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食品安全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30 10:23:40

序论:在您撰写食品安全前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食品安全前景

第1篇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可追溯系统 应用前景 企业战略选择

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定义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系统方法和手段,通过这一系统能对问题产品快速定位并准确隔离,最后实施快速召回,降低质量安全的风险,保护公众健康。本文从应用前景研究视角,探索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推广与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理论研究状

(一)国外理论研究状况

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较早,因此食品可追溯技术的理论也较为丰富,研究也较为全面。认知和支付意愿是影响该体系推广的重要原因,理论研究显示不同的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有概念的差异。社会最优供给的可追溯食品所额外增加的成本与生产者出于收益考虑所能够承担的额外成本间存在着差异。

(二)国内理论研究状况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也较少。国内很多学者也借鉴国外的研究方式,对国内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进行了研究。为了百姓饮食安全,国家积极鼓励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然而,我国食品可追溯开展较晚,普及面较窄,现在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食品安全观念落后,生产规模小,技术兼容性差,操作成本高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限制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推广和建立。

二、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食品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究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一)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在食品市场上,很多食品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不注重食品安全、无视消费者的健康,致使消费者对有害食品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购买行为。部分生产单位申报安全证书时,一般能较好地执行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但是在获得证书后,在利益驱使下,往往会生产低质量的产品。信息不对称,使得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进而占领整个市场。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内容比较单薄,无法满足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较为笼统,不具体明确,责任主体也不明确,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也不能应对新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消费者食品安全可追溯的态度

(一)食品安全性是影响消费者的主要因素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饮食不再仅仅关注温饱问题,而更多的是安全健康问题。食品的价格不再是影响人们消费的主要因素,食品是否安全则是人们首要考虑的。

(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愿意为某种消费支付的资金,可追溯商品的价格会随着成本的上升而上涨,由此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食品可追溯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生产地和加工流程等信息,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与流向,成为食品供应链系统中各个主体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由此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

四、企业战略选择

(一)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影响

食品企业的形象最主要的就是安全,一旦食品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品牌价值和股票的价格,甚至致使企业倒闭破产。

(二)食品企业建立追溯体系的理论依据

我们知道市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信息不对称。在食品供应链中,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由于客观的原因必然有着信息不对称,这严重损害消费者和生产高质量食品企业的利益。食品安全可追溯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和品牌战略。

(三)企业的长远利益分析

(1)实现企业差异化战略。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弹性小、替代品多。因此,食品企业要想在食品行业长远发展,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基本要求,还要有着创意,有着自己特色,争取有利的竞争优势地位。因此,企业应用新的科技实现差异化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较好途径。可追溯体系能成功传递消费者所需的各种信息,满足消费者安全需要,实现产品特性、实现差异化。(2)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能力。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也在发生改变,正由量到质的飞跃。因此,食品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注重食品的安全问题。而食品可追溯体系正好符合这个质量控制的总体思路,它可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万一发生安全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追溯到问题责任方,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召回成本。(3)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食品可追溯体系为食品生产商、加工商、物流商和销售商等构建了一个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各个企业能了解到各个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单为消费者提供,也为食品企业提供了了解产品的渠道,各个厂商不但能清楚了解本环节的信息,还能清楚了解供应链上其他环节的信息,他们能更有计划的安排生产,生产更有市场的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产品库存,所以必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五、对政府建议

第一,支持建立个民间的食品安全基金,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旦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基金就减少该企业的基金收益,减少的部分用于奖励给安全性好的食品企业。第二,使用有安全等级的企业标识,各类食品企业名字后面必须加上等级标识,由权威机构对国内的食品企业做好食品安全等级评级,安全系数最高的企业定为A级,然后依次是B、C、D、E。该标识随着企业的安全性而改变,每年对食品企业做一次食品安全等级评估,若企业的产品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其安全等级会相应下降,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第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出现安全问题的企业严惩不贷。借鉴国外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应急处理机制、信用制度和信息制度,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加大处罚力度,明确责任主体,依法从重从严惩罚。

六、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相关政策的推出,我国国内食品安全发展要求,顺应国际发展潮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有着较好的前景。我们企业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也必须广泛的建立起信息可追溯体系。然后,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成本不断地下降,便宜且方便的追溯方式将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综合上述探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能够为消费者、食品企业、国家带来很大效益,将会在食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为贵州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57038),国家级,项目编号:贵大国创字(2013)002,项目负责人:裴伟康(1991―),男,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短链食品;CSA

1 引言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源泉,而当“苏丹红”、“三聚氰胺”、“毒胶囊”等一系列超越道德底线的黑心食品新闻不断充斥着媒体的热点头条时,人们面对餐桌不免忧虑盘桓。在现代庞大、复杂的食品体系面前,食品质量成为了少数人追逐经济利益的牺牲品,而消费者只能在这个体系的末端无奈地叹息。如何在食品帝国的控制下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一个新的时代难题。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模式——短链食品悄然兴起,以其特殊的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及倡导的生活态度为突围当下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食品的未来展现了新的前景。它是对常规长链食品供应模式的一种挑战——绕过了常规模式“沙漏状”食品帝国的控制,尝试将生产者和消费者重新连接起来,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保障食品的自然、安全及健康。由于目前人们对这种新食品模式的概念、性质、实践形式等都不甚了解,本文将以此为重点,着重描述短链食品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该模式的特征及意义,以探讨短链模式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2 食品安全敲响警钟

2.1 现代常规食品供应模式的弊端

什么造成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且难以控制?已有的研究大多指向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环节。王志振等认为,食品质量安全实质上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食品本身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等;二是在食品加工即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天然、纯洁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王志振,晓丹,2008),当前困扰人们的主要是后者。具体有以下因素,一是种养植业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添加剂、抗生素及兽药,滥用或非法使用激素及违禁药品;二是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通过感染植物而危及食品的安全;三是物质加工条件或者运输条件和卫生安全不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而造成的污染;四是环境污染带给食品安全的威胁。

