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传播学螺旋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6 10:17:57

序论:在您撰写传播学螺旋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传播学螺旋理论

第1篇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时代;困境;反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它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处在多种学科的边缘。传播学的理论从来没有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正因为涉及学科的广泛性、内容的庞杂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播学理论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1974年,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了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首次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之后,1980年她出版了《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对“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和论证,使该理论趋向完善与成熟。

简要地说,这个理论提出,为了在重要的公众议题上(例如政党的支持)避免被孤立,许多人会受到他们认为的所处环境中多数意见的影响,当人们认为他们的意见属于少数时便倾向于隐藏意见,而当他们认为自己的意见代表多数时则倾向于表达。这样的结果就是被认为是多数意见的一方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则愈加沉默,这就是沉默的螺旋效应。

这一理论有三个核心观点:1、由于害怕被孤立,人们会根据自己所感觉出来的意见气候来决定自己的行为;2、“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影响过程,具有卷入性;3、大众媒介可以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控制舆论的表达。

这一理论包括了两个前提:

(1)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哪些意见属于优势意见,哪些属于劣势意见,即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提出的“类统计感觉”这一概念,借此他们确定“哪种观点和行为模式是他们的环境所允许和不允许的,哪些观点和行为模式正在得势或失势”。但人们的判断不一定是准确的。

(2)人是害怕孤立的。在基于这个前提上,才会有害怕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的出现。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缺陷

显而易见,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它具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解释能力,表明了“强有力的大众媒介”的概念的回归;对于舆论学来说,它深化了我们对于社会意见表达状况的形成机制;对于整个社会科学层面来说,它在各个学科内也都有意义。但是,从这一理论问世以来,便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意见跟随其后。经笔者总结,其缺陷大致如下几点

(一)理论中所强调的害怕孤立并不是一个完全通用的心理机制

不可否认,有些人是不怕被孤立的。诺依曼自己在书中也提到过持异端论者、先锋者、局外人是舆论的挑战者,她认为不害怕孤立的人能够改变舆论,开拓先锋像梦游者一样对舆论不敏感。

同时,相关集团或首属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美国的著名学者阿什对“社会上的大多数会因为害怕‘被社会孤立’而产生恐惧心理”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在调查中指出:“意见表达者愿意放弃原有的观点而趋同于其他人的观点,主要受到两个条件的影响:一是来自他人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社会个体的支持和来自自身所属群体的支持,其中后者更加重要。如果现场有支持者赞同自己的观点,那么发表意见者就不会选择沉默或者趋同。”

(二)忽视了舆论形成过程中少数派的作用

S.莫斯考维西在考察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时发现,当这些“中间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

(三)考虑的变量太少,对受众持过于悲观的态度

利益驱动、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坚信程度等变量都是会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比如,不管周围的舆论环境如何,如果你跟该事件有很大的利益牵扯,尽管说出自己的观点有可能被孤立,你还是不愿意保持沉默的;如果你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坚信程度都很高,那么你保持沉默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

同时,社会传统、国家价值观取向,个人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家庭环境、

知识文化水平等存在于文化和人口上的差异都可能不适用于沉默的螺旋。显然,在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中国,人们更容易采取趋同行为。查尔斯・萨蒙和F.杰拉尔德・克兰也呼吁进一步考察个体间的人口统计学差异,诺依曼认为这些差异构成更可能表达自己观点的人群的特点――例如男性、年轻人、中上层阶级。

(四)“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压力程度也会不同

人们很容易在道德层面上的问题陷入“沉默的螺旋”这一怪圈,而在技术性层面上的问题并不会这样。

三、网络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困境

“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距今已有40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对“沉默的螺旋”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缺陷,这一理论在网络时代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出现了“反沉默的螺旋”的现象。

(一)虚拟性匿名性对孤立威胁的消减

在互联网是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网络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身份是分离的,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言而无需显露真实身份。如果一个人在某一个论坛或社区里面得不到认可,他可以转向另一个论坛或社区,积极地寻找认可者和同盟。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有效地减少了社会情境暗示(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如语言、等级地位等的暗示),从而使人们能够摆脱掉这些束缚,降低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可能性。

