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05 09:53:37

序论:在您撰写主体教育观的内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第1篇

论文摘要:历史探究式教育,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学习态度、合作与分享、科学的思维方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历史探究式教育的内涵

人类具有探究未知世界和超越现有事物的潜能,既探究的潜能,这种潜在的能力要通过开发才能变成现实的能力,探究式教育是开发这种探究潜能的重要途径。历史探究式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历史探究意识、历史探究思维能力为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主动地进行质疑、判断、比较、分析、综合、反思、体验、提炼概括等多样的历史思维活动,达到提高认识、获得新知、培养能力、增加体验的过程。

历史探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困惑和解决,历史探究式教育的实质是以历史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问题意识的确立。对历史探究式教育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特别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历史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历史探究式教育的组织形式有:

1、递进探究。递进探究是围绕一个历史主体,展开成若干层次,将历史主体逐步推进。环环相扣,步步深化。有两个操作要领。一是对探究的具体历史问题,由简到繁分层展开;二是探究的过程由易到难,从理性到实践地分析。例如。探究胜利的历史意义,学生首先要知道胜利的标志和日本无条件投降,然后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收集、分析及表达,探究胜利的国际国内背景。在此基础上。可用纵向对比的方法,探究作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的意义,体会出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意义。还可进一步针对日本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结合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损失展开探究,提高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并列探究。并列探究是围绕一个历史主题向外扩展,开展与历史主题相关内容的探究。既可以是与历史主题之间并列的、独立、不存在顺序先后和逻辑关系的内容,也可以是由主题引发的辐射性的内容,还可以是仅仅在这一历史主题活动中新发现的与历史主题没有联系的内容。例如,理解“科举制”,可以探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中国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也可探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辉煌成就之一;可以探究科举制是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所在;还可以探究科举制是政治的开放、是入仕之途的开放。训练学生思维的扩散性、灵活性和敏锐性。

3、分解探究。分解探究是确定一个历史主题后。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分问题,然后继续将分问题分为子问题。历史主题、分问题、子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子问题的解决是为了分问题的解决。分问题的解决是为了历史主题的解决,但分问题与子问题之间又是相对独立的。例如,探究“闭关政策”,可分解为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闭关原因又可分解为:自然经济造成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中国的封建社会已处于“衰弊陵夷之际”。清朝统治者害怕会“滋扰生事”。推翻他的统治。闭关影响可分解为正、反两个方面,正面的是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反面又可分解两个问题,一是使中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二是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通过分解探究,使学生认识到“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丧权辱国。

二、历史探究式教育的主体价值

1、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式教育的过程通常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实际历史问题展开,以解决和表达、交流历史问题为结束。学生通过认真的梳理、比较、总结,使得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由于归纳、分析、综合所探究的问题,大大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究中出现的新问题。还可能有效辐射,从而会产生更新、更全面的思考,在深入探究中,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围绕问题主动开展自主学习,最终把问题解决的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日俱增。

2、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由于探究式教育具有开放性,使得探究问题时,要遇到许多新知识、新资料,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首先学生要会对历史知识进行合理取舍,从实际出发,收集、采用有效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知识的处理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理论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要把这些知识进行整合来解决问题,这个归纳、整理的过程,是个严谨的过程。其次学会理论知识与现实进行有机的联系,对自己所涉及的历史问题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进一步增强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能力,保证对所有的问题能理解透彻,这更是一个细微、准确的对接,是一个严谨的结合。

第2篇

Abstract:A good teacher should care for each student like a mother, be strict with students like his father, and be enthusiastic to students like a close friend. I think this is very appropriate. I am determined to become students' mother, strict father and close friend. I have been class teacher many years, and have some experience. Based on my work experience as a class teacher,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work philosophy of a class teacher.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以教育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

Key words:work of class teacher; education-basic; student-centered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179-01

0引言

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新教师座谈会议上我获知,学校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对学生的教育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也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所以,在做班主任工作时,首先用这条原则衡量一下,班主任所做的工作对学生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而不是仅仅以成绩作为惟一的评价依据。正如院长在开学典礼上所说“不仅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我想,这就是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

