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2 15:53:00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实践艺术素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强化社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强化社会实践教学是提高艺术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对职业素养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即在从事的职业中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的意识。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表现出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指向标。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为职业素养的养成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把课堂教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素养。
第二,强化社会实践教学是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工作类别,国家职业标准是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能力是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是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职业能力是基本能力加专业能力。课堂教学能够从专业知识出发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基本技能是以后从事职业岗位的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来了解本行业的职业岗位有哪些?每个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又是什么等等。因此学生职业岗位的认知学习就非常重要,社会实践教学成为现代艺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第三,强化社会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技能型人才把专业技能放在突出的位置,重点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在专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若要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就必须提供足够多的设计机会,这种设计机会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社会大环境中提取来的。通过各种形式的课题设计,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学生通过积极准备和辛苦制作各种设计任务,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艺术技能也得到了展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仅依靠完成校内的实训任务是不够的。因此,社会实践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真正实现培养艺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措施
首先,优化教师资源,提高教师专业化。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强化学生能力本位的同时,首先要做到为师的能力本位,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程度。加强教师的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对于项目导向的工作过程和相关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进修和培训的途径来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
其次,开展仿真工作室。仿真工作室是教师教研和设计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实践模拟的主基地。在仿真工作室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完成从接手设计任务到设计制作、实施的全部工作流程。学生通过仿真工作室的模拟和训练,可以学会如何承接设计任务,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进行设计策划,如何把自己的设计产品成功地呈现给客户。这就是仿真工作室的主要职能,和校内的实训机房有很大的区别。
再次,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育人模式,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被诸多院校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这说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经看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各种设计材料特性的认知、应用、设计流程的完善、设计项目的制作、实施等诸多环节,没有实训基地的配合是很难完成的。引导高职学生走出课堂,步入社会,把课本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训基地化为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把从书本和他人那里得到的间接经验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在加强个人认知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个人的社会实践性,没有实训基地,这一切都很难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还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职业能力就是基本能力加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在理论学习中表现得不明显,只有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才能突显出来。把课本或教师积累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却不好检验,但通过学生制作的作品,就能直接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以此作为对该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综合考评。这样一幅在校内实训室就可以完成的作品能够体现出设计能力,却不能正确地体现出学生的职业能力,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往往要通过市场环节来实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的一些赛事活动,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室来完成符合赛事要求的作品,是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在设计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同学,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加深了对市场现状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增加了动力。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蓬勃,学生在高考中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选择艺术类考试。而艺术类考试对文化分数稍低的要求,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高考中选择艺术类考试以达到上大学的目的。这些艺术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人数不断增长的特殊群体,表现出了很多不同于非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征
总的来说,艺术类大学生主流是健康向上的,表现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醉心专业等;但是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了艺术类学生也存在着太过自我、文化涵养亟待提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1、思维活跃,创造性较强。
由于专业学习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思维普遍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充满好奇心,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非常快;创造性较强,对事物见解独特,热情又充满活力,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能在一些小细节的激发下,产生巨大的创作灵感。
2、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
艺术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的是个性化的教育,主张更多地强调个性表现;从学习方式上来讲,艺术类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是个体的行为,讲究在学业中发展自己的个人特点。这样的教与学就容易导致艺术类学生养成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甚至标新立异,一切都从自我出发,自我中心,集体观念、团队精神相对薄弱,行为上就表现为散漫、随意性大等特征。
3、醉心专业,文化素养不高。
艺术类学生都普遍看重自己的专业学习,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提升专业水平。但由于我国目前对艺术生的高考选拔方式也造成了他们的文化分相对较低,文化素养相对不高的现状。上大学后没有了高考压力,大部分学生都有意无意放松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基本的理论修养和人文知识严重缺乏,最终反而局限了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4、乐于实践,功利心重。
艺术专业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艺术类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参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以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专业的实用性也较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较多。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又容易让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功利思想。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活动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参与的时候都希望能够与各项奖励甚至是入党等挂钩,如果没有如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下降。
