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1-27 10:19:44

序论:在您撰写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物联网在服务业的应用

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服务战略转型;陕鼓集团; 工业服务

陕鼓在推进服务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业务开拓与发展急需提升远程服务能力,这为远程监测诊断从无到有、快速推进提供了舞台。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的实施,丰富了陕鼓的服务手段、提升了服务能力、拉动了服务产业、促进了战略转型。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陕鼓开始大胆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构想远程服务支持体系,这对陕鼓作业流程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业务发展与信息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从物联网在陕鼓应用的效果看,信息化应用可以推进业务创新,而业务创新又可以为企业创造、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面就陕鼓物联网系统的应用、发展方向及设想分别进行介绍:

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象是一块新的地球,故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均是智慧地球的有机构成部分。但也有观点认为:物联网迅速普及的可能性有多大,尚难以轻言判定。毕竟RFID早已为市场所熟知,但新大陆等拥有RFID业务的相关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显示出业绩的高成长性尚未显现出来,所以,对物联网的普及速度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会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而且,RFID技术在多个领域、多个行业所进行的一些闭环应用。在这些先行的成功案例中,物品的信息已经被自动采集并上网,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些物联网的梦想已经部分实现。所以,物联网的雏形就象互联网早期的形态局域网一样,虽然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昭示着的远大前景已经不容质疑。这几年推行的智能家居其实就是把家中的电器通过网络控制起来。物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家中的电器可以和外网连接起来,通过传感器传达电器的信号,厂家在厂里就可以知道你家电器的使用情况,也许在你之前就知道你家电器的故障。

2 陕鼓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工作概论

随着陕鼓战略的不断实践,三大板块的业务都在相继发展。为了使各项业务在开展过程中,信息沟通顺畅、技术支持到位,陕鼓已组建的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作为三大业务板块的公共支撑系统。对外是所有客户与我公司沟通的平台;对内重点为陕鼓各新兴产业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完成一期硬件建设以及呼叫系统软件建设,能够提供售后服务以及工业服务技术支持的职能。现阶段,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具备的主要功能有:

工业服务支持中心作为服务业务的技术支撑平台,负责接收服务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质量方面的服务诉求,包括在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投诉;接收诉求后,组织和分解问题的处理,并将处理的结论进行回复;在服务过程中,对客户的满意度进行跟踪和管理;对全公司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并提出考核意见;中心对现场服务中接收到的重大技术质量问题,经公司审批后,发出三包计划,跟踪三包实施;负责在服务前为客户发出售后服务计划,按照产品发货情况,提前制定不同产品服务计划,明确服务人员、服务时间、联系方式;海外项目的现场技术服务由支持中心在接到有关需求后,提出人员和时间的初步安排,报公司办公室审核和批准。

3 陕鼓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的信息处理功能

在各板块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客户、陕鼓各板块业务人员(售后服务人员、现场安装人员、气体装置运行人员、服务业务销售人员)会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支持业务诉求,公司内部还有一些对于不同项目而召开的专题会议的安排等,这些信息通过电话、传真、E-mail、会议纪要的方式传递到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的服务信息处理岗位。信息处理岗位上的各片区服务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收到信息后,按照信息处理流程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4 大型旋转设备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服务

中心利用陕鼓大型旋转机械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平台,向远程用户现场设备全天候提供机组运行监测、预警、诊断等各类设备健康管理服务。向服务期的客户提供真实反映近期机组运行状况及短期趋势预测、机组检修监测建议的月诊断报告、特殊故障分析报告、紧急故障事后处理报告、机组特殊状态运行建议报告等多种机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案。远程协助解决陕鼓现场工作人员在机组调试、检修、维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振动故障问题。

利用陕鼓远程试车站与高速动平衡监测及诊断系统对厂内试车及高速动平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疑难振动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提供问题处理方案并协助方案的实施。对各类转子试车、高速动平衡结果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总结不同动态响应下的转子机械特性。

对于现场无远程监测设备的用户,提供电话、传真等诊断咨询服务。对现场安装、检修人员无法解决的设备疑难故障进行现场诊断、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主导进行解决方案的实施;

依照陕鼓不同机组类型开展常见典型故障归类研究工作,对于同类型机组存在的多发型故障进行设计、制造方面的机理性研究,并将结果向研发、设计、加工部门进行反馈,以不断改进陕鼓产品质量。