1初期阶段学习经验

在经过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后,我认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一项特殊的工作,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技工类学校。因为学生的素质、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参差不齐,所以在管理起来也就比较困难。作为50多个孩子的班主任,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之外,还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在工作的初期阶段,要想摸索出一套系统的工作办法,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主动向一些优秀班主任请教管理经验、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不失为一种省事但能快速奏效的好方法。但是,要想能够有出色的班级管理能力,最关键的还是要在平时工作的基础上,细心整理并最终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

2工作过程积累经验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基本素质和知识体系水平高低不同这一情况,班主任在进行工作时需要全面兼顾,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教育。主要的工作思路就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体,班主任进行调控和引导。

2.1 是对班干部的选拔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工作。一个班级有了一批好的班干部,班主任的工作就会进行的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否则,没有班干部做左膀右臂去了解整个班级的动态,不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就是个虚名,日后的工作就会磕磕绊绊。这一点在新生刚入学的军训期间就可以着手,因为在这期间教官和学生接触的比较多,通过仔细观察并及时和教官的沟通,可以进一步的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班主任自己心中也会有个大概的了解。

2.2 是对班委的任用班委选出来定好了不是就一定会对班级起到积极作用了,还需要班主任的合理任用。在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内容的基础上,由班委组织全班同学制定一个详尽的、明确的、适合班级发展的班规。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充分体现班委成员在班级中地位的,为其以后的班级工作打下基础;又集中体现了班级管理制度的民主性,不管是初中起点的中级班,还是高中起点的高级班或者技师班,年龄、自理能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在自己制定的班规面前都不能作为借口去违反。

2.3 班主任在做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既要放手给班委,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有全面掌控班级局面的能力,对一些班委不便处理或者处理不要的问题能够及时弥补这需要班主任与学生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信赖老师,敢讲实话、敢说实情,以此来全面了解学生,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这也正是学院办学办教育的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做到重点培养两批人员:第一、班委与团支部成员;第二、宿舍舍长与值日小组长。班主任要及时指导他们的工作,并且要求他们及时汇报工作情况,之后通过他们去影响并带动周围其他学生,以“点”、提“线”、带“面”,促成整个班级共同良好发展的趋势。

2.4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全面教育在每一个班级中,每一位学生可能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几十分之一,但他却是每个家庭的百分之百。班主任不能因为哪些学生成绩不好、屡犯错误、孤僻不善于沟通等等各种不良因素作为放弃这个学生的理由。学校把一个班级交给班主任,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班主任,社会把未来的生力军交给班主任,从任何一个层面来说,班主任都有责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做工作时灵活、负责,并具有创新性。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要从根本上找到其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改变学习方法也好,是调整学习状态也罢,哪怕只有一点进步也要及时鼓励,给予“后劲生”继续努力的动力;对待屡犯错误的学生,一味的训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弄清楚问什么这个学生总是不能认真的遵守纪律,并耐心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对待性格迥异的学生就更要求班主任工作做深,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从本质上去感化学生,动员全班同学积极与他沟通,用大家的热去温暖那些孤独的心灵。

2.5 注重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有情况时,能及时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的受教育主要来自家长、社会、老师,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就可以确保学生大部分的受教育途径,从而可以更好的的了解学生,随时掌握学生的各方面动态。通过与家长诚恳的交流,家长也会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都投以极大的热情,也会给予大力支持。当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会涉及一些学生之间的秘密的时候,家长会在获悉后及时打电话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及早对相关问题做好充分的工作准备,以应对一些可以解决、避免的问题。

3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尽管我认为以上想法都很好,也做过很过的努力,但是真正实施下去,让学生也能纳入这个预定轨道中,是有很大难度的。多元化的社会,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让学生在价值取向中做出正确的取舍,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难点。在这个师生磨合的时期,班主任工作是艰辛的,是需要付出的,但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是同样也是一种奉献:为学生的正常发展,为课堂授课的正常进行,为学院教育的正常运转。只有班主任工作做得深、做得透、做得彻底,才能换来学生的信赖,才能起到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主体教育观;主体交互性;回归生活世界;工具理性

“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也是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主体教育观日益成为教育界研究课程与教学的趋势之一。新时代背景影响下,学者对师生关系研究渗透主体教育价值观的指导。

一、研究现状

本文以1990~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发表的有关“师生关系”研究的论文为依据,述评其主体教育价值观视域中的动态。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学者以主体教育价值观理念探讨师生关系的研究与日剧增,议题围绕主体教育观内涵:交互主体性与回归生活。

