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2 15:53:01

序论:在您撰写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的区别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 动物标本 人体解剖学 实训补充应用

医学是在科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实训教学十分重要。作为研究人体形态的解剖学,是学生步入医学殿堂的启蒙科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中常常充分运用挂图、模型、尸体标本、课件等方法。实训室中的大体标本,在固定液的长期作用下,颜色、质地、化学性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解记忆,运用新鲜动物标本来弥补解剖标本的不足,引导学生对活体状态下的组织脏器结构特点,主观上正确的想象,客观上创造更多亲临奇境的实训机会,不断提高动脑、动手的操作能力,为后续外科手术操作铺垫基础。

通过多年的实训教学,我们认为:来自进化论和比较解剖学方面的论证,脊椎动物许多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具有相似性。但是人和动物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形态结构上仍有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正确引导,补充运用新鲜动物标本仍为一个好的传统教学辅助手段,即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观察标本,其特殊功能也不可取代。

1 材料与方法

新鲜动物标本来源于市场所售猪喉、气管及支气管、心脏、肺、大小肠、胃、胰、肌肉、关节、牛眼球、等。按照教学实训大纲中的要求,清除不必要部分,充分暴露所观察之处。让学生先熟悉,认识实训室中正常人体标本,对照新鲜动物标本,从外形、色泽、质地等结构方面加以理解并有所区别,从而理解生活状态下人体大体标本的形态结构。

2 结果和讨论

进化论和和比较解剖学认为:脊椎动物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范畴。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理解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基础。

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其意是不认识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就不能了解器官疾病;不掌握人体正常形态,即无从涉及病理学内容。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内是一门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接触医学最早的先修课和启蒙课。

实训中,我们采用对比观察方法,帮助学生辨认标本,总结以下特点:

(1)人肝是以韧带、沟等分叶,固定后的人肝标本质地很硬,颜色灰白、浑浊,与活体时质地柔软、暗红,有光泽的特点不符合,易误导学生在临床上触摸和辨认肝脏造成不利影响;猪肝为基本独立的四叶,显微镜下猪肝由于结缔组织丰富,肝小叶之间的界限明显,而正常人肝显微镜下的肝小叶分界不显著。为了从理论上树立肝小叶概念。许多医学院校光学显微镜下肝小叶切片用猪肝替代。此时,老师必须着重强调,如果人肝在显微镜下的肝小叶结构界限类似猪肝小叶,病理学上则诊断为早期肝硬化。

(2)成人肺由于空气污染,长期吸入大气中灰尘,颜色灰暗甚至蓝黑色。而猪肺呈粉红色、左右肺、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大小结构基本与人肺相似。主要鉴别点为,猪左右肺分别为上、中、下三叶。上下两叶较小,而中叶较大,右肺大于左肺,左肺前缘无切迹。

(3)猪胃比人胃大得多,结构基本相似。不同点是猪胃透过浆膜能清楚地看见胃的主要血管及其分支。而人体标本看不见血管。

(4)浸泡后的人关节标本,滑液不存在,关节囊僵硬。用新鲜猪关节标本来观察骨连接,先清出关节囊周围组织后运动关节,让学生观察关节囊、关节面。然后从紧张面切开关节囊,认识纤维层的间接连接作用,体会滑液的功能。最后观察关节腔,关节软骨及关节滑液。此时对学生强调,动物关节囊比人的厚。还要区别猪前后肢足只有四趾,人是上下肢有五趾。

(5)猪和牛心属双循环,也是二房二室结构。为了便于观察,建议用猪心脏替代一般形态结构。由于牛心脏远远大于人心脏,其传导系统发达,更有助于学生对心传导系统的仔细观察和辨认。