除了这些微观的因素,不少学者也开始反思常规食品供应链本身。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现代食品模式发展不足是食品安全无法保障的原因。例如苏越、胡梦坤(2010)指出,我国食品行业生产规范、实力强的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较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恰恰是食品供应模式的现代化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现代食品模式追求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这不仅使得食品供应体系变得复杂、庞大、难以控制,且这个体系将逐渐演变成一个受利益驱动的、庞大的经济系统。在此体系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切断,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依靠狭窄的、少数的通道进行沟通,这种现状被英国发展社会学家拉吉·帕特尔贴切的形容为“沙漏状的食物体系”。沙漏上端和下端是数量庞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间细长的部分则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的通道——食品帝国(拉吉·帕特尔,2008)。食品帝国由现代大农场、大型龙头企业、含有生产和销售的跨国公司等把持,其追求的目标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檀学文,杜志雄,2010)。因此,食品帝国的控制不可避免地产生导致农业生产立地条件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食品质量下降和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体系中存在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平。

(1)大规模、工业化食品加工加大了食品质量问题的风险。印度学者范达娜·席瓦(1999)指出,工业化的食品加工过程势必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因为加工过程以使用化学药品为基础,而长距离运输会导致掺假的危险。此外,消费者无法知道使用了哪些成分以及食品经历了什么样的加工过程。

(2)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国内已有的研究普遍认为:① 食品从生产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在时空上都远离消费者,消费者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信息;②现代食品生产和加工方式的发展,使得食品生产加工及食品安全的评价成为一门专门性的学科,普通消费者因缺乏食品知识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③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如消费者不能通过观察来感知农药残留、添加剂等新出现的有害物质的存在,生产者相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握了更多有关食品的信息(罗丙能 刘茂盛 周德翼,2007)。

(3)利益分配不公平。生产者(主要指农民)一方面面临着生产资料被企业控制,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购买;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低、市场需求不稳定又使其在销售中处于被动局面,最终获利极微薄(檀学文,杜志雄,2010)。周立(2010)指出,全球食物体系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的同时,农民得到的利润却不断受到挤压而减少。

(4)破坏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生产者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在哪卖,卖给谁,同时消费者也不知道他们吃的是谁的产品(沈旭,2006年)。这种情况无疑是食品模式现代化的后果之一,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由于分工日益细化和中间人的出现,使得中间环节过多,容易造成道德盲视的社会生产,“中间人”挡住了行动者的目光,让他看不见行为的结果,而行为与后果的分离使得道德的自抑作用减弱(齐格蒙·鲍曼,1989)。

(5)垄断的出现以及粮食极权主义。“少数几个大企业控制了整条食物链,摧毁各种替代途径,使得人们没有办法获得具有多样性的、安全的、环保的粮食。当地市场已被完全摧毁,在此基础上粮种和粮食系统垄断被建立起来”(席瓦,1999)。当地市场和当地产品被大企业挤占,传统品种逐渐失去原有地位,消费者对食品帝国的依赖加深。

尽管对食品安全按危机原因的研究多指向许多具体的因素,但是也有不少研究逐渐将目光投向了现代化食品链本身,认为正是现代食品链中间环节过长,阻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破坏了两者的和谐关系,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错位、沟通不足、消费者理性被错误传达、生产者对食品安全缺乏必要的责任感等诸多问题,而食品帝国对利润的追求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以及对食品的控制是核心所在。从理论层面上来说,这种中间环节过多的生产也会造成“道德盲视”的现象。而食品帝国的垄断加剧了这种困境,造成消费者失去选择权和知情权,并不断摧毁新的替代模式。

2.2 危机应对:食品安全催生新农业模式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背景下,各种替代食品模式不断涌现,尝试着突破现有的食品帝国现状,以保障食品安全。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替代农业,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以及综合农业等。虽然名称各异,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冯宇澄等,1989)。此外,国际上出现了许多运动抵抗当前常规食品模式的垄断统治,如慢食运动、当地食品运动、农民之路、CSA新模式的兴起等。

国内的回应与国外类似。CSA、慢食运动、巢状市场等概念不断被引入中国并投入实践,这些运动的核心都在于缩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规避食品体系冗长的中间环节带来的弊端,造就新的“短链食品模式”。

“短链食品”的概念兴起于欧洲,由杜志雄等首先引入国内,具体是指“减少常规的长链农业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如加工、包装、营销、运输等,同时还指缩短从生产到餐桌的空间距离。与之相对应的短链食品,是指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食品”。“短”意味着各类信息透明可见,即尽可能的减少中间环节来确保消费者更多的了解食品供应过程的信息(杜志雄,2009;石嫣,程存旺,2010)。此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空间上的缩短,即食品生产的本地化;二是加工等中间环节的减少;三是信息的透明化(刘放生,2011)。此外,短链模式提倡按照食品本身的属性构建食品供应模式——如“吃在当地”等运动提倡保持食品的天然风味以及营养,它比起传统食品模式更加能够保障食品的安全,尊重了食品和食品自身的特殊性。

3 中国短链食品模式主要发展类型及现状

3.1 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最初是指共同购买、合作经济,现在这个概念有了更多的内涵。它是指社区的消费者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与农民共同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CSA的理念在于避免中间商来操纵食品经济,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的联系和信任关系。在此模式下,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但是能够获得健康放心的食品。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石嫣在美国当了半年农民后回国积极致力于“社区支持农业”的实践,创建了小毛驴农场。小毛驴也成为中国CSA实践项目中的领头者和典型代表。而后北京、上海、贵阳、柳州等地陆续出现了形式多样的CSA 模式,参与者从大学生、知名学者到农民合作社、企业再到学校和政府机构,“社区支持农户”逐渐从理念走向实践。

CSA 主要有4 种类型:第一种是农场管理,农场组织计划招收订户,并确定所有管理决策,例如农作物种植的种类和交货频率等;第二种是订户合作,当地居民举办一个CSA 计划,并聘用一个农场或者农民种植特定的农作物或其他产品,大多数管理决策由订户决定;第三种是农场或者农民合作,几个农场或者农民组织一个CSA 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允许农场或者农民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如水果,鸡蛋,肉或牛奶) 给订户;第四种是农场或者农民与订户合作,当地居民及附近的农民共同制定一个CSA 计划,并一起管理CSA 的各个方面(贺雪娇,2007)。

任文雯指出,社区支持农业的运作需要一定的条件,具体包括:①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并且在同一个社区的消费者有着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都关心食品的安全,因此他们必然会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消费者的社区。②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社区支持农业需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并乐意为自己的食品健康付出一定成本。③农民和市民间的相互信赖,即农民会本着负责的态度主动生产绿色健康的食品,城市社区中的居民也愿意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任文雯 梁迎春,2011)。

