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15 11:43:55

序论:在您撰写海洋产业发展趋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海洋产业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 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海洋三次产业

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基础雄厚,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的重要平台。十二五期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海洋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海洋产值占接近全国海洋产值的1/3。

十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目标。因此,需要在新的发展时期对北部海洋经济圈进行发展态势和趋势分析,以促进各沿海经济区优势互动、协调发展,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研究我国北部海洋经济圈十二五期间海洋三次产业发展的演变情况,以期为区域布局优化与协调互动提供依据和参考。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ArcGIS中的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进行插值,该方法以插值点与样本点间的距离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能够对地理区域内的空间数据进行很好地描述和估测。本文研究数据为北部海洋经济圈内15个地级市2009年和2013年海洋三次产业产值,数据来源为《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结果分析

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将各地市海洋三次产业产值插值到栅格图层,可以直观地显示北部海洋经济圈十二五期间海洋三次产业发展的演变情况。

根据图1,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的辐射效应明显,区域内四个比较强势的发展地区都对周边地区该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协带作用。同时,大连、唐山、潍坊和烟台四个主要产业重心点并未发生较大偏移,始终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但潍坊、烟台的重心域表现出明显的收缩迹象,说明两地海洋第一产业的优势正被省内其他地市逐渐缩小,产业发展越来越均衡。另外,环渤海地区海洋第一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较为一致,五年内相对发展程度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有天津市拉大了与其他地市的产业差距,这与渤海湾地区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是一致的。

从图2可以看出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天津市一家独大,其产业产值远高于其他地市的产值甚至两个次重心点青岛、大连,承接京津冀优秀的产业发展要素使得天津市相关工业的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另一方面,天津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辐射作用非常巨大,带动了河北省的大部分沿海地市以及山东省北部地区,正外部效应明显;另外,山东省海洋第二产业发生了相对的衰退,胶东半岛相对于山东中西部的相对优势也在减弱,甚至威海市还产生了相对劣势,应引起更多的注意。

图3反映了海洋第三产业的演变趋势:一是天津市和山东省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大连市相对优势也比较明显;二是天津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十分巨大,带动了河北省的大部分沿海地市甚至河北、山东的部分内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青岛市对胶东半岛的辐射作用也较为明显,而大连市对辽东半岛的辐射作用则十分有限,甚至不能覆盖大连市自身区域,协带作用较弱;最后,天津、青岛、大连对周边地区的产业辐射作用都在减弱,主要原因与资金、人才等产业资源的集中引起的产业集聚效应有很大的关系。这一问题是十三五期间各经济区所面临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即如何在吸引产业资源集聚发展的同时产生积极的辐射协带作用,对周边地区产生正面的外部性,最终实现整个区域整体发展的共赢局面。

3结论与建议

(1)分析表明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三次产业发展的协同性较差,第三产业发展较一、二产业明显滞后。十三五期间应注重构建合理的产业体系,巩固海洋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源产出效率,侧重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北部海洋经济圈具备雄厚的工业产业基础,技术、资源、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海洋经济发展需要依靠陆海联动与陆海统筹,实现以陆促海、以海带陆,充分发挥陆域产业的溢出效应。同时要强化区域内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3)大力推进科技兴海战略。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夯实教育基础,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技术创新方面则注重构建多层次的海洋科技创新体制,同时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此实现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h.基于GIS的黑河市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2]徐琳.基于ArcGIS的地面沉降数据空间分析技术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3]张富刚,刘彦随,张潆文,翟荣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态势与可持续对策[J].资源科学,2009,08:1335-1340.

[4]陈雯,宋伟轩,杨桂山.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区的城市化发展态势、动力与趋势[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1:28-38.

