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27 16:08:27

序论:在您撰写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

第1篇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企望达到的目的,也是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中心。要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这个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因而,即是相同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因此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根据学校及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和预测未来的方法论科学,有广泛的应用性。掌握基本统计理论知识和统计技能是财经专业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当前社会上需要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教育也正在适应这一要求而进行改革。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财经类专业本科层次的统计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财经类专业人才。

二、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1,确定《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我们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被动地把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完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各种教学媒体也不再完全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创设情境”,即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财经类专业学生自身的知识背景和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之中。鉴于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介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演示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认识、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增强学习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统计方法,并通过学习形成自己对国家社会经济形势和具体问题的认识。具体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师提出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讲授相关理论;应用理论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接受或质疑教师的授课内容并进行分析现实问题的训练;学生向教师反馈自己的训练结果并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目标,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一体,以防止前者挤后者,保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寓统计理论方法的讲授于解决现实问题之中,把统计理论方法的内容讲授贯穿在分析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或质疑中掌握统计理论,学会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第2篇

一、分清“真任务”和“假任务”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看到很多的教学案例,设计者都很热衷于任务型教学,把整堂课教学目标语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个任务。但是,在这些“任务”当中,许多却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任务,自然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来看以下两个例子。

例一:人教版新目标(问路)

目标语言:Where’s the …? go along, turn right/left, next to.

过程:Teacher shows some places in Shaoguan. Students should ask his/her partner how they can get to these destination.

例二:人教版新目标(问路)

设置情景:If you are a visitor, how can you find the way when you go somewhere you don’t know well?

过程:1. Teacher shows a map of London.

2. Student A is the local people and student B is a visitor.

3. Students can choose wherever they would like to go.

在以上两个例子里面,同样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问路和指路,但在例一里面设计者要求学生就本地的情况进行问答,而在实际中,学生可能早就知道这些地点怎么去,这样的设计就违背了真实性原则(authenticity),达不到任务型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效果,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这样的“任务”,不能算是一个真的任务,仅仅是一个语言的练习。

而在例二中,设计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情景,给学生提供了投入角色的机会,整个设计就变得有血有肉,学生感兴趣了,自然就有了语言学习的动机。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或任务,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活动在我们日常生活语言交际中什么场合或情景下会发生。如果不发生,那么这个活动就违背了真实性原则。如果发生,那么将发生的场合或情景描述出来,自然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实效

常有老师感到疑惑,任务型教学真的能落实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不是流于形式,热闹之余,学生对目标语言半生不熟。笔者刚开始实行任务型教学的时候,也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也失败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只要在设计课堂的时候注意一些细节、任务性和实效,其实是可以并存的。

1. 可操作性

曾经听过一节这样的课,内容是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每四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台搅拌机(blender)及制作香蕉奶昔(banana milk shake)的所有材料。要求每组学生制作香蕉奶昔,再用英语作报告(report)。结果是学生个个都玩的不亦乐乎,到了报告的时候,谁也说不出制作的过程。其实这样的课堂设计在实际中是难以操作的。首先,制作过程中需要的搅拌机每小组需要一台,每班至少需要十台,在现实中,要找到十台搅拌机并不容易;其次,不是每个学生都喝过或见过香蕉奶昔,连见都没见过,谈何制作?再次,学生就算制作出了奶昔,但在活动过程中并不需要用到语言交际,没有语言交际,又怎么能学到语言,运用语言呢?

其实,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可以把情景设置为:老师想要给客人制作香蕉奶昔,但是不知道方法,想要向全班同学征集意见。然后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先让学生讨论如何制作香蕉奶昔,每小组确定一个方案,再让全班投票,选出最可行方案。最后,老师照大家的方案制作一次。如果学生给出的方案是对的,再让学生用英语重复刚才的制作步骤。如果学生选出的方案不对,再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对方案进行修改。这样设计的话,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既使用了语言,又避免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因此,我们要注意,设计的教学活动应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假如设计一项活动要使用许多道具,势必会给教师增加负担,因此它不可能成为常规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设计时,要考虑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而冲击正常的教学进度。有时一种活动要限制在短时间内完成,还可以安排在课下完成,课上讨论,或者可以简化任务,或使用一些直观教具等手段以节省时间。

2. 为学生“量体裁衣”

任务设计的难度要适当。过易,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而且也容易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反之,任务过难则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导致课堂上出现“冷场”。以下是笔者的一次亲身经历。

例三: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 5 The Second Period课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书中所列出的新年晚会的一些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在晚会中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并对没有遵守章程可能产生的结果作出预测,让学生学会在条件状语从句中综合运用一般将来时。

Task: Debate.