相比常规食品供应模式,这种运作的优势在于它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城市和乡村社区,农场主的土地和农场的生态环境,社区里的消费者和消费者所食用的食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重新建立了消费者和农民友好、诚信关系,使让买菜的人和卖菜的人面对面,成为互相信任的朋友(艾柯,2011),相互商议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

3.2 农夫市集

当前有机农夫市集的模式在全国各地受到关注。如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从2010年5月开展的民间活动就备受追捧,该市集由消费者志愿发起,至今已经举办了10多次大型市集,参加农户和消费者迅速增加。该市集坚持对所有北京的农户实行先拜访、后入市的原则,保证人们可以买到没有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的农产品。除此之外,上海、南京、天津、广州、香港等地的农夫市集运动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石家庄、杭州、大连、银川等地的有机农夫市集也正在酝酿中。

这些农夫市集的特点在于,首先其出售的产品是“有机的”,它反对化肥、农药、添加剂及转基因作物;其次是它连接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取消或缩减了中间环节,使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将交易的实惠留给双方,也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建立了相互认知和沟通渠道。三是农夫市集一般是由志愿者或者消费者主动组织起来的。农夫市集作为食品危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场民间“餐桌自救”运动。

3.3 信息时代的数字有机生活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在这一场食品安全危机中也逐渐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途径有三:一是CSA农场、农夫市集等建立自己的网站进行宣传、招纳会员、接受预定等;二是通过微博、论坛等进行宣传,其中微博这一新生潮流在滞销农产品宣传、卖菜信息等方面表现出极佳的效果。第三,“数字有机农场”的新尝试,2010年6月,联创科技注册成立南京联创食为天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斥资6亿元进行种菜、养猪。它打造了一个“武装”了物联网技术的“数字有机农场”。从生产到采摘、运输全过程记录在案,何时、何人、哪辆车运到哪家,用户都可查到。

3.4 巢状市场:学者推动新探索

巢状市场项目是由德国EED 基金会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主持的农村发展项目。“巢状市场”是特定的生产者生产出的高质量农产品与特定的消费者直接联结。由于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不仅城市消费者能够享用价廉安全的农产品,农民又可增加收入(胡源西 高明燕,2011)。叶敬忠(2011)指出,巢状市场以特定的方式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嵌入在对产品质量的相互理解和协议中。他们通常意味着对于农民生产者的高价格,以及对于消费者的低价格。此项目的目的在于重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在项目前期,项目组人员在宣传、下乡拜访农户、建立生产者及消费者小组、带领消费者前往农村购买农产品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而在项目活动比较常规化以后,项目人员逐渐退出,由当地的农民自己接受订单、组织往城市送货。

这类最初由学者主导型的新型食品模式并非首创,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女士在河南推广无公害大米、“快乐猪”等,“教授卖大米”等标识使得这些探索格外引人注目——但这也是此类探索为人质疑的地方,不少人认为,正是倡导者的特殊身份使得这些探索得到媒体及公众的关注,而这种模式本身则可能缺乏可持续性,或者说,一旦失去这些特殊倡导者的作用,则有可能失去活力。

3.5 慢食运动、本地化食品

慢食运动最初的宗旨是保护优质的地方性食品和美食带来的快乐以及推动一种慢节奏的生活。它的命名是对在世界上快速蔓延的快餐食品的针锋相对的反应。它提倡一种始于餐桌的不着急的生活方式。慢食运动已经成为一股影响世界部分地区农业和食品经济发展的不可小觑的积极力。慢食在中国的发展也并不落伍,很长时期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生产者就致力于发掘当地特色资源,生产“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各个地方的“土特产”就是典型的“慢食”(檀学文,2009,檀学文,杜志雄,2010)。且这一股慢的风潮从饮食出发,扩散为一种生活态度,追求更高品质、从容、协调的生活(郑婷,2010)。在中国,慢食运动尚处于起步阶段。

4.1 短链食品模式的特征

中国短链食品模式的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首先在生产上,生产的品种发生了变化,更加追求地方性以及传统的品种,拒绝转基因作物。在生产方式上,生产者追求产品的品质以及天然味道,不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以“绣花式”的耕作模式保障食品的健康。而在生产者上,消费者——多是城市中产阶级加入到生产者和流通者的行列以寻求更加安全的食品。

其次,在流通环节中,短链食品试图缩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重建信任关系。NGO、志愿者、研究者加入了流通者的行列取代了长链模式中众多的中间环节以及垄断的中间人的角色。使得消费者有机会直接认识食物生产者,也使得生产者有了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机会,重建的信任关系使得道德、情感的约束增加,同时增加的还有生产者的收益。

最后,在消费环节上,消费者开始追求更高品质、更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和生活方式,如慢食运动,吃在当地等;此外,消费者也开始更多的加入生产者或者流通者的行列,试图通过与生产或者生产者建立直接友好的信任关系保障食品安全。

4.2 短链食品模式意义

(1)短链食品模式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在此模式下能够提供更加优质、天然、健康的食品。以农夫市集为例,农夫市集的组织者在农户选择上十分谨慎,拒绝化肥、农药、添加剂、转基因,以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的食品。

(2)这种食品模式能够减弱或者消除对环境的破坏。短链模式推崇的是更加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此外在流通上,倡导的本地化食品、当季食品等可以减少运输等环节带来的环境耗损。

(3)在此模式下利益分配更加合理,信息更加公开透明。由于绕开了被垄断的、冗长的中间环节,生产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此外,通过重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消费者能够更加便捷、及时并且真实的了解食物及食物生产者的情况。

(4)它有利于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生产者、消费者之间重建信任,也使得生产者摆脱以往依靠破坏土壤、环境的生产方式,消费者更加接近农耕与自然,回归生态劳动(何慧丽,2011)。

同时,短链模式也是一种农耕教育,对农耕文化的回溯。它也是沟通城乡的有效模式,例如,有学者指出CSA在城中村改造、城乡统筹方面具有作用的空间(朱晓娟 李斌,2011)。同时,这种模式也是农村发展的一种形式,农民在获取更多收入的同时,农业也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5 结语

