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程资源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08 17:18:33

序论:在您撰写课程资源的核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课程资源的核心

第1篇

一、核心素养培养和课程资源建设概述

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资源建O的应当是在遵守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和遵循学生实际情况而开展起来的教学活动,要以全体中学生为对象实施素质化与资源性的中学语文教学,简要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起崭新的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形成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系统。其二,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发展,从而为教师能够在新课标的教学框架下更好地承担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学习能力。只有在保障教师具有专业教学能力与综合教学水平后,才能使得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方法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强化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程资源建设的相关工作,关键应当从以下方面予以把握。

1.结合语文素养与课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语文素养培养”同中学语文具体课程内容找到完美的契合点。素养指的是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范围内所塑造建立起的一种高度品质.这其中包含了功用性和非功用性等不同类型,关于素养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久的积累积淀。所以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注入其中,往往便能够收到较为优异的成果。在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中.学生会接触到语文、自然、文学、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等不同学科知识,这些课本中的优秀作品不仅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而且也是基础文学字词与综合知识面的集中体现。当学生改变将语文作为“工具性”的观念,而发自内心的将熏陶积淀语文素养当作中学语文学习的要义,那么所能获得的学习成果也必然是十分丰硕的。

以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再塑生命的人》该篇课文为例,要实现对于该篇文章的学习,除了基础性的字词掌握与中心思想了解后,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于“残疾人”这一群体的认识,并且向其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进行学习,那么教师便可以通过设置丰富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与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体验黑色世界”这样的主题设定,让学生切实感知到盲人作者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珍惜光明、珍爱生命的情感。经过整场教学活动之后,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与光明的美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与鼓励学生无论在何种艰难的环境下,都要内心充满光明与希望,并让学生从心中树立起要更加勇敢坚定的信念。

核心素养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概括,同时也是有效交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核心素养,加强关于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训也是十分重要的。以六年级上册中《有的人》一文为例,该篇文章是臧克家为了纪念著名鲁迅先生所作的抒情诗,该篇课文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有力,歌颂了与人民为伍的革命家为了人民而奉献奋斗的伟大精神。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领会到课文感情,同时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以“精神不朽、吾辈传承”为题目开展限时演讲,则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教学资源与课程反思

将中学语文中丰富的资源探索与课程教学反思相互结合起来。要使得中学语文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利用多渠道、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则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特点的实践与经验总结,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还需要广大教师将现代创新、新型的教学手段积极的运用起来。对于不同的学科来说,其所需要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普通化的教学方式只能符合简单化的教学需要,而针对特定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则要求教师将分析与讲解摆在突出位置之上。换言之,就是选用最为有效、自然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从中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文学形象、文学世界与文学境界的内涵。同样以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中的《再塑生命的人》为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残奥会上的《千手观音》节目,让学生通过观看赏心悦目的表演,能够感受到残疾人自身所具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毅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蒙住眼睛拄着拐杖往前行进,准备好有趣的奖品与道具,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在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便能够感受到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残疾给人所带来的影响是多么不方便。

第2篇

一、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吴刚平教授在谈到课程资源时指出:“课程资源类型包括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包括外在物化形态与内在生命化形态。外在物化形态有:课程标准、教材、参考书、练习册、考试卷、音像资料……内在生命化形态有:师生的经验、感受、理解、创意、问题、困惑、方式、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内在生命化形态资源只有在生命活着的、觉醒的状态下才能保存,保存在个体当中。”

二、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核心价值取向

(一)开发的生命化课程资源能迸发师生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更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开发生命化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生命化意识,不断拓宽课程开发的领域,拓展教材资源、创新实践资源、挖掘生命化资源;还要教师深化对生命的理解,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开发出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生命化课程资源,不断体现生命的价值,让课堂成为迸发师生生命活力的摇篮。对于学生而言,面对生命化课程资源,通过领悟、想象、碰撞和整合,使以往相对宁静的知识在个体心灵深处被激活或催生,并超越具体的对象和事实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和再创造,从而产生更强烈、更深刻、更美妙的生命活力。

(二)开发的生命化课程资源能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活的生命,都有鲜明的个性,尊重个性就是尊重人的生命,抹杀个性等于在抹杀人的生命。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开发出各种生命化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生命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善自我,努力朝着个性化的生命发展目标前行。生命化课程资源要使学生的个性不断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所有生命化资源都应该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

