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04 10:01:33

序论:在您撰写农作物栽培与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农作物;产量;措施;整地

0.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支撑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农业也是保证我国人民生存的重要基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是根本无法离开农业生产的。作为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区,山东省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济宁市是山东省重要的作物产区,其在山东省的农业生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强化济宁市的农业管理,重视对该地区的农作物栽培管理并完善其生产技术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就对济宁市的农作物栽培管理的现状进行论述,并以此来提出提高其产量技术的措施。

1.济宁市农作物栽培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产区,其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济宁市作为山东省最重要的农作物产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济宁市的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这里可以种植多种重要的农作物,像小麦、玉米、水稻以及大豆等,都在我国作物生产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不仅如此,济宁市非常重视农作物栽培的管理,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机械化水平,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济宁市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增大,单产也越来越高,其综合生产能力是山东省当之无愧的第一,为山东省农业发展乃至我国农业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济宁市及其周边地区更加重视对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其在对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中非常注重科学管理,以此来带来单产面积提升的目标,同时还十分重视挖掘农作物的高产潜能,并进行相应的技术研发。不仅如此,济宁市还非常重视对农作物的优质以及高效生产技术领域的开发。与此同时,济宁市还积极调整区域的耕作制度,这使得济宁市的农业生产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巨大效益。虽然济宁市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比如科技成果利用率不高,不能将其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中去。此外还存在着种子选择不当,对病虫害防治不到位以及施肥不科学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农作物栽培管理措施,科学栽种对于提高农作物生产产量以及促进济宁市地区农业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2.提升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分析

想要提升农作物产量就需要全面管理农作物生产过程。具体说来,提升农作物产量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1重视种子选择环节

种子的质量对农作物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选择优质的种子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在播种后对秧苗进行移栽时也会出现种苗发病的问题,这有非常容易引起病害发生,影响作物生长。为此,可以采取相应的化学措施或者物理措施来对种子或者秧苗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此来有效防止病害的出现。然而,有些种子却是不能被处理的,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建立无病种苗田,选择一个隔离区域或者无病区域来进行播种,将那些没有病害的植株选出来,将其种子保留,这样也能够有效防治病害。

2.2规范整地措施

整地措施对于农作物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地可以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在进行播种之前可以进行必要的整地措施,保证田地更为平整,同时使土壤更加的细碎,让土壤的上层保持一定的虚松性,下层则更加厚实,这样就能够有效保证种子萌发,也使播种时种子的深浅度更为一致,进而保证出苗更为整齐和均匀。从长远来看,经过整地,田地的土壤环境更为适宜作物的生长,从而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济宁市存在着很多的低湿地,这时候如果进行播种的话就需要做畦或做垄,然后通过设置沟壑来进行排水灌溉,并改善低湿地的通气性。通过垄作,能够很好地保证田地的温度,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如果耕地存在坡度的话,可以采取等高耕作、沟垄种植的方法来栽培作物,这样能够很好地避免肥料的流失并能够有效聚拢雨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进而为提高作物产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3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病虫害威胁,这些病害给作物的生长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如何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是作物生产的重要问题。以济宁市水稻生产存在的一些病害防治进行分析,其最常见的病害为纹枯病和稻瘟病。

2.3.1纹枯病

纹枯病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当病丛率在分蘖期至拔节期为15%时,可选用如下药剂防治:(1)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3000g/hm2;(2)用20%的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200~1800g/hm2,或者可以采用5%的井冈霉素水剂4500mL/hm2 ;(3)可以使用40%的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1500g/hm2;(4)可以使用20%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1125g/hm2;(5)利用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300mL/hm2;(6)利用30%的爱苗(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25~300mL/hm2。上述药剂需要按1hm用药量来进行计算,对水量最好不少于450kg/hm2,要做到搅拌均匀后喷雾。此外,喷雾时田间最好为浅水层,要将药喷到水稻茎秆基部,连续防治2~3次,以提高药效。

2.3.2稻瘟病

稻瘟病的水稻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当其在破口期前7~10d,可选用如下药剂防治:(1)通过利用10%的闻曲令(井冈·腊芽菌)悬浮剂1500mL/hm2;(2)采用16%的井·酮·三环唑(金谷丰)可湿性粉剂1875g/hm2进行防治;(3)用20%的井·烯·三环唑可湿性粉剂l800g/hm2。值得注意到是,一定要均匀喷雾,要每间隔7d后再用药1次,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防治稻瘟病了。

