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8 16:11:38
序论:在您撰写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想,除占有资料不同从而形成不同观点的情况以外,召院上的差异恐怕也是导致结论上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想利用本书出版的机会,讨论一下本专题的研究方法问题。
首先是判断标准问题。所谓经济重心的转移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不平衡性的动态变化问题。例如从战国开始,关中地区、河北、蜀,都曾被誉为“天府之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是不再有河北是“天府之国”的说法,唐以后关中也不再有“天府之国”的说法,只剩下四川(主要指川西平原)仍称“天府之国”。又如河北,一直到三国时期仍然为甲兵强盛、经济富庶地区,但曹魏以后其经济地位显然江河日下,安史乱后更因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再如淮南地区,本为开发中的经济区,至唐代进入发达地区行列,与江南(主要指江南东道)并称“江淮”。但是,北宋末、南宋时期,宋金对峙,淮南由经济腹地变为前线,经济的发展自必受到严重影响,处于长时期停滞和衰落中。
中国古代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动态变化在唐宋时期的反映就是经济重心南移这个大趋势,这就是判断问题的前提。
接着是判断的标准。在本章第一节《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若干问题探讨》中,我们提出两个判断标准或者依据,这就是:一、区别经济开发与经济重心的标准。“所谓经济开发地区,顾名思义,原来的经济不发达,尚未开发或尚未全面开发,具有经济发展前途即经济潜力,但尚未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不足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而经济中心地区,按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在全国是最先进的。表现为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他地区,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可比的工农业产值最高,商品经济繁荣并达到一定程度,反映在财政收入方面,该地区也是财政收入的倚重地区,即主要财源所在”。二、经济重心转移过程完成的标准。“我们认为,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不只是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居优势地位,而是有持续优势的趋势,就是说其优势为后世所继承。第三,新的经济中心取代了旧的经济中心后,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新的经济中心,并在上有所反映”。
以上两个标准提出以后,曾有学者对“经济重心转移过程完成的标准”提出质疑,认为“标准”的第一点未量化,仍然只能给人一个模糊的概念;“标准”的第三点把经济中心的转移与政治中心的变化联系起来,势必将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推迟,因为政治中心的变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问题,经济重心南移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的问题,二者不会同步地发生变化[1]。
学的任务是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趋势呢,还是尽量做到穷极细微末节的“具体化”呢?我认为应该坚持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研究原则,而避免做条件不够的“具体化”研究。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早已被学者们提出了,问题是南移过程在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如何确定南移过程的完成?以及南移与政治中心变化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围绕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趋势这个大目标提出的。至于“具体化”与量化问题,它是为历史研究的大目标服务的。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谈到第二代历史学家相信“人类历史中全部最细微事实的集合终将说话”的观点时指出,“问题在于得失是否相当,因为这些成果的取得往往经过了数量极大而且难以综合处理的资料积累”[2]。就是说,历史需要准确的事实作为根据,但又不是走穷究细微末节的路子,以免失去大目标,疏于。再则,量化计算需要精确的统计资料作基础,经过计算机处理方可获得数据,这一点不易做到。
所以,关于判断标准的讨论涉及到的一般,即的重点放在古代重心南移趋势这个大目标呢,还是舍此而去具体的量化数据。
其次是比较方法问题。既然经济重心转移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不平衡性的动态变化问题,那么,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比较就变得重要了。陈衍德同志和我在《试论唐宋四川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即进行过这种比较分析尝试。我们选择了局部和全局的比较方法,而不是选择局部与局部或全局与全局的比较方法。所谓局部与全局的比较方法是指把四川地区经济的变化和全国经济变动大趋势作比较,初步研究结果是:“当全国出现大的动乱时,四川经济地位便相对上升,而全国普遍安定时期,四川经济地位便呈相对下降的趋势。”例如,安史乱起,中原动荡,全国(主要指黄河流域)的经济形势恶化,四川以其“内外险固”的地理条件和“土富人繁”的经济条件,得以成为全国性动乱中的一片绿洲。唐末五代,中原江淮遍地狼烟,而四川相对安宁富足,其经济地位不言而喻。而北宋初中叶,全国经济形势比较稳定,中原与江南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四川则仅为尔尔而已[3]。
本书所作的另一种比较是全局对全局的比较。也就是把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大趋势以及反映总体经济实力的表现加以比较,论证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这种比较的结论并不说明北方某个局部地区一定比不上江南的某个局部地区,事实上江南不少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尚处于我们所说的经济开发阶段而未达到当时公认的“富庶”地区。所以在讨论本书主题时,不可以从局部地区的比较上否认江南的总体经济优势。
当然局部与局部的比较在把握大趋势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南方如江东、两浙、江西、荆湖南路各有不同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水平。本书在分析时往往把岭南如广东、广西、福建也包括进去,即经济重心南移所及为长江以南和岭南地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四川 贸易 格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内陆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步伐加快,更为四川贸易新格局,提供了极佳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所开辟的贯通亚、非和欧大陆并连接沿线各国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是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主要道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指的是主席2013年提出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旨在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全方位推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使得西部成为了开放的前沿,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其带来了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使得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布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四川省的发展定位是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四川省应充分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项目,不断地拓展内陆开放度。
