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4 09:59:42
序论:在您撰写现代科技发展概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自然科学概论 文科大学生 模块化教学 科学素养
美国在2061计划的一份《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报告中指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该是“了解科学、技术和数学是具有推动力量和局限性的独立的事业,理解科学重要的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并承认其多样性和统一性,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处理个人和社会的问题。”[1]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其根本在于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回顾科学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对人的世界观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从而引起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在21世纪,无论社会还是个人想要成功地发展,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文科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对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校开设的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是面向文科学生的科学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的探究,加强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自然科学概论是我院为文科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为了系统性加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采用了模块教学,包括“古代科技文明”;“宇宙的探索”;“近现代科技的发展”;“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新材料及新能源”五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下面对五个模块内容作简要介绍。
模块一:古代科技文明
以时间为轴线介绍古代东西方的科学技术及其思想,着重对中国、希腊、阿拉伯等国的科学技术史、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进行介绍。
模块二:宇宙的探索
仍以时间为主线介绍人类从古至今在探索宇宙结构中形成的各种宇宙观以及在人类宇宙观的认知上宗教在其中的影响。介绍现代宇宙观的理论依据(广义相对论等),介绍黑洞、暗物质及时空旅行。
模块三:近现代科技的发展
介绍近现代科学理论(以经典物理、近代物理为主)的发展及完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所产生的第一、第二次及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社会制度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模块四: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
简单介绍在生命探究的历程中,人类在生命认知过程中的重大发现及现代科技手段对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中的影响,在环境污染、人口健康等方面进行专题讨论,由此引发学生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思考。
模块五:新材料及新能源
作为文科学生,关注我国国情和需求,关注国家科技重点研究领域,关注重大关键技术和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2月9日颁布的2006-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11个重点研究领域[2],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我们以新材料(尤其纳米科技)、新能源(以聚变能、太阳能)作为新材料及新能源的讨论专题。
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为了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知识,加深其对科技的认知,除了上课讨论的专题外,还向学生介绍一些与科技相关的网站,如
⑴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网站:http:///
网站内容丰富,共有20余万字,1500余幅图片和100多段视频动画。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展现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科技,走近中国古代科技,铭记人类科技进步的每一步足迹,共同传承人类文明的遗产。
⑵网易公开课
学生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教授讲授的课程,内容涵盖科技、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其中有多集配有中文字幕。如在讲授探索宇宙的专题时,介绍学生观看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搜索黑洞》 全6集;仙后座计划:《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3集;耶鲁大学公开课《天体物理学之探索和争议》24集。这些视频大大开拓了热爱天文知识的学生的视野。
⑶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立本课程的网络课程
借助学校网络资源建立了网络课程,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具体要求,共享相关资源,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互动。
2.小组协作进行专题讨论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先由学生自愿结合成5-6人的小组若干,每个小组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地球资源等专题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作好PPT,派一位代表发言。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小组在讨论食品安全问题时,还专门以买者的身份到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进行实地调查,在食品安全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其他买者的采访了解人民的心声,后期通过协作制作出视频,以此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对社会的良知,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之间多了相互关心,在获取知识和多种技能上加强了交流学习。
3.开展科技知识竞赛
为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科普知识,通过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培养科技创新的精神,并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对世界的文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印刷博物馆设有“源头古代馆”、“近现代馆”、“印刷设备馆”和“综合馆”,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此馆建在北京印刷学院院内,作为印刷学院的学子,在了解印刷术的过去、现在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教师将安排学生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结论
开设综合性的科学教育课程可以弥补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是我校为文科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在教学过程的不断探索,将过去以时间为主线调整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借助网络资源及参观中国印刷博物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有所感悟,通过小组协作专题讨论、开展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加强了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计划丛书),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2001,科普出版社
关键词:微观世界 类比教学 改善策略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专小学教育二年级的学生,之前学过物理学、数学等相关知识,但理科知识的基础普遍较差,一大部分文科学生谈“理”色变,对理科类知识兴趣不浓厚。此外,该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理科不重要,理论知识不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学过程
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讲述微观世界的三个层次时,将三个层次比喻为三大家族:分子和原子家族、原子核家族、基本粒子家族。这三大家族的族谱是怎么样的呢?首先是认识分子和原子家族,通过讲名人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家族是如何“出名”的。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玻义耳的盐酸和紫罗兰的故事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科学成果;道尔顿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等科学家的故事,以此扩展学生的人知面。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了原子核,用阴极射线轰击氢,发现了带正电子的阳离子,将至命名为质子。通过讲述查德威克的故事讲述中子被发现的过程。由此引发学生的讨论:查德威克为什么能发现中子?他是靠什么成名的?学生得出一致的结论:他是靠善于分析、总结,善于反思、刻苦、坚持不懈而成名的。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成功得勤于付出,善于思考。
