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14:51:38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健康教育课心得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高达30%左右,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比例有所上升,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现实,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任务,在普通高校开展正规而系统的心理教育,并指出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2006年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则明确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为未来的工作任务之一。可见,课堂教学是我国促进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健康人格课等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进行。我校自2006年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以来,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限选课。本人结合四年多的教学体会和感受,就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出一些看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要求
(一)不是单纯的知识课 而是实际应用课
心理健康课要传授学生身心发展的常识、心态调适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使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了解,但它绝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课程。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排除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忧虑,学会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人际关系上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使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心理变得健康,使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得更完善。为此,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引导学生把心理健康知识弄懂并学会应用,杜绝纯理论灌输,而应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开展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术和自我超越方法。如果学生虽知之而不能行,则会加剧消极情绪的体验,心理健康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二)不是教师的“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
如果把心理健康课定义为:老师不断地讲、学生呆板地听,那就说明教师根本没有理解这门课的意义。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身边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对学生学习教材中遇到的疑点进行适当的点拨,促其自悟;对难点问题进行精确的讲解,促其思路畅通。为此,教师不要怕学生太活泼,不要怕课堂秩序“乱”,而要一改传统风格,努力上成师生互动的课、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课,师生共同收益的课,这样才是成功的理想的课。
(三)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
在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做到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容,这比在其他任何教学中更显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恰如其分地动用教学幽默,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否则这门课程的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一般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要另辟蹊径。通过实际的教学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教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一) 案例分析法
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学习活动、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个性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成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然后师生就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矫正办法等一起展开分析讨论。教师在引导、分析的同时,可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分析讨论中,传授给学生。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我在选取案例时,注重从同学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力求使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我相信一个优秀的案例会很自然的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二) 团体训练法
团体训练法是指针对大学生遇到的一些共同问题进行的课堂分组活动。例如在与同学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价值观不明确,导致在找工作的时候很迷茫,面对众多招聘单位,不知道自己应该把简历投到何处,是更倾向于工作的环境,还是更倾向于工作收入。而工作价值观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的努力方向就越明确,在大学期间能够确定方向,少走弯路。
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工作价值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工作价值观的拍卖,学生将自己最看重的方面投资,拍卖的形式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课堂气氛活跃,活动结束后大家积极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全体同学分享,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帮助大家确立了自己的工作价值观。
(三) 表演心理剧
