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云计算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8 10:04:53

序论:在您撰写云计算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云计算的重要性

第1篇

1.有利于管理高层的判断、决策。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计量的价值会与当前出现严重偏差,公允价值计量则是通过现有资产的价值,来衡量成本价值。这样做得到的资产价值更新,以反映目前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公允价值反映的资产价格可以给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以帮助决策者作出财务决策。

2.有助于单向成本核算。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使该单项资产持有人在当期出售资产,那么他出售资产收入,在正常交易情况下,反映了目前的时间点上,销售的资产价格,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单向资产成本应站在目前的时间点上的价值。

3.盈利、亏损更加一目了然。该物业的价值如果按公允价值在资产的账面值,因此即使目前不出售资产,也可以反映在帐户的所有者的资产因公平值收益及亏损的变化。

二、一些不足之处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远未完美,还处在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方法不容易掌握。如何确定我们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最重要的问题。例如,金融市场的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按照确定的市场价值活跃,比较难以确定。市场购买之日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如股权投资,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但在实践中,往往是有没有找到相同或类似资产在活跃市场中发生,或根本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难以确定这种情况下,如果其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它需要大量的工作来测量。

2.很难得到客观价值信息。公允价值更多取决于人为因素,尤其是当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我们通常未来现金流量法估算它的价值,运用折现率的选择和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主观判断会影响精度的公允价值。

三、为了提高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措施

1.加强财会人员队伍的建设。会计从业人员要加大教育力度,会计人员素质得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和计量专业知识从而得到普及。由于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的各种表现,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的能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会计人员通过强化职业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实现。

2.良好的约束机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创造一个良好的会计职业氛围。责任到人士,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财务报表,加大惩罚力度,以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这样,公允价值的应用才可以有效,财务报表信息是可靠性才会得到保障。

第2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重要性;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

abstract: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is a basic principle which the accounting must follow, is manifesting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spirit in accounting’s many aspects, the important principle mainly displays in accounting’s concrete utilization in accountant the account establishment, the accounting process choice and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ree aspects. 

key word: accounting; importance; cost - benefit princip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前言

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不同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不完全相同,所以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讲,企业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全面越好,会计信息应能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全部要求。但是,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如会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电脑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及购买财务软件费用等,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在会计核算中应该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处理以降低成本。本文主要论述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一、重要性原则的含义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其中的一条。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适当简化处理。

二、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对于同一件事物,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等因素,人们的看法可能不同,所以,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重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进行:从质的方面来讲,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只要发生,就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样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就是重要的;从量的方面来说,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少,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多,达到一定比例时也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种情况下,也认为其具有重要性。

三、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1.重要性原则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

(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对主营业务的反映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正是基于此,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专门设置了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映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由于其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等费用全部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在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专门设置了“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对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等的价值损耗并没有专设账户,而是将其损耗价值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尤其是在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所以,对于固定资产不仅需要设置只反映其原始价值变化的“固定资产”账户,还需要设置专门反映其损耗价值的“累计折旧”账户,通过“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对“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的抵减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样,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其损耗情况都得到了详细的反映。目前,有人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智力、技能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无形资产的损耗价值也应像固定资产一样专门设置相应的账户进行反映,而不应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笔者认为这是在充分考虑重要性原则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完全正确的观点。

(3)“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当企业购买比较紧俏或者生产周期长、投资比较大的商品时,对方一般会要求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俗称定金。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多,使得预付货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预付货款业务就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业务,对于预付货款就必须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是,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只是偶尔发生,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否则就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核算。

(4)“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和发生的损失都是在“投资收益”账户中反映,该账户的贷方记录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借方记录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收益,借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损失。投资收益和损失为什么没有分设账户进行核算,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于除投资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而言,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在开展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以外所从事的一项活动,是比较次要的,所以投资收益和损失就没有分

项核算。

(5)“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和“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的分设。这两个账户是在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损益时要使用的,权益法中,对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应该按照享有的部分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引起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者发生亏损以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所以,对于这些主要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在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是专门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来进行的,而对于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全都是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6)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在对所有会计要素的核算上,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现金和银行存款除了要设置相应的总账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日记账进行序时分类核算。笔者认为,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很容易发生被盗窃或者被挪用等损失,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的运用