(6)猪脾长条形,边缘无切迹,颜色质地与人一样。可替代观察。

第2篇

1.1儒家人本哲学的人性观与现代人类医学儒家非常重视对人性的认识。儒家认为人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是不一样的。孔子在《论语•微子》中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他认为人与鸟兽的区别在于人具有合群性。而荀子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认为,人与万物的差别在于人有知、有义,有合群性,使其他事物为自己所用,具有主观能动性,为天地间最贵。《礼记•冠义》中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可见,《礼记》中的观点认为“礼”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没有婚礼,“父子聚麀”(麀是雌鹿,即父子同用一个性配偶),所以永远是禽兽。而人懂得同姓不能通婚的道理,制定了婚姻嫁娶之礼,用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所以能够不断进化和文明。其实,“礼记”中所说的人的本质——“礼”体现的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社会性。在人类社会中,即使是一些本来对整个生命世界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生理现象却还具有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意义,比如饮食、、排泄等,变成了由文化和社会规则调节和支配的习惯。和其他动物一样,人类机体中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的变化会引起饥饿感和,但是,文化和社会却支配和决定着人们吃什么样的食物,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食,什么时候进食以及给人们安排合适的配偶。因此,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的这些生理现象不仅为生物功能服务,而且还为社会和文化的功能服务。人的全部活动和反应(包括人类行为和人类动物)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与支配。也就是说,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鉴于以上儒家人本哲学对人的看法,人类医学的对象是人,是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集于一身的人。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与动物性的不同,正是人类医学与动物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人生活在自然这个大环境中,同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这个小环境中,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有思想、有感情,有符号的语言。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具有运动性语言中枢和知觉性语言中枢的特殊结构,人是以语言拥有世界的动物,人们通过语言的交流,可以引感、开放内心世界;同时,人也是唯一可以被语言符号伤害以及患语言疾病的动物,而且,人还是唯一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医治的动物。人的疾病与健康,不仅仅涉及到生理、心理或社会某一个单一层面,而是他们的整合,且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根据现代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只有当三者是一种和谐统一的良好状态时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健康。而某一方面的疾患都会牵涉和影响到其他方面,如心理或生理疾病所致社会功能损害和缺失,还有社会关系引发的心理和生理问题等。所以,与动物医学不同,人类医学除了自然科学性外,还具有人文性质。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不仅要看到患者的生理层面,而且要看到其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这一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就是很好的例证。

1.2“仁”的人本哲学与现代医学人文关怀“仁”是儒家人本哲学的核心概念,孔子在《论语》中使用了109次“仁”。《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就是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不是弄虚作假,虚情假意,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养,而是从“与人为善”的本心出发,真诚地爱护他人。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呢,《论语•阳货》中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谦逊恭敬、宽容大度、诚实守信、行事聪敏、恩惠于人,待人处事做到以上几点就是“仁”了。而具体来说,仁的施行,在于推己及人,也即“忠恕”之道。“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的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就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这两方面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条件及保障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人格的肯定。医学人文关怀主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对病人不仅要提供必须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要有仁爱之心。作为专业人员,在患者面前更要谦逊恭敬,把患者当做自己的服务对象,以平等观念和服务意识去面对患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面对患者对专业知识的无知以及作为疾患承受者的一些不当言行,医护人员要给与宽容和理解,并给与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医护人员还要诚信待人,不弄虚作假,欺骗患者。在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程序,思维敏捷,行为果断,不因自己的失责和大意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医护人员还应根据安全性、实用性等特点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体质、家庭经济等因素为患者选择适当安全的治疗方法、药物等。医生救死扶伤,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是给人们恩惠的,应该以利于患者和惠于患者为出发点。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推己及人,遵循“忠恕之道”。其实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换位思考”和“黄金法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医护人员和患者首先学会换位思考,然后以自己调换角色后希望对方对待自己的方式去作为。医护人员以如果自己是患者希望医护人员怎么对待自己去对待患者,而患者以如果自己是医护人员希望患者怎么样对待自己去对待医护人员。这样通过为别人着想,不仅很好的体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仁爱之心,而且能够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1.3儒家人本哲学的“修齐治平”与现代医学人文管理有学者认为,“修齐治平”体现了儒家人本思想中“修己安人”的待人之道。在现代医学中,医生作为服务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另一方面是要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技能,提高自己对患者心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与患者建构良好和谐医患关系的技能,还要提高自己的理论和认识水平,对人类疾病和健康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这都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医治和解除患者的病痛。不仅如此,医生的内在素养和专业技能会通过其一言一行表现出来,而患者就据此对医生形成信任或怀疑、镇静或不安、安全或不安全、敬仰或怨恨、对疾病的良好的预后充满信心或失去信心等心理。具有良好内在素养和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医生其言行往往就能够很好的安抚患者心理,使患者产生信任、安全、镇静、对所患疾病的康复充满信心和希望等积极向上的心理。而且这样的医生也会得到患者的敬仰。这也就是“修己安人”的过程。特别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的内在素养和人格魅力是安抚来访者不安焦虑情绪以及影响来访者做出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儒家人本哲学中“修齐治平”,也就是“修己安人”的思想在现代医学人文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2结论

第3篇

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基础;调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4902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那么何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简单地说,统一就是两者一致或者两者构成一个整体。从后者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显然构成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完整的互补的认识体系。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统一应该更多的是指两者的一致性问题。那么两者应该在什么基础上或什么意义上一致呢?人们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去判断它们是否一致。由于人们选择统一的基础和角度不同,因而在一致性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不过,如果我们愿意调整统一的视角和基础,那么两者的统一问题就会容易得多。

