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9 17:26:30
序论:在您撰写国际业务审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整体来讲,我国当前实行的仍然是部分管制的外汇管理政策。对于一些外汇结算项目,需要外汇管理部门直接审批之后方可办理。当然,随着国家简政放权制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汇业务审批审查权限由商业银行直接来执行,即外汇管理部门不再对外汇结算项目进行逐笔审批审查,改由企业直接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但业务合规性审查的责任落在了银行身上。如果银行没有尽到充分的审查义务,那么就要承担停办相关业务、接受罚款、全国通报批评等后果,这些都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业务、效益和声誉上的多重损失。
为此,审计部门在进行国际业务审计时,应将外汇政策合规性执行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审计内容要涵盖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单方面转移等全部业务所涉及的外汇管理政策。经常项目中的货物收支笔数多、金额大,但政策相对统一,执行起来尺度比较容易把握。然而,非货物收支业务,特别是涉及领域众多的服务贸易,业务笔数少,发生频率低,而且涉及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业务人员在进行合规审查时容易发生偏差和遗漏,应作为审计的一项重点内容。至于资本项目,外汇管理部门仍然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主要是相关业务的提前登记和数据录入,审计部门一定要关注业务人员执行外汇管理部门所出具文书的落实情况,同时要关注资本项目支付和兑换的依据是否充足合理。捐赠等单方面转移业务,因笔数很少,在开展国际业务审计时更应给与特别的关注。由于我国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外汇收支宏观形势的变化不断在调整外汇管理政策,审计部门在审计之前一定要做足准备,确保按照最新的政策依据开展审计。
二、贸易背景真实性审计
国际业务的处理依据是企业提供的各种业务单证。尽管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银行可以根据“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简化对一些单证的审核,但这是基于对客户真实业务情况全面了解基础之上的。即使按照单证简化审查原则,银行也应对不同的业务提出不同的审查要求。对于结算类业务,可以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客户整体诚信状况的前提下简化单证的审查,但必须要求客户提供监管部门规定的最基本全套单据并留存已在原件进行业务签注的复印件。而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类业务和对外担保类业务,由于银行提供融资和担保服务的基础是企业的贸易背景,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贸易背景全套资料的审查,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合同、发票、海关报关单、提单、仓单等一切可以证明贸易真实性的资料,并且要仔细审核每种单证上各项要素的内容是否符合银行融资的条件。除查看纸质资料之外,对于一些特殊业务或客户,还可以广泛借助监管部门和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的数据平台来进一步佐证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以防企业贸易单证造假行为的发生,骗取银行资金,影响银行资金安全。
三、客户信用风险审计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业务的操作处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统一的惯例,得到全球银行界和企业界的认可。然而在国际业务大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下,很多企业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可能会仓促开办国际业务,盈利的冲动导致其业务风险的积聚。这样,商业银行在为企业提供国际业务服务时,特别是涉及融资担保类服务,一定要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审查。企业的授信额度是否足以支撑其现有的国际业务规模,避免企业盲目扩张的冲动给银行的资金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要加强对业务的审查,除业务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查之外,还要延伸审查企业此项业务盈利性、交易客户关联性、客户业务人员专业性等内容,对于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存在不确定性的,在提供融资服务时一定要慎重,避免通过国际交易套取银行资金。要关注客户资信状况的动态变化,切忌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客户和业务,尤其是国际业务受国内国际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多重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银行一定要随时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最新情况变化,一旦企业出现逃废银行债务的苗头,就应及时收紧对企业的融资,并及时采取资产保全措施,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
四、汇率风险审计
目前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的主体币种仍然是外汇,因此汇率的风险是商业银行始终面临的一项难题。在审计论文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外汇资金头寸的管理,有没有完善的头寸管理制度,资金管理人员是否履职到位,事权划分是否严格规范,授权复核制度是否齐备,越权现象能否得到及时鉴别和惩处。在业务的具体操作上,对不同的币种也应区别对待,例如对于那些币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世界范围内接受程度较高的外汇币种,可以作为银行的主体业务币种,而对于那些币值上下波动剧烈、世界范围内流通量较小的币种,银行则要慎重接受,在能够确保或力争资金来源与运用平衡的前提下再办理这类币种的业务。要加强对银行外汇资产负债表分币种的审查,对于保留的较高风险外汇币种资金头寸,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将外汇汇率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利率风险审计
由于国际业务涉及不同的币种,各货币发行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又千差万别,加之国际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因此外汇利率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为做好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应进行较好匹配,同期限的资产与负债应大体相当,避免出现大量流动资产对应长期负债、或者大量长期资产对应短期负债的局面,存在部分的期限错配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在商业银行可承受范围之内,也就是一定要做好规模控制。在审计的过程中,应关注各币种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将这些比率控制在行业公认的合理数值范围内。对于期限结构比较复杂、金额较大的业务,要充分利用套期保值工具,通过货币、汇率、利率远期、掉期、期权等方式的组合运用,提前锁定利率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损失。但同时要注意确保出于保值的目的来使用套期保值工具,切忌演变成投机套利的工具,衍生产品市场风云,很多银行深受其害,属于监管部门高度关注的业务,所以要坚决杜绝为贪一时之利而投机冒险的行为。