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与艺术类学生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
在艺术类学生的培养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工作更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随着学生的增加和教育的发展而导致学生工作与艺术类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1、目标上的差距。
针对艺术类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些高校的学生工作对其的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仍然不足,了解仍然不够深入,在认识目标上就有一定的差距。
2、功能上的差距。
在工作实际中,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依然十分单一,尤其是服务学生的功能体现的并不明显,工作形式传统,内容单一,使学生工作不能更好地作为教育活动来发挥自己的教育属性的功能。
3、作用上的差距。
艺术类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个性鲜明,自我意识浓,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设计仍然呆板,学生管理仍然采取统一集中的一刀切模式,不能满足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学生的思维个性都受到约束,引导服务学生成才的项目也没有纳入到高校学生工作考评的系统中来,导致学生工作在发挥作用上与艺术类人才培养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高校学生工作服务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途径
学生工作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强大功能,从思想引领、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三个层面来作为服务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途径,在提升教学质量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工作自身上档次,上层次。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引领学生思想。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的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工作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手段来引领艺术类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意识。首先,引导艺术类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走出专业学习的小圈子;其次,引导艺术类学生树立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融入集体,强化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再次,引导艺术类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2、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除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与学生教育相关的活动,其在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首先,有利于艺术类学生的知行合一,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大量的艺术实践才可能会有真正的成长和提高;其次,有利于培养艺术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再次,有利于艺术类学生健全自身人格。
3、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组织学生用节假日等时间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体验性教育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在艺术类学生的人才培养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理论水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次,有助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直接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实践提升艺术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次,有利于实现就业和创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投身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进而找准自己定位,为今后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
完成相关制度保障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
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3.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
教师队伍建设在艺术类教学中仍然以“师徒传授,手把手教学”为有效形式,专业教师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也具备艺术学科理论的前瞻性,理应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活动能围绕着艺术专业和社会需要展开;同时他们的科研优势和艺术敏感性也使得实践活动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实践内容的丰富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因此,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想发挥艺术学科优势服务社会,同是达到提高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目的,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支持,学校必须完善制度认真加强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4.做好评价激励和交流总结
进行交流总结,完成评价激励,是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社会实践活动取得长远效果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团队之间的交流总结会、实践成果展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宣传与推广,鼓励更多老师、同学注重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形成文化氛围,提高大家对社会实践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可以及时发现社会实践中的成果和失误,保证社会实践的良性发展,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二、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 艺术素养 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薛莉(1977- ),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5]张志海,李西云.人的素质论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
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践行“文化梯度育人”理念,在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机制和举措,成效显著。
分析教育对象的多重社会角色,把思想文化教育的内容分为“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三个梯度,分层施教,分段推进。不同梯度的角色,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载体。培育学生素养是梯度育人的起点,学生素养由思想政治素养、科学人文素养、知识技能素养、法律道德素养、身体心理素养等构成。强化职业素养是梯度育人的重点,职业素养由职业价值观、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三个层次构成。提升公民素养是梯度育人的终点,公民素养由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公民能力、公民品性等要素构成。
分析教育载体的多重功能,把思想文化教育的行为载体分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个梯度,分地布局,分序提高。培育学生素养的路径包括:开设文史哲类、美育与艺术修养类、社交与伦理类人文艺术课程及专业文化课;广泛开展思想主题教育、人文素养讲座、各类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文体和科技活动;有目的、计划地组织学生及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文化教育“进社区”、“进农村”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职业素养的路径包括:开展“始业职业认知教育”、“实地职业认知教育”等,在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实施中融入通用职业素养,以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熏陶、培育通用职业素养。提升公民素养的措施包括:扩充、整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介绍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法律基本知识、现代公民意识等,各专业课程注意挖掘和介绍蕴含其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本专业专家学者的先进事迹,以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公民能力,以校园环境塑造学生公民品性。
分析教育实施主体的职责与落实性,将实施主体分为“学校设计为先、二级学院为主、教师为重”三个梯度,分担职责,合力推进。一是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把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推进表。二是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文化建设总体方案和项目推进表,制定出本学院的具体实施方案及项目推进表,并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同步规划与落实。三是引导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组织全体专业负责人制订专业课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课改方案,全体教工参与撰写职业素养、师德师风案例;提炼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师十引导”并编印成册,作为全体教师引导学生、以身示范的基本规范。