(一)交互主体性是研究的核心

众多学者批判传统教学的工具理性、师道尊严的传统领导方式、权威式领导、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将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机器等现状。也有学者否定“学生中心说”、“教师中心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研究者对师生关系的认知、构建以主体教育价值观指导。

(1)理论认知强调主体间性。理论的认知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象学、解释学、交往论、对话论、后现代思想成为国内学者阐述师生关系的基础。在诸多认识的基础上,学者提出师生关系的应然状态。如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我-你”平等的交往关系、双向的交往关系、伙伴关系、理解型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看出,主体教育价值观中的主体交往性是师生关系研究的焦点。

(2)关系构建强调主体交互性。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一直是教育的话题。教师具有的教育者地位,学者更多的是对教师的研究。学者提出构建师生关系,教师要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问题。教师发挥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学者对教师角色的研究突出双边性、参与性、主体性。教师角色要改变,教师从教育者到引导者的转变;教师的潜角色应为学习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建设者,知识的传递者向研究者转变。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教师,时而成为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自觉进行反思教学,做反思型教师。另外,师生关系的构建的研究更加体现于动态中-即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强调主体教育价值观的交往性突出。教师和学生不是单向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是双向的交往,双方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诸多学者基于此认识,提出“对话型”的教学形式;对话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方式;对话是你―我师生关系的实质。

通过以上学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主体教育价值观蕴含的主体间性、交互性在指导师生关系的认知、构建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展现直接的主体观念指导。

(二)批判纯粹的科学性研究的议题之一

根据学者对主体教育观的阐述,这种教育价值观提倡人文与科学的结合,提倡回归生活,批判纯粹的工具理性。提倡批判性、参与性、情感与体验。近三十年主体教育价值观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开始关注这一点。

学者认为传统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情感交流。师生关系不只是奔向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现实生活的体验。有学者认为生活认识论,走向了向生活世界回归之路,在生活认识论的视野中,意味着教学研究者与教学研究对象之间展开的平等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过程。生态主义视角下认识师生关系,以生态价值为教育价值取向,是体现生态精神诉求的教育交往关系,是师生在共同体验的生活世界中建构的生命关系、生活关系与教育关系的统整和谐关系。现代教育观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现代教育来看,“教育意味着发展”,“意味着生活”、“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学者提出情理交融式的师生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师生关系的转型,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加强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和人文成分。

主体教育价值观不仅强调其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其本质在于回归生活世界,目前学者在师生关系中主体教育价值观内涵中批判纯粹工具性的研究与其主体间性内涵相比较为单薄,目前更多的是理论指导方面体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关注。

二、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近20年,学者对师生关系的形成、发展、提升与升华都展现明显的主体教育价值观指导的趋势,主体教育观提倡的尊重性、交互性、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学者在理解、分析、构建师生关系的研究中予以关注。但是目前师生关系研究中的主体教育价值观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内容上,对主体教育观的内涵之一――主体交互性,关注与思考较为集中,而“人文与科学”,批判纯粹理性的单独研究尚处开始阶段,大多仅包含在强调师生关系的交互性中探讨。这也同时说明目前学者对主体教育观的内涵并未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在研究角度上,对主体教育价值观的阐述过于重视西方的理论,忽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指导。况且比较视角下研究主体教育观的师生关系在国内凤毛麟角。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对主体教育价值观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是必要的。在正确的课程观的引导下,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开展,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才可以对师生关系的认知更加透彻。对西方理论借鉴时,应避免“生搬硬套”,同时,应汲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精华指导教学。这样有利于保证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主体教育价值观顺利发展和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吴积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J].教育探索,2000(4):18

[2]沈东华.师生关系新论[J].教育新论,2003(5):44

[3]于忠海.教师的潜角色定位――学习者[J].教育评论,1997(4):34

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64-02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广,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理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培养学生开放的教育观念、广阔视野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地理教师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一、高中地理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高中地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首先就要加强对现在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刻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许多高中地理教师虽然也能够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理论学习不够,不能够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从而导致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很难落实。一部分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地理学科是次要学科,从而使素质教育流为一种形式,成为一句空话。还有一些虽然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有目的地使用的大量的教具,设计了许多的教学环节,意图培养学生的能力,强化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结果却是事与愿违,不但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强度,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要想落实素质教育,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了解我国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方针,学习现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把握国际教育的最新动态,以丰富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