(1)个别计价法的选择。个别计价法是存货发出计价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是以发出存货的实际进货单价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保持了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一致性,是一种最真实、合理和准确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中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所以,对于数量比较多、单价比较低的存货不适宜采用个别计价法,而对于那些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和名画等贵重物品才值得使用个别计价法,也只有对这些数量不多的贵重物品在选择计价方法时应该选择个别计价法,力求成本计算的合理和准确。

(2)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对于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等方法摊销。在这几种方法中,一次摊销法最简单,但是,由于该方法将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一次性地全部计入领用当期的损益,使得各期损益反映得不均衡,针对上述缺陷,一般只在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数量不多、金额不大时采用该方法,否则应采用其他方法。

(3)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企业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长期债券投资时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如果金额较大,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费用)”账户单独核算,在计提利息时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但是,如果相关费用金额较小,则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可见,相关费用金额较大时,如果直接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则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所以就必须采用先计入投资成本,然后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的方式处理。

(4)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有按单项投资、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三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在选择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这两种方法时,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则对此项短期投资应先按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剩余的短期投资再作为类别或总体计提跌价准备。

(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会计准则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记账,但是,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也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前述方法确认入账价值时,因要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并和原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所以操作起来很复杂,当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大时,就应该采用简化的方法处理,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6)股票发行时发生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股份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则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两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在金额较大时采用分期平均摊销,也是为了均衡反映各期损益,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7)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可以采用预提和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两种方法,其中,预提利息费用的方法符合权责发生制以及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损益,但是处理起来相对复杂一些,所以,一般是在借款利息按季支付或者到期一次支付且数额较大时采用该法,如果数额不大应在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8)专门借款辅助费用的处理。会计准则规定,因安排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属于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予以全额资本化,不需要与固定资产支出挂钩,做出此规定,就是考虑到辅助费用不像借款利息金额那么大,一般金额比较小,所以为简化核算,在确定其资本化金额时就不需要与相应的固定资产支出挂钩了。

3.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运用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组成,其中的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会计报表各项目的补充说明;二是对会计报表中无法描述,而又必需要说明的重要财务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依据重要性原则,必须将这些信息进行披露。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只有深入地领会这种精神,在会计核算中坚持贯彻重要性原则,才能既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

对会计信息的合理需求,又降低信息的提供成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1[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第3篇

关键词:重要性;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

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不同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不完全相同,所以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讲,企业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全面越好,会计信息应能满足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全部要求。但是,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如会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用、电脑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及购买财务软件费用等,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在会计核算中应该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处理以降低成本。本文主要论述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一、重要性原则的含义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其中的一条。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适当简化处理。

二、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对于同一件事物,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等因素,人们的看法可能不同,所以,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是否重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来说,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进行:从质的方面来讲,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只要发生,就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样的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就是重要的;从量的方面来说,就是一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少,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发生的次数如果比较多,达到一定比例时也会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则这种情况下,也认为其具有重要性。

三、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1.重要性原则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

(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对主营业务的反映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正是基于此,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专门设置了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映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由于其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等费用全部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当企业购买比较紧俏或者生产周期长、投资比较大的商品时,对方一般会要求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俗称定金。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多,使得预付货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预付货款业务就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业务,对于预付货款就必须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是,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只是偶尔发生,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否则就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核算。

(3)“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在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专门设置了“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对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等的价值损耗并没有专设账户,而是将其损耗价值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尤其是在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所以,对于固定资产不仅需要设置只反映其原始价值变化的“固定资产”账户,还需要设置专门反映其损耗价值的“累计折旧”账户,通过“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对“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的抵减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样,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其损耗情况都得到了详细的反映。目前,有人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智力、技能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无形资产的损耗价值也应像固定资产一样专门设置相应的账户进行反映,而不应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笔者认为这是在充分考虑重要性原则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完全正确的观点。