1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主要因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否统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统一,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们的价值观等。首先,从研究对象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对象的共性使得它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容易具有共性,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它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性。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看,一般认为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即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没有自觉能动性,而人类社会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征。相应地,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可以进行数学化和逻辑化的研究,因而其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强。而社会科学的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则要差得多,甚至有人认为它们不具有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如果把社会科学再划分为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两部分,那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就更大了,而这个区别根源于人与自然的所谓本质上的区别,而狭义的社会科学已经较多地采用了数学和实证等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相似性源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相似性。简而言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的区分实质上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的区分,而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区分则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还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这表现在:一方面,自然界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是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自然界内部的动物界、植物界和无机界之间就不同,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去说研究自然界的各个学科之间有什么不一致。另一方面,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与人类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然而由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包括动物界在内的自然界却被人类认为是低等级的,从而与人类分隔开,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分别。比如,生物学、医学和兽医学之间本应该存在很多相同点,而我们总是人为地分开它们。相反,现在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种类日益减少,这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于是导致了所谓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等学科的出现。而这些交叉性新学科的出现不仅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的一致性,而且说明了学科本身的创立也是基于人类的需要和某种价值观。所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能否统一在许多方面是由人类自身的价值观或需要决定的。

第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还与方法论有关系。对相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形成不同的学科,如西医和中医、理论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西医和中医虽然同属于医学,但是至今还时有相互排斥的情况,这也许是由于不同的范式所导致的。而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虽然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但是它们研究的是人的不同方面,因而具体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而因对象的不同而导致的方法论的不同那就另当别论了。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应建立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基础上

在某种意义上说,两者统一的难度实质是统一标准严重不一致,有的主张以方法论为标准,有的主张以科学语言为标准,有的主张以可预测为标准等等,但是无论以哪一种为标准,都难以统一两大科学。因为这种统一往往或者以自然科学单方面的特点为标准片面地评判社会科学,或者以社会科学的标准去片面地评判自然科学。实际上,两者在这些方面确实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而且都有各自的理由。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而不是回避或者无视它们各自的特点。那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应该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统一呢?笔者认为两大学科的统一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多视角的统一,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下面笔者将主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本体论层次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理论层次即方法论、科学语言等、还有应用层次)

(1)在本体论层次上主张弱自然主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所以难以统一,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们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根本的区别。笔者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固然存在区别,但是这个区别不能被无限夸大,以至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如前文所说,大多数的意见认为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而人类社会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自己单方面的看法,我们并没有征求动物界的看法。常言道,“狗眼看人低。”但是谁能保证不会出现“人眼看狗低”的现象呢?事实上,至少在高等动物中,少数动物的社会化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人类却单方面地贬低它们为群体性。这种人类种族优越论的预设实际上是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思想的一种表现。人类把本来浑然一体的世界人为地分割成两个决然对立的部分,并以此为基础把人类的认识也相应地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分。如果人类出于认识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本来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不能把认识中的二分反过来当作本体论的二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人是一个有机体的思想,水而更高超,它们可以为两大科学的统一提供坚强的本体论基础。

如果我们愿意调整自己的本体论的看法,那么相应地在认识论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二分法就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且所谓对自然界应该采取说明的方法,而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必须采取解释或理解的方法,这看法的基础也就不再牢固。

(2)从科学方法论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各自内部的特征也不是完全一致或一成不变的,这既为两大科学的潜在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又说明这种统一只能是多样性基础上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首先,从历史上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只是到一定发展阶段后才分开,而在分开之前它们已混在一起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特别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辩证哲学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可以一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主要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而现在不仅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运用所谓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学科,这更是它们直接统一的例证。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相互渗透性也许会更多。其次,自然界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也有不太一致的方面,因而才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动物和植物、生物和非生物、人类和非人类等的区分。相应地,物理学和生物学存在着很多不一致的特征。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否定自然科学内部的统一。同理,我们也不应该否定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三者之间具有统一性,但是这是一个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不需要把人类社会完全还原为生物的强自然主义。

(3)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也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虽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自分开以来,各自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人类发展科学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自身。当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产生着日益严重的冲突,这固然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但是也与片面的自然科学观有一定的关系。而生态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科学发展观等学科和思想的出现说明了人类已经开始在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层面上对两大科学进行整合。如果说近代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地迅速发展及其与传统社会科学的分野,那么如今工业发展及其被滥用的恶果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