(三)开发的生命化课程资源能践行生命本真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在说明“生命化”就是真实的生命践行同践行者的所言所信一致,就是让自己所信从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自己的生命中。因此,教师开发的生命化课程资源,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生命的意义,还原生命的真实,绽放生命的光彩。

三、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教师活用课程资源――用生命浇灌

1.把生命灌注到教材中。

如《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带领孩子们经历养蚕的过程。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孩子们容易饲养照顾的小动物,让每个孩子都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了解和探索蚕的生命周期。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持续性的养蚕科学探究活动,我重组了教材中养蚕的五课内容;并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抛开课时与时空的约束,将养蚕活动作为生命探究活动进行了主题研究。

首先,改换教材主题。把养蚕活动的主题命名为“我的宝宝我来养”。用这样一个充满爱意和生命含义的名称来命名,是把生命的意义灌注其中,让学生把蚕宝宝当做自己的孩子养育、爱护,意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呵护之心,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成长是多么不容易。

其次,重组教材内容。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养蚕知识我来学”、“养蚕方法我来用”、“我的蚕房我做主”三个小主题活动。通过这样的主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习得养蚕的知识和方法,获得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亲近生命中了解生命、感受生命、体验生命,更珍爱生命,认识到责任的重要。

最后,开展“养蚕经验交流会”、“我是养蚕小能手”主题评选活动,比一比谁的养蚕经验最丰富、最实用;谁最细心、耐心地养育蚕宝宝,谁最仔细观察蚕宝宝,获得的新发现最多。在养蚕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认真观察,尊重生命,亲身经历养蚕的实践活动。

2.带着生命活力进课堂。

叶澜指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教师应该深挖课堂教学中各种生命化课程资源,带着生命活力进课堂,把生命活力浸润在课堂教学的每一时、每一刻,使课堂教学绽放生命的光彩。

如五年级科学上第一单元《做一个生态瓶》这一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好水生植物和小动物,带到课堂中来一起制作生态瓶。结果有的学生忘记带,有的学生没有,有的学生家长嫌麻烦不同意带,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就没有办法正常开展了。科学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大自然”带到课堂中,让学生观察研究是我们的责任。所以之后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找水草和小动物,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又亲自到花鸟市场买了水草和金鱼,还特意准备一袋洗干净了的沙子。同时通过家校联系,让家长帮助孩子们自己也准备一些水生植物和小动物,有的学生带了小鱼和泥鳅,有的学生带了乌龟,还有的捞了很多浮萍。上课时,看着这些充满生命活力的小生命,看着孩子们兴奋愉悦的表情,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制作生态瓶,我觉得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没有白费。

(二)学生活学课程资源――用生命体验

1.赋予生命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爱学。

如三年级科学《磁铁的两极》一课,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出示一座小房子,这是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它的主人是小鸭子(出示玩具小鸭子)。小鸭子把它的家安在池塘的南边。它可是一只聪明的小鸭子,在池塘里,无论你让它的头朝着哪个方向,(放入水槽)它停下来时都能朝着家的方向。信不信?试试看。玩具小鸭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赋予小鸭子生命活力,让学生观察到神奇的小鸭子竟然能总是朝着家的方向,从而产生“为什么会这样”的疑问,进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学习动力,在学习动力的驱使下,学生自然而然地爱学、爱探究。

2.满足学生生命的需要,让学生乐学。

在开发生命化课程资源时,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学情、能力和需要,了解学生想要什么,满足学生的生命需要,让学生乐学。

3.见证生命的成长记录,让学生活学。

第3篇

一、提升对课程开发意义的认识是做好课程资源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关乎学生的教育权利、全面发展、个性彰显、潜能释放、学习兴趣等等,更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形式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课程文化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秀;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三是我们认为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实施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要看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课程。学校教育给予学生最好的礼物,最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受到熏陶、浸润和滋养,获得生命成长。

四是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是个文化场,文化是一面无形的旗帜。它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给人以精神的熏陶、文化的浸润和品格的滋养,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才是难忘的课程,刻骨铭心的教育。

五是我们认为学校设置课程的丰富性正在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这样批评,“过分地强调知识是现代教育的悲剧。”这一见解和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不应该比升学率,不应该比分数的高低,而应比课程开设的丰富性,课程开发的创造性,课程对学生的实用性。

