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7 15:19:48
序论:在您撰写孝文化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孝文化 孝经 论语 孔孟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文化之上的社会,孝文化乃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孝是一种道德意识,是宗教、哲学形上的价值理想它属于道德文化的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而对孝文化来说,民间的孝行榜样在中国孝文化的言传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二十四孝》《百孝图》记载的就是其中的典范。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孝子、孝女、孝孙、孝媳,从而形成庞大的孝教模范系统。二十四大孝子中,著名的有汉代卖身葬父的董永和扇枕温衾的黄香,三国时哭竹生笋的孟宗,这三大孝子均出自孝感。孝感,可谓“孝子之渊薮也”。在孝感,上自耄耋老者,下至懵懂学童,问到“孝感”地名由来,都能娓娓道来,“因为古代这里出了几个大孝子,孝行感天,所以叫‘孝感’”。孝感在1500年前建县时定名“孝昌”,乃“孝子多矣”;而后改名“孝感”,乃取董永行孝感天之意。“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这是《二十四孝》中董永一节的记述,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神话传说的古文记载之一,只是后世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世俗的情爱缠绵,使得故事的主题由原来的“孝感动天”变成了现在的“情爱缠绵”。
孔子提倡的忠孝仁义,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统治阶级他们从巩固自身的统治出发,对忠孝观念进行了有利于自身统治的解释。比如后来提出的“君让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虽然孔孟从未说过如此的话,但他们可以从孟子推崇舜的论述中印证这一点。舜的父亲瞽瞍不喜欢舜,叫他去修粮仓,上房后撤掉梯子,并放火烧房,但舜下来了,未被烧死;又叫他去疏浚水井,他下去后,又把井口塞住,舜从侧边爬出。即使这样,舜仍不怨恨其父,相反认为自己“不得其亲”而“未解其忧”。并对与父亲一道掩盖井口的弟弟象假惺惺地去看他表示亲热,若无其事。儒家孝道推行的过程中,统治阶层片面的强调了孝中的服从与忠顺,以至达到无原则的地步,也加大了封建家族宗法统治的权力。
孟子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于不义”,第二条“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这两条说不孝可以,但第三条“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封建社会对这一条绝对尊崇。从封建帝王到普通百姓,无不将没有儿子、无后嗣作为不幸。因为无子嗣,在帝王家涉及王位的继承,在普通百姓家也关系到家产的继承,血统的承续,所以要想尽办法生儿子。在封建社会中母以子贵,而那些未能生出儿子的妇女则会遭受不幸和屈辱,在家中谈不上有什么地位。封建帝王的后妃,普通百姓的妻妾,均无例外。又如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片面地强调送死,而把养生放在次要地位。
由此可见,传统的孝文化有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其弊端在于过分强化了父母对子女的权利,弱化了对子女的义务,没有考虑到从人格上来说,父母与子女是平等的,子女也有其尊严,不能要求子女对父母的话不管对错都要绝对服从。今天我们当然不能将这些当做金科玉律来继承。但其主体内容是有积极意义的,孔子孝的主张,孟子对孝的论述,对建立家庭伦理道德,对协调家庭中的父子、兄弟和夫妻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儒家文化有其不可磨灭的功劳。孔孟的许多论述在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统孝慈;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社会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 the foundation, referenc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culture is 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link. Dutiful-kind culture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improve th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lubricant, also i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article i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rrent dutiful-kind toda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research.
