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快速思考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9 17:26:31

序论:在您撰写快速思考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快速思考的方法

第1篇

罗志军书记在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推动江苏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江苏实现“继往开来,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和关键。然而加快转变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转、随意转。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盲目转更不行。转变发展方式既要达到预定目标,即转变成功,还要努力降低转变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要提高转变的效率。显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需要科学、有序推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方向和总要求,对于各个地区而言,转变的基础、条件和迫切程度不同,对转变的期望和目标也不同,实际转变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性质。用经济学的语言,转变不是同质的。因此,江苏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探索符合江苏实际、彰显江苏特色的转变之路。转变的基本原则,一是顺应发展规律,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二是彰显自己的特色,进一步强化优势,消除劣势,实现协调、稳定发展。

把握转变内涵: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没有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企业是创新和转变的主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让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普遍、持续行为。市场是企业创新的依托平台,企业一方面通过市场获取创新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检验甄别创新成果、获取成功收益。在宏观层面,市场起到了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和创新成果的放大作用。政府不是创新的主体,因为政府既不了解市场对创新的需求,也不承担创新的风险。事实上,没有政府,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也会进行科技创新。但问题在于无法形成持续,因为成果会被模仿,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强权保护创新者利益。因此,政府的作用,一是保证市场机制有效,二是保护创新者利益,保护力度越大,对企业创新的刺激作用就越强。当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时,不仅该企业的创新会持续下去,而且会成为其他企业普遍的效仿榜样,这就促进了整个经济的转变。

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在整个创新和转变过程中科研机构是配合企业运作的,并不发挥独立作用,技术与资本、劳动、信息等一样,是企业创新的要素之一,既可以内化为企业的一个部门,也可以通过研发外包来解决。因此,转变的重点在企业,研发可以通过企业的需求来带动。产学研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策结果。

从模仿走向创新:江苏转变的核心含义

以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经济发展基本路径属于跟随和模仿。乡镇企业发展是在上海“老大哥”直接带领下,从生产零部件配套起家,开放型经济向广东、福建学习,发展民营经济向浙江学习。尽管江苏在学习模仿中有自己的创新,但始终以别人为标杆,是方向既定的战术追赶。

模仿是指后起者对先进者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的行为。亚洲“四小龙”等例子表明,模仿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人口众多、空间狭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差的江苏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质上是成功模仿的结果。

必须指出,江苏能够成功模仿的关键因素,就是政府主导。政府不仅通过行政手段层层推动,而且指出发展方向、组织观摩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交流推广,形成了规模化运作,大大提高了模仿效率,降低了模仿成本。

模仿虽然是后起者的捷径,但也具有无法避免的内在缺陷:一是模仿有成本,包括学习试验成本、模仿失误的成本。二是模仿容易忽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模仿只能缩短与先进者的差距,超越先进者必须依靠创新。实践表明,模仿的负面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时间越长带来负面影响越严重。

模仿既是江苏经济过去30年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功之道,但长期模仿也带来了增长粗放、结构失衡等矛盾,并日益成为严重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障碍。因此,从模仿走向创新、从跟随走向领先、从发挥后发优势转为形成先发优势,这是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含义。

优化资源配置:江苏转变的目标取向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并呈现热火朝天的态势。发展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发展新兴产业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所起的作用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不能完全替代和涵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实上,集约发展还是粗放发展与产业本身无关,传统产业依托科技集约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新兴产业也会粗放发展,IT产业多年前就成为江苏的最大产业,但并没有改变江苏经济粗放发展的局面。

因此,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这是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推动转变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抓发展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突破瓶颈约束;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善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优化配置化解粗放矛盾。如果说,过去30年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如何把要素动员起来,如何引进要素,解决要素不足的问题,那么今后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要防止以新兴产业发展替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防止新兴产业的粗放发展。

增强内生增长机制:江苏转变的重点任务

大规模引进外资企业,是江苏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江苏能够顺利实现“第一个率先”,开放型经济功不可没。但是,大规模引进外资企业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一是导致江苏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过度依赖,受国际经济的波动和冲击明显;二是导致江苏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薄弱,江苏拥有庞大的加工产业却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体系,更没有培养出一大批企业家;三是形成了招商引资力度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格局,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引进外资的规模,于是招商引资成了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官员替代了企业家的作用。