1.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

2. Debate student should or should not watch TV.

在设计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从学生运用语言的高度出发,希望藉着激烈的辩论比赛,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掌握目标语言。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却遭到了冷场。学生能陈述出来的理由根本不足以进行“辩论”,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理由都是一样的,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参与到活动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任务自然不能完成,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动机。经过课后的反思,我把这节课作了如下修改。

Task:班主任想要就“该不该禁止同学看电视”的问题征集全班同学的意见,请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书面的形式上报。每个同学至少要说出一到两个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再统计两方的理由,哪方的理由较多较充分,就采纳哪方意见。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都能完成任务,课堂自然就能达到我设定的目标了。

第3篇

关键词:设计;小学数学;创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在课堂设计上有了新的策略和建议。因此,这将有利于完善新的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在众多课程中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数学教师要明确设计目标,制订合理的方案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的方式存在错误、教师调动不起课堂气氛,导致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没有明显的改变和完善。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课堂的现状。对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根据这一点制定对策。比如,教师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提问,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自然不会忘

记,所以,学生会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

数学课堂的设计并不是仅仅是教师一个人来完成,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必须要做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并且教师只有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数学教师可以创建情境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总是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教学,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融入这种教学方法,像教师要讲解图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图案,也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与课程相关的图形,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数学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采用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并在讲课时对学生用和蔼、亲切的态度,这时就会使学生觉得数学课很有乐趣,也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和改善,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数学课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数学课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

第4篇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教学 设计 问题

一、教学目标:在实践层面合理调整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的图像后,给出了函数的单调性等概念,然后组织学生根据图形找出单调区间,运用概念对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做出判断,有位教师甚至把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单调性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在本节课都进行了渗透。从教的角度评析这几节课都很到位,但从学的视角去评价我们就会发现:教师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过于心切,总想尽快地“直奔主题”把主要内容教授完后进行习题训练;而让学生经历实践、猜想、发现、失败、碰壁等得出概念的过程往往在师与生的简单问答中滑过,学生的思维情绪始终处于压抑状态,使得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知识目标的完成受到影响,学生必要的能力得不到良好训练,学习情感得不到有效激发。

由此,教学设计很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在新授课(概念的形成、命题的发现)时,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围绕知识目标展开新知识出现的情境,适当推迟新知识得出时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知识目标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达成能力目标。在习题课上,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问题,突出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强化知识目标,广泛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在知识应用课上,应强调数学走向生活,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情境:自然进入愤悱状态

一节课从哪里讲起,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展开教学情境,最为本质的一点是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自然感觉,让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学习。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初中数学“圆”这一概念时,绘制了车轱辘分别是正方形和圆的两辆马车,让学生想象一下,坐上这两辆车的感觉如何。给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赋予了生活的意义,赋予了一些形象上的依托,使数学变得活泼可爱,促使学生的联想、想象活动近乎无意识地展开,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从学生知识经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角度,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营造问题情境,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进入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感觉到,生活就是数学的“母体”,由此启动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能沟通“学生的数学”与“课本的数学”之间的关系的教学,让学生能实在地感觉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并由此引发学生良好的心理投入和积极的行为投入。

三、教学过程:搭建互动交往学习平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没有互动就不会发生真正的教与学,没有学生真实的“学”的行为发生,教师的“教”是一厢情愿的,教学充其量是“教”的形式上的华丽包装,而无“学”的实质性的本质变化。例如教学高中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这节课时,笔者发现新教材把顺其自然的一种思路认为运算量较大删去了。在备课中笔者对这种删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充分准备,设计了直线平行于坐标轴和直线与坐标轴斜交等三个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在课堂上试了一试。结果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发现的许多解法使笔者异常兴奋,继而根据学生的纷繁思绪,笔者调整了教学思路,删去了有关训练题。师生经过磋商,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归纳出“相似法、等积法、向量法”等许多解题方法。由此,笔者想到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拘泥在编者的思路中“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两眼充满迷茫和疑虑,聆听教师讲解,学生“节外生枝”的想法在课堂中根本不敢也不可能发生。因此,设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过程,必须强调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在这样的过程中,①要体现人道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承认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②要构建和谐的、宽松的民主氛围。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交流、协作,使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有效激发而处于积极状态,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及时畅通而处于宣泄状态,从而将教学活动推向深入。

四、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承接学习责任

第5篇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6篇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来源于教师对于教学问题情景的设计。上课学生听都没有听懂,怎能在课下完成好自己的作业,下次也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呢?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再只是单一地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因为那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是一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思维的具体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地为课堂教学设计恰当的“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配合,既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强化应用,又能从解答过程中“诊断”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因此,“问题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教学”中问题的操作一般是以提问的方式出现,但与一般的课堂提问有所不同,它要求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解惑,真正训练学生的能力。设计问题一般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1.适时性原则