心理剧是用表演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对一些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自我情况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适当运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是由班级成员扮演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学生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激发处理问题的灵感。表演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创造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认清自己的问题,培养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在表现心理剧时,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1)事前沟通,使成员有所了解,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2)说明情境,将要扮演的情境及其特征加以说明,让成员有机会提问并提出建议。(3)让学生自愿选择角色,即兴表演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4)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四)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如对所教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后,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胆怯、自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个情况,在教学中我除了教学生一些增强自信的方法外,主要对他们进行自信培训。因为不自信的学生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往往是优点也变成了缺点,而且他们在人际中不敢说不、不敢拒绝、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生怕拒绝或坚持立场会得罪别人,结果自己常常陷入烦恼、焦虑、矛盾之中。为培养学生的自信,我采用下列训练方法:
(1)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大声向同学介绍自己,尽量介绍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少于10条优点。
(2)创设一些假设的情境或学生自己遇到过的情境,例如:别人随意占用你的时间,令你觉得无法支配自己,你该如何表达你的想法;同伴要求你陪他参加你不喜欢的活动,你该如何拒绝等。训练时把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不自信的学习向对方清楚地说出“不”,让学生学会作肯定的拒绝。
(3)训练学生学会肯定的请求。学生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情境或指导者提供的情境,相互对应练习。
(4)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时可以伴以体态动作。
三、对教师的要求
(一)具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一个合格的心理健康课教师,除了要对本课程的结构有透彻的了解之外,还应精通青年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了解生理学和社会学等临近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获得,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培训自学相结合,则是迅速成为胜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二)人格和谐 心理健康
正如一个“口吃”的教师难以教好语文,一个“五音不全”的教师不可能教好音乐一样,一个终日忧郁或满腹牢骚、喜怒无常、行为怪异、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作风懒散的人是绝对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角色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意志顽强、人格和谐,还应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乐观精神,具有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观察能力、与学生密切沟通的交际能力、能随时调控他人心态的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加强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自己要自尊、自信、自控。教师在工作中也会碰到害怕情绪:害怕个人准备不足,害怕遇到意外的对抗而不知所措,害怕在学生面前丢面子等等。然而在外表上,教师常被想象成是有信心、有知识的,于是教师学会把恐惧隐藏起来。但这样做并没有排除所产生的恐惧,也没有为减轻恐惧提供任何解决办法,只不过造成更多的冲突,转而折磨自己。解除恐惧可以运用积极暗示,也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顾虑,讲出自己的弱点,能得到同学更多的信任、理解与合作。通过经常性的自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即要了解自己个性上有利于教学的一面,如热情、宽容、合群,也要克制自己不利于教学的一面,如冲动、急躁、挑剔等等。
2要善于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理解别人,就要做到心胸豁达、体察别人、富有同感。与人和谐相处就是要真诚待人,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但也不能为所欲为地表达情绪,对待学生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
3学会消除压力。人人都会遇到压力,但只有在他们无法对抗外来压力时,内心才会有压力。消除压力可采用以下方法:(1)改正自己的认知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2)换个情境,放松身心;(3)找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得到他人的劝慰;(4)正确对待引起压力的事件,专注地解决问题;(5)用行动化解怒气,宣泄不快情绪。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学生要充满信心和良好的期待
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心理健康的需要,都有完善自己心理素质的愿望。在教学中,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发问,努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鼓舞、启迪和教益,进而增强自信心,产生成功体验。
(二)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问题
可以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提出来,也可以由教师通过援引实例提出来。问题可大可小,总之,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渴望、最想了解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起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忘我和探究的境地。
(三)心理辅导要因人而异
心理健康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而每一种心理调适方法对不同个性、经历的学生来说有不同的适用性,加上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有时甚至需要寻找僻静的场合,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做到和做好这一点,对教学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研究职业圈2007(10):116-117。
[2]李献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指导手册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
关键词:大学科系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61-03
作者简介:王磊,男,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教学。
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5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本文尝试以大学科系统为背景,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改革,既按照教育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突显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理念,又适合各高校实际情况,达到应有目的。