二、建设校本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

第4篇

关键词:课程群;资源优化;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日新月异,相对于传统社会依靠土地、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而言,人力资本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则离不开高等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重要话题。

1、课程群建设对于优化资源、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课程群是根据学科分类、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所组成的一组相关课程群体。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培养能力范畴的课程作为―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1.1优化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已经从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时期,这就使得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随之进一步加剧。在这种形势之下,单纯依靠扩招已经不再是高校跨越式发展之路,只有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课程与教学是教育事业的心脏”[1],高校的内涵发展需要依靠的重要手段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课程又毫无疑问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如何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就成为重要课题。

但是,当前课程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任课教师之间缺乏常规深入交流和沟通,从而致使有逻辑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出现较多重复,或者课程先后顺序颠倒等等现象。而组建课程群就是从整体效果着眼,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统一考虑,使各任课教师能够构建团队,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尽量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1.2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统一,全面提升竞争力

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很多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了很多新专业,这一方面导致高校教师队伍扩大,无法保证教师本身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也导致许多专业开设太多,所培养的人才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容纳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本科毕业生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出现了结构性偏差,从而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课程群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实践能力。课程群老师因为专业课程的相近及内在逻辑紧凑,可以为学生提供坚强的“合力”后盾。教师团队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培养出谋划策,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另外,对于学习优异和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可以按照兴趣与某课程群教师沟通,而不是仅仅与其中某位老师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吸取多位老师的长处,从而专业知识更全面和严密,最终以整个课程群教师的共同力量来锻造其特长和个性。

1.3搭建互动平台,实现资源优化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下,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课程制定。事实上,现在各高校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取决于国家和社会需求,或者学科专家的意见,甚至是教师的学术背景,对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则基本“视而不见”。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的脱节,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发现:在每个学院所开课程中,除了通识类课程由政府主管部门(教育部)规定之外,大部分高校课程的开设决定权在基层教研室。教师在选择、确定课程时,常常依据自己的意愿开课。在可能的情况下,会考虑本学院的教师结构状况,照顾教师的兴趣、研究方向。[2]而学生的兴趣、就业等需求力量则不在考虑之列。

课程群建设通过搭建平台,使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探讨,对课程内容进行沟通,在互帮互利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课程群建设能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互动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从课程目标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再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中去,把意见和需求反映出来,从而推动院系及时修订教学方案。可见,通过课程群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力量和积极性,使课程质量不断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使学生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1.4继承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突出发展特色

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都开始走向综合性大学的路线,这就使得各个大学在专业设置上日趋雷同,诸如法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甚至为大部分高校所开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持自身特色,以综合带动特色,以特色强化综合,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通过课程群的研究建设,在保留学校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的前提之下,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特色,同时又能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把握专业特色与时代前沿的前提下,提升其专业竞争力。

另外,高校课程设置内容相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些教授内容几十年不变,已经落后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有些新兴、交叉、边缘、横断等学科知识,更是得不到合理的充分运用,从而使得高校失去了对知识的前瞻性把握,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也难免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而课程群建设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好主干课程、激励创新精神,将优化本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整合教学资源相结合,体现各专业优势和特色,打造一批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实现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具有全球观念和竞争意识、具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高层次人才的群体培养目标;“身心健康、志趣高雅、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个体培养目标。

2、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课程群建设并不是把一个专业内部的全部课程按照相近程度进行简单分类,而是一项宏观综合性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整合性原则

关于建设课程群的目的,大多强调“打造学科优势”,而相对忽视了对教育资源的优化。事实上,课程群首先就应该是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内容的渗透、融合与衔接,尽量合理避免和解决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课程整合化程度,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因此,课程群建设不是每门课程内部的自我修补,而应该重新对整体课程进行规划设计,根据课程整体原则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来设置原有课程间的空白,调整原有课程间的重复,剔除原有课程的陈旧,从而实现整体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把内在逻辑相关的课程放在一起只是粗浅的第一步,只有这些课程间相互整合优化,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3]。

