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7 15:19:47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和社会的知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知识管理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对知识管理各国各界人士有着多种不同的认识,有的人将知识管理视为信息管理的继承和发展,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知识管理是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它是有着独特内涵和意义的新生事物,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和实现途径。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结合环境信息实现创新,并通过不断创新来达到维持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次,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是人对一系列相关信息产生的反应,它存在于人而不是信息集合中,也就是说知识与信息有着明确的区别,它只能通过人们能动创造性的发挥而产生,且依附于人而存在。所以,以知识创新为直接目标的知识管理必然以人的知识运动为研究内容,只有人才是其研究的核心。第三,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社会从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经济时期,进入到以知识和知识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时期,这是一个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经济,再到知识本文由收集整理及知识创新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正是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增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仍是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研究对象。
一、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更新
在当代社会,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国家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组织之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现代人来说,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突出了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大学毕业后,甚至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仍然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创新的需要。知识更新的潮流将扩大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社会需要更多、更好的图书馆为人们学习提供场所和方便。同时,政府和社会也会对图书馆事业给予更大的支持。这种形势要求图书馆加强馆藏建设,根据读者的需要,合理组织馆藏,使馆藏结构和内容更加符合读者的需要。这就需要图书馆加强对采访力量的配备,把知识丰富、熟悉读者需求的人员配置在采访岗位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采访人员的水平决定了图书馆的水平。在未来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馆藏建设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闲暇时间增多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收入增加,有更多的工余和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增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休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一种经常性活动。走进图书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休闲方式,图书馆成为度过闲暇时间的重要场所。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知识管理要重视人们的休闲需求,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升华人们的休闲需求,馆藏内容要丰富多彩。对于图书馆知识管理来说,并不是添置一些休闲类的馆藏就可以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休闲知识的管理和服务,引导和培养人们高尚的情趣和高雅的兴趣,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体现和发挥图书馆的文明教化功能。
(三)图书馆物质条件的改善
经济的发展使图书馆的物质条件大为改善。我国的许多图书馆建设了现代化的新馆,添置了大量的书刊和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布置了舒适温馨的阅览环境。图书馆物质条件的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图书馆物质条件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引起图书馆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变革。现代化信息设备的普及、数字图书馆的建立,都在改变着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图书馆的管理越来越成为“有知识的人管理知识服务”的活动。
二、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社会结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结构由过去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优势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优势,并且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就业结构由过去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转变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乡结构由过去乡村人口多数向城镇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转变。经过几十年的社会结构转型,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不断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
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它的建设和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只有城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产生旺盛的对图书馆的需求和有充足的图书馆学业经费,图书馆才能很好地生存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我国的许多地区近来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登上了新的台阶,出
转贴于
现了建设图书馆和发展图书馆的需求。当今建设图书馆,在信息科技和数字图书馆浪潮的冲击下,迫切需要引入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图书馆只有采用知识管理,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和满足读者的需要。可以预见,图书馆知识管理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管理者所接受并运用于图书馆工作实践。
(二)社区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很快,许多社区兴建了图书馆或图书室。这是一个图书馆事业重大变化的前兆。过去图书馆都是向大而全的方向发展,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水平,就是看它的规模和馆藏水平。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图书馆,完全有可能做到小而全。社区图书馆有可能通过图书馆信息网络,获得远方大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衡量一个图书馆先进与否的标堆,不再是规模大小,而是信息技术水平、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将进一步凸显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有力地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三)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1.怎样认识总体小康?
(1)表现: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
(2)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P86--87
(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P87
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内涵: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四个统筹P88)
(2)原因: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③片面追求GDP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
注意:GDP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地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什么:①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②存在问题: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关系不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消耗高等。
措施: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创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防需求的方针。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措施: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措施:继续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试题及答案
关键词:和谐社会;竞争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8/09―0090―0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物质和精神条件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求,竞争不可避免。为了使竞争科学有序地进行,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有必要就建立健全竞争机制问题展开讨论。
一、对竞争进行正确引导和鼓励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这种情形,有的人具有某方面的竞争能力,但缺乏竞争意识,忽视对系统科学的竞争理论的学习,因而影响了自己才能的发挥。必须在全社会深入探讨和广泛宣传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以下基本点:(1)竞争是人才、知识,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2)竞争规则的合理性是公平竞争的基础。为了使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参与竞争,社会应建立健全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合理的规则体系。(3)竞争的规则必须透明,竞争的目标指向物必须明确,竞争程序符合规则的要求。(4)竞争的目标指向物不能满足需求,竞争局面的形成是由目标指向物的稀缺造成的。就是说,社会上存在着期望占有同一目标指向物的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但对不同目标指向物的追求并不形成竞争,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5)参与竞争者具有独占目标指向物的愿望。所有的竞争参与者都希望独自占有实际上已经存在的目标指向物,而不是与他人共享,即竞争具有排他性。(6)和谐社会大视野下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奉献社会的能力,必须尽快打破以往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为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置众多的目标指向物,鼓励团体和个人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实践,积极地参与竞争,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提高公民岗位建功立业的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不少政府机构在决定实施电子政务发展计划时,不免都会遇到资金和技术这两大瓶颈。一方面是由于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较多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并需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政府投入的经费和引进的人才数量都受到限制。为了突破资金与技术的瓶颈,需要我们超越常规,创新思路。在资金方面,可以大胆吸收民营资本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投入,在确保电子政务安全的前提下,考虑通过适当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可有效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资金压力,又可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光靠政府的信息中心以及政府的技术人员也是不够的,要积极主动地联合有实力的IT企业共同开发相应的软硬件产品,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提高电子政务装备的水平。
