困扰,被祸福所左右。这样,人们就能潇洒一生,成为独立不移、品格高洁的现代人。

(二)道家的养生观和休闲观对当代人们身体健康的启示

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问题面前,中国古代的休闲观和养生观,对健康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道家拥有一整套养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它为中华养生学更为医养奠定了理论基础。道家所崇尚的养生一是通过精神修炼,通过摒去利欲,收心习静等,做到处物而心不染。二是通过呼吸修炼。三是形体修炼,包括按摩、导引、拳术等内容,强调吐纳在前,屈伸在后,使呼吸运动和躯干运动密切联系起来。四是内丹,修内丹能将人体内的精、气、神凝聚起来,使人耳目清明,手脚轻捷,益寿延年。③老子提出“清净无为”、“反朴归真”以静养生的理念;庄子提出“恬淡虚无”、“任其自然”,并编制了“熊经孚申”的导引、吐纳等方法。其流传的导引术,可谓五花八门,现在流传的八段锦、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等,都与道家的导引之术密切相关。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正如陶渊明“置身于田园”,这种走入自然的行为恰恰是最理想的休闲。道家所提出的亲近自然、贴近山水,是一种在更高层次上向自然的回归。这种回归,是人们从人性的角度对自然的体悟和认同,借助“自然”对“自我”的医治和拯救,成为人们养生休闲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休闲理论,道家思想其最主要的贡献是它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生理想,“以养气守神等健身方法为辅的良好的生理状态三者共同构成的人生哲学,既是一种长生方法又是一种人生境界”④。这种人生哲学实则早已成为中国人休闲观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事实上,现代“休闲”讲求的也是这样一种情趣和心境,或称之为生存理想境界。应该说,中国人所拥有的休闲思想资源和超然脱俗的休闲境界,与道家的养生理论和对休闲姿态的追求是分不开的。道家的休闲哲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调。

三、总结

道家的思想哲学观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个人的思想、文化和健康素质,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作为一种理论哲学,道家思想也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无法冲破唯心主义体系的束缚,其人生观有凌空蹈虚的一面。尤其是庄子所描绘的逍遥境界不过是幻化之境;他所追求的绝对自由不是现实中人的自由,而是纯粹精神上的抽象自由;他所设定的理想人格也只是停留在人的主观精神领域,玄妙神秘,遥不可及。离开现实的客观条件和社会实践,主张对身外世界的无所作为,这种理论只能使人们在虚幻的世界获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自我满足,无助于人们积极进取。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古人的智慧不可能真正拯救现代人生。因此,我们应该从道家的人生哲学中吸取精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现实的人生,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创造更新更高的人生境界。

注释:

①何家霖,张建设.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②史向前.道家思想文化的现代意义研究概述.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6年第1期.

③杨建华.道家健康养生文化以及对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 体育与科学第31卷第1期(总第182期).2010年1月.

④赵永红.论道家休闲观的当代启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孙慧,倪脓克.传统养生文化与坝代休闲理意的契合.

[2]梁艳丽.道家养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文化论苑,2006年.

[3]陈延庆.“困境”与“逍遥”――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总第55期).

[4]邓元珍.庄子的逍遥境界及其现实意义.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 5期,2001年9 月出版.

[5]老子.道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刘绍瑾,石了英.道家美学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9 月,第27卷第5 期.

[7]龚群.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哲学,1998年第1期.

第6篇

【关键词】 老子;辩证法思想;现实价值

“辩证法”一词,是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兹为阴阳五行八卦起的一个洋名字。他接触了早年传入欧洲的《道德经》后,被书中的思想深深吸引,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可见,生活于两千年多年前的老子才是真正的辩证法之父。

一、道家之祖老子及其思想来源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哲学的创始人。那么我们不禁会问:“老子为何人也?”。据太史公的《史记》记载:“老子者,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今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安徽涡阳)。老子自幼聪敏善思,后入周求学,学问日渐加深,名气日渐远播,慕名拜访的仁络绎不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儒家大师孔子,孔子曾专门到周都拜访老子,两人讨论了很多做人、为官的道理。孔子回到鲁国后,弟子们问他此次拜访有何收获时,孔子称赞老子“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老子生活在春秋大变革的时代,社会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农业生产上,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封建的社会生产关系逐渐萌芽,商业也日趋活跃。政治上,王权衰微,诸侯混战不断,新型的地主阶级取得了政权。老子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入观察和认真反思,结合前人的理论成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哲学中的重要瑰宝,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辩证法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传世巨著《道德经》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我国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二、何为老子之“道”?