二、四川贸易格局现状
(一)产业结构变动
以2011到2015年数据为例(由于2016年统计数据尚未公布,因此以截止到2015年的最新数据为分析依据),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受到济下行的压力,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的增长率为13。53%,而到2015年则下降至5.31%。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且增长速度较缓;第二产业比重占比较高,但是增长幅度逐年降低,尤其到了2015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呈负增长现象;第三产业无论从增加值还是比重上都呈上升趋势,并保持了15%到18%左右的增幅。2011年四川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为14.19%、52.45%、33.36%,而到2015年时,四川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变化为12.24%、44.08%、43.68%。
(二)贸易规模变化
2011年至2014年,四川省贸易无论是进口总额还是出口总额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在2015年四川省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出现了双降现象,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现象,影响四川省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全球经济总体低迷,国际贸易的规模萎缩,导致了出口总额降低;第二,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使得四川省进口总额随着成本的降低而降低。虽然四川省对外贸易在2015年整体形势不佳,特别是成都市外贸下滑,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逆势增长情况,例如除成都以外的广安、宜宾、凉山、雅安等地区贸易质量有了改善。在外需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四川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四川外贸发展将得到一系列的政策的支持,仍存在着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贸易区域分布
四川省的贸易分布以成都为主,成都市一地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省贸易总量的80%,①而其他城市和地区,除了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和广安市有一定数量的进出口贸易外,其他城市和地区贸易发展十分缓慢。而从外资的引进来看,同样也是较集中于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一些相对偏远的城市和地区无论在利用外资、引进人才还是发展贸易上,都处于劣势。总的来说,四川省的贸易分布十分不均衡。
(四)贸易环境
2016年四川省出口总额按商品类别划分,农产品占比为2%,机电产品占比为65.6%,商新技术产品占比为45.5%,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比重较大,对于贸易产业,农产品仅占极少份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四川贸易布局的不均衡。此外,四川省2016年全省出口总额按企业性质划分,国有企业占比为11.9%,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为46.2%。其他企业占比为41.9%。②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四川省出口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对于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本土企业相对来说贸易能力较弱。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四川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优化升级产业
“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城镇化建设程度不高,因此,在基建设施和工程方面需求量较大,而这一需求,为我国一些具有优势的制造行业提供了机遇。对于四川省而言,有着一批研发能力较强,竞争优势较为明显的装备制造企业,应充分把握“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互补的格局,优化升级优势产业,加强研发,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四川省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使用利好政策,吸引投资者,帮助地方项目进行营销和战略规划。
(二)稳定的环境建设
稳定的环境建设包括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生态环境指的是走绿色和低碳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由于四川省地处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较大,在发展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先进技术,构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政治环境指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一带一路”参与合作的国家众多,同时也与部分国家形成战略竞争关系,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政治互信、领土争议、外交关系等多方面的阻碍。
(三)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四川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众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等从多景点均为国内外知名景点,每年游客络绎不绝。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可以推动区域内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培育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从而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创新四川省对外开放机制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鼓励政府、企业和各类监管部门主动学习国际规则和惯例,在金融服务和贸易投资等方面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投资环境,提高全省经济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中,从而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四川省虽处于内陆地区,贸易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会对四川省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往来起到促进作用,为四川省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及时调整全省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从而实现四川省贸易对全省经济甚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贡献。
注释:①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源:四川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统计资料(2016年1-12月)。
(作者单位为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凌云.试论“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经济观察,2016
(7):24.
[2] 吴晓琴.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四川省生态经济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30):109-110.