在这样群体压力几乎失效的环境下,不管对错与否,不管是否符合主流意见,人们会更勇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2篇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专升本综合卷共计 300 分。 考试科目涉及《传播学》和《广告原理》。考生在掌握下列指定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章节的内容外,还要注意将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加以联系和融合,要注意联系新闻报道和广告实际案例进行评析。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学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二、传播与信息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二、文字传播时代

三、印刷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二、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三、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第二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与制约因素

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论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 ------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二、传播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传播效果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三、 70 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 “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和评价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 “培养”理论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 “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三、考试题型

• 填空: 27%

• 多项选择题: 13%

• 名词解释: 13%

• 简答: 20%

• 综合分析题: 27%

参考用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广告导论

第一节 广告的定义

第二节 广告的分类

第三节 广告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广告学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 广告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二编 广告信息源

第四章 广告战略

第一节 广告战略分类与内容

第二节 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广告战略

第三节 广告战略的实施原则

第三编 广告信息

第六章 广告文案创作

第一节 广告文稿的重要性

第二节 广告文稿创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广告文稿的创作技巧

第四编 广告媒介

第九章 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一节 四大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二节 印刷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三节 户外广告媒介的特点

率四节 现场广告媒介的特点

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广告

第十章 广告媒介的选择

第一节 广告媒介选择的前提

第二节 广告媒介选择的依据

第三节 广告媒介选择的方式

第五编 广告接收者

第十一章 广告与接收者

第一节 广告信息的接收对象和传播方式

第二节 广告信息的核心 ----- 接收者需要

第三节 不同媒介接收者特征

第十二章 广告与消费者

第一节 现代广告的经营指导思想

第二节 消费者市场细分

第三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

第四节 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第六编 广告效果

第十四章 广告效果分类及测定

第一节 广告效果分类

第二节 广告效果测定

三、考试题型

• 判断题: 13%

• 单项选择题: 7%

• 填空: 20%

• 名词解释: 7%

• 简答: 13%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49-02

传播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传入我国后,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新闻、文化、影视、广告等与传播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内不少大学的新闻学、广电编导、广播电视学等本科专业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课程,而且基本都被列为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背景下,当前很多高校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面临诸多困难,亟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

一、《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传播学发源于欧美,主要讲授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成果,学科渊源非常复杂。尤其是教师给学生所列的课外参考书目中那些由国外学者撰写的传播学著作,内容可能更加艰深晦涩。在一个学期32课时至多48学时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要识记并且区分和弄懂这些不同的概念、模式、理论,难度较大,往往会有畏难情绪[1]。再加上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授课形式,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困难重重,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各高校所采用的教材,大多都是西方20世纪早期和中后期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虽然当时这些研究成果很经典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但是很多当代新媒体传播和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传播新现象、新方法和新技巧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却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很少提及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即便此前的经典理论有些也很难适应和解释现在新型的传播形态,但是有的老师却基本照本宣科向学生讲授教材中的内容,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严重脱节,很难真正引起学生认真学习和钻研传播学理论的兴趣。

3.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与应用型大学设置的学生动手机会较多的实践实训类课程不同,《传播学概论》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重点介绍传播学奠基人、传播类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相关理论。由于《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性质是纯粹的理论课,没有安排实训实践课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花费时间讲授纯粹理论的时间很多,学生真正动手动脑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实践分析的训练机会基本没有,从而造成学生自己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缺乏,很难真正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传播人才的实际需要。

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传播学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授课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解决呢?结合多年的《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以及近年来在本门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灵活运用教材

目前各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都对传播学经典理论和案例进行了条分缕析式的梳理,教材内容非常扎实丰富。但是,今天的传播环境和传媒生态已和多年前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传播学重点研究的都是大众传播,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的传播技术、新的传播形式不断涌现,微博、微信、QQ、自媒体……这些新的传播方式都广受年轻人的喜爱。教师如果对这些新的传播形态和传播媒介不了解不熟悉不使用,就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自媒体存在“把关人”吗?“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有无失效的可能[2]?这些问题教材上也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和理论给予说明,甚至很少提及或者根本没有涉及,但学生却是每天都在面对和接触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因此,教师必须不拘泥于教材的既有内容,既忠实于教材又敢于有所突破,既结合教材中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又参考最新的传播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当下国内外热点的传播事件,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内容通俗易懂