第2篇

【关键词】滩涂文明;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一、滩涂文明的历史演变及滩涂资源开发和发展价值

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海滨地带,是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滩涂资源的开发和发展必然会更加巩固中国海洋大国的地位。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匮乏日趋严重,滩涂资源作为强有力的贮备资源,对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滩涂资源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促进耕地占用与补偿的动态平衡,缓和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还可以促进农、林、牧、渔等的发展,对我国沿海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滩涂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滩涂资源的发展趋势的现状,课题组于2016年7月到8月期间,利用暑假的闲暇时间,对南通市如东县的滩涂进行了实地调研,从相关政府部门了解了他们对滩涂资源的开发政策及实施情况,并进行一定的考察调研与数据收集。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平台,凭借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了更为详尽可靠的资料,对滩涂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滩涂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滩涂文明的历史发展和滩涂资源开发实证调研背景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滩涂文明的历史演变及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以江苏滩涂为例对滩涂造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刘增,1985);有学者研究了滩涂的开发模式并且对此进行了适宜性的评价(王芳;朱跃华,2009);有学者分析了滩涂围垦的利弊和会出现的问题(文伟;徐向明,2012),有学者探讨了在滩涂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李富春;王延树;胡艳丽;姚祥,2013),有学者研究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保障机制(顾长洲;李伟,2011)。以上研究对我国滩涂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进行了严谨的论证,但是滩涂的开发和产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开发成果也将不断丰富,所以对滩涂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滩涂资源的开发和发展问题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滩涂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趋势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资源的短缺;人口的增长和生态的破坏,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我国的滩涂资源丰富,但是我国对于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例如,荷兰利用滩涂围垦进行个体经营大规模机械化农场, 发展大农业;还有些国家设立浅海滩涂自然保护区,在保护湿地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环境优美的休憩地,并形成旅游产业等等。相比而言,我国的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单一,发展的农业大多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均较低,并且许多地方不重视设立自然保护区,导致滩涂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另外,在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政府的检查力度不够强;相关技术水平不够高等等问题,这些都对我国滩涂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逐步成为沿海地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手段。因此,加强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向国外的优秀经验学习。主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海岸带进行综合管理;第二,利用滩涂生物技术,进行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设立浅海滩涂自然保护区。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国的滩涂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就一定能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添砖加瓦。

四、加强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思路

加强我国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创新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我们不能再跟以前一样走老路,我们要提高技术水平,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比如,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程度高的滩涂农业;还有,利用高新技术――滩涂生物技术,从而使成本降低,但是形成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格局。其二,大力推行滩涂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滩涂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业。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一举两得。

确立以创新开发滩涂资源方式的目标和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加快浅海滩涂资源开发是现在我国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对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发展海洋新兴产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滩涂资源的_发利用要想发展,就只有创新。此外,滩涂围垦的开发利用,既是我国沿海开发的增长亮点,也是探索实践的创新焦点。滩涂是一种综合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只有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体现其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水文、地质价值等。

结 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滩涂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再是离我们很遥远的话题。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如何向海洋强国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我看来,可以就从滩涂资源着手。丰富的滩涂资源是我们的强有力的后备军。但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开发利用它,让滩涂资源最大程度的体现它的价值,并且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路虽然难走,但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

第3篇

>> 山东省无棣县侯家村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 山东省兖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无棣县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山东无棣县制定落实对残疾人的税费减免政策 无棣县现代农场设计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山东省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趋势与比较 金融创新支持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浅议无棣县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 浅析无棣县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山东省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研究 山东省齐河县休闲食品产业发展调查 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借鉴日本经验探究山东省动漫产业发展策略 1971―2010年无棣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山东省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姜秉国,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92-96.

2.梁晨.北海市海洋文化产业调研报告[C].中国文化的根基:特色文化产业研究(第二辑).齐勇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188-195.

第4篇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TOPSIS法;对策建议

一、产业竞争力研究基础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产业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比较的内容和比较的范围。产业竞争力比较内容指的是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实现能力。产业竞争力比较范围指的是国家或地区,是一个区域的概念。因此,产业竞争力分析应突出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位优势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比较优势原理和竞争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强调同一国家不同产业间的比较关系,而竞争优势强调不同国家同一产业间的比较关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因此,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决定因素是比较优势,而直接作用因素是竞争优势。

1. 钻石理论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需要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政府六个要素共同决定。其中前四项是关键要素,后两项是辅助要素,它们之间彼此互动(如图1)。

(2)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类。

2. 显示性指标,用以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两个指标。显示性指标可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方法包括四种:一是“贸易专业化系数”(TSC);二是“出口绩效相对系数”;三是“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CMS);四是“显示性比较优指标”(RCA)。