(4)“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和“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的分设。这两个账户是在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损益时要使用的,权益法中,对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应该按照享有的部分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引起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者发生亏损以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所以,对于这些主要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在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是专门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来进行的,而对于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全都是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5)“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和发生的损失都是在“投资收益”账户中反映,该账户的贷方记录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借方记录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收益,借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损失。投资收益和损失为什么没有分设账户进行核算,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于除投资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而言,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在开展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以外所从事的一项活动,是比较次要的,所以投资收益和损失就没有分项核算。

(6)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在对所有会计要素的核算上,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现金和银行存款除了要设置相应的总账进行总分类核算外,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日记账进行序时分类核算。笔者认为,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很容易发生被盗窃或者被挪用等损失,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的运用

(1)个别计价法的选择。个别计价法是存货发出计价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是以发出存货的实际进货单价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保持了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一致性,是一种最真实、合理和准确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中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所以,对于数量比较多、单价比较低的存货不适宜采用个别计价法,而对于那些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和名画等贵重物品才值得使用个别计价法,也只有对这些数量不多的贵重物品在选择计价方法时应该选择个别计价法,力求成本计算的合理和准确。

(2)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对于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等方法摊销。在这几种方法中,一次摊销法最简单,但是,由于该方法将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一次性地全部计入领用当期的损益,使得各期损益反映得不均衡,针对上述缺陷,一般只在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数量不多、金额不大时采用该方法,否则应采用其他方法。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有按单项投资、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三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在选择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这两种方法时,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则对此项短期投资应先按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剩余的短期投资再作为类别或总体计提跌价准备。

第4篇

关键词:重要性;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1.重要性原则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

(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所以在会计核算中,对主营业务的反映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正是基于此,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专门设置了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映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由于其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等费用全部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当企业购买比较紧俏或者生产周期长、投资比较大的商品时,对方一般会要求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俗称定金。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多,使得预付货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那么,预付货款业务就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业务,对于预付货款就必须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是,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只是偶尔发生,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否则就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核算。

(3)“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在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专门设置了“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对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等的价值损耗并没有专设账户,而是将其损耗价值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尤其是在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

(4)“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和“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的分设。这两个账户是在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损益时要使用的,权益法中,对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应该按照享有的部分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引起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被投资单位实现盈利或者发生亏损以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所以,对于这些主要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在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时是专门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账户来进行的,而对于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方全都是通过“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股权投资准备)”账户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

(5)“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和发生的损失都是在“投资收益”账户中反映,该账户的贷方记录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借方记录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收益,借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损失。投资收益和损失为什么没有分设账户进行核算,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对于除投资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而言,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在开展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以外所从事的一项活动,是比较次要的,所以投资收益和损失就没有分项核算。

2.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的运用

(1)个别计价法的选择。个别计价法是存货发出计价众多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是以发出存货的实际进货单价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保持了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一致性,是一种最真实、合理和准确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操作中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所以,对于数量比较多、单价比较低的存货不适宜采用个别计价法,而对于那些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如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和名画等贵重物品才值得使用个别计价法,也只有对这些数量不多的贵重物品在选择计价方法时应该选择个别计价法,力求成本计算的合理和准确。

(2)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对于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等方法摊销。在这几种方法中,一次摊销法最简单,但是,由于该方法将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一次性地全部计入领用当期的损益,使得各期损益反映得不均衡,针对上述缺陷,一般只在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数量不多、金额不大时采用该方法,否则应采用其他方法。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有按单项投资、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三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在选择按投资类别和按投资总体这两种方法时,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则对此项短期投资应先按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剩余的短期投资再作为类别或总体计提跌价准备。

(4)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企业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长期债券投资时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如果金额较大,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费用)”账户单独核算,在计提利息时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但是,如果相关费用金额较小,则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会计准则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记账,但是,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低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也可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6)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可以采用预提和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两种方法,其中,预提利息费用的方法符合权责发生制以及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损益,但是处理起来相对复杂一些,所以,一般是在借款利息按季支付或者到期一次支付且数额较大时采用该法,如果数额不大应在支付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运用

第5篇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运用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和“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