2.4重视对水肥环节的管理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田间测土情况,采取氮、磷、钾配合使用的措施,从而降低作物的病害。如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增加铵态氮肥的施用量,可以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增加硝态氮肥的施用量,反而使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提高。对小麦锈病,在生产中,增加磷肥的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锈病的发生,增加钾肥的用量。小麦对胡麻斑病的抗性得到加强。针对水稻的氮肥施用,为防止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的加重发生,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但氮肥施用量又不宜太少,以免加重稻胡麻斑病的发生。在肥料施用的时期和方法方面,如基肥过多且不腐熟,或基肥不足而追施过晚,都会造成后期氮肥过多而加重稻瘟病的发生。田间水分对作物病虫害发生影响明显,如麦、稻田出现缺水时,田间叶斑病、胡麻斑病不断加重。

3.结论

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作为山东地区乃至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济宁市农业发展对于带动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有效提高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成为了济宁市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从上文所述中可知,农作物产量除了以上几点外,还要注意对农田的水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此外还要注意对田地的杂草进行预防。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参考文献】

[1]河南省2010年秋粮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7):10-11.

[2]哈斯木·吐尔地,吐逊汗·巴拉提.冬小麦安全越冬的田间管理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2(S1):32.

第2篇

[关键词] 农作物 栽培技术 关键要素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20-01

在农作物栽培期间,相关栽培人员必须要注意各类关键要素,保证可以科学、合理的选择栽培时间,并且利用良好的栽培方式执行工作,进而发挥栽培技术的应用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江西上饶横峰县农作物栽培条件的分析,提出几点栽培技术使用建议,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1 江西上饶横峰县农作物栽培条件分析

江西上饶横峰县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蕴含丰富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上饶横峰县的气候较为温和,并且雨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江西上饶横峰县的土壤中含有较高的钾元素,磷元素的含量处于中上等,并且有机质含量较少,大多数土壤都呈现酸性,经过测试之后发现,江西上饶横峰县土壤酸碱度为5。由此可见,江西上饶横峰县的气候与土壤特征都有利于农作物的栽培与生长,可以综合利用农作物栽培技术实施工作,在提高江西上饶横峰县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发挥着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作用。

2 江西上饶横峰县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素分析

在江西上饶横峰县农作物栽培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保证可以发挥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作用,提高农作物栽培经济效益。具体应用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2.1 合理选择播种时间

首先,合理选择播种时间的意义。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具有较为良好的意义,不仅可以使农作物按时出苗,还能促进农作物苗期生长效率的提升,在增强农作物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情况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如果农作物播种时间过早,就会因为气候等原因出现延迟苗期与出苗补齐的现象,无法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与质量,甚至会感染上病虫害。由此可见,农作物种植时间的选择对于农作物生长而言产生直接影响,相关种植人员必须要意识到此类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农作物播种时间的选择策略。在选择农作物种植时间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将播种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早春播种,其二为晚春播种。对于江西上饶横峰县地区的农作物种植而言,种子可以耐低温,因此,可以选择在早春进行播种,或是在土壤解冻的时候就可以播种。在夏季播种的时候,相关播种人员必须要赶紧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夏季播种时间,保证可以为秋季播种提供充足时间,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种植效果。在秋季播种的时候,相关播种人员必须要合理的选择播种时间,主要因为如果播种太早,就会导致农作物苗株过大,无法安全过冬,如果播种太晚,就会导致农作物的苗较小,不能积累足够的越冬养分,难以达到良好的种植效果,因此,江西上饶横峰县农作物种植人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使其可以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2 苗株距离的控制措施

合理控制农作物种植距离。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种植距离进行合理的控制。主要因为农作物的种植距离直接决定农作物是否得到足够的肥力供应与光合作用,是否能够良好的通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对农作物植株进行控制的时候,要科学、合理的考虑灌溉条件、播种密度与品种特性。在寒冷的季节中,相关管理人员要提高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增强农作物的保温效果,保证可以提高植株距离控制效率。在温度较高的季节中,相关种植人员就要降低农作物种植密度,保证农作物的通风性,并且满足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需求[1]。