[3] 江佳慧.“一带一路”战略下四川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6
关键词:建筑发展趋势机遇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房屋建筑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多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经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快车道,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房屋建筑仍然是一个“混沌”交集的时空,是一个原生态与现代化不断交替提升的过程。
一是我国建筑发展处在数量经济阶段
城市化率要稳步提升,就需要有更多的农民到城市居住,同样,也需要建设更多的、与之相适应的房屋与配套设施。放眼现在的大都市,高楼林立,人多吵杂,住房被比喻成“火柴盒”、“鸽子笼”, 目前的住房状况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居住要求,谈不上居住的享受,也没有多样化的功能与服务,一方面房价猛涨、另一方面许多国民无钱买房,这就是房屋处于数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
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数量经济也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达到杜甫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目的,当然,杜甫的理想还是偏高了一些,这与他所处的农业社会有关。农村的人均住房面积普遍很大,原因是土地性质属于集体土地,资源多且成本低,建大房子成为可能。而如今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追求“广厦”(宽敞的屋子)很不现实,还是应先保障有小房住(首次购房的刚需),再通过家庭财富积累去追求较大的房屋和更高品质(改善型需求)的住房,当大多数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向这个层次迈进时,可以说我国建筑迈入了质量经济发展阶段。
二是我国建筑发展即将转入质量经济阶段
房屋建筑进入质量经济发展阶段要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房价收入比要达到合理的水平,假如房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或降低,我国房屋建筑可能提前在“十三五”期间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初步转变。
在这个阶段,精装修交付的房屋变得更多,装修工艺与材料实现标准化,家具逐步标准化且不失品位,标准化的推行有利于工厂化加工的实现,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品质。另外,土建任务将由现场向车间转移,先在工厂车间预制形成标准化的建筑模块,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这是所谓的“建筑产业化”概念的主要思想,也是我国在部分地区由数量经济阶段向质量经济阶段转变的重要体现之一。质量经济发展阶段还是处于房屋建筑发展的低级阶段。房屋外形与周边建筑不协调;房屋内部装修装饰注重实用忽视细节;房屋建筑缺乏地域特征,千城一面。如此看来,房屋建筑仍然需要向更高阶段升华。
我国房屋建筑未来发展趋势探索
我们暂且把数量经济阶段和质量经济阶段作为房屋建筑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那么,未来的房屋建筑发展或许应该经历第三、第四、第五阶段。
世界顶级设计师普遍比较关注城市整体功能,而不是单一建筑,如新加坡,这些城市的房屋建筑不仅外观漂亮,建筑与周边建筑也很协调,且功能齐全,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完善便捷,我国目前的大多数城市建筑都是各自为政,五花八门。而那些具备古代建筑风格留下来的小城市反倒显得非常之协调,如乌镇、嘉兴。还有一些古代建筑群,如故宫、南京明城墙等,也非常协调,观感丰富。中国建筑设计师似乎看到了这一点,也不适时宜的从古代建筑中吸收一些协调之美,如北京雍和宫附近的建筑,以及各地新建的仿古街区,都是吸收了中式建筑的协调之美,但这些建筑群仍存有一些不足,这些仿古建筑只是在外观上初步达到了相互协调的标准,内部装修装饰风格还远远未能达到,所以未来仍要在装修装饰的细节上下一番功夫。
一是建筑房屋趋向中式建筑艺术复兴发展阶段
我们在芜湖徽商博物馆发现,中国古代建筑精华,比如“雕梁画栋”,梁本来是承重的,但还要在梁上雕刻很多图案,砖本身是砌墙的,也要在上面进行精心雕刻,瓦上也有很多神兽搭配摆放,这就是注重细节与品位的体现。
原因分析:中国元素、中国(古)风在公共环境,家居环境的设计运用,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继承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人审美观以及日益品位提升的必然趋势。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种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国元素、中国风在装修装饰上的运用将成为未来一大趋势,现在遗留下来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群,不是穷苦百姓(低产阶级)能建起来的,也不是达官贵人(高产阶级)才可以拥有的,只要有几代人的积累、有余钱(中产阶级)就会讲究这些,也就是说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有足够闲钱才会去做的。现在保留下来的一些有浓厚艺术感的古建筑一部分是古代那些为官人的宅院,如苏州园林、故宫、颐和园。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商人的宅子,如乔家大院、胡庆余堂,也有一些属于商人资助乡民建的宅子。
除了单一建筑要和周边建筑相协调,内部装修装饰要更加讲究之外,建筑的外观和用材也要体现一定的地域特征。在外观上,中国不能盲目照抄国外的建筑设计,中国人的审美与外国人不同,如改造后的汉口火车站外形采用欧式风格,中国人怎么看都觉得是败笔,汉口火车站地处荆楚大地,古时楚国建筑风格讲究楼阁开敞,屋檐层层、雕栏环绕等,被誉为有“天人合一”的特点,笔者认为若能结合这种地域文化去改造汉口火车站,可能会收到更好的画龙点睛的效果。在用材上,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经久耐用,二是便于拆卸处理。现在上海外滩上的建筑,原来是十里洋场,是一个世界窗口,多以大理石、石头为主材料,注重实用,便于保存,能够给后人留下很多历史遗迹,欧洲的建筑用材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但是这种建筑用材使建筑丧失了与时俱进的功能。而在我国古代建筑强调用木头、土砖,因为中国人比较注重“寓意”,树木有着“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之意,而土则寓意着“回归”、“天理循环之意”,中国人常常讲“入土为安”、“化作春泥更护花”就是这个意思。用土木作为建筑材料有一个好处,就是容易拆卸,便于重建。
二是建筑发展趋向传统文化与建筑全面结合发展阶段
我们分析第三阶段的房屋建筑,不难看出他的致命弱点,即建筑与生活是区分开的,建筑也很少蕴含文化内涵。我们设想,如果以建筑为主,衣食住行为搭配,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进入了建筑第四个发展阶段:传统文化与建筑全面结合发展阶段。
