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9 17:42:27
序论:在您撰写精神医学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现代生物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的医疗器械与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医师的工作方法逐步走向诊断信息电脑化,记录自动化,病史与体格检查格式化、程序化,并通过声像转录遥控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医师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思想与情感的人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个别化、人性化与人情味越来越少,批量处理法、机械化、商业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许多医院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由门庭若市逐渐变为门前冷落,忙着只看病的医师如今闲着找病人了。而且到下一个世纪将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即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大势所趋,由病人上门排队来门诊与住院求医为主,转变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展家庭巡诊与家庭病床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纯生物医学模式训练出来的医师,不适应社会服务,家庭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将从清高自得变成不受欢迎。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改革必须从中学教育开始,高中生可否学点普通心理学,在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除身体保健知识之外,可否增加心理保健的内容?并传授一点心理危机应付技能,让青年自己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呢?
作为一个医学生,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怎么能够不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呢?正如不能不学哲学或逻辑学、外语、电脑知识、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一样,正如不能不参加军训和体育一样。纯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必须有10%~20%的课时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同时使用80%左右的课时安排基础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科(或心理学科与精神病学科)必须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一样并列为五大主干学科,配备充分的师资、教学病房或实习基地。医学院校不开设心理学科与精神病科的畸形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全国现有600多个精神病专科医院,600多个戒毒所。面临精神科医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医学生选择职业时,虽然对心理学科有兴趣,却不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如大家都是美食家却不愿去当厨师一样。在社会职业中殡葬业与清卫业大概是很多人不愿选择去就业的,但有社会需求,政府必须出面调整,如特殊工种给予特殊工资津贴,优惠的劳保福利待遇,为培训接班人而创办特殊专业等。精神卫生专业教育尤其需要,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教育经济学,不予区别对待,轻率砍掉入学时无人问津、毕业时供不应求的偏小专业。
在医院门诊部各科就诊的病人中,大约1/3的就诊者经过专科各项检查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从纯生物医学角度来考虑,这些就诊者是没有病的,而就诊者却自感躯体与器官有某种不适,认为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强烈病感,反复求医,希望获得及时医治,解除症状,医患之间的看法大相迳庭,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形成矛盾。
上述的躯体不适,根据病因学原则分类,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functionalsomaticsymptom),根据症状学原则分类,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这类症状的病因何在呢?充其量也只有一部分病例中存在心理致病因素或心因,如生活事件或挫折与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悲哀,愤怒等)与认知功能降低(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与工作效率下降,易感疲劳),与此同时有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感(如心跳,消化不良,尿意频数,下降,睡眠障碍等)。另一部分病例中并无明显心因,但可能有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长途旅行,妊娠分娩,生活节律改变等因素,造成个体适应的困难而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部分病例虽然发病不是直接源于心理致病因素,但出现症状之后,常引起患者过度关注与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述这类躯体不适,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认为是由心理冲突、情绪矛盾转化而来,并命名为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symptom)。他们认为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之后,心理冲突、情绪矛盾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自然而然消逝了,因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还有少数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即认为这些躯体不适感都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在自感抑郁的同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但主观上没有抑郁体验,故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建议用抗抑郁剂治疗,而在一部分病例中确实取得了疗效。不过,这类治疗有效的病例经过详细交谈,仍然可以发现抑郁情绪存在,进一步研究证实隐匿性与社会文化因素并无必然联系,更与情感发育
障碍中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关,因而这个诊断未获公认。
功能性躯体不适患者,以往提出过器官性神经症的诊断,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性神经症,头部外伤性神经症,更年期神经症等,90%的病例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到精神科去看病的。他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由各科医师与基层通科医师、家庭医师处理,不管这些医师有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基本知识,不管诊断与治疗是否恰当,实际上都将由他们来处理,而不可能把这些病人都集中起来,专设一个临床心理科处理。临床心理医师也将分散到各科去,与各科医师联络、会诊来协同与辅助治疗这些病人,只有不到10%的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的患者,最后才找精神科医师。
有人不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据以往传统作法,把这些疾病命名为“轻性精神病”,列入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范围,宣布为精神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甚至宣扬就诊于各科患者中30%左右有精神障碍,精神科在下个世纪将成为超越临床其他各科的第一大科。如果把患有一种疾病(包括龋齿、砂眼、痤疮、屈光不正、脚癣、肥胖症等在内)都算病人,人群中还剩下几个健康人呢?如果把出现过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人格特征突出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功能性躯体不适与神经症的人,加上各种心身疾病患者,烟酒成瘾与吸毒或安眠药物依赖的人,都与智力低下或精神病患者统统列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那么,人群中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肯定只占少数了,这样考虑问题是否带有浓厚的职业偏见,能为社会所公认吗?他们会反问,提出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的人,本人是否精神也不正常呢?