3. 分析性指标,用以解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反映的是竞争力已经得到显示的解释变量或未实现的竞争潜力,可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其中,直接原因指标又可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第二类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第三类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间接原因指标主要是指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模型。

二、广州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分析

(一)海洋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

结合广州市海洋发展情况,利用海洋资源、环境和人口为约束条件,选择四个量化海洋经济主导产业评价的基准指标:产业结构基准、市场竞争基准、效率基准、产业关联基准。

1. 产业结构基准

衡量产业结构基准选取的是经济弹性系数和产业集聚水平,经济弹性系数可以反映出产业的发展和萎缩过程;产业集聚水映的是产业生产的集中程度。

(1)经济弹性系数

产业经济弹性系是指产业的相对变化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对变化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η为产业经济弹性系数,θi,t为i在t年的产值∑θ,为所有产业在t年的产值。

(2)产业集聚水平

hi=(xj/x)2,(j=1,2,3,4,...,n)

其中:xj表示j行业i的经济活动水平,x为全国范围内该行业的经济活动水平

2. 市场竞争力基准

市场竞争力基准通常采用产业相对规模和产业环比增长速度来衡量,产业相对规模说明了目前产业的增长实力,产业增长速度则能说明产业的成长性。

产业相对规模m=Δy/y,其中:Δy表示该产业的增加值

产业增长速度v=yt/yt-1,其中:yt表示报告期产业增加值,yt-1为上一期产业的增加值

3. 效率基准

效率基准可以由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来表示,劳动生产率反映产业生产的效率,就业弹性系数反映该产业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就业的拉动。

劳动生产率e=xi/li,其中:xi和li分别为i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

就业弹性系数d=r/g,其中:r和g分别为广州市就业人数增长率和海洋生产总值

4. 产业关联基准

对产业关联基准的测度,选取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和产业贡献度。都能反映出海洋各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与贡献作用。关于海洋产业间的关联系数,采用了灰色关联模型测度。

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V=C*R,其中:C是产业贡献率,R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产业贡献度C=M.D,其中:M表示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量,D表示广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量。

(二)广州市海洋产业指标测算及结果分析

1. 广州市海洋产业指标测算

在指标测算中,主要使用2010~2013年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各主要产业产值、就业人数。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公式分别对广州市2011、2012年的四个基准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2012年的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和这2年的发展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测算结果(如表1):

2. 结果分析

(1)产业结构基准

从经济弹性系数上看,2012年广州市的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的经济弹性均大于1,说明这些海洋产业发展处于增长阶段,增长速度高于广州市海洋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从变动趋势上看,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船舶业处于增长状态,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处于稳定阶段,而海洋交通运输业处于负增长状态。

广州市海洋产业集聚水平相对于全国来说,海洋化工业为低寡占型产业,其他均为竞争型产业。从发展趋势看,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呈聚集趋势,海洋生物医药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呈分散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

(2)市场竞争力基准

广州市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相对产业规模不大,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建筑工程低于1%;从发展趋势上看海洋生物医药业呈上升趋势,其余业均成下降趋势。

从产业增长速度上看,海洋生物医药业增速比较大,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增长比较平稳,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3)效率基准

从劳动生产率看,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宏观经济政策有关,其余产业均呈上升趋势,正是科技创新在海洋产业发展的作用体现。

从就业弹性系数上看,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就业弹性系数较大,说明这些产业对劳动吸纳的能力比较强,其他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比较低;从发展趋势上看滨海旅游业有所增长,其余产业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是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海洋各产业中。

(4)产业关联度基准

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对广州市地区的带动作用比较大,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较小甚至呈现负带动;从趋势上看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呈现增长趋势,海洋工程建筑业呈稳定状态,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业呈下降趋势。

海洋医药生物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贡献度比较大,其他产业带动作用较小甚至呈现负带动;从趋势上看广州市海洋产业的贡献度逐渐分散化,说明广州市海洋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化,逐步走向多元化。

(三)基于TOPSIS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分别用A、B、C、D表示产业结构基准、市场竞争力基准、效率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用A1、A2表示经济弹性系数和产业集聚水平;B1、B2表示产业相对规模和产业增长速度;C1、C2代表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系数;D1、D2代表产业对地区经济带动率和产业贡献度。采用调查、咨询专家等指标赋权方法得到如下权重(如表2):