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企业家的创新,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也是江苏经济与浙江经济的差异所在。因此,江苏要实现经济持续领先的目标,必须着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让经济发展回归本源,形成开放经济和内源经济双强、两轮并驱的发展格局。

突破路径依赖:以理念转变推动实践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突破原有模式和路径依赖,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理念转变才会有实践的转变,解放思想依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前不久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访问浙江,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紧紧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爆发式增长,给代表团很大启发。而在北京,一家名叫京东商城的电子商务企业更是飞速崛起,2004年刚刚创业上线,201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2亿元,占中国自主式B2C市场销售额的1/3,今年有望达到280~300亿元。在谁拥有互联网、谁就拥有未来的信息时代,北京有新浪、搜狐、百度、金山、空中网等上市公司,广东有两大中国门户网站――腾讯和网易,上海有网络游戏龙头的盛大,浙江有电子商务第一品牌阿里巴巴,江苏却还没有一家。

自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推动,但服务业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地方仍然没有突破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路径依赖,继续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大量发展加工生产项目。事实上,江苏的资源环境已经无法支撑以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与周边省市相比,江苏的自然资源禀赋严重不足,人口高密度集聚,资源环境矛盾更加尖锐。江苏的人口密度比粤、浙、鲁分别高出40%、48%和26%,但建设用地占比是粤、浙的2倍;江苏的人均水资源仅为粤、浙的31%和29%,但单位GDP的水消耗比粤、浙高出36%、85%,工业用水量是浙、鲁的4倍和8倍;江苏单位GDP的能耗也高于粤、浙。

必须打破传统理念和经验主义的束缚,突破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路径依赖,江苏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不仅是趋势,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强化转变激励:从政绩驱动到财富驱动

江苏吸引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是全国最多的,但为什么吸引不了马云这样的创业者?最近强势崛起的京东网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是江苏人,为什么不选择在江苏发展?科教是江苏最有资格引以为豪的优势,南京的大学是全国各省会大城市中最多的,但科教优势为什么始终没有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

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一种现象具有普遍性质时,一定与体制机制有关。江苏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却没有吸引创业者,这同江苏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有关。首先,江苏的政府主导经济程度较高,政绩驱动力度大,在追求GDP快速增长的导向下,各地政府都重视引进大项目,给以更多的优惠政策,这必然减少对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支持。尽管这是全国各地政府的通行做法,但江苏由于外资大项目多,政策倾斜效果更加明显,政府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大企业上,小企业和创业者更难以脱颖而出。其次,政府主导经济是建立在对官员的政绩激励机制上的,其激励的对象是官员,与企业和创业者无关。近年来江苏也鼓励创业,重视对创业者的扶持,并对创业成功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但这种事后激励的面很窄,效果有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要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这需要一种广泛的社会激励机制。必须从政绩驱动转为财富激励,把激励对象由官员转为创新者,即让创新者的创新成果能够通过市场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逐步实现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动。财富激励的核心是形成可以效仿的示范效应,关键是让创新者能够获得更多收益。一些地方仍然习惯于用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去鼓励,其实补贴只是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不能形成持续收益,所以也形不成普遍的激励效应。

规范政府行为:尊重企业和敬畏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和欧洲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则是以市场作用为基础、政府加强政策促进的混合推动型。在我国行政色彩浓厚的背景下,后一类型更具现实借鉴意义,即通过行政推动来实现有效启动。特别是一些影响转变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政府的推动几乎无法解决。然而,在发挥行政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由政府主导经济向市场主导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是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要尊重企业和敬畏市场。转变的关键在企业,必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不能把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庸和实现政绩的工具。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创新,千万不能替代市场,走上政府主导的老路。企业行为取决于市场机制,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经营管理,其动力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失败的恐惧。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展作用,不要干预市场,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市场中的创新活动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

