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09:53:37
序论:在您撰写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导演艺术;基本特征;电影导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01
1.前言
一部电影作品虽然是由演员、摄影、美术、音效、剪辑以及其他众多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但是它的创作理念、表达方式、价值导向以及精神追求却是导演个人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部电影作品所表现的一切其实都是导演个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电影作品只是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将导演的思想散播到了社会公众之中。那么,我们会发现有的电影作品广受欢迎,而有的作品却无人问津,有的作品经久不衰,而有的作品却曲高和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在于电影导演艺术的表现方式与实现程度的不同。而电影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实现程度并非一定要标新立异,在其一定的规则范围内显现与众不同之处才是出奇制胜的关键,而这个规则范围就是基于电影导演艺术的一系列基本特征。
2.电影导演艺术的基本特征
2.1再创作性
电影导演进行电影的拍摄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无中生有或者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完成的,这里所说的基础就是指电影剧本。[1]在一般情况下,导演通过对剧本的选择来确定拍摄的主题,然后根据拍摄主题和自身对剧本的理解以及加工创作,最终形成一个崭新的作品。在这种传统的创作中包含了电影导演的双重劳动:第一重是阐述剧本,即对剧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完整的理解,这是进行二次创作的基础性工作;第二重是加工剧本,即导演在尊重原剧本基本内容和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于剧本的理解和对市场的定位将剧本的部分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和添减,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符合电影拍摄要求的剧本,这一阶段的劳动是导演再创作过程中最富有含金量的劳动,也是判断导演艺术价值的关键性环节,它不仅体现了导演对于剧本的理解程度,更体现了导演对于市场、观众的把握程度。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当前出现了不少导演与编剧合二为一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人既是导演也是编剧,那么这就跳过了剧本选择的环节,直接由导演一个人进行一次创作。这一情况在年轻导演中较为常见,虽然不算是新兴现象,但是剧本创作和再创作始终有所区别,还需要导演不断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深度、优化对社会现象的表达方式,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电影剧本的创作或再创作。
2.2主观能动性
对于剧本的阐述离不开电影导演的个人理解和感悟,这也是进行二次创作的前提条件。如同我们翻译外文文献一样,直译和意译都可以完成翻译,但是我们会发现包含了作者的理解以及适当的删减或者添加的意译往往更能够完美地表达原文涵义,也更容易被我们用我们的文化或习俗加以理解和运用,如果单纯的进行直译则无法起到这样良好的效果。同样,导演进行电影剧本的阐述也是如此,如果只是照搬原作者的作品而不加以个人的理解,那么这样的剧本即使再优秀也可能是无法打动观众的,也很可能是苍白无力的,毕竟剧本与电影这两个作品是有本质的区别,特别是对于通过接受影像效果来理解作品的广大观众来说更是如此。[2]因此,电影导演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开拓的思维理解剧本、以先进的思想改编剧本、以深刻的理解再创作剧本、以准确的定位把握剧本再创作,只有如此,电影导演才能圆满的完成电影拍摄的前期工作以便为以后的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电影作品的问世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3综合性
电影导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门类,所谓综合并非多个艺术门类的简单相加或者单纯罗列,而是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各要素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以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整体上达到最优的效果。[3]一定的文学功底、必要的历史知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对于人际关系的协调等均是一名电影导演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电影本身应包括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和规定等,作为电影导演都应当充分具备其素质和能力。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说电影导演艺术缘何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门类,它不仅需要导演涉猎的范围广、领域多,更需要将这些范围和领域之内的事物进行有效的整合。所为整合,即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优势、规避其不足,使之与整体相适应,最大限度的满足整体利益的需求。众所周知,电影的整个过程包括剧本创作开始一直到电影上映之后,都需要导演的全程负责,而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包括化妆和道具以及演员的表演也需要按照导演的要求和理念来进行设计和表现,那么作为一部电影的中心人物和灵魂人物――电影导演必须身怀十八般武艺且样样精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影作品完全处于导演的控制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诠释导演期望通过作品想要表达的精神追求和社会价值。
2.4经济利益性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同样要尊重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一般价值规律,在履行大众文化传播职责的同时也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而且经济回报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部电影作品被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而只有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反映公众心理需求的电影作品才会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那么,电影导演在进行电影创作时必然要关注电影的经济利益,所谓经济利益实际上就是成本与回报之间的差额。对于电影导演来说,由于对未知风险和情况的不确定性,未来的回报只可以作为预计或者估算,而只有投资成本是导演可以在当前阶段可以把握和确定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和投资风险的最小化,往往才采取降低成本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电影导演艺术创作中同样可取,但是不能一概而论。[4]随着全球沟通的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也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并被接受,相对于那些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影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观众对于电影的欣赏水平与要求却是与日俱增,那么单纯的压缩成本而造成对电影质量的影响实不可取。作为一部电影作品的核心人物,电影导演要在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之间进行平衡,这也是每一个导演都会面临的难题。一是要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既要迎合观众的口味又不能从众媚俗;二是要在准确定位市场的基础上合法合理的规避风险,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的可能性;三是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经济投资,特别是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和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加大必要的投入。只有综合把握多方面的要素进行考量,导演才能使得电影作品名利双收。
3.结语
电影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电影导演在进行电影创作时二者不可偏废。没有生活来源的艺术是无根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完全沉浸在生活之中的艺术又是缺乏表现力的。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使之达到完美的结合是电影导演永恒的课题,而在完成这个课题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电影导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我们破解课题的重要线索,也是攻克各类难关的关键提示。导演只有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电影导演艺术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创作出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从而激发和推动电影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封勇.刍议电影创作中导演艺术的体现[J].时代报告,2012,(11):151.
[2]向往.电影导演技术的重要性[J].北京电影学院报,2012,(03):17-19.