原因分析:钱学森老前辈在《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里写道:“我想既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就应该:第一,有中国的文化风格;第二,美;第三,科学地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所谓中国的文化风格就是吸取传统中的优秀建筑经验。”他提出的第一条和第三条和我们提出的第四阶段特征是不谋而合的。我们反观一下中国古代那些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相结合的例子,如故宫、乔家大院、陶家大院、苏州园林、扬州何园等,这些建筑与山水结合,与亭台楼榭相结合,与戏台(表演艺术)相结合,内设琴棋书画,花鸟虫鱼。这种艺术形式、日常生活与建筑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古代建筑群体现非常广泛,是一种集大成之美。我们设想一下处于第四阶段的样子:不管在高楼还是低楼,开窗望去,眼前不再是灰蒙蒙一片,而是绿树红花、假山流水(即使是高层,中间也有台阶布置景观);楼群之间错落有致,相互掩映;楼下有复古园林,怡情养性,让普通百姓也能够享受到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与园林;小区内有学习、商店、娱乐场所和配套设施,甚至有办公区,因为信息通道已非常便捷,企业不需要大量聚集在一起办公,而是分散在居住小区里,这不仅实现工作和生活的融合,也使得拥堵的交通得到缓解。
三是建筑发展趋向人文价值与建筑艺术集成阶段
第四个阶段可以说是一个很高的阶段了,但还不是最理性的阶段,最高阶段将传统艺术形式与建筑相融合,即房屋建筑发展的第五阶段:人文价值与建筑艺术集成阶段。
原因分析:第四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房屋建筑全面结合发展阶段,我们回看平遥古城、乔家大院、苏州园林等,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些建筑上的体现更多的只是人对“福禄寿喜”的祈求。
中国讲的“福”有很广泛的含义,包含了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我们在古代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门上雕刻“蝙蝠”的图案,寓意“福”,这种自求多福是世俗心态的表现。
“禄”指的是一种来源的钱财,是钱道与官道的结合。一般商人赚的钱叫财,为官的人赚的钱才叫禄,商人赚钱往往被称之为不义之财,因此商人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很低,人们认为最理想的方式是先当了官再赚到钱,有了这种观念中国人就渴望做官。古代建筑上常会挂一些梅花鹿(通“禄”)匾画或摆件,很多吉祥物也是“马的上面放着一只猴”(寓意“马上封侯”),普遍反应了大众想做官的心态。
“寿”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大的心愿,被中国人称为五福之首,中国人认为长寿是一切“福禄喜”的基础,建筑上多会雕刻、摆放乌龟、石象或是蟠桃,祈求延年益寿。
“喜”也反映的是中国古人趋吉纳福的世俗心理,凡是男婚女嫁、弄璋弄瓦,都要敬祀喜神,在建筑中多会雕刻喜鹊、蜘蛛等图案,作为喜事的征兆。
这些文化多讲究外在而缺乏内在,未来人们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被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以及还会产生对地域风俗、返璞归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踪。如建筑上的布局、装饰设计讲究等要充分体现业主的远大理想与价值理念,以及如何实现布局的协调让居住者心情舒畅、事业兴旺。由于借鉴中国人喜好木材在建筑中的运用,而大量砍伐木材会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为了既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喜好,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可以用钢筋、水泥模拟成木材,现在有些景区的建筑就有这方面的运用,“木栏杆”实际是混泥土材料,亭台楼阁的“木梁”实际上是在钢材表面刷了一层仿木油漆。这些都是人文价值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体现。
房屋建筑在阶段论中的启示和相关行业蕴含的机遇
房屋建筑沿着五个阶段不断升华不仅仅是单一设计理念变化的结果,而是一个包含了经济、社会、人文系统发展的结果,如由第二阶段上升到第三阶段,社会分配机制产生巨大变化,收入差距缩小,中产阶级群体开始壮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可靠,人们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愿意减少储蓄增加支出去享受生活,另外,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开始关注一定区域内的建筑协调性,而并非一个小区、一条街道,同时结合地域文化对一定区域的建筑主色调或是建筑风格加以规范,如今天的古徽州地区,可以规定建筑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辅以马头墙、小青瓦,再如地区可以规定建筑以红、白、黄为建筑主色调,这样一来,我们国家大多数城市都能形成自己特有的城市名片。不同地域文化催生地域建筑的差异性,不仅能够传承中国文化,对当地旅游业、服务业也会产生较大的正面效益。总之,经济、社会、人文的和谐发展会促进建筑的升华,建筑的升华也会对经济、社会、人文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房屋建筑发展的阶段论是针对总体而言,并非中国房屋建筑都要循序渐进的发展,个别条件具备的可以跨越式发展。如设计总部办公区,按照房屋建筑发展的第三阶段理念设计成古典园林总部办公区;别墅、养老度假等房屋建筑可以提前进入第五阶段,以满足高品位客户群体的需要。
从本文论述的建筑发展五个阶段来看,短期内将对建筑产业链相关企业产生积极影响并带来如下机会:
第一,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需求将加大,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概念将广泛受到关注;
第二,集中交付的保障房以及商品房多以毛坯为主,家装公司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三,卓越的物业管理服务将是购房者看重的因素。除此之外,个性化家政公司、高标准净化水供应公司都将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成长机会。
从中期来看,将会给建筑业相关企业带来如下机会:
第一,住宅产业化时代将来临,建筑模块化生产(工厂化)就逐渐被推广,其它家装物品也将进入标准化生产时代;
第二,受古典建筑复兴的影响,园林建筑设计公司、中式家装(含家具、装饰品)公司都将获得市场的青睐,那些掌握雕刻技术的工人将成为稀缺劳动力;
第三,由于古典建筑对木材及园艺的大量需求,森林产业、花卉种植产业将迎来快速成长期。
从长期来看,机会最大的将是服务产业与文化产业,如含有民俗与地方艺术特色的茶馆,琴棋书画产业等等。
以上房屋建筑发展的阶段论点是笔者通过研究和摸索对未来我国房屋建筑发展趋势的一个预测与引导,希望我国建筑能够沿着上述发展阶段走出一条传承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也期望建筑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能够准确抓住未来的市场机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对建设我国美丽家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宇江.“山水城市”概念探析