社会在组织竞争时,必须使竞争参与者懂得,竞争是针对目标指向物而言的,参与竞争者关心的是对指向物的获取。竞争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矛盾心理,但其最终目的不是要反对其他竞争者本身,只是想获取相对供给不足的目标指向物。社会学竞争理论告诉我们,竞争是存在于人们之间的一种复杂的互动过程,竞争参与者的行为受目标指向物的诱惑,其心理也会受竞争对手行为的影响。自身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对手表现出来的某些过激行为会加剧竞争的激烈程度,甚至可能使竞争白热化。但竞争的最终结果必然体现为成功或失利,这种结果仅仅表明社会团体或个人针对同一目标指向物在某些能力方面的差异,只意味着此时此地竞争者机会的获得或丧失,并不意味着对竞争失利者人格或道义上的贬斥。所以,要积极地参与竞争,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用普遍认同的规则组织竞争
在竞争的全过程中,影响团体或个人竞争行为、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是竞争采用的规则。科学合理的规则不但能够引发活力,而且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合理规则的竞争,是不公平的竞争,而且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不公平竞争会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竞争各方达成广泛共识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规则开展竞争,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在制定规则时,必须注意竞争参与者的实际,使各方能够对规则达成共识。如果一个组织或个人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竞争参与者,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那么,由这种具有双重身份的组织或个人制定的规则只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笔者认为,竞争的组织者如政府机构要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制定规则的重要意义。规则制定者应与竞争参与者无利害关系,使自己制定的规则能够反映透明公平公正等特征,能够将那些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人选。在规则实施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听取竞争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调整、充实和完善规则,使竞争规则逐渐趋于科学。要使竞争行为科学有序,必须使社会组织和竞争参与者树立遵循规则、有序竞争的意识。还须注意,规则遍布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比法律更加微观、更具有可操作性,对规则的制定是一个遍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庞大的体系,在制定规则和运用规则时,应注意提高广大干部和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听取社会舆论对制定规则和实施效果的反映,对社会负责,使竞争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完善稀缺目标物的配给机制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已经腾飞然而物质文化财富尚不充裕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使社会保证公平公正地给予每一个公民以平等的机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对稀缺目标指向物的配给机制。就是说,只要社会需求超过供给,就要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办法,择优满足其对目标指向物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管理能力和建设能力。在观念上,在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要打破行业垄断,在社会的各行业、各部门、各层次通过竞争择优填补空缺位置。而要完善对稀缺目标指向物的配给机制,就要从社会的横向和纵向的各个层面,制定科学规则,实行严密的目标管理,为国家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确切地说,对稀缺目标指向物的管理配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不过,这种配给体系的发展完善,说到底,还要落实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上。就是说,要强化组织领导者提高各类人才素质的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业,呼唤人的体力、智力、品质、德行的全面发展。在完善稀缺目标指向物的配给机制时,要把目标锁定在提高人的素质上,特别要鼓励
人们迅速提高科技创新素质。这样,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机会就会增多,把握机会的能力也会增强。能够在全社会普遍地调动人们的进取精神,因而也就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不断强化竞争者的和谐素质
为了使我们的社会既能够充满活力,又能够和谐发展,必须不断强化竞争参与者的和谐素质,而且要把它当作人们的一种重要素质加以培育。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团结友善的关系,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如果工作得当,竞争与和谐是相辅相成的。要教育人们和谐地与他人相处,不断熟悉发展变化的环境,争创一流佳绩。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有才干但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干得更出色。如果不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即使你的价值是一块金砖,可放到哪里都不平,那就不如一块普通砖好使。还有人过于计较得失,一点亏吃不得,多干了点滴工作就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这样总是不行的。人们都知道,当今社会的节奏在不断加快,绝大多数岗位机动性很强,临时性工作比较多。如果遇到“份外”的工作就讨价还价,这样的人即使在竞争中胜出,也不会干出为他人称颂的业绩。当前,许多人能够在工作中孜孜不倦地学习,学到了新知识、新技术,增长了才干;还有不少人持有各种资格证书,这固然是提高素质的表现。但技术、知识只是素质的基础而不是素质的全部。有了和谐素质与竞争意识,就会克服自卑或盲目自满、自傲心理,就会虚心求教,就会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避免盲目性,不断培育和谐的智慧。在竞争中讲究策略,不断在实践中增强竞争力量,不断地有所追求。古人云:“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就是说,具有才能的人以被社会所用为珍贵,素质好的人以被社会所了解为有用,仍有借鉴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切勤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同志,都要珍惜社会为自己创造的机会,通过竞争让社会了解自己。同时,要锻炼自己、战胜自己,去掉不该有的贪欲和对竞争对手的偏见,认识竞争的客观性,在竞争中逐步强化和谐意识,明确和谐是竞争的要求也是竞争的目标。
五、努力培养公众健康竞争心理
【关键词】和谐社会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实施路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等六大特征。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其工作目标,基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因为和谐社会不仅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源泉和工作思路,也对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本,贴近职工生活,解决职工思想和生活上难题,稳定人心,才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谐稳定、与时俱进、协调发展。本文从和谐社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工作的实施路径,以求教于方家。
一、和谐社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1.和谐社会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出新思路
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讲,按照我们党和谐社会创建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社会的理论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并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一定能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目标,找到一条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新路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也在日益壮大,随着职工数量的扩大,职工队伍的组成也都比较复杂,背景不同、地域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这些职工组合在一起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复杂,而和谐社会就为复杂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那就是增强职工队伍中的团队意识,妥善处理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企业,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新思路。
2.和谐社会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出新要求
实践证明,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延续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内容已经难以适应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需要。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观念,改革传统,以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点,适应新形势,按照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体要求去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随着企业职工素质的不断提升,职工内部的不和谐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按照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对职工的思想进行教育、引导和协调,使得职工队伍,团结稳定、坚定信心,奋力攻坚,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做引导宣传,多做释惑解疑、多做耐心说服,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途径、内容的不断变化,才能适应社会难点、热点的不断出现,在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下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二、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的现状分析
1.企业发展不平衡增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由于目前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一些职工产生心理失衡,这种失衡性大大增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随着企业的减员增效、主辅分离等发展战略的实施,广大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等受到很大冲击,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面临新特点、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难度。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和谐社会为基点,认真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