一、 刺激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
电影艺术的出现,使人类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也正是由于电影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才能够呈现给观众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2]数字艺术为电影创作者想象力充分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撑,反过来,以数字艺术为技术基础的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也对电影艺术家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不仅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新动力。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在艺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想象力对于人类来说甚至比知识更为重要,正是人类无限的想象力才能够对世间的一切进行概括,并成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原动力。这一论断显然也适用于电影创作领域,由于数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电影本身在经历虚拟与现实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也不断刺激和丰富着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促使他们不断挖掘想象力的潜能,从而进一步丰富着电影题材与内容,并改变电影的表现样式。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就是在数字艺术的推动下,电影艺术家思维日渐活跃、想象力日趋丰富的背景下产生的电影艺术形式。特别是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中展示的往往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物质空间,创作者对其中的景象几乎没有任何现实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要将此类景象具象化为具有视觉真实特征的影像,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传统电影艺术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创作者脑海里未知的事物的想象,并不都能“成像”为现实的电影画面,这也成为制约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虚拟图像生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上述想象力的具象化成为现实,并给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进一步丰富了电影的视觉语言形式。在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中,基于数字艺术,人类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延伸。[3]数字技术不仅可以修改摄制过程中不尽如意的图像,还通过对艺术家的非凡创意的实现,向观众展现前所未有的奇妙艺术世界。从《侏罗纪公园》到《阿凡达》,从《星球大战》到《指环王》,这些虚拟现实主义影片中奇妙的人物形象和宏大的场面无不得益于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依靠数字艺术将想象视听空间与其他艺术元素相融合,充分实现了影片在视觉上的美学价值。
二、 导演表现空间的拓展
导演无疑是电影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思维的活跃度和创造性对电影创作的成败至关重要。数字艺术的出现,对导演创造性思维空间的形成和拓展极为有利,特别是许多在传统方式下难以实现的创意和想象,在数字艺术的支撑下都可能迎刃而解,这给导演执导过程中电影艺术的再现和表现功能的强化创造了可能。一方面,数字艺术的充分介入,导演的表现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可以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给观众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另一方面,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导演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利用数字艺术所创造的的数字思想。以影片《骇客帝国2》中追车的场景为例,由于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艺术化特征的结合,将真实的边界作了更深的推进,假如不是导演刻意运用慢动作以及实景拍摄中难以做到的摄影角度,几乎就和现实场景别无二致。这种技术与影像之间的相互关系恰好展示出了人的创造性和机器之间的悖论,并从形式上与电影叙述主题遥相呼应,这就是导演通过影片传达的数字思想。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电影的基本特征,因此,数字艺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技术手段层面,因此,导演不能仅将数字技术视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需要在全新的技术上附着全新的艺术思维。所以说,数字艺术介入电影创作,不仅给导演的执导带来了便捷,也对导演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数字艺术只能创造奇幻的视觉效果这一认识偏见被超越之后,数字艺术才能真正融入导演的创作艺术,为将来的电影发展展示更加广阔的前景。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电影形态的多样化,色彩纷呈的电影画面使观众目不暇接。技术的支持使当代电影的概念不断丰富,但是这种丰富更多的表现在电影形式和内容的拓展上,也就是电影艺术语言的丰富。虽然在后现代语境下,受众对于电影视觉冲击力需求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并逐步消弱人文思想内涵在影片中的地位,但无论怎样,观众并不会在意导演利用的是不是数字艺术,而是主要关注影像本身的效果能否打动人和感染人。因此,面对数字艺术的迅速发展,导演需要摆正数字艺术作为创作手段与影片效果这一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才能善于利用数字艺术手段进一步突显当代电影的艺术性。
三、 叙事结构的拓展
在传统电影领域,由于技术限制了创作者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传统电影的时间叙事较为简单,体现出单一线性变化特征。[4]数字艺术的介入彻底颠覆了叙事时间结构上的这种线性变化思维,为当前的虚拟现实主义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电影语言特征。总体来说,数字艺术对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叙事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发展的多向性、叙事视角的多样化、影片结局的不确定性等三个维度。
在数字艺术的作用下,虚拟现实主义电影的整体叙事由单一时空序逐步向多元化叙事转化,一部电影对一个事件的不同结果可能会做出多种不同的叙述,影片《罗拉快跑》中关于拯救男朋友这一事件产生了三个不同的叙事维度,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无论是数字艺术催生的网状叙事还是分叉叙事,都体现出影片叙事发展的多向性和多维度。虽然多种结局设计下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标准,但是从深层上看,电影创作者更需要进行事前的预判,根据观众认可和喜爱的剧情来进行叙事选择。
数字艺术的超前性发展导致了叙事视角的迅速演化,当前优秀的影片已经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化视角,并体现出以下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叙事视角进一步发散,体现出多维度叙事空间。特别是3D技术的广泛采用,可以实现宽银幕以上的旋转视角,这种发散视野中的人物不仅极具立体感,同时也便于观众多角度观察。其次,叙事视角更具现场感。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使虚拟影像具有更多的逼真性,从而极大提升观众对角色叙事的参与,并随着电影人物命运的变化进行选择,从而完成故事。
数字艺术对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叙事的影响,还体现在结局的游离性与不确定性。在数字艺术的参与和影响下,虚拟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重点并不在于带给观众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导观众去探寻“答案”,这里观众的主动性获得了发挥空间,而不是传统观影过程中对电影结局的被定性接受。既然有“答案”,那么“反答案”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和现实需求,这也是当前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叙事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当观众都认为故事已经结束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段延续,这种结局前的叙事使整部影片的结局更具有不确定性。
四、 对传统电影理论的消解与影响
当观众惊叹、欣赏并陶醉于数字艺术造就的电影景象奇观时,传统电影经验和创作理念也在不断遭受着质疑。很显然,依靠数字艺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虚拟影像,虽然具有十分真实的视觉观瞻,但是这种计算机无限处理的影像却并非出自真实拍摄的影像。这种虚拟化的真实,不再是传统电影那种对现实的影像记录,所以自数字艺术被应用于电影艺术的那一刻起,电影的记录本性就不断受到挑战。在数字艺术的支持下,当代电影的影像创作已经不再需要镜头前的客观实体,甚至摄影机也不再是必须的。现代的电影正在向一种复杂的计算程序演化,将来只需要精准的数据以及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得到一切想要的影像。或许在数字艺术的视角下,影像的概念需要些许修正:影像只是客观实际的一个版本,但并不是其本身,其本质是通向真实世界的一扇窗户。
演员是传统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切成功的电影和影像塑造都离不开人的表演活动。[5]数字艺术的不断发展,也使这一基本的电影观念受到了“侵犯”。抛开近几年的高技术虚拟现实主义电影暂且不论,就是传统形式上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也可以随处找到漫步的乘客、高处坠落的人群等虚拟数字人的身影。虽然人类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自身,但对这些庞大数量的数字人,仍然是真假难辨。无论是真人的仿真模拟还是虚拟数字人,其不仅代表着电影创作领域的技术突破,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也使演员的地位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人的表演与数字艺术的不断交汇,使人的表演变得愈加支离破碎,并使数字明星对演员的主体性产生了现实的威胁性。另一方面,数字艺术的广泛使用也对传统的表演艺术提出了挑战。由于诸多场景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景与实景的融合,因此在拍摄中,演员必须克服不真实感带来的表演心理障碍,与眼前不存在的电脑演员“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例如影片《精灵鼠小弟》的拍摄过程中,利用一个小球来代替老鼠的位置,这对演员的想象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总之,数字艺术为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新手段在不断激发创作者艺术潜力的同时,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而贯穿其中的是对传统电影理论的消解与影响,从而在理论创新中接连不断创造出新的影像奇迹。
结语
数字艺术的出现和在电影领域的广泛应用,促成了虚拟现实主义电影的迅速发展,并对此类电影的创作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数字艺术依靠其独特的“虚拟”与“真实”兼而有之、相互融合的技术特征,极大地刺激了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进一步拓展了电影的叙事空间和导演的表现力度,同时也深刻诠释了艺术与技术这两个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发展模式,促使电影艺术在进步中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陈犀禾.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J].当代电影,2001(2):84-88.