形成稳定预期:从政策调控到制度规范

创新有风险,转变有成本,要推动创新、加快转变,必须增强创新和转变的收益预期。企业创新的动力与收益预期成正比,预期收益越大越明确,创新和转变的动力越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政策调控,并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口号下,频繁变动政策,让企业处于不断变动的政策环境中,企业创新的收益无法预期。当企业家不得不把许多精力放在应对政策环境的变化上面,必然影响创新。如果创新收益无法预期和锁定,企业家只愿意做见效快的短期投入,而不愿进行回报时间较长的创新开发。更重要的是,政策频繁变动会带来企业交易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第2篇

【关键词】郑州 纺织业 特点 优势 措施

郑州作为建国后中部地区新兴的工业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纺织产业。从全国情况看,郑州纺织产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较好的发展基础。当前,应抢抓机遇,强化措施,推进郑州纺织产业再度赢取辉煌,推动纺织工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一、郑州纺织业的历史形成及特点

(一)起步早

郑州的纺织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1951年在郑州建成了拥有3万枚纱锭的郑州棉纺织厂(郑州第二棉纺厂)。之后,在郑州西郊先后建成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5个大中型棉纺织企业。一条从陇海铁路引铺的铁路专用线,把几个棉纺织厂汇集到了全国交通网中。当时,5个棉纺厂总投资1.76亿元,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形成了著名的中国郑州纺织城。

(二)基础好

郑州市是我国老纺织工业基地,50多年来,纺织工业作为郑州市的“起家产业”,为郑州市的财富积累、出口创汇、劳动就业、人才培养、城市发展等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累计为国家创利税7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建厂投资总和的29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郑州市基本形成了棉纺织、化纤、针织、服装、家用纺织品、纺织机械器材等门类相对齐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相当好的人才和技术基础。

(三)档次高

多年来,郑州市把纺织产业一直作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投入,谋求创新发展。产品形成系列化。多次荣获国家金质奖、银质奖、部省优质产品奖、省级金奖枚、海内外用户赠送产品质量金奖等荣誉,并有多个品种被列入省、市免检产品。产品先后出口美国、德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四)改制顺

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变革,为拓展纺织企业发展空间,2005年6月,郑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改制搬迁、筹集资金、战略重组、加快发展,构建与郑州市工业城市相匹配的纺织平台”的战略决策,为郑州纺织工业的崛起定位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郑州豫丰公司(原郑州二棉)、一棉公司、瑞龙公司(原郑州六棉)先后与锦艺集团合作,三棉公司与河南平原控股集团合作,四棉公司与河南盛润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杠架协议,之后三家投资方又在目前全球经济滑坡,纺织行业大面积关门停产的情况下,毅然举牌受让了郑州一、三、四棉整体产权,给郑州纺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纺织产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1]。

二、郑州纺织业发展的优势

当前,郑州市发展纺织产业具有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区位优势、创新战略、集聚发展、人力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是促进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四大重要支撑。

(一)区位优势的支撑

郑州地处中原,是中国铁路、公路、航空、通信兼具的重要综合通通讯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近二十年来,郑州形成了以银基商贸城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服装市场,聚合构成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服装批发王国,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和物流中心,这给整个纺织产业链带来了极大的促进。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快速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将为郑州的纺织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创新战略的支撑

目前,郑州正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城市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促进了郑州服装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郑州服装业以每年近30%的速度急速扩张。服装生产企业2000多家,自主品牌50多个,从业人员达到30万。年生产女裤达1.6亿条,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50%,郑州女裤已成为全国女裤的领头羊,涌现出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企业。

(三)集聚发展的支撑

着眼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条,积极推进了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目前,郑州已规划建设了二个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其中,郑州纺织产业园总面积13平方公里。新密曲梁服装工业园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形成了服装产品、服装生产加工、服装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为把郑州打造成全国著名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人力资源丰富的支撑

纺织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大批的劳动力,而且对用工成本也有较高要求。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为省会郑州纺织产业发展提供、成本较低的劳动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抓住这一优势,必将促进郑州市纺织产业快速发展[2]。

三、郑州加快推进纺织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当前,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特别应在优化发展环境、搭建支撑平台、强化集聚发展、加大创新推动四个方面下工夫,推动纺织产业快速发展。

(一)优化发展环境

认真研究郑州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仔细分析当前影响纺织产业发展的问题,结合郑州实际,制定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推进纺织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协调解决目前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设立纺织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搭建支撑平台