Keywords: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孝”和“慈”作为传统家庭生活的核心规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孝慈精神。然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 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 社会和谐就是要构建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诚实守信的关系, 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传统孝慈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在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过程中,保存了原始社会中的众多因素.而孝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提高个人修养的剂,也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百善孝为先“孝”和“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传统道德之本,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极其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些都逐步形成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孝慈精神。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 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 这说明公元前11世纪前就已经有了孝的概念。被后世推崇的尧舜禹三代圣君中的舜即以孝著称,一旦尊亲与尊过发生矛盾, 孝道与国法发生矛盾, 孟子坚持维护的原则,他主张抬高尊亲而不是尊国, 抬高孝道而不是国法。孝为立身之本。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如果不强调孝,社会肯定乱套。中国古代选拔领导干部,称之为“举孝廉” [3]。这样就为孝道与忠道结合起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2.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结构、组织结构、分配方式等的多样化, 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亦纷纷而至, 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和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更好地研究和揭示人们思想盆地形成发展的规律[7]。
2.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哲学意蕴:
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求真、旨归善和创造美上。“探求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探求真,具体表现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构建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对现实、对生活、对学科的开放体系,保证学科获得持续发展的知识源泉,促进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真的探求,以使学科建构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必须合乎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创造美”。历史活动中的“美”,同时也就是对于历史必然性即“真”的达到和对于历史合理性即“善”的实现;既研究建构学科的结构与内容之真,又研究创造人们的精神家园之美等等。对学科研究进行审美思考,超越单纯的真与善的层面,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承担社会责任的更高境界。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人文意蕴
社会政治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要的责任是承担社会政治责任,即积极推进伦理道德的创新与发展,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型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着意于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解决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引导人们参与道德实践,积极过道德生活,加速人的道德社会化,实现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再生产。
3.传统孝慈对当今思想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面临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价值导向的挑战,以及“信仰危机”,诚信,尊重等问题的考验,人们思想道德教育则成为他们道德选择、道德行为的路标,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3.1孝慈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现阶段正处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潮之中,“小康”与“和谐”不仅语出先秦儒家,更为有意义的是,它确立了二千余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目标,更加表达了我们民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确信。因此,孝慈是做人的基础,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孝慈立足于个人如何应对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它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整体主义的心理体悟,“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内,均提示着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提升人和完善人的文化,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本体性及以民为本的社会本体性。一个国家要达到良好的治理,除了依托国家强力外,还得依托精神力量。
3.2孝慈是一种有利于治国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国家要得良好的治理,更必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作为治国主体的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制度中,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国家,管理自己,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战略规划,正是儒家思想与国家学说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效益经济,我们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不仅仅涉及现代社会公共秩序,更涉及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唯有人们和谐宁静的心里精神秩序,方有真正持久、和谐的社会公共秩序。古人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现今社会也是如此。以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慈孝文化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基础。慈孝文化是人际和谐的范导,引导并调节人际关系走向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可以由慈孝文化推而广之,都属于大慈孝的范畴。
关键词:孝;文化;和谐;稳定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06-02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文化灿烂而久远,如波涛般汹涌澎湃,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奇迹。毋庸置疑,这些优秀的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动力之源,把推向世界之巅。在这百花齐放的文化“香蒲”中,“孝”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其对中华民族至关重要的贡献而留香千古,绵延至今。
一、“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价值
“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孝”文化始终是伦理道德的核心。若是追根溯源,很难说清中国的“孝”文化最早出现于何时?根据文献记载,《尚书》被公认是最早使用了“孝”的概念,也就是“克谐以孝,用孝养厥父母”[1]。而最早系统介绍中华“孝”文化的内容和意义应属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可见孝行之道见诸人性之久是其他文化难以相媲美的。纵观整部《孝经》以及五千年来中国“孝”文化的嬗变,我们可以对“孝”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作一个最简洁的概括,即要求人们坚守“事亲”与“敬亲”的道德准则。从汉代推崇“以孝治天下”开始,“孝”文化就走上政治舞台,成为了中国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文化力量,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借助“孝”文化的强大感召力来治理国家。“孝”文化也因此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支撑着中国社会不断前进。