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对于其他业务,“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由于其相对次要,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

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预收账款的核算应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其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预收账款”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

3.“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

“累计折旧”账户属于资产类的备抵调整账户,在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专门设置了“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对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等的价值损耗而是将其损耗价值直接在账面上注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所以,对于固定资产不仅需要设置“固定资产”账户,还需要设置“累计折旧”账户,通过“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对“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的抵减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二、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的运用

由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重要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的选择,出租、出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股票发行时发生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专门借款辅助费用的处理。

个别计价法的选择,主要针对这些数量不多的贵重物品,力求成本计算的合理和准确;出租、出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成本摊销,一般只在出租、出借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数量不多、金额不大时采用该方法;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应先按单项投资计提跌价准备,剩余的短期投资再作为类别或总体计提跌价准备;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相关费用金额较大时,必须采用先计入投资成本,然后分期平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的方式处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当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大时,就应该采用简化的方法处理;短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一般是在借款利息按季支付或者到期一次支付且数额较大时采用该法;股票发行时发生的佣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的处理,在金额较大时采用分期平均摊销,也是为了均衡反映各期损益,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专门借款辅助费用的处理,一般金额比较小,为简化核算,在确定其资本化金额时不需要与相应的固定资产支出挂钩。目前,世界各国的会计界和审计界也未能就重要性划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在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上的运用,重要性标准应针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来确定。

三、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运用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重要性原则是判断项目是否单独列报的重要标准,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运用广泛。具体而言,在资产质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中,达到了重要性标准的,即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若不披露就会误导决策的。一般来说,报告分部,其重要性标准定在10%,应将其作为报告分部披露信息。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情况进行处理,结合此项交易的性质来进行判断。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会计报表中无法描述,而又必须要说明的重要财务信息的披露,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披露那些未在表内确认但又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会计信息,首先体现的是充分披露原则,强调信息完整,是重要性原则与充分披露原则相结合的典范。

四、结语

总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会计核算质量的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会计核算中坚持贯彻重要性原则,才能既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合理需求,实际工作中,必须合理运用,使会计核算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上,提供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成本信息,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阮迪.对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思考[J].科技创业导刊,2011(12).

[2]浑晓泓.会计核算中重要性原则的具体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

[3]刘本阳,唐道峰.论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4).

第6篇

收付实现制不能适应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需求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发生非现金交易行为时收付实现制将无法对整体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准确反映,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财务问题都难以解决,最终将会导致所统计的资产负债和收支情况都无法反应实际情况,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不便。第二,收付实现制不能客观地进行财务支出以及收入在会计上的配比,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差距,对于评价收支结余的性质是不利的,这给事业单位财务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其反映的财务后果漏洞较多容易纵,造成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前后一贯性的缺乏,不能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提供可靠依据。总体来看,虽然收付实现制具有核算简单等优点,但是综合来看其缺陷已经不适应当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的需求。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措施

(一)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规与制度,提供权责发生制实施的制度保证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权责发生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了较长时间,权责发生制的推进存在一定障碍。同时,我国缺乏较为完善的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法律体系,存在一些阻碍权责发生制推行的机制和体系。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对在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推行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具有清醒认识,加快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确认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中的地位,保证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的顺利推行。

(二)推进财务报告的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推行改变了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是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的过程及积累的结果。我国现有的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存在与权责发生制不相适应之处,虽然在财务报告中体现了预算管理的效率,但是缺乏应有的权益体现。因此,财务报告应该更加全面地体现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效率的综合性,这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

(三)资产和负债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对金融资产和可以计量的非金融资产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反映,这是权责发生制的内在要求。在负债方面,对所有可确认、可计量的负债项目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正确反映,以保证对负债情况进行正确反映。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实行权责发生制的难点,对各类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做好统计工作,为权责发生制的推行打好基础。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公路运输;管理