2.2协调性原则

高校课程一般是由某门课的具体骨干教师负责,但课程群建设则要打破各自为营的现有局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归并、剔除,对课时进行顺序和数量的调整,对设备和经费也进行统一调配,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协调参与。教师应该对课程群建设具有战略意识和全局眼光,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能够各司其职、尽职尽力。所有任课老师应该就内容和体系改革定期进行协调分析,共同推进课程群的有机建设。同时,教师们应该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就课程群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2.3多样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人,但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应该是多元化的,而并不是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教育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发扬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现有的教育方案大多是普遍性一般意义上的构建,对于兴趣爱好特长不同的学生尚未有很好的培养办法,课程群建设以群体老师的集体智力使在某方面学有所长的学生能够得到培育和发展。但是,现有关于课程群的研究大多关注“课程”而忽略了“人”,这就使课程间内容的整合因丧失针对性而失去意义。因此,课程群的建设和实践必须以多样性为原则,适应和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使不同学生个性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2.4科学性原则

课程群建设并不是相关课程的简单组合,也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推进。这首先体现在课程规模要适度,一般群内课程应该控制在3到6门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少于3门,没有成群的必要,而如果多于6门则不利于统筹规划,以体现规划建设的宏观效果。另外,还应该对课程群进行科学认识,课程群可以根据逻辑联系不同而划分为知识型、方法型、问题型三大类[4]。知识型课程群是同一学科内相关课程的组合,而其他两类课程群则常常跨越专业的界限,如生态问题就涉及到农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只有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避免课程群建设的盲目和无序。

2.5实践性原则

理论探讨的意义在于实践的推进,如果不在现实中重抓落实,课程群也只能是白纸黑字的墙上花朵。但是,现有关于课程群的成果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其实践基本停留在公共基础课层面,或者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群进行设置,但对于具体某个专业课程群的整体设置则相对少见。实际上,课程群的模式对专业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应该在本科专业中大力推进课程群的建设和实践。但是,课程群建设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大型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因此,对于课程群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在思想上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在目标和任务上要明确清晰,制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课程群能够在现实中有序推进。

3、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对于具体的课程群建设而言,就一个专业来说,应该着重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3.1专业课程群的构成及其逻辑

这部分为课程群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专业现有培养计划的基础之上,探讨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群设置。

(1)专业课程群应该具体分为哪几种。就整个学科来说,课程群可以分为知识型、方法型、问题型三大类,这三大类课程群又应该如何设置。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现有关于课程群的建设大多从学科知识“性质相关或相近”入手,而关于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方面的课程群考虑则相对较弱,是应该重点加强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个学科,忽略了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群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积极推动。

(2)大一新生应该设置的专业导入课程群,形成学生对专业的感官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这是打造学生专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首先有个专业认识和学习转变的适应过程。如在大一上学期可以开设专业导论,请资深教授对专业进行宏观介绍。或者请本专业相关教授们进行专题性介绍,每位教授讲授某一方向领域。专业导入课程群内课程应该相对较少,但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深入浅出,不宜讲授专深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3)低年级学生中应该设置打造专业基础的课程群,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今后考研和就业打好专业基础,如学科基础课程群、学科应用课程群等。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应该以支撑该专业的一级学科来设置课程群,不区分具体的学术研究方向,体现高等教育宽口径的培养原则和目标。这一课程群是整个专业的立基之本,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好基础。

(4)高年级学生中应该设置的学科前沿群,提高其学术竞争力。重点大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技术工人,因此,应该将学生尽量带入学术前沿阵地。在大三大四阶段,很多学生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学科前沿课程群应该以主要的硕士二级学科为主要设置标准,在每个方向开设3门左右前沿课程,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学术研究状态,或者对学科划分有更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5)在课程群设置中突出每个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虽然全国各大学都在走综合路线,但特色仍然是每个学校的强大之路,这是专业识别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如很多高校都开设某专业,但应该使社会上在提到该专业时,会知道某高校的该专业其强势和特色何在,其名师和方向为何等等。

(6)在高年级学生中设置学科就业课程群,提高学生就业时的专业竞争力。大学生毕业后除了一部分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以外,部分学生就要走入市场就业或创业。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相对比较理论化,与现实仍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大四学年应该设置就业课程群,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讲解,对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进行强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毕业有充分的准备。

3.2具体课程群的课程组成与优化

专业内的每门课程都有着自己的侧重点,正是这些内容串联起该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这些教育资源应该最大限度的优化,同时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把握学科基础和前沿知识,从而提升专业竞争力。

(1)每个课程群应该具体包括哪些课程。在对课程群进行划分的基础之上,确定每门课程应该包括的具体课程,这是进行课程优化的前提。

(2)优化课程组成,淘汰知识陈旧或重复课程,开设相关新课程。对每一课程群内部的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对一些相对比较陈旧或者重复性较高的课程进行适当归并或剔除,同时根据课程群系统性和逻辑性的需要开设新课程,使课程群更加完整。