二、“孝”文化对维护当前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传统“孝”文化对个人自身修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心向善的民族,这种民族品德与“孝”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即使在今天,“孝”文化依然发挥着她强大的感召力,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功不可没。
1.“孝”文化促进了个人道德修养的形成与完善
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古人以“孝”为百善之先,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孝”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当今社会,即使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孝经》,却仍然懂得反哺双亲这个简单的道理,这种思想已经与我们相融,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灵中。因此,我们会发自内心的尊重古往今来那些“孝子孝女”;会被那些父慈子孝的故事感动;会主动去学习或研究“孝”文化,从而更好地践行自己的孝道。追寻“孝”文化的同时,就是完善自身的过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可见,对“孝”文化的理解,随着层次的提高,就会愈发追求高尚的品德,自身的精神境界也会随之提高。“孝”文化具有的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对社会个体道德境界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2.“孝”文化维护了家庭稳定,巩固了社会稳定
封建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孝”文化作为重要的伦理规范,对家族稳定和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孝”文化调和了家国之间的矛盾,使之适应封建统治家国同构和宗法制度的要求,为国家稳定、社会和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不可否认,国家是由成千万个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设想如果作为组成国家的每一个细小单元都能够和睦快乐,那么作为整体的国家必然是和谐稳定的。时至今日,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家族本位思想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家”的重要性却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无一例外是从“家”中孕育而生的,社会个体的优劣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教育。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屡屡攀升,而根据一份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报告显示:不健全的家庭、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可能导致孩子犯罪,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样,根据犯罪心理学解释,罪犯大部分都是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有厌恶感或仇恨感,假若在一个父慈子孝,温馨和睦的家庭中,是很难产生罪犯的,因为他们心中牵挂着自己的亲人,家庭和家人像枪栓一样牢牢锁住了犯罪的“枪口”。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家人之间以神圣的亲情维护着这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3.“孝”文化弘扬和谐的理念,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和谐”的含义在辞海中解释的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社会和谐所追求的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人的相处是在不断地碰撞与冲突中前进的,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世界上就复杂的关系,中间充斥着利益、矛盾、感情、仇恨等等,而当我们拨开这复杂的关系,看看处于最深层、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关系――亲情关系,我们会发觉虽然人们始终处于不停地在协调各种关系之中,却没注意到自己最主要的关系是自己的家庭,是与自己亲人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孝”文化本身的真正力量正是在维系这种最重要的关系,塑造家庭关系的和谐,然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大的和谐,人们在“孝”文化的引导下以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对待他人,追求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这也正是“孝”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它从促进家庭和谐乃至最后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力量和道德支撑,使人们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当今社会,“孝”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逐步走向商品社会,市场经济为我国带来了让人无法想象的高速发展。然而,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也带来了空前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孝”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家庭意识弱化,家庭本位逐渐让位于个人本位,人们对家庭的感情,对父母的亲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益所削弱。这一切都在认识上弱化了“孝”文化的影响和力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模糊了人们追求“善”的本意和道路,“孝”文化正在逐渐被遗忘,人们对她的理解也已经慢慢弱化为家庭内部的一套人际态度与行为――子女对父母的良好态度与行为。然而,即使是这样狭窄的“孝”,依然不是人人可以遵循的。更为可悲的是抛弃父母、虐待父母甚至杀害父母的人竟也屡见不鲜,这已经打破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道德底线。我们的党和政府应该注意到这些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的严重伤害,注意到“孝”文化的重要作用,开始积极地挽救我们的“孝”文化,弘扬“尊老孝亲”的传统道德美德。
四、积极弘扬发展“孝”文化的具体措施
要重塑“孝”文化,我们必须拿出具体的、有力的、有用的措施来使人们再次重视“孝”文化的作用,并且自觉践行“孝”文化所要求的内容。要想做到这些,我们必须认清“孝”文化所追求的两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赡养”,要求子女们长大成人后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以及其他抚育过他们的亲人,满足他们衣食的需求,使他们远离饥寒;第二个境界是“孝敬”,这比第一境界重要得多,单单使父母能够生活是不够的,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追求才更为重要。子女不能单以“养”为目的,而是要做到行孝膝前,让父母身心愉悦。针对这两个境界,我们也要分别用两类措施去解决。对于第一境界,我们应该倾向于用强制手段,因为“赡养”需要的是物质供养,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依靠法律强制。政府应该制定详细的法律条文,不但要明确具体的惩罚措施,还应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对于主动赡养父母的子女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认真践行“孝道”的人可以优先上好学校、提拔职务,目前已经有一些具体例子可以参考,例如近两年公务员考试和干部提拔都把“孝行”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条件,甚至在2011年公务员考试中已经把“孝”文化的内容放入考核内容中;同样,北京大学也把孝敬父母作为招生的一项重要参考条件。这些事例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孝”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但是,无论是法律或是惩罚和奖励,这些都是诱导或是被动地使人们去践行“孝”文化,它们可以保证人们做好“孝”文化所要求的第一境界,却不能强迫他们真心去孝敬父母。所以,要想达到“孝”文化的第二境界,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条件向所有人展示“孝”文化的重要和作用。近年来,百家讲坛栏目掀起了学习国学的热潮,其中也不乏对中国传统孝道的介绍和宣传。同样,我们必须重点抓好学校的教育,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对年轻人的教育则是重塑“孝”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宣传和系统的教育,我们要让人们能够主动去践行“孝”文化;主动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孝”文化的自觉,从这里出发或许我们能更好地发现孝道文化的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可贵的财富。纵观历史更迭,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每当这个民族被外寇侵略,处于危难之时,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中文化底蕴总会使这个民族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强大,而“孝”文化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正因为“孝”文化凝聚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家护家之心,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才会如此强烈,不可阻挡。
参考文献:
[1]佚名.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0:78.