老子的“道”主要体现在其关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思想,《道德经》第一章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直到今天,这句话还常被人们用来营造一种玄幻、奇妙的气氛。那么,何为老子之“道”?

“道”本意是指人走的道路,后引申具有规律之意。古代人们常用它来表示自然天象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如“天道”“人道”等。老子把“道”的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老子》书中所出现的“道”字,在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文句中“道”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老子在解释“道”这一名字时的来源时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在现实存在中,道既是“无”,又是“虚”,“虚”、“无”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涵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正是老子学说的精华。《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是孕育了世间万物的祖。陈鼓应先生的根据老子“道”的不同含义进行分类,主要归为三类:一是实存意义的“道”;二是规律性的“道”;三是人生准则的“道”。

老子对人之“道”的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中逐渐被人与人、人与物的各种关系所迷失自我,人的价值观被不断物化,人被物所异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们在不断拷问和思考“人生价值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这些终结问题时,人们的心境总是不能保持平和,情绪不断复杂,我们自己常被种种莫名的忧伤和伤感所左右。老子的“道”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提供了一种洗涤浮躁后的内心平静,迷茫后的一丝慰藉。老子的“道”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精神自由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一种人们由此岸到达彼岸的桥梁和纽带。这里的自由,就是我们在现实中心灵不受羁绊,无欲无求,天地的本性就是我的本性,万物是我的朋友,我与天地万物是联系在一起的,真正达到上善若水的心灵境界。正是从这样的世界观出发,宋代大思想家张载发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价值观的宏愿。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老子的“道”简单理解为一种人们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的追求。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之矛盾观

1、矛盾普遍存在的思想

在老子看来,世间万物都包含由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相对存在的:有无、难易、美丑、高下、长短、祸福、胜败、强弱、荣辱、先后、大小、轻重等等,都是以相对的状态而存在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意思是美和丑、善与恶都是对立存在的,一方的存在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

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不了解矛盾的双方的关系,往往只看到矛盾一方的作用,而忽视矛盾另一方的作用。贪大求全、短期行为、急躁冒进等词汇都是这一种错误思维的表现形式。人们在现实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功利思想日趋盛行,而忽视“无”的作用,这里的“无”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听之任之,消极适应。这里的“无”是要求我们做到“去甚、去奢、去泰”。要抛弃那些极端、奢侈、过度的措施。老子关于正确认识事物对立面的作用,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矛盾对立转化的思想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他认为事物矛盾p方转化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会朝着它的对立面转化。事物只有在其相互否定的这种运动状态下才会发展、质变。这都是因为任何事物不可避免要向其潜在的对立面转化。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他概括了许多当时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能向着他的对立面转化,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关于“物极必反”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正确把握发展的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直到现在,仍然极少有部分人还盲目追求经济指数增长,不顾一切的生产和开发,竭泽而渔,毁林造田,最后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透过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我们既要了解事物的规律性,也要知道事物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并限制和禁止自己的行为,防止事物向反的方向发展,只有人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而这种观念和意识,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经提出,这足以说明其超凡的智慧。

3、对事物生长规律的辩证思维

老子在认识到矛盾相互转化的同时,还推测到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的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了事物变化的过程中不仅有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做起注重量的变化。老子的这些看法都包含着相当合理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老子.道德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3] 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作者简介】

第7篇

关键词:哲学;教育理念;新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282-02

哲学是智慧之学,探索的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哲学作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里面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最高概括,是以前哲学的超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把科学与个人价值结合在一起,它既强调世界观的科学性,重视客观规律,又考虑到人的自身要求和发展,强调人的价值,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所以学习哲学对现时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哲学教育的现状

现今我国高校的哲学教学是包含在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原理课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从国家到高校都一直非常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的专家、学者、教师和致力于哲学研究和学习的学生,都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和着重点探索着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可行途径。应该说,以往这些关于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研究对于我们认清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帮助的,他们在哲学教学实践中所作的种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并且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二、“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及新教学理念的探索

国内关于哲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的文献、论文和专著很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都从自己的关注方向和考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一)目前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把哲学等同于政治教育。现在大学普遍进行的哲学教育往往只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并没有把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和西方优秀的哲学思想包含进去,而是把哲学等同于政治,等同于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这样哲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循规蹈矩,被一些僵化的教条所束缚,不能激发活跃的思考和创新的活力。

2.把哲学教学当作一种知识的传授。哲学是思想的力量,是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是说服力量和批判力量,所以哲学教学决不应该只是一种知识传授,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哲学的知识体系。知识化的倾向就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容易形成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哲学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自觉地认同哲学所表达的崇高价值理想,并将这种价值理想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最高价值取向。