尽管当前短链模式在中国获得了很多关注和发展,但其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如CSA模式面临着认证成本高、农民等传统生产者使用化肥农药已成习惯,生态种养的观念还难以深入人心;受制于相对高昂的农产品价格和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者网络的拓展也较为艰苦。而就农夫市集等模式而言,首先,市集销售产品的特殊生产模式决定它不可能大规模的生产销售,不能满足大众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此外公益化的道路使其面临生存窘境,组织农夫市集一般属于公益行为,组织机构没有收入,公益热情并不能长期支撑机构的运行。而且从此模式的受众面来说,还是主要满足城市中产阶级的需求,这也成为它的另一困境。此外,当前我国市集的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新闻报道很多,但是学术研究非常之少,如何在理论层次上为这一场运动提供支持也是当前学界的挑战。

基于此,短链食品在中国仍属小众化实验,是城市中产阶级在面临食品安全问题中所发展出的新模式,难以解决大众的问题,杜志雄(2011)指出中国仍然处在现代化进程之中,对石油农业弊病的应对是现代化进程的应有之义,因此用生态农业原理改造的现代化农业(常规农业)才是现代化的中国解决多数人问题的关键。而肖芬蓉(2011)认为CSA与生态文明的要义相符,能够有力冲击主流市场,使其回归绿色,从这个角度说,CSA有其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更多的评论认为,该模式能在中国走多远,目前还不能得出结论。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面对生存压力,实行高产的杂交水稻、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仍将是我们农业生产的方向和主流,短链只是一个小众化的试验(高瑞霞,2009,任文雯 梁迎春,2011,王雯,2011)。它并不可能完全替代常规食品模式,但是可以作为为常规食品模式的重要补充,为解决食品危机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印)范达娜·席瓦著.失窃的收成——跨国公司的全球农业掠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英)齐格蒙 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 (美)拉吉·帕特尔.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粮食体系的隐形战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4] 周 立.极化的发展[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

[5] 艾柯.CSA,让买菜的和种菜的成为朋友[N].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09-11.

[6] 陈卫平,黄 娇,刘濛洋.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1).

[7] 冯宇澄,张壬午,董维荣,等.国外替代农业的定义及主要形式[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9(1).

[8] 杜志雄,檀学文.食品短链的理念与实践[J].农村经济,2009(6).

[9] 高瑞霞.社区支持农业:合作新思维推动有机生活[J].中国合作经济,2009(12).

[10] 贺雪娇.社区支持农业(CSA):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J].经济与科技,2007(7).

[11] 何慧丽.生态学的农业劳动:现代社会可持续生存的基础[J].生态经济,2011(6).

[12] 胡源西,高明燕.“巢状市场”对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的机制初探[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2).

[13] 刘放生.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和短链食品生产[N].消费日报,2011-10-20(3).

[14] 罗丙能,刘茂盛,周德翼.食品安全中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启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5] 沈 旭.CSA——可持续农业的另一种市场体系[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5).

[16] 任文雯,梁迎春.城乡沟通的良性机制创新——以“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为载体[J].科技信息,2011(25).

[17] 石 嫣,程存旺.关于短链农业的思考[J].中国合作经济,2010(5).

[18] 苏 越,胡梦坤.食品安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3).

[19] 檀学文.“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慢食运动与可持续食品供应链[J].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3).

[20] 檀学文,杜志雄.从可持续食品供应链分析视角看“后现代农业”[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1] 王 雯.对无限市场的抗争——巢状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1.

[22] 王志振,晓 丹.食品安全我们还要走多远[J].防灾博览,2008(5).

[23] 肖芬蓉.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探析[J].绿色科技,2011(9).

[24] 叶敬忠,王 雯.巢状市场的兴起:对无限市场和现代农业的抵抗[J].贵州社会科学,2011(2).

第3篇

1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内涵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涵盖和涉及的分支学科多。该专业主要研究食品卫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和卫生监督管理等,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加以监管,保障食品的卫生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体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促进人体的健康。涉及的产业多、领域广,要求相关人才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疾病的营养防治,掌握饮食辅助疗法,能够对食物中的基本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同时掌握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胜任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具有正确三观、良好道德品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1]。

2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要性

2.1保障食品卫生,营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食品卫生也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苏丹红鸭蛋,染色馒头,水饺中的“霉青菜”,增加动物瘦肉量、降低成本的瘦肉精,回炉面包,毒生姜,豆腐中的吊白块,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以及近来的塑化剂事件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形形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人们造成了恐惧心理,给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带来了严重影响,从侧面反映了当今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同时水土污染、农药和花费的滥用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性问题。强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一系列的恶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造成的恐慌,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造健康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2]。

2.2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设了医学专业类的食品营养专业。目前我国培养的相关人才大多在医院的营养保健科工作,而面向普通大众的医学营养专业人才稀少,这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求相悖。近年来,我国政府将改善民众营养健康水平指定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而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止要求卫生安全,更要求其具有营养价值。以此,应从分子水平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完善现代食品营养理论,阐述食品对人体病理状态的治疗功效和影响,研发新型营养补充剂和健康食品等[3]。

2.3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相连甚密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卫生饮食的重要性。人类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食物中的毒有害物质极易因富集作用而大量富集于人体。避免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卫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重食品的卫生安全而忽视食品的营养品质是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污染,同时也涉及食品中营养物质被破坏的问题。食品必须含有基本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食品的营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人们日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缺失,会导致人体疾病。只有对营养和卫生同时加以管制,才能全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发展有效措施

3.1提高对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涵盖和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餐饮、烹饪与营养科学、医学营养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专业。因此,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高等院校、相关企业乃至全社会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对于社会层面而言,要时刻保持对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历程的宣传和报道,保证相关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为民众了解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提供便捷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对于高等院校和学科相关部门企业,应着重于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的充足、技术的先进和硬件设施的完备等,以此来全方面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条件,最大程度上优化学科建设环境。

3.2提高学科人才队伍的专业性,提高学科整体发展水平

由于我国目前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不够重视,专业人才缺失,工作效率低,导致我国食品卫生问题频发。因此,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及时补充和储备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帮助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形成完善的体系化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模式,体现出发展与建设该学科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降低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使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工作环境。另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需严格把控,选拔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科的创新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科的创新发展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内部及有关学科发展单位对食品安全教育、食品营养和食品监管制度等分支学科的人才教育工作。对于高等院校,高素质的教师团队能够有效为学科建设提供动力。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以座谈等多种形式积极学习,完善知识体系,使现有教师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和标准,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提高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的占比,适当缩减理论教学课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能力,建设专业的教学人才团队。