纺织产业是融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综合体系,纺织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服务平台支撑。要积极构建集技术研发、网络信息、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一体的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为郑州纺织服装产业提供设计研发、科技、信息、服装文化、产销对接方面的综合服务,按照市场导向、资源共享、开放管理、低标准收费的原则,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服装产业研发、培训和质量监控中心,推动郑州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集聚发展

通过产业集聚发展,能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有利于纺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郑州要进一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纺织服装加工企业进园区进行规模化生产,鼓励名牌企业、著名设计师到园区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和投资办厂,走特色化经营之路。

(四)加大创新推动

大力推进创新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机构合作,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加强纺织服装新产品研发速度,特别是要大力开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面料的研发,努力提高纺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市201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展望[R],2013年经济蓝皮书《郑州经济展望》,2013:127-131.

第3篇

关键词:快速发展;城市化;消防工作;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在城市化进行的快速推动下,大量人口聚集,城市人流、物流量集聚增加,尤其是车辆的快速增加,使得全国几乎每一个小区的道路,晚上都变停车场了,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灭火,救人,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城市消防安全运转带来了新的压力。

消防安全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的城市发展过快,就使得城市人口在短时间内过度的集中,城市人口稠密、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集中、财产密度大,给消防安全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一方面增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灾害的破坏性,严重威胁城市的安全,甚至影响经济快速稳步发展。所以,要根据当前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对一个新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首先考虑其消防工作的因素,将消防工作放在城市规划的重要位置,使城市的发展向着一个科学、合理、安全的方向发展。

一、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消防工作的主要问题

现在许多地方只顾着城市的快速建设,却缺乏对其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城市的消防规划比较滞后,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城市消防站及消防装备、消防通信、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都缺乏合理的规划,消防规划跟不上城市规划调整的步伐,留下许多消防安全隐患。市政消防设施缺乏,消防供水不足。消防的水量较小,压力也比较小,在进行城市供水管网的规划时只是考虑了生产和生活用水,未将消防用水考虑进去,供水管网小,满足不了灭火所需的水量和水压要求。并且许多供水管道长时间没有得到管理和维修,有的过于陈旧,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更新,再加上城市的规模不断地扩大,这就导致城市中的建筑物逐渐增多,相应的城市用水也在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消火栓达不到出口压力的规范要求,在出现火灾时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远远大于规定要求。但是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也没有增加消防站的数量,或者是增加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壮大的规模要求,这就使得一个消防站需要管辖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许多,消防设备也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就使灭火的力量大大地减少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道路的规划与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的行驶要求,这就导致城市拥堵越来越严重,从最初的上下班高峰堵,到现在的周末也堵,不但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而且也给城市的消防救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如何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消防工作的困难

(一)对城市的消防设备做好合理的规划,加强对火灾的多发区的消防建设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要对城市的消防设备及设施做好合理的规划和统一的建设,对消防设备不要仅仅停留在建设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设备的维护,要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保持设备的运转良好以及功能的更新,要结合城市现在发展的情况和以后的长远发展的前景做好城市消防的长远发展的工作。

同时,还要对城市火灾的多发点进行重点的关注,城市火灾主要集中在人口及建筑物比较密集的社区,所以,要根据社区的不同的情况对其消防工作进行不同的管理。要建立完善的群防群治管理网络化,规范合理的社区消防工作机制,借助社区人力,加强群众义务消防组织建设。开展经常性的防火检查,保障社区内的消防车道畅通,保障社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定期对社区居民住宅楼的消防设施及公共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二)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加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救援队伍的建设关系着消防工作的救援效率,要加强消防专业队伍建设,除了日常的常规训练外,还要定期对消防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在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多组织一些实战演练,积累其实际的救援经验,提高社会抢险救援能力,使其不断适应日益加快的城市化的建设。

(三)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数量,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

现在私家车的增加,交通的拥堵,给城市的消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容易使消防人员错过最佳的救援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要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消防救援意识,提倡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相应地减少私家车的数量,缓解交通的压力,减轻消防救援工作的难度。

三、结语

总之,要把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消防工作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时要把消防工作的规划放在首要的位置,做好城市整体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增强人们的环保和消防意识,为城市的消防工作当好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思考