三、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该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这节课有以下三点可取之处:
(一)故事教学,浅显易懂
通过讲解科学家的生平趣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了解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再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故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而且能引发学生思考“科学家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故事具体形象生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类比教学,深入浅出
将微观世界的层次类比为三大家族,讲原子核的组成部分,类比为爸爸和三个儿子。通过浅显易懂的类比,把复杂的物质基本结构类比为生活中常见的家族关系,不仅易于学生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物质组成结构的兴趣,为相关知识做好铺垫。类比教学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通过浅显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三)小组讨论教学,触类旁通
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科学家成功的秘诀”,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把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组讨论的形式,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而且能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相互启发彼此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将科学家的精神发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虽然这节课存在一些的可取之处,同样,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教学之初,对该班学生学习《现代科技发展概论》这门学科时,已经具备的认知功能和一般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缺乏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没有做到全面细致的分析。通过讲故事、类比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情景,教师成了知识的传授者。由此发展下去,有可能发展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积极性将被扼杀。
四、改善策略
(一)把握学生认知发展准备状态
首先,通过课间与学生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智力等父母的发展水平,了解其对该学科的态度及相关的知识水平。其次,增强与班主任的交流与沟通,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及学生的学习氛围。再次,通过课前小测验的形式来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后,通过学生课堂的表现及参与程度,动态观察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以达到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认知发展准备状态。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育学派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形势。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他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儿童而制定。[1]
(三)促进师生、生生的良好互动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平等的合作者。因此,首先,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其次,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小组成员去收集更多科学家的趣闻轶事,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做学生引导者。
参考文献:
[1]吴杰主,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关键词:设计概论 教学方法 现代化教学
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资源的同时也使得理论课教学面临新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大都处于90后,思维更为活跃,性格更为自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时代的需求。“中国梦”和新型教育理念的实施更为高校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作为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师应利用好现代化这把双刃剑,大胆改革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大学生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需要。
一.设计概论课程在高校艺术史论课程中的定位
设计概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以设计的基本思想、应用原理、设计历史和设计教育为主要讲授内容,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设计专业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进入专业设计学习的综合性和指导性理论素质培养课程。同时,也作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科目,体现了这一课程在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和价值[1]。可见,设计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国内各高校的设计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体系,掌握围绕设计项目运作而形成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观念。设计概论课程一般都设置在大一或者大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外设计之溯源、设计的分类以及设计师和设计批评等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文化素养,并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设计方法论。
二.设计概论现实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关于高职院校的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在近几年高校教育改革中也初露规模和成效,例如尹庆民《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金国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周湘淅《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策论》等专著,《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思考》、《非遗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叹息高职院校艺术造型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高职等设计概论课程建设探讨》、《“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创作型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关于高校设计概论课程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探讨》等论文和期刊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但有关新时代下新手段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和尝试阶段,而且并未形成规模,仍需要进行第一线的探索和尝试。
首先,教材相对单一。自2002年起,有关设计概论课程的教材大致有赵平勇、李立新、李砚祖、李立芳、尹定邦和赵农等编著的。一部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材,应当是群贤同道精诚合作的结果;而设计学科本身对“团队精神”的执意强调,更是这一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2]。编撰教材并非易事,特别在当下信息、技术、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把本学科内最优秀的成果传递给学生,并要讲求科学性,更是困难重重。当前国内的教材大都存在知识陈旧、案例老化等问题,这也是目前设计概论课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理论无用”的原因所在。
其次,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虽然多媒体教学早已普及,但“满堂灌”、依赖PPT的情况并未改善。单一的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授课方式,就会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