2.3 农作物田间管理措施

在对农作物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其管理需求创新田间管理方式,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就是在农作物栽培期间,必须要重视农作物中耕除草工作,保证可以调节土壤水分与养分,并且做好灭草工作,避免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相互争夺养分。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重视中耕除草的技术性,不可以一味的使用农药消灭杂草,而是要利用先进的、绿色化的灭草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与质量,增强农作物产量,为江西上饶横峰县农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其次,制定完善的施肥管理制度。在对农作物栽培施肥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必须要重视施肥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可以满足农作物的营养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此时,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对土壤进行分析,在检测土壤之后,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制定施肥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合理的选择氮肥、磷肥与钾肥,这样,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利用农家肥对农作物进行施肥,合理的对农家肥进行配比,在满足农作物养分需求的情况下,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与质量,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结语

在江西上饶横峰县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各类栽培技术的应用,保证可以发挥各类栽培技术的作用与优势,不断提升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同时,相关种植人员还要阶段性的学习新兴农作物种植技术,并且树立正确的农作物栽培观念,优化农作物栽培体系,使得农作物栽培经济效益有所提升,促进当地农作物种植竞争能力加强。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品种农作物;栽培;培训

中图分类号:S3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75

1 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管理的模式也逐渐的由粗放型向的集约型不断的转变,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有依靠数量的增长向依靠质量的提升而转变,使得农业的结构质量以及效益均有明显的改善,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实力逐步提升,对于我国农业以及相关栽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工作,应当以提升农作物的单位产量为中心,促进农作物的产能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努力促进栽培技术的集成发展,并且应当关注对于农作物的优质、高产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断的强化对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培训工作,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 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的必要性

2.1 农民普遍不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依然相对不高,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较低。

2.2 农民缺乏市场意识

现阶段,农民已经摆脱了之前的小农形象,在农民中有不少的人可以融入市场中,依照不同时期的市场变化情况,而生产更适宜市场销售的农产品。有不少数的农民,借助于市场的优势,而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不过,绝大部分农民,种植农作物时,不能很好的融入市场,这主要是因为:观念相对保守。很多农民仅仅会关注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可以借鉴其他人成功的一些方法与经验,全部的照搬照抄,而没有任何的变动,使得盲目跟风现象乐兀导致在市场中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因为农民大多不具备较高的素养,受制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农村所存在的交易场所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在面对开放以及广阔的市场之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缺乏相应的心理应对能力,不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而且也不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

2.3 农民不具备教强的学习自主性

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对于参加技术培训的意识远不够清晰与明确,参与技术培训的思想还需不断的强化。不少的农民进行农作物种植时,依然依靠以往的经验,不能自主的去学习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对农作物种植的管理方式依然落后,这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民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所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对农民进行新品种栽培技术的培训,从而更好的使新品种农作物得以推广种植,使农民掌握新品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3 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方式

3.1 分片培训,现场指导

对于新品种农作物的栽培,应当通过分片的方式进行现场的培训与指导,依照当地的农业主导产品,努力推行“一村一品种”的培训方法。向农民推广新品种农作物栽培中的一些实用技术手段、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相应的法律与扶持政策等,使新品种农作物、新栽培技术以及新的播种方式得以推广,并对新品种农作物栽培的一些管理手段加以培训。

3.2 重点突破,带动发展

一些新型无公害蔬菜品种的栽培等,农民想种植却存在一定顾虑的,应当在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区域,选择具有相对强接受力以及希望种植新品种农作物以增加收入的农民,来实行重点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农民掌握新品种农作物栽培中的一些管理手段、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并且,应当适当的发展一些新品种农作物种植的大户,使他们更好的起到带动作用,从而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当地产业化发展。

4 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的具体措施

增加宣传力度。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培训工作,是让农民致富增收的有力举措,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工作。因此,应当通过多种宣传手段,通过丰富多样、高效、高速的方法,对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宣传,让农民认识到掌握这一技术的重要性,使农民拥有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对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学习的热情。

5 结语

新品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培训工作,要紧跟着我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努力的提升农民的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杨焱.辣木栽培技术培训[J].热带农业科技,2015(04).