六、涉敏业务风险审计
国际业务区别于国内结算业务的特点之一是:商业银行负有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裁的企业和个人禁止办理任何结算和融资业务的义务。这一义务的直接承担者是商业银行,但最终体现的是我国承载的国际外交义务,具有较大的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商业银行往往过多从业务角度考虑,没有充分认识到其为我国政府对国际制裁对象代为承担的政治外交义务,因此对于涉及受制裁对象的业务,往往重视不够,没有出台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业务筛查不够细致严格。而且,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地位虽然不断遭到挑战,但其长臂管辖权原则始终在发挥效力,也就是说,如果我国境内的商业银行没有尽到国际公认的义务,美国政府可以根据这一原则对我国在美国的银行分支机构进行处罚,这对我国走出去经营的银行来说往往是致命的,足以影响我国银行业在境外的发展和经营。因此,在进行审计时,一定要重点关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裁名单内的业务办理情况,严禁办理制裁名单内企业和个人的国际结算业务,包括各种结算方式下的涉外业务,切忌因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影响银行在境外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的银行,更应慎之又慎。
七、关联交易风险审计
关联交易风险在国际业务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迹象,最明显的表现是很多企业在境外设立窗口公司,境内母公司充分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境外业务。如果银行仅仅是为境内外公司之间的交易提供国际结算服务,风险成分还不是太大,但很多企业借助与境外窗口公司的交易背景申请办理融资业务和担保业务,这就需要银行高度关注其中潜藏的风险。一是关注双方交易背景的真实性,除审查双方提供的单证之外,还应查看第三方参与者的介入证据,例如,通过路透全球信息系统查询货物是否确实发运,以佐证基础交易合同的成立。二是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是否对银行的融资安全造成实质性影响,尤其是避免发生关联交易双方在银行进行重复融资行为。三是关联交易不能与我国既有的政策相对抗,包括融资、结算和货物交易等各方面的政策规定。四是要对企业的关联交易进行动态监测,前一笔业务的合规性不能替代后续业务的严格审查,一旦关联交易显露出套取银行融资的嫌疑,就应果断退出与这些企业的业务合作。
八、行业务风险审计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正利用当前的和平环境积极在境外抢滩设点,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布局,但涉及的国家终归是有限的,而企业走出去经营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因此借助当地银行的力量通过银银合作为走出去企业联合提供服务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行业务的审计,一是行的选择,建立起行关系的国外商业银行是否在国际上拥有足够的知名度,在当地的信誉是否名列前茅,是否可以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和企业文化相融合,二是对行的业务报价进行审计,是否存在收费高但服务不相匹配的行存在,在同等服务水平条件下,是否选择了收费标准最低的行开展业务合作,三是行的经营是否稳健,对于业务冒进冲动、负债成本高、客户资源较少的行,应慎重开展合作,审计部门开展审计时应在这方面检查尽可能多的证明材料,四是慎重开展受联合国制裁国家的行业务合作,避免引火烧身。
九、税务风险审计
随着国际业务的不断发展,税务问题应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成本考量因素以及对客户的服务内容。首先是严格履行代扣代缴税义务。我国税务机关对非居民源泉的收入课税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出台了专门的税务规定,涉及到银行业务,只要境外企业和个人存在从我国境内取得的利息、手续费和信息服务收入,就需要支付所得税和营业税及附加,这两项税种是必须缴付并由商业银行代扣的,银行方面一定要严格履行扣缴的义务,同时要对所服务企业尽到提醒义务,使其充分考量这些税收成本。当然,银行本身涉及这些税种的业务,更要严格履行应尽的税收义务。其次,对于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是否按照当地的税法规定履行了纳税义务,也是审计部门不应忽视的,否则税务风险造成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可能会有损于银行的对外信誉。再次,要做好纳税筹划,不应纳税的项目不能错误缴纳税金,对于能够列入税前成本的支出项目,要高度关注列账依据,制备齐全充分的书面材料和纸质文件,例如发票、合同、监管部门批准证书、内部审批单证等等。掌握全面的税务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形成遗漏或多交税款的问题。
十、综合收益审计
由于国内多年来对银行业的保护和管制,境内业务的收益水平是固化统一的,收益浮动的幅度有限。但各银行在开办国际业务之初就是高度市场化的,利率、汇率、收费水平基本上按照市场议价的结果确定。这就需要审计部门加强对国际业务收益水平的审计,在市场化竞争的前提下,银行的综合收益是否实现了最大化,在可比同业之中,综合收益水平是否具备合理性,报价环节是否存有瑕疵,应该入账的收益是否做到了应收尽收。另外,是否按照市场化原则适时进行了报价调整,报价行为是否能够确保银行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没有流失重要客户,做到银企双赢。也就是说,不能单纯为了银行的收益,而不考虑竞争的需要,导致将银行原有的客户推向竞争对手,客户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只有发展足够的客户,才能确保银行的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 刘彩兰.审计实质性分析程序运用浅探[J].新会计,2015(4).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及特点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一般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为顾客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广义上讲,表外业务等同于中间业务;狭义上,表外业务仅仅是中间业务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较高风险的中间业务;内容上,中间及表外业务具体包括九大类数十种产品,即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类、咨询顾问类、其它类。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于20世纪70、8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营成本低、风险小的中间业务产品成为银行信贷业务之外的最主要的业务品种,国际银行业非利差收入得到快速增长。由于此时我国还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我国商业银行尚不敢对该业务大胆界入,只是如“小脚女人”般亦步亦趋,悄然而入,发展步伐异常迟缓。