对多种综合性常见故障进行试验模拟,提取关键诊断特征与判别规律,并对基于真实运行状态机组设备管理方式进行系统地研究与相关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工作。

5 陕鼓工业服务技术支持中心的信息交换功能

客户服务管理呼叫中心是公司为快速反应市场问题设立的全天候服务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设立陕鼓集团公司24小时热线咨询、员工紧急救助服务电话。

技术支持中心首先体现的是作为呼叫服务的职能,通过现已建成的呼叫系统软件,可以通过多种沟通方式来实现支持平台上各种信息的汇总与交换。

6 陕鼓自动化呼叫中心

陕鼓的客服系统主要是针对现有客户做售后服务的,客户或者合作商的咨询有很多属于专业问题,所以特别设立了很多专家座席。当普通座席无法解决客户的专业技术问题时,可以将专家座席加入通话协同服务。

这套系统全部采用先进的IP座席,只要有网络,座席服务端可不限地域,随时随地参与服务。上文中提到的专家不一定非要集中办公,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成为专家座席。

为了保证座席人员的服务质量,这套客服系统中还设立了班长席,通过系统中监听插话功能,班长会对座席员的服务及时跟踪监控,插话功能也可以随时随地对普通座席提供更多的帮助。

通过应用先进的IP分布式呼叫中心平台,实现了陕鼓服务渠道多元化、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管理标准化、技术实现先进化、系统布局灵活化、服务销售一体化的目标。使陕鼓的服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陕鼓的服务经济大踏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陕鼓旋转机械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旋转机械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陕鼓实施机组状态监测、推进系统服务战略的关键支撑手段;是陕鼓从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转变、推动高端制造服务化的有力工具;是陕鼓充分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典型实例。陕鼓从2000年开始,把工业领域的透平产品与IT技术进行融合嫁接,集转子动力学、机械故障诊断学、机械自动化控制理论、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研制开发了旋转机械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化,提升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以此为核心,对客户装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状态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服务中存在的难以提前准备、及时响应的难题。通过在现场获取的实时运行数据,利用互联网传输机组运行数据到异地的机组制造厂商处,机组制造商通过建立起集多家用户运行机组远程诊断数据为主的中心系统,依托CBR良好的工程适应性和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构建基于产品典型故障数据库的智能推理与非典型故障的特征推理诊断系统。

对客户而言,远程监测服务系统能帮助客户准确掌握机组运行状况、合理安排维修改造、备品备件时间提供了全面、详细、准确的信息,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由于陕鼓的24小时值勤服务,随时监测着存在问题的机组,并由专家队伍来判定问题的发展趋势、严重程度,定期提供运行监测报告,因此客户可以享受专业化远程设备状态管理服务,从而集中精力从事主业。通过使用该系统,客户可以减少非计划停机次数,降低故障率,缩短停机检修时间,延长检修周期,延长机组连续运行时间,减少维修费用,也为流程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对陕鼓而言,不仅可以赢得客户信赖,而且可以及时掌握现场机组运行情况的大量第一手、准确、详细、实时的信息。在陕鼓远程监测中心的屏幕上,系统用不同颜色清楚地显示着机组的运行状态(如绿色代表正常状态、黄色代表存在问题、红色代表问题严重或者停机状态),可以瞬间掌握全局,从大量正常机组中找到少量非正常机组,立即进行重点内容监测分析。每个机组的详细运行信息也可以图形化地显示,直观查看运行详细情况,并能绘制成各种专业图表。这些信息通过陕鼓的内外专家队伍分析处理和在线观察预测,能为陕鼓的营销队伍提供许多超前、准确的客户维修改造和备品备件需求信息,为快速的市场响应奠定了基础。

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服装产业;应用

0.引言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在众多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电力管理、机场防入侵、平安城市建设等。目前服装产业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必将极大的提高服装产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和企业运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1.物联网技术在服装产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将供应链各生产环节,从原材料到产品以及生产加工过程,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标识和监控,并根据电子产品编码(EPC)使供应链上下游环节得到以无缝衔接,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应用服务平台进行优化整合;企业内部原有系统(ERP、CRM等)能够最大限度得以保留,在符合物联网协议规范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并成为物联网有机的组成部分。