[2]陈旭光,刘志.论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影理论的挑战――兼及艺术与科技关系的美学思考[J].当代电影,2012(1):67-71.
[3]纪丽君.论数字技术对电影假定性美学的开拓[J].电影评介,2013(9):55-57.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色彩;运用;价值;实例;分析
简单来说,色彩就是在光线照射于物体的过程当中,色彩欣赏受众自身视觉神经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视觉感受,进而感知有色的状态,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我们俗称的颜色。在对色彩进行运用的过程当中,艺术创作者的某种特定情调或是思想倾向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满足。更为深入来讲:色彩可以说是整个视觉世界当中象征生命与活力的基本所在,其相对于电影艺术的发展而言起到了极为深远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我们从电影艺术的研究及发展历程角度上来说,在电影艺术表现形式自“黑白”式画面逐步向“色彩”式画面所过渡的发展进程当中,电影画面无疑出现了质的变化与腾飞。对于电影艺术这一整体而言,色彩毫无疑问成为电影创作构成要素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当中,电影艺术创作者对于色彩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其在电影空间构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彰显,在对电影对象客观面貌进行还原与再现的基础之上,更为多元地传递了电影艺术创作者的主观性情感趋向。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电影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价值分析
电影艺术将多门艺术综合为一体,继承并延续了这些艺术的特点与优势,从而实现了电影艺术视觉感染力与听觉感染力的发展及优化。本文已对色彩的应用在视觉艺术中的主体性地位做出了详细分析,由此也可以明确色彩的应用在电影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主体性地位。在新时期的电影艺术告别传统意义上的“黑白”式画面之后,色彩的运用成为电影创作者在赋予电影艺术作品新的内涵与灵魂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合理的色彩运用能够将人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充分激发出来,从而在电影作品欣赏过程当中寻求情感共鸣。
很明显,对于电影创作而言,色彩的运用不仅仅能够充分激发电影欣赏受众的情绪及心理波动,同时也能够赋予电影艺术作品本身以更为完美的表现。在实际研究工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质量的色彩运用能够在电影作品展现的过程当中发挥反衬或是烘托等关键职能,进而转变为电影创作作品的语言信息,以此种方式将电影创作者的创作思想意识通过电影语言信息的传递最大限度地营造出来。在丰富的色彩运用过程当中,电影艺术作品故事情节表述将逐渐深入,以或丰富或浓厚的色彩将电影故事情节推至一个全新的环境当中。相关研究人员明确提出一点:电影创作中色彩的运用不仅能够刻画电影作品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能够将相关人物角色的内在情感与心理变化特征展现出来。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色彩的综合运用实现了电影作品灵魂的深化与升华。
二、“第五代”电影人基本特征分析
何谓“第五代”电影人呢?我国20世纪80年代自电影学院相关专业毕业并从事导演行业的年青一代导演称之为“第五代”电影人。那么,“第五代”电影人有着怎样的特点呢?从“第五代”电影人自身的发展角度上来说,他们均在年轻时期被卷入了极为动荡的社会变革中,或参军或上山下乡,“第五代”电影人走过了一段极为特殊的历史社会时期。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时期,“第五代”电影人接受过比较专业的专业性培训,对于电影艺术作品创作有着极为饱满的热情。从“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的角度上来说,“第五代”电影人对于新的电影作品创作思想、创作手法以及创作技术均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整个电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找寻到最为关键的艺术拓展角度,以独特且艺术性的视角将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与民族心理结构变化趋势通过电影艺术作品这一载体完善地呈现出来。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以及黄建新等在内的电影人均属于“第五代”电影人。从“第五代”电影创作作品的特点角度上来说,“第五代”电影人力求从电影作品题材的选取、故事情节的叙述、电影镜头的应用以及电影画面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入手,赋予这一时期电影创作作品鲜明的时代特性。总的来说,“第五代”电影人是电影艺术发展进程当中最为特殊的主体分值,其所创作的电影作品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主观性、象征性、独特性、艺术性以及寓意性特点,在电影创作体系当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三、“第五代”电影人在电影创作中色彩的运用实例分析
1.色彩在“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背景中的应用分析:正是由于“第五代”电影人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对色彩运用的重视程度极高,高质量的色彩应用也成为“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的一大关键特点。张艺谋作为“第五代”电影人中的先驱与代表,其代表作《红高粱》最为有效体现了色彩在电影创作背景中的运用价值。《红高粱》以红为色彩基调,将鲜绿色调的高亮、黄褐色的龟裂土地、红白相间的衣裤融合在同一个画面当中,赋予了整个电影创作作品以鲜明的原调对比,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深入体现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自然景观的特殊性欣赏价值。红调背景贯穿整个电影作品,与主人公有关“我爷爷”与“我奶奶”回忆的故事情节发展主流相适应。故事的结尾是天、地、人在红调空间中的统一,将人性与人生命力与生俱来的蓬勃旺盛完全体现了出来,以红色把生命源源不尽、蓬蓬勃勃的生机充分展现了出来。电影作品欣赏受众能够在大红色的电影背景当中感悟影片旨在传递的那种“豁豁亮亮,张张扬扬”人性特征与气质,以此实现电影作品欣赏价值的深化与升华。
2.色彩在“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服装及道具中的应用分析:电影作品创作过程当中的服装及道具同样是色彩运用的载体。通过对电影创作服装与道具色彩的综合性运用,整个电影作品画面色彩表现力与叙事性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五代”电影人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对此问题予以了特别关注,从而也赋予了整个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第五代”电影人王家卫改编自小说《对倒》的代表作《花样年华》,女主人公苏丽珍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变化趋势通过色彩对比鲜明的旗袍服装充分体现出来,女主人公服饰颜色与心理变化特征的契合性带给影片欣赏受众极为突出的视觉冲击,从而更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又例如“第五代”电影人李少红执导电影《雷雨》,女主人公虽然全片穿着旗袍,但随着女主人公心灵中绝望越来越多,旗袍中的紫调也更为浓厚与沉重,这与女主人公绝望性心理变化特征密切相关,在沉重的色调选取作用之下引导影片欣赏受众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体验女主人公所处社会的无奈与枷锁,并达到对影片进行反思的关键目的。
3.色彩在“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画面中的应用分析:通过对色彩的运用,电影创作作品画面的艺术张力得到了充分彰显与体现,“第五代”电影人通过对造型手段的分析将电影主旨融于色彩当中。例如“第五代”电影人陈凯歌执导作品《黄土地》,陈凯歌导演有选择性地对黄土地背景中的各种黄调进行了综合运用,以外景光线的柔和黄与土地沉重黄的配合,将影片故事发生画面――我国陕北地区黄河边缘黄土地独特的景观构造充分融入影片角色的塑造当中,通过黄调在电影创作画面中的综合运用,将陈凯歌导演旨在于营造的正面形象与积极情绪充分体现出来。又好比由“第五代”电影人冯小刚所执导的电影作品《夜宴》,整个创作画面在无形当中带有一种浓厚的灰色朦胧视觉冲击与感受。这种朦胧式的电影创作画面与电影影片旨在于烘托的人望潜能的蔓延与膨胀是完全吻合的。在主人公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当中,周围灰暗环境的限制更加突出,黑调与暗红调开始与整个灰色朦胧的创作画面相交会,这三种色彩相互作用之下也营造出了主人公企图主宰一切的欲望顶点,然而影片故事的结尾却是意指共同毁灭的白调与绿调,这两种代表单纯与寂寞的色调在灰色朦胧的电影创作画面整体中试图冲破视觉阻碍,但未能成功,这就好比主人公试图主宰一切,但最终仍旧走向被毁灭的历史宿命。可以说,色彩的成功运用将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影片传递给影片欣赏受众的艺术与情感感召提前以一种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在了电影影片欣赏受众面前。
四、结 语
在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色彩的运用无疑极大丰富了电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整个电影作品的艺术展现空间也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扩展。可以说,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色彩的综合运用能够使电影艺术作品欣赏受众更为清醒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现实世界与社会实际。然而要想将色彩高效应用于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并非易事,色彩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也并非单纯利用色彩表现形式对客观环境予以还原,而是应当着重关注对现实生活的还原。“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对色彩运用的关注无疑是最为具体与完善的,这种关注也使得色彩在对现实生活进行还原的同时,也赋予了现实生活更为深厚的精神内涵与艺术底蕴。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第五代”电影人电影创作中色彩运用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郭大勇.禹秀玲.政治化、商业化及二者的兼容――电影源流、主流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1(10).