进入90年代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国门的步伐明显加快,跨国经营业务急剧上升。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仅中国银行就在全球六大洲拥有海外分支机构达560家,海外资产总额约1 300多亿美元。迅猛发展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助推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全面提速。目前,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大约有260余个品种,中间业务收入比例大幅度提高,中间业务的发展呈现喜人局面。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其风险也已相伴而生,并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业务品种单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汇兑结算、票据承兑、投资咨询、收付、代客理财、发行和兑付证券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品种少,水平低,手段单一,在利用其经济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软件因素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尤其缺少咨询服务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与金融现代化相适应的中间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集中在资产负债等传统业务领域。
2、定价意识淡薄,预期效益尚难体现。在我国,由于大力开拓中间业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当时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结算业务),长期以来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已出台的一些法规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于2003年10月1日起才开始实施,且在服务价格指导价方面,范围较窄,基本上限定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这几种结算业务方面,其他基本上都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这对目前其它已出现的200余种中间业务品种来说,约束力明显不足,导致各银行为了抢业务而竞相压价,不收或少收手续费,从而很容易出现扰乱金融市场的现象。二是在服务价格市场价方面,《办法》规定全部应由商业银行总行、外国银行分行(有主报告行的,由其主报告行)自行制定和调整,其他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得自行制定和调整价格,统得过死。加之各地经济发展、人均贫富等的不同,使得预期效益难以体现。
3、制度规程缺失,业务操作难以规范。目前我国独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都是由总行统一推出,逐级授权办理,基层行没有专门机构主动地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只强调“开办”,中间业务零散地分布在对公信贷、个人信贷、国际业务、会计等不同的职能部门。没有一个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开展业务存在自发性、随机性特点,各职能部门往往只能各自开发、自成体系,不同业务之间难以衔接,缺乏长远规划、协调与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间业务的开办过程透明度较低,业务操作缺乏公开性,难以规范。
4、防范机制不全,风险隐患悄然潜伏。虽然中间业务风险相对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随着中间业务创新,其内涵和外延已发生重大变化,同样也会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等多种风险。纵观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一是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银行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二是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这时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就需要运用资金并承担风险,银行所收取的手续费就不仅仅是劳动补偿,还包含着利息补偿和风险补偿,中间业务所蕴涵的风险也逐步加大。在外资银行中间业务方面存在比较竞争优势的压力下,国内商业银行偏重于业务开拓,对潜在风险认知不足,隐患悄然潜伏。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1、立法空白诱发法律风险毕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商业银行才开始逐渐开拓中间业务,但直到2001年才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相对于中间业务产品的发展尤其是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使得中间业务产品法律风险凸现。
2、信用缺失导致道德风险加大。当前我国整个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信用水平很低,且缺乏必要的惩戒机制,经济诈骗不断发生。为减少纠纷防范风险,商业银行采取的一些限制措施使得信用工具的作用和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与之相关联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发展受到影响。
3、制度不全诱致操作风险难防。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直至近年才蓬勃发展,普遍存在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风险防范机制,加之有些中间业务产品涉及几个相关甚至不相关部门,需协调的关系众多,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无专门部门对各项中间业务产品进行管理和指导,很多时间只是业务操作人员在办理中去摸索经验,无统一标准。
4、无序竞争致使市场风险暗涌。当前仍有不少商业银行为了取得某优质客户的青睐,在为客户办理某项代办业务收取代办中间业务手续费时大打折扣,有的甚至不惜为其提供免费“午餐”的形式,严重破坏了市场上的有序竞争。
三、对中间业务产品风险审计的重点和方法
由于中间业务产品审计目标有着不同于其他业务的特点,在审计时应予以特别注意,在进行监管时应根据业务操作手册进行。
1、审查各项中间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和完整性。审计依据主要是人民银行对中间业务的有关规定和商业银行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在审计时,要查明各项业务确实合法,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同时,其办理程序完整、记录依据完备,无不合规业务发生。
2、审查各项中间业务产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审计过程中,应确保商业银行发生的各项中间及表外业务事项都是真实的,在核算和反映上都是准确的,不允许存在不真实及虚假的事项,这是审计的基本目标要求。
3、审查各项业务在会计记录及报表上揭示的恰当性,加强中间业务收入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由于中间业务产品是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它委托事项,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并且是商业银行办理资产负债业务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因此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一般不直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银行办理中间业务时并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参与。这个特点决定了其业务收入不易监控,特别是在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而业务又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且办理多在营业网点,故内部控制制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加之我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中间业务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使得上级行无法作出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可能会出现部分基础网点中间业务收入游离于大账之外,或基层网点擅自截留手续费收入,私设“小金库”和以收抵支等现象,违反财经政策,产生财务风险。因此为杜绝中间业务收入游离于大账之外,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重点对中间业务收入入账情况检查,防止业务收益的“跑”、“冒”、“滴”、“漏”,确保中间业务收入全部并入大账,切实提高中间业务收益。