将数据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

其中:xi表示标准化值;Xi表示原始值;Xmax、Xmin分别表示原序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表1中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TOPSIS进行测算,得出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评价得分(如表3、4):

(四)广州市各主要海洋产业竞争力现状

指标体系测算的结果显示,2012年广州市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位居海洋产业发展总得分前三位。说明,这些产业在现阶段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处于快速成长期,对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强大带动力,符合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适合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广州市主要海洋产业的得分和排名一直在变化。2011年排名前三的海洋产业有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滨海旅游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得分差距比较大,其他产业发展比较平稳。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质量呈现大幅度的提升、其余产业发展质量正在稳步增长。

(五)关于广州2013年滨海旅游业和港口运输业与计划单列市的比较

1. 滨海旅游业

以表5中可以看出,在计划单列市中国外入境旅游这项中广州占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旅游人数这项中广州与其他计划单列市并无明显差距,而在国内外旅游人数这项中广州次于大连、青岛和宁波。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广州的滨海旅游业与计划单列市是旗鼓相当的。

2 .港口运输业

从表6中可以看出,广州的港口货物运输量仅次与大连,但是与领先于其他计划单列市优势并不是很明显,而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排在深圳和大连之后与青岛齐平。从一定的层面上看,广州的港口运输业略占优势,但是优势并不突出。

三、提升广州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引导

海洋开发涉及众多产业部门,包括港口、水产、运输、石化及旅游等,各种产业活动之间有较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冲突,因此,要优化广州市海洋产业结构,需充分考虑海洋开发活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等,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做好海洋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指引作用,引导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海产业。围绕广州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建设工作,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形成一批重大海工装备和产品,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规模。突出发展涉海服务业。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旅游业、涉海金融、海洋科技教育、海洋文化体育和商务服务业,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和海上观光旅游,同时,实现由夏季观光向四季休闲度假的转化,进一步提高滨海旅游产品层次,拓展产品内涵,提升海洋第三产业的引领和服务作用。稳定提高海洋第一产业。树立品牌渔业、高效渔业和生态渔业发展理念,搞好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创新海洋产业投融资机制

拓宽海洋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扩大海洋产业直接融资规模,依托政府财政资金探索建立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吸收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海洋产业发展,鼓励工商资本、外商投资等进入海洋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涉海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完善金融支撑体系。创新海洋保险种类与产品,提升海洋产业保险补偿能力。创新信贷产品支持涉海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涉海抵押融资方式,推进海域使用权交易平台建设。对海洋第一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给予政策性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税费优惠措施,完善涉海政策性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保险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洋,丰爱平,刘大海,马琳娜.基于聚类分析的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1).

[2]殷克东,王晓玲.中国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联合决策测度模型[J].经济研究参考.2010(28).

[3]徐丛春,宋维玲,李双建.基于波士顿矩阵的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02).

[4]李晓光,崔占峰,王少瑾.蓝色经济区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02).

[5]王圣,张燕歌.山东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体系的构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 (07).

[6]扈丹平.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7]孙林林,李同N,吴涛.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5).

[8]吴姗姗,张凤成,曹可.基于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沿海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J].资源科学,2014(11).

第5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ocean. The coastal countries (region) al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arding the construction in marine power (region) as a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nation (region). Shandong province, as one of the marine economy provinces, is with urgency, reality and necessity to develop marine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ing the marin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marine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words: the marine economy;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K92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日本海洋经济已占该国GDP的14%。通过分析国内外各国家(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我省发展海洋高薪技术产业提出策略建议[1][2]。

1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1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起来的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和海洋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势,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分别提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3]。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各国(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欧洲委员会(The Council of Europe )的研究估计,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产生的经济价值每年在180亿欧元以上;临海产业和服务业直接产生的增加值每年约1100亿~1900亿欧元,约占欧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欧洲地区涉海产业产值已占欧盟GNP的40%以上 [4]。