确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征突出,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有过盛的自尊或自卑心理,竞争、攀比与虚荣心理,好奇、冒险与侥幸心理,猜疑与嫉妒心理,过分自私与贪婪心理,依附与逆反心理等,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造成他人与自己的精神痛苦,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性格健全或心理健康的人,那么他们存在什么毛病呢?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呢?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改造性格以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如果说有病,是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distarbance)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problems)还是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呢?我们能否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心理障碍而有别于精神障碍呢?
生活方式与人类行为本身,也可造成一些疾病,通过行为矫正可以防治,近廿年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即行为医学。例如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即人为的制造了一批营养不良症与肥胖症患者,而肥胖又继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损害;酗酒行为终于造成慢性胃肠炎,肝硬化,周围神经炎与慢性酒毒性精神障碍;注射海洛因引起心内膜与血管炎症,肝炎,肾损害,破伤风与艾滋病,及人格改变的严重后果;攻击与自杀行为,冒险、高危体育活动与嗜赌行为,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迷信与神秘行为的迷恋入魔,都严重损害心身健康,不断地人为地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所致,是行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各科还有一些疾病从纯生物医学观点考虑,因疾病后期均有明显病理解剖或显微变化,应该算器质性躯体疾病,有别于前述的功能性躯体疾病,但在病因中有显著的心理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的溃疡病,肠易激综合征,呼吸系统的哮喘病,皮肤系统的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科关系密切,却不能认为是精神障碍。精神科医师,特别是临床心理科医师可通过联络会诊方式协助处理,却不能以精神科医师为主来处理这些疾病,如按照每个疾病在教材中由那科编写即属那一科的疾病,那么有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中,已列入了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依序有下列几类疾病存在重新归属问题:①功能性躯体不适;②神经症与应激性反应;③人格特征突出与人格障碍;④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所致之疾病;⑤心身疾病。
在医学界,按照传统分类,将麻疯病列入皮肤科,而没有将各种皮肤病列入麻疯科,否则有湿疹与脚癣的病人再痒得难受也不会去看麻疯科。精神科的传统却不然,凡是神经症、功能性躯体障碍等疾病,都要他们去看精神科,或说他们患有“轻性精神病”,对他们无疑造成很大精神威胁,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去精神科看病的,可能绝无仅有,难道这种鸡兔同笼的怪现象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
其实廿多年以前,美国许多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已更名为精神病科与行为科学科;美国权威教科书,即Kaplan等所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已经加上一个副标题: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s)与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psychiatry)。正如五官科之划分眼科、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一样,妇产科进一步划分为妇科与产科,而腹部外科划分了肝胆外科与肛肠外科,传统的精神科划分为精神病科与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也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发展要分细专科,医学教育要拓宽基础,二者可并行不悖。未来的精神病科将只包括传统的重性精神病,服务对象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病人,还有社区防治对象,即社区与家庭照顾的精神病人,病院精神病学(Hospitalpsychiatry)与社区精神病学(Communitypsychiatry)即以这部分病人为诊疗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学科内部分化,专业化,又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法律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addictivepsychiatry)、民族与文化精神病学(culturalpsychiatry)、联络会诊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等。
除此之外,前述5类疾病都应与精神病科脱钩,在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中,新组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其服务对象是除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
患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在人口中不过1%,包括探亲的家属在内,与精神病院有供求医疗关系的人不到5%,终生不入精神病院的人占95%以上,但由于一些常见的精神病虽然发病率低但患病率高,即容易形成慢性病程,因而每省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精神病院,比任何其他一种慢性疾病专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新晨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长期以来,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教育模式与医疗服务模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讲病因只有微生物或有害理化因素,讲发病机理只有病理解剖生理与生化变化,讲诊断只有各种仪器扫描或滴定的发现,讲治疗只有几种药物,很少提及心理与社会因素在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与预后转归中的作用。面对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海洛因依赖,艾滋病、肥胖症、自杀、社交恐怖症等,按照纯生物医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去处理,往往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或者是不承认这些疾病谱。例如自杀虽可致死,肥胖虽可致病,可能不被承认是生物医学意义上的疾病。又如海洛因依赖的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心理渴求(心理依赖)与社会同伙的诱惑,因而社会干预与心理康复在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考虑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疾病流行学、病程与预后、治疗与预防中的重大作用,是很片面的与陈旧的医疗方式。当发达国家人口中位居前列的十大死因很少是生物学病因所造成的时候,医学教育与医疗服务模式才开始缓慢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