3.3开展社会性普及教育,提高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目前我国社会对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现状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低,这极不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全方位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积极在普通群众中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普及,加大力度推动学科建设,提高社会各领域对学科的接受度。这一措施有利于营养与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相关认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建设减低社会因素的阻力。此外,加大发展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力度,促使国内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和理论性指导,进而在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工作和相关企业间形成稳定的交互性资源的共享和流通[4]。

3.4调整、优化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计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因此,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建设应立足于现有的学科基础,调整和优化发展方向,逐步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使高校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教学质量,如: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搭配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保留相应的自学空间,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难点问题上,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复合型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营养与食品安全是目前影响国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针对目前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积极探索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符合的新型发展道路,为营养与食品安全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晶.食品安全与营养学科的发展及其必要性[J].食品界,2017(6):36.

[2]李海萍.探究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3):196.

第4篇

食品安全是全球面临的挑战,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挑战。在欧洲,尤其是法国,食品安全水平非常高。很多的法国消费者喜欢吃半加工食品,所以对微生物方面的要求很高。尽管法国有一些非典型的饮食习惯,基于食品爆发的疾病,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疾病,爆发的比例比10年前大大下降,这归功于有一个好的食品链,一个“从农场到餐桌”的好的追踪体系。

风险管理是很复杂的问题。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地区,公众对风险非常敏感,尤其是食品安全的风险,会导致公众对政府部门不信任,提高公众的信任度也是其面临的挑战。

2010年,法国建立的ANSES(法国食品、环境和职业健康与安全局),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整合。ANSES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人类健康、食品链、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动植物健康等。ANSES成立的基本原则就是将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分开来。不同的政府部门会承担不同的责任,ANSES在交流方面具有独立性,用法律来确保所有ANSIS的报告都能公开,政府的独立性就是其自身能确定从科学实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

第5篇

关键词 出口食品;电子监管系统;特点;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TS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286-04

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全世界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如何加强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保障出口食品安全,成为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课题。

为创造全新的食品安全电子监管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出口食品检验监管的特殊需求,突出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实现检企双赢,检验检疫管理职能部门研发了出口食品生产专用版电子监管系统,即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化电子监管系统(EFS)。EFS依据HACCP/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开发,基本涵盖了企业原料管理、原料供应商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实验室管理以及产品追溯与跟踪等多方面业务,不仅可实现企业生产加工全程管理,而且能够满足质检执法要求,从而实现监管信息化、通关便利化、查询快捷化和源头追溯化。

1 EFS设计背景

检验检疫部门现有监管模式为:企业将生产计划(新建生产批)、生产过程中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上报检验检疫局,并按照实际需求将完成检验的生产批进行单次或多次报检(报检组批),企业在完成电子报检后,电子监管(iQS)局端系统将自动发起报检单合格评定,电子评定合格后即可快速放行。但是由于食品企业监管的特殊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面向全部出口产品设计的通用版企业端电子监管系统(iQS),无法针对高风险的食品生产加工进行专业化的源头管理、全过程控制和正逆向质量追溯。经过对国内外的调研,目前尚无能够反映食品生产原料控制、自检自控、正向跟踪、逆向追溯等特点的专用监管软件。为此,检验检疫职能部门自主研发了食品生产专用版电子监管系统,即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化电子监管系统(EFS)。

2 EFS功能设计

EFS系统主要包括原料管理、生产管理、实验室管理、品质管理、库存管理、出口管理及质量追溯7个大管理模块(图1),下设原料登记、入库、生产投料、检验结果登记、生产合格评定、组批报检等20个子模块,其简明流程见图2。

3 EFS的特点

EFS系统具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将原辅料管理全面纳入电子监管;二是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正逆向质量追溯功能;三是实现了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监管,从而实现了出口食品检验监管工作关键环节的全部电子化管理。

3.1 原辅料管理

原料安全是食品出口非常重要的一道防线。要在生产加工中去除危害因子往往需要增加成本,还可能困难重重,如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无法在生产中去除而需要控制奶源的品质一样,必须从供应链上游予以确保。

3.1.1 对原料供应商的维护和管理。原料供应商的信息维护和评价管理能够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控制原料质量。因此,EFS需要企业维护原料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并能够将原料信息和供应商进行关联、修改供应商信息和删除供应商等功能。

3.1.2 原料的实验室管理。对原料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工作中,EFS系统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指明原料批号和检验项目;另外,EFS有对原料进行预检的功能,这是指在原料登记接收前的检验,此时无企业登记的原料批号,需要指明原料名称和检验项目。

3.1.3 原料出入库的管理。EFS对原料的使用有着科学严格的管理,系统要求对原料入库出库都必需进行准确登记,并可以查看到所有原料批的出入库明细。系统可以对已经创建的原料批进行库存查询、增加入库等入库操作和对原料批的生产投料、不合格剔除、其他出库等出库操作,同时还可将原料的出库数重量对入库数重量进行核销,以确保原料的规范使用。

3.1.4 关联检验单。原料在入库检验后需要同检验单相关联,创建后的原料批和原料批关联的检验单可在原料登记界面查看,确保对原料的质量控制。

3.2 追溯功能

在国际上,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部分食品必须具备可追溯性要求,欧盟管理法规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肉类食品都能够进行跟踪与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日本在2005年之前就建立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建立发达国家建立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由此可见,我国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食品,而且在食品发生问题时,可追本溯源,查找问题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也是打破国外因食品安全追溯而设置的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我国食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1]。EFS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食品链的溯源,做到了企业内部溯源,并根据“一步向前,一步向后”原则,做到外部溯源的节点管理。

3.2.1 EFS内部溯源。内部溯源是食品链溯源的基础和关键。内部溯源环节一般比较复杂,其中涉及到多种原料的投入和1种或1种以上产品的产出,EFS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做好产品的定义和批次的确定,加工型食品溯源类型见图3[2]。

3.2.2 EFS的外部溯源。外部溯源的实质是食品链上的“节点管理”,EFS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记录供应商信息,确保入库原料的识别信息,生产出的产品也可通过标识信息和收货人信息有效地向后溯源(图4)。