传播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在消化吸收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同时,积极探索传播学教学内容的“本土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娱乐时代的来临,学生往往注重感性的乐趣而非理性的思考,认识问题容易流于表面或过于肤浅,所以,教师要灵活结合当下的热点事件,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度分析。比如,讲述大众传播理论内容时,可以尽量结合学生非常感兴趣又比较通俗易懂的影视作品和影视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既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又把基础理论、媒介分析、内容剖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等知识,充分地向学生进行了传授,使课程内容重点突出,由生活到专业逐步引导学生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热点传播事件的相关案例时,需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在关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同时,要适当兼顾杂志、电影等的传播实践,以丰富案例的来源,讲授不同媒体的特性;二是增加新媒体传播案例,借以反思大众传播模式在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热荨⑹艽者、传播效果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深刻变化[3]。

3.突出专业特色

传播学教学的理论性强,实践性更强,对于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对某条新闻或新闻栏目,运用传播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新闻中采访问题的设置、新闻受众群体分析、新闻传播的效果等问题,都会大量应用到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编导专业可把作品创作和传播学教学结合起来,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让学生们自己分析某部影视剧中的经典片断,学生就会深刻理解和领会到传播效果理论、传播方法和技巧、传播符号理论等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再根据传播理论结合视频作品对学生的分析给予中肯到位的点评和讲解,那么学生对于学习传播学的兴趣就会大大地增加。

4.借助多媒体教学

教师在进行传播学课程教学时,不应局限于单纯的理论讲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传播学涉及到的现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并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思考和学习中。比如,借助互联网或智能手机,设置适当的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多种媒介的运用方式,让学生切身认识到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的不同、新媒体传播手段和方法的多元互动、媒体融合情况下受众心理的改变、“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何在网络时代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失效等。另一方面,适当增加视频资料,借助影像作品直观生动视听兼备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比如,播放一段拍客上传到网络的精彩视频,让学生分析其传播效果和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等,以此增强学生对传播理知识的认知和使用能力[4]。

5.调整开课学期

一些高校将《传播学概论》课程开设在一年级,这其实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因为学生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思考和学习能力基础都比较薄弱,面对《传播学概论》这些枯燥艰深的理论类课程,不少学生感觉学习难度非常大,学期末挂科的同学比例偏多。笔者在早前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问题后,及时给学院建议,将《传播学概论》课程由一年级调整到了三年级。这样,经过前两年的大学学习,学生的独立分析和学习能力都已经得到加强,将传播学理论与本专业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也已基本具备。课堂上教师对于传播学理论的讲授和适时引导,学生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就大大加强,觉得传播学有趣而有用的同学数量明显增多,自觉将课堂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的学生人数也大大增加,教学效果和从前相比,得到极大的改善。期末考核时,挂科的同学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为零。

6.改革考核方式

不少高校《传播学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使用的都是传统的闭卷考试。笔者认为,闭卷考试应与其他考核方式相结合,尤其应加大实践考核分数的力度,教师可以把实践作业的分数加入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同时,将平时成绩计算在期末的综合评分中,平时成绩可以由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态度、课后作业比如读书笔记等的完成情况以及上课时的出勤率等构成。经过如此改革,课程的考核就能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总之,在期末考核时,教师应避免仅凭一份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死板而机械的作法,选择某种或几种方式结合的形式,把综合成绩作为学生《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期末成绩,这样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学生学习的动力会大大增强。

三、结 语

传播学是一个开放的、既注重理论建构又强调实践应用的学术领地,新媒介环境下传播学教学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因此,《传播学概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在社会和传播学动态的发展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能增强教学实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 车南林.应用型本科教学背景下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J].科技传播,2016(2).

[2] 周少四.传播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今传媒,2015(9).