[2]黄柯.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共生—从建筑设计的材料表现看中国当代地域性建筑
关键词:人口预测;人口分析;汉中市;中部城市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3503
1 引言
人口预测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和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来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或方法。城市人口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它既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又是确定总体规划中的具体技术指标与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预测的为汉中市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文中所指常住人口是在汉中市居住半年及以上的人口。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在进行人口结构分析时,主要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汉中市历年统计年鉴数据,预测出户籍人口后,再依据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关系,推算出未来的常住人口。
2 汉中的特点
2.1 用地结构特点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
2008年全市土地总面积27101.3平方公里,按地貌类型分,山地占75.2%,平坝占10.2%,丘陵低山占14.6%。通过计算,未来汉中市可作为建设用地面积为754.79平方公里(这里未考虑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仅占全市面积的2.79%。
2.2 历史特点
汉中地区早在三十万年到七十万年前便有人类祖先在繁衍生息,夏朝时属梁州,殷商时属巴方,西周时并入雍州,春秋时又成为蜀国一部分。汉中作为行政建制名称始于秦。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三国时期,汉中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在整个农业经济时代,汉中一直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建国以后,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国防工业建设及国防工业的民用化使得汉中经济再次出现高速发展的局面。然而,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由于资源溃乏,缺乏国家政策支持,汉中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发展缓慢。进入新世纪,汉中逐渐引起陕西省政府的重视,2006年陕西省通过了《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该战略的指导下,汉中市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陕南地区乃至陕、甘、川毗邻区域经济社会地位明显提升。
2.3 人口特点
汉中市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人口数多达将近30万之众,这在其他中等城市是很少见到的现象。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镇发展以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引起陕南地区农村人口向区外城市流动,通常这部分人口流向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根据汉中市历年统计年鉴,2008年末汉中市域户籍人口是1949年的2.02倍。自1949年以来,汉中市户籍人口仅在1961-1964年间有个小波动,和当时中国自然灾害有关,整体来看,汉中市域户籍人口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3 人口结构分析
3.1 性别结构
根据汉中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其常住人口为347.86万人,其中男性181.1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2.08%,女性166.71万人,占47.92%,性别比为108.7;2007年末户籍总人口379.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万人。在户籍总人口中,男性199.44万人,占总人口的52.57%,女性179.93万人,占47.43%,性别比为110.8。2008年性别比为110.2。相较三年数据,则可看出汉中市男女比例在历史上的这几年变动不是太大,基本稳定。
3.2 年龄结构
根据汉中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得出,汉中市的人口结构较为稳定,已进入人口增长的成熟期。其中0-14岁人占总人口21.9%,15-64岁人占70.4%,60岁以上人占7.7%,稍稍超过国际老年型社会标准,已经步入了老年型社会。
这也就成为汉中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汉中市的老龄化是在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富裕的情况下开始的,将来还要继续向高度老龄化发展,因此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可能超出经济实力所能承担的程度。
3.3 文化结构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汉中市6岁及以上人口数为322.8万人,大专及以上人口数为8.2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2.5%,远远低于当时陕西省全省此项比重4.4%;高中及中专人口数为 35.0万人,占10.8%;初中人数为109.6万人,占34.0%;小学人数为133.7万人,占41.5%。可见汉中市整体教育水平并不高,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才有13.3%,存在着大量未上过学的人。
总观汉中市文化结构,可以发现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初中以下的人口比例高达86.62%,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仅占3%。这也就凸现了汉中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二个重要人口问题:文化素质偏低。
4 人口规模预测
4.1 增长率法