3.3 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监管

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EFS要求企业在自我规范原料管理、原料供应商管理、实验室数据管理以及企业质控要求的同时,按照检验检疫机构要求将生产过程数据、报检数据实时上报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机构不仅可实时通过电子监管局端系统、CIQ2000系统了解到企业生产过程、出口申报情况,还可通过远程、下场检查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生产投料情况、原料来源等,激励和帮助生产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可便于检验检疫部门日常监管,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可一查到底,不仅可追溯到原料供应商,还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检测质量进行验证重新考察。

3.3.1 产品跟踪。即从原料供应商信息追踪到原料批、生产批、组批,最后追踪到报检批。如图5所示,选择追踪类型为原料,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即可显示出原料采购信息。选择任一原料,点击追溯,显示追溯数据(图6),即可见该批原料共用于生产批的生产情况、出口国家等信息,选择批号为“5001”的生产批,即可显示3个组批号,显示出组批时间、输往国家等。

3.3.2 产品追溯。从成品向原料的逆向追溯,是从报检批追溯到组批信息、生产批、原料批,最后追溯到原料供应商信息。如图7所示,在追溯类型处选择组批,输入查询条件查询组批号7选择组批号,点击追溯,即可弹出图8页面,显示组成该组批的生产批、产品名称、输往国家、生产批状态、评定状态、建批时间、结束时间等。选择生产批,点击追随即可显示该生产批所用的原料情况及原料建批编号、供应商信息等。

4 应用前景

4.1 标识识别技术的应用

要做到食品链的溯源,在技术上必须满足唯一性标识和识别、数据获取和记录、节点管理、信息交流的原则。食品链溯源系统实质是以标识为技术载体的信息记录系统,如今各种信息自动标识记录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如条码、FRID、磁卡等自动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食品溯源带来了极大便利,并有力地促进了食品溯源系统的快速发展。

目前,EFS系统标识记录手段全部为手工输入,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受限。未来EFS系统将考虑利用信息自动标识记录技术,将产品入库信息阶段的信息录入转换为扫表识别。另外,由于食品链上游原料供应商无法全部采用标识记录技术的限制,EFS原料登记环节信息录入方式将转变成以扫描识别为主、手工输入为辅的方式(表1)。

4.2 风险等级评定

4.2.1 原料风险等级评定。食品原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成品的质量,但是食品原料种类多、品种杂,要逐一排查潜在的危害因素,不仅耗费精力,效果还差。为将有限的资源最合理地运用到原料安全管控中,EFS可在今后设置原料风险等级评定。首先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高低,将原料分成甲、乙、丙3级,确定关键原料明细;然后针对供应商的供应量或供应风险,将供应商分成A、B、C 3个等级,按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3]。

4.2.2 监管风险等级评定。在局端设置风险等级评定,根据风险要素、食品风险因子、风险因子级别及发生频率判定食品风险等级,并结合企业质量状况、诚信情况、体系运行情况等,综合进行等级评定,对不同风险等级食品的不同类型企业采取不同的检验监管措施,实现高风险食品严密监管、低风险食品快速验放。

4.3 实现局端同步

目前,企业端的整个监管过程在局端还无法看到,下一步将实现企业端与局端同步进行,即在局端可以网上监管企业原料采购环节、制定原料卫生检验项目、审核企业风险监控情况等,确保企业监管有效运行。

4.4 成为全国范围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个人拥有的资料不同。食品供应链中的各个相关利益者之间都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高质量的食品被低质量的食品“驱逐”出市场。优质安全的食品被迫退出市场,劣质食品大行其道,食品生产者也就有大量生产劣质食品的动机,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信息不对称还会导致道德风险,食品生产者有机会主义的心理,故意夸大产品质量,经营出售劣质食品,严重冲击整个市场,使得市场安全食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4]。

面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该共同肩负起控制和处理的责任。因此,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真实了解食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势在必行(图9)。EFS可成为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平台的有效组成部分。今后,只要通过相关的终端设备,就能马上了解食品生产过程的所有信息,而不是像以前只能通过企业的广告或相关宣传了解有限的信息,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这样消费者与生产者和销售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可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政府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获得很多相关信息,如果食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也可以通过食品追溯体系有效地识别出发生问题的原料或产品加工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实行惩罚措施。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网络的追溯信息共享平台已成为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

5 参考文献

[1] 王风云,赵一民,张晓艳,等.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况[J].农业网络信息,2008(10):134-137.

[2] 秦玉青,耿全强,晏绍庆.基于食品链的食品溯源系统解析[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85-88.

第6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保藏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检验检疫学、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食品毒理学、现代食品安全科学、食品免疫学、食品感官评价、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企业管理等,食品环境学,食品品质控制学,食品添加剂学,食品质量管理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行业对于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人口的增长和新食品的开发都为增加就业提供了机会,所以食品营养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目前人们特别关注食品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就业应该不成问题。

毕业生一般选择继续深造,因为国家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渐向尖端人才发展。毕业后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拓展阅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餐饮业、贸易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 餐饮业;

3 贸易/进出口;

4 酒店/旅游;

5 其他行业;

6 批发/零售;

7 新能源;

8 互联网/电子商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厨师、品控经理、中餐厨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厨师;

2 品控经理;

3 中餐厨师;

4 厨师长;

5 行政总厨;

6 西餐厨师;

7 食堂厨师;

第7篇

[关键词] 食品贸易;食品安全;改革开放;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工业是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有效地参与世界食品资源配置战略,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有效地增强了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在食品安全控制和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健康发展方面正在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

与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食品工业,制订了一系列支持食品工业发展的政策,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使食品工业形成门类齐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et益丰富、运销网络较为通畅的生产经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大产业。中国食品贸易发展迅速,出i:1食品安全程度也大幅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外汇。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工业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WWw.133229.Com

1.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考察贸易竞争力的指数:世界市场份额(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gl)来分析改革开放30年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变迁。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中国食品出el的绝对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平稳。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1990年上升至2.49%,2000年。2002年均维持在3%以上,但是2003年开始又有所下降,到2005年跌至3.61%,2006年略有上升,为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1990年为12.67%,2000年降至5.44%,2006年进一步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这与中国世界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上升并不矛盾,因为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只说明中国食品出口相对于世界食品出口的上升,并不能说明中国食品工业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这也与技术含量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以及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缓慢的现实相符。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的竞争力变化。考察