“文化梯度育人”理念的要义,在于讲求育人的“梯度”方法及学校自身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讲求梯度,学校有设计、部门有流程、教有抓手,目的是消解文化育人的宏大叙事现象,改变文化育人与技能培养“两张皮”,让文化育人工作贴人气、接地气。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一、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许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只是简单停留在单纯组织开展的层次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只是被动接受;而由于缺乏统一部署,脱离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无法获得专业学习,也起不到服务地方的作用,无法与实践单位有效融合,普遍存在应付敷衍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高校普遍未对社会实践进行经费投入,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由于需要相关原料、器材(美术类需要颜料等,而音乐类需要乐器等)的投入,经费往往较高,许多学生也不得不放弃某些社会实践活动。
二、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实效性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完成相关制度保障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素养 培养模式
一、人文素养的含义
所谓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的一个概念,它包括美术、音乐、设计、戏剧、舞蹈、文学等等方面的内容。作为高等教育的内容,人文素养教育不仅仅是指人文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是侧重于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平衡发展。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笔者认为: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高职生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功底,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人文,理解人文,感悟人文,而且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高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职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表现尚有欠缺。一方面体现在人文知识的缺乏:文字功底较差,写作时往往出现词不达意的诸多问题;在具体的文化、历史、哲学知识方面仍然贫乏。另一方面体现在缺乏人文情感,具体表现为:一些高职生不懂尊重他人,不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再者,部分高职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错位。思想浮躁,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追求物质化,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生人文素养的表现反映了相关教育的薄弱和缺失。长此以往,高职生的处境会更加令人担忧,在高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人文教育的不足会使高职生遇到许多现实问题,比如,在工作上往往难以更好地适应和立足。人文素养是作为一个人健全发展的基石,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生本身的发展决定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势在必行。
2.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需要
在新时代下对合格人才的要求往往比以往更高,个人的人文修养正契合了新时代人才的标准。即便是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对其雇员的要求也会看重其自身的素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对专业的精通和对工作的熟练程度,尤为重要的是,企业作为一个团队要求每个雇员要有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应该有必要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而这些恰巧就是高材生人文素养所含之意。企业在录用高职生时,往往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高职生因缺乏责任心,缺乏合作意识以致上岗后不受企业欢迎;有些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不注重文明礼貌;有些高职生人际沟通能力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之间、领导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相应问题的出现,体现的不在技能方面,而在人文素养方面。而正是由于部分高职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其在工作岗位中的适应力不强,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在新时代下,高职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关系到人才的培养,高职生更需要全面地发展自己,使自身成为高标准的人才。
3.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教[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高职教育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核心目的和任务是育人。高职教育首先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其次才是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高职生,才会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具备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实施
1.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完善人文素养课程规划和设置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方面,首要的方式即开设相关人文素养课程,将人文素养纳入学生必修课程。虽然做法大同小异,但现今,人文素养的培养并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发展人文素养教育还需各职业院校审时度势,根据院校培养的模式和高职生本身人文需求来加以设置和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开展。
首先是完善人文素养培养的教学计划。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编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等各环节加强指导,直至完善。这不仅对授课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授课形式和方法有严格的要求。其目的一方面要达到教授人文学科的具体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教有所乐”,即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同时具备。
其次,人文素养的教育离不开实践。各高职院校应根据院校的专业定位和专业特长,开设一些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的课程,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在学习知识中增强人文关怀和人文修养,这样的高职生更易于融入社会,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人文素养培养的相关教育。
2.人文素养培养形式多样化
学校作为高职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基地,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更多地应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丰富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使其多样化。比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和能力的机会,鼓励组织学生设立和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文艺术团体和人文艺术实践活动。高校利用形式多样的人文素养培养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的人文素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多方位全方面地发展完善自己。
3.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氛围
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学校的氛围至关重要。有一个良好的培养氛围,学生融入其中会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这就需要学校提供这样的平台。具体来说,学校应当使学生多接触一些人文艺术的教育机会,比如:邀请专家和社会名流来校讲学,放映一些经典影片,参观各种人文艺术展览,举办一些人文公开讲座等等。同时,学校也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体进行宣传。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校报、学校电视台、学校门户网站等校园媒体形式,对一些人文关怀的具体事例,国际国内艺术发展形势,一些文娱活动或正在进行的艺术界比赛等内容进行宣传,对于学生组织的一些艺术活动也应当及时地予以报道,从而在全校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氛围。
4.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高职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还可以促进学生将人文素养外化为行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开展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残疾人学校等地的自愿服务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会感恩;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利用学生顶岗实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沟通协调能力、遵纪守法观念、开拓进取精神等。
综上所述,探讨并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应有之义,也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