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操作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校。因此满足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立足点,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努力方向。为能满足人才市场和企业发展对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需要,高职院校就必须围绕市场开设专业,围绕当地企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实际需要,来培养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定位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文献资料及信息管理的中心,是为高职院校教研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其工作内容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如何服务才能更好的满足当地企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的需求,为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图书馆应思考通过何种方式或利用何种途径来为本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准备好所从事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因此高职图书馆应围绕学院开设的专业选图书,围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选用有效的服务方式,以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应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目标定位。

3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藏资源匮乏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技学校合并或升格而来,由于高职是大专,中技是中专,而国家对大专院校和中专学校人才培养专业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不同,因此为满足高职毕业生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就得对原本并不富裕的馆藏图书进行必要的筛选,这就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专业图书,离高职院校对学生人均图书的要求缺口数量较大,又由于高职院校成立时间短,资金缺口大,对图书的投资有限,因此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方法或何种途径来解决馆藏资源的严重不足,以适应高职院校正常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及今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化已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够实现对基础产业知识及科技资源的渗透 ,促进基础产业在技术结构上的升级换代,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基础产业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从实际的生产来看,我国基础产业的技术构成很不合理 ,在整体技术结构中,先进技术占有的比例严重不足,在技术结构中1/3~2/3的为传统技术,甚至有地方2/3以上的技术为传统技术 ,这种产业结构不仅没有安全保证 ,而且劳动效率低 ,成本费用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 ,给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利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变传统技术为高新技术 ,促使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

5 高职院校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存在的价值与发展动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地方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其建设、发展的目标。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口素质,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还需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地方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不难发现,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还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也是地方政府支持高职教育的动力。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各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地方高职院校发展和壮大的过程。这样地方高职院校将会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6 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可采取的方法与措施思考

6.1 探索构建图书馆联盟的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构建图书馆联盟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有效措施。各地方高校图书馆利用同一地区内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结成联盟,使结成联盟的高校图书馆通过图书馆联盟的运作实现图书馆之间全面的网络互连和资源互连,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局面,图书馆联盟的运作可以增加图书、杂志的数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降低成本,节约资金,提高图书、杂志的利用率和读者的保障率。

6.2 利用新技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的生产、传输空前便捷,导致信息量急剧增长,信息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信息爆炸”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为了适应信息的发展图书馆学界提出了图书馆员要争当“网上信息引导员”、“网络信息导航员”的口号,要求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能选择质量可靠、费用低廉、登录方便的信息源,并熟悉网上信息机构的组成,能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网络导航服务。而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组织与平台,它的出现使得信息导航更加方便快捷。博客是将信息进行分类和筛选后进行,职业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专业设置、本地生产技术发展实际、本地产业升级改造等情况,对网上获得的博客信息进行分类搜集,进行二次加工,编制出专题索引、专题题录等,向用户提供“导航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建立图书馆咨询博客,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撰写的经验总结,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时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经专业老师归纳整理后放置于博客咨询栏目上,让该地区的技术人员甚至全国、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参与,在图书馆参考咨询博客上,定期对咨询问题的回答由专业老师进行评价,对有有创新性的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设专项资金给予奖励,并将其观点或具体做法发表在我院学报上进行交流或推广。读者可以方便地自己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员可以利用博客及时、迅速、精确地答复读者的网上咨询,图书馆可以在参考咨询博客上,方便地开展用户培训网上讲座,加强对用户的指导、教育与培训,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方便、客观地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过滤,得到用户所需要的、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精品,然后利用博客及时性的特点,快捷、持续、定期地向用户通报相关课题的最新动态。另外,在参考咨询博客上,每个参考咨询员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络空间,使图书馆员之间、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图书馆员不仅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读者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博客与其他馆的参考咨询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经常查看他们的博客,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7 结语

总之,只要我们图书管理人员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并不断利用新技术,创造性的服务,我们就一定能迎来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蔡学军.孙宏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10.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转型;供需矛盾;“十二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082-02