[2]孔丘.孝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5.
[3]马宜章.传统“忠孝”伦理思想的现代扬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4(26):35.
关键词:孝文化 校园文化 内涵 实践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此,倡导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校园文化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一种精神文化。从其构成上看,它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一专多能的跨世纪、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科学、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畴。
高等学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多种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创造功能。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或诞生的场所。这种氛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促进大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扩大知识领域。校园文化又具有导向功能。如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开发创造功能,课余文化生活补充和丰富着课内的学习,并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如科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工作能力等等。除此,校园文化氛围还具有娱乐调节功能。娱乐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娱乐的同时也在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实际上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首先,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增强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一位哲人曾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第二,可以弥补大学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强校园文化是提供丰富自身内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虽然,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但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孝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孝文化有其普遍性:从孝的意识的产生来看,它基于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而自发形成的最朴素的亲亲之情,是一种“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普世情感和普遍人性。在朴素自发的孝意识的基础上,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孝”的思想观念加以发挥并作出系列基本规定,在孝亲之外,注入社会、政治和教育价值,使“孝”上升为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再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强化,孝道便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深入人心的社会道德规范。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来强调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这方面的论述比比皆是。如“孝为百善之首”、“罪莫大于不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有至德要道,至德要道元出于孝,孝为本也。”“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一个孝子除了具备对家庭的责任感外,必然也会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将孝道由私德引向社会公德,将社会公德建立于个人私德和人伦自然情感之上,是孝道能够成为传统道德建设的基石的根本原因。
孝文化有其发展性:当今社会呼唤孝文化的恢复与发展,发展孝的表现形式,办好社会公益事业,把个体的孝,发展到集体的孝;物质的孝,发展到精神的孝;低级的孝,发展到高级的孝。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孝文化的发展,因为脱离孝文化发展的社会,将是一个无序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社会。一次次的“破四旧”、“批孔”,大革文化之命,“孝”这样的传统道德,大承鞭笞,历尽劫数。从此,人们对“孝”噤若寒蝉,谈“孝”色变。直至今天,人们仍然不能正确对待“孝”道,仍然简单地把它当成封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因此,孝文化应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共同向前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而,今天我们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根本的改造,要结合时代特征,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孝道创新。我们要建设的新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和全社会成员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人道、科学、民主的新型伦理道德。这种新孝道,应该既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处理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孝文化具有现实性:虽然各种版本的二十四孝都是过去的故事,但是二十四孝故事在过去教育人,而且在现在、将来都能教育人。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孝是“德”中最主要内容。现在推行的公民道德纲要,孝成为主要内容。现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更是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必要性的体现。因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何以服务社会,何以做到执政为民,何以主持正义,何以遵纪守法。人生百行孝为先,无孝即无政绩可言。加强对孝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定会促进学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当孝的要求作为普遍原则深入人心后,人们为了对父母尽孝,必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创造能够使家庭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在既有的孝的思想情感和道德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和劝导,使人们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较高的道德境界,是可以期望的;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要求,也可以从孝道扩展和迁移而落实。在家庭中,子女尊敬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共享天伦之乐;在社会上,人们尽职尽责,对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个人,不断修身养性,以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这样,社会秩序就将日趋和谐有序,社会道德就将日益进步,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要求也将在其中得到较好的落实。