[2] 何春耕.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审美超越――谢晋电影创作观念略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4).
[3] 胡文谦.关于早期中国电影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1).
[4] 曲伟新.从电影《逆光》浅谈文学语言的特征符号与电影的艺术本质关系[J].电影文学,2011(21).
电影艺术的发展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却很是惊人,尤其是现代电影艺术,3d技术的诞生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加之现代服装设计完美地将时尚符号注入电影,电影艺术就成为大众必须的奢侈追求和艺术享受,对于现代电影迅猛发展,我们同时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现在过亿票房的电影层出不穷,影视公司争先上市,原因就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改变,人们的审美在改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在改变。电影艺术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同时也在感知美,体验美,不管是电影中的古代服饰还是现代服饰、民族服饰还是个性服饰,电影的服饰艺术对电影的拍摄效果有着本文由收集整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影艺术的拍摄过程中,导演会精心安排各种场景的布置和人物的服饰等,通过对整体画面的构成来决定服饰的颜色,通过电影表现的年代决定服饰的样式,通过人物主角和配角来决定服饰的新旧和款式,最终把各种元素都考虑进来,就复原了当时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情,形成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一、电影艺术中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电影艺术中,服饰的品种和样式有很多种,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和使用价值,服装可以按照人物的年龄、性别、主次、古今、流行、时尚、中外、民族和身份等类别来进行分类,电影在彰显主题的时候,参与表现的人物根据电影剧本的内容来定服装的样式和颜色。在中国古装剧中,长袍和衣裙是服饰的重点,近代电影中的服饰变为旗袍和西装等,现代电影中的服装的形式感较为灵活。不管按照什么样的分类标准,电影中的服饰必须按照情节所处的时代、民族风情、地域特征来进行设计,比如说张艺谋导演所拍摄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所表现的人物特征、家庭环境和服饰都十分匹配,堪称当时故事情节和画面表现结合最完美的一部电影,当然里面服饰的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刚刚上映的电影作品《黄金大劫案》,虽然表现的是带有喜剧味道的片子,可是电影里面主人公——小东北,从一个小混混到民族抗战英雄角色的转变,期间他服饰的变换有好几种,也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化,反映出电影中人物心理的不断变化,对理想、爱情和真理的追求,才使得这部电影更加耐人寻味。在电影中,不管剧情是表现古代的、现代的、未来的还是穿越的,也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需要完美的服饰设计来衬托,离开服饰文化,电影就是没有装裱的中国画,俗语“三分画,七分裱”,因为一张好画要想让它有价值体现,必须有好的装裱来衬托,所以电影艺术离不开服饰文化,服饰文化能使电影艺术更加完美。
二、电影中服饰艺术的视觉传达
在电影的艺术长河中,电影服饰艺术也为广大观众带来了欣喜和追捧,同时也引领了时尚,往往社会潮流的兴起,大都离不开传媒的力量,当代电影的迅速崛起为这个时代的服装潮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人们开始追捧电影明星,所谓的追星族,他们开始喜欢并传诵明星的口头禅并成为流行语,喜欢他们穿的服装而争相追捧,并使这些服装成为当年最为流行的服装。人们就是通过这些视觉传达来感受艺术并体验艺术,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中,女主角穿的“脚蹬裤”,男主角穿的“喇叭裤”等在社会上流行甚广,在广大城市和农村普及,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这就说明了电影可以直接地把时尚和潮流传达给观众,观众通过视觉感受进行审美体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电影中明星的角色是可以不断转换的,可是他所处的电影环境是不一样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服装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完美的服装设计会使电影更加生动逼真,让观众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足见服饰设计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电影服装设计是靠视觉传达来吸引观众、感动观众的。譬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华丽的服饰尽显皇室的尊严,人物的尊贵,加上整部电影画面的色彩都是那么艳丽,在电影院里的大屏幕上,人们在观看电影时,无不为华丽的色彩所倾倒,金黄色的和鲜红的宫殿,金色锦袍和特殊装扮的皇宫内人,每个展示的画面镜头都是经典。还有电影《山楂树之恋》中,乡村的自然,山水秀丽的美景,那个年代的服饰和传统的人物个性,把人们一下子就带入到了回忆年代,两位主人公衣着自然纯朴,懵懂而又纯洁的爱情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美轮美奂。近来我们又重温了电影《泰坦尼克号》,这次是3d版的,通过对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重新制作,是我们继《阿凡达》之后看到的第二部最有震撼力的3d电影了,电影中杰克的真诚和聪明,露丝的活泼与叛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相继展开等一系列情节,又一次地展现出来,这次观众就像是身临其境,所带来的视觉传达更是逼真和震撼,里面露丝作为贵族的代表所穿的服饰十分讲究,为了保持身材把衣服收缩得格外紧身,让露丝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华丽的衣服让露丝显得格外高贵,相比之下,住在三等舱的杰克,衣着随便,土里土气。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贵族的势力和权力,穷人的社会状态,通过着装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也是传递给观众一个信号,所谓门当户对、贫富差别之类的世俗认知,为接下来的故事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埋下了伏笔。这也是服饰艺术中视觉传达的魅力所在。
显而易见,在电影艺术中,服饰是人物形象特征的载体,是认知人物个性特征的前提,也是塑造人物角色的重要依据。服饰艺术在电影中传达的是一种视觉感受,无需语言文字表达,它的感染力和形象性为影片的真实性奠定了基础,为电影艺术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电影艺术中服饰色彩的重要性