现代生物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的医疗器械与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医师的工作方法逐步走向诊断信息电脑化,记录自动化,病史与体格检查格式化、程序化,并通过声像转录遥控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医师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思想与情感的人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个别化、人性化与人情味越来越少,批量处理法、机械化、商业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许多医院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由门庭若市逐渐变为门前冷落,忙着只看病的医师如今闲着找病人了。而且到下一个世纪将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即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大势所趋,由病人上门排队来门诊与住院求医为主,转变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展家庭巡诊与家庭病床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纯生物医学模式训练出来的医师,不适应社会服务,家庭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将从清高自得变成不受欢迎。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改革必须从中学教育开始,高中生可否学点普通心理学,在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除身体保健知识之外,可否增加心理保健的内容?并传授一点心理危机应付技能,让青年自己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呢?
作为一个医学生,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怎么能够不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呢?正如不能不学哲学或逻辑学、外语、电脑知识、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一样,正如不能不参加军训和体育一样。纯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必须有10%~20%的课时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同时使用80%左右的课时安排基础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科(或心理学科与精神病学科)必须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一样并列为五大主干学科,配备充分的师资、教学病房或实习基地。医学院校不开设心理学科与精神病科的畸形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全国现有600多个精神病专科医院,600多个戒毒所。面临精神科医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医学生选择职业时,虽然对心理学科有兴趣,却不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如大家都是美食家却不愿去当厨师一样。在社会职业中殡葬业与清卫业大概是很多人不愿选择去就业的,但有社会需求,政府必须出面调整,如特殊工种给予特殊工资津贴,优惠的劳保福利待遇,为培训接班人而创办特殊专业等。精神卫生专业教育尤其需要,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教育经济学,不予区别对待,轻率砍掉入学时无人问津、毕业时供不应求的偏小专业。
在医院门诊部各科就诊的病人中,大约1/3的就诊者经过专科各项检查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从纯生物医学角度来考虑,这些就诊者是没有病的,而就诊者却自感躯体与器官有某种不适,认为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强烈病感,反复求医,希望获得及时医治,解除症状,医患之间的看法大相迳庭,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形成矛盾。
上述的躯体不适,根据病因学原则分类,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functional somatic symptom),根据症状学原则分类,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这类症状的病因何在呢?充其量也只有一部分病例中存在心理致病因素或心因,如生活事件或挫折与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悲哀,愤怒等)与认知功能降低(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与工作效率下降,易感疲劳),与此同时有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感(如心跳,消化不良,尿意频数,性功能下降,睡眠障碍等)。另一部分病例中并无明显心因,但可能有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长途旅行,妊娠分娩,生活节律改变等因素,造成个体适应的困难而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部分病例虽然发病不是直接源于心理致病因素,但出现症状之后,常引起患者过度关注与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述这类躯体不适,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认为是由心理冲突、情绪矛盾转化而来,并命名为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 symptom)。他们认为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之后,心理冲突、情绪矛盾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自然而然消逝了,因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还有少数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即认为这些躯体不适感都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在自感抑郁的同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但主观上没有抑郁体验,故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建议用抗抑郁剂治疗,而在一部分病例中确实取得了疗效。不过,这类治疗有效的病例经过详细交谈,仍然可以发现抑郁情绪存在,进一步研究证实隐匿性与社会文化因素并无必然联系,更与情感发育障碍中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关,因而这个诊断未获公认。