3.孝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念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及元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科技时代,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与关怀,只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忙得不亦乐乎。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与此同时,对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地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文化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孝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精神)――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当代社会文化应当努力实现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以孝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文主义传统是建构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在高校培植与实践孝文化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起点。大力弘扬孝文化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加强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人才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的有效途径。防止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由于素质上的缺陷,个性畸形发展,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甚至异化为“经济动物”、“智能强盗”,让高科技犯罪严重地扰乱着社会秩序。
4.孝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一、代际间沟通缺失
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生存,挣更多的收入不断地涌向城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固定生活模式被打破,使“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观念受到冲击,家居养老观念被改变。青壮年农民远离父母,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许多老人独立生活,承担着家里边很少的农田的耕作,自己得不到照顾和关心,反而还不得不替外出打工的子女照顾孙辈。代际间的相互沟通缺失,精神上的孝敬慰藉缺失,时间一久,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差距拉大,老少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困难。很多子女除了给老人很少的生活费用以外,很少问寒问暖,体贴关爱,节假日甚至连个电话似乎都忘了给老人打。
二、贫富差距加大
当前农村贫富差距加大,农村子女在孝敬老人上的做法也很不相同。物质条件较富裕的家庭的老人生活无忧,闲暇时可以到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活动活动,但绝大部分的农村老人需要忙于田间地头,为自己挣取一定的生活费。在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中给老人的生活费也不尽相同。少数子女甚至忘恩负义,不尽赡养孝道义务。有的“弃老”,认为年老的父母没有用了,是自己的“负担“。有的兄弟姐妹互相埋怨,推卸责任,造成老人的生活费用无着落。有的人甚至埋怨父母未能创造出财富,使家底贫,不能过上富裕日子。有的老人生病了,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造成生活不能自理。而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往往又不能得到子女的精心照顾,以致早早去世。
三、孝文化观念
许多人重视子女的教育、生活、健康等,却忽视对老人的孝敬,存在着”孝老不足,爱幼有余“,或“幼不敬老”的现象。老人成了弱势群体。平时不孝敬老人,等老人死了,却大摆筵席,吹吹打打,又唱又跳,“白事当喜事办”,好不热闹,并以此证明自己孝敬老人。如能把那些用于讲排场的钱用于孝敬还健在的老人多好!
四、家庭结构
兄弟姐妹多,有可能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反而造成老人生活无着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村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一对独生子女小夫妻要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责任的确太大,这些老人如果都健健康康的倒还好,若有生病的,则这对独生子女小夫妻就很难忙过来。这当然也就影响尽“孝”的质量。
五、评价缺失影响孝道文化进步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一家一户“单干”,使得农民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减少,相互监督和奖、惩、褒、贬的道德评价活动少了,失去了群众性的评价,子女对老人是否尽孝道别人无法得知。另外,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就是某人不孝敬老人,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自己不孝敬老人,也听不到别人对他们的指责。农村中还存在着传统孝敬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思想的影响,比如老人活的时候不怎么孝顺,死后则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多子多福,传承“香火”,非要生男孩,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等消极现象,比比皆是。
面对以上农村孝道文化的观点、思想、做法等,我觉得政府应重视并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扫除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旧思想,塑造新型的孝道观念。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解决新问题,大力弘扬孝道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把农村孝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来抓,使农村孝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建议几条做法如下:
1、做好宣传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和增强人们正确的孝道观念,让人们懂得为何要尽孝道和怎样孝敬老人。宣传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网络、板报、橱窗、电子荧屏、广播等多种舆论工具,认真宣传遵循孝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启发人们尊敬父母,赡养老人的自觉性,逐渐明确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意义,形成群众性的尊老爱老光荣,虐待老人可耻的风气。做好典型宣传,进行“敬老先进单位”、“敬老好人”、“好儿媳”、“好公婆”、“爱心妈妈“等评比活动,让典型人物成为群众身边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活教材,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榜样力量的作用。从学校开始抓起,要求学校经常进行尊敬师长,敬老爱老教育,从小就进行孝道孝德孝行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孝文化知识”种子“,使得优秀的孝文化能代代相传。作为父母更要言传身教,因为你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孝敬你;你若不孝敬父母、老人,你的孩子也许就会向你学习,也不会孝敬你。