服饰色彩是电影作品中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中,不仅要有合理的环境色彩来衬托,更重要的是人物自身的服饰色彩,在画面中,可以根据近景和远景的不同来选择衣服的颜色搭配,比如说,在冷色调中,一位漂亮的姑娘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上玩耍,这时若是远景,应该设计绿色的补色,红颜色服饰来衬托,这样会显得对比明显,“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这个道理。若是近景则可以随意地安排和设计衣服的颜色,因为人的皮肤和头发已经能和环境的颜色区分开了,就不用刻意改变人物的服装颜色。在电影中,颜色也可以表现喜怒哀乐,传达情感和信息,色彩的各种搭配还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都是服饰色彩在电影中的魅力所在。
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度是取决于主观性的,也是生理学的学科证明。电影作品能否感染观众是电影艺术家们共同的心愿,而色彩恰恰是展示电影艺术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感染观众情绪的造型因素。电影中的色彩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因为它需要周围各种环境的衬托,甚至是人为的造景,例如,电影《画壁》,主人公是邓超饰演的朱孝廉,孙俪饰演的芍药,闫妮饰演的姑姑等,每个人在戏中都有很强的个性特征,着装也不一样,朱孝廉等三人误入万花林,景色是那么美丽,蔚蓝的天空、雄伟的建筑,里面的百花仙子着装都是异常漂亮,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面的构成也是不断变化,她们所穿服饰的色彩非常艳丽,搭配比较完美,比如说,芍药穿的衣服就大致与芍药花的颜色接近,后面还有牡丹、翠竹、百合、丁香、云梅、雪莲和海棠等,她们的服饰颜色也是与她们名字的花名一致的,剧中三个凡间男子的到来,也彻底打乱了万花林的“秩序”,男人迷失在梦幻仙境里,人性即将受到考验;欲望、贪念、爱恨,引发了一场仙界战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各位仙子的服饰五彩斑斓,服装款式新颖独特,可以说,电影《画壁》是把服饰色彩的艺术与电影画面构成结合最完美的一部电影。
四、服饰艺术在电影作品中的审美期待
电影艺术本身就是视听觉艺术,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无声电影到今天的3d、4d电影,人们对审美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制作电影的技术也是发展迅速,虽然现在卫星电视非常发达,各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剧也在争先创优,电影频道的影片不断更新,网络影院推陈出新,手机电影技术也在进步,可是,人们仍然喜欢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因为小屏幕、小环境达不到人们对电影作品的审美期待和要求,在电影院里人们能够充分感受电影震撼的视听效果,比如说,电影人物的着装打扮、服饰的颜色等都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受众能够感受到服饰艺术的魅力所在,这是靠视觉来解读电影的。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文化品位被影像或图片所占据,视觉感受和审美期待对现代的人们来说变得如此重要,视觉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当今潮流,当今电影也成为引领时尚、传递信息、感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电影艺术作为视觉媒体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电影中的服饰艺术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追求和质量。
关键词:类型概念;商业性质;模式相似;全球发展
首先要理解"类型"并不是电影艺术的专属名词,早在电影出现以前,类型便与其他艺术共同诞生了,人类在进入艺术审美过程开始,在心理上就有积累对某类审美对象的高度认同感的欣赏习惯,人类习惯将某类事物分类,便于认知也利于做深度分析研究。在各种艺术中,文学与类型的联系是较早的,"类型"一词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从类型的发展历程上来看,类型的形成往往与观众的反映形成互动关系,受到观众肯定和欢迎的文学或戏剧形式便可以很快转化为确定性的原则而成为文学或戏剧中的主导风格,19世纪末,随着电影这一新兴事物的产生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类型的概念也被借用到了电影中来,这主要是和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性质不可分割,那么,到底什么是类型电影呢?
一、类型电影的概念及其分类
类型电影生产的前提是完整、系统的电影工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电影制作者根据观众需求制作一些叙事手法、视听模式类似的有固定套路的电影,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成功,基础就在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好莱坞制片厂体制下成功建立的"类型电影"系统。
直到今天,对于类型电影的界定依然无法确定,对于类型电影的定义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对类型电影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多数是从电影本身出发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所谓类型影片是"观众及电影制作者通过熟悉的叙事惯例可以识别的各种电影形态。"①;美国学者布鲁斯·F·卡温认为类型"尤其指在叙事电影中,以风格化或经常是惯例的方法处理某一特殊主题"②。从这些理论家对类型电影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认为类型电影是在电影艺术的创造和审美过程中,观众与制作者达到了一致认同后获得的心理体验的外化结果。
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度掀起过对类型电影的研究热潮,著名理论家邵牧君认为类型影片是"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创作出来的影片。"③蔡卫、游飞编著的《美国电影研究》中也写到:"类型电影是指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影片场景和电影技巧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的一组影片。"④综合来看类型电影就是在观众与制作者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构造的影片,从而形成一整套有着固定标准的模式化影片,它通过自身调节对观众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理感情,进而吸引观众。
为了方便叙述和分析我就用形式与内容这两个方面为类型电影做个分类。从形式的角度看,大概有歌舞片、喜剧片、悲剧片、惊悚片、动作片、动画片、戏剧片、悬念片等十余种;以内容为标准又可以划分出爱情片、战争片、黑帮片、灾难片、神话片、西部片、警匪片等,这是最传统的分类方式,随着数字电影的到来,对于传统电影来说这些运用电脑特技制作的影片也是极具竞争力的类型,目前一些电影发达国家还用电脑科技制作出了全CG人物的电影主角。