适当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纲领,是近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亮点。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等同于停止经济发展,它不是退步,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将国民经济发展与环境、能源问题紧密结合,从而达到高质量、多元化、低损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但是就这一问题的实施而言难度较大,各方面工作内容都需要进行详细安排和统筹,克服政府和民众的困难心理。

1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发展动力、活力、竞争力、协调力、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综合问题,是关系到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福利、经济效益的重大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是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协调经济与环境、能源关系的重要手段。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支柱,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关系着经济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只有从企业入手,改变企业工作现状才能更好地落实经济增长新方式,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贡献。对于企业而言,它的发展动力、竞争力和经济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与企业所处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息息相关,如果经济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那么不管是什么企业都能够得到长久生存,而企业也就不存在实质性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也就无从说起了。为此,只有在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变化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彰显出其生命力,才能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作贡献。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深入了解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先进、科学的技术对企业内容进行统计。

2经济减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我国经济不景气的表现,是受到国外经济影响而产生的问题。其实不然,降低经济速度并非意味着经济不景气,出现了经济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持续地发展经济。改革开放至今,在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源问题都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度的经济发展态势必然会产生高投入和高排放,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经济发展过度,出现能源供给紧张、环境过度破坏等不良问题。

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饱和的态势,在这种条件下要想继续高速发展经济根本不可能,因此只有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从而缓解生态、环境和能源压力。从“十二五”规划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我国经济还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但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降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重视国民经济是一件值得称赞和表扬的事情,然而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并非好事,一旦超过限度,必然会给社会、生态、环境和能源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

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到现在,我国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制,分别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两种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引发的问题也极为严重。长期以来,经济过热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而引发了其他的矛盾和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因为经济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总而言之,经济不能够没有发展速度,但是也不能产生过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理念是我国当今经济发展的最正确决定,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准确信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里程碑。

3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是转变经济方式的必经之路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十分突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特点:

首先,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意味着从片面追求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往往只求数量的扩大,较少考虑质量、生产的代价,产品是否有销路。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不是不要数量,而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生产和服务的优质高效,真正发挥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价值。

其次,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是为了把经济增长的拉力从较多地依靠外需转向内需,从积累转向消费。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向依存度偏高,超过了德国和日本,投资依存度也偏高,超过了消费,这导致经济增长具有不稳定性。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应以国内市场为主,过分依赖出口绝非长远之计,而且积累率过高抑制消费,同样不能长久。

4努力克服前进中的主要困难

4.1把遏制通货膨胀列在优先位置

这次通货膨胀,影响着国内外,原因有多种,影响很深远。油价和米价源于自然资源的约束,涨价有其必然性;房价、教育和医疗之贵,同样有其存在的理由。从总的方面来看,物价调控必须从源头开始。因而,当前我国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金融政策,而不是一般应对通货膨胀的“双紧”。

4.2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呼吁解决“三农”问题,也有过周密方案,但始终是“农业真难,农村真穷,农民真苦”,“三农”上的改变步伐赶不上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对它的期待。

4.3将发展创新作为主要经济发展出路,这是实现经济、环境、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教兴国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观念,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人才兴国、人才强国是最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成果。但是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相比较,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不足,中国是否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不同人们的心中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经济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都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水平,以此来衡量和判断我国社会经济可以发现我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发展的中级阶段,而且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但是就总体进行分析,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快而引发了许许多多的其他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4.4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检验科学发展的最终依据做好经济增长的检验工作,从而落实从实际出发的社会发展观念。这种发展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工作中值得钻研和探讨的全新问题。在目前经济发展中,我国需要改善的民生问题主要包含教育、医疗、住房等,这些问题如何得到妥善解决是民众关心的焦点。

5结论

总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国民经济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就上述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好发展不容忽视,是“十二五”规划的基础,而且是我国未来规划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令人鼓舞、全民不懈努力的现代化发展途径,要做到迎难而上,从而实现科学、稳定、快速、持续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鞍钢,鄢一龙,王亚华.中国“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与指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5-112.