2.企业用工的复杂性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复杂
目前各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用工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合同工、农民工等职工成为一线的主体人员。这些用工制度使得职工流动性较大,职工思想不稳定,会随着企业效益的好坏而上下波动。有些职工法制观念不强,道德观念也不强,对工作中的一些现象不能正确认识,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因此,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复杂。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脱节
据相关调查显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存在与企业生产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对于一些企业领导来讲,企业的发展要靠生产经营,这才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形式主义工作,说一说,聊一聊即可,真正当成重要工作来抓的不多。这种脱节现象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没有地位,没有支持,没有底气,使得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空话。
三、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路径
1.以人为本,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
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路径首先要以人为本,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要坚持以职工利益为重,积极深入到职工群众之中,与职工们打成一片,与职工们进行内心的沟通,同时对职工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调查,细心地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在与职工的互动沟通中要学会和职工谈心,赢得职工们理解和信任。这里的谈心不是传统上例行公事,而是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谈感受、谈思想、谈人生,和职工在普遍关心的问题上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解决一些企业职工因为误解而形成的内部矛盾,达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也形成了和谐的工作氛围。与职工的这种互动也为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谐建设企业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2.安定有序,关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
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路径还要做到安定有序,关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热和难点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是理论上进行讲道理和进行情感交流,还要真正为职工做实事,做好事。企业职工不仅要听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怎么说的,更要看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怎么做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有关企业管理中转岗分流等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一定要掌握好相关政策,也职工谈心也要掌握好技巧,合理掌握和解决职工心理中的问题,让职工的情绪得到缓解,这才符合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另外,企业职工生活中难点问题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如福利待遇问题、养老保险问题以及退休职工的子女就业、医疗等问题一定要妥善解决好。特别是领导最好亲自与职进行协商,实事求是,真心实意地为职工解决难点,不仅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3.充满活力,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路径还要做到充满活动,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谐社会这个基点的支撑下,一定要在方式、方法、机制、手段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思想政治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如针对企业较为年轻的职工,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方式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新鲜感。针对职工的兴趣爱好,组织职工文体活动,如乒乓球、太极拳、卡拉OK、秧歌舞、羽毛球、书画比赛等等,使职工业余生活和睦和谐、丰富多彩。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也可以形成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和谐相处的工作气氛。
4.学习发展,建设高素质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基于和谐社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路径还要做到学习发展,建设高素质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于和谐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与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目前,大多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观念陈旧、年龄偏大、知识老大、手段传统等等。因此,要改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状况,必须努力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学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技术,加大各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为年轻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云桥.与时俱进地做好和谐社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 陈盈.构建和谐社会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经营管理者,2010(5).
[3] 邹俭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现代企业教育,2010(6).
关键词:和谐社会;转变政府职能;经济职能体系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210-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很大成就,各级政府在公开行政、服务行政和依法行政方面不断努力,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但与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位趋稳状态相比,2001― 2006年中国经济市场化指数分别达到69%、72.8%、73.8%、73.3%、78.3%和77.7%[1],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与之同步。同时,政府在经济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政府经济职能转变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政府经济职能体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本文侧重探讨应建立怎样的政府经济职能体系从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和谐社会与政府经济职能的关联性
1.和谐社会对政府经济职能提出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标准是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上要倡导并发展有效的诚信文化,经济上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2]。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中国政府经济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减少过多干预,按和谐社会的标准分清各项职能界线,界定其作用程度,调整经济职能体系的内外结构,以便对资源进行重新合理配置,实现经济活而不乱、竞争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政府才能成为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推进器。
2.政府经济职能的良好履行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保障。建设和谐社会的条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到位,没有政府,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建立。因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经济的和谐发展,而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为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就是说政府不仅要有行政职能,更要担负起相应的经济职能,从而为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提供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
3.和谐社会的经济标准使政府能找出自身经济职能体系的不足,不断促进政府经济职能体系的完善。党的十六大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确立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这些经济职能是合理的,关键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和谐社会的标准,去分析当前中国体制改革进展不快进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处理不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滞后、体系结构混乱以及经济职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中国政府在建设与执行以上四项经济职能过程中不管是微观与宏观方面一直都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三大问题,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矛盾也暴露出来。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行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经济职能体系,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中国政府经济职能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政府职能越位问题。政府职能越位是指政府做了不应该由它做的事情,表现在政府职能突破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合理边界,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导致垄断和不公平。主要表现为首先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指政府代替市场去配置与私人物品相关的资源,包括不合理的行政审批过多过滥,政府自身还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工作缺乏透明度。其次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不分,指政府变相经营企业,甚至承担和不放弃应当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政府通过有关部门干部任免、项目审批、质量评定等方式干涉企业内部的各项微观活动等等,影响中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进程。第三是政府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政府通过主管、挂靠、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自治组织的内部管理与运作事务,使它们直接或间接处于政府组织的附属地位和控制之下,难以真正依照自我管理、约束和发展的原则成长发育,阻碍了中介组织在公共服务中地位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第四政府组织与事业组织不分。两者的混同在实际中既有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又有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机构,有的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能变成行政部门的延伸,导致事业组织常成为政府机构精简的“收容站”,而且为政府组织越权行使非分职权提供了组织上的条件[3]。例如,证券市场监管体系还很不完善,仍然带有政策市的性质。