1.2 海洋开发与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国际海洋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公约》的生效实施使沿海各国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对海洋在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已经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海洋地理观以及新的海洋国土观、国防观、海洋军事空间观等[5]。

1.3 人口与海洋的联系日益紧密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人口、经济、产业不断向沿海地区聚集,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世界上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预计到2025年将有接近75%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波士华”城市群面积约13.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00万, 该区面积虽不到美国国土面积的1.5%,却集中了15%,左右的美国人口,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以上,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日本东海道城市群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占日本总面积的20%,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集中了日本工业企业和就业人数的2/3、工业产值的3 /4和国民收入的2 /3,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

1.4 海洋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20世纪80 年代以来,美、英、法等传统海洋经济强国以及近邻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优先发展海洋高科技的战略决策。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政策,旨在激励和引导科学技术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竞争力,保持其在海洋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海洋科技的发展使得海洋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而海洋研究领域的拓展又导致海洋开发深度逐渐加深,难度不断加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深海勘测和开发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科学考察船、载人潜水器、遥控潜水器、深海拖拽系统、卫星等先进设备的使用,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开始从近海转向深海,开发内容也由简单的资源利用向高、精、深加工领域拓展。

2国内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尽管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由于海洋的复杂性、研究的艰巨性以及投入的有限性,使海洋调查、监测以及对海洋资源环境基本规律的研究相对缺乏,目前为止还没有弄清我国近海的资源环境状况;海洋技术装备落后,海洋基础建设缓慢;海洋科技投入水平低;可供转化的高技术成果少,转化率低;海洋科技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海洋高技术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高;促进海洋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有效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海洋经济整体规模偏小。

中国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是发展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技术,开发海洋药物资源,形成海洋医药产业;发展海洋农牧化技术,培育优良生物品种,推动海水养殖业发展;开发海水利用技术,扩大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规模,形成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海洋环境技术,推动海洋仪器仪表产业、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发展海洋生物制品研发技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形成海洋生物制品加工产业。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实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于国家海洋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一五” 期间,沿海地区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推进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海洋经济运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海洋经济现已成为带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构建开放型社会的有力支撑,也为 “十二五”时期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广东、福建、天津和辽宁等省市坚定不移地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分配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资源,通过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开发,将海洋高新技术大规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一些成效显著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如:以技术为依托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使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制与生产紧密结合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模式;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合资模式——利用外资进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模式;产业园模式——创办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海洋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和辐射中心及积极培养和引进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人才,集中力量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等模式。

3加快推进山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山东省是我国的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产业基础较好,门类齐全。良好的海洋产业基础条件是山东省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石。但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山东省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产业技术含量有待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科研机构分布过于集中,科研管理体制比较陈旧;科技投入明显偏低,人才结构亟待优化;产业积聚度不高,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完善等。

山东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需要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大优惠扶持力度。要结合《全国海洋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2015)》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快制定相关鼓励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 实行政策聚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等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加快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组建一批“科工(农)贸一体化、销一条龙”的大型海洋科技产业集团。在工作指导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

2.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除省级财政增加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外,鼓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属的市、县(区)财政增加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研发的投入,增长的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对入驻基地企业可享受各种形式的财税优惠政策,对公共实验平台建设、企业引进境外先进专有技术等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对重点产业及配套生产企业购置土地或物业方面给予补贴。帮助致力于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解决人民币银行贷款授信额度,并给予部分贷款贴息。

3. 加强政策引导,加快集聚海洋高新产业风险投资。尽快落实山东风投引导基金的投放。率先建立促进风险投资集聚的政策体系。形成多渠道风投引导基金政策的集聚。

4. 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人才集聚,构建海洋高新技术的人才高地。加强海洋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重点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的个人所得税给予补贴或部分返还,并在户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出入境手续等方面实行系列的优惠政策。设立海洋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奖励基金,鼓励科研人员结合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海洋高新技术应用研究。

5. 加大对海洋高新技术集聚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临港新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商务商贸、教育、居住、医疗、旅游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营造引人入胜的海洋生活环境,成为郊区生态环境优良、形态美好的宜居新城之一。

6. 实施规范化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依法管海、依法用海是关键。

参考文献:

储永萍,蒙少东.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

刘容子.海洋高技术发展趋势[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0,3(1):35-42.