2、加强孝道文化建设
在学校开展孝道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让和谐理念下的孝文化的传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目前许多学生存在一些道德上的问题,比如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为此就需要采取一些方式,比如班队活动,主题班会,读孝文化知识教育读本,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回报社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尊敬师长,进老爱老助老。让他们从小就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让每个家庭成为行孝的主要实践场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一场所。要让每个家庭成员懂得敬老爱老的重要性,人人要有孝心,要身体力行,为老人着想,为老人服务,为老人提供一个精神舒畅的家庭环境。乡镇、村、居委会要设立老年委,不断加强对农民进行孝道教育与培养,节假日看望拜访老人,关心老人;设法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身体有疾病的老人;进行各种孝文化评选活动,挖掘孝文化典型,建立良好的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并能把敬老,养老,爱老助老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贺岁广告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建构
贺岁广告中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建构,通过将广告商品与传统春节文化联系在一起而完成,将商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商品除了使用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从而使受众产生对于商品精神意义和附加值的认同,进而达到销售商品、树立品牌的目的。
1.礼文化。拜年送礼是中国春节传统的民俗仪式。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相互馈赠礼物是不可或缺的交往形式。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拜年送礼被移植到广告当中。早期的贺岁广告中,直接打出“送礼”的口号来宣传商品,抓住了春节期间受众注重礼物消费的心态。在春节的贺岁广告中,送礼广告长盛不衰,并占据了很大比重,最为典型的是2002年春节期间脑白金的广告,其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虽然引起颇多争议,但不可否认,观众的印象极为深刻。近几年中,贺岁广告中“送礼”的口号有所削弱,而是开始通过送礼的仪式完成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构建。商品以礼物的形式呈现,而且被赋予其他层面的精神意义。
2.孝文化。“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春节是回家团圆、孝敬父母的好时机,不少贺岁广告就以孝文化为主题,赋予产品“孝”的符号意义。2014年春节多力葵花籽油的广告中,就充分利用了“孝”文化来宣传产品。在广告中, 伴随着“小时候,妈总没有钱吃点儿好的”的画外音,画面一开始就呈现主人公回忆小时候母亲在灶台旁烧火做饭,被烟熏火燎,不停咳嗽。随后画面一转,成年后的儿子携妻儿回家过年,带着一瓶多力葵花籽油,对苍老的母亲说:“妈,多力,儿子要把您以前亏的健康补回来。”在该广告中,儿子为了母亲的健康,赠送多力葵花籽油,这里的商品除了健康之外,更多的是儿子对于母亲身体健康的关爱,这已经成为传达孝文化的道具和符号。在这则广告里,消费者送出的不仅仅是葵花籽油,更多的是对父母的关爱和孝心。
3.吉祥文化。春节反映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不少贺岁广告围绕礼、福、健康、寿等吉祥话语展开对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建构。如三株的广告语“礼到福到健康到”,将产品与“福”和“健康”联系在一起。而最能反映春节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是旺旺产品的贺岁广告,“旺”是春节吉祥文化的一种表达,不少地区就有春节烧旺火的习俗,预示着新的一年兴旺发达。而旺旺产品抓住这个“旺”字,在贺岁广告中大做文章。
贺岁广告的文化意蕴
1.贺岁广告中的文化认同。贺岁广告通过传统节日符号,将产品与传统节日符号联系在一起完成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建构。广告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红色、中国结、剪纸、春联、福字、红灯笼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在贺岁广告中得到了大量呈现。这些与春节相关的符号元素,通过再现春节场景引发受众对于贺岁广告的认知,再通过传统文化仪式完成商品宣传,受众通过消费商品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商品被赋予的源自于传统文化的符号价值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而非商品本身。
2.贺岁广告中的情感消费。在消费社会中,情感也成为被消费的对象,以情感诉求定位的广告,在出售商品的同时也出售商品附加的情感价值。将商品与情感联系在一起,是近几年贺岁广告建构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新途径。广告主结合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将现代人的亲情、爱情、友情与广告产品结合在一起,通过诉诸情感,赋予商品深层次的精神意义,以人类社会美好的情感打动消费者。
参考文献:
①董天策:《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辛静(1991-),女,河北省承德人,沈阳师范大学学院2011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民道德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界定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从孝文化现象缺失的现象入手,积极探索孝文化在建设“421”和谐家庭的指导作用,将二者相契合,为孝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寻找出路。
关键词:孝文化;421家庭;现实意义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家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孝文化也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发生震荡,具体表现为连续性和更新性。
一、孝文化及“421”家庭模式界定
(一)孝文化的界定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晚辈对于长辈的赡养、遵从和敬重。这种伦理关系是年低者对于年长者的遵从,由卑致尊,老者居上。孝作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我国的孝文化自父系氏族时代产生,发展于奴隶社会,于封建社会成熟。它作为中华民族核心,渗透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社会是奠定在孝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人生之道。
(二)“421”家庭模式界定