(3)课程的先后逻辑顺序为何。课程与课程之间都是有机衔接起来的,如果某些前沿性课程开设较早,学生没有前期基础会学习吃力。而有些基础性课程如果开设较晚,则会使学生失去专业的整体性,产生逻辑上的混乱。因此,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应该统筹考虑课程的开课学期,特别是课程群内部课程之间以及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衔接与整合。

(4)优化课程内容,使得同一课程群内的课程减少重复率。现有的课程大多是由任课老师来负责具体内容的讲授,这就使不同的课程都会涉及到同样的内容。以笔者所讲授的《政治学原理》、《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分析》为例,三门课程之间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内容。考虑到课程的完整性,对某门课的具体内容进行大调整也未必容易,因此,课程群内课程之间重复内容的优化整合就变得极为重要。如在讲授《政治学原理》时侧重政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给学生总体上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在《政治社会学》的课堂则侧重讲授社会学对政治学的影响,政治民主需要社会基础。《比较政治分析》的讲授则突出学术前沿,对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原著性探讨,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反思。

(5)根据课程群建设,优化设置每门课的学分和开课学期安排。课程群内课程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每门课程在课程群内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因此应该在此背景下对每门课进行学分和开课学期的安排。仍以刚才的三门课为例,《政治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应该为4个学分,并在大一上学期开设;而《政治社会学》则可以在学生具有政治学和社会学知识后在大二上学期开设,因为该课程涉及两个学科的结合,可以适当设置为2或3学分;而《比较政治分析》则相对比较前沿,可以作为学有余力或致力学术的学生进行选修,因此应该开设在大三学期,并以2学分比较适合。

(6)进一步根据课程群的内容明确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群建设使得每门课程不再是单纯的课程,而更承载着对其他课程的支撑和深化作用,尤其是每一课程群内的核心课程更是应该进行教学大纲的调整,使核心课程能够统领整个课程群,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4、课程群建设的实施策略

4.1打造胜任课程群建设的教师队伍

课程群的承载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认识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及成败。因此,应该着力于打造能够胜任课程群建设的教师队伍。首先是教师梯队建设应该合理,重点应该关注教师学缘、年龄、专业等因素,力求能够规范人才工作,确保课程群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结构合理性。其次是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是决定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群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并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因此,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专题研讨,才能从整体上使全部教师素质得到提高。最后是课程群内的教师应该实行课程轮换,即每个教师主讲一门,但应该适当轮换同群内其他课程,这样更容易对课程群产生整体的认识,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从总体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4.2增强学生对课程群建设的参与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 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将降低”[5]。因此,课程群建设必须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的守成教育,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在课程设置上,应该调研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生建议和学科自身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剔除设置陈旧的课程,增加紧跟时代步伐的新课,在基础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全新的内容等。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发言,或者分组讨论,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做个人的主题汇报演讲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后是在课程考核方面,改变过去应试性的死读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对考试的参与,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出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教学重点的理解,或者让学生互相进行打分点评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传授知识改为帮学生形成学习方法和习惯。

4.3科学制定课程群的评审标准

课程群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实践中的效果测评则一直关注较少。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和单门课程的标准是不同的,它更强调课程相互之间的优化与整合,从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宏观效果,即使课程群内的所有课程均可以达到合格甚至优秀的标准,也不代表该课程群整体就处于优秀水平。课程群的评审可以从立项和验收两方面来着手,有一项没有达到标准则不能评审合格。

4.4保障课程群的有序推进

课程群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应该在现实中积极推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因此,课程群建设不能停留在纸面的分析报告上,而应该在每一门课的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得到体现。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对此问题高度重视,给与必要的人才引进和经费支持,在教学方案调整时吸纳课程群方案,完善教学条件建设,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性制度与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课程群建设与管理做到有据可依,从而以此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与资源优势”,为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11.

[2] 赵蒙成.高校课程体系的文化学解读――一个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3(6).

[3] 范钦珊.面向21世纪的系列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1997(3).

[4]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4):114.