二、高中地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来完成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不但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全面提升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身教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说来,高中地理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首先,高中地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所谓教育,就是教书与育人,要想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不但要具有极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师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一个要求自己,不但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真正尊重学生、关系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高中地理教师还要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师不但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等。唯有如此,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圆满完成现代教育工作。再次,高中地理教师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高中地理教师不但要提高地理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在艺术、文学、哲学的修养,掌握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关注与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动向与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动态。最后,关注地理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局部豁达的胸怀、愉悦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和进取的精神,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与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所谓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首先地理教师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高中地理教师还要树立新时代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修养。

四、高中地理教师要重新认识教材

第5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07-01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升,以人为的提出正体现了这一观念。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是在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成为体育教学进步的强大动力。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只有从教学形式、内容和目的等方面,从教学的理念上发生改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现代体育教育健康的发展。

1.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主要是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中心和目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最基本的价值。

人为关怀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内涵。由于学生是体育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有理性的个体,每位学生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决定了学生对体育的思考方向,只有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才能够做到以德服人的体育教育。

对人性的肯定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所在。对学生的只会、潜能的信任,对学生健康体魄和身心和谐的最求。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权力,尊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因材施教的实行体育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2.“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从价值目标上看,现代体育教学不再将“增强体质”作为教学的目的,更加重视学生的心里、人格、价格等。“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幸福和自由,体现学生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人生现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转化文学生的价值观念、身心素质、文化成果和文化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要实现

3.1 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与教学实现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将体育教育和学生的自由、尊严、价值等联系起来,通过有效地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现代社会不再以经济生长作为唯一的目的,将人的最终发展作为追求目的,促进了社会的人文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体现。现代体育教学能够塑造学生更加健康的体魄,进而让学生而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实现学生的价值。

3.2 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转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过分的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意识到“人文”的重要性。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是在“生物体育观”的理念下实行的,学生承受了较大的运动负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身心扭曲,是人们精神的“异化”。摒弃“生物体育观”的理失衡是现代体育教学所提倡的。现代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反映了对学生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传统体育观念的更新。现代体育教学观充分认识发展的概念,是文化和人文的共同构成,以学生的身心核心发展为手段,实现运动和人文实践的结合。

3.3 “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中国特色主义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体育教育中要努力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工作,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属性和内容,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衍生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体育对社会发函的作用是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现代体育教育观要利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创造体育教学的文化底蕴,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

3.4 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学生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体,以人为本的体育观提倡 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授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学会做任何生存,体验人性的伟大和价值,鼓励学生勇敢超越忧患、突破困境,最后实现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主体人格的目标。

4.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体系

4.1 以综合性的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

随着现代体育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从生物、社会、心理、教育等角度来考察和开发学校体育在社会生活与促使个体全面发展中的多种价值,认识到体育教育不仅具有发展技能、增强体质的功能,还有育智、育心、育群等功能,从而确立了学校体育以全面育人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为现社会培养个性、能力、品德、智力、体力全面协调发展的人,追求体育教育的综合性。

4.2 推进时代性的体育教学内容

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推进时代性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崭新的教学思想。首先,现代体育教学要更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将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体育锻炼引入体育课堂,形成体育教学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将各阶段的教材衔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里,要具有层次和递进的特点。最后,体育教材的内容要有可变性和弹性,体现文化特点和区域性。

4.3 制定多元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目标

现代体育教育教学重视和追求教学的技能、情感和任职,强调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中,需要制定多元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目标,提倡学生在课堂生不仅仅是获得体育知识,而是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需要和生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技能,突出现代体育教学的情意功能。

4.4 运用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相对独立的,缺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多元性为教学目标,运用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化的体育教学效果。

4.5 强调学生的社会培养和个性发展

现代体育教育观强调学生的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具体地表现在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和自信心,将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和社会性培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论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要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四个方面: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转变,“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和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现代体育教育要以综合性的体育教育为指导思想,推进时代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制定多元化、科学话的体育教学目标,运用综合性的体育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社会培养和个性发展,进而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智颖,王延奇,郑兵.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 中国成人教育,2011,08:160-161.