第4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对于农作物的需求表现强烈,在需求的类型、数量上都持续增加。为此,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操作,必须良好掌握各个关键要素,确保农作物的栽培工作能够在速度、数量及质量上均达到较好的效果。针对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技术;关键要素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阶段执行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与以往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之前的很多地方都表现为土地肥沃、水土条件丰沛的特点,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关注,凭借优良的自然条件,农作物自己就可以良好地成长。可是现如今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种极端天气反复出现,地方的土地和水体条件均有所下降,这就必须利用技术性的手段来弥补。

1品种的选择

农作物栽培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培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的栽培直接关系到市场上各种物质的供应,如果在品种的选择上出现错误,不仅会造成很多领域的生产需求得不到满足,还会出现一些领域产品价格攀升的情况,对社会物质的平衡供应也将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1]。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笔者认为在品种的选择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必须对自身的水体条件、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作出分析,不要盲目跟风栽培。例如,最近几年的芹菜、西瓜及大蒜种植等都出现盲目现象,不仅造成了滞销的现象,同时对土地造成的破坏也比较突出。第二,一定要在播种育苗方面特别注意,提前进行栽培管理,观察可能出现的一些影响,做出良好的应对策略[2]。

2移栽处理

农作物栽培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自身表现出一大优势,即能够结合自然环境的限制性条件,将某些农作物进行移栽处理,这样不仅平衡了物质上的供应,还开辟了新的种植渠道。但是,移栽工作从本质上来分析,也是在一定的适宜条件下开展的,并非是随意地进行移栽[3]。首先,应该针对农作物本身的成活率进行分析,要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否则在移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死亡现象,届时产生的损失无法估量。其次,移栽工作的落实,必须选定具体的季节和月份,不同的农作物在移栽的适合时间表现为差异化的特点,所以要提前做出调查分析。除此之外,在时间限定范围内如果出现了极端天气的现象,则必须停止移栽,减少农作物培育不良的问题。第三,移栽完毕后的农作物,应积极实施保护性的干预,同时在土地整修和肥力加强方面,都必须利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完成,这样才能在最终的工作上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3田间管理

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农作物生长不可能再回到以往那种自然、简单的状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执行。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田间管理工作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细节组成部分,同时产生的影响也特别广泛。首先,田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的广泛部署,要保证除草和捉虫工作都尽量利用人工联合设备的方式来操作,从而提升田间的管理水平。其次,针对出现的各种病虫害现象,要了解病虫害的特点和具体造成的影响,而后调配出相应比例的杀虫药水,在大面积喷洒后,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产量及质量下降问题。第三,在收获季节来临时,应尽量通过现代化机械设备来进行完成。有些地方对于农作物的收获单纯凭借人力完成,不仅在效率上较低,同时还容易出现产量降低。现代化的科技飞速进步,针对不同农作物的收获,均可通过机械设备来完成,在可行性方面表现较高。

4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执行要点

4.1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现阶段的工作当中,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确表现出多元化特点,针对各项工作的应对也在积极地采用合理手段来完成。可是,任何一项技术的操作,如果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表现不足,那么最终的技术应用成果并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状态。为此,有必要在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日后应用上,充分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所有聘请的技术人员,都应该具备足够的国家认证,同时保证经验充足。第二,技术人员绝对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指导,还应该与农民朋友一起深入到基层工作当中,在田间管理、移栽管理上,同步跟随工作人员来开展,便于做出正确的指导,避免下属人员因技术不足出现错误的操作。第三,技术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做出干预,包括在不同的天气、病虫害的影响下,均要实施有效的策略来完成,要确保农作物在不同的时间段能够得到相应的成长标准,在产量和质量上做出更多的保证。

4.2建立管理机制

农作物栽培技术在落实过程中,绝对不能脱离管理而存在。现如今的农作物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特点,为保证日后的技术应用成果更加显著,必须充分建立管理机制,按照严格的标准去执行。为了更好地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开发和研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领导,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监管和审核。成立相关的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对该地区范围内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管理、监督和协调。成立农作物栽培长效机制的调研组,在制定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考虑当地经济情况和环境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技术人员和农民之间关系的加强,更好地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5总结

对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展开讨论,现阶段工作的开展表现为健全特点,未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日后应在技术的研究、应用上继续加强,确保实现各项技术手段的预期效果,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作者:张丽霞 单位:邢台市桥东区农业局

参考文献:

[1]马艳红.探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J].种子科技,2016,(12):45,48.