3统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4篇

关键词:实验兔;养殖;管理;创业

多年来,实验兔不仅作为一种产品、商品在兔业界崭露头角,实验兔充当着非常重要的安全试验、效果试验、标准试验的角色,是现代化科学实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实验兔多数都是用肉兔作为材料培育出来的,随着科研项目和我国养殖业对各种疫苗的需求增加,我国实验兔产量也越来越大。经济价值和科技附加值越来越高,养殖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兔肉开发,兔皮开发。

一、实验兔养殖历程、特点和分类

兔是作为最早用作实验用途的动物之一。十八世纪狂犬疫苗的研究成功,就是以兔和马作为实验动物的。上个世纪以来,兔被广泛作为实验用动物,在医学科学研究领域里发挥独特的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实验动物科学起步早、发展快,科研与管理机构完善,专业队伍庞大科技力量强,实验动物标准化工作进展迅速,也包括实验兔在内的各种实验动物新的品种。新的品系、无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研究与培育工作发展很快,并且实现了供应商品化和社会化。这不仅对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占有相当高的经济地位。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起始于二十世纪初,30年代从国外引进个别实验动物品种,但规模极小,使用范围也相当窄,发展极为缓慢。建国后,包括实验兔在内的实验动物规模开始发展,建立了一些生物制品的生产与研究机构,作为一门实验动物科学才开始发展起来。近十年来,政府进一步重视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陆续制定了许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健全许多相应的机构与学术团体,加强了相应教学与科研,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加强了实验动物的营养与饲养的科学研究,开展了国际交流等等,使我国实验动物科学有了很大发展。

实验兔是实验动物中的一种,符合实验动物的规范与要求。根据科学研究的要求定向培育而成,它是一种供科学实验的载体、对象和材料;具有明确的生物学特性和清楚的遗传背景,并经微生物控制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经过训化培育。实验兔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如物理化学实验中所需的精密仪器和高纯度的化学试剂一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较好的重复性和反应的一致性等特点。因此,必须通过训化培育,才能获得遗传性稳定、纯合性好的实验兔;然后发现和保留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品种、品系,发现和保留突变性实验兔,培育出各种实验兔的疾病模型。同样只有在微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下,培养出无菌、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兔,或清洁实验兔,提供符合实验要求的标准化实验兔。

根据具体用途分类:例如:从兔子某些肌体培养提炼某种医药原料,特定病毒病菌,灭活病毒,多被称为:“制药用兔”;用来做有如皮肤刺激试验、热原试验、致畸试验、毒性试验等具体目标实验的兔子,多被称为“实验用兔”。还有如用来进行新药实验,饲料效果实验等多种用途实验兔。实验用兔项目涉及研究领域 :常见有皮肤刺激试验、热原试验、致畸试验、毒性试验、胰岛素检定、妊娠诊断、人工受孕试验、计划生育研究、免疫学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微生物学研究、眼科学研究、急性实验、饲料实验、培养病毒病菌、遗传学研究、口腔科学研究和制造诊断血清等。

二、实验兔养殖的基本要求

根据家兔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点如胆小怕惊、昼伏夜行、喜清洁干燥环境,怕脏、怕潮湿;啃食磨牙,同性好斗等生活习性及其特有的消化生理、繁殖生理特点,提出以下饲养管理的原则要求:

(一)大兔必须实行单笼饲养。大兔是指4月龄以上的青年后备种兔,能繁种公、母兔。大兔必须实行单笼饲养,是因为兔子在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即4-4.5月龄后,在群养的条件下,常出现公兔与公兔、母兔与母兔打架斗咬致严重伤残的现象,严重影响种兔繁殖质量。所以,种用兔到4月龄后必须实行单笼饲养。

(二)重视环境对实验兔的影响。影响实验兔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舍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的大小,有害气体含量、粉尘、光照及噪音、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等。

兔子的生长和繁殖最适合的温度是15-25℃。当舍内温度超过30℃,仔兔成活率降低,胎儿的死亡率增高,公兔质量下降,配怀率下降;兔子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舍内环境潮湿污浊,不仅容易诱发多种疾病,还会加大高温和低温对大小兔的危害性。所以,保持60-70%的舍内空气湿度为宜。

在管理上应做好防暑、防寒、防潮工作,保持兔舍和笼具的清洁卫生和安静,加设防害(狗、猫、鼠、蛇)措施。

(三)科学利用青绿饲料。青绿饲料包括天然野生牧草、人工牧草、蔬菜类饲料、水生饲料和幼嫩的树叶等含水量一般在

75-90%左右的无毒青绿植物。青饲料有三大优点:一是营养价值全面,不仅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和能量,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微量元素;二是适口性好,各类兔子都爱吃;三是消化利用率高,尤其是处在繁殖期的种兔的一种基础饲料。