4、评估可能承担的潜在风险,督促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一些中间业务产品可能会由于违约等原因而使商业银行承受巨大的风险,因而对于其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能低估。这是在确定中间业务产品审计目标时应引起注意的一个特殊的审计目标。因此在审计过程中除对业务操作外还应对其内控机制建设进行评价,定期对支行的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保证程序的合理性和完善性,以有效地防止支行违规、踩线经营,造成潜在风险,甚至最终形成事实损失。
5、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队伍较前在知识层次、人员自身素质上虽说有了一些改进,但是对现阶段如火如荼发展的中间业务产品所知甚少,在对海外业务等的监管方面依然存在很多漏洞,而人才是商业银行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必须对审计人员加大培训力度、加快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员素质、改变审计理念、强化专业管理,以建立更加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管理框架,防范中间业务产品操作、道德风险。
6、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改进评价方法。当前网络化、电子化建设也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辅助审计(如非现场审计)也已运用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但是在中间业务产品审计中的运用还是很少,科技信息的发展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
企业管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电网。将服务作为内部审计的新定位,是内部审计部门对其自身的新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已经从理念上认识到,内部审计不但要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及宏观管理服务,同时也要为被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这种服务意识已逐步体现在国企内部审计部门审计计划的制定、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以及审计意见的提出等各方面。在国外,内部审计提供咨询服务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经验,效果显著。但在国企,内部审计服务与咨询的实践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与国际同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审计工作不能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改革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标准提高到新的程度。而我国国有企业的审计总体向个别企业和微观领域偏重,企业内部经济增长压力很大,又面临了林林总总的外部环境恶劣,矛盾制约着审计,审计为解决上述矛盾尚不能淋漓发挥作用,走改革之路非常艰难。因此,难以满足改革发展的方针要求,距离标准还差很多的努力。
2.2审计队伍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有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审计人员职业感差,素质不高。尤其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和信息技能,更加缺乏的是对审计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更不具备发展思路的创新。
2.3不规范、不完善的审计程序很多现象表明:许多审计人员职业精神很差,他们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态度和谨慎品质。很多审计人员对审计制度忽略,对自己审计范围内的申报情况囫囵了解,不求真切仔细,而且对待国有企业的年报审计的工作特别简化和随意,对规范程序履行不够,监督管理不到位,造成最终审计结果中,出具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适当性严重失真或失误。
3国有企业财务审计问题对策分析
3.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仅接受国家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否真正地能为企业实现其最终目标服务,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除应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还须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需要精通财务会计,还需要适当了解其他业务领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以便更好地实施审计并为企业管理服务。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努力提高执业能力与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不断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其工作也应在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向内部控制、经管绩效、经济责任、公司治理、决策程序、风险管理等更广范围、更深层次领域延伸与拓展,从而为改进组织经营,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风险管理,实现价值增值服务。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精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需要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以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3.2科学合理地制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制定指标体系是解决国有企业财务审计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是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绩效高低、优劣的尺度标准,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绩效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绩效的考量,引导人的行为方向。绩效指标因此是绩效审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前提。审计机关有必要借鉴相关制度及成功经验,科学合理地建立适合国情和审计特点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体系。从当前来看,制定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当能够涵盖企业整体、企业部门和企业项目三个层面。