第4篇

关键词:微媒体时代 传播学 发展创新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39-01

网络技术不断的革新,社交方式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在信息发展过程中,从博客到微博,从飞信到微信,从Facebook到Twitter,用于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多,信息源遍布全世界,证明微媒体时代的来临。微媒体时代的发展迅速,给予我们生活许多的便捷,在人们价值观、道德观、思想意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微媒体时代下,传播消息的途径变得更加方便,对传播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播学要依据微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创新与应用,实现更好的发展。

1 微媒体涵义

1.1 微媒体概念

微媒体是新型的媒体形态,以新技术为支撑手段,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被称为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被称为“第五媒体”。

1.2 微媒体特点

微媒体具有很大的优势:传播的实效性非常强、内容包含的十分广泛且建构舆论的速度相当及时。

基于数字技术的微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因不受到空间与时间限制,信息十分的快速及时,将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大大减少了新闻事件的传播时间。

微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媒体,网友可以随时随地的交流信息、信息,使信息的传播非常的迅速,实现了大众传播。

2 传播学的涵义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的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的研究重点包括: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手段、媒介与过程;二是传递信息的速度和效度、目的和控制、借用传播的作用建立一定关系。传播学的研究核心就在于研究人与社会,传播学的研究以大众传媒为主。

3 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的发展创新与应用

以微博为主要工具的微媒体时代,新的传播媒介技术应用而生,文化现象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微公益”、“微阅读”的出现。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改变,传播主体与“微媒体”结合,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展现了其个性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传播、社会心理、人际交往与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微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也简化的使用的手段,就像微博,不需要过高的计算机能力就可以发表意见,获取信息,而且微博所传达的信息量也十分的巨大,微博对使用者的语言组织能力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把信息表达清楚就可以,简化了许多的束缚,网络传播平台更加的随性,随时随地分享身边事。下面就对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在微媒体时代下的发展创新与应用进行分析。

(1)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微媒体时代,网络进入微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人们想要获取信息只要打开网站就可以,但也相对的带来一些问题。在网络上,虚假新闻比较多,网友如果不加以防范,就容易上当受骗,网友应当提高警惕性,仔细辨别信息的真伪。例如微博微信上的转发中奖信息,在信息中还留有网络验证网址,如果网友按照网页进行查证时,就会上当受骗。这就要求网友不要相信网上的中奖信息,不能轻易的汇款与转账。

(2)微媒体的出现,传播者的身份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们不但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信息与接受信息,新媒体使传播者有了多重的身份,既是传播的主体、传播媒介、还是受众。这样多重的传播身份,使网友更乐于进行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变得更加的独特,网友可以浏览到任何想要浏览的信息,不再受传播媒介的限制。

(3)在传播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称为“沉默的螺旋”,其内容是指人们在进行一定的意见发表时,会先对周围人的意见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大部分的意见相同时,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如果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见不相符合,就会选择沉默或者点头附和而已,不会发表任何的意见。这种理论遵照的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人们会根据所处位置的大多数意见来决定自己的观点,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对周围的意见进行一定的判断,依据大家的意见进行决定。微媒体实行的是虚拟的交流与传播,我们在发表意见时都是匿名的,这样会减少人们的发表意见的恐惧感,这样就有利于人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可以鲜明的存在。微媒体时代,打破了沉默,化沉默为主动,使沉默的螺旋不再运转,网友可以畅说欲言的发表意见,减少周围环境对人们的影响。

(4)传播学中有“议程设置”一说,是指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在报道重要事件时,因为会对新闻进行反复的报道,这样就会加深人们的关注度,在公众的意识里,也变成了重要事件,公众也会一直的关注事件的发展。比如在新浪微博中,新浪微博从2009年建立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微博女王姚晨一直关注度第一,人们在关注姚晨的过程中,也会关注新浪微博的发展,增加其知名度与人气,这样不但明星的人气上涨,微博的使用量也在不断的上涨,微博的队伍就会不断的扩大。