RFID和EPC是行业供应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其优势在于:企业生产加工过程可以有效监控;原料和产品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可相互转换,并能进行数量统计与调配,质量可回溯;数据传输的标准化、统一化,让供应链上下游环节实现无缝衔接。

2.物联网技术在服装商场管理中的应用

在专业商店等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安放传感器,用来追踪各件衣服的活动信息。销售系统可以自动获取服装何时上架、目前已到达哪里、处于什么状态、什么时候补货等,根据销售情况提前自动发出预警;同时,销售管理者通过统计服装在商场的不同挂放位置对顾客的关注、试穿和购买的影响,以及所导致的不同销售状况,可以制定有利于更好销售的服装摆放方案,以便店员及时调整服装摆放的位置、空间层次等。

另外,通过RFID系统,厂家和设计师能够了解服装的用户体验效果,统计流行款式的实际销售情况;统计某款服装的客户试穿和购买几率;分析某款服装被试穿过而最终却未被购买的原因,有助于设计师了解顾客心理、设计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服装。

3.有效地提高顾客挑选服装的效率及满意度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试衣间。对于顾客来讲,在智能试衣间内试穿衣服,更加便捷。当顾客所试穿衣服的样式或者大小不满意的时候,可以在试衣间通过智能显示屏,搜索更合适的款式、大小或者库存信息,并能够与外面的店员进行交流,以便挑选并试穿满意的服装,提高选购效率。

比如,日本高级成衣Flandre公司门店的试衣间让所有顾客都觉得新鲜刺激,它的四面都由玻璃幕墙围成,实际上,这些玻璃幕墙全部是电子显示屏。当顾客进入这个虚拟试衣间后,电子屏幕墙上会出现一个虚拟设计师跟他打招呼,设计师帮顾客分析身材、肤色及气质等特征,提供可搭配的服装,并实时显示在电子幕墙上。顾客在幕墙上选择后,电子屏上会出现身着搭配服装的顾客的整体形象,使顾客不用麻烦地脱衣穿衣就能看到自己试穿衣服之后的整体效果。这样的智能试衣间,吸引了许多品牌商加盟,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4.全程追踪单件及成包级服装

电子芯片以服装标签为载体在制作过程中被安装在每一件服装上,每一件衣服的标签都能够被RFID系统追踪,因此,衣服无论是在商店展示架上还是在仓库的包装箱中,都能被快速、及时地查询出来。只要顾客有需要,销售人员就可以通过电子读码器快速获知该服装的颜色、款式、尺寸、目标服装的位置等信息,为顾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产品的各类相关信息通过RFID技术能够被便捷、及时地获取,这使得企业及其全球分支机构从生产、配送、流通到库存控制等方面的运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比如,日本三景集团利用RFID技术自动跟踪衣物的位置,加快了制衣流程、避免了缺货现象的发生等。

5.物联网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面临的主要困境

传统服装产业的信息化需要突破三个基础性问题:社会基础、市场基础、企业基础。首先,标准规范是社会基础的重要问题。从服装行业角度,现在就应该着手以国家颁布或即将颁布的相关标准为依据,立即着手物联网信息编码标准规范的研究,建立相关编码、实施标准、行业规范。如目前RFID标准不统一,不同厂家的RFID产品互不兼容。其次,行业应用推广与市场需求密切关联。目前服装产业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选择重点行业和典型企业作为试点,形成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同行业和产业集群地区推广。再次,企业自身的能力、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进行物联网应用的重要基础。一是企业高管要转变观念、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二是企业要积极整合内外资源,特别是要和合作伙伴要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三是要积极探讨信息化。因此未能健全服装产业的信息化是一个主要的困境。此外,目前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本较高及安全问题也是物联网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面临的困境。

6.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是互联网与产业相结合的扩展和延伸。基于服装行业自身特点的考虑与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普及和进展情况,物联网的应用并非一朝一夕,它是融合多种应用系统于一网的统筹系统工程。但是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理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物联网必将深入社会的各个行业和角落,在服装产业中的应用亦将超出上述范围。

【参考文献】

[1]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J].电子学报,2010,(11):2590-2599.

[2]王颖等.物联网技术在林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601-2604.