第5篇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发展前景

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百姓生活的质量,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为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仅可以保证粮食的富足,更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繁荣稳定。而粮食的增产与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农业现代的进程,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步入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对农作物的发展回顾、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特点以及农作物发展前景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农作物栽培的发展史

我国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我国各类农业院校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夯实了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作物栽培的发展历程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专业的科技工作者为主的群体深入到一线农业生产,开展了认真仔细的调查研究,在是实际的工作中汲取知识和总结经验,并且结合我国土壤性质和自然情况,从而规划制定出合理的栽种规律。第二阶段,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农作物栽培科学日渐趋于成熟,专业院校培养出了一批批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农业科技工作者劳作推动了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这一阶段,种子包衣、节水抗旱、根外施肥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重点是研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达到优质的、高效的、高产以及稳产的目标。从培肥地力、合理密植、肥水管理、模式化栽培、作物生产信息采集与优化处理、专家智能系统、节水与抗旱栽培、防病治虫以及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栽培耕作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1第三阶段,我国粮食取得大幅度的增产,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粮食供需已基本平衡。这一阶段汲取了之前的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获得改良,并借鉴和利用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发展目标。

二、农作物栽培新技术的特点

(1)栽培结构的合理化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这些因素对我国粮食储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调整和优化农作物栽植的结构,构建合理的农作物栽培结构,确保我国农产品的多元化和足量化。不仅要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而且要在稳定粮食栽植面积的基础上,确保农作物栽培面积有所扩大,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快拓展农作物多元化和品质化,扩大经济物、燃料作物以及糖料作物等新型农作物,使得农作物的栽植变得多层次和多样化,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区域栽培的优势化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以及土壤性质都有所不同。在加上我国文化的多元化,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因此在农作物栽植上也是各有千秋的。农作物栽植不能过简单化,而是要结合区域化的差异性,综合考虑土壤和气候等区域因素,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农作物栽植的计划,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要进行科学的调研,全面把握,合理的分配,突出重点。比如,黄淮海平原栽植棉花和水稻,松嫩平原主要栽植玉米和大豆,新疆主要产棉花等。这些栽培特点,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结合了当地的地域条件和自然条件,扬长避短的实现了物种栽植的多元化和层次化,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土地管理的科学化

土地是农作物的载体,对土地的管理一定科学合理。农作物的栽培要保持合理的种植区间,以便农作物有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要因地制宜的选择播种的农作物,科学适量的撒施肥料,防止土壤的板结,以便于创造良性的可以循环利用的土壤。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农药的使用,一是为了除虫害,二是去杂草。因此在农药的实用时,充分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到土壤的性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人工或者机器除草,这样既不会破坏土壤的性质也可以松土,从而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

三、农作物栽培技术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呈现日趋多元化。新时代的人们更加注重绿色和健康,这就对农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农产品绿色健康的这一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将现代科技运用到农作物的生产中去,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必须对新时期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发挥栽培新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提升栽培新新技术。未来的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农作物栽培新技术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产量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稳定。只有积极的推广和研发农作物栽培新技术,只有这样才会出现:农业强,中国强;农民富,中国富;农村美,中国美!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农作物 栽培 田园管理

中图分类号:TN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147-01

【引言】合理的栽培制度应该是体现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农作物种植的优化方案。合理的栽培制度应当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有利于协调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之间的关系,达到各种作物全面持续增产;同时还应当满足国家、地方和农户的农产品需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一、关于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原则

1、把农作物的生理机制作为基础“源”、“库”比例的不和谐是造成农作物超高产的紧张的原由。“库”的增长速率低于“源”,种植生态因子调控角度,随着密度的增长,订定相干的种植技能。在农作物种植办理技能中,“库”是限定高产乃至超产的紧张因素。在高产的有力条件下,功劳指数就下降了。提高探究农作物的生理机制,从而造成农作物的超高产,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农作物的光合制定合理计划。

2、发展优质栽培技术为向导

环保农作物的产品风致的提高已经迫不及待了。当代办理技能要求生长无公害的产品和种植技能。随着绿色风致消耗的要求,е屡魑锏纳长偏向肯定朝着定向种植调控技能生长。

3、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为途径尺度的农作物种植办理技能渐渐变得严格,以及必要性的程度日益加深。随着经济的生长,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统一的供种、技能办事、质量尺度的种植技能已投人利用。就我国现在形势来看,怎样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订定范例尺度的农作物种植办理技能就非常须要了。