2.政府职能的错位问题。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指政府没有做好应该做好的事情,行使了不该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在对政府职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时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政府职能分工定位上存在交叉和混淆的情况,即同一层次的政府部门之间和在不同层次的政府之间的职能重复交叉设置及财权和事权不统一等。第一从纵向看,既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职能越位,也有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职能越位。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例如,在土地等资源的管理上,较多的情况是下级政府和地方政府越位较严重,而在人事、机构管理方面,大多是上级政府越位。第二从横向上,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楚,互相推诿扯皮,经常发生政出多门的问题。第三从条块关系上,既存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超越职权干预下级政府管理事务的现象,又有下级政府超越职能干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业务的现象。
3.政府职能的“缺位”问题。政府职能的“缺位”指政府没有做它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说中国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要做的事情很多,应该负有责任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很好地履行[4],一直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即在某些公共领域失职了。具体表现在:
(1)最基本的公共物品供应无法完全保障。例如,基础教育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一个经验数据,发展中国家财政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教育要占GDP的4%,也就是占到财政支出的1/6。而中国200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01%,中国离4%的目标还有差距。类似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公交、自来水、电力、天然气供应等公共服务,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和公民的需要。应由政府提供的邮政、铁路、水利、生态环境和必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力度不够;应由政府负责的市场规则不完备,信用制度不健全,还未形成市场自动调节机制。(2)社会管理出现了许多空白,从而导致了一些社会不公正和社会不和谐。最主要体现在收入差距不能缓解的问题上,其根本原因在于税收制度不够健全。国家虽然通过一些税收改革在逐步缩小不合理差距,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如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问题食品等,都暴露出中国社会管理职能严重滞后的问题。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中国长期以来偏重经济增长,政绩考核体系的不科学,忽视人的创造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更加导致法制的制约力不够,形成政府缺位、越位、错位并存,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与短缺并存,因此,美国经济学家钱颖一针对中国的改革历程认为,中国应选择有限且有效的政府,以取代过去的无限又无效的政府。政府应该在功能上“有进有退”。该退的地方一定要“退够”,政府应尽量退出市场领域,比如放松对企业的管制,给企业充分的自;该进的方面要“进足”,政府同时要加强对某些经济活动的参与和监管,比如加强金融监管等。
三、构建现代政府经济职能体系的基本思路
目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经济职能体系是绝对标准的,但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范围及实现方式又不尽相同。因此从层次上看,可以将政府经济职能分成三个层次:一是战略引导职能,二是宏观调控职能,三是微观监管保护职能。通过法律的形式适当区分职能,将决策部门的相近职能集中化,执行部门综合化,机构层次扁平化,同时落实到具体部门。才能构建符合本国国情并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合理和完善的政府经济职能体系。
1.从全局上执行战略引导职能。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了国家计划的导向性问题,计划是指导性、战略性、预测性的,以实现市场与计划在更高层次的综合。刘国光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计划”的[11]。因此,政府的经济职能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和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只有加强对影响经济全局重大问题的研究,正确判断国际环境的变化趋势,才能从统筹城乡、统筹地区、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相和谐、统筹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的高度,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国民经济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快速健康增长,推动社会全面进步[5]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区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规划。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及由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转化成的行业协会,还应通过信息搜集、处理和等手段,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有利于全国社会资源的统筹与规划。这样政府只管宏观,微观由市场去做,政府职能分明,才能改变越位、缺位、错位问题。
2.从宏观方面强化平衡协调职能。所谓平衡协调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利率机制、汇率机制等宏观经济政策和杠杆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控制经济非理性发展,平衡国内外经济,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6] 。西方国家政府十分注意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综合协调职能。例如美国的总统府,英国的内阁委员会、财政部,法国的总统府、经济计划厅等,都是承担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能的重要部门。中国自改革以来,历次宏观调控取得一定的效果可以看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正如弗里德曼所言:“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7] 现阶段在宏观方面补上缺位,改变错位的重点是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综合运用公共收支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和收入分配,更加关注民生。将资金更多地投向长期处于“瓶颈”的社会事业。实现公用事业领域“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科学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改革目标。同时向西部农村倾斜,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解决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问题。
总之,政府经济职能的宏观层面就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消除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宏观上增强政府的主导、协调与驾驭能力,才能构建一个有力和有效的政府。
3.从微观方面执行监管职能,强化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保护。政府经济职能的微观层面是指通过立法规范个体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行为方式。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对微观经济履行消极规制的职能,即政府通过法律和法规形式进行有规定的管理,为微观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1)减少对经济的直接行政干预,做有限政府。首先弱化微观管理职能,缺位的要强化,错位的要转变,越位的要退出,实现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现在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一个大趋势是由社会中介和市场来承担政府退出市场能调节的领域,① 或实行公共事务管理民营化,将公共服务或部分政府职能委托给民间团体或私人管理。如日本政府将清洁卫生、维修公共设施、修建学校等社会公共事务委托给地方自治体、民间团体或私人管理,除社会福利设施外,其他社会公共事务委托管理面达80%左右。美国大约有35%的地方政府让私营公司负责收集城市垃圾,42%的地方政府使用私营企业经营城市公共汽车系统[8]。 当前中国通过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明确各类中介组织的职能和职责。取消行政性垄断,割断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利益关系。使政府从微观经济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宏观管理。其次重新划分与调配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9], 给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权来有效保障事权,使二者相匹配。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政府与市场要逐步形成比较和谐协调的互相配合机制。(2)加快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保护职能,做有规政府。借鉴立法比较完备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他们运用法律干预和调节的范围已经十分广泛,几乎到了有需要就有法律的地步。美国学者奥肯说过“市场的运行事实上,日常生活亦是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各种强制性权力。国家运用这些权力,建立并保障市场上的权力,直接提供某些基础的服务,并间接地创造出信任、理解和有安全保障的环境,这对企业日常生活是生命攸关的。”[12] 东亚的经验表明,依法治国比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更重要。首先强化各种产权保护,通过政策引导和信息提供等手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严重影响中国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能力的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其次,对产品进行质量规制。针对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等信用问题,偷税、逃税、骗税、走私,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等严重问题[10], 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打破行政垄断,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防止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保证各种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
综上所述,政府经济职能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逐步深化、完善和渐进的过程。要根据经济发展本身所处的阶段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国情以及面临的国际形势来相机决策和适当调整,使政府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服务者和保障者,从而有利于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3]马庆钰.关于中国政府职能体系的解释[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5).