1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管理运输中的应用

1.1收费的应用

现在在公路运输管理中收费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在公路中车辆通过的时候都会涉及交费的情景,在还没有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时公路收费是非常复杂的,常常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甚至发生车祸。自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收费系统后,车主缴费的时间明显缩短了,而且也节省了很多的能源,因为这种收费系统是在车辆通过之后就已经自动的进行了收费,同时也避免了逃费的情况发生。该种系统采用的是非接触式的射频卡,通过该种方式进行缴费,也保证了车辆的畅通及服务水平,主要包括4个部分。

1.2导航的应用

导航的应用主要是指在机动车上安装动态车载导航仪,因为该导航仪主要应用的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动态车载导航仪可以自动识别道路边界以及距离前一辆车的距离,这样可以方便司机根据距离自动减速找到与前方车辆最适合的安全距离,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同时也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减少了因为不了解与前辆车的距离而发生的车祸,所以应该努力的推广机动车辆安装动态车载导航仪,如果全国的机动车都安装了该导航仪,那么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将会减少很大的压力。

1.3具体交通的应用

具体交通系统的应用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例如公路中指引我们通行的信号灯,它是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尽管还不够智能,只是按照人们输入的程序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控制管理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有了它,驾驶人员才能更好地懂得如何辨别方向,如何行驶才能到达目的地以及避免因为拥挤造成的交通事故。在公路运输管理中还有一种系统也应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那就是公路两边的摄像头。当我们行驶在公路上时会发现公路两边会有摄像头在监视着我们,这就是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也可以通过摄像头看到很多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并及时告知交通管理人员对此进行拦截并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理。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派人前往现场进行相关事宜的处理。而且该监控视频也可以将查看到的视频作为交通事故中的一些证据来帮助他们还原现场,进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且该摄像头是与自动报警系统连接的,一旦发现有交通事故的发生,它会在第一时间将报警系统启动,这样交通管理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处理,以减少人员的伤亡。

1.4事故处理的应用

当在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往往在处理事故过程中需要还原现场事故发生的情况,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还没有应用到该项管理系统中时很多交通管理人员都是通过手绘现场发生的事故图,以此来帮助他们进一步处理该事故,但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该系统之后,交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绘图的方式来还原交通事故发生的现场,因为通过电脑描绘出的现场图符合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而且也节约了很多的时间,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脑以及计算机技术来建立汽车碰撞模型及运动学模型,理论结合实际再根据描绘的模型进行现场勘察,这样更有利于模拟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得交通事故模拟更具有科学性,更加准确快速。

2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在很多偏僻的公路上还没有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或者有些公路管理系统中还没有较为完善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致一些交通事故还不能全面地进行处理。在公路运输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技术不到位缺乏理论及操作知识,计算机专业人员缺乏但是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公路运输管理系统缺乏一系列的科学、规范、统一的的管理系统,导致法律法规的更改与一些地方计算机信息技术落后的公路运输管理标准不一致。与此同时,因为各个地区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具有的发展条件及重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在公路运输管理系统中也是参差不齐的。在信息挖掘、综合利用与辅决策等诸多方面还是相当的薄弱,应用水平整体不高。大多数问题主要是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主要局限在对外的业务办理及对内的应用等方面。

3未来的发展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公路运输管理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要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改善,最大限度地去发觉那些偏僻的公路并设法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努力发掘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让其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公路运输管理系统,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环境,节约时间,从而间接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翠萍.公路集装箱物流运输中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4(29):2673-2673.

[2]杨礼节.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地球,2014,7(3):348-348.

[3]浦玉国.信息技术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29):1209-1210.

[4]秦士杰.信息技术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7(6):124-125.

[5]崔亚峰.公路工程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应用之我见[J].中外企业家,2014,9(32):192-192,194.

[6]王晓娟,罗正军.省域公路货运业务系统设计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10(5):56-59.

[7]李品.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0,2(5):134-135.

[8]崔吉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5(12):128-129.

[9]王彩君.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威海市江家寨立交桥建设中的应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6,12(3):52-56.

[10]张弘.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6,8(14):152.

[11]孟广杰.信息化建设与公路运输效益[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5(8):131.

[12]丁月芬.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4,9(12):211-212.

[13]蔡海韬.加强公路运输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8(4):169.

[14]李名洋.交通运输档案信息化建設分析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4(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