[3]李航,陈后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论坛,2011,(1):81-85.

[4]朱会霞等.物联网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2):310-314.

[5]VAN KRANENBURG R.The internet of things:A critique of ambient technology and the all-seeing network of RFID[M].Amsterdam:Institute of Network Cultures,2008.

[6]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he Internet of Things[R].ITU Internet Reports,2005.

第3篇

互联网企业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的需求

互联网企业对其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希望基础架构具备快速扩展能力,互联网的业务模式的增长具有突发性和高速性,当业务需求突然高速增长时能够快速扩张基础架构,以提供相应的服务能力;

2. 希望部署在远端数据中心的大量集中的服务器设备具备优秀的远程运维能力,可以适当简化基本不用的本地管理功能;

3. 希望节约数据中心的总体运营成本,从而帮助互联网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润,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

定制化服务器满足了数据中心服务器的主要需求

针对互联网企业的这三方面诉求,服务器设计师们提出了优化的硬件设计,将计算、存储、电源和冷却等资源汇集成一个硬件资源池,革命性地推出了共享基础架构产品,将效率、计算密度和系统扩展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定制化服务器能够在能耗效率、系统扩展效率和计算密度等方面降低总拥有成本(TCO)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有效方式。

Dell PowerEdge C6220服务器,4台双路至强E5-2600服务器只占用2U机架空间,消耗更低功耗,节点间服务器独立运行,配置更加灵活,恰好是定制化领域的主流机型。

首先,定制化服务器采用模块化、高密度的设计,在一个机箱中将所有计算和存储资源汇集成一个资源池,实现电源和冷却共享。一个机箱中容纳相对于传统服务器两倍到四倍的服务器节点数,却只占用相同的空间。当企业业务需求增长时,可以轻易在有限的自建或租用机房空间内放入更多的服务器节点,按模块化进行复制,实现基础架构的快速扩张。

其次,定制化服务器根据客户需求,去掉了部分不常用的本地管理功能,增强服务器的远程管理功能,提供标准和开放的IPMI管理接口,支持远程脚本方式管理,使得管理人能够同时远程管理的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同时定制化服务器提供了远程的服务器指示灯,可以远程开启或关闭,方便现场维护人员迅速定位服务器节点。

第三,定制化服务器通过减少空间占用,对自建机房企业可以节省机房建设及面积占用成本,对租用机房企业可以节省机架租用数目。同时,基于共享基础架构设计,电源数量减少,转换效率提高,带来更高的成本效益和电源配置效率;风扇数量变小,扇叶变大,带来更高的散热效率;精简机箱金属框架和机械组件,降低硬件成本和重量。定制化服务器从密度、功耗、致冷、重量各方面降低了服务器运行成本,从而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基于单位时间和节点的运营成本的节省,可以推算出大规模服务器集群3~4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营所产生的巨大节省。

定制化服务器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和前景

通过定制化服务器技术和产品,Facebook、亚马逊等大型互联网企业都获得了灵活、低成本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基于他们数据中心服务器使用量和独特的应用需求进行创新,在采购服务器产品时选择符合自身标准的个性化产品。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在数据中心中也大面积地采用了定制化的服务器产品。有这些领军企业尝到定制化带来的灵活、低成本甜头在前,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对自己数据中心里的服务器提出定制化的需求。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营销;业扩报装;优质服务

1 概述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各供电公司等提高管理层次、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措施。改变观念,营造各部门围绕电力营销转,电力营销围绕电力客户转,以业扩报装工程为龙头的服务体系是最好的措施。

传统行业是国家历年来发展的基础,电力行业是保障国家持续稳定建设和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电在人们生活中成为越来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公用性行业的电力行业,伴随着一些客户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对业扩报装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电力公司在互联网的运用方面较早,但目前部分停留在一些业务知识的介绍、政策法规的宣传等初级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报装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地区电力用户仍然需要到当地营业厅办理相关业扩手续,在业扩办理过程中,用户不断的往返与供电营业厅及相关部门之间,费时、费力给用户带来诸多不变。