3.哲学教育理念的功利化。当自然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突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人们带着急切的功利期望来衡量哲学教育可兑现的现实价值和实用性时,功利化的思想必然要导致哲学课的冷门和人们对哲学学习的疏远,以及对哲学作为一种特殊人文学科的特性、功能和价值的错误认识。若使学生对哲学形成一种与哲学本性不相适应的期望,就会把他们引向一条逐渐远离哲学精神的道路。更突出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目标被严重地市场化。“做人”的教育往往被忽视了,人们强调是知识的教育和专业化的教育,培养人的技能和谋生手段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根本没有弘扬和显现的机会。

(二)对新的教学理念的探索

1.以真正哲学的方式从事哲学教育和教学。哲学与政治有关系,但是其本性却是思想,所以决不能从庸俗的实用观点和狭隘的政治观点来对待哲学教学。哲学教学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推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

2.复归学生在哲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哲学课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哲学。哲学教育实质是一种宏观的思维方法教育,是一种启迪智慧的自我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树立起自觉的哲学意识和哲学思维方式。正如哲学大师康德告诉我们“我并不教你们哲学,只是教你们哲学地思考”,这才是哲学教育的真谛。学生的个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得到充分张扬,要复归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必须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主动的思考和需求,来自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进行的积极思维和寻求解决同题的办法时所采取的行动。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个体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恢复其自身的超越本性,培养其问题意识[1]。

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核心必然是以哲学教育为主导的人文教育,因为人文教育能培养人格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格调品味,明了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哲学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要使哲学教育最终成为每个人的自我教育,就要强调个体自立,个人自由和创造力,在根本上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三、“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材方面的不足。在教材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只述不论,史论脱节,缺乏思想的交锋和对时代的反思。既不能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更不能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和对的热爱与信仰[2]。

2.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的单一。哲学教学把教材当成“现成结论”和“标准答案”,把讲课当成“讲解条文”,不能突出哲学应有的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性和巨大的逻辑感,使哲学教学失去了它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授课方式无非是老师讲、学生记。受考试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老师很少有独特的思想表达,学生也没有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内容基本上是对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机械阐释,对于西方的理论成果,涉及很少。其实,要想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就应该回到马克思,因为脱离了西方的历史文化语境根本无法对马克思进行客观解读,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

3.考评方式。现在的理论课的考评主要是闭卷的书面考试,考试的范围都在书本上。学生们可以平时不看书不思考,到考试前突击背书,只要记性好就可以得到高分。考试仅仅是成为了判断学生的记忆水平和复述能力的形式。而这样的考评方式只能进一步使哲学成为教条。

(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索

1.教学内容的重构。教材要以哲学为主线,同时包含中国和西方哲学史的内容,也要关注现代西方哲学。同时哲学教材要走向“世界化”,与时代问题紧密联系,探索和回答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全球问题、发展问题等,都应该在教材中涉及到。因为前沿理论始终都是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都是学生关心和关注的话题。

2.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讨论式或启发式教学,以哲学原著文本为基础,结合现实问题,进行直接的思想对话。教师也可以适当地以专题讲解的方式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哲学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包括对某些问题的论争。当然,这要以教师渊博的知识背景为前提。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应用适合的多媒体技术,不搞单纯的教案式课件、板书式课件,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帮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能力的有力工具。哲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人们对人生终极关切的思考,体验人类智慧的深度,唤起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省察,最后恢复和建立健全的更加智慧的生活[3]。

3.灵活实效的教学考评方式。学习哲学主要学习的是思想,教学考评方式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激发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所以我们要逐渐改变目前较为单一、刻板的考评方式,走向多样化。考评的方式可以是学生的一次专题演讲,问题辩论,或是调查报告和实证论文,把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中心目标[4]。

学者们对目前大学生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表述比较全面透彻,切中要害。在对策研究方面,大家从各自的关注点着眼,探索不同的改革创新路径。但是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把这些创新理念和改革方法具体地、切实可行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呢?武才娃在《探索哲学教育的新方法》一文中记述了教学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运用的一个详细案例,从文中不难看出这个教改的实现需要老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进行理论探索的文章远比有关具体改革实践的论述多的原因。毕竟哲学教学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是个自上而下的体制问题。创新实践本身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里彻底转变,那么哲学教学理念的创新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成功运用就成了今后哲学教育研究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姜立红,李庆霞.哲学:人性化教育的生长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2]苏平富.哲学课程整合、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