(四)充分保证兔子供水。水,对成年兔、青年兔、幼兔,甚至仔兔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缺水,不仅会严重影响兔子的日进食量,尤其在用颗粒料自由采食的情况下;还会严重影响兔子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产仔母兔食仔和仔、幼兔死亡。

三、实验兔管理的基本技术

(一)建立种兔档案,实行科学管理。为便于对兔群实行科学管理,作好生产记录,建立种兔档案是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的工作是给兔编号,给兔子标号,最合适的地方是耳部,一是容易观察,二是耳壳薄,血管相对较少,打“号”对兔子损伤小。打耳号可采用刺号或配戴耳标等形式。为简化操作,保证刺号效果,提倡采用“家兔专用耳号钳”。

为减少打号给兔子带来的“痛苦”和感染疾病的危险,一般只须在一侧耳上打号。公、母兔可分别用单、双号或以左、右耳刺号来区别。耳号钳在使用前、后注意消毒。有些兔场为保护其种兔的信誉,予防假冒,可采用防伪耳标。

(二)鉴别仔、幼兔的公母。在断奶前、后的仔幼兔,其外生殖器,尤其是公兔的、阴囊、等生殖器官发育尚不完全,从体外难以识别公、母。但在进行种兔选留、淘汰和买卖或作科学实验时,都需辨明其雌、雄。初生仔兔,主要根据的孔洞形状和距远近来区别。孔洞呈扁形、离较近者为母兔;孔洞呈圆形、距较远者为公兔。

断奶幼兔,主要观察外生殖器。将小兔头、腹朝向检查者,用手轻压开口处两侧皮肤,母兔呈“V”字形,下边裂缝延至,没有突起;公兔呈“O”字形,并可翻出圆柱状突起。

(三)掌握正确的捉兔方法。正确的捉兔方法是,先顺毛抚摸,使兔子勿受惊,然后一手抓住双耳及颈部皮肤,另一只手迅速托住兔子臀部,使其四脚朝向捉兔人的体侧或朝前,轻轻抱起,并紧靠人体使兔子的体重大部分落在人的手上。这样既不伤兔,也可防止兔子在抓移过程中伤人。

总之,实验兔的发展不仅为我国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科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也产生了相当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实验用兔饲养技术简单,实验用途广,经济价值高。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外科学;动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8-02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有坚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实践技术操作能力,尤其是手术操作技术更是临床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懂得医学理论知识,而操作欠佳,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加强临床外科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医学院校外科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其实验教学又是教学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而动物实验教学则为重中之重,是从理论认识到临床实践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手术的直观认识,还提高了其对生命的理解敬畏。如何更好地、有目的、有计划训练医学生掌握手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医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动物实验课程的效果,为将来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我们外科学教学面对的主要问题。现将我们在动物实验课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采取的应对方法予以分析总结。

一、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欠缺。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与临床手术室有一定的差距,使一些同学形成一种印象:“我是在给动物做实验,不是给人进行手术,不必太认真,将来到人身上我就正规了。”因此出现手术过程中不珍惜动物生命,动作粗暴,马虎行事。

2.无菌意识淡薄。对于在校基础阶段的医学生,由于没有接触过临床实习,对无菌知识的认识仅是从书本上掌握的一些理论,简单机械地记忆内容,不熟悉具体的无菌操作方法的实施和意义,更未养成无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违背无菌原则的现象,如手术中手术人员随意走动,手套破损不能及时更换,手术过程中接触手术野外的物品,用于空腔脏器的手术器械未予单独管理等等。

3.手术操作不规范。由于课堂实验教学学时有限,学生们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熟练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如切开、止血、结扎、暴露、缝合等,以至于动物实验课时错误使用手术器械,如将持针器用于止血、血管钳用于缝合、圆针三棱针混用等,不能正确掌握手术刀、镊子、手术剪、血管钳等的使用方法,出现手术切口不准确、刀口不直甚至锯齿状,打结不紧、线结脱落、组织缝合层次不清、密度不均匀、止血不及时等。

4.手术动作粗暴。由于医学生初学手术操作,对于活体动物组织缺乏感性认识,在手术过程中任意牵拉组织,常常由于用力过大,导致手术意外情况的发生,如肠管撕裂伤、肠系膜断裂、阑尾撕脱,甚至脏器损伤出血等,而一旦发生这些意外,医学生们往往缺乏应急处理能力,不能及时有效止血或止血不彻底,导致腹腔内出血,严重时实验动物死于手术台上。