多种类型混合、杂糅的的电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电影,香港拍摄的一些功夫片就是融合了历史片与功夫片,比如徐克导演拍摄、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美国科幻片往往也是分属多种类型,比如风靡全球的《蜘蛛侠》涉及了打斗场面、爱情故事等等,既是一部科幻片又是一部动作片,也是一部爱情片,与其类似的还有好多,像《007》系列、《魔鬼终结者》等等。
二、类型电影的特征
虽然每种类型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身份特征,但是从电影大的概念上,我们可以将类型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同的电影类型之间也具有共同的特点,这些基本特征成为识别类型电影的标志。
1. 模式性
将一部分不同的电影统称为某一类型,其鉴定标准就是具备了一定的电影套路,即模式,模式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是某部影片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观众渴望再度观看相类似的影片,接着电影制作者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仿效来创作类型电影。
模式性体现在故事情节、叙事策略、人物性格等方面。人们欣赏类型影片时带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人们会习惯性地预见到故事发展的、冲突设置,特定人物的命运等。比如美国大片中的美国英雄,他们总是有着英俊的外表、幽默的谈吐以及坚强的意志,他们为了正义挺身而出,与恶势力殊死搏斗,当然身边通常不会缺少美女相伴,《角斗士》《勇敢的心》还有2007年上映的《斯巴达三百勇士》,无不是有着相同模式。还有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偶然的相遇、痛苦的相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丑小鸭变天鹅的奇迹总能激起女性观众的幻想,从1990年的《风月俏佳人》到2002年末的《曼哈顿女佣》的热映就是最好的证明。
类型影片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跟随观众的欣赏趣味电影制作者通常会除固定模式外每次还会添加新鲜元素,让观众在似曾相识的无意识中体会到奇妙的情感交流,"对主体来说,这种事物从未见过但又似曾相识,神秘奇异却又亲切,也许,这是类型电影在模式的框架下,获得艺术生命的一个重要的秘诀。⑤
2. 对比性
这种对比是说观众观看影片时可以清晰地辨别出两类对立的群体,善与恶、光明与黑暗、暴力与温情等,总之是大奸大恶与至善至美相对立的两个世界的较量构成影片冲突,"人的内心世界的一元化和社会外在世界的二元化共同构成了类型影片的双重参照系统。"⑥
正如美国学者查·阿尔特曼认为的,"像所有形式的娱乐一样,类型影片兼有文化与反文化的特点。它们表现出的欲望与需求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成分,但是它们又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信条。类型影片把社会禁止的体验和被允许的体验结合起来,其结合方式竟能使前者显得合理而后者得到丰富。"⑦这种二元世界对立的建构正好符合人类的情感需求,电影可以实现人类的内心梦幻,在人类正常的生活之外电影可以为人类建立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会的精神世界。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强盗片和警匪片,影片中不可缺少也最震撼人心的是对立群体间火爆的拼杀、打斗、追逐的场面,因为一般生活中被禁止的暴力、血腥、性等紧张、刺激的情绪体验使得人们可以看到未知世界的奇观,看过《邦尼与克莱德》的观众永远不会忘记那经典的枪战场面。
[关键词] 动画艺术;假定性;视觉影像
一、动画艺术的思维本质
一门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将其与其他艺术样式进行区别的根本,是确保该艺术具有独立品格、能够成为独立艺术样式的关键。因此,艺术的本质特征也就成为艺术思维得以确立的直接依据。同时艺术思维也是作为对艺术本质特征性的进一步印证、作为艺术特性得以实现的途径而存在。[1]
所以,我们研究动画艺术的思维本质自然先从动画的本质特征入手。
什么是动画?许多书籍给出了看似文字不同,但本质内涵却相同的概念:动画是创造生命的手段,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形象(绘画、雕像、玩偶、物质、符号)获得生命与性格。
中国电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对动画还曾说过,动画电影对于生活的反映不求外在生活形态的逼真,而具有拟人化、夸张性和象征性等诸多特殊的艺术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动画是一种高度的假定性艺术。假定性思维是动画艺术得以展现魅力的根本所在。动画艺术又是影视艺术的一种,从电影最初的本性而言,它产生过两种本性倾向,即真实性和假定性问题,就如同无数的学者去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一样,这组对立而又矛盾(两相对立是所有事物存在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讨论的永恒话题)的争论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开始了,而动画影片的诞生则成为电影假定性论断的有力佐证。
二、从动画剧本分析:“假作真处”的表现手法
(一)拟人化
最相信动画影片真实性的应当是4岁以前的孩子,这时的孩子相信能看到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孩子对着画中的人物讲话,抱着玩具睡觉,相信梦境的真实,恐惧黑暗中的“鬼怪”。 如同懵懂之初的原始人类相信世界万物都有灵魂一样(万物有灵论是人类第一个有结构的、带有某种普遍性的思想体系):大山会发怒,河水会咆哮,草木会伤悲,星辰会睡觉。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称之为“泛灵论”。这种认知源于“物我同一”的观念,即用自我的状态和特征来定义世界。
而当我们再回过头来观看动画剧本的内容时,就会发现动画世界所展现的正是“万物有灵”“物我同一”的思维框架。如何使万物有灵?在动画艺术手法中,拟人化就是直接的处理方式。
“灵”即“灵魂、生命”,如何创造生命?“生命在于运动”。一旦物象活动起来就会增强立体感和现实逼真感。动画一词Animation本身就是源自拉丁文字anima,是“灵魂”之意,而animare则指“赋予生命”,因此animate用来表示“使……活动”的意思。[2]
可见动画艺术实质就是用拟人化的手法使万物活起来,将孩提时期的童心幻想转化为现实,让杯子去唱歌,让凳子去跳舞,让白云去哭泣……所以才会有无数人认为动画是人类造梦的工厂。动画影片轻易地用真实世界中不存在的物象,将人们的情感思绪层层剥开,明知是假,却也要随着片中真实的情感跌宕起伏。尽管知道动画影片中的所有角色都是虚拟化的,可是一旦它们被拟人化的赋予了人类所特有的真性情后,观者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进入角色的处境。虚构一旦得到观者“同感”,就会产生真切的体验,影片的真实性也就得以确立。
(二)幻想化
动画影片的假定性以虚拟为基础, 营造出具有原创性的幻想空间。而一切的幻想都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夸张和变形(即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目的的放大缩小或扭曲事物的特征)。就像动画大师迪斯尼所说的:动画片的首要责任就是把生活卡通化。如何把生活卡通化?通常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生活在真实的场景中的虚构角色,比如《龙猫》《小马王》等动画影片。当我们把虚构的角色龙猫、小马王等从影片中剥离出来之后就会发现,剩下的与现实生活没什么两样:生活在恬静的农庄的普通两姐妹;在原始的美国西部,到处捕捉野马、修建铁路的骑兵团。
