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

时间:2023-12-06 11:20:23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管理 创新

自从国家提出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来,国家就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效果,不断推出各项配套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迎合时代潮流,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发展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现新的态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新的增长即将在中西部出现;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区域合作趋势更强,资本流动更加自由;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合作更加密切。

地方经济管理就是要在区域统筹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但是目前地方经济管理存在着脱离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问题,在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理顺政府与市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 政府要转变职能。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入,市场越来越注重各个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鼓励各个经济主体主动加入到市场竞争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发展环境。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使政府成为高效、廉洁的政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地公共服务,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各领域协调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地方经济管理创新,就必须发挥各领域、各层级的力量,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平衡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使经济主体的成熟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注重发挥特色优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地方经济管理创新越来越注重经济主体发挥自身的地区优势和产业优势,发挥出自身的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建立自身的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盲目地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政府要做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五)注重经济合作交流。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各个经济主体必须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各地方政府更要打破地区壁垒,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传统观念,逐渐形成互动合作、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新模式。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机制,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三、地方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要,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改善创新方向,拓展创新道路。

(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地方经济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经济体的活力和竞争力,逐渐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产业布局,统筹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

(二)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就要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和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区域内产业结构改造升级,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要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发展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使企业能够在创新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为了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经济主体就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层次,通过合作交流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并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创新经济协调机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对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使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断发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同时还要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不断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合理调节矛盾和冲突,不断规范市场环境。

(五)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地方政府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经济主体的发展趋向平衡。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经济主体间自由流动,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和谐。逐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公共服务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都能得到应用。

四、结语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地方政府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鲍丰彬.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第2篇

[摘 要]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马太效应已经生成,东、中、西部差距继续扩大。文章分析了马太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影响,并提出调控马太效应的中部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 中部 区域经济发展 马太效应 调控

一、东、中、西部经济失衡加剧:一个马太效应的视角

20世纪80年代,为了打破平均推进和平均分配的格局,我国实施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东南沿海实行对外开放,给以政策优惠,让这些地区首先发展和富裕起来。应该说我国的区域经济推进战略是成功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东、中、西部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呈加速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

进入21世纪,针对经济发展的区域严重失衡,我国先后实行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新的景象:东部地区依然势头最劲,西部地区已后来居上,东北地区在加紧赶超,惟有中部地区相对滞缓,增长速度的位次呈后移之势(如图1)。中部地区总体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马太效应越演越烈。

马太效应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调节资源利益的自发机制,其运行对经济格局的形成与转变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它能极大地激励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更高的经济发展业绩,鼓励他们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从而保持“高位”;从消极方面看,马太效应在促进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会造成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所需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失,增长速度滞缓。技术进步、人才流动和资本聚集等方面马太效应的生成,加剧了我国东、中部的区域经济失衡。

1.技术进步的马太效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我国一直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各区域的科技发展很不均衡,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构一致,呈现出东、中、西部的梯次结构。各区域科技水平发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目前东部地区已经进入相对集约型的增长阶段(0.5

2.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源泉。东部地区拥有社会生产力水平高、社会开放和政治程度高、研发的投入与产出高和教育发达程度高的“四高”优势,不仅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待遇,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价值,贡献社会的舞台。在高收入和多发展机会的双重诱因下,中部地区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向东南沿海,据不完全统计,中部地区平均每年新增加的人才外流数高达三百多万。人才大量外流使中部地区人才匮乏的情况也愈加严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见表1),这大大影响了中部地区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人才流动的马太效应,在一定时期内还将进一步加剧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3.资本聚集的马太效应。资本也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东部地区之所以能长期领先于中、西部地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金的持续注入与合理利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来源主要包括储蓄转化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和外商投资。东部地区经济实力强大,大量的居民储蓄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而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与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投资者,据统计,2005年东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3821亿元,相比之下,中部地区只有417.3亿元,只占东部地区的10.92%。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东部地区依靠众多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形成了事实上的中、西部对东部的资金转移(见表2),而随着民营企业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不均衡将进一步加剧。

三、马太效应的调控与中部崛起

马太效应是一种自生自发的调节机制,它只会按其自身规律,而不是按社会要求来发展变化,这就意味着:中部地区要实现对东部地区的赶超,走出“中部塌陷”的尴尬局面,就必须调控马太效应,使其温和适度,扬长避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非优势产业。而要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中部需要创新发展思路:

1.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倾斜。经济实践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国家实行的区域经济政策可以改变马太效应的游戏规则。改革之初,对东部地区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东部经济大发展。2001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后,西部经济总量增速于2002年首次超过中部,并且这一态势一直持续至今。可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首要原因在于国家的非均衡推进战略。因此,中部地区要走出“盆地”状态,发挥其后发优势,需要国家采取干预的手段,对中部地区实行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否则,完全由市场来分配资源,必然产生马太效应,中部地区只能是被东部地区越甩越远。而且中部地区一直未得到优惠政策扶持,国家给予适度的支持是完全必要的。

2.准确对区域发展定位。所谓“定位”是指明确中部地区在宏观区域分工中的地位或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中部地区发展的定位一直不明确,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造成中部产业结构与东部、西部有很大的同构性,结构调整步履维艰。因此,中部地区结合区位优势,找好自己的定位,从整体上把握地区发展战略,十分关键。

3.善用别人的力量。欠发达地区想破解马太效应,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先学会造势,善于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因此,中部地区可以一方面直接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沿海地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从而减少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承接东部的产业技术转移,虽然技术上略逊一筹,但建设周期也较短,安排劳动力相对较多,以此为起点,借助外力有可能直上新的“台阶”,从而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

参考文献:

[1]西武:马太效应--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捷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龚刚聂晶:区域投资的优化选择与马太效应[J].开发研究,2003,5

第3篇

[关键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资源结构约束地区采取资源替代路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相对稀缺,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凭借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主导性资源的资源配置力(率)优势,大量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广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低价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率先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由于这些资源阶段性供过于求而面临竞争性贬值,资源重要程度与资源配置力(率)下降,既缺乏对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出现了资源结构约束现象。所谓的资源结构约束是指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约束现象。一种是资源类型的结构约束,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种是资源地区分布的结构约束,如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禀赋等。资源基础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某种资源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将上升,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将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资源本身量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的局限。因此,针对资源结构约束地区应采取资源替代的路径,具体措施: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50年的历史表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现实国情表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市场一政府”资源调控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单纯依靠政府调控都无法解决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调控机制,就是建立“市场一政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机制。资源产业的一个特征在于,市场周期性波动,产能间歇式扩张或减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认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需求较以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地理环境、探明储量等,矿产资源存在刚性较强的供给能力上限。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不大。资源总体开采利用必然考虑世界的总储量、开采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

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利益主体 利益冲突 利益协调

在我国,区域化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但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追求点不一致,其决策也就会不同,利益主体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各利益主体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认清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问题,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一)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

概括地说,中央和地方这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包括权力冲突、行政冲突、经济冲突以及隐含在这些关系后面的其他利益冲突。从动态的角度上说,中央与地方这两个主体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利益共赢。中央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会与地方利益冲突,而地方利益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体现或代表中央政府利益。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果仅仅把地方与中央放在利益冲突甚至敌对的位置上,最后只能使双方陷入被动甚至彼此损害的地步。新形势下,我们要认清中央与地方两政府间的利益冲突,积极协调双方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分散倾向的法制性、制度性的权威制约,实现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统一、双赢。

(二)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与地方在事权上有法可依

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一直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还没有一部健全的法律法规。这使得在政府的行为交流与互动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十分被动和消极,而中央政府却占据着很大的主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利益主体之间的平等协作。某种程度上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应该是建立在制度化基础上的权力分配,运用法律和宪法保证中央与地方间事权和财权等的合理划分,确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政治利益上的绝对公平。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借鉴国外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的分配经验,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国情,制定出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法,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职权划分和行使具有合理的法律依据和明确的界限。

(三)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协作机制,改善经济利益环境

一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信息交流机制,通过信息沟通交流,保证上通下达,步调一致,有效确保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决策和职能能够高度统一;二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职责的机构,通过人事权以及财政上的转移支付来防止地方官员现象的发生;三是要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间动态平衡机制,结合区域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范围与权限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和调整,以达到中央政府的权威性与地方政府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的目的。