5.手术分工不明确。医学生在动物实验手术进行中,由于术者操作不熟练,手术步骤不清晰,动作太慢不准确,导致术者、助手分工不清,甚至器械护士上台手术,而自己管理的器械又混乱不堪,旁观的同学着急,总想插手帮忙,甚至出现不戴无菌手套参与的情况等等。这些表面看似小事,但说明医学生们对手术认识的不足,没有明确的手术分工,也就没有协调一致的合作。

6.缺乏实验动物术后观察。实验课结束时,常将实验动物处死,因此手术后病情观察也就无从谈起。而临床外科手术后病情观察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手术的成败也决定于术后动物的恢复情况,进一步验证手术效果。由于手术者不关心术后动物是否存活,因此就降低了其重视程度,手术的成败也就无从谈起。

二、解决方案

1.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医学生思想上对动物实验课的认识不足,我们在上动物实验课之前对学生们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强调实验动物就像临床“病人”一样,手术是在活的机体上进行的器械操作,是一项崇高、严肃、细致的工作,要尊重爱惜动物生命,力争做到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从细微处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倡导“医者仁术”,任何马虎潦草、掉以轻心,势必导致手术意外的发生,轻者增加病人痛苦,重者造成终生残疾甚至死亡。实验动物为我们医学生的成长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敬畏生命,善待动物,从现在开始养成严肃认真的良好作风,训练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这将对其一生的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无菌观念的培养。针对医学生无菌观念淡薄,在动物实验课前对前面的无菌知识再进行强化训练,结合多媒体边讲边练,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们互相监督,有错必纠。深刻领会无菌原则,对医学生的每一个错误操作,要讲明为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以理服人。有条件的话,还应抽查细菌培养,以检测是否达到无菌要求。

3.多种形式强化基本功训练。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课、技能比赛等形式,让医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及用途。虽然切开、止血、打结、缝合等这些基本操作,看似非常简单,但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熟练的技术,也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孰不知不管多么大型高难度手术,都是由这些基本操作组合完成的!那些资深的外科专家,最初也是从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功开始的。让医学生掌握好三基是外科学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4.加强对活体组织的认识。针对医学生缺乏对活体组织的认识,老师应在动物实验课前重点讲解有生命的机体与无生命物质的区别。由于平时的基本操作练习主要是在布类、橡胶类等模拟物品上进行,随着自己的习惯任意牵拉,而活体组织柔嫩,在打结缝合时用力不当就会出现组织撕裂、损伤,出现并发症。因此要教育医学生珍惜动物,爱护机体组织的每一个细胞,手术操作要轻柔、细致,就像绣花一样,一旦出血,立即处理,遇到突况时,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逐步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将手术对机体的损害降至最低。

5.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针对手术中医学生分工不明的问题,教师应在术前详细阐明手术者、助手、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职能,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全组手术人员听从主术者的安排,有条不紊地手术。

6.完善实验环节,增加带教实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手术系统认识,不仅要进行实验动物的手术前准备、手术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对于手术后动物的观察也不能忽略。对于手术后动物进行专门饲养观察。尽可能地增加实验辅导老师人数,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评价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重视程度,在动物实验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操作要领的程度,实验动物手术的效果,有条件地观察手术后实验动物的恢复状况,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技能评价,计入学科成绩。

四、讨论

通过对外科学动物实验教学的不断摸索完善,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及学习效果,培养了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解决了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了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以及团队协作等精神,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手术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临床实习医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研究动物可谓悠久: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社会,人类就逐步认识了一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继而尝试饲养驯化有益的动物,防治有害的动物,积累了一些与动物相关知识。在4700年以前殷商的甲骨文中,可以辨认出许多兽、鸟、鱼、虫等字,后来的象形文字也有如:“虫”“鱼”“犭”作偏旁,可见,人类对动物的分类观念从那时起已形成。

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突飞猛进,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促进了动物学研究的飞跃。当今的动物学研究,已由过去的观察描述阶段,上升到了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峰,专业分类也逐渐丰富和科学。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类动物类相关专业,包括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水产养殖学,三个专业既有包容又相区别。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访“动物世界”,了解各专业基本特征,发现兴趣、消除误区、理性选择吧!