[4]李明.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府职能体系[J].行政论坛,2007,(5).
[5]刘文俭,姜亦凤.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及其实现[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路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J].现代商业,2008,(2).
[7]郭蓓.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现状及完善方向[J].知识经济,2008,(8).
[8]王秀云.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公私合作[J].中国城市经济,2007,(4).
[9]邸丽.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J].辽宁经济,2008,(6).
[10]高萍.经济发展新阶段政府经济职能的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必然是经济法律主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由法律确认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也必须由法律赋予和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所以市场经济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也必须遵守法律规范。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框架已经建立,建立了主要的法律制度
(一)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建立
中国按照现代市场法制的共同要求,结合中国国情,参照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通常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管理形式和责任形式,先后制定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独资企业法等法律。
(二)物权法律制度的建立
2007年,历经13年酝酿的物权法公布实施。物权法不但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更是准确体现国家根本经济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法律保障。物权法对所有权的明晰,用益物权制度和担保物权制度的规定,为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完善了合同法律制度
合同法确立市场的交易规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1999年前主要集中在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中,之后则是统一的合同法。合同法确立的原则也是市场经济交易的原则,合同法设立的请求权也是市场主体的重要权利,所以合同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建立
国家作为管理者从国家、社会的利益出发对经济给予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关键是干预的目标和手段。经济宏观调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调控作用相对于法律手段更为直接,对市场的干涉就越微观,可能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因此,我们已经建立了像价格法、税法、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完善了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制度。
(五) 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通过立法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我国从1951年起就建立了以劳动保险和公费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我国经济市场化及其法制化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的性质使我们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同样,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化历程也有我们自身特点。
(一)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必然以保护公有制为主体作为基本原则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立法更多的体现把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法律的基本原则。经历了突出国有资产的保护到对国家、集体、私有财产的平等保护,这些都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紧密相连。
(二) 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取决于国家意志,所以经济法律制度会伴随经济制度的不同发生转变
资本主义国家市场形成后,按照其规律进行发展,市场的需求上升而成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所以这种法律制度更大的反应市场的要求。我国市场化历程决定了,我国经济法律制度更多的是反应国家对市场的要求。所以我国不同经济时期,我国经济法律制度对市场主体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法律对经济主体的约束,不仅仅反映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反映了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市场主体的行为受到更多的法律约束,法律保护的利益更加多元化。
(三) 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首先是个法制化过程
因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是主要的推动力,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往往先于市场需要而产生。我国法制历程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基点正好相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是崇尚契约自由,先有了市场主体,交易规则再上升为相应的规范法律。我国是先制订相应的法律然后创建相应的市场主体,制定交易规则。所以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依赖于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过多反应国家要求而不是市场需求的因子需要迅速改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不但要市场接轨,同时也要法律接轨。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不但要适应我国履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更要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发展市场经济保护神和推动力。所以,我们更应当通过修订、制定经济法律,使中国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既符合国际标准,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
(一)制定统一民法典
民法是私法领域的根本大法。它不但调整人身关系,而且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民法这种根本大法的地位决定了它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的制定,我们以民法通则为统领的民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过于分散,制定统一的民法典进一步整合完善民事法律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民法体系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 加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立法
当今的世界,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知识产权的价值已经被广泛重视。知识经济的崛起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产业形态的创新发展,更是对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挑战。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信息的价值凸现和传播方式的多样都要求加强法律保护,对知识经济相关的立法还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条约予以加强。
(三) 健全经济法
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控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市场对外开放度越大,与国外经济联系越密切,经济法立法不足受到的损害就越大。相关的法律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消费者权益难以有效保障。另外,我们有些法律不能有效执行,法律的严肃性得不到尊重带来的是市场环境的恶化,市场的混乱。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法律问题。
(四) 进一步完善商事法律体系
中国已经制定了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商事法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商品类型和交易方式都有了新模式,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我国的商事法律要与时俱进,电子商务立法迫在眉睫。
(五) 进一步修订外商投资法
关键词: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内生增长;行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2-0015-05
一、引言