第三,与专业课程联系不够紧密,社会实践性较弱。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一直都是高校教改所面临的急迫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两者关系的认识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过于强化实践教学的价值,而否定理论教学的意义;另一种则认为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过于强调学校理论的专一性,而忽视对两者的结合。
在当下以及未来的科技发展的动力之下,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探索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确立新的教学关系,使O计概论等理论课程更为有效的与学生自身相联系,理论联系实践,理论帮助实践,积极地提高设计概论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效性。
三.课堂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中,转变教师思维是第一步。课堂不应该是一群“观众”面对一个“演员”,而应该是一个“导演”组织一群“演员”。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史论课程一般都兴趣缺缺,而且,大多数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薄弱,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加之教师一味地讲授,不免会使整个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首先应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概念,在与具体设计作品的结合中,来感受知识,增强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动。比如,在讲授设计与科技的关系时,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最新科技成果的视频,学生在赞叹科技力量伟大之时,再将设计与科技的关系讲授给学生,然后再播放些许设计与科技相结合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到设计中的技术美,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其次,大学校园是教改的领头羊。互联网掀起的数字革命让人们进入了“在线”的时代。社会呼唤的是有创意的新型人才[3]。微课堂、慕课堂正在颠覆我们的认知。微课的开展,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学,虽短短几分钟,但却可以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因地制宜的教学,进行个别化教学。比如,将设计概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分割,分别录成微课,上传至学院网站,供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可以增添弹幕,在提问版块留言,因材施教。
2012年10月,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杂志发表了名为“大学已死,大学永存”的深度报道,探讨慕课给现代大学带来的冲击[3]。例如在2014年7月,清华大学物理系大三学生杨平凡上了清华大学上线的第一门慕课“电路原理”,并考试合格,以及随后众多高校也陆续推出在线课程,不但能和自己所在学校的分数互认,还能拿到外校的第二专业证书[3]。设计概论课程的慕课改革也是行得通的,而且在此基础之上,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发展。大部分高职高专学校,以及国内大多数院校,很难做到专家、教授成群,除去可以聘请客座教授或者举行专家讲座外,慕课是获取教育资源平等最为方便和快捷的方式。
第三,《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揭示了今后六项新技术对高等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这六项技术是:翻转课堂、学习分析、3D打印、游戏和游戏化学习、量化自我、虚拟助理[3]。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概论等史论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章节进行灵活教学。比如在进行设计师章节的教学,我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自己制作PPT,请学生自己来分享有关设计师、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并阐述对设计职责和社会服务的认识。然后我再进行总结式讲授,一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加强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将来确立自己的设计风格[4]。再如讲有关中国设计溯源时,带领学生前往河南省博物院,进行实地讲授,这种实物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和教学手段,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会记忆犹新。
四.结语
借助高新科技手段为媒介,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以“微课堂”、“网络教学”、“游戏教学”、“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Unity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为实验,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变。采用课题小组成员探讨、与学生代表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等手段,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对大学生艺术设计教育载体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新时代下大学生设计概论课程载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依据大学生艺术与设计理论教育载体发展与创新普遍遵循的原则,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研究能力,反思设计教育、行为能力[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深入思考,最终提出新时代下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策略。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自主学习能力、造性思维以及人文素养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慧,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现状与教学对策[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8
[2]尹定邦、邵宏,设计学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4
[3]汤敏,慕课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
[4]成娟,浅探《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J],文教资料・高教高职研究,2008年26期
[5]聂世忠,设计概论课程自主研究性教学谈[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年33期
【关键词】图书馆,现代信息化服务
引言:
如今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成为社会产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各行业必要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而得以发展。高职院校的图书资料管理和服务是一样,也必须依靠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从而图书馆要发展现代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要在高校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是现代化科技发展为图书馆行业提供网络服务,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现代信息化服务的必要性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使高职院校图书管理行业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有新技术支持。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已经应采用计算机对图书管理进行编目、分类、记录、借阅等进行工作分类,相对应的图书管理软件也相继出现多样化,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在图书管理行业应用的空间。并且,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是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进程,是现代科技对图书管理提供新兴的服务模式。如:传统图书管理以借阅的形式为主,图书借阅的管理展开服务。如今图书资料将运行于现代信息化管理,从而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阻碍现代信息化服务管理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院校图书资料的现代信息化管理,这样一来我们就应采用一种现代的、能促进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服务――即现代信息化服务。 所谓现代信息化服务,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而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要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享用和相互传递信息的服务模式。