二、农作物栽培技术管理

农作物栽培管理是指是特定地域的农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选种、轮作、间作、套作、复种等。科学的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栽培管理应当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有利于协调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之间的关系,达到多种农作物全面持续增产;同时还应当满足国家、地方和农户的农产品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1、选择品种

在品种选择时,第一,应结合当地栽培制度,品种和作物注意衔接季节和茬口。第二,应结合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选择品种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该在播种前用化学、物理的方法对播种材料进行处理,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2)从中选取无病的植株,保留种子和无病繁殖材料,可以相对地减轻病害的发生。

(3)合理搭配和布局品种需根据区域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栽培水平、栽培制度社会经济因素,确定相对应的品种,防止品种出现单一化。

2、轮作

轮作是农业较为传统的技术,轮作合理能促进作物的持续稳产高产,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在农作物栽培管理方面,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病害的发生程度,对作物的轮作要进行科学考虑。

3、整地

整地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因此,为促进种子萌发,播前进行整地,使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有利于播种深浅一致,保证出苗整齐均匀,同时为作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

4、播种期

在农作物播种的期间,病原物会因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病害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播种期的气象,经常会对作物产生直接影响。

5、水肥管理

对水肥的管理与主要病害消长有着很大的关系。科学的施肥内容包括肥料的数量、种类、时期、释放方法和比例,需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根据肥料种类进行管理,配合使用磷、氮、钾,磷、钾可减轻病害。

6、中耕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沿作物株行间进行的耕作作业称为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有多方面的作用。中耕可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加速土壤的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的含量、去除杂草、促使根系伸展、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干旱时,它能破除土壤板结,切断毛管孔隙,减少水分蒸发;水分过多时,它能加快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农民常说:“锄头下边有火又有水”就是这个道理。中耕的时间和次数因作物种类、苗情、杂草和土壤状况而异。在作物生育期间,中耕深度应掌握浅――深――浅的原则。即作物苗期宜浅,以免伤根;生育中期应加深,以促进根系发育;生育后期作物封行前则宜浅,以破板结为主。结合中耕向植株基部壅土,或培高成垄的措施,称培土。多用于块根、块茎和高秆谷类作物。以增厚土层,提高地温、覆盖肥料和埋压杂草,有促进作物地下部分发达和防止高秆作物倒伏的作用。

7、田园卫生

大量的病原物会残留在田间病株残体上,经过越冬、越夏将其作为肥料施用到田间,容易将病原菌带到田间。因此,收获后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通过充分腐熟后施用,或通过机耕将残株深翻入土,以保持田园的卫生,有效减少病原的产生,尽可能的降低农作物经营风险。

三、农作物栽培的创新分析

1、植物激素的应用

最大程度的克制农药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从根本上实现生态体系良胜循环;用黑光灯举行捕杀;使农作物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在举行生物防治时:大多采取以下4种方式,利用捕食天敌的干系链清除害虫,充实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加强虫害生物防治在只管即便倒霉用农药,利用昆虫激素对害虫举行控制,利用诱变异种等转基因技能作育出抗虫农作物。

2、农作物繁殖控制技术的应用

常见的原理是利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来繁育农作物后代,发挥农作物繁殖控制技能在农作物种植办理中的应用为了使得亲本的精良胜状连结下去。例如果树以及花卉的快速繁育以及作育无病植物方面,充实利用的是制作构造作育技能。

四、对农作物生长期进行科学管理

1、为农作物生长提供适宜条件

(1)合理灌溉.水分可以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提供原料;水分是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的介质;水分有助于矿质养料的吸收;水分的散失有助于水分的吸收、水分及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以及散热等。

(2)合理施肥。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

总而言之,对于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与病害的消长有着密切的干系。在选种精良品种的根本上,配套良好的种植技能,才能得到丰产和稳收,联合多年农业技能推广事业,就农作物种植办理探究如下,来为农作物种植提供引导。

参考文献

[1] 哈斯木・吐尔地,吐逊汗・巴拉提.冬小麦安全越冬的田间管理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2(S1):32.

[2] 余连香.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提升侧率[J].农业与科技,2013,33(7):143.

[3] 申智,王方青.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3.