在过去的二、三百年当中,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西方世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和社会成就。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再生产程度空前扩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一些前殖民地国家以及其他后进的欠发达国家也先后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围绕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则是经济建设,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远远走在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前面。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世界各国也不断遭遇各种挫折,一些新的问题和形势困扰并将持续困扰各个国家,比如生态和环境危机、日益扩大的贫富分化格局、局部动乱和冲突的压力、社会矛盾积聚和蔓延、人口老龄化趋势、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甚至面临食物短缺、流行病蔓延和战争内乱的生存威胁。这都提示我们注意经济发展的负面结果,重新认识经济发展,将经济建设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考察,以避免狭隘的经济发展观。
回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围绕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历史学等学科在各自的范式下构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多种视角。然而在丰富和深化认识的同时,各个学科也常常将其他因素分离出去或者假定为外生变量,某种程度上使得我们的认识过于片面,不能客观地认识经济增长的实质,将经济过程“脱嵌”于社会和政治过程也使人们忽略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互动过程,在实践中表现为对经济增长的狭隘理解和追求,造成经济发展的代价过高,甚至不可持续,结果导致社会和政治的反复动荡。因此有必要在更高的高度上重新看待经济增长,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下理解经济内生增长的过程和实质,避免对经济增长的简单形式化分析。
基于此,本文在回顾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在政治和社会过程中理解经济问题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行为主体、发展过程和发展实质三个方面对经济内生增长作出解释,在此前提下,扩展了政治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社会与经济的互动过程和内在关联,以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下理解经济增长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变迁,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二、 对经济增长的解读
(一)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1.古典经济学。为了便于理解和清晰的认识各个阶段关于经济增长的不同观点,本文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包括马歇尔之前的重农学派、重商主义学派以及更早的一些经济学家或思想家;新古典经济学,包括马歇尔以来,经过凯恩斯、萨缪尔森等人为主发展的经济学理论,也即我们通常所指的主流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指的是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将制度因素引进到经济增长的认识中来,从一个更接近实际生活的范式构建经济增长理论。
以最为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亚当·斯密为例,古典经济学家强调劳动分工在财富创造和生产当中的核心作用,分工程度的加深促进了专业化和交换范围的扩大,从而扩大并繁荣了市场,提高了民众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在此基础上,他还阐述了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即著名的价格机制或“看不见的手”原理。马克思据此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1]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尽管没有像斯密一样明确提出分工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但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例如重商主义以扩大本国商品出口规模为目的的政策反映了市场规模对某种商品和某个国家贸易及财富积累的重要性。
2.新古典经济学。自马歇尔以来,或者是出于使经济学科学化的目的,许多经济学家梦想建立一门像物理学一样严谨的学科,经济学逐渐偏离了古典经济学的方向,转而将资源配置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引进供给和需求曲线,运用边际分析方法,使用一系列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将经济学问题形式化、规范化。
20世纪3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一般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其公式表达为:G=s/v,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率,v为资本—产出比,当v为常量时,储蓄率即资本的多少就决定了经济体系的增长率;[2]随后,索洛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产出比不变这一假设,改而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3]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索洛余值”;但是什么引致了技术进步在索洛模型中不得而知,技术是作为外生变量处理的,从而是不可处理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罗默和卢卡斯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他们的模型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琼斯在探讨该模型不足的基础上着重指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带来的新发明和新创造,而技术进步是由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内生出来的。[4]在建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努力中,Hayami(1985)等人提出的诱致性技术变迁非常具有代表性。具体的,他们在对美国和日本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比较分析中认为,要素禀赋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为技术变迁提供了诱导机制及变迁方向。此外,他们还从过程和时间变化的角度考察了技术变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5]
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不断完善,其解释力度也逐渐提高,一些模型也因此声称为内生增长理论,但其逻辑的彻底性和可信性却仍然值得怀疑。首先,该类模型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表现没有区分,没有从时间进程的角度考虑经济增长,因此对经济增长核心要素从强调劳动、资本、技术到知识不断产生变化和摇摆;其次,以代表性厂商和代表性消费者作简化处理忽略了行为人的异质性和能动性,从而大大缩小甚至偏离了经济增长的内涵。实际上,尽管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也发展出各种内生增长理论,将资本和技术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但在根本上,物质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投资及技术创新都是由行为人这一主体所主导,其动力机制在此类模型中并未被指出,致使模型的逻辑不够彻底。换句话说,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本质上只是增长本身或是增长的现象,并不能作为增长的原因(North,Thomas,1973)。
3.新制度经济学。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种种缺陷,许多富有远见的经济学家致力于解决该问题,他们将制度要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在外延上通过放宽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引进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和交易费用,努力修正经济增长理论。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内部存在诸多分歧,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得到极大强调,制度是重要的这一点基本已达成共识。围绕着制度决定技术,制度在根本上决定经济发展绩效,经过一批学者如科斯(R.H.Coase)、诺斯(D.C.North)、威廉姆森(O.E.Williamson)等人的努力,发展出了不同方向的理论分支,如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委托-理论、团队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等。
总体而言,新制度经济学可视为对古典经济学的重新回归,并且在形式化和分析工具、方法上都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了古典经济学的认识。在推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对话交流上,新制度经济学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增长的认识提供了桥梁。
(二)经济如何嵌入政治与社会
经济生活作为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其他社会和政治活动。事实上,纷繁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活动所围绕的核心正是经济利益的生产和分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制度文明和生态环境下,政治和社会活动呈现多样化形态。无论如何,经济活动都无法脱离社会和政治环境而独立存在。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解决人类经济问题时显示了巨大的能量,经济似乎已主导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其方方面面,经济学也以一种“帝国主义”姿态不断向周围学科扩张。人们逐渐沉浸在市场经济这一体系之内,好像经济问题,金钱和物质文明就是生活的全部,甚至主导一切,傲慢的经济学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主题和分析方法不屑一顾。但经济学正为这种傲慢付出代价,经济发展逐渐遭遇可持续性问题,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严重不足,伴随经济增长出现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日益尖锐,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效性逐渐衰减。