二、各个地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与中央和地方两利益主体相比,各个地方之间利益冲突与矛盾更多的体现在市场和资源上,市场的有限性及资源的稀缺性往往会导致地方区域之间因争夺经济市场和经济资源而产生经济利益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对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它们会以发展家庭私营业和城乡企业为突破口,走内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本身发展较慢,加上其他的客观原因,它们更多地会选择走外向资本积累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看,由于各地方区域之间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经济历史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同时,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产业发展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在获利能力和带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其他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的相互协作,而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调整都会造成地方区域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就会损害某些区域的局部经济利益,从而会引起地方区域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区域之间这种发展模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该区域与其他地方区域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鉴于此,各地方区域政府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成立一定的跨区域经济协作机构,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地方区域的最优化决策与相关区域整体的决策不会偏离太远,实现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发展。

三、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

首先,从地方政府利益的角度上看,地方政府利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地方行政官员的利益和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地方行政官员利益主要以追求政绩、谋求晋升为主要目标,普通公务员的利益则是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追求晋升为主要目标。相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地方行政官员的流动性较大,他们主要通过向上级政府及所属区域内的民众展现政绩的方式来获取晋升机会。地方普通公务员则主要通过向上司显示业绩的方式以谋求上级的认可,从而获得优厚待遇和获取晋升的机会,其流动性相对比较弱。作为地方公共投资与地方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地方政府其实就是地方行政官员与普通公务员两方利益主体以科层制的形式组织与运行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作,才能保证地方政府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从企业利益的角度上看,任何一个企业,其主要目标都会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以及获得价格优势的方式来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在不断倡导转型的经济形势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其经济利益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对于公有制企业来说,企业自身除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在其经营上,政府会为其创造一定的优惠政策或便利条件,甚至还会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援助。而非公有制企业,其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主要追求目标,非公有制企业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及较高的独立性,使得其市场竞争优势相对较大,但在与公有制企业进行竞争与分工合作时,往往会受到政府金融、财政、政策等多方面的约束与限制。

再次,从公众利益的角度上看,主要表现为公众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利益,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公众从地方政府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公众从地方政府得到的公共性的服务、社会保证、秩序和规则等外部和内部的利益,以及其他直接转移支付收益等;二是公共从企业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获取就业机会以及其他要素收益等;三是公众从其他公众中获得的利益,其内容主要为从其他公众中得到的转移支付、直接和间接帮助以及其他收益等。不同区域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使得公众从这三方面获取的利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政府来说,要合理有效对其只能进行配置,适当将部分权利让渡出去。同时不断改革区域内行政管理机制,实现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有效合作与信任,从而消弱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令世界震惊。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区域经济间的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区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地带发展差异日趋严重,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不断缩小区域差距,认清区域经济发展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寻求区域合作共赢的协调管理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伟全.长三角经济圈地方利益冲突协调机制研究:基于政府间关系的分析[J].求实.2008,(9).

[2]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0).

[3]钟有林,李霁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求实.2009,(1).

第5篇

关键词:石灰性的潮土;雨热同期;棉纺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有一处河湖交错,星罗棋布,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环境优雅之地。此地历史悠久,名人迭起,既有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完整生态系统,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就是人杰地灵的赣北“棉都”———彭泽。彭泽县位于江西省最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九江市东北角,总面积1544平方公里,人口35万。其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度35分与北纬30度零六分,东经116度22分与东经116度53分之间。彭泽背山面水,在古今都是军事重地。历史上,彭泽自古就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湿润,具有多种肥沃的地带性土壤。石灰性的潮土的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长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土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土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彭泽就分布着这种潮土。石灰土是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彭泽。还有由各类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的水稻土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

广泛分布于江西省内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阶地,面积约3000万亩以上,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彭泽也有38%的水稻土,为彭泽的粮食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众多的土壤当中,长江沿岸分布的石灰性的潮土在彭泽分布较广,占全县总面积的30%。也正是肥沃的潮土为彭泽的棉花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彭泽打造成“棉都”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彭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每年的六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彭泽亦然。淅淅沥沥的细雨滋润着彭泽的万物。山上的马尾松、杉树,田里的早稻秧苗,河里的鸭鹅,水里的鱼儿,还有那棉苗,它们无不在汲取春的雨露。梅雨为它们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梅雨过后,彭泽进入到盛夏季节,此时是作物快速的阶段生长,也是一年中热量最充足的时候,此时彭泽进入伏旱时节。伏旱时节高温少雨,而此时在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及时地缓解了旱情。