4.1.1 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利用汉中市人口的历史资料,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在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对未来的人口规模进行推演。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校学生 就业创业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主席2013年9月友好访问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在此期间提出了要共同建立“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提倡合作发展的理念,“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战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我国的战略优势,对现有的经济格局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政策的引导和贸易的带动,用经济发展地区的优势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符合我国实际状况,不急于齐头并进才能逐步实现国内经济的均衡化和稳定性。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将会扎实稳定地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布局都将进行大量的调整,进而对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观念等都产生相应的影响。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观念也间接的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
1.就业环境
就业环境一直是大学生就业时考虑的关键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保障水平,在这些区域内就业,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高、更大的人生舞台;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发展以及整体的社会环境较差,因此,高校毕业生往往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就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优势,我国的经济发展趋于均衡化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将得到良好的改善。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对经济发展观念以及发展模式的影响,将会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格局进行相应的调整,原有的就业环境好的地区并不一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就业观念
之前,大学生就业的方向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学历和专业,最重要的取决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果其想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可能会更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理想的地区;如果其想要实现自身的抱负,为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可能就会倾向于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另外,还取决于目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不同地区展现出的不同的生活面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使得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将会促进大学就业观念的不断改变,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广的发展平台将会成为吸引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生活环境、交通便利的地区等具有限制性的条件将逐渐不再是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时考虑的关键因素。
3.就业趋势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趋势也将发生改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加,就业的灵活性不断提高,整体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将会有所好转。公务员、事业编报考人员的数量将会有所降低,民营企业的数量将会不断的增加,就业于企业的大学生人数也将逐渐增加。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充分发挥的自身价值和自身优势将是大学生进行择业和就业的主要标准和目的。总体看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提出,将会更加有利于我国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化发展,现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将会逐渐地降低影响力甚至逐渐消失,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会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议
1.调整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地缩小,传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发挥的作用将不断地降低。就业选择的宽度和深度在不断地提高,同时,对就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大学生应该逐渐调整自身的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地区间的差异,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反而是机会最多的地区。目前大学生就业考虑的大多是经济收入等物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收入等物质因素将不再是就业考虑的重点,实现自身的价值将成为就业的主要目的和人生目标。
2.正确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对就业方向以及就业地区的规划和设想,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职业规划应该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同时还要符合自身的专业和能力状况。所以,职业规划一方面需要学生全面、客观的自我衡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随着西部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高等院校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其到西部发展,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人生生涯中的重要经历。