动物科学专业

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高等经济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生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从中可以看出,动物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动物的养殖、生长发育及遗传变异,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及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多种需求。其主要进行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养、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与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意义。

随着科学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不仅在范围上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水产动物、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加工等各个领域,而且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使得我们今天可以在基因的层面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克隆羊诞生的实例已说明此。

如今科技兴牧已成为畜牧业最紧迫的任务,胚胎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新技术将在畜牧业中较为广泛地应用,将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大展拳脚的机会。

动物科学专业一般分两个方向,动物营养和动物遗传。国内专门设置动物科学专业的高等学校约有50所,主要是在农业大专院校,较好的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毕业后会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畜牧微生物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动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技术、家畜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与饲料营养分析、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等科目。在专业的学习实践中,你会看到许多相关的技术资料片,并参与许多有趣的实验,参观许多的牛、羊、鸭等农场,也可能有机会亲自参加动物生产的活动;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畜禽生产实践,你将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对其进行饲养管理、帮助它们繁殖后代等的科学方法,所以对于喜欢亲近小动物并乐于动手进行实验研究的学生而言,该专业比较适合报考。

动物科学偏重对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注意统筹布局,所以对学习者生产实践经验积累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很重要。

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和销售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每年约有20%~30%的本科生考取研究生。深造的主要方向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细胞工程、动物营养、生物工程等。另外,也可以考公务员,在政府畜牧主管单位,从事统一规划管理地区畜牧生产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

相较于动物科学专业来说,动物医学顾名思义,旨在培养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的人员,而动物科学主要是研究如何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动物产品,满足人类需求等。因此对动物医学感兴趣的学生要选择此专业而不要误以为是动物科学。

谈到动物医学的重要性,就不得不提到动物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威胁。2003年我国爆发SARS(非典)疫情;2004年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发生禽流感;2005年四川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这类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怪病”时有发生,因此动物医学这一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动物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等。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常规及器械诊断、主要治疗方法、动物检疫等技能。动物医学开设院校与动物科学相似,农业院校较多,学生毕业后也获得农学学士学位,也属于实验科学,主要涉及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病理学等实验。因此报考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动手实验能力等进行选择。

动物医学就业情况近年来持续走高,庞大的市场需求是其主导因素。动物医学专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对临床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相关企业对于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已成为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当务之急。另外,在2004年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宠物健康护理员”正式列为了新兴职业,于是人们将这一新兴职业与动物医学专业联系了起来。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使得动物医学的研究范围已不再囿于畜牧业,而是像藤蔓植物一样伸张到了公共卫生事业、社会预防医学、伴侣动物及观赏动物医疗保健及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医药工业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宠物健康护理员这个新兴职业的出现,更多地引起人们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好奇和关注。在饲养宠物数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人们在宠物身上投入的钱越来越多。宠物健康护理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宠物饲养与疾病预防,对宠物进行日常健康护理、管理与科学美容,对伤病宠物进行现场救护、病期护理、手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等。毕业生可在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等方面寻求职业发展,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从就业方面看,毕业生可以在药厂、饲料厂、生物制品厂、畜产品加工厂等从事销售或研发工作,也可考林业局、入境检疫局、海关、防疫站等部门的公务员等。从目前就业市场看,该专业的就业率比较高,就业渠道比较多。

水产养殖学专业

水产养殖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原理与技术的学科,不仅限于动物,还包括植物和藻类等。动物方面的研究方向包括水产动物增养殖研究、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和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等,既包括养殖与营养,又包括疾病诊断和防治。同上述两个专业一样,水产养殖学也属于农学,主要开设院校有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

水产养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课程包括: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学生毕业时具有生物学、水产动植物养殖及水产动植物营养与饲料、疾病诊断、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疾病防治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由于所处环境限定在水生环境,因此本专业从研究内容和环境来说都具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性。如在研究水产动物增养殖时,除要考虑动物本身的特点和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不同养殖模式对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养殖容量及生物学能量等因素;对工作环境也有一定限制,多在近海或多水域地带,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因此学生报考时要结合自身特点,比如毕业后工作地点是否具有所学专业的地方资源及经济优势等,做出全面考量和分析。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销售等工作。如果不怕吃苦、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可以考虑自己创业,在养殖实践中积累经验和财富。