第6篇

任教学科:体育与健康

授课教师:侯云婷

指导教师:郑世海

邹朝晖

授课班级:701班

二O一五年五月二十六日

《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

内容

1.起跑。2.起跑后的加速跑。3.途中跑。

4.终点冲刺跑。5.接力跑,折返跑。6.快速跑综合。

教学

时数

6

单元

教学

目标

1.掌握快速跑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及接力跑的技术要领在生活实际中加以有效应用。

2.掌握增强体能的自我锻炼方法。提高安全运动能力。

3.通过多种方法的快速跑练习,发展无氧运动能力,增强协调性,提高心肺代谢能力,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

4.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通过小组合作练习、研讨、竞赛等方式,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课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策略

1

了解快速跑对身体的锻炼价值,初步掌握各种起跑动作,发展反应能力和灵敏素质。

反应快,蹬摆有力、迅速。

快速启动体验、快速启动的运用练习。强调控制好身体重心及动作的协调性。

2

初步掌握加速跑动作技术,发展力量、灵敏等素质,培养果敢意志品质。

上下肢蹬摆配合。

叫号起跑,追逐跑。

3

初步掌握途中跑动作技术,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蹬摆有力、协调,自然放松。

定距跑,让距追逐跑。

4

初步掌握终点冲刺跑动作技术,发展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不减速地冲过终点。

慢跑做上体前倾撞线动作。

中速跑做撞线动作。

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全程跑练习。

5

合理运用快速跑的动作技术,发展基本身体素质,培养拼搏、向上的意志品质。

传接棒方法、时机。

接力跑,折返跑等

6

提高快速跑动作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步幅大、步频快。

传接棒时机。

分组障碍跑,拓展接力跑等。

《接力跑,折返跑》课时教学设计

——快速跑单元第5课时

一、设计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与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

二、教学对象分析设计

该班(701班)学生共24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2人,便于分组练习。总体速度素质基础一般,但该班学生好胜心强、喜欢集体活动及游戏,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三、教学内容设计

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原则,教师起组织、启发、引导作用,将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通过思考、类比、体验、分析、验证、归纳,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接力跑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为快速跑技术动作的应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立棒式传接棒方法,了解下压式、上挑式传接棒。通过迎面接力,正确掌握立棒式传接棒动作要领和方法。

2.发展和提高学生快速奔跑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理运用快速跑技术,并且以此为契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养成主动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协作、配合,相互鼓励、共同提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激发动机 思考、类比、体验、分析、验证、归纳 合作达成目标 体验成功 身心恢复

六、组织方法思考

本课采用游戏法、竞赛法练习法,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形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使课堂气氛活跃;在体验成功活动中,分成男女混合分组同场竞技,增强竞争性,符合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可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七、教案

教学内容

接力跑,折返跑

授课班级

701

课次

5

1.学习立棒式传接棒方法,通过迎面接力,正确掌握立棒式传接棒动作要领和方法。

2.发展和提高学生快速奔跑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合理运用快速跑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4.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养成主动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协作、配合,相互鼓励、共同提高的能力。

重点

立棒式传接棒方法与跑的方法

难点

传接棒的时机

教学顺序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10′

11′

1.课堂常规

2.徒手操6节:

(各2×8拍)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

4.安排见习生

1.带领学生做徒手操练习。

2.提示学生一定要充分活动开,并注意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3.学生随老师一起活动各关节。

组织:四列横队

1.队列如图示

×××××××

×××××××

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

2.要求:快、静、齐,

精神饱满,认真做操,充分活动。

2’

3’

4’

3.快速反应游戏

(小鸡快跑)

方法及要求:学生分组排号后沿篮球场边线慢跑,当听到报号后,号码符合的学生就近快速跑至篮球场罚球区。

4.快速跳方格

方法:在格子内快速颠步4~6步,练习步频。

教法: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语言或信号指导学生模拟演练 提示指导学生快速跑到安全区点评

学法:主动思考 积极回答

利用所处场地位置听到信号做出快速反应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总结提高

要求:

1.动作快速。

2.反应灵敏。

3.注意安全。

组织:

1.学生分成4组,每组六人。

2.由小组长带领,按次序依次进行。

3.练习认真,发挥潜能。

6’

7’

,

16’

18’