3.改变就业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经济结构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增加。自主创业正在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趋势,确保创业的最低成功率也是改变就业方式的前提条件。另外,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应该更加地积极主动,对信息的搜集以及对待就业的心态等都应有所调整。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地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高校就业工作,同时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并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遇。如何将“一代一路”战略与高校就业工作相结合,在这一机遇中寻求更高更快的发展,是当前摆在高校就业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旅游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75-02
前言
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各个产业的带动,而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其发展与多个因素相挂钩。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人才素质以及本地交通环境等。一个城市的交通环境能够反映该城市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能影响各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当前郑州市旅游发展现状来试分析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对该城市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战略定义及战略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许多行业正在不断趋向全球化发展。航空运输在现当代来说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门行业,它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顺利来往交流,还为本国各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便利的交通运输之道。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是作为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其建设和发展目的是为加快中原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此外,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不仅给城市带来了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其推动扩大对外开放也促进了该城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对于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地位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1)以航空港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实际上,在大同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以及主要经济体制的航空物流通道,对于我国航空运输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故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在国家的指引下能够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实现中原地区地处内陆发展外向型经济运输通道的顺畅;(2)能够作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航空港的建设不仅是要打通连接各国货物运输的通道,还要对其提升开放门户功能。
二、郑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郑州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效应分析
郑州市产业结构在当前来说已经达到了三级分割的高级化建设,其中,旅游行业的发展占据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然而,在近几年来,郑州市旅游行业的逐步稳定发展为其总体经济带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郑州市作为大多数旅客前来河南游玩的首站,当前已经成为河南省旅游消费的重要集散地。该市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在各种旅游方案、宣传语促销形式下实现了赢得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局面。据2013年的统计来看,仅不到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国内游客5 427人次的接待率。
(二)郑州市旅游行业的发展意义分析
旅游即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活动等其他目的离开常住地,到达其他地方并且将停留在那里低于一年时间的活动。一般而言,旅游产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的,故可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经济增长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郑州旅游产业的服务所覆盖的行业相对较大,并且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其产生的效果也更为有优势。按照促进就业量的角度来看待,旅游行业每吸纳一个旅游人才,则相关行业就必然要吸纳5个就业人员。而从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结果来看,旅游行业在收入上,其每1元的收入意味着相关行业就势必会增加4 633元。当前, 郑州市旅游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虽然已经将该效用进行发挥了。但就具体状况而言,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规划下,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旅游行业的总体发展还需要做进一步调整。
三、航空经济区建设对郑州旅游产业的影响
(一)航空经济区建设对郑州旅游产业的优势影响