第6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教育观;发展

20世纪末学界提出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观,在体育教育界引发热烈讨论,并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同,深刻、长远地影响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和走向。十多年来,学校体育的改革基本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开展,在变革人的思想观念上取得重要突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人们在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运用于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似乎在众多方面更大程度上停留在对体育课程的各种包装和点缀上,而没有真正根据体育教育的本质以及目前社会高速发展对体育教育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正确地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学校体育工作中不能或者不愿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宣传工具的现象虽难说是普遍但绝不是个案,应该引起重视和深思。为此,有必要对学校体育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内涵做深入探讨。

一、关于以人为本的“人”

(一)学校体育对以人为本之“人”的误读

第一,误读为“绝对化的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体育曾经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随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的推广,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意愿、感受等不断受到尊重,这是一种教育进步的表现。但是,十多年来我们看到在“以人为本”口号下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就是绝对化的以学生为中心。当前,由于过度突出了学生片面的兴趣、意愿和本性,学生的求学自主性变成了对学生主体的放任自流,忽视、降低或抹杀了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要的地位和作用[1],结果造成体育课程教学中无序、混乱以及系统完整性的缺失,甚至导致体育课程教学中“放羊式”教学的局面。第二,误读为“极端的以学生本身个体为中心”。以人为本并不是学校体育教育界首创的教育观,而是从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大环境下延伸到了学校体育教育中。在进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有一个观点得到了多数研究者的认同,即“学校体育实现以人为本必须注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谓体育活动,宏观上就是指人们为满足或实现自身的健康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而进行的有意识、有规制化的主动性肢体活动[2]。如此,集体和个体关系的处理才是科学合理的。

(二)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归结为以人为本

要理清以人为本的“人”的含义不妨从本源开始。我国古代管子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管子•霸言第二十三》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里的以人为本,即以民为本,是一个群体概念,系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源头,它关注的焦点是“类的个体”而非群体。不论持何种观点都应该把以人为本与其实现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在我国学校体育中贯彻以人为本就要在学校体育的环境中来厘清其“人”。从我国学校体育的现实环境分析,并以集合的角度区分,可以把“人”划分为群体(集体)、个体(个人)两个维度。按照的观点集体和个人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因此,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人”既是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群体又是其组成个体。这在不同的层面上关注度有所区别,在实际工作中,集体优先于个体,合理限度内个体应该服从于集体;同时,实现以人为本就必然要落实到个体,否则面向集体的以人为本就缺乏前提。我们要防止的是“以我为本”,即极端的个人主义。

(三)以人为本在学校体育中应体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

从在学校体育中扮演角色的角度区分,可以把人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实现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人文教育的视角探析体育教育应使人回归学校体育实践,并把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文化作为示范对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加上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因此其兴趣爱好、身体潜能各方面都是有所差别的[3]。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贯彻从满足学生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发,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要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关于以人为本的“本”

(一)学校体育对以人为本之中——“本”的误读

第一,以人为本误读为“片面的以学生需要为本”。以学生的需要为本,乍一看来并无不妥。比如,学生的健身需要、提高运动技能的需要、娱乐需要等。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中,个体需要必须符合群体需要。个体需要如果脱离了社会需要,那么个体将无法融入社会,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这种观点看似关心人,实则是危害人”[4]。第二,以人为本误读为“过度的以学生安全为本”。当前,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学校、家长、教师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虽然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生命权的尊重,但是由于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教师在善后处理、责任划分、赔偿等问题上所处的绝对劣势,学校、教师当然应该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体育运动的激烈活动性、身体对抗性以及意外情况等决定了它往往伴随着一些运动损伤甚至极端意外的出现。过于强调安全体育课也会从根源上缺乏本真的挑战,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与活力,迫使学校体育变成了“残疾”“死沉”的教育。最终,学校体育的功能无法实现,学生的身心不能良好发展,损害的是学生利益,以人为本自然无从谈起。

(二)学校体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念在当前教学改革中在稳步贯彻,这一重要的基本理论观念并非一日所成,需要高校长期实践,不断运用,通过科学方法加快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步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5]。本文综合了唐炎等人的观点,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6],传承体育文化,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公民。这里最核心的是“发展”,是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它也是学校体育希望的展现。因此,“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就是学校体育育人层面的根本,而不是其他内容。以上是从学校体育的育人层面来讨论。而从学校体育系统的管理层面考虑还必须同时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本,因为只有实现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才能胜任学校体育主导者的责任。