第5篇

1.地方性“非遗”的筛选与分类

课程资源的可操作性是开发地方性“非遗”资源的第一要义。可操作性指的是明确开设的课程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课程实施是否可行、如何展现其内容、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等。这一要义促使课程资源开发时既要与本地地方特色相关联、能够体现美术的学科特色,又要与国家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密切结合。若以地方性“非遗”为课程资源,找到一个本专业与“非遗”资源的契合点切入,那么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与分类是必要的手段。“非遗”的分类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根据美术学科的需求,一般以工艺类”非遗”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但在这一范围内,也并非所有工艺类“非遗”都适合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的范畴,应以其历史起源、风格特征、工艺技艺、后续发展等方面为进一步的评判标准,考虑开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合理性,保证“非遗”课程资源的实际可操作性。

2地方性“非遗”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新思路

地方性“非遗”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增强民族认同感。根据笔者在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问卷调查所展现出来的结果,大部分学生只是“知道”一些本土“非遗”的名称,或只是在多媒体上浏览过相关图片,很少有更为深度的理解。但无论是物质或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在其有形的形式背后,往往浸透着本土的文化背景以及丰富的精神内蕴。使用地方性“非?z”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融入学习环境,理解知识背景。地方性“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上的劣势(受众局限性),对于本地学生影响较小,在课程中,学生对于这种课程资源会拥有更直接的情感态度,于文化基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学习以地方性“非遗”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更能够让学生认同国民身份,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这对于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再者,教师将民间“非遗”艺术引入课堂,为学生创造前所未有的生动学习氛围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对课程资源的规划能力。教材的编写是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长期的单一教学方式,限制了教师在本学科方面专业创新能力的发挥。在地方“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学会“传道受业解惑”还需要“选材编撰成书”。教师必须对“非遗”内容的考察、筛选,把握教学重、难点,逐步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和可操作性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从而充分锻炼了自己的设课能力。可见,在成功设置“非遗”艺术课程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发展。

第三,本土学校“非遗”课程的设立,有助于民间“非遗”艺术的传播与推广。一般而言,学校教师不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主干力量,想要开设具体深入的“非遗”校本课程,就必须要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性政策。“走出去”即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往民俗博物馆、拜访民间艺人;而“引进来”则是直接请民间艺人进课堂,让艺人走上讲台,开设讲座。

实例:“制扇技艺”实地考察在2017年4月,团队在研究《制扇技艺》这一课题时,为了课程的专业性,跟随南京师范大学的秦华副教授走访了安吉周边的制扇工厂,观摩折扇的制作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走出去”的过程,真正体会到了制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震撼力(如图1)。

民间力量与学习课程的结合,不但能够把“非遗”带入校园,同样能够以课程为载体广泛地传播,各地方不同的地方性“非遗”,也能够通过课程的方式展现其与众不同的独特性,甚至互相融汇。传统的“非遗”形式也可由学生的创新之手改造,衍伸成一种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式。(例如:传统皮影戏中影偶的形象经过学生的提炼,成为一种新的平面设计的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性“非遗”课程的设置,将会未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阔一片新的天地。

3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非遗”课程的实施策略

3.1以“教具”为载体,深化学科内容

传统的课程,教师仅仅依靠课件和口头讲述向学生展示具象的知识,这对于“非遗”课程的展现形式无疑是过于表面的。为了避免课程内容苍白单薄,教学活动中“教具”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教具可有效地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具体的教学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致的工艺、繁杂的制作过程、蕴含的艺术内涵等对学生颇有影响的信息,往往得通过“教具”这类非语言非意识的途径传递才更为有效。并且,它这种有形的、非常直观的表现方式,为课程增添了一个具体化的信息源,唤起学生的“新奇”“疑惑”等情感,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实例:“朱仙镇木板年画”教具制作

在湖州吴兴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徐军老师的“非遗”课程《朱仙镇模板年画》中,老师自制了这样一个教具(如图2):准备几块透明的亚克力板,裁成同一形状,在每一片亚克力透明版上涂上年画中相对应的一种颜色,最后组合在一起合成了一幅完整的木板年画。相比起单纯的语言,用教具模拟朱仙镇木板年画套色印刷的制作工艺,学生更能完全理解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

3.2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推动课程实施。

传统工艺类“非遗”的背景知识和制作工序都尤为繁杂,为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以“非遗”微课视频为载体,将理论化的“非遗”知识先行传授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开放式的研究,小组选择专题的一方面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加深其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再经由丰富的学科活动设计,学习的过程由被动地接受转化成积极主动地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设能力,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投身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继承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与精神。