第7篇

(一)动物法医学作用

1.实现对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在生态环境方面,人类的乱捕、滥猎和自然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全球的野生动物资源急剧下降,某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或灭绝的境地。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各国已逐步立法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仅有相关立法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动物法医学为理论基础的野生动物司法鉴定是相关立法得以实现其功能的重要技术支撑,换言之,动物法医学在实现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2.有效解决与动物相关的各类纠纷目前按照动物学者一般的提法对动物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宠物动物、实验动物、其他动物(包括马戏表演用动物,影视、广告拍摄用动物,体育竞技动物,特殊工作动物)等5大类。宠物又称为伴侣动物,目前豢养宠物成为一个社会普遍现象,很多宠物价值不菲,因宠物买卖、医疗等行为而导致的纠纷屡见不鲜。因经济动物及其制品所引起的纠纷也常见报端:农贸市场销售死因不明的猪肉或者注水猪肉、以质次猪肉冒充价高的牛肉、以鸭肉冒充牛羊肉等行为。在金额和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可能仅为民事纠纷或需工商管理管理部门进行相应处理的行为;金额大、数量多时常常还要涉及刑事责任。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上述这些都是人们需要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责任的划分是离不开动物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3.促进立法、有效执法动物学者认为,动物也有感觉和情感,虐待动物就会给动物造成痛苦,具有优势的人类应该善待处于劣势的动物。动物福利立法最早起源于英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制定了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在我国动物福利的理念也已逐步为人们所理解,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的《反虐待动物法》即将出台,在该部法律(意见稿)中规定了反虐待(杀)动物的各种措施,虐待动物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在法制社会为了真正遏制虐待(杀)动物的行为,立法仅是一个方面,一部法律的完善和有效执行绝对离不开相应科学理论及技术的支持,针对《反虐待动物法》,就必须对虐待(杀)动物的行为进行科学的鉴定,这是立法和执法的基础。由此可见,动物法医学在促进相关立法和执法的两个方面均会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动物法医学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但不限于)以上几个情况,与动物相关的各种法律关系都有可能牵涉动物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

(二)动物法医学的研究范围

1.动物种属识别对一个动物的了解,确定其所属的种属是很重要的,在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更是如此。野生动物贩卖走私除了少部分完整的动物外,大部分走私品是野生动物的制品,包括皮毛、骨骼、爪子、角和牙齿等的加工品,有时甚至是加工后的一瓶粉末,此时确定走私品的物种就成了关键,所属物种常常决定了案件的性质以及刑事责任的大小。在动物司法鉴定实务中,动物种属的鉴定占据了绝大部分。由此可见,种属的识别是动物法医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2.动物个体识别在解决某些法律问题时,仅仅查明其所属种属还是不够的,有时还要具体明确不同的组织块是否属于一个动物或者几个同种动物。以走私熊掌为例,假如在一起案件中查获3只熊掌,该3只熊掌是属于1只熊?2只熊?还是3只熊?不同的结果对于案值的确定将大相径庭,对于涉案人员的处罚程度也会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这个事例,使我们认识到动物的个体识别在动物法医学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个体识别也是其研究的内容之一。3.动物死亡原因从动物法医学萌芽至今,动物(除少数经济动物外)的相关死因尚未引起动物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动物死亡原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死亡的机制相对复杂,以及牵涉的学科较多、甚至跨领域等原因,其成了动物法医学研究的瓶颈,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和完善,新的法律关系的形成,动物死亡原因的研究定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动物死亡原因亦是动物法医学的研究内容之一。4.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评定“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是笔者借鉴人类法医学的相关知识而设定的,关于“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均未见有报道,但其重要性确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伴随着《反虐待动物法》即将出台,以及反虐待动物的措施细则的颁布,如何认定某一种行为系虐待动物的行为,以及该行为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如何界定,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再比如,在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案件中,猎捕者导致野生动物的损伤如何认定,这可能关系到对涉案者处罚的轻重。笔者预测,不久的将来,“动物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将是动物法医学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二、动物法医学体系的分科

(一)动物法医病理学

该学科是研究动物涉及法律有关的伤、病、死的变化及发展规律,运用动物学、兽医学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解决动物暴力死亡和非暴力死亡现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以及致伤物推断为相关纠纷的解决或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证据的一门科学。

(二)动物形态学

《动物形态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外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形态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该学科又可细分为几个小学科:动物解剖学、动物比较解剖学、动物细胞学和组织学、古动物学和胚胎学等。我国近期的发展战略是重点开展动物形态学的研究,特别是我国特有、濒危物种动物和经济动物。综观动物形态学发展,形态与功能多样性、应用形态学、发育形态学、生态形态学和神经生物学中的形态学成为较为前沿的课题。

(三)动物分子生物学

《动物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动物大分子的结构与性质,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动物的基因组以及相关技术运用的一门科学。该学科包括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技术、DNA序列测定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转基因克隆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及信息资源等。该学科在目前及以后的动物法医学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动物损伤学

因目前尚无关于动物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的评定研究,《动物损伤学》也是笔者根据以后的发展需要而设定的,笔者认为,《动物损伤学》是应用兽医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技能,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各种暴力性损伤(包括虐待、机械性暴力、投毒等)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动物活体。亦如前述,《动物损伤学》将是今后动物法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并且该学科和《动物福利学》是相互交叉的,二者在很多方面还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展望及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