这种服务可以提高图书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流通的速率,能进一步促进院校图书资料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以促进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二、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我们要开展现代信息化服务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增加现代化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图书资料数据的信息化和管理服务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建设,是图书馆资源建设必要条件。2、在现代信息化服务建设方面,部分院校的图书馆做得比较好,借助于各种教育网站和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将图书馆与教育网站相互关联,建立图书馆现代信息网络系统。3、图书馆的信息化方面,技术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图书馆的信息化才能更加完善,才能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4、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会促进图书现念的变化和发展。图书馆现代信息化服务就是依托信息化人才,以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为基本,以信息资源建设为主体,通过优质高效的知识服务参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综合体系。加强图书馆现代信息化、科学化、自动化建设,最为关键的是在于人才的引进。5、信息时代图书馆人才资源的目的是追求人才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以保证人才质量满足信息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引进图书馆管理人才,引进管理人才提高图书馆现代信息化的管理能力,在图书馆人才队伍的选取上必须要考虑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管理队伍,管理人才是图书馆建设和运行的保障。积极开展对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培训,促进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化建设与发展。
现代图书馆更为重视信息的传递交流利用,它可以通过各种传递服务方式和手段,为社会以及读者提供了便利信息来源。以现代信息为中心,以信息为对象和服务驱动的图书馆将传统图书馆转变为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主要任务将不尽是占有信息资源广泛,而是动态开发和联结各类资源与服务,帮助用户搜寻、分析和利用信息。具体表现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学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手段在图书馆各项业务中得以广泛应用,为信息化的读者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使图书馆从手工方式的馆藏文献服务迈向信息化的读者服务成为现实。为了实现图书馆与信息受众的交互,就是实现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承诺,就是实现图书馆的传播功能与角色定位 。这种交互的实现,需要我们广泛深入地了解和调查信息受众的心理倾向,发现与分析受众对信息的选择 机理,重视和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为图书馆与受众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创造坚实而可靠的传播基础,从而相辅相成地完成两者对信息化社会的共同适应。
结束语:在高职院校图书管理中开展信息化服务中,是根据当前图书管理的现状,从图书资料的基本特征入手,以信息需求者对资料索取的目的和方式的多样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为工具开展的服务。它是发展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是现代科技发展为图书馆行业提供的新兴的服务模式,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图书馆现代信息化通过这种一体化的知识利用过程,更好地支持着知识创新加快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定位,面向未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建设发展信息化平台,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有优势,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为图书馆专业人才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玉瑶、蒋一锄 《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5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天人合一;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60-02
依据的观点,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年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及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相反,文化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通过影响经济基础,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今全球化影响下的科学技术与民族文化软实力日益彰显其重要性,也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华民族中逐步形成起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11。数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通过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及时吸收来自各方各家的时代精神要义,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产经济形态是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便是农业。与此同时,周边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2]337这样,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研究自然科学知识而注重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中国传统文化把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认识对象,同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进行体验,从而“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体现。由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比较自由并没有屈从于独立王权,这是“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的适应、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主宰、命定的被动的顺从与崇拜”[1]71。在封建时代“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了以儒学文化为主流的时代的成熟发展。汉代时儒家讲的“天人合一”建立在人的外在行动自由的宇宙模式中,这里的“天”即“理”,是精神、心性,这种“天人合一”是现实的行动世界。东汉王朝的经典《白虎通》中便反映了这种思想:“天子至尊”,精神与天地相通”,与董仲舒所说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而魏晋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心灵的世界,是对整个世界做出的心灵上的情感肯定,是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将伦理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和而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虽说是一种人与宇宙的关系,但中心却是“人”是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3]70圣人不只是符合“天道”之求,更应力行实现“天道”,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宇宙大化的流行,体现人在宇宙生活不是消极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便是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为实现这一理想,人们便要求自己,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而“天地造化之功”中体现的便是实现理想应有的创造力,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相关”观念,整体思想由来甚远,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尤其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书的编排上,整体的观察世界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另外,在八卦中,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种自然事物。《易经》从整体中把它们列为宇宙的组成部分。“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1]93作者从所闻所见所感出发整体上进行思辨感知,形成了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