大学科系统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大趋势,它鼓励社会学科交叉地侵入邻近学科领域,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这一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突出体现为部门之间各方面工作的相互配合。
一、课程基本要求
该课程设置为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本科学生,共计36学时,2个学分。包括理论知识、自我认知、操作技能三个层面的目标要求,旨在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增强自我保健和危机预防意识,培养提升认知、沟通、调节等多种素养能力,内容涉及健康导论、心理咨询、自我意识、人格发展、危机应对等11个模块。要求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二、单学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运作
1.实际困难
地方师范学校的“教师教育平台课程”一般由教育科学学院承担,再加上本部门的专业课程,普遍存在教师工作量繁重的现象。以往针对师范生的教学通常含有相关的心理健康内容,而现在要新开一门主干课,面对每年5000人左右的全体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重新整合,随之在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上,都出现许多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2.操作方式
(1)2011级大一学生网上自主选课,授课均放在周六上午进行,每周4节,一轮6周共计24学时,学校同时开设10个平行班,每班学生150人,可培训1500人;每学期18周可开设三轮,一学期共计培训学生4500人左右。
(2)每一轮同时有10位教师上课,分两组按照专题讲授方式进行,6周培训一轮,最后一周答疑并上交“自我心理分析小论文”。
(3)24学时授课后的考勤及小论文占考核成绩的70%,另外30%为参加所在院系活动,包括讲座报告、相知相识、素质拓展、心灵沟通、社区走访、就业指导等,由相关院系以参与活动量化方式自行考核,同时将选课学生名单盖章证明并存档。
3.存在的问题
(1)考勤混乱。一学期30个班4500人的规模,平均一位教师上10多个班,如若考勤花名册就需要10份,全部下来则需要100多份。况且,150人点一次名会费时费力,学生签名则往往写得要比实际的多,考勤结果往往流于形式。
(2)事务影响。由于教师的组成来自于本专业的学校多个归口,包括专职教师、辅导员、行政兼职等,一旦某人有事,很难找人代课,加之不能及时通知到学生,往往在教室门上贴个通知了事。
(3)相互挤占。由于授课时间在周六进行,既会与节假日调休与学校大课调整发生冲突,也会与选修第二学位学生的授课时间发生冲突,还会与院系学生活动或其他事情发生冲突,对授课效果的干扰很大。
(4)疲于应付。授课任务重,教师课酬本身就不高,占用休息日又没有任何说法,身体疲累、家庭事务无暇顾及,住的远的教师只得开车过来,所需成本几乎是入不敷出,教师积极性、主动性都不高。
三、大学科系统下的教学模式运作
大学生在校四年,公共理论课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理论课则在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有一学期实习,第四学年又多会发生考研、找工作等活动冲突,所以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显得非常有限。尽管文件要求学生可在多个学期选修该课程,似乎压力很小,但若考虑到每年都会有5000多名新生入校,如果不能事先科学安排,任学生自由选课,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存在选课学生扎堆现象及面临毕业的学生必须优先安排等冲突。
经过实际运作,笔者有如下共识:不宜让学生自由选课,最好都在大一选完;不宜按专题讲授,教师包班有利于管理考核;压缩课堂授课时间,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加以补充,切实为学生和教师减负,为此有如下探索。
1.调整《教师教育平台课程模块》
增添2学分“必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按照百分制以“考查”方式考核。同时,师范生在教师教育平台课选修课少选2学分,非师范生在通识课平台少选2学分。
2.理论讲授选课方式
授课时间由24学时压缩到16学时,减少两个上午。仍放在周六上午,分4周完成,总计16学时。采用教师包班制,有利于管理和考核。新生每年九月份开始网上集中选课,每班150人,同时开设10个班,一轮完成1500人培训任务;连续开设3~4轮共计16周,可完成4500~6000人的授课任务。
3.三板块协同培养模式
采用“理论讲授”、“新生入学心理检测、筛选、跟踪干预及心理健康周活动”和“院系活动参与”三个板块同时进行。这样,既能缓解授课压力,又能强调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更能避免不同部门的重复性活动,达成利生、利师、利课、利校的共赢态势。本课程计36学时,分为16学时理论讲授、10学时校级入学心理检测及心理健康周、10学时院系活动参加,具体如下:
(1)理论讲授拟定每周六上午4学时,4周16学时完成,最好以院系为单位集中选课,最后以考勤、完成自我心理分析小论文方式考核,占40分。
(2)校级活动包括学生处每年组织的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心理检测及跟踪反馈,心灵大使选拔比赛,以及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周活动及学术报告等。学生参与所有活动,由学校以量化方式进行考核,占30分。
(3)院系活动包括讲座报告、相知相识、素质拓展、心灵沟通、社区走访、就业指导,等等,由相关院系以参与活动量化方式自行考核,占30分。
4.板块活动连续深入推进
(1)在常规理论授课基础上,探索讲授形式的灵活多样,聘请相关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积极参与,加大社会服务功能。出台鼓励措施、采取针对性指导,促成辅导员取得心理咨询证书。
(2)学生处根据入学心理检测数据,将对特殊学生予以长期关注,跟踪测评,开展心理教师参与的个体心理咨询活动,及时处理学生中可能的各类心理问题,尤其是毕业生的学生工作坊、心理疏导和干预。
(3)对各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部干部进行专门培训,重点掌握基本的异常表现及一般的处理方法,同时,可以对院系集体活动进行相关指导,开展团体咨询。
四、结语
在实际工作运作中,笔者认为还有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整合之处:
一是加大师范生本身必修的《教育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再专门开设该课程。本课程只面向非师范生,压力将大量减少。
二是整合新生入学教育讲座、形势政策课、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该课程的相关内容,避免重复教育。
三是该课程最好能够按照系列学术讲座形式进行,营造高校学术讲座氛围,打造自主品牌,从而吸引学生,而不是处处量化考核,这样处理,可能对每个人的心理健康都是一剂良药。
虽然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稳定内容,但聚合的态势使得学科界限日趋模糊。如果各自为政,孤芳自赏,脱离现实,无论是学科理论发展还是实际工作提升,都不能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都不能获得不断的发展动力。大学科系统的理念,不仅是理论研究上的大趋势,更是实际工作中的大行动。
参考文献:
小冲突缘何酿成大悲剧?从近年的高校极端事件来看,室友矛盾不断升级,既有部分大学生的性格所致,也有多种社会问题在校园中的凸显。“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的有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中超过三成与寝室关系、班级同学有关。”“90后”是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在家倍受呵护,进入高校后在激烈的竞争中极不适应,常因琐事引发口角甚至冲突。那么,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甚至酿成校园悲剧,是否都是学生心理问题惹的祸?为何宿舍成了关系紧张的重灾区?