在指标评价内容上,要包括财务内容,也要包括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非财务内容。在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时,审计人员必须灵活地选择与审计项目相匹配的技术方法,不能再简单地生搬硬套传统审计的方法。除运用常规审计方法外,应根据具体审计目标选择数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此外,还应不断探索应用计算机网络下的审计新途径、新方式方法,研发适用于不同审计对象数据采集与数据挖掘的审计软件,做到无缝衔接,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以提高企业绩效审计工作效率。3.3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水平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而且必须独立、客观、公正才有效果。一些单位的内部审计不受重视,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不知道运用审计职能,不了解审计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的促进作用,所以,企业管理者尤其是决策人员必须提高认识,自觉运用审计手段加强管理。
3.4拓展内审的工作范围,提升内审的服务功能国企内部审计应改变其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向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审计领域延伸。内部审计不是处分众人的“事后诸葛”,而是鞭策人们励精图治的改革者,因此,不仅要关心该做的事是否做了,而且要关心事情是否做得妥当。内审人员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计划、预算进行预测性的审计,将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损失及时传达给有关执行人,以便加强决策分析,避免盲目的经营决策的实施。
4结束语
1、国际商务学习课程: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口语、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财政与金融、会计学基础、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法、谈判与技巧、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共关系学。
2、本专业要求掌握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国际商事活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经济分析工具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审计效率;结构标准化;审计效果;职业判断;审计业务再造;风险导向审计
19世纪80年代,审计职业迅速发展,专业队伍大量扩充,许多审计理论探讨都集中于审计程序结构的安排及其定量化上(W.Robert Kneehel,2007)。会计师事务所设计并执行了高度结构化的审计程序(Imhoff,2003),这意味着机械的审计决策,它把注册会计师的行动限制在特定的任务中。审计程序结构化极大地降低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Efficiency),但注册会计师失去了职业判断,审计效果(Effective)得不到保证。21世纪初国内外会计造假事件频频,审计程序结构化就被指责为审计失败的罪魁祸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业务流程再造,考虑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审计程序安排的效果。
一、审计业务流程再造:一个审计效率与审计效果的函数
近年来国内外一连串会计造假事件使注册会计师职业陷入信任危机。(zeft,2003)审计服务能增加价值吗?人们指责注册会计师的同时,又期望注册会计师能为证券市场“混乱”的局面提供一个解决办法(Power,2003)。重塑注册会计师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竞争能力,近几年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50年代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阶段。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ective),强调把事情做好,从而降低成本。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iciency),强调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从而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聂新军、张立民,2008)从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竞争力角度思考,就是以最少的审计资源耗费完成审计战略目标,最终满足顾客——审计委托人的需求。我们以ACI代表“审计服务竞争力指数”,以S代表“审计委托人满意度”,以C代表“审计资源耗费”,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竞争力模型:
审计服务竞争力指数(ACI)=审计委托人满意度(S)/审计资源耗费(C) (1)
模型(1)显示,增加“审计服务竞争力指数”的ACI值,可以提高等式右边分子“审计委托人满意度”的S值,即选择增加审计委托人价值的项目做(DoingRightThing),一切组织行为均以增加“顾客价值”为目标。ACI值的提升也可以通过降低等式右边分母“审计资源耗费”的C值获得,即把所选择的事情做好(Doing Thing彤ght),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审计计划。在审计战略决策的过程中。审计项目的选择是关键,如果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项目不是委托人需要的,那么审计服务提供的越多,质量越好,因为方向背道而驰,浪费的审计资源将越大。“S”值提高的同时“C”值降低,审计服务才是“物美价廉”、高性价比的产品,如此才具有旺盛的竞争力。
审计服务是通过具体的审计业务流程完成的,提高审计服务的竞争力必须有一个高效的审计业务流程。怎样才能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好审计业务流程再造?审计业务流程必须能够增加审计的价值(张立民、聂新军,2007)。同时审计成本又最低。我们把模型(1)的“审计委托人满意度”的S值换成“审计效果”Effective值,把“审计资源耗费”的C值换成“审计效率”EffiEiency值,建立审计业务流程再造模型:
审计业务流程再造指数(ASAI)=审计效果(Effective)/审计效率(Efficiency) (2)
审计业务流程再造指数ASAI值等于“审计效果“Ef-fective值除以“审计效率”Efficiency值。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审计效果与审计效率两个方面。
二、审计程序结构标准化:提高审计效率
Bamber,Snowbll和Tubbs(1989)把审计结构描述为审计“人员、任务和指令”的严格安排,以达到对组织工作更精确和预先的控制的目的。Cushing和Loebbccke(1986)认为审计结构包括“人员、任务和指令的安排”与“审计技术”两个部分。审计技术又包括审计工具和决策助手。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Management)来说,审计结构标准化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成本,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从业人员(Practitioner)来说,机械化的审计决策方法简化了审计程序。