变化运动的规律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中清晰描述了人体全身结构和经络的运行情况,“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方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4]1。反映了我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结合,是古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部深奥的精辟反映。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中揭示了“宇宙及天体运行规律与人类社会活动及生理活动规律的密切关系”,这不仅适用于今天,值得今天中外人士探索学习,而且已经被称为“人类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事实上,我国古代认为气分阴阳,以及所说的“道”,也揭示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直到汉代的王充,唐刘禹锡,乃至北宋张载,明清的王夫之等众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这种学说,可以说,中国古代人文、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建立在这种朴素辩证法、运动变化规律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统一的运动变化规律看待自然,把自然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按照规律运行的统一整体。
近代西方科学作为后发之势领先世界,但西方传统文化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心性与知性的背离,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解决西方难题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下人性道德背离以及科技发展中需要追随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天人关系”正是从唯物唯心方面强调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重要性。从先秦的“性天同德”到宋明的“性天一理”,充分显示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主客体之间,以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的思考,促使人类道德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现代科技使工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日益严重。“‘个人’、‘阶级’、‘家庭’曾经是指还没与已确立的生活条件一体化的那些领域和力量――紧张和矛盾的领域。随着工业社会日益发展的一体化,这些范畴正在丧失它们的批判性含义,而趋于变成描述性、欺骗性或操作性的术语”[5]5。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有成员避免不了的选择。“在相对的需要、欲求和愿望不再由统治和匮乏中的既得利益者来组织(这种组织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破坏性斗争形式永恒化)的条件下,‘生存的和平化’意味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斗争的发展”[5]15不仅是个人、社会,“从思想领域看,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的流行也标志着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哲学的胜利”[5]206。在马尔库塞看来,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内心向度的丧失,要从单向度的整体跳出解放出来是十分黯淡的前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逐步走向整体化和复杂化。如李约瑟分析“机械论产生于西方人所特有的几何形抽象思维,而整体性则根源于中国人所特有的代数性抽象思维”,“中国的伟大贡献或许可以通过恢复基于一切人类经验形式的人道主义社会准则,而从这种死亡的躯体之上解救我们”。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2]338。也许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契合了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宇宙、看世界万物,避免和弥补了现代科学技术一些形而上学的不足。一种先进的文化观念,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使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创造的过程中,蕴含了两类终极存在,即这些永恒的形式具有双重性的存在:一个在潜能的欲望,一个在现实的事实中,而且现实的事实也具有双重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一种是存在于现在中的当下性。现在的当下含了指向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思想者如何对待这四种经验方式,决定了哲学的面貌及思想对生活实践的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自然观的存在方式是对“一种潜在的欲望”的限制,重视“存在于现在中的过去”,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对“尚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采取长远的观点。西方文化传统则不同,对“潜能的欲望”采取放任自由发展的态度,更多的考虑“存在于现在的当下性”,忽视“对未实现的未来的欲望”。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6]47反过来,精神的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前导不容小觑。在今天世界众多著名科学家也重新回过头来,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宝贵价值重新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成果在一些学科已初见成果,必然在21世纪推动科学发展,从而实现东方文化理念的价值转移,使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借鉴作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邵士梅.大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4]呈茹芝,邵士梅,蒋筱波.白话黄帝内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对社会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革新,满足了人类的需要,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其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双重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人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前进,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在这个过程的背后却隐含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变更,以及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生产力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演进,社会制度的更迭,社会文明的进步,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
(一)科技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赋予其全方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科技革命影响了社会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的影响首先是从生产力入手的,进而对生产关系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更确切地说,它提供了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新方式。生产力要素在劳动者领域中体现为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劳动力结构趋向智能化。以世界著名的宝洁公司为例,为了适应市场和满足顾客对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的需要,在全球的21家研究中心有贵公司近万名科学家任职,进行产品的研发。第二,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使人们的劳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第三,科学技术还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
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科技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许多人告别了传统的作息时间,现在人们的工作时间更加灵活自由。现代科技还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腾讯、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方便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超越时空的限制,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百度和Google为人们答疑解惑。
第三,现代科技革命变革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近代科技革命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使人们的思维摆脱了传统落后思想的统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实现了认识的新飞跃。