正如前文所言,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学流派积极与社会学、政治学展开对话,试图修正狭隘的经济增长理论。布坎南(Buchanan,1962)在构建公共经济学框架时考察了和规则对经济体系的影响,着重从个体行为、决策及其互动中分析政治活动和经济过程;[6]阿塞莫格鲁(Acemoglu)分析了民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机制,认为产权和政治权力等因素决定市场均衡,进而决定经济的增长。[7]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如涂尔干(Durkheim)、普特曼(Louis Putterman),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等人都积极和经济学开展对话,相邻学科和交叉领域的互相融合极大推动了对经济增长的认识。综合他们的分析,一种观点认为文化、等社会资本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最有名的例如韦伯对新教伦理和加尔文教义改革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兴起发挥了重大作用;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传统国家较天主教文化传统国家也具有更高的绩效,Knack和Keefer(1995)、Durlauf和Fafchamps(2005)同样得出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正相关的结论,一个鼓励合作与协调的文化价值观和信念体系会增进经济绩效,但单纯强调文化决定经济发展的观点受到Acemoglu的挑战,认为一旦将经济制度因素考虑进来,文化的解释力度便没有那么显著。[8]
总结归纳各个学科之间的对话,关于经济增长和社会、政治因素的关系,大多时候人们的关注点在于社会与政治环境对经济活动产生的结构性影响,尽管这一努力拓展了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理解,但其具体过程和内在的机制却并不十分清。有关经济如何内生地、自发地增长,社会与政治体制的规律性变迁,推动变迁的主体和逻辑等问题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化。
三、经济的内生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主体
经济的增长总是要由一定的主体来推动,经济过程是一个不同类型角色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每个参与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以及长期利益的索取和保障,结合自身禀赋和掌握的资源,在一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寻求对这种权力的控制。首先,所处角色的差异决定不同行为主体信息来源和信息丰裕程度的差异,每个主体都具有特定和无法消除的自身利益,由于行为主体异质性的存在,每个主体对于环境和信息的解读和计算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行为主体面临不同的效用函数;其次,每个行为主体都不仅作为经济人而存在,还是社会人、政治人,也即每个人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和政治过程中。这就决定了行为主体通常不只面临一个效用函数,一个人不仅要在一件事情上作出选择,更要同时面临多件事情,每件事情都带来一定的效用,而时间、精力、资源和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行为主体必须首先在事情间作出取舍,之后才是特定事情上的行为选择。我们将此过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效用函数的选择,第二个阶段是对具体行为的选择;第三,在时间进程中,不同时点上行为主体连续的面对多个效用函数,每个效用函数往往持续性存在,即事情是一个历时过程,而非转瞬即逝。那么不同的效用函数通常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例如通过发挥互补作用达到独立效用函数所不能达到的效用,此时,过去就会影响现在和未来,路径依赖性因而得以存在;第四,每个效用得以实现不只取决于行为主体本身的行为,结果取决于行为的互动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利益的获得是社会交往的结果,因此必须考虑个人行为对其他人行为的影响;最后,效用函数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改变,行为主体的认知相应的发生变化,对环境和行为的认识也会得到修正,相应的,效用函数也得以重塑。
以上过程说明了行为主体在一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的行为逻辑,该逻辑是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被动的行为过程,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行为主体还必须考虑对利益的占有、享受和处置权。如果将追求利益视作财富的生产,那么对利益的占有、享受和处置就可以看作对财富的分配。在后一过程中,行为主体在更高程度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他们努力争取改变既有的政治和社会规则和结构,改变自身的角色和定位,以获得更高报酬或奖励。
(二)经济增长的过程
经济增长作为行为主体互动的结果而发生或者不发生,经济增长并不是任何行为主体的直接目的所在,只是作为行为主体追求和长期占有自身利益的诉求而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行为主体的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存在与国家利益相悖的行为主体,这些主体就没有动力促进甚至极力阻挠经济的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追求经济增长需要付出成本,不同行为主体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不同行为主体从经济增长获得的利益也是不一样的,结果经济增长通常并不是普惠式的,有获利者也有受损者。此外,一部分人可能通过搭便车的方式不劳而获,不费成本的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这表明经济增长并不能先验的发生,将经济增长作为国家目标,动员所有行为人共同努力达成这一目标也并不总是为行为主体提供可信的预期和激励。
在稳定的政治与社会规则和结构下,各个行为主体为了获得和占有更大的利益而寻求一定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并非每个主体都发生互动,互动的程度也因利益大小而在主体间有所不同。如果大部分互动发生在经济行为主体之间,每个行为人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尽可能多的满足别人的需求,当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在从事服务于别人的活动,同时自己也被他人所服务时,大部分主体的效用函数得到实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便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大部分互动发生在经济行为主体和政治行为主体之间,从而为寻租提供条件,经济增长就变得不确定起来。当大多数行为都是非生产性活动时,经济的长期前景必然暗淡;如果大部分互动发生在经济行为主体和社会团体之间,经济活动的范围就无法得到扩张,社会化大生产就无法实现,这种情形对应着小农经济的自然形态,大多数经济活动包围在一定的近缘文化和种族群体内部。
在不稳定的政治与社会规则和结构下,各个行为主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其行为就不仅仅表现为竞争形式,而可能演变为斗争形式,通过武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攫取利益,占取有力位置以获得未来的利益。一旦这种情形发生,想要打破这种格局就变得极为困难,除非有力量相当的威胁团体存在,才会产生改变现有规则的动力和积极性。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长期持续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
因此,经济增长依赖于稳定的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个条件下,行为主体才有可能和积极性从事一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等活动,通过与其他主体的竞争获得更优的资源配置,占得有利的位置,争取更大的权力,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利益。随着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人们的认识和能力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对利益分配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寻求改变现有的政治与社会制度,这一行为具有斗争倾向,但在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斗争的形式会逐渐趋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斗争的程度也会变得缓和。
(三)经济内生增长的实质
回溯世界各国经济历程,经济增长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脱离宗教、种族和政治服从而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独立和自由进行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否则交往规模就不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也就不能扩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就不能发挥,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成为不可能,现代技术也就无法产生和推广,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也不能产生和存在。
与之相反,经济的内生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自发的过程。长期性体现为经济内生增长的生命力,这种增长不是短期性的,而是长时期的、遍历性的满足于广大行为主体的利益诉求而存在的。可持续性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体现为增长不是竭泽而渔式的,牺牲未来和下一代人福利的发展,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体现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体系的协调和共同发展。尽管经济的内生增长以经济过程脱离宗教、文化和政治而独立为前提,但这种独立不是对政治和社会的背离,也不是对政治和社会因素的抛弃,三者之间仍然相互作用和影响;自发性体现为经济的自然增长,而不需要借助外力,尤其是政府的推动和干预来达成。