1.“自上而下”降低审计成本的驱动。1990年代,审计客户给注册会计师施加巨大压力以减少收费(zeft,2003),同时,内部审计的出现加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的压力,内部审计给审计客户提供了一种成本更加低廉的信息质量可靠性保证的服务。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市场表现出明显的低价竞争特征,事务所维持审计租金变得困难重重(Hay & Knechel,2005),它们都想取得长期客户关系以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De Angelo,1981;Simon & Francis,1988)。然而,当客户费用意识增加时。审计计划及其执行受到愈来愈大的压力,标准化“成本固定”的审计程序似乎是适时的应对措施,会计师事务所努力使审计程序形式化。
审计结构的增加体现在审计程序的许多方面。统计抽样的精炼(Felix,Gfimlund,Koster,& Roussey,1990),风险基础测试(Kreutzfeldt & Wallace。1990),分析程序(Knech-el,1988)。决策助手(Messier & Hansen,1987),以及持续经营评估(Mutchler & Williams。1990)等都是该信念的自然产物。增加审计结构是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控制宽泛的和多样化审计操作的最好方法,为降低审计程序中对判断的严重错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自上而下下达命令给具体的审计从业人员(Knechel,2000)。从审计效率角度上说,结构多比结构少好,标准化审计结构严格控制了审计成本。在审计失败案件中。标准化审计结构甚至被认为是审计工作严谨的代名词,因此,标准化审计结构对审计结论更有防御性(WMlaee,1983)。
2.“自下而上”简化审计程序的要求。引起审计程序标 准化的另一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从业人员(Practi-tioner)自下而上的结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新聘从业人员没有执业经验,他们期望审计工作是一些不需要思考的、“勾勾划划”的、按部就班的形式化程序。标准化的审计程序免除了审计从业人员对不确定的和不明确的审计环境的职业判断。他们的任务就是按照标准的审计程序操作,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责任和风险(Bamber et a1.,1989)。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会计师事务所的扩充导致公司雇佣越来越多的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Imhoff,2003)。这批1985年左右网上招聘的毕业生大都习惯于学校以计算为主的会计业务练习,这种机械的方法只适合于学校里低级会计课程(Big Eight White Paper,1989)。在参加工作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审计职业,没有那种清楚而确定的环境。这让许多新人审计从业人员感到不适。缺少实务经验的审计专业人士希望事务所对他们的职责和工作中作出确切的安排。从而产生了对审计结构标准化的内在需求。因此,即使没有上面管理层的推动,审计程序结构仍然在悄无声息地标准化,以减少审计从业人员对审计环境中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的把握(Francis,1994)。
3.审计程序标准化的局限性。审计程序标准化,操作性强,可以统一作为专业整体的审计师行为,如同规则导向下的会计准则,标准化审计程序很容易被规避。标准化审计程序具体表现出以下局限性:第一。标准化审计程序抹杀了审计工作的灵活性。习惯于标准程序的审计人员不太可能跟上舞弊和掩饰手段方面的革新。即使他们认识到了,标准化操作原则可能不会给予他们足够的灵活性,以追查可能发现的线索或错误行为。第二,标准化审计程序抹杀了审计从业人员的创造性和职业判断,准则不可能就所有的事项和状况进行规定,如果准则没有明文规定,审计人就无所适从。第三,审计程序调整成本高。调整标准化的审计程序,以适应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审计技术将花费更多代价。
当形式主义弥漫于整个审计程序结构时,审计职业判断和特别事件的个性化处理就显得无关紧要了(Lemon et al.,2000)。极端地说,此时职业判断和灵活性的缺失对审计实务威胁到达功能性障碍的程度。Fischer(1996)实验研究发现,审计人员好像对审计技术深层次方面的问题不加以讨论。Healy和Palepu(2003)注意到:“审计被标准化方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它使审计师把他们承担的职责退位到信息处理工作”。结果是。较多的机械化工作和较少的职业判断,更加快速的审计商业化。这种局面为新一轮的审计内部流程再造播下革命的种子。
三、审计职业判断与风险导向审计:聚焦审计效果
审计实务界通过机械的和固定的结构以标准化审计程序,从而提高审计效率(Cushing & Loebbecke,1986)。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企业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企业间的结合更紧密了,而且企业更加依靠于技术了。会计公司也许豪赌他们高度结构化审计方法的效能,虽然审计程序被现代技术武装到牙齿,但事实证明它们的愿望并没有实现,20世纪90年代审计程序结构标准化为十年后审计失败系列案埋下了祸根。
1.注册会计师审计回到历史原点:职业判断。财务报表审计是以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为审计主题的信息审计,财务报表是通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规则进行辨别、认识、计量和描写等高度专业性质的会计加工而形成的信息。经济业务是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人员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行为的经济表现。企业有各种各样内容的经济业务,对应于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也多种多样。虽然在系统性的会计规则框架下会计处理是有据可循的过程,可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会计规则的决定必然伴随着主观判断。所以会计行为是在正确认识经济业务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特定的会计规则,将该经济业务变换为信息的过程。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判断对会计规则的选择和运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财务报表是通过受他们的判断影响的会计过程编制而成的(谢少敏,2006)。
审计是会计工作的延伸(胡玉明,2002)。审计在这样充满主观判断的领域。通过评价注册会计师自身获取的证据,对经营者选择和运用会计规则判断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为了做到从公正的立场(即不受企业方面的干涉或压力的影响)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实务经验,否则注册会计师很容易被被审计单位牵着鼻子走。只有充分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务经验相辅相成,才能独立地进行恰当的审计判断。
审计程序结构的好处来自于自动、机械的判断,审计程序方面加入结构通常表现为正式的决策帮助、检查表和强制性程序、计算机一辅助等形式。然而,职业经验表明,藉由指导审计师行为的严格的辅助通常不能获得成功,从而标准化审计程序时常遭到有足够洞察力的注册会计师的抵抗,他们意识到威胁,这些工具在审计中不可能替代他们的工作。成功的决策辅助系统应该提高对判断的使用(比如,记忆辅助),而不是替代职业判断(Knechel,2000)。
2.审计业务流程再造:风险导向审计。注册会计师迫于削减(Cutback)审计成本的压力不断地使审计程序标准化,这样,即便是新招聘的助理人员也能按部就班的行事,但这样的工作并没有增加对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的价值(W.Robert Knechel,2007)。一家国际会计公司内部研究发现,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控制成本,但过度不必要的和多余的审计工作仍然存在,分派给低级审计人员的工作表现的更为明显(Knechel,Rouse,& Schelleman,2005)。