实例:“南京皮影”课程

以人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课题《偶戏》为例,教师以“非遗”“南京皮影”为中心设计一系列内容,将木板皮影的分类、风格特点、制作工序等通过微课提前给学生接触,使其自主通过网络、阅读等手段,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皮影偶人的初稿设计、准备相近材料(如PVC透明板、硬卡纸、线、筷子)参与制作皮影影偶,让学生自主实践,动手操作,最后展示小组完成的作品,实施成员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师评等评价方式,深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第6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的相继开放,各行各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就业涵盖了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外销员等多种岗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高职院校的国贸人才培养离不开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学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也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在整个教学系统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相应地,课程资源建设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问题的开展研究,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结合外贸工作实际需要,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专业教学标准,提高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教学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课程教学资源的概念。从国内研究现状看,课程资源涉及多层含义。作为教育资源,课程资源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例如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从课程设计层面看,课程资源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立足于课程实施层面,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的一切素材,也即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2.课程教学资源的分类。按不同标准,可以得出关于课程教学资源的不同分类。从功能特点看,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从空间分布看,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组成要素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存在形式分,有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或者是物质形态资源和精神形态资源等。

课程资源分类的多样性说明了课程资源的不同种类与存在方式和范围,更进一步证明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就业岗位较多,都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按照“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开发原则,针对不同业务环节所设置的工作岗位,学校通常会开设“国际商务会展”、“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单证”、“国际商务跟单”、“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货运”、“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在课程资源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课程可以基于相同的教学情境,采用相同的载体,因此,我们遵循整合性原则,综合性、系统化地设计教学资源。国际贸易实务各门核心课程都要求学生扮演进出口业务的不同当事人,进行模拟性操作。学生将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相关金融部门人员和政府部门人员,熟悉和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掌握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作方式。整合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专业课程学习的连续性,便于实施和评价,更有利于降低课程资源建设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实践性原则。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多是在一线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体现实践性。我们发现,学生对理论教学环节兴趣不浓,他们更渴望参与模拟业务操作,亲自体验国际贸易环境的多变性,在风险中释放激情。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思维方式、相应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掌握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有利信息的基本技巧,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开放性原则。从事国际贸易,尽管有大量相关的贸易操作公约可以遵循,但具体业务中涉及的细节往往是公约和法律所不可及的,因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开放性。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巧只有通过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以国际商务洽谈为例,一般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环节,其中发盘和接受是达成交易必不可少的两个法律步骤,从字面和含义上看好像并不难,但是实际应用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外贸一线专家强调,现实中交易的达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发盘和还盘。因此,学生们在“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中,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的应用技巧。我们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将资源来源延伸到网络论坛、时事媒体,将最新的实务、视角和案例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的环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

1.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纸质单据、多媒体课件等资源,主要在校内课堂上使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和学生自身选定一个典型的交易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指派学生扮演不同的当事人,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决定成交的条件,拟订合同等一系列的国际贸易程序和步骤的实际操作,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模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课题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运用知识。这种教学资源的特点是简便易用、节省时间、比较经济,但其现场氛围不浓,真实性欠佳。

2.虚拟教学资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上国际贸易已成为现实。目前,很多网站开设了虚拟的“模拟国际贸易”,这就为我们组建虚拟“国际贸易”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网上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贸易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网上模拟贸易不仅具有快捷性、完备性及全面性的特点,而且也具有真实性、方便性的特点,备受学生欢迎。学校只要开通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可以方便地利用网络虚拟“国际贸易”的教学资源。

3.企业教学资源。企业教学资源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上的企业资源,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企业教学资源用于现场教学,到外贸口岸现场开展“业务实战”。企业教学资源是由教师和外贸专业人员联合开发,根据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编制类似的交易案例,从事签订合同、报关、报验等实践操作,然后由口岸专业人员、教师联合进行现场指导和评议。这种企业教学资源更具真实性、直观性,效果更为明显。

总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典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也要紧密结合外贸实务需要,将教学资源建设成实用、有趣的体验素材,既培养学生必需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又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数字资源建设必要性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检修课程现状如下。

现有的教材以学科知识系统化为课程教学逻辑主线,学问化的课程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不适宜自主学习和项目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所以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根据课程教学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开发课程项目,以任务引领引导学生完成整个学习活动。