学习接力跑传接棒技术

1.了解接力跑有三种传接棒方式(立棒式、上挑式、下压式)。

2.小组探究学习接力跑立棒式传接棒技术(如何传、如何接、如何快速传接不掉棒)。

3.组织学生展示探究性学习成果,并观看如何合理进行传接棒(传接有没有交错、有没有预跑、传接棒人的手型等)。

教法:提出要求

相互观察跑的动作

体验练习(提示学生并点拨)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要点

验证练习 掌握正确技术组织展示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相互观察、帮助、纠错 提高动作质量

交流、探讨 互评

积极参与展示

1.教师适时语言提示与激励,巡回指导、个别辅导。

2.组织:分成六组

12

34

56

3.要求

细心观察,

认真体验,

积极思考。

15’

17’

10′

12′

折返跑接力

方法:每组第一人持棒跨(越)、绕过障碍,折返平跑将棒交第二人,依次进行。先完成的组获胜。

男生适当让距与女生。

教法:

1.教师讲清方法、要求

组织竞赛

激励评价

2.适时点评。

3.适时参与学生活动。

学法:各组根据组员实际自定棒次 达成目标,体验成功

组织:分成三组,在一块篮球场中进行。

要求:

1.积极练习。

2.注意安全。

3.遵守规则。

10′

12′

3-4’

1.放松

2.小结

3.下课

1.集合放松,放音乐教师领做瑜伽操,学生跟做。

2.小结讲评

3.布置课后练习

4.安排值日生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

1.四列横队散开

2.充分放松身心

3.自评

4.值日生收还器材

3′

4′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接力棒4根

标志物若干

小体操垫3块

预计心率

最高150次/分

平均110次/分

练习密度

第7篇

2010-08-26 23:18:37

许多职场人士在工作中需要写PPT格式的商业报告,如何快速有效的制作报告就成为一个实际的难题,虽然“好”是许多人希望达到的目标,但是仔细想来,其实“快”可能是最重要的目标,因为工作大都比较繁忙,思考报告的同时也常常被电话,会议等各种事情打断。但是,快并不容易,许多人都有一个类似的经历,往往很想好好写一份重要的报告,最后却不知不觉拖延下来,甚至错过deadline,这也是符合拖延症的心理规律的。(参考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所以,如何快速有效的写作报告,成为许多商业人士的愿望,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一个一天半制作报告的办法,写出来和大家探讨。

我在如何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中,提到了逻辑力,善于运用逻辑力,是快速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真正掌握了假设思考的人,才能算是有逻辑力的商业人士。下面说的这种方法,也是基于假设思考的。

目标:一天半写完一份20-30页左右的PPT报告,类型不限。

条件:

1. 了解报告的目标,应该已经很清楚报告目标,而不是一个漫无目标的“创新”,“增长”之类的。

2. 已经做过初步的信息收集(可能是几个小时的网络信息搜索,也可能是一些客户访谈,调研问卷结果,或者自己有一些相关的经验等等)。

3. 自己有一些PPT制作经验,了解报告的结构,善用PPT模板,有一些自己总结分析的常用PPT最好。

4. 具有一天半完整的时间,不被其他工作打扰,非常繁忙的人,可以把头天晚上设定为那个半天。

流程:

头半天:

1. 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间:2-4小时。成果:形成一份解决问题的框架。 方法:可以是自己思考,也可以是头脑风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设定目标。从目标出发,想出可能的原因-假设原因-考虑如何分析,收集信息-分析-相处广泛的对策-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制定执行计划。

难点:假设思考本身是一个难点,根据我实际的观察,了解过这种方法的人,能实际运用的只有5%-10%,心理障碍也是一个问题。

2. 画出故事线,时间:1小时。成果:形成一份空白的PPT。

方法:根据框架,考虑每一页PPT用什么标题,大致要写点什么,快速的把每一页的PPT设计出来,50%可能只有一个标题,自己浏览一遍,觉得故事线没有问题就ok。

难点:设计空白PPT需要想象力,思维紧张的时候需要放松下来,想象自己正在讲解这份文档,思路很快就能打开。

第二天:

3. 根据故事线PPT开始攒PPT,时间:8-12小时,成果:完成PPT报告。

好的方法就是设定好时间。比较复杂,文字较多的PPT熟手大概需要30分钟,所以可以设定30分钟一页,30分钟内想好如何设计表现方式,快速的填上收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