“421”家庭模式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结构模式:独生子女双方父母、独生子女所结成的夫妇,夫妇所生下的下一代独生子女。也就是说由两个青年人承担起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的生活压力。这种家庭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模式引发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养老问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的平均寿命上升。面对养老问题,提倡养老社会化,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孝文化相悖,“养儿防老”,“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理论受到冲击,加之医疗保险的不完备,许多老年患病者不敢轻易治疗。
二、“421”家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部分青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颇大,传统的孝文化被拒之门外,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间的冲突加剧了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代际关系的变化凸显了“421”家庭的稳定
代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打破了传统家庭的稳定性,家长同子女间,婆媳间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关系,房子和车子以及款子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尤其是房屋产权私有化后,和谐家庭的规则被打破。这就成为年轻人的主要精神负担。城乡二元社会化的模式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队伍之一,而老年人则留守在原地,这一批年轻人无法解决老年人在城市中的住房问题,造成了空间上的“老无所养”。青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与父母产生很大分歧,代际矛盾严重,多元的社会价值冲突使三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差异。“421”家庭的主体是80后,父母将全部心血灌注在儿女身上,希望子女将自己年轻时缺失的东西全部补回来,并延续自己的生命,因此很多80后被希望化了,家长的牺牲与慈爱,甚至现代存在的特殊群体”啃老族”的出现,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重要关系。青年一代则希望活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事业,追求爱情,追求幸福。面对年迈的父母,年轻人无力顾及,被父母视为不孝冷漠,甚至歧视。另一部分现象则表现出年轻人弃老现象,认为老人是家庭的包袱,不愿意侍奉老人。养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强化家庭养老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所在,是依靠传统的伦理关系维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渠道之一。
(二)众多角色的冲突加剧了行孝方式的偏差
“421”家庭模式既要求儿女在精神物质双方面对老人进行供养,又在赡养的过程中要加入与老人的交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年轻的父母们既要拼杀于事业当中,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寻找立足之地,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整合人际关系,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我,老人与子女间角色的冲突,使他们不得不背负起核心家庭的负担,同时要应对外界关系的疲惫,还要尽赡养老人的义务,由于身心疲惫,年轻人往往忽视了尽孝而只能选择事业。当然,也有的年轻人对于尽孝的行为方式出现偏差,在经济社会的影响下,认为尽孝就是用金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将父母请入豪宅,托付给保姆,来去匆匆,忽视了老人的心理和渴求。年轻人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征,结合自己父母的实际,在征得父母谅解的同时,常回家看看,按照父母的实际需要表达尽孝方式,报答养育之恩。
三、孝文化在“421”家庭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孝文化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化了的心理情感,熔铸于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主体之中。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只有最基础的伦理结构和谐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和谐,因此“421”家庭的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将传统孝文化纳入建设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使孝文化的精华为建设和谐“421”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服务,实现孝文化的价值,并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一)创造道德环境,实现代际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孝以“爱”为核心,注重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之谓“亲亲”。传统的孝文化强调赡养之道,然而,当前的“421”家庭中,年轻人面对赡养和事业进退两难。“父母在,不远游”古训很难实现。我们必须要照顾到老年人的心理,在空巢家庭父母备受孤单之时,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句问候,也会填补老人家内心的孤寂。和谐社会的孝体现到的风貌和规范,是和谐人际的重要体现,只有代际之间和谐了,才能使子女亲密无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面对身后的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给子女做样板,子女将从年轻一代父母身上学习,并付诸实践。
(二)尊重奉养传统,兼顾多样方式
儒家提倡的孝要先敬。敬老爱老作为当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仍然有时代意义,它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爱父母要发自肺腑,是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真诚的爱,这种爱不受社会舆论,经济环境的制约,是亲缘间最朴实无私的爱。古代奉养父母是儿女的义务,“养儿防老”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特色产物。养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非是敬,非爱。止养不敬视为不孝。国家和政府部门积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多样化养老方式,结合城市和社区发展,将养老体系纳入到城区规划之中,建立社区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基金,培训陪护人员上岗,建立老年游乐场馆,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现代家居养老方式,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将老人的奉养以雇佣钟点工或者短期工的方式进行,配合医疗和保健等必要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社会养老不仅可以拓宽养老空间,合理分配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敬老院,托老所等方式,让老人在社会中仍然可以享受关爱。这种多元化养老的探索,解放了“421”家庭中的年轻夫妇的劳动力,缓解了他们的压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从家庭的孝开始,爱父母,爱子女,爱家人推及至爱他人,爱国家,兼济天下。(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