就是这样一个风调雨顺的彭泽拥有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基地,芙蓉农场、马当等,江中之舟———棉船更是彭泽的产棉大镇,全镇90%的土地用于种植棉花。棉船镇,又名八宝州,是长江下游一个大冲积洲,四面环水,地处赣北边陲。棉船镇的上游是长江绝岛小孤山,南岸与长江天堑马当矶对面,西北隔江与安徽宿松、望江两县相望。方圆104平方公里,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16.8公里。耕地4.2万亩,基中植棉面积3.5万亩。全镇有12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是彭泽县大镇之一。棉船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5摄氏度,无霜期247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土壤属石灰性潮土,土地深厚,质地适中,潜在肥力,宜种各种农作物,尤其适合种棉花。镇耕地4.2万亩,种棉面积3.5万亩,稳产在10万担皮棉以上,每年的秋季这里就成为了白色棉花的世界。这里还是鱼米之乡,除辽阔的长江水面外,还有长达30华里的圩内夹口,直贯东西,河套纵横,星罗棋布,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养殖场。棉船镇除了大面积种植棉花外,在棉花收获以后在棉田里栽种越冬作物油菜。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的生产力。在来年春季里,这里就形成“万里花海“的壮美景观。所以彭泽本地人都知道,棉船有两朵花———金花和银花,就是指这里的油菜花和棉花。由此纵观彭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温室气体 低碳战略

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与条件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短缺,人们在尽情享受工业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地球大气环境容量和化石能源利用的有限性。因此,传统的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道路慢慢被各国相继摒弃,兼顾经济与环境的新兴发展模式成为现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发展潮流。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它注重通过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低碳、无碳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旨在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随着世界范围内低碳发展风潮的形成,我们也认识到,低碳经济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全新变革,它的出现为工业社会敲响了警钟并指明了方向。只有在这场变革中掌握机会,才能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

实际上,早在“低碳经济”概念诞生之前,我国就开始着手相关环保政策的建设。《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早就提出了以价格手段节约能源,以技术和制度手段提高能源效率,并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水电和核电,推广新能源的目标。2004年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尽快扭转近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的趋势。此外,《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意向宣言》和《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鼓励节能减排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做出了总体的规划,这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减排的坚定决心和诚意。

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和企业为主体,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进行广泛深入的实践,全面推进节能。为了实现“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我国对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进行了大规模淘汰整合,通过关停小火电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更新污染处理设备等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在对旧能源进行改造的同时,中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新能源进行了积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随着一系列实践活动,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观念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一股全新的引领风潮和发展方向。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比重也有了显著提升,污染物排放也有所控制。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我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须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我国现在的低碳经济还停留在粗糙的、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只有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问题、思考原因、并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我国才能把握机会在低碳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我国虽然颁布了诸多关于环保的政策和法规,并制订了明确的约束性指标,然而其执行、监管和制约机制却并未健全。制度建设的欠缺,使国家各个发展领域未能与低碳经济形成配套的措施和,导致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指标浮于表面。在能源领域除了阶段性关停小火电厂之外,并没有类似于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具体的政策去对电力供应中来自可再生能源的部分提出要求,这导致低碳新能源的推广缓慢。在市场化发展中只有模糊的导向性鼓励,没有强制性的二氧化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或者税费补贴等量化的财政制度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结构和效率进行激励制约,这使得企业无法在低碳市场获得制度保护。在金融领域中,对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的融资问题和碳金融交易问题没有明确的具有权威性的规定,这使资金的筹集和运作难以进行。在技术领域中,对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新能源开发等技术的研究方向问题没有详细的战略规划,资金来源没有稳定的保障,与国外的合作没有有效的开展方案。这一系列的制度缺陷让低碳经济发展束之高阁,难以落实。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低碳之路更为曲折艰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上升期。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中,工业占据主体地位,对能源存在着极大的渴求和严重的依赖,再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不合理和能源利用水平的低下,这种依赖得到加剧和扩大。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快速普及的交通工具又加剧了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的居高不下。这一历史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量将呈持续上升状态,这对我国的低碳发展之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用效率,控制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是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瓶颈。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中国目前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更多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原有的发展思路和方式必须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因此,借鉴国内低碳经济发展的初步实践经验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总结上一阶段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在保证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围绕着以政府为主导带动企业参与,以技术创新带动效益提升,以局部示范带动整体发展,以实践探索带动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来进行推动和实施。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带动企业的积极参与,这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尽管市场能最有效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尚未获得成熟充分的发展,在追求速度的大环境下,期望依靠市场去提高经济质量是不现实的,况且中国市场内部的不均衡也使其作用的发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此外,低碳经济之于中国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先进模式,所必须的大量资金、技术和政策是市场机制无法为之解决的,所必须考虑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和社会福利也是市场所无法发挥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政府能从宏观上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的大局,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自上而下地推动其渐进发展。即使是在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也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宏观调控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没有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政府的政策就是无源之水,不可能长期发挥作用。