三、以人为本教育观下学校体育教学的反思

第一,过于强调学生主体性、个性发展导致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违反了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强调学生主体性、个性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被广泛认同。人们往往注重理论研究,不注重实践中生成的条件机制研究,造成理论清晰而实践操作乏力。在学校体育过程中,自主性学习往往被解读为尊重学生主体性、个性发展的主要方法,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导者,学生是主动者。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有两个侧面,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即主导与主动的统一。但是,实际上一些教师上课准备活动完成后把几个球几根跳绳给学生[7],让学生自己玩,甚至督促指导都不要了。如此,教师轻松了,学生高兴了,然后说这是自主学习。但是,这种实质上的“放羊式”教学真能实现以人为本吗?第二,随意简化、取消运动技能教学加剧学生运动技能差的趋势,违反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现代体育项目经过长期的练习、修改、提高、完善,其技术、战术、规则经过大量实践研究不断总结而形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健身价值。学校体育将现代运动技(战)术作为主要内容是必然的,因为运动技术是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术做载体,那么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要重视运动技能的教学。但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告诉我们,运动技能的掌握需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在实践上[7],学校体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实现其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小龙.基于理念视角下的“阳光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契合及问题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6):725-727.

[2]江雯.体育活动中主体“人”的哲学内涵及地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1):23-27.

[3]黄华,陈海鸥.探究“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的问题[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12-114.

[4]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19.

[5]王瑜浩.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3):133-134.

[6]黄经纶,莫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1):67-68.

第7篇

徐特立是民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在从事教育研究与工作实践的70多年中,他提炼出不少极具价值的教育思想及理论,其中“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其教育思想成熟期的核心理念,是其教育价值取向的最好体现。

“群众本位”教育观的要点是:中国国情的发展赋予教育事业的使命是“给广大的工农群众与妇女以受教育的机会”,群众本位教育的主体是当家作主的人民大众。发展着的中国国情,需要教育事业塑造新一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的劳动者。群众本位的人民教育,是要培养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的富于创造性的高素质第一代建设者――“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

二、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观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异同

“群众本位”教育观与中国传统教育中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是一致的。“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无分贵族与百姓,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春秋时期,诸侯的强大使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有能力的平民百姓得以进入“庠宫”学习。孔子认为教育权的下放不仅可以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政治人才,还可以教化民众,民众“有耻且格”,国家的统治就能稳定。

“群本位”教育观的生成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生巨大变迁,救亡图存,社会改革是时代的主论调。徐特立立志“教育救国”,强调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作用,通过改变人来改变社会,于是他对教育的改革既关注教育对人个人发展的影响,又关注教育对社会前进方向的引导。

徐特立与孔子都深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归根究底是人的发展,只有社会成员全面提高素质,国力才会强盛。“群众本位”教育观是对“有教无类”思想内涵的一脉相承。

徐特立在中央苏区领导教育工作时,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其中“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是他总结得出的原则之一,而在实践中他超越了传统,在宣传政治思想的同时满足了群众社会生活的需要,更保证了教育思想的自由。

徐特立认为文道不可分,“注重文化基础,把政治思想教育与文化基础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用一致”,于是他所主张的语文 “思想性”突破政治思想的局限,上升至文化修养的提高。除了思想以外,文学常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以及他国优秀文化知识也进入了课本,选文体裁呈现多样性。

徐特立并不为政治立场所困囿,而是富有批判性地接受传统与现代中优秀的教育思想。他崇尚诗歌教育,继承与发展孔子“诗教”思想,在教材中不忘加入诗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将表扬与批评融入诗歌中,用诗意带给学生美好的文学享受,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

三、“群众本位”教育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时至今日,中国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保证了受教育权的平等,通过教育改革力求达到学习者自身发展权利的平等与师生关系的平等,通过国际交流对多元文化进行研究与吸收,做到开放包容,“群众文化”教育观在当代基本得到实现与延续。其精神内涵仍与当下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应合,可见徐特立的教育思想不仅是其时代的先进代表,还具有科学性与跨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