(5)在传播学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其权利包括:传播权、媒介接近权和知晓权,但在传统的媒体条件下,受众却无法真正的得到这些权利。新媒体的应用出现,因其具有匿名传播信息的优势,完善了受众的信息知晓权,在微媒体下,每个人都有传播信息的自由,也有发表意见说不的自由,信息的主体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加的平民化,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中,我们有自己的信息库,可以发表自己喜欢的信息,浏览感兴趣的网页,享受大众传媒应该具有的权利,每个人都是传播中心,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扰,享受权利,合理运用权利,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

4 结语

微媒体时代下,社会的传播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了传播学界的发展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应对微媒体时代的要求,就要创新传播学的发展与应用,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挥传播学的作用,实现传播学更好的发展与应用。微媒体凭借其独特之处,更好的造福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媒体也会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使大众传播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锐.中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现状与前景[J].国际新闻界,2011(6).

[2] 刘龙.中国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综述-对中国传播学发展方向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0(9).

[3] 南国农,李云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5篇

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一门枯燥、深奥的理论性课程提起兴趣并且理解它、学好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 联系当前实际,诠释理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传播学概论的基础理论对于其他新闻业务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 传播学中包含了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性理论,诸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等。导致了学生们对于传播学该如何学习无所适从。理论的诠释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材中的案例与解释性资料往往已经过时,而且远离学生学习生活,没有时间上和地域上的接近性,让学生难以接近,自然难以提起兴趣。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建议联系当前实际来诠释理论。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当前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传播学理论的诠释材料与案例。这样,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在有趣的案例中理解理论,能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 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同时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理论也随之而得到发展与更新。由于一方面传播学来源于西方,另一方面传播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也就导致了我国传播学教科书中的许多理论已经过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时代存在脱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要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时效性,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在教学中,除了对教材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进行讲解,还应包括传播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与走向,使得理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 课堂形式的创新――提高互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是发挥学生个性与独特性的关键。传统的灌输方式是学生所厌恶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们的自我独立思考。一、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问题设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要“小”,过大的题目让人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二、进行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加深学生的理解。讨论式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汲取知识。理论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三、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的讲解实践,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加对理论的印象与理解能力。

第四、 教学手段的创新――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被高校运用。尤其运用到许多实践性课程中。而理论课程同样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多媒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图片、视频、音频、FLASH的插入,对于学生有着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五彩缤纷的教学课件中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要注意课件制作不是简单的黑板板书的电子版而已,而要注意体现趣味性、美观性、完整性。配合教师的讲解,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

第五、 注重学生的反馈。反馈是教师有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然而却被很多教师所忽视。教师往往持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忽视,或是无视了学生的信息反馈,使得在教学中不被学生认可却不自知,一意孤行,最后导致教学的失败。一,老师可以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来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可以通过电子邮箱,QQ群,共享空间等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这种方式可以快速便捷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反馈意见。二,也可以通过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来了解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则可以通过问卷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获得学生的整体情况,从而有利于教师教学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第6篇

如何能够让学生对于一门枯燥、深奥的理论性课程提起兴趣并且理解它、学好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第一、联系当前实际,诠释理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依据。传播学概论的基础理论对于其他新闻业务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传播学中包含了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性理论,诸如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等。导致了学生们对于传播学该如何学习无所适从。理论的诠释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教材中的案例与解释性资料往往已经过时,而且远离学生学习生活,没有时间上和地域上的接近性,让学生难以接近,自然难以提起兴趣。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教学,建议联系当前实际来诠释理论。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当前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传播学理论的诠释材料与案例。这样,能够提起学生的兴趣,在有趣的案例中理解理论,能够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第二、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同时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理论也随之而得到发展与更新。由于一方面传播学来源于西方,另一方面传播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也就导致了我国传播学教科书中的许多理论已经过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时代存在脱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要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时效性,进行传播学理论的及时更新。在教学中,除了对教材的经典传播学理论进行讲解,还应包括传播学理论的最新动态与走向,使得理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第三、课堂形式的创新———提高互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是发挥学生个性与独特性的关键。传统的灌输方式是学生所厌恶的,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们的自我独立思考。一、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问题设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要“小”,过大的题目让人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二、进行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加深学生的理解。讨论式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汲取知识。理论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三、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的讲解实践,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加对理论的印象与理解能力。