随着企业财务欺诈案的不断出现,鉴于传统审计方法不能达到审计的效果(满足审计委托人的需要),国外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新一轮审计业务流程再造,这就出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基础、充分考虑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有效的审计应该是建立在对企业所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和关键经营环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我国2007年1月1号开始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第十六条中规定:“被审计单位在实施战略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经营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生存能力和经营计划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面临的风险:二是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来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三是在评价内部控制有效的情况下,减少对接近预期值的账户余额进行测试,注重对例外项目进行详细审计:四是扩大了审计证据的内涵。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所依据的证据既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也包括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获取的证据。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客户的“剩余风险”进行分析,剩余风险直接反映与客户具体会计认定有关的固有风险,可以考察客户内部流程的质量(即指出流程不可靠的地方),同时指出在某种压力下管理层做出有违财务报告和公司治理的行为。(如图1)这可以指导注册会计师安排进一步审计程序,从而消除审计程序流程中不必要的审计作业(W.Robert Knechel,2007)。
日前,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简称方正国际)对外表示,从2011年4月起,正式将旗下方正众邦、方正奥德两家公司的全体员工、全部资产及相关资质和知识产权等转入北京方正国际,被整合公司的原有业务成为方正国际的事业部。
早在2011年年初,方正国际已经整合了方正电子政务公司。至此,方正国际IT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此次方正国际整合旗下两家子公司正是为了完善国际IT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专访时,方正国际CEO管祥红表示。
抓IT服务机遇
整合行业
合并后,方正国际的业务线和公司规模都得到了不小的扩充。“今后将以方正国际统一的品牌形象、更加规范的高水平的统一管理,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更高水平、更专业的IT服务。”据管祥红介绍,整合后的方正国际已经扩展至医疗卫生、智能交通、金融、公安与地理信息、媒体、教育等业务领域,方正国际的员工数量也将从3000人扩展到4000多人。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此次方正国际整合旗下两家子公司正是看到了医疗、智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IDC预计,2013年中国医疗IT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241.5亿元。另据计世资讯数据显示,2010年,交通IT的市场规模已超过300亿元,并且保持25%的增长速度。不仅如此,有资料显示,整个中国IT服务的市场规模在2011年就将超过2000亿元。
机遇来临,众多厂商“磨刀霍霍”,方正国际自然不会错过。据了解,方正国际的前身是日本方正株式会社(即日本方正),业务覆盖东南亚、日本及北美市场。仅在日本,方正国际的媒体客户就达400多家。
如今,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扶植力度加大等多重利好推动下,方正国际逐步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全产业链布局。“整合方正奥德和方正众邦后,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得以增强,产业链更加完善。”
据了解,方正奥德与方正众邦原本都是方正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其中,专注于IT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方正奥德的前身是北京奥德计算机公司,业务涉及金融、智能交通、教育等行业,提供专业的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与服务支持。
提供医疗信息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方正众邦,起源于卫生部研究所。1996年,正式更名为方正众邦。目前,方正众邦拥有500多家用户,其中三甲医院有100多家。其自主研发的“中国医院信息系统(CHIS)”是主打产品。
此次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个土豆装入袋子中”,更多的是业务的整合。“方正奥德在系统集成上做得不错,方正众邦在医疗软件方面有优势。合并后,这两家公司在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实力也可以互相补充。系统集成商的资质可以在方正国际目前所有的业务板块发挥优势,减少重复,有效地利用资源。”管祥红说。
靠国际经验
助力品牌突围
如今,IT服务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可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从市场数据看,整个中国IT服务市场就像是一个碎片化的地带。
按IDC的分析,在医疗IT行业,从公司能力和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金仕达卫宁、东软医疗、北京天健是行业的领先厂商,望海康信是快速成长厂商,东华软件、重庆中联是实力型厂商,四川银星、南京海泰、广州安易是潜在的竞争者。这意味着方正国际也面临着众多实力强劲的本土竞争者。
不仅如此,诸如IBM、英特尔、GE等国际巨头也来势汹汹地进入医疗领域。IBM不仅将医疗行业纳入“智慧地球”,还联手SAP提供医院财务管理、医疗设备、药品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而微软认为,未来10年内,医疗行业的生态系统规模将超过金融、电信行业。并且,其对医疗行业的研发投入,位列其公司全球业务的第二位。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制;审计
国有企业的改制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往往要牵涉到出资人、债权人、政府、企业以及职工等多个利益主体。审计在其过程中担负着审查改制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财务状况以及被审企业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的重任,以便摸清改制企业具有的真实“家底”,为改制企业所要履行的改制程序(如方案制定、产权界定、经营者去留及职工安置等)提供比较可靠、真实的价值基础。那么审计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具体关注哪些,具体是如何审计的呢,下面笔者将着重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有企业改制审计过程中应着重关注的事项