缺乏与一体化教材相配套的数字资源,大部分仍局限于文字材料、图片库以及习题库等,虽然教师可以借助于网络,通过动画、仿真或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数字教学资源来讲解一些知识和技能点,但大多不成系列,未能形成一套与教材完全配套的数字资源,且校际资源难以互联共享,缺少整合与合作,利用率低。

现代职业教育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素材,还应具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当前课程教学存在仅能从课本及线路图上进行理解和分析,辅以模拟教具来配合进行机床电气线路检修的教、学、做的现象,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机床电气设备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

因此,为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必要结合机床检修课程特色,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整合相应知识、技能,图文、声像并茂,语言风格更贴近学生实际的,具有明显特色的立体化教学平台,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的数字化。

二、如何有效构建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

1.广泛调研、统筹规划、科学论证,构建资源建设框架

调研工作在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不同区域的中职院校中展开,以明晰行业企业发展背景与趋势、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等。通过调研,企业和同类职业院校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代表着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认识,为本课程建设提出了来自生产和教学第一线的可行性依据。结合大量行业、企业调研结果,课程资源建设组最终确定了五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检修,每个工作任务分解若干学习情境,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容体系。如项目三任务设置如下。

项目三:X62W型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检修:

任务一:X62W型万能铣床的初识;

任务二:X62W型万能铣床主轴电动机运行故障的检修;

任务三:X62W型万能铣床进给电动机运行故障的检修;

任务四:冷却泵电动机和照明电路常见故障的检修:

与企业深度合作分析了职业岗位能力,设计了课程资源建设框架。其中主框架由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工作页、技术手册、项目考核、教学评价9大部分构成。

2.分工f作、对接企业、信息技术支撑,实现资源建设创新

资源体系中,教材处于核心地位,在教材开发过程中,教师要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教材编写思路,教师执笔写作,遇到技术问题随时与企业技术专家探讨,编写完成并讨论定稿后,请企业专家终审。在设计理念上,突出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内容设计完全按照当前机床设备管理所面向的岗位定位、岗位工作任务定位和任务的职业能力定位,展开项目课程的开发。教材结构以CA6140型卧式车床、M7130型平面磨床、X62W型万能铣床、T68型卧式镗床、Z3050型摇臂钻床等5个具体项目为中心,从“企业真实任务”着手,通过设计完成“任务”的方法与步骤,使学生在一个个贴近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境中学习并完成“任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的目标。

围绕教材开发的数字资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将教科书相关内容呈现出来,并通过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使用的课程资源。为了使数字资源能够在资源内容、表现形式、使用方式等方面协调一致,达到更好的教学应用效果,课题组搭建了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检修教学资源库和虚拟实训平台。采用 “脚本设计、资源制作、资源整合”三段式的开发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动画、三维模型、虚拟仿真等多种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为载体的电路分析、调试、检修、考核等工作过程,使本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得到立体化的演示。学习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行虚拟训练,使技能得到标准化、智能化的模拟训练,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了实际教学需求。

3.建立机制、规范管理、多元评价,促进资源时效性

利用教学资源库和虚拟实训平台,坚持边建边用,通过建用结合促进资源的建设和资源的不断提升与更新,并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使用数字资源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实现线上教学互动、自主学习,线下实践、巩固、提高,以促进教学改革。

三、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成效

1.灵活的教学方法,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本次研究,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 采用了“任务驱动”“情景体验”“分组竞赛”“仿真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专业教学活动的情境。

情景体验案例: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工作环境,把学习任务视为维修工作,模拟角色扮演,重现现场勘查、维修进度分配、调度、维修调试、维修记录等环节。

2.立体式教学框架,为教学增加新的维度和方向

本次研究,通过多样化的资源形式设计教学过程,以“理实一体”和“加强实训”为目标,建立了立体式教学框架。教学在一体化教室、模拟设备、虚拟实训平台和真实环境四个层次进行,打造动手能力逐步提高、技能不断完善的学习链节。特别是虚拟实训项目的开发和使用,如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完成X62W型万能铣床的模拟操作、调试检修、训练考核和评价反馈等教学环节,为教和学增加新的维度和方向,使教学过程立体化、多通道、全方位。

3.校企合作,建立了相关校外实训基地

本次研究,院校和企业紧密接触,校企合作的力度被最大化。通过校企的联动合作,建立了相关校外实训基地,为中职院校引进企业的新技术和优秀人才,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小结

数字化资源建设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创造了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