全面自由发展是的理论起点和实践归宿。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和人的社会关系及其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丰富和展开。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发展的全面性既包含着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普遍地得到发展,也包含着每一个个体的人的丰富个性都普遍地得到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国6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辨证关系,一方面,大力发展和依靠科学技术能加速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二者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二)科学技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自然的属性,它可以影响人的思维、价值观、道德等意识形态。它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变化,为它们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并促使人对相应的问题作出新的哲学思考。[2]人的发展也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统一于人类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第一,科技进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物质需要,人们创造和使用科学技术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科技进步提高了人们各方面的才能。科学技术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们探索科技进步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推动人的体能、智能等各方面的提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科技进步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在人们的交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打破了地域、血缘和行业的局限,使交往呈现出普遍化、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
第四,科技进步张扬了人的个性发展。现代科技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革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了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技术对人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正如现代解释学之父狄尔泰所说,我们这一代人,脸上虽然挂满微笑,眼角却是忧伤的。人类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方便与满足时,心中已经充满了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一方面,随着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消耗日益扩大,耕地、淡水、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必然减少;另一方面,人均收入的提高,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同时也造成人类整体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地球终于向人类亮出了黄牌。比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危机。到了21世纪的今天,虽然我们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生存的环境却越来越糟。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作用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3]马克思这段话表明,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摆脱贫困,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发展。
但是,科学技术自出现之日起,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就具有相互矛盾的双重效应。在我国,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国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和挑战。首先,科学技术影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们只关注物质需求,而忽视精神层面,导致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其次,科学技术减弱了人的某些能力。例如现代医药科技的进步,虽然使人们摆脱了许多疾病的困扰延长了寿命,但是却削弱了人们的许多抵抗疾病的本能。再次,科学技术助长了人的非个性化。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三、小结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本身是革命的和进步的力量。只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的应用,造成了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并导致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同时又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科学技术是们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它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它又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既要努力通过发展人去发展科学技术,又要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去发展人,从而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良性循环和互赢局面。(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1-732,241.
会计教育国际化发展暨ACCA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
提高会计学教学质量必须首先解决的若干问题
货币银行学课程特点与教学改革探索
C语言的多级指针案例教学探讨
基于项目的工程设计训练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试论“三位一体”快乐学习日语模式的构建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统计思维能力培养的专业人才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的会计综合实验精品课程设计策略与实践
论管理型财务人才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论数字化时代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养模式的思考
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
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的新世纪文学
关于保险专业保险精算课程本科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案例式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与模拟法庭课程改革
出版技术课程应对现代科技发展影响策略
网络时代提升广告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职业教育作为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与转型理想的思辨
浅谈数量经济交叉学科发展与经济统计专业人才培养
微信移动教育互动平台构建与应用
基于实践导向的我国商法教学改革之探讨
英语为专用语的英语专业学生课堂交流意愿模型构建研究
双语平行语料库与传统翻译教材的互动
新型大学文化教育社区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我们商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如何调查“两富”浙江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社团及其流变
“审计学”一体化案例PBL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图论中欧拉图和哈密尔顿图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本的经济学实验课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行动者网络共建的旅游本科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工商融和”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一体多元”的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
基于SPOC的全校性创业教育体系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体系构建
OAK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教育社会化初探——以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为例
环境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软件工程卓越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2”模式改革初探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以旅游规划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