第四、教学手段的创新———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被高校运用。尤其运用到许多实践性课程中。而理论课程同样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多媒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图片、视频、音频、FLASH 的插入,对于学生有着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在五彩缤纷的教学课件中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要注意课件制作不是简单的黑板板书的电子版而已,而要注意体现趣味性、美观性、完整性。配合教师的讲解,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

第7篇

诺埃尔-诺伊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悠久的生命,几乎横跨了一个世纪的时光,但更为人瞩目的,是她悠久的学术影响。

1916年12月,诺埃尔生于柏林。1937年秋到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新闻学,1940年获博士学位。她那篇名为《美国舆论与大众调查――政治与报业方面的民意调查》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她一生的学术基调。不过,其间涉及纳粹意识形态的章句,也就此开启了她晚年有关她及其理论是否为纳粹遗孽的是是非非。尽管在后来,一切考据和指责并没有损害她学术的声望。

1946年,诺埃尔与德国记者埃里西・彼得・诺依曼结婚。1947年,他们共同创建了阿伦斯巴赫(Allensbach)舆论调查机构,这是德国第一家民意调查研究所,至今在民意测验与舆论调查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著名的是其对于德国大选的预测。

不过,对于学术界而言,诺埃尔-诺伊曼的学术生涯及学术观点则是最为重要的。诺埃尔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期间,还兼任着《法兰克福总汇报》记者。她对新闻学术、传播学术、新闻实践的罕见的跨界,源自她对新闻舆论-民意调查领域的真正的关注,而这也最终导致了她坚实可靠、卓尔不凡的学术见识――这其中,就包括经久不息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她的这一学说可作如下表述: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人们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相一致。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

以我之见,对于生活在当下的吾国吾民来说,诺埃尔-诺依曼的主要命题大致有这样一些启迪:第一,少数派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多数人。在一个以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为文化传统的社会里,例如中国,“沉默”或“附和”是更容易孳生的。

第二,通常,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问题上,多数意见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在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这种压力未必有效。尖锐一点说,“沉默的螺旋”成立的前提之一,在于争议性议题所表达出来的意见,必须具有道德的成分:争论的重点不在于对与错、有价值无价值、合理不合理,而在于道德不道德,甚至,有时是在于“美”与“不美”。我们时刻都生活在舆论场中,也时常发现舆论的智性有时并不比个人为多。如果你试图科学地审视那些舆论往事,便不免会有如下感慨:道德,多少舆论假汝以行!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由此,你会领悟:对于追求社会舆论一律的政治而言,为什么掌控新闻媒体是重要的。历史上所有强权政治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遵行此例:以媒体制舆论,以舆论制民心。

诺埃尔-诺伊曼生于印刷时代,死于网络时代,我们没有来得及听到她谈及未来社会生存的舆论法则,但基于她的理论,我们相信:在印刷时代,国家容易形成政府舆论本位、对民众造成沉默的螺旋,而在网络时代,自由出版、匿名发表促使舆论本位分散而不确定,社会对舆论的控制力在与日俱增。

不过,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我们目睹网络民族主义猖獗、网络舆论审判盛行时,我们会问:网络时代的人民真的可以避免沉默的螺旋吗?那些一边倒的网络舆论是否有统计学的谬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的文化结构,1999年以来,大专及以上网民比例已经从86%降至目前的30%左右。70%以上的网民收入在2000元以下,并且其年龄以青年为主。另外一个事实是:在网上把控话语权的活跃发言者往往还并不是网民中最深思熟虑的成员。

理解了上述事实,或许我们就可以借着诺埃尔-诺伊曼的学术力量说道:与你想象的正相反,我们今天所依靠的网络空间恰有可能成为“沉默的螺旋”的高发地带。简言之:在可见的未来,“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价值将更为重要。那时,我们不是必须保卫国家、或“必须保卫社会”,而是必须保卫理性,并对抗着不健全的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