一种是幻想意境中的真实角色,比如《圣诞夜惊魂》《玩具总动员》等动画影片均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奇特的魔幻世界:人们幻觉中出现的各种鬼怪(楼梯下面的怪手;骑着扫把的巫婆;床下发亮的红色眼睛……)生活的万圣镇;孩子心目中各种玩具快乐生活在一起的玩具家园。
一种是基于真实情感上的假想角色和场景,比如《僵尸新娘》《千与千寻》等动画影片,尽管角色和场景都充满了大胆的幻想,但其中男女之爱和母女之爱这种爱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在生活细节处理上更是惟妙惟肖地模仿着现实生活。
幻想由情感而生又复归情感。所以无论动画剧本是怎样凭借着假定性思维运用幻想、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只要它所诠释的内涵是我们每天都面对和希望的时候,动画影片的真实感就得到加强。
(三)符号化
符号化(以象征符号表现抽象的概念)是假定性思维的又一艺术手法。在文学意境中描述的七窍生烟、汗如雨下、眼冒金星、火冒三丈……诸多情形在电影艺术中很难真实地演绎,但在动画影片中却可以表现出来:鼻孔里耳朵里喷出大量的气旋、全身不断流淌的小水滴、头顶上盘旋飞舞的小星星(有时也可以用叽叽喳喳的小鸟)、眼睛里熊熊火焰……这里的气旋、水滴、星星、火焰等均是一种符号化的语言,它通常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但又能加强感觉体验和情绪特征。
尤其当动画影片不再只是定位在儿童身上的时候,许多成人动画短片更热衷于用一些程式化的符号来体现成人世界的生活状态和对世界的哲理性思考。比如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为了鸟儿们》就是借助小鸟这种带有隐喻性的角色来暗示人类的社会状态。还有《点与线》《平衡》和《失物招领》等动画短片几乎都采用了这种符号化的手法。
三、从视听语言分析:“真境假作”的制作技术
让“静止”的东西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动画也因此而诞生。动画是在制作有生命的角色,可以是绘画的,可以是泥塑的,可以是缝制的,可以是木偶的,也可以是电脑生成的,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可以是专门制作的也可以是现成的。但这样的角色如果没有视听语言的加工也只是僵硬的,缺乏生气的。就像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说的:“怎么动比什么动更重要……”如何让动画影片角色鲜活起来,如今除了运用最初的“视觉暂留原理”,当下“真境假做”的高超电脑技术已是动画必不可少的工具。
电脑技术俨然已成为数字化时代最强势的制作工具,它所带来的视觉奇观和心理震撼已经打破了它只能创造梦幻的偏见,运用它制作出的动画影片可以更将人的情感处理得更为细腻,可以让故事更为饱满和生动,从而震撼人的心灵。所以和实拍电影的视听语言相比,动画片的制作方法更具有高度假定性。
和实拍电影不同,动画片视听语言中所谈论的摄影机都是假想出来的。和实拍影片导演相比,在每位动画导演的头脑中都有一架虚拟的摄影机“真实地”存在,形成头脑当中的“摄影机思维”,能够撇开现实的很多局限以及技术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与想象,赋予摄影机能动的创造性,达到实拍影片无法达到的各种镜头效果:超大特写或者超大全景、大场景或者有复杂结构场景的拍摄、真拍人员无法达到的很多特效,在动画当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完成。[3]
技术上的完善可以使很多场景表现得更为逼真和可信。如《极地特快》拍摄奔驰而来的火车头时,以平视、俯视、仰视等多种姿态连续拍摄,真实再现了火车的速度和气势。
还有动画影片中转场、镜头衔接等诸多方式也较实拍影片更为丰富和自由。如《晴空战士》表现华的一组连续镜头,景别连接为大全景―近景―大全景―特写―全景―中景。这样的大档差错位给观众的除了强烈的视觉刺激以外,还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华所处情势的紧张。
动画影片就是这样神奇地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着虚拟的真实和真实的虚拟。人们是如此迷恋动画虚拟技术所带来的特效达到了比“真实”还要精彩的“真实”,亦是如此用心去品读心理上和感知上的真实。
四、从影视效果分析:“虚实相生”的视觉影像
视听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文化的一种主流,影像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逐渐中心化,并改变着一系列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当动画艺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冲进影视之门的时候,就开始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观感。动画影片的假定性思维模式和假定性技术手段将视觉影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狮子王》《冰河世纪》《花木兰》《汽车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优秀3D动画影片的问世已经让我们品尝了视觉大餐的特别味道。
3D动画“无中生有”地创造画面,模拟真实,超越真实,让人真假难辨,使“眼见为实”的视觉经验显得幼稚可笑。电影艺术开始不可避免地运用动画的技术手段和动画效果去拓展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从而将人们领进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影视新天地,完全模糊了物质与精神的界面。
曾经代表着数字电影里程碑的《最终幻想》彻底颠覆了虚与实的界限,它所塑造的虚拟人物甚至让许多明星汗颜。但是如果只是单纯依靠技术的虚拟手段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赋予“真实”人物虚构的情感,就会让观者感到这种虚拟的真实是对真实的否定。这样的视觉影像是失败,这种虚拟的真实也会束缚人们。因此很多观者认为《最终幻想》带来的只是技术的炫耀,而缺乏影之“魂”。
动画艺术的假定性是需要建立在真实体验上的,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现实“真实”背后的真实,这是一种脱离了电影技术和物质层面上的真实。电脑技术所营构的现实,即使是用数字技术合成的,但它仍然是以历史真实、生活真实和感觉真实为依托的,从而转化为艺术真实。比如《魔戒》《哈利•波特》《黑客帝国》等数字化影片,以及在电影界掀起一场风暴的《阿凡达》都是如此。这些影片在结合动画艺术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让观者产生“虚实相生”的视觉影像。让人在观看的同时不是在物质现实层面去相信银幕上的现实再现,而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价值去认同,体验一种观影的愉悦。[4]就像动画大师宫崎骏所言:“我们不要太执著于日常的真实情况,而要给心灵的真实、思维的真实以及想象力的真实一个空间。”
或许用“假作真处真亦假”来形容动画假定性思维所带来的心理感触亦不足以表达吧!
[参考文献]
[1] 吴秋雅.电视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7.
[2] 冯文,孙立军.动画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2.
[3] 赵前,丛琳玮.动画影片视听语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14.