付一新.各国海洋产业界定与海洋经济发展统计比较[J].经济论坛,2011,8:144.

郭军,郭冠超.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思考[J].宏观经济与管理,2011,1:39-41.

向云波,徐长乐,戴志军.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46-52.

张莉.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N].中国海洋报,2007,3.

胡建廷,郑冰,马健.山东海洋科技创新现状刍议[J].科学与管理,2006,3:27-30.

第6篇

关键词:临港产业 发展趋势 发展原则 发展举措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95-01

一、临港产业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海洋经济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内容丰富,涵盖诸多方面,而临港产业成为海洋经济一个重要热点。进入21世纪临港产业已成为沿海国家或地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国际发展实践表明,临港地区尤其是港口城市通常都是产业集中、物流集散、要素集聚、经济繁荣的发达地区,如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沿太平洋工业带,以及新加波、香港等,都是依港而建。世界上多数沿海地带由于有港流而成为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我国沿海地带,上海的洋山港开发,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规划,福建省组合福州、厦门、泉州港的力量,打造海峡西岸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附加值、大进大出的特征。苍南县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关键就在于通过临港地区开发,释放临港地区的巨大潜能,切实把临港地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推动苍南县产业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临港优势,抓机遇、抢时间,加大推进力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分散优势整合为整体优势,全面提升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的水平。

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培育大园区,快上大项目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大产业”指市场前景广阔,比较优势明显,具有导向性、支柱性、带动性的产业;“大基地”是指形成特色产业企业群体,规模扩张,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区;“大园区”是指环境好、成长快、能够促进优势生产要素集聚的发展平台;“大项目”是指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建设载体。

二、发展临港产业的基本原则

发展临港产业要遵循港口开发和产业开发的规律要求,紧密结合苍南实际,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策略,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港口经济体系。

1.可持续快速发展原则。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苍南县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个阶段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海洋经济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政府在指导海洋经济发展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与生态建设,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坚持海洋经济适度快速发展的原则。

2.重点发展主导性支柱性产业原则。海洋经济发展要突出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海洋资源加工业和临海重化工业,形成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临海工业经济地带;二是坚持捕捞、精养、深加工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业、港湾和近海网箱养殖业、海产品精深加工业。保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环境优势,把苍南建成海岛度假旅游胜地;四是在海运、公路、铁路、航空综合运输体系的框架下,加强港口建设,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

3.科技兴海原则。整合海洋科研力量,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努力引进智力、人才和科技成果,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科技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型转变,增强海洋产业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三、发展临港产业的主要举措

为适应临港产业的发展需要,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1.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做好宣传工作,强化民众海洋意识,使海洋经济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限期办结制、首长责任制,对历史遗留重大项目进行清理,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建立行为规范、程序简便的审批制度。建立临港产业开发信息网络,加强经济预测和信息服务。

2.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通过举办招商会议、走出去招商、穿针引线和中介等方式,加强海洋产业的招商引资推介工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建立招商引资奖励制度。

3.以优惠政策吸引大项目。组织力量研究制定适合苍南特点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在国家政策允许下,鼓励各种投资者开发投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

4.建设市场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服务,培育多层次的海洋经济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贸易市场、海域使用市场、海洋科技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等,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为国内外企业进入临港产业园区创造良好的环境。

5.建设海洋公益服务系统。建设海洋产品质量、环境及灾害监测体系和预报、预警系统,增强海洋地震和海啸预报预警的能力;建设海洋、气象、公安边防、环保、海事、民政、广播电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全面协调灾害预报、灾情评估和灾后救助等的组织领导,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7篇

关键词 广西 海洋化工 专利信息分析

1.引言

海洋化工业是指以海盐、溴素、钾、镁及海洋藻类等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的物质作为原料进行的一次加工产品的生产活动。据科学家测试,海水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其含量最大的11种依次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溴化物、硼酸盐、氟化物、钠、镁、钙、钾、锶等;在80多种元素中,其中有17种元素是陆地所稀缺的,其数量比陆地储藏量要大得多,对提供人类能源和工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2.我国海洋化工产业专利信息分析