第7篇

关键词:作物栽培科学;微山县;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00-1

农业在微山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时,也有利的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当前,在微山县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发展农业科技,成为解决微山县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而作物栽培科学正满足了这一需求[1]。

1 作物栽培科学的优势

作物栽培指的是使用优质农作物品种,对土地、肥料与种子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加以科学利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转变过程,还受到生产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制约。

1.1 利于把握农时,因地制宜

农作物生产要受到光、热与降水等季节方面的影响,作物栽培科学有利于这几个方面的把握,利于掌握农时。另外,环境条件在农作物生产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基本环境资源在时间、地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还受到社会经济、生产条件与农业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因此,把握好作物栽培科学能够充分把握好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

1.2 处理协调好多类因素的关系

农作物生产和制约的影响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比如环境、生产措施等,因此,在进行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从作物栽培科学注重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兼顾,综合使用农作物栽培技术,处理协调好多类因素的关系,确保农业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2]。

2 作物栽培科学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

2.1 作物栽培科学能够模拟农业生产系统

作物栽培科学上的模拟指的是,作物科学中引入系统分析与应用计算机之后的研究领域,其针对作物生育与产量之间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农作物生育动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模型,在计算机上对特定环境下的作物进行模拟,加以指导实际的农业生产。

2.2 农业科技进步将促进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

农作物的产量与农作物的品质主要是由农作物本身的遗传性与生理过程中的内在基本因素来加以决定的,其产量与品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生产环境、作物栽培基本条件、作物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来决定的。农作物栽培的任务,本质上是采取有力的措施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农作物的遗传潜力创造条件。

3 作物栽培科学在微山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3.1 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推广

微山县农作物主要包含大豆、玉米、地瓜、小豆等。例如农作物栽培科学中的“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要选取恰当的时间来播种,大蒜尽量选用紫皮大蒜,一般是选择5-6瓣的品种来作为蒜种,玉米品种一般情况下选用中单2号、掖单13号等,大蒜尽量实行早日播种,一般在日平均气温达到3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cm左右,蒜株距之间的距离在12cm左右,一般选在5月初来进行播种,玉米株距之间的距离为30cm左右。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大蒜应该做好三水一肥管理,而玉米则在5叶前后进行定苗。

3.2 农作物施肥技术得到大量应用

农作物栽培科学能够有效指导农作物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的基本技术,以期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比如“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中的田间肥水管理技术,对于大蒜应该进行“三水一肥”的管理,大蒜在4个叶子时,应该结合浇水亩施加硫酸铵30千克左右;在第二次对大蒜浇水是在大蒜在8个叶子的时候,促进蒜薹能够迅速抽出;在蒜薹抽出达20cm时,再浇第3次水,确保大蒜头能够快速加以膨胀。假如施肥出现不足的话,可以在第三次浇水的时候,再次使用适量的化肥。而玉米在长出5片叶子的前后就应该定苗。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6月中旬左右,长到7片叶子的时候,每亩玉米追加硫酸氢铵25公斤左右。在玉米长到了14片叶子左右时,每亩施用70公斤左右,实行肥料与水并进,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并且看土壤墒情浇好水[3]。

3.3 地膜覆盖技术得到应用,提高产量

农作物栽培科学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在微山县得到大面积使用,其有效提升了土壤温度,尤其是春季低温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在白天经过阳光照射之后,10cm左右的土壤可以有效提升1-6℃。在进入高温期之后,假如没有遮阴的话,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在五十摄氏度左右,但在地膜表面有土时,其土壤温度只是比地温高1到5摄氏度左右,土壤潮湿的时候,土温比露地低1摄氏度左右。地膜覆盖所产生的增温效应由于地膜覆盖的时期、方式等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黄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黄瓜在微山县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微山县的栽培数量比较多,可以开展多季栽培,并且产量高、收效快。在微山县进行黄瓜地膜覆盖时,一般是采用温室或者是拱棚来进行育苗,在长到四片真叶时进行定植,比露地栽培早熟15天左右,产量提升在30%上。黄瓜在微山县除了春季进行地膜栽培技术之外,还在夏天、秋天与冬天等使用地膜覆盖技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夏天播种时,在播种前期地表温度较高,但是由于土壤潮湿,并不会出现高温危害,黄瓜秧苗在长到一定高度时,能够为地面遮阴,地膜起到了确保土壤适宜温度的作用,进而能有效保护秧苗。

参考文献

[1] 王加勤.浅谈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