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发现,中国的食品贸易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并且正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985年,1989年间,中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从0.42降至0.15,1990年开始回升,从0.26升至1993年的0.54,为历史最高水平,1994年以后又开始下降,到2004年出现负值,2005年仅为0.07,2006年略有回升,为0.1。从中国食品出口与进口贸易额的差额来看,中国是食品的净出口国,除2004年外,1985年一2005年间中国食品贸易差额均为顺差,其中1994年最高,食品贸易顺差达到71亿美元,到2005年降至30.94亿美元,2006年食品贸易顺差为49.47亿美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

中所占比例的大小。1985年一1991年间,中国食品rca指数大于1.25,中国出口食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是1992年以后,中国食品贸易rca指数逐年下滑,1998年以后低于0.8,国际竞争力很弱,并有继续降低的趋势。2001年中国食品rca指数降为0.7437,2002年~2006年分别降为0.6804、0.6030、0.5117、0.4946和0.4608。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间形成的双向流动。国际上最常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格鲁贝尔一劳埃德指数(简称gl指数),gl指数越小,表明产业间贸易比重越小;gl指数越大,表示产业内贸易比重越大。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可知,中国食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的。20世纪80年代基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进入90年代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增高,2001年为79.41,2003年为87.51,2004年、2005年、2006年均高出90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特征非常明显。

2.中国食品贸易的世界地位不断提升

全球食品产业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规模化和集中度突出。

随着食品贸易格局由传统格局向现代格局的转变,发达国家在食品贸易格局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目前世界十大食品出口国为: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十大食品进口国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中国。中国是唯一进入食品进出口贸易额前十位的发展中国家。

从世界市场份额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在十个国家中美国的出口食品

世界市场占有率始终排在第一位,荷兰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2000年开始,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法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居第三位。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变化幅度也不大,始终介于2%。3.3%之间。

从tc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的tc指数水平较低,从

1990年的0.17下降为2006年的一0.07。这是因为美国在大量出口食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食品,2002年出现食品贸易逆差,2005年的逆差为111.75亿元,美国从而由一个食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法国、加拿大均为世界食品净出口国。

从食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1990年一

2006年期间,美国食品出口rca指数一直保持在0.9~i.2之间,贸易竞争力水平一般;荷兰食品的rca指数较高,介于1.8—2.2之间;法国rca指数均高于1.4,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rca指数由1990年的1.38跌至2005年的0.49,贸易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与食品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相吻合。

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根据wto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美国、西班牙、中

国均属于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较高的国家。以2006年为例,美国食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为92.59,西班牙为96.67,中国为90.26;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次之(见表1)。

3.中国食品贸易结构多元化并呈现较高集中度

中国食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特征表现在各类食品贸易的规模和比重的变化上。根据wto

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从1995年~2005年各类食品的贸易规模和比重变化上来看,

增减变化的趋势和幅度差异均比较大。1995年水产品出口规模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29.2%;其次是畜产品,出口占比为25.16%;蔬菜出口为第三位,出口占比19.17%;水果的出口占比为5.08%。到2007年,水产品出口仍居第一位,出口占比33.29%,蔬菜出口上升到第二位,出口占比21.27%;畜产品出口下降为第三位,占比为13.80%;水果出口跃居第四位,占比为12.78%;粮食出口占比从1991年的1.17%上升为2007年的7.59%。茶叶和坚果的占比比较稳定,但是干果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

中国食品进口结构变化较大。1995年食用油籽仅占中国食品进口的1.14%,到2007年,

占比已经高达37.2%,贸易规模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植物油进口占比较为稳定,1995年为25.38%,到2007年下降为20.89%,居食品进口第二位;畜产品1995年进口占比为15.36%,2007年为20%,居第三位;粮食进el曾居中国食品进口第一位,但是到2007年已经降至第六位,占比从1995年的37.69%下降为2007年的1.66%,是波动最大的进口食品。

4.中国食品贸易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食品出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出口市场相对较为集中。从地区分布

看,亚洲始终是中国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5年亚洲市场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67.84%,2006年为62.69%,2007年为60.83%;欧洲是中国食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到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4.7l%、16.3l%和18.1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美洲为中国食品出口第三大市场,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占中国食品出口总额的11.86%、13.76%和13.59%,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出口市场较小,三个大洲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左右,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从单个出口市场考察,2005年.2007年日本、美国、香港、韩国和俄罗斯始终位于中国内地食品出口市场的前五位。五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7%。从出口的国家

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分布看,2005年。2007年日本仍位居中国食品出口市场第一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23.85%;欧盟(25国)居第二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3.44%;美国居第三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1.97%;东盟(10国)居第四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10.63%;韩国居第五位,占中国食品出口的9.82%。日本、欧盟、美国、韩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出口市场,其出口额在2007年合计占中国食品出口的59.41%,说明中国出口市场集中度很高。

5.中国食品工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食品工业开放较早,吸引外资较为广泛,外资进入形式多样。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鼓励国内食品企业以合资、合作、补偿贸易等形式参与国际贸易,同时还接纳了部分行业的跨国公司以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在这种政策支持下,食品工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此后,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跨国食品公司来华设厂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并普遍开始采取长期战略、全国战略和本土化战略,着眼于在中国境内的整体布局和长远发展。位于全球食品工业前50位的大型跨国公司大多已在中国各地区设立了合资公司、独资公司、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等经济、技术机构。中国食品加工业对外联系的提高反映了食品加工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食品工业对国际经济环境依赖性的增强。

6.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一直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中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

制度,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进出1:1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8部法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8部法规、《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18个部门规章、国家食品标准1800多个(其中强制性国家食品标准634个)、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近746个,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中国非常重视食品出iz:l安全的管理问题,食品出口需经过五个步骤:对出口食品的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施备案管理;对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实施卫生注册制度;在生产过程当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实施全过程监控;出el食品还要按要求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或标识,以便进行追溯或对问题产品的召回;在出口前,中国还要逐批进行检验,合格的才可出口。如果进口国有要求的话,还会为食品出具官方证书。无论是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上,还是在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中国都采取了非常负责任的态度,建立了从食品生产到出el的全过程管理体系。

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的食品安全合作机制在促进双边和多边食品安全合作、保证进出口食品