通常来说,对国有企业改制除了要进行正常的年审以外,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审计事项:一是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采矿权以及探矿权等重大资产的情况;二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债权债务处置以及职工安置费用等重大事项;三是改制国有企业对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以及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等的处理情况;四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税费等事项;五是逐笔逐项审核改制企业按规定计提的企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其中不合理的要予以调整;六是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清产核资清所查出的损失的相关处理情况;七是对国有企业改制审计所发生费用的专项审计。
二、对国有企业改制进行审计的策略
(一)针对国企改制的不同形式确定不同的审计工作重点
通常来说,国有企业的改制大致有如下形式:体制置换的整体改制形式、实行股份制形式、承包租赁形式、出售给个人形式,国有民营形式、也有的实行关闭破产等。审计部门应当根据这些不同改制形式确定不同的审计工作重点。
1、对经济效益比较好,市场形势优越,通过“三项”制度改革,拟直接实行资产置换,经营方式置换以及管理体制置换整体改制的单位,审计人员应着重对其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其家底,搞好资产重组,但要关注防止资产流失问题。
2、对拟实行股份制的单位,审计人员应重点监督资产评估计价的准确性、合规性以及资产折股的合理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也要清查资产、负债与损益情况,摸清潜盈、潜亏数额,最好在改制前调整损益。
3、对实行租赁,承包经营方式或国有民营方式改制的单位,审计人员应重点监督、评价和鉴证单位当前的经营状况、产品销售市场、产品成本状况及资产利用效果和程度,适度考虑解除原有经营,管理体制所能产生的潜力,合理确定承包基数,参与监督承包合同的制定和签定,实行资产抵押或责任担保制,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4、对关闭破产单位的审计重点是按照破产清算的相关政策规定做好资产、负债及损益的清理工作,重点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加强看护工作。
(二)重点审查改制国有企业清产核资与清账理财过程的真实性
1、对国有企业改制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对其提供的清产核资与清账理财的相关资料进行抽查与复核。全面清查被审国有企业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并对其所拥有的各类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查看是否能达到账表、账实与账账三相符;审查其债权与债务是否已全部入账以及已入账的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审查其债权收益及国有股权情况;对各项潜盈与潜亏因素进行彻底清查;审核其在改制基准日之前所发生的支出和收入等是否已全部入账及其真实性,查看是否存在漏计、多计等问题;审查被审企业的负债以及对外抵押、担保等情况,尤其是要全面核查被审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以及福利费等情况,以便能够真实反映出改制国有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等。
2、审查改制国有企业是否存在随意核销财产损失及不良资产的情况。要严格审核和查实被审企业的潜亏以及债权债务中存在的呆死账等问题,并严禁出具相关虚假文件损害国家与集体利益。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对国有企业是否执行账销案存及保留追索权的办法进行审查,审查其是否对公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是否存在把清欠回笼的“坏账”资金进行账外存放的行为。对国有企业所有接近报废的机器设备或者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或者有问题的库存等各类相关资产损失的处置进行审计时,要审查相关部门提出的申请是否有经当事人以及相关部门领导签署的意见,是否已经编制相应的资产损失台账以及详细的说明,是否已经报有关部门并获批准,是否核实后再进行处理的等,尤其对所发生应收款项的相关经济事项等,要审查其催收情况及拖欠原因等。
3、审查改制国有企业是否有乘改制之机来转移、隐匿以及非法处置国有资产。审计中,应重点审查国有企业是否存在个人或部门坐支、藏匿和挪用相关国有资产收益的现象;审查国有资产收益是否被及时并足额的入账;审查国有企业有无捏造债权债务抽逃资金,有无通过虚列成本来制造账外账与假账;审查是否存在假借各种名义挪用和私分公款以及巧立名目和滥发补贴、奖金和实物等行为;同时还要审查企业各项对外投资的效益性与真实性,以及是否在在隐形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三)审查改制国有企业被剥离的资产中是否存在关系不清与产权主体不明
企业应当明确被剥离资产的产权管理体制以及管理主体,明确它和改制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剥离出来的相关非经营性资产,审计时要审查其是否具有独立的核算单位,是否自负盈亏;如果剥离后仍交给改制后的国有企业继续使用,则要审查其是否实行了有偿租赁等方式;针对剥离出来的经营性资产,审计时要审查是否存在将原企业资金无偿占用以作为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流动资金的行为,审查有无将原企业的存货作为改制国有企业的商品来进行销售以占用回笼商品款的行为。
(四)审查改制国有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效益情况
要重点审查国有企业改制资金的到位情况,查看改制资金有无根据改制方案及时并足额的拨付,审查有无截流或挪用改制专项资金;审查改制资金的使用情况,核实是否做到改制资金的专款专用以及有效使用;审核国有企业改制是否严把转让“交接关”,有无遵循并执行付款的“三不许”原则(即不允许受让方以国有企业名义来借款支付转让款,不允许受让方挪用国有企业资金来支付转让款,不允许受让方用国有企业名义担保贷款或以国有企业资产抵押来支付转让款);审查是否存在以国有资产购买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审查和分析通过改制付出的成本代价及带来的收益,以便规范改制行为,为今后的改制后续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要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制深化与拓宽审计领域
根据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运作特点,进行审计时要将对经济责任的审计和对财务的审计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便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丰富审计相关内容,并有意识地开展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等。此外,还应将审计工作渗透到国有企业改制的全过程,通过对其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相关审计活动,以便及时为国有企业领导进行改制决策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极为复杂却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往往要牵涉到出资人、债权人、政府、企业以及职工等多个利益主体。审计部门应将审计贯穿于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全过程,以便充分有效发挥审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不仅保护国有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又能维护改制国有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晓梅,邢楠.国有企业改制后政府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李.浅谈改制期间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5).
3、刘皎洁.试析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改制不同阶段的影响[J].决策探索,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