就内生的逻辑来看,这种增长表现为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具体的,一定的政治与社会规则和结构下,行为主体获得更大利益的愿望推动他们努力满足其他主体的需求和愿望,这种愿望的实现程度决定所获得收入的高低。另外,正是满足其他主体需求才产生了自我的需求,因为满足别人的需求必须要生产或销售产品、服务,这就产生了对原材料和其他资本的需求,与此类似,原材料提供商也因为供给才产生了新的需求,这样的链条和网络构成了整个经济过程。该过程又是动态变化着的,随着制度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认知程度和能力的提高,一些旧的需求逐渐萎缩甚至被淘汰,新的需求被不断发现甚至创造出来,也就创造和发现了新的市场,最早发现并成功扩大市场规模的主体就将因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探索失败也将使迈出第一步的主体为此付出代价。成功创新的主体将反过来推动整个链条和市场的革新,这种进步和竞争的力量自发地推动经济的内生增长。但实际上,创新的成本往往极高,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一个鼓励和容忍失败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就有可能走在创新的前列。同样,通过外力干预经济内生增长,即使怀有善意的目的,一旦干扰或将经济调整的路径打破,经济的内生增长就会因此中断或者扭曲。有必要强调,经济的内生增长是一个过程和结果,是一个先后经历了由种族群体、宗教组织主导到政治主导,到企业家主导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作为一个目的而实现的。
四、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内在关联
(一)政治与社会
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全部关系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着重考察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比重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康豪瑟的大众社会理论为切入点,康豪瑟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结构应由三层组成:政治精英—中层组织—民众。但是现代化进程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传统意义上以村落和亲缘为基础的联系,也就打破了社会中层组织。中层组织的多样性导致利益和认同感的多样化,也就降低民众被大量动员进同一个运动中去的可能。缺乏社会中层力量则会使大众更容易受到小部分政治精英的控制,或者导致民粹主义。[9]因此,政治和社会的关系与结构为主体提供了特定的行为预期,社会力量过于弱小,占多数的经济行为主体与少数的政治精英直接对话和讨价还价就会因为刚性过大而过于脆弱,引发暴力、冲突的斗争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反之,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局面就更容易达到,经济内生增长的机会便因此而增加。
(二)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最重要的体现在政治精英群体和经济行为主体的互动过程中,互动的规则由政治精英群体制定和实施,并由其他社会群体监督。双方行为主体都有追求自身利益的诉求,但政治活动本身不创造任何财富,财富全部由经济行为主体创造。此外,对权力的占有还是未来占有和享受利益的保证。如果双方的互动是一次性的,政治精英必然选择全部攫取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如果双方的互动是重复的、多次的,政治精英通常不会选择全部掠夺行为,而是通过征收一定的税收为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可靠的保护,甚至通过实施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权保护等政策,以期望在扩大财富生产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另外,政治精英群体要同多个经济行为主体交往和互动,因此就必须顾及自己的声誉,以使得和另外经济行为主体交往时的行为和策略可信;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深入,政治精英还面临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促使政治精英努力提高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家能力,从而在长期保证自身利益的占有。
政治活动影响经济行为的同时,经济行为主体也会寻求改变政治体制以获得更好的获利机会,不同的收益——成本差异决定主体寻求改变政治架构的程度和方向。例如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各种手段试图推动和改变政策制度的变迁,当大部分行为主体都有能力影响政治体制及其他政策时,互动的结果可能恰恰是中立和不偏不倚的,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当只有少部分行为主体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时,其他行为主体将会失去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被动的、消极的参与经济过程,整个经济可能就陷入低水平的发展陷阱。
(三)社会与经济
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经济行为主体和社会的互动过程当中。一般而言,经济活动是人们获取利益的主要手段,但人们也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诉求,需要诉诸于社会来达成。此外,社会文化、习俗、规范等非正式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甚至改变人们的效用函数。最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结构改变的难度较大而较为稳定,使得行为主体的预期得以相对的稳定,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更多的黏性和柔韧性,这样才能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不至于产生过大的落差,为经济的内生增长提供了缓冲和的作用。
五、导向我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合理建议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多年,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边际效用已开始递减,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市场体制仍然必要。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当前中国经济模式不可持续性也已达成共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提示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思路。综合前文,经济的内生增长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由于激进的政治体制改革会大大增加社会动荡的可能性,鉴于此:
首先要继续扩大和激发更广大主体主动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将经济发展的主体由国家、省、市、县、区扩展到企业家和个人,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创新,使经济发展的链条延长和更新,形成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内在动力。
其次在经济体制改革边际效用递减的时刻,要重点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强化社会力量,促进各类社会团体的自发形成,以发挥行为主体间的协调和互补作用,通过社会自身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积极创建良序的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强大的社会力量能促使民众运动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形成,从而降低大规模、冲突性社会运动,为改革的渐进创造条件。
最后,要不失时机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大部分的政治体制改革都应在社会体制改革边际效用递减以及社会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自发的、内生的进行,通过这种继起的、渐进的改革和变迁,保持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协调和相互适应。
参考文献:
[1]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2]陈新斐,张婧.谈知识进步下
内生经济的增长模型[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
[3]李雪峰.人力资本、R&D与中
国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科
技论坛,2005,(6).
[4]李治堂.人力资本积累、研究
开发与内生经济增长[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
(3).
[5]Hayami,Y.,V.W.Rutt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vised Ed[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6]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
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
[M].陈光金,译.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
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
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
起源[M].马春文,译.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8]魏福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因
素: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
评论,2011,(3).
[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