功能性躯体不适患者,以往提出过器官性神经症的诊断,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性神经症,头部外伤性神经症,更年期神经症等,90%的病例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到精神科去看病的。他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由各科医师与基层通科医师、家庭医师处理,不管这些医师有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基本知识,不管诊断与治疗是否恰当,实际上都将由他们来处理,而不可能把这些病人都集中起来,专设一个临床心理科处理。临床心理医师也将分散到各科去,与各科医师联络、会诊来协同与辅助治疗这些病人,只有不到10%的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的患者,最后才找精神科医师。
有人不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据以往传统作法,把这些疾病命名为“轻性精神病”,列入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范围,宣布为精神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甚至宣扬就诊于各科患者中30%左右有精神障碍,精神科在下个世纪将成为超越临床其他各科的第一大科。如果把患有一种疾病(包括龋齿、砂眼、痤疮、屈光不正、脚癣、肥胖症等在内)都算病人,人群中还剩下几个健康人呢?如果把出现过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人格特征突出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功能性躯体不适与神经症的人,加上各种心身疾病患者,烟酒成瘾与吸毒或安眠药物依赖的人,都与智力低下或精神病患者统统列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那么,人群中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肯定只占少数了,这样考虑问题是否带有浓厚的职业偏见,能为社会所公认吗?他们会反问,提出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的人,本人是否精神也不正常呢?
确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征突出,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有过盛的自尊或自卑心理,竞争、攀比与虚荣心理,好奇、冒险与侥幸心理,猜疑与嫉妒心理,过分自私与贪婪心理,依附与逆反心理等,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造成他人与自己的精神痛苦,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性格健全或心理健康的人,那么他们存在什么毛病呢?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呢?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改造性格以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如果说有病,是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tarbance)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 problems)还是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呢?我们能否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心理障碍而有别于精神障碍呢? 转贴于
生活方式与人类行为本身,也可造成一些疾病,通过行为矫正可以防治,近廿年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即行为医学。例如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即人为的制造了一批营养不良症与肥胖症患者,而肥胖又继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损害;酗酒行为终于造成慢性胃肠炎,肝硬化,周围神经炎与慢性酒毒性精神障碍;注射海洛因引起心内膜与血管炎症,肝炎,肾损害,破伤风与艾滋病,及人格改变的严重后果;攻击与自杀行为,冒险、高危体育活动与嗜赌行为,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迷信与神秘行为的迷恋入魔,都严重损害心身健康,不断地人为地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所致,是行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各科还有一些疾病从纯生物医学观点考虑,因疾病后期均有明显病理解剖或显微变化,应该算器质性躯体疾病,有别于前述的功能性躯体疾病,但在病因中有显著的心理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的溃疡病,肠易激综合征,呼吸系统的哮喘病,皮肤系统的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科关系密切,却不能认为是精神障碍。精神科医师,特别是临床心理科医师可通过联络会诊方式协助处理,却不能以精神科医师为主来处理这些疾病,如按照每个疾病在教材中由那科编写即属那一科的疾病,那么有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中,已列入了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依序有下列几类疾病存在重新归属问题:①功能性躯体不适;②神经症与应激性反应;③人格特征突出与人格障碍;④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所致之疾病;⑤心身疾病。
在医学界,按照传统分类,将麻疯病列入皮肤科,而没有将各种皮肤病列入麻疯科,否则有湿疹与脚癣的病人再痒得难受也不会去看麻疯科。精神科的传统却不然,凡是神经症、功能性躯体障碍等疾病,都要他们去看精神科,或说他们患有“轻性精神病”,对他们无疑造成很大精神威胁,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去精神科看病的,可能绝无仅有,难道这种鸡兔同笼的怪现象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
其实廿多年以前,美国许多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已更名为精神病科与行为科学科;美国权威教科书,即Kaplan等所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已经加上一个副标题: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与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 psychiatry)。正如五官科之划分眼科、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一样,妇产科进一步划分为妇科与产科,而腹部外科划分了肝胆外科与肛肠外科,传统的精神科划分为精神病科与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也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发展要分细专科,医学教育要拓宽基础,二者可并行不悖。未来的精神病科将只包括传统的重性精神病,服务对象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病人,还有社区防治对象,即社区与家庭照顾的精神病人,病院精神病学(Hospital psychiatry)与社区精神病学(Community psychiatry)即以这部分病人为诊疗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学科内部分化,专业化,又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法律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addictive psychiatry)、民族与文化精神病学(cultural psychiatry)、联络会诊精神病学(consultation liaison psychiatry)等。