据笔者调查,大致有以下原因:首先,环境引起心理不适。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后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特别是部分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远离家乡来到喧嚣繁华的城市求学,往往会由于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易产生恐慌、惧怕心理;其次,习惯迥异,缺乏交流。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缺少共同话题,相互之间交集甚少,再加上网络的影响,同学、室友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再次,竞争心理妖魔化。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扩张,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使得就业问题凸显,很多大学生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于是质疑自己的能力。与中学时期成绩拔尖的优越感相比心理落差明显,性格中的不良因素被放大,很容易触发心理问题。此外,独生子女缺乏谦让,在诸多涉及自身利益和未来发展的事情上也容易出现矛盾。
有冲突和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看怎么处理。对于大学生而言,一遇到宿舍关系紧张时,第一反应便是申请条换宿舍,以逃避尖锐的矛盾。其实,大学校园好比微型社会,要在毕业后立足社会,在职场上左右逢源、在家庭中和睦相处,宿舍就是一块良好的“实验田”。与此同时,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高校在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矛盾是如何处理的呢?很多高校不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投入太多精力,更不用说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总是问题发生后再去补救,时间一久便淡忘了,直至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其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基本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实际配备了专业的教育教学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设备,能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等工作。高校也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学年教学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日益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一是适应能力问题。特别是大一新生,第一次远离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面临的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对生活的规划问题;其次,面临学习的问题。有的学生高中的成绩优势不存在,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会规划学习生活,导致学习和生活一团糟等等。二是人际交往困扰问题。比如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不懂得也不敢去主动与他人交流,有的同学感觉与同学、与室友相处不融洽等等,这些问题造成学生的心理不适。三是情感问题困扰。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感情的困扰,比如在校期间是谈还是不谈恋爱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恋爱的问题,如何把握交往分寸的问题等等。四是就业压力问题。面对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学生在一入校就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以上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在大学生入校起就通过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认识大学生活,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好学业。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和矛盾,合理宣泄情绪,主动参与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为顺利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健全。根据要求,各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般都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但由于受编制、场地等因素限制,一般专业从业人员较少,工作职责和任务不明确,工作内容与形式单一。另外,一些学校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工作的规划性不强,常常处于为了开展活动而搞活动的情况。由于宣传不到位,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不到位,参与咨询和活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专业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很多学校的专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比较少,一般校级心理健康中心有几位专业教师,而院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一般都是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管人员组成,专职人员较少,基本都是兼职。这些学管人员在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方面比较缺乏,仅能宣传一些心理健康常识,对于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等问题无法解答,专业水平不足。
(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根据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覆盖全体学生。而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高校仅仅在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有些高校甚至没有给学生订购教材,课程内容由辅导员下载一些心理学基本知识的课件宣讲,与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要求相差甚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学针对性不强。目前很多高校选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偏重于知识性、理论性的陈述,侧重于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更像是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教材,老师教授内容枯燥乏味,而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具体心理问题涉及不多,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课程的考核一般都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试,也缺少相应的实践环节。
三、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积极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要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成立自上而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要认真研究,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学计划和内容,统一指导授课,加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要根据不同专业、年级情况对教学内容和安排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要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和总结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利弊,通过评教、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对课程结果进行评价,及时改进课程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和大学生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高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以课堂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积极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和环境,遇到问题,积极调整心态,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三)明确课程定位,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必修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坚持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和自我认知层面确立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传授心理学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视频、图片等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渗透到大学生各类教育活动中,与课外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心理健康电影、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等相结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从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课程的教学指导;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团队辅导等多种方式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兰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04)