导入新课时设计问题,要做到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中间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达到;在课的结尾时设计问题,则要注重知识的延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时性原则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设计适当的问题,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讲“碳酸钠”这种盐时,学生的已有知识: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溶于水后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中,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溶液才显碱性。而碳酸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出现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为什么溶液会显碱性呢?适时提出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掀起学生的认知。

2.针对性原则

设计问题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只有这样才能一举中的,解决学生的困惑,做到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例如,关于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问题,可以这样设问:

(1)某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变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2)将二氧化碳通入某溶液中,如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该溶液一定是石灰水?如果你认为不一定,请举例说明。

(3)将某气体通入上题列举例子的溶液中,如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4)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实践性原则

化学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事例或生产应用,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顿悟”出问题的关键,既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巩固,又使他们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在墓区,晚上经常出现”鬼火”,经过它时,会出现“人走‘鬼火’走,人停‘鬼火’停”的现象,特别令人害怕。这里所说的“鬼火”是真鬼火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火?为什么人走火走、人停火停?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活动。

4.实用性原则

设计问题必须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讲求实用性,毋需思考即可回答的简单问题和深奥玄虚即使教师提示也无法说清的复杂问题,均不足取。只有注重了问题的实用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解疑的热情和达到巩固深化学生知识技能及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问题的方式

通过“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有关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并在自己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结果的过程中,品尝到思考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快和满足。在化学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计问题的方式。

1.出乎意料型问题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使学生普遍做出一种较为一致的并很自信的回答或预测,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从而使他们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之中,进而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满足感。

这种设计问题的方法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感有独特作用,也常常会使课堂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愉快气氛。例如,在通过一系列实验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这一规律深信不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硝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进而以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结果自然会大大出乎学生意料。

2.对立型问题

设计问题时诱使学生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激起学生急切的求证欲望,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最后再用实验或事实材料来验证。例如,在学习了中和反应之后,提出一个问题:酸与碱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到底是哪种观点正确?学生各持观点,积极辩论,最后再用事实证明,效果甚好。

3.不知所以型问题

此类问题就是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明白又不明白,不知该从何入手。这样容易激励学生非要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学习胶体知识时提出: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生活中遇到过,但不知为什么?适时提出这个问题,能推动学生的求知欲,效果非常好。

第7篇

数学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1]。三角板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画图工具,以它为桥梁架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更易于接受,更易于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一节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课,是以三角板为载体,复习圆锥,三角函数,二次函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教学活动的设计

2.1重温故情

数学是一本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技能的学习,必须建构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论证问题”的主题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出问题,运用已有技能,习得新知,巩固旧知,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样的知识建构,除了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定势”中形成之外,更应重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书本知识和生活问题形成“回流”。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重新感受我们的老朋友――三角板,理一理它和我们的数学情结。哪位同学介绍一下我们的老朋友?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尝试、讨论,表达自己的发现。结论可能如下:

①两个三角板的三边及它们的关系:运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知识,可得三边之比为1∶1∶■和1∶2∶■,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知识;

②两个三角板的三内角的度数:45°、45°、90°和30°、60°、90°;

③两个三角板有一边相等,两个三角板一边可以重合。

2.2深入了解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数学学科的本质是让学生形成“数”的知识。面对非常理性的内容,数学教师更要努力营造吸引学生的情感磁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无疑是磁场的中心,而磁力线便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无尽的情感的柔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对称的数学直观美,让学生在操作运算中领悟到数学的情感美。

2.3重新认识

教师不能把相关的几个数学问题分割开来直接塞给学生,而是要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逐级递升。初级问题不能过于繁琐,但也要避免过于直白,逐渐让学生感受到“艰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2]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

教师:探究一: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若CD=2■,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多少?

探究二:如上条件,BCD沿着BC边对翻转180°后,与ABC重叠面积是多少?

探究三:若ABC的边BC与DEF边EF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C点与E点重合,然后ABC沿着CF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移动,到C点与F点重合为至,BC=CF=6cm,与DEF重叠面积S与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4拓展情感

由于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得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缺少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新课标要求我们“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就实际的课堂教学来说,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当然,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展示给学生的是一种虚无的“模拟情境”。

如图,一个三角板ABD在放置于一个直角平面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3),且AD//x轴,另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P落在BO边上不与点B、C重合的任意一点,其中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一定通过A点,另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边OD交于点Q,设P点坐标为(x,0),Q点坐标为(0,y)。

(1)求y与x的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P点何处时,y的值最大,并求出此时直线PQ的函数解析式。

3.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3.1教学设计的思考

本节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进而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实质性的数学探究往往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经历“直观―感性认识―理性思考”的活动过程,同时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过程的欣喜和挑战。因此,我们应尽量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为突破数学问题的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