除此之外,前述5类疾病都应与精神病科脱钩,在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中,新组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其服务对象是除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 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 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 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 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 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转贴于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使将来临床的治疗水平逐步提高,对因治疗将成为主流,对症治疗手段也增多且更有效。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使开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使治疗更有的放矢,治疗精神疾病将像治疗内科其它疾病一样可做到标本兼治。
关键词:初中数学;质疑精神;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有关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通过教学和学习,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形成必要的基本技能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
态度。
为了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教学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是教育的生命,而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质疑是一种探索,更是一种创新的心理素质,质疑是人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精华,只有拥有质疑精神的人,才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作为教师应该立足转变教育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和增强学生质疑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学生,要积极思考,树立自信,敢于质疑,敢于对已有知识、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思路。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
一、在引入新知识之前,设计合理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提问的兴趣
对新知识的引入与学习,学生往往充满兴趣,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知识基础,设计合理、生动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提问、质疑的兴趣。
二、进行解题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培养学生随时进行反思、质疑的习惯
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些必要的、重复的训练。如何尽量减少单纯的训练,避免训练的机械化,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完成练习后,主动去总结解题的经验,能在不断总结和提炼后,逐步形成经验性反思能力,从而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基本能力。
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数学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即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了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以后,就会合上书,去找别的事情做。就好比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完老师给他们盛的饭以后就会骄傲地宣布“我吃完了”,绝不会考虑到自己是否吃饱,或是再盛第二碗。因为“任务”已经被出色地完成了。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或许也是这样的“任务心理”,其实他们的做法遗漏了解题中一个重要而且有益的阶段。通过回顾完整的答案,重新斟酌、审查结果及导致结果的途径,它们能够巩固知识,并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一个好的教师必须理解这些,并使他的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总会有些事情可以做;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和洞察以后,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而且无论如何,总可以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发展学生的质疑、概括能力
在概括解题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水平需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那就是对同类问题的概括、归纳和总结,概括这类问题的特点、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等等,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形成概括性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怀疑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问”是一种疑,是一种思索,更是一种创新与发现,没有了问题意识就等于没有了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具有敢问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学生对遇到的问题产生质疑,恰恰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一种科学态度和能力,它与思维的关系密切,质疑的过程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探索的欲望、无穷的勇气和批判性,闪烁着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7月29日,召开年上半年社会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区年上半年社会经济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就下半年全区社会经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出详细部署。为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8月1日,委召开了委机关和委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专题传达了会议精神。