从技术创新出发,带动能源结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是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佳着眼点。对比技术和制度两大手段可以发现,靠制度的强制性去优化能源和经济结构困难重重且收效甚微,因为它超越了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度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要求企业以牺牲效益为代价,这不仅不能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反而适得其反产生了反作用力,甚至扰乱了市场的正常步伐,最终阻碍了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作为基础,制度的执行力自然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但我国的国情相对要复杂得多,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如上文所述,宏观调控的目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切实的经济效益,低碳经济将是更为遥远的一个发展目标。所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是先从技术入手,用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能源效率,用更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来代替旧能源,用更低的成本来处理碳排放物,用新的创收点来吸引企业的目光。

大力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试点工作,以局部的发展来推进整体进步,是符合现实中国国情的可行策略。从国外发达国家看,全民性低碳经济浪潮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对于中国而言,这种全民式的推进是不可行的。一方面,由于中国正处在工业发展上升期的特殊历史阶段,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特征与要求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存在根本冲突,此时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则势必会牺牲经济发展目标,这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中国地广人多,各地区、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这种经济系统内部的不均衡性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地区和行业采取不同的策略、不同的节奏。如果采取整齐划一的推进策略,既达不到既定的减排目标,也会产生扰乱国内经济步伐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从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局部地区入手,建立一个个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点,这样既比较容易进行低碳经济的各种实践和探索,能在短时期内有效地积累起相关经验,同时也避免了大范围开展所带来的经济紊乱的风险。

正如上文所述,制度如果在市场中不能获得有效彻底的执行,那么它的制定就是无意义的。市场有它本身的规律,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制度,以实践带动制度的建设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的有效手段。对于一个正处在上升期的国家而言,各种层出不穷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极大地弱化了制度的执行力。在前一阶段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政府一直试图在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等方面建立一些被发达国家所广泛推行的低碳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创收点做支撑、缺乏社会实践做基础,这些制度慢慢被束之高阁难以践行。我们不可否认制度的确使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推行它本身所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制度的作用被大打折扣。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之路注定比发达国家更为坎坷曲折,迫于现实状况,我们可以把精力从制度的完善上暂时解放出来,转而去进行更多的低碳实践。不管是开发技术生产力还是建立局部低碳试点,当有了低碳市场的雏形之后,也就出现了对制度创新的极度需求,此时我们再去设计符合市场所需要的制度,它的执行力才会更具现实可行性,毕竟制度的意义是规范秩序,而不是束缚实践。

第7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旅游业;区域合作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京津冀两市一省逐步实现“规划一张图”,先后签署《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和《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借此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预示着京津冀一体化正全面加速。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分析

1 从合作主体看,多为企业自发行为,协会和政府层次缺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地的旅游合作一直没有间断,只是这些合作主要是旅游企业自发的行为,是出于本身业务和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的,规模小,层次低,随意性强。在政府层面上,在旅游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协调、联合促销、产业链形成等方面,没有看到显著的进步。政府并没有真正的介入和推进,而相关协会由于职能没有独立,也难于实现。

2 从合作运行机制看,多为市场推进行为,政策协调不够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主要依赖企业间的合作。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起步于北方交易会,河北省提出京津冀合作,天津市提出环渤海合作,都没有最终实现。政府合作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没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为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3 从合作利益机制看,存在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使得各地必然将本地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造成资源利用、道路交通、企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障碍,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些障碍。特别对于区内市场合作来说,河北、天津都希望在北京旅游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但是北京对河北、天津却缺乏相应的依赖,这种不平衡使得三地区域旅游合作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不利于区域旅游合作的长期和深入发展。