一、着眼现实,明晰课程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心理健康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心理问题调适方法的等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调适能力,进而达到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力,提升其整体素养。此外,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我们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正视理问题,学会疏导不良情绪及轻度心理问题,遇到心理问题时勇于求助。
二、结合实际,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应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与成才发展、 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人际沟通与交往、积极有效的情绪管理、恋爱与爱的能力培养、学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解生命珍爱人生等方面。概括讲也就是适应心理、学习心理、身心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恋爱心理、就业心理、心理危机问题、网络心理与行为等方面。
三、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即讲述心理学基本原理、心理调适方法、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技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过于传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感悟、体验与操作常被忽视。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生动教学内容,加强案例教学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身,我们可以将厌学、适应不良、缺乏自信、情感焦虑、人际交往困哪、考前压力过大、就业困惑等常见心理问题编制成案例,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进行案例教学。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具体事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而教师对实例的分析既可以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帮他们指点迷津。特别是在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时,身边发生的案例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够直击学生内心引起共鸣。
(二)改善教学方法,注重体验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注重学生参与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的课程,因此我们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1)音频、视频等教学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等优势,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1]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爱德华大夫》、《美丽心灵》、《肖申克的救赎》等富含人生哲理的影片,然后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讲解心理暗示、催眠以及进行放松训练的时候,音频和视频也可以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2)心理剧展演是一种基于原创、融入真情实感,寓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表演方式和疏导手段。我们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亲自诠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体验角色内在心理冲突的产生、发展、调整和解决的全过程,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悟自身成长经历,思考解决自身困惑的途径,增强其面对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3)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地的创设的场景,激活学生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2]学生在设置情景中像演员一样表演,灵活地运用好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讲授就业心理时可以设置不同的面试场景,由学生扮演考官和面试者扮演面试,其它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讲授人际交往时也可以设置不同的场合,让学生面对不同的人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而教师则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纠正。(4)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具有一定情境或内容的心理游戏,让学生游戏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了解自我;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训练其沟通和交流事物的能力;同时,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或失败,以训练其自我悦纳、灵活应变以及应对挫折等能力。[3]通过游戏可以营造出更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切身参与唤起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突破传统模式,引入互助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一个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1)我们可以将现场咨询的形式引入课堂,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后留出一定时间请同学们现场提出与当堂内容有关的心理困惑,由老师进行解答。或者有老师提出疑惑请学生帮助解决。这样即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将所讲内容形象化。(2)除了师生之间的互助教学,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鉴朋辈咨询的形式引入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学,即由年龄较接近的大学生们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 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4]朋辈互助在国外的发展已步入专业话和规范化的道路,但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学时应注意把握互助的方式与方法,避免发生偏离正常教学的现象,更应该注意对被助方个人隐私的保护。
四、注重实效,完善考核评价
(一)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考核模式不应局限于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应注重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的自我调适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课程成绩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占60%;二是考试,占40%。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通过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以及随堂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考察;考试的形式可以脱离试卷变得更加灵活,如让学生策划心理活动方案、编写心理情景剧本、排演心理情景剧、撰写心理故事读后感等;也可以让学生叙述如何处理同学之间或者自己与同学之间矛盾纠纷,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收获,以及对于教授该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等。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又锻炼了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单纯的知识点考察更有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心理断乳期。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关注。因此,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有研究表明文科生心理状况优于理科生,也有研究表明理科生心理状况优于文科生,还有研究表明文理生之间不具有显著差异。就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情况来看,大多数文科生中女生居多,而大多数理科生中男生居多。因此,在对文理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时,如果不对性别变量进行严格控制,那么所得到的结论很有可能与性别变量所起的作用产生混淆,也就是说,研究结论有可能不是文理生差异所致,而是性别差异所致。目前的研究在对文理生进行比较研究时,尽管对变量进行了很多控制,但对性别变量进行严格控制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抽取研究对象都为男生,探讨大学文科男生和理科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性,从而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330名大学一年级男生,其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各为165人。二者在年级、民族、生源、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属性都相同。
2.研究工具