2.1海洋化工产业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分析

任何现代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该领域的技术发明创造。产业从无到有,从兴起到衰退,总是伴随着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基于专利申请的数据分析我国近10年海洋化工专利申请,对把握海洋化工产业发展趋势有指导作用。

图1 2002-2011我国海洋化工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见

从图1显示,10年间我国海洋化工专利数量增长呈现出典型的朝阳行业曲线特征,合我国海洋化工作为新兴产业的技术特点。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从2006年开始的大幅增长,与我国2006年《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力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事业跨越式的发展,各沿海省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开展科技兴海,取得了初步成效,也证明了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能力对于海洋产业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海洋生化工业用酶专利分析

图2.1 海洋工业用酶申请与公开趋势图

海洋工业用酶专利申请在2007年以前不足每年5件的申请量,说明该时期以前对海洋工业用酶的研发投入不够重视,2007年开始增长,说明申请人的相关研究已开始有所突破并企图抢占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5项外国发明专利均在2008-2011年申请,说明该领域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时间较晚,说明海洋工业用酶领域在全世界范围内起步较晚,拥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我国在海洋工业用酶专利申请排名前五名的分别为山东 26项发明专利,江苏 6项发明专利,浙江5项发明专利,辽宁4项发明专利,安徽 3项发明专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国专利申请占了总量的近10%,说明国外科研机构已经开始重视我国海洋生化工业用酶领域,我国应加大力度发展自身技术,做好国外申请专利的相关准备与应对措施。

图2.2 海洋工业用酶申请各省分析

综上所述,在海洋生化工业用酶领域我国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各种理论技术发明多由相关研究所完成,在技术生长曲线中处于萌芽期阶段,相关参与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相对较少,在获利能力方面短期内难以见成果,需要在技术科研相关方面给予扶持,使其在产品方面得到突破与创新。

2.3海洋精细化工专利分析

专利公开相对于专利申请具有滞后性,故专利公开数据与专利申请数据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由图中可以看出:在2008年专利申请量最多,2011年仅次于2008年,专利申请量6件,而2004年未有专利申请;其余年限专利申请量比较稳定,保持在3件或4件。总体来看,我国在海洋精细化工领域方面的专利申请比较稳定,但每年的申请量较少,与我国拥有大面积海域的地理优势存在不和谐之处。

我国在海洋精细化工领域专利申请数据最多的省份为天津市,且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其次是山东和辽宁,分别申请专利有3件、北京和广州、四川专利申请各有2件,江苏、台湾和河南省也均申请有专利。如图:

图2.6 海洋精细化工领域各省份专利申请量图

综上所述,我国在海洋精细化工领域的专利数量较少,且针对支持提溴、提钾等新技术研发,大力发展溴系列制品、苦卤综合利用制品、精细化工等产品的专利更少,专利技术尚不成熟,从侧面也表明我国在海洋经济化工领域的巨大发展前景。

3 促进广西海洋化工产业发展的对策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进行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技术革新,加快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广西作为临海大省,占据着明显的地理优势,在海洋新兴产业相关领域并未有突出成就,为加强广西该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尚需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基于广西现有海洋新兴产业相关技术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快广西海洋化工产业发展。

3.1增强海洋资源开发意识,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制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装备研发和生产基础,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产业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是推动广西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

3.2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海洋科技人才

我区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队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借鉴山东福建等省份的先进经验,广西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上,应以大学和相关科研机构为依托,建立新型海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构造引进和培养海洋科技重点人才的良性环境,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才梯队,以尽快缩小海洋科技水平与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差距。

3.3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基于我国海洋新兴产业专利申请情况来看,一方面产业相关技术不够成熟,缺乏科研技术的支撑,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利苦于缺少将专利成果付之产业的渠道,导致相关专利发明寿命普遍较短。因此,广西要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以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推进广西海洋开发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成和提升海洋经济的发展。

4 结束语

近十年我国海洋化工专利申请数据的时序曲线充分显示着一个典型的朝阳产业趋势,广西政府把加快海洋化工新兴产业建设列入“十二五”科技规划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要想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广西需要加强海洋化工产业支持力度,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高新技术海洋化工企业,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海洋化工技术科研水平,力争建设成全国优秀的海洋化工基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