1.郑州市旅游行业所依赖的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并且资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观意义性。如巩义石窟寺、黄治三彩遗址以及大唐嵩阳观等等景点,都作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支撑。并且其涵盖古代、近现代文明又都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往。就少林寺作为一项旅游产业而言,其在近十几年来武术文化几乎是闻名中外,也由此创建了自己的王牌产品效益。而伴随着我国4E级民航干线机场的建成,以及京广线、陇海线的贯穿南北的通行,郑州便形成了便捷的十字交叉枢纽,加上107线和310线高速公路的建设,更是将海、陆、空三线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优势,使得郑州旅游在浇砼问题上变成了顺畅无比。
2.郑州是河南的核心城市,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政治、文化、经济效益,并且其历史文化之悠久,非常具备承担起全国性商品流通和跨区域旅游的职能。而郑州在每年所举办的全国交易会、博览会等活动中更加展现了其作为国家级别的商贸中心。这样一个商品资源丰富的都市自然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旅客,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旅游设施的构建,以及对旅游市场的拓展、旅游活动促销等也就成为了必须。
3.当前,对于郑州市来说,区位优势和住宿设施已相对完备,并且能够为不断前来的游客提供基础保障。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建造综合实验区的规划方案,而郑州市当前的经济发展又符合了为航空港建造提供坚实基础的优势条件。与此同时,航空港建设使郑州作为我国首个航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引来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热潮也是必然之势。故在不断吸纳外来人才的同时也带动了一批批知名企业的纷纷入驻,可见,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在促进郑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该城市旅游客数量的引入产生了一定的助力。
2013年高考安徽历史卷的一大特色是图表型材料选择题的集中呈现,在有限的11道选择题中,竟然间隔出现了3道图表型材料选择题,分别是第12题(考查安徽古代农业生产)、第15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第21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单从形式上看,在一套高考试卷中同类型试题的出现频次如此之高,着实令人颇感意外。但是,全面比较各题的设计思路,我们又不难看出命题者的独具匠心。命题者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新的命题技巧,将历史学科的考查目标多层次地表现出来,把图表型材料选择题的考查功能发挥到了一个极致,充分展现了命题者对该类型试题命制的技巧与自信。因此,细细品味2013年安徽历史卷图表型材料选择题的意蕴,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该类试题的命题特点。
1图表样式与包含信息各具特色
上述3题虽然同为图表型材料选择题,但是,在图表材料的呈现样式上却各有不同,由此所提供的历史信息也就千差万别,从而避免了该类题目在考查形式上的雷同之弊。其中,第12题采用了数量统计柱状图的样式,反映了安徽在汉唐间水利兴修的次数变化,从中能够直接提取的图文材料信息包括时间("汉唐间")、空间("安徽境内")、历史现象(各朝代水利兴修次数的变化趋势)等,间接信息有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由于缺少地区间的比较信息,所以该图表不能反映安徽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第15题采用了份额占比饼状图的样式,反映了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在不同年份所占中国产业资本总额的比例,从中能够提取的图文材料信息包括时间("1913年"、"1920年"、"1936年")、历史现象(不同年份各类资本所占比例的变化)等,由于上述三类资本在中国共存的时间长于图表呈现的时段,所以该图表不能反映各类资本的起讫状态以及非该时段的状态。第21题采用变化趋势曲线图的样式,反映了二战以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状况,从中能够提取的图文材料信息包括时间("1950-1989年")、空间("美国")、历史现象(国内生产总值的升降变化及特点)等,由于缺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比,所以该图表只能反映美国自身经济的发展状况。上述图表的呈现特点与包含的材料信息既是命题者设置的考查情境,也是答题者进行思考和判断的客观依据。
2考查目标与能力要求指向灵活
对比3道题的考查目标,可以发现各题的考查目标与能力要求指向灵活、层次分明,难度定位的梯度差异明显,深度契合历史科《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第12题考查学生获取图文材料信息并从整体上理解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从历史现象中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属于运用层次的能力要求。因为水利兴修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指征,所以由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可以得出"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的正确结论。第15题考查学生获取图文材料信息,并对不同图表中的比例特征信息进行归纳整合,据此对各类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作出合理历史阐释,属于理解层次的能力要求。从图中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尽管民族资本占比逐步增加、外国资本占比逐步减少,但是,联系民族资本始终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知识,可以得出"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的正确结论。第21题考查学生获取图文材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征进行概括和提炼,属于再认、再现层次的能力要求。图中②时段处在1970-1980年间,并且图示在70年代中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所下降,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经济呈现"滞涨"局面。从各题的难度定位来看,第12题虽为运用层次的能力要求,但是材料信息直观易懂,正确结论与材料信息吻合明显,迷惑项设置因不合史实或不合题意,排除难度不大,应为中等难度题。第15题由于涉及历史概念较多,图表中的历史特征不易归纳,备选项设置涉及现象描述、特征阐释、原因分析等不同的思维考查角度,思维的跳跃性加大了解题难度,应为较高难度题。第21题由于材料信息单一,呈现阶段特征明显,备选项各概念在时序和内涵等方面史实清楚,迷惑性小,应为较低难度题。由于3道题在考查目标与能力要求上拉开了层次,因此,更有利于体现整套试卷的区分度。
3史学韵味与学科素养有机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