现将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年8月1日上午,区城管委召开传达社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题会议。由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会议按照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讲话精神,对区上半年城建城管工作形势和取得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对当前城建城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研究,对下半年城建城管工作任务和计划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认真学习了市委常委、区委金祥明书记就下一步工作提出的怎么看、怎么办和怎么干的工作要求,会议认为,金书记讲话明确了下一步工作奋进目标,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们将认真贯彻落实金书记讲话精神,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城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全区人民的幸福感指数作为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实施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这一主题,扎实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开创城管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建设“首善之区”提供最佳环境保障。
二、结合实际明确任务
下半年,委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监管,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力争城市管理工作出精品、出亮点、出特色。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继承发扬行之有效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城市管理的经验,继续发现差距和不足,继续自加压和鞭策,开创城市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二是要进一步深化体制、创新机制。下一步工作中们将着力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深入探讨城市管理规律,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发挥牵头抓总、承上启下和监督考核职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制度和程序,确保各项城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意识,明确责任。下一步工作中们将继续保持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善于抓重点、抓具体、抓成效,勇于抓难点、抓热点、抓矛盾点。用更大的决心、更新的观念、更大的气力、更大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区城市管理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
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其创新之点就在于“科学”二字。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科学精神,就不会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把军队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思维思考和把握发展中的一切问题,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各种矛盾,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单位发展实践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不讲科学、不按规律办事造成的。比如,有的一强调抓特色,往往就忽视全面建设搞“一招鲜”,靠几个项目撑门面;有的一强调发展,往往不看需要不需要、可能不可能,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干一些寅吃卯粮的事;有的一强调领导重视,就认为活动越多越好、工作布置越满越好、场面越大越好,不考虑部队承受能力。这些问题不克服,就会制约和影响部队建设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蕴含其中的辩证思维方法,正确处理中心工作与其它工作、全面建设与突出重点、打基础与创特色、经常建与突击抓等辩证关系,努力使领导工作多一点客观性,少一点主观性,多一点全面性,少一点片面性,多一点深刻性、少一点表面性,防止和克服顾此失彼、平均用力、短期行为等现象,努力实现部队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整体提高。
科学发展是有序的发展,而有序发展只有在法规制度的严格规范之下才能实现。法规制度是军队建设科学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讲,依法办事就是科学办事,依法指导就是科学指导。近年来,我军的军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有的同志想问题、作决策、指导工作,仍然凭老经验、老习惯,甚至搞长官意志,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主观随意性很大,想起什么抓什么,想怎么抓就怎么抓。这也是部队“五多”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依法办事的精神,正确处理法治与领导意志的关系,把依法办事作为基本的领导方式,无论是筹划部署、决定事项,还是检查指导、评价工作,都要自觉维护法规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坚持原则、公平公正是法治精神的本质特征。法规在实施中一旦失去原则、失去公正,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和存在的价值。应当正确处理法治与感情的关系,自觉破除好人主义思想,排除各种利益关系的干扰,敢于较真碰硬、坚持原则,决不逾越和违反法规制度。落实法规制度,并不是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是要结合实际,把法规制度创造性地落实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求真务实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品质,是科学精神的真谛。从本质上讲,科学发展就是强调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注意从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出发搞建设、谋发展,就是坚持摸真情、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对部队来讲,坚持求真务实,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求战斗力发展规律之“真”,务战斗力发展效益之“实”。党委领导应始终坚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战斗力提高上,着力研究解决战斗力建设的重大问题、影响战斗力提升的紧迫问题、拓展战斗力增长点的疑难问题,在提高战斗力上出实招、求真绩。凡是有利于战斗力提高的,就要充分肯定;凡是冲击和妨碍战斗力建设的,就要坚决纠正,把各级的精力都聚焦到抓中心、谋打赢上来。
(来源:报第6版20__-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