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简称“CCSMH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简称“CCSAS”)。CCSMHS量表包含12个维度,共有104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没有,2=偶尔,3=有时,4=经常,5=总是。每一个项目自评分价值越高表明心理症状越严重。CCSAS量表包括60个项目,共7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1=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同意,分数越高表明心理更健康。
三、数据统计与整理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
由表1可见,理科生在躯体化、抑郁、自卑、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和精神病倾向九个方面,理科生分数(M值)高于文科生,但差异不显著;在社交退缩(p=0.006
由表2可见,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和择业适应几个方面,文科生适应分数(M值)高于理科生,但文理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情绪适应(p=0.032
四、讨论
在CCSMHS量表调查结果中,理科生在11个维度方面(躯体化、抑郁、自卑、性心理障碍、偏执、强迫、依赖、冲动和精神病倾向、社交退缩和社交攻击)自评分数都高于文科生,而文科生只有在焦虑维度方面略高于理科生,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症状越严重。因此,这表明从总体而言,文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理科生。在CCSMHS量表的12个维度中,理科生在社交退缩和社交攻击两个方面自评分数显著高于文科生,这表明大学理科生比大学文科生更容易出现社交退缩和社交攻击心理。一般认为,文理生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文科生比较敏感和情绪化,性格比较活泼;理科生比较理性,性格沉稳。文理生的性格差异和思维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理科生比大学文科生更容易出现社交退缩和社交攻击心理。在CCSAS量表调查结果中,文科生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7个维度方面,文科生适应分数都高于理科生,适应分数越高表明心理更健康。因此,这表明文科生心理适应状况要优于理科生。在适应量表的7个维度中,理科生有3个维度适应分数(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都显著低于文科生,这表明理科生比文科生有更加明显的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问题。有研究者对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科生更善于用情绪表达的方式调节情绪,理科生更多运用自我消化的方式调节情绪。我们都知道,情绪表达方式要比自我消化方式更有益于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因此,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适应问题。总之,文理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性是一个比较复杂问题,要受很多因素影响,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五、建议
学校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理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差异性问题,尤其是要关注理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根据文理生的心理特征差异性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评价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应根据文理生的心理特征和专业特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可通过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或其他一些途径以培养理科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理科生的心理素质。自我教育能力是自我意识的最高表现,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个体能够正确评价自我,情绪健康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注重文理生自我教育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系统》课题组.中国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的编制.
\[2\]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系统》课题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关键词】体育课 大学生 心理健
康水平 提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51-03
心理健康是21世纪的主题之一,接受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保持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深切渴求。实践证明,系统学习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大学生,一般都能够更自觉和有效地调节自我心理进行心理保健。但因种种因素制约,在心理健康课程尚未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修课的现实状况下,高校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因材施教,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特别重要。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体育课以“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但同时它又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体育课本身亦肩负着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本文拟探讨以体育课教学为平台,发挥体育课特有的优势,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从提高体质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一方面,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身体无疾病,机体活动正常,内分泌平衡,更易使人生活愉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反之,身体虚弱,体质欠佳,经常患病,必然会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使人生活中承受更多的烦恼甚至痛苦,降低学习、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就会食欲旺盛、精力充沛,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发一系列劣性生理机能的改变,进而导致便秘、失眠、消化不良、心率失常、月经失调等症状。体育课是直接育体的课程,在高校所有课程中,它是了解和掌握学生身体健康最直接的途径,也是通过促进身体健康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最有效的课程。体育教师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体质,进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强化锻炼意识
一般来说,大学生都能感受到身心健康紧密相连,但大多数人却无法准确道出二者具体的关系。认识是行动的指南,认识上的不足是导致大学生群体对参加体育课和增强体育锻炼的集体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强化锻炼意识。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清身心健康的关系,例如: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中从事集体运动项目的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从事个人项目的体育爱好者。以此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二者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其次,每个人每一天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它不仅损害身体的健康,而且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祛除不良情绪的方式很多,其中体育锻炼无疑是一种既科学经济又简易有效的方法。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公认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体育运动能促进大学生身体发育,为其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但是,科学的锻炼才能获得最大的心理效应,只有上好体育课,科学地指导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对心理健康积极促进的作用。此外,大学生迷恋网络、沉迷游戏、借烟酒解愁等是消除不良情绪的具有危害性的方法,大学生只有及时地采取体育锻炼等有效的方法宣泄或转移不良情绪,才能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保持自身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锻炼意识。
(二)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教育部等多部委在2000年印发《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在2004年《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从2000年开始会同有关部委每5年对中国公民进行一次体质健康监测。按照文件规定,体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并且自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实际上,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根据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而且按照要求录入和上报数据,同时接受上级教育行政机关的专项检查。