4 从合作产品基础看,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难于克服屏蔽作用

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缺乏一个统一的形象,更没有通过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北京是中国旅游最发达的城市,但很难将河北和天津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缺乏凝聚力。天津和河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却处在北京的阴影之下。如北戴河等海滨旅游资源,也很难和北京都市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前者以度假为主要功能,后者以观光、商贸为主要功能,二者针对的市场不一样,难以组合进同一旅游产品当中。

5 从合作的空间结构看,联系松散且薄弱

目前,京津冀都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双核(北京、天津)松散型点轴区域空间结构,主要空间联系是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轴向联系,而除了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比较薄弱。京津二市将河北11市分割成南北两半,行政区划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割裂,使得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间的旅游业发展难以协调,行政区划特征明显,严重影响跨区域的城际交流与合作。

二、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成效不明显,并非缺乏合作基础,事实上,京津之间实施旅游合作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

1 经济社会基础

历史上,京津冀地缘人缘紧密相联,交往密切。京津两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两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强化京津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双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2 区位优势及交通设施基础

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区域内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国省干线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设区市的三小时都市交通圈;津冀沿海港口设计通过能力7.5亿吨,占全国16%;三省市之间已开通道路客运班线900多条,营运班车2200多部。通过一系列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促进资源在两个城市之间更合理的配置。交通一体化可以很快地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3 旅游资源基础

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北京拥有旅游景点约636处,文化方面相关的如寺庙、故居、博物馆等人文景观约占81%,人文景观丰富,但山水等准自然观为123处,仅占总数的19%。天津旅游资源以近代文化、街头小吃、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滨海景观最为著名,同北京恢弘的“大景观”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弥补北京在清新的自然景观和北方风土人情方面的一些不足。而河北山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京津是有利补充,也是区域竞争的特色之一。

4 京津冀区域规划的出台为旅游合作提供了基础

国家发改委起草的《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有望在2011年出台。京津冀三地发改委对该区域规划的总体思想、产业定位、经济发展主体方向已达成一致,对三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布局等均有明确表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大大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必将对旅游合作也带来显著意义。

5 京津角色定位的调整及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不管是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还是天津要打造北方经济中心,都离不开区域相互协调、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城市群。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也证明了城市发展要区域甚至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和扶植经济腹地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高位、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延伸北京的空间影响力,构筑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此外,北京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天津将其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两地都将旅游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更为京津两地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地支持,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要素,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三地资源要素各具特点,应该在旅游形象、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统一运筹,强化整合。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是对外营销、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基础。京津冀区域旅游可根据本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将京津冀地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绚丽多彩的“旅游金三角”,拓展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合作,实现人才的跨地区交流,培育一支精通国际旅游业务,并熟知旅游运作的旅游管理队伍。

(二)构建市场网络,强化区域市场合作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要解决区内市场合作问题,通过互相开放市场,促进区内旅游者和旅游业资金、资产、人才、知识、管理、品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京津两地要更新宣传促销手段,以经济为纽带实现联合促销、利益共享。政府逐年增加对促销的投入,加大对海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三地城市应共同组织赴海内、外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国内外远端旅游市场。

(三)理顺空间结构,促进旅游空间融合

制定京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全局发展出发,而不是从地域均衡的角度,对产品开发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开发时序。全面融入环渤海旅游圈中,不仅要将京津冀境内景区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与环渤海其它城市密切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一大批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系列。

(四)合理规划项目,实现主题合作开发

目前,北京的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已经被密集的建筑群所覆盖,再建大型的旅游项目已经不太现实。京津冀三地可以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会,在国家对于滨海新区的定位和战略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大型旅游项目。河北可主动承接京津专业产业,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乡村民俗等旅游产品,实现主题开发合作。

(五)统筹利益相关者需求,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在政府联合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手段来整合资源,联合开发,集团化经营,扭转旅游发展中各自为战的局面。首先要在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上入手,可以在京津范围内融资,利用资金的纽带把两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其次,在旅游的经营上,也要创造条件,协调政策,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国家和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这样做才能把旅游的“蛋糕”做大,从而实现利益共享,联合和合作才够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