[关键词] 影视动画;场景造型;场景空间
探究动画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中的壁画中了解到,这些壁画采用了几种单纯的颜色来刻画了一些动物,例如野牛、野鹿等,而且每一种动物的形象都十分生动,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头好似在奔跑的野猪,它的尾巴和腿都进行了多次的描绘,于是使一个本应是呈现在图案上的野猪富有动态感,这些发现是人类关于“动画”的最深远探究。从这些形貌多样的图像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类已经显现出对于脑海中的某一种物体的动作进行描述的欲望,而这也成为“动画”的根源。此后,伴随着动画艺术快速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在1877年,来自于法国的埃米尔·雷诺研创出“光学影戏机”,是由几个转盘组建而成,并通过外加的投射光源,在转盘的内侧放一个镜片用于折射图形,随着图形在鼓状物之间不断的转动,再加上幕后光源的投射,这样就可以使观众看到投放在布幕上的图像,这一巨大的改革使埃米尔·雷诺成为历史上放映动画片的第一人,并为影视动画今后的发展和技术上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之后,又伴随着迪尼斯动画王国的蓬勃兴起,和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促使影视动画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同时也受到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动画的热潮。
一、场 景
场景是指存在和主体相联系的空间内的一些实体。场景是影视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造型元素,并在整个影视创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与影视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性,还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的成败以及观众的观影感受,所以,在进行场景设计中应保证了扎实的设计基础,同时还应对场景设计具有充分的认知。探析一部影视作品,就不能不解读影视中的场景设计,当前,具有浓厚时尚感的影视场景愈加受到观众喜爱,例如影片人物居住的房子风格、什么材质的家居等,都受到许多观众的青睐和模仿。因此,都市题材的场景设计必将会掀起时尚的潮流,并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但这对于专门从事于场景设计的设计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还应对影视创作中的造型性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应把握住流行趋势,全盘掌握时尚的动态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者的场景设计满足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并表达出导演的创作构思,从而为影片营造丰富的色彩感,深深地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影视动画的场景造型
所谓的影视动画的场景设计是指除去动画作品中的人物角色造型以外其他造型设计,换句话说,现代动画场景包括了两个方面,即动画角色以及场合环境。场合环境不仅有单个的空间设计,还可以是多个镜头相组合的。因此就可以得出,作用于影视动画中的场景造型以及人物角色造型设计在影片中发挥的作用都是相等的,并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另外,就算是同一个角色,但随着剧情的变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针对角色而转换场景,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影视动画作品中的场景造型在很大程度上要比角色造型更复杂、更丰富。
场景可以具体的划分为内景、外景以及内外合景三个方面,在影视动画中,人们一般是根据影片锁定的影视风格来决定场景设计的,例如在动画电影《冰河世纪》中,设计者就是根据影片中的故事来决定场景设计的,在这部影片中主要围绕发生在冰河时期即将结束的故事内容,所以影片中的场景采用了宏伟大气的冰山、大小不一的冰块、尖尖的冰凌等,这些都旨在充分的为展现出动画电影中的主题风格而设定的,并保证场景设计和电影风格实现完美的结合。一般来说,在动画电影中的场景主要都是围绕动画角色而设计的,动画场景的造型设计承载了重要的动画信息内容,要和故事的背景、时代特征相吻合,还应结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在综合考虑下来展开设计,这就有效地为动画角色的演绎创设一个规范的场景。关于场景造型还应考虑到,无论是在哪一部影视动画作品中,它的场景造型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刻画动画角色,简言之,动画作品中的场景造型并非为了配合“景”,而是为了“角色”的凸显而存在的。场景造型在动画电影中具备的作用表现在进一步地使角色的动作更加丰富。
总之,场景造型就是为了创设一个个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的动画角色而存在的,它直接决定了角色造型的好坏。同时,场景的空间性不仅仅是动画角色所处的范围,也是角色运动的支点。这其实就好像是虚实体之间的对应,呈现出来的动画作品能够满足人们视听上的审美性要求,还创设出无限宽泛的时空范围。因此,场景造景和空间都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影视动画,几乎决定了它的成败问题。
三、影视动画的场景空间
目前制作出来的动画电影种类繁杂,且具有丰富多彩性。根据动画电影的制作技术来划分,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大部分,即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前者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平面的形式,而且基本上都有一种装饰性的特征,早期创作出来的动画电影基本上都是这一类动画。而三维动画则称作是数码动画,其作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很强的立体性,给观众创设了较为真实的观赏感受,并且它主要是依靠计算机和多种三维软件来完成创作的,它与二维动画相对比,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并在当前的一些受到观众热捧的动画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例如经由计算机生成影像技术制作出来的动画电影有《忍者神龟》等,不仅营造了几近真实的时空影像,也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无论是二维动画,抑或者是三维动画,它们都不可能是一种静止的动画形式,而是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形式。伴随着动画电影逐步地展开,动画角色的场景空间也会跟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动画电影中的场景空间是一种运动的状态,跟随着角色、色彩在场景空间内发生不断的变化。有关空间的定义,牛顿在相对论中就已经明确指出,他说空间是一种纯粹的数学空间概念,但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可以把动画中涉及的空间范围划分为内景和外景两部分,从表层含义来分析,内景就是指处在内部的空间范围,而外景就是在形体以外的较为宽广的空间,这些主要是根据场景中的景物来给空间划分的概念。但如果要进一步探析影视动画作品中的场景空间,首先就应该探究其根源,即应正确把握怎样去构建场景空间。因此就可以把场景空间分为两种,其中物理空间是指实际意义上存在的空间范围,而且物理空间在动画创作中可以很简便的就实现;另一个则是心理空间,事实上,它在现实范围中是不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看见和触摸的虚拟性空间,这一类型的空间则重在展现出空间的内在感受。但只要在任一影视动画的场景构建中,设计者只有真正的把握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恰当地根据动画电影的需要而创设出空间感,就能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而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在影视动画场景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概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富有变换性的动画场景空间能有效地创设出生动性的动画场景,并促使整个动画电影更具有生机和生命力,从而避免了单调和枯燥;其二,动画创作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虚幻的艺术中,所以动画作品承载而来表现人们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虚幻和超现实想象,并给观众创设出全新的视觉享受。如果能把这种虚幻的感觉与动画电影的剧情联系起来,就可以打造出富有神秘性和震撼力的场景空间,更能激发观众的探究欲望;其三,繁杂丰富的场景空间能够充分地展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感受。例如在狭小的场景空间内,就会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内心的恐怖;而开阔的场景空间则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思想开阔、轻松的体验;多变的场景空间则会让人在心理预想到一种危机感。
动画艺术囊括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艺术,成为影视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它也被动画场景的设计印刻上了影视艺术的烙痕。由于动画场景的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就要满足角色表演的需求,所以就要正确处理好角色运动的路线、动作和场景之间的关系。动画场景在创设客观的空间范围时,还共同承载而来展现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双重任务,它和动画情节、角色等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作为互动的关系,所以设计者在设计场景空间时不能简单地把镜头作为是填补画面空白的方式。
四、结 语
动画是电影艺术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含了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具备一般影视艺术缺乏的特点。而动画电影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绘画性,长期以来,虽然动画片都在尽力地追求写实的影像效果,但由于绘画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动画艺术增添了深厚的形式美痕迹,所以在进行动画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在实现造型规律性的同时还应设计出富有独特性和艺术感的动画场景,增强动画电影的艺术魅力。进入21世纪后,各种不同的动画风格和技术的创作理想推动了动画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他们把视觉焦点集中在影视动画中,所以这些富有特色化的动画电影,不仅代表了动画艺术家对动画电影富有个性化的追求,也代表了社会不同层面的观众审美需求。动画场景的造型性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例如民族、时代等。自从动画在美国的早期阶段,采用了水粉来营造出具有写实风格的动画场景,及至发展到欧洲采用抽象画来创设动画场景,与此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我国敦煌的壁画以及我国传统的水墨画等的创作方式和风格艺术,这些各个时代的美学风格和创作方式都对动画场景的造型和空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袁恩培,林珍香.解析动画场景中视觉语言的意象表述[J].电影文学,2011(17).
[2] 李军.浅析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1(08).
[3] 邹琼辉,向艳琼,陈献辉.色彩在动画角色造型性格表现中的作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