在国家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各高校应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努力做好大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主要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高度重视体测工作。各高校领导及体育课教师应高度重视体测工作,要求自己也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完成该项工作,避免弄虚作假或者应付了事。二是了解体测工作功能。各高校每年测试后上报的数据最终进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在线查询和在线评估服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身体健康诊断,使学生既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状况,又能够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处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锻炼;该系统还可为各级政府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供翔实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使之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三是全面掌握体测数据。体测结束后,任课教师应通过测试数据,结合教学情况,充分了解自己授课班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避免过去将数据束之高阁的现象,充分利用体测数据的价值。
(三)因材施教提高大学生体质
教师直接掌握着学生体质测试数据,所以应该针对授课班级体质测试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实效性强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通过体育课亲身实践,大学生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从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般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教师难以通过目测作出判断,当然也不能强迫大学生采用量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测试,更何况,学生本人一般也不愿主动向老师提及(除极少数心理健康状况差而导致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的学生外)。那么,体育课教师如何更直接、更简便、更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体育教师而言,这一科学规律既提供了分析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依据,也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此,体育教师应注重三方面工作。
(一)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与高校其他任何课程相比,体育课具有极其开放、极富动态的课堂,学生在较为广阔而自由的空间里,其一言一行常常源于真情流露,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别容易观察到,并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大致准确的判断。例如,那些乐于亲近老师、与同学合作融洽,即使与师生产生矛盾冲突也很快冰释前嫌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至少在良好以上;那些与师生关系不冷不热,既不亲密也少冲突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一般;而那些独来独往沉默寡言,难以与师生合作,或者经常发生言语甚至肢体冲突的,冲突之后明显长时间不言不语、郁郁寡欢或是耿耿于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般不佳。
(二)帮助学生认识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时机,将这一心理学规律告知学生,使学生懂得运用这一知识判断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况,并且掌握这一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活动中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增加共同语言,促进心灵的沟通,既使自己有机会了解别人,也使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从而帮助自己获得可靠的社会支持系统。独处只会使自己更加孤独心理更不健康。
(三)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
在轻松、愉快、活泼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那些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与人格格不入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良好的个性导致无法与他人团结协作。体育锻炼能发展人的个性,而体育课又是特别强调合作意识的课程,在游戏、比赛、练习中,教师可以发动那些活泼、开朗、热心的学生带动和帮助那些内向、沉默的“惰性气体”,同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进而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其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例如,篮球、排球、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能够督促那些孤独、怪僻、不合群,不惯于或者难于与同伴交往的人逐步适应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培养友爱、互助的集体荣誉感;游泳、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可以使那些平日腼腆、胆怯的学生不断地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害怕、恐惧等各种胆怯心理;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以及跨栏、跳高、跳远等项目,可以使那些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学生逐渐克服或摆脱犹豫、徘徊的心态;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能帮助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可以使遇事过分紧张,容易发挥失常的大学生在形势多变、紧张激烈的危机中学会冷静沉着和发挥自身优势。
三、从树立正确的“三观”方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实际上,在所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中,最根本和最有效及最持久的方法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三观”恰恰是大学生最感抽象的内容,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未能真正掌握的知识。但毋庸置疑的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同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能够使同学们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转逆境为顺境,化阻力为动力。因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坚定信心,并产生悦纳自我的价值情感体验,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高校各类课程中,体育课是学生普遍接受、逃课率较低的课程,体育课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教学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无疑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当然,要求体育课教师系统、完整地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确较为勉强。但是,在“三观”中,由于人生观居于核心的位置,教师能利用时机使学生明确正确人生观的内容也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的人生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高尚的人生目的,为人民服务(通俗地说就是为他人着想),大学生为他人着想,做人有动力做事有冲劲、心中坦荡心理更健康、更利于养成约束自我的习惯更容易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其二,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即明确自己目标并且承担自己的责任,务实即从自己实际出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进而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目标,乐观就是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进取就是有勇于挑战困难的冲劲,解决人生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三,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因为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所以应树立“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这一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虽然体育课教师无需承担思政教育这一专门的职责,但是大学阶段却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观念、行为可塑性极强的时期,更是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体育课教师能认真发掘学科中所蕴涵的健全的人格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与涵育,那将是学生受益,教师受益的事。
【参考文献】
[1]任长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张烁.全国学生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降[N].人民日报,2012-04-21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2013年度项目(2013JGB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