安全、解决各方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根据wto公布的世界货物贸易数据,198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为2238.32亿美元;1990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达到3155.59亿美元;1995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达到4526.85亿美元;2003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达到5514.96亿美元;2004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321.91亿美元;2006年世界食品贸易规模突破7000亿美元,达到7548.37亿美元。庞大的世界食品贸易规模、富有潜力的世界食品市场前景、食品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包括中国在内的wro成员国的食品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食品工业将逐步进入加速成长期的中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食品需求量持续增

加,尤其是中国居民收入由较低水平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食品工业的产值、从业人数及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将不断增加。中国食品贸易状况取决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此,未来应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方面发力,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的竞争力。

1.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现行食品工业体系中。属于嗜好类产品的烟草加工业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利税比重很

高。将食品属性很弱的烟草加工业包含在食品工业体系内,因其利税等经济效益指标贡献很高,抬高了以平均值衡量的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掩盖了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经济效益偏弱的现实。如果将烟草加工业排除在外,食品工业的地位和经济贡献将明显降低。食品工业的经济贡献过度依赖嗜好类的烟草产品支撑,反映了我国食品工业结构欠佳。

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

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构建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食品装备制造业、建立现代食品物流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比重不断增大,将促使食品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膜分离技术、微胶囊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冷冻干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在内的食品高新技术能够不断开发出新食品材料,实现食品营养质构的人工重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紧密相关,将成为中国未来食品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中国食品工业与前后向产业关联度增强

食品工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力,它不仅取决于食品工业本身的企业组织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还取决于前向的投入原料的农业、投入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以及后向的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和制造以及食品流通和消费分散在各大产业中。食品工业布局与农业生产布局衔接不紧密,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生产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3:1,中国仅为0.5:1;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70%以上,中国则只有8%。未来国际食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加工业的规模和科技水平方面,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来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此,就需要推进规模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现代食物产业,在大力发展优质食物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工种植养殖的各种初级农产品资源,拓宽加工范围,开拓加工领域并积极开发野生资源。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加工业与金融、保险、信息、运输等相关产业的有机联系和协同效应。

3.中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消费已经由量的追求转向对质的追求,向质量、营养、方便、安全的目标转变,食

品消费结构变化加剧,对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制订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中国食品工业中食物资源粗加工多,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正处于成长期。目

前中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仅为30%,远低于发达国家60%至80%的水平。优化食品工业产品结构,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向精深加工发展,进行多品种、多层次、高附加值的加工,使加工食品方便化、适用化、系列化、多样化。运用新技术大力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不同消费者饮食特点的传统食品,实现传统食品现代化,现代食品国际化。畜牧、养殖、采集、水产等劳动密集型食品产业,中国特有的可食资源、地方特产禽畜、果蔬、黄酒、白酒等特色资源食品产业,中国烹饪餐饮产品、保健食品、名优食品等风味食品产业,均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的贸易增长前景。食品业应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跟踪,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变和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更应加强食品安全,带动多类食品产品提高质量、档次,增强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力。

4.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中国食品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小企业比例高,技术水平低,同质化

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食品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有限,主要从事食品生产活动,缺乏研发机构和经费投入。随着行业整合及行业成熟度的提高,行业利润向大企业迅速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将担当起行业资源整合的重任,积极适应消费升级、注重品牌培育、渠道建设与管理绩效持续改进的中国本土优势食品企业。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食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面临着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的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国食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食品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关注食品安全,目前,除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国际推荐操作规程:食品卫生的通用原则》及其附录《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以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2005年制定并颁布了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is022000:2005标准。争夺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主导权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方面,积极争取承担起草工作,以保证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充分体现本国利益。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f3趋严格,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各国还是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些差异既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也反映出各国在风险意识、科学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上的差别。不同的食品安全

标准在国际贸易环境下难免导致贸易冲突。食品安全标准不断趋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

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是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食品

贸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食品安全立法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兼收并蓄国外先进的立法经

验和知识,包括世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立法的先进思想和理念,食品安全国际组织的指南或示范性标准,以及wto/sps和wto/tbt协议,加快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以及配套法规的规章起草,依法管理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监督食品质量,制定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消费的政策。

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政府应加快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进程,增强制标的科学性,推动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更多地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从源头抓起,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主要环节全部纳入标准化控制;建立食品市场准入门槛,确保产品质量适应目标市场要求;健全食品质量检验检测和监控体系;建立食品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降低检验检疫管理风险及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做好质量体系和环保体系等认证工作,确保出口食品质量等。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中国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与食品贸易的tbt/sps预警机制,完善的预警机制包括检验检疫信息收集、传播、决策、反馈系统。通过建立国内外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及合格法定程序数据库、wto/tbt、sps通报评议数据库、出口企业及产品数据库、专家数据库和典型案例数据库,实现查询、通报、评议、预警和咨询五大功能,使食品出口企业可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方便快捷地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结构的变化动向和国际上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等信息,对wto成员国特别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有关措施、标准和合格评定的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研究和咨询,为国内企业争取更多更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4.严格把关,保障进口食品安全

中国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应全面加强进口食品的风险分析工作,严格对出口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进一步规范进口食品、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工作。加强口岸能力建设,提高进i:1食品的检验检疫水平和执法把关能力,对大宗、重点食品要实施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敏感食品的非法入境行为,查堵非法入境食品的销售渠道。

5.增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贸易争端处理能力

中国政府应尽快具备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争端处理能力,善于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根据

wto/sps协定,有效地排除贸易障碍,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解决纠纷,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

6.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加强食品安全国际合作

食品贸易的增加将会促使食品监管部门对外交往增加,食品安全领域多边、双边国际交流与

合作增加。中国政府应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采取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尽力争取将本国已具有优势的项目标准纳入到国际标准中去,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中国的意见和要求。同时应注重食品安全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技术专家参与各类食品安全技术培训、研讨、交流和水平比对等活动,并欢迎国外技术专家来访、学习和培训。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应通过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提升食品贸易竞争力,更好地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立才,黄祖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

[2]白丽,马成林.世界食品体系的结构性变动与各国的食品安全控制行动[j].中国标准化,2005(11).

[3]王金玉.国际标准竞争的态势及中国的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10).

[4]鲍晓华.wto.tbt/sps制度框架和中国产业安全[j].经济管理,2005(23).

[5]陈卫平,侯晓霞,王长春.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