因此,为了使用户能够满意,提供阳光、高效、便捷的用电报装服务,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形象,提升电力企业营销业扩业务服务质效,立足倾听用户需求、服务用户所需、解答用户疑惑的出发点,为用户与企业相关人员的无阻沟通提供有效支撑。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业扩服务网上办理已迫在眉睫。为了构建客户导向大营销体系,给客户提供更贴心、更细致、更周到的服务,则必须创新提升业扩报装服务模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互联网+”理念已经成功部署及实施于工业、金融、商贸、通信、交通、民生、医疗、教育和政务等多行业。将企业和互联网紧密结合,更好的发展自身,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业扩服务报装服务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业务的对外服务窗口构建。从理论和技术来说,“互联网+”技术在工业、政务、交通、民生等行业已有成功应用,同时电力系统本身已经使用较多的技术来构建内部的系统和应用,整体为本项目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电费缴纳目前已经实现互联网查询和支付宝缴纳费用,为项目的研究更是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3 项目研究内容

针对以上关于“互联网+”和业扩报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章以研究“互联网+”与业扩报装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为目标,构建内外网数据整理、信息安全流通机制,实现包装资源、业务进程、收费标准信息的内部资源的安全展示传递,基于“互联网+”技术达到“内外零距离”沟通;建立沟通管理机制,遵循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客户费用及时间,强化业扩全过程各节点工作沟通传递效率,提升业务处置质效;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实现业扩装工作由“业务导向型”向“客户导向型”转变的新跨越。

项目具体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构建外网辅助支撑工具和数据公开机制

(1)建立的外网辅助支撑工具,通过外网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便于客户更好的了解自己办理的现状,通过这种服务流程的直观化、透明化,不仅便于管理人员对工作业务的整体掌握和过程监督,也便于客户对业务办理过程的及时了解。

(2)明确业扩报装服务中,数据可对外展示的种类,如:报装进度提醒(申报环节资料、期限)、提供资料的种类。在对外展示中对具体数据视情况进行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从业务而言,减少客户因资料不全往返多次办理业务的时间,为客户办理事务降低成本,进而提高客服部门的办事效率。

3.2 构建“互联网+”与业扩报装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

通过“互联网+”与业扩报装服务管理结合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窗口,实现业扩报装工作由“业务导向型”向“客户导向型”转变的新跨越,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3.3 实现数据的传递共享

数据共享体现在两个方面:(1)营销管理具有分层分域管理特

性;(2)各个组件之间数据共享。

结合当前业务实际情况,业扩报装管理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一般而言,供电企业都是集中管理大客户,各个区局管理管理分散用户,区局的业扩报装信息需要汇总至上级机构,汇总合并之后又需要再在各个组件之间实现共享和流动。

在本项目中,通过建立数据整理工具,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完成信息传递共享。

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改变了以往工作单以书面传递的工作模式,使得各业务部门和工作举位能够较快地获取或传递信息,有效地提高业扩报装各个业务部门和工作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能够让业务流程的处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3.4 加强业扩报装服务质量的考核和监督

支持客户评价和投诉功能,方便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允许通过网络沟通或其他类似手段,完成对业扩报装业务流程处理的有效跟踪,方便客户与公司随时查看工程施工进度情况,使业扩报装业务流程处理的透明度提高。

4 项目建设目标

(1)构建数据公开机制,明确业扩报装服务中,数据可对外展示的种类,如:报装进度提醒(申报环节资料、期限)、提供资料的种类。在对外展示中对具体数据视情况进行转换,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从业务而言,减少客户因资料不全往返多次办理业务的时间,为客户办理事务降低成本,进而提高客服部门的办事效率;(2)构建“互联网+”与业扩报装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通过“互联网+”与业扩报装服务管理结合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窗口,进一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3)建立外网辅助支撑工具,通过外网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便于客户更好的了解自己办理的现状;(4)建立数据整理工具,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完成信息传递共享。

第5篇

【关键词】无线城市 现代服务业 物联网 智慧城市 感知技术

1 前言

在3G牌照发放的推动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无线城市建设的新浪潮。无线城市的建设已在中国北京、天津、广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全面展开,组网技术和运营模式也日渐成熟。采用“3G+WiFi”的组网技术以及电信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成为无线城市建设的主流选择。各大运营商通过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市政业务、为个人提供公众业务以及为行业提供一定的商务服务来运营无线城市,仍未摆脱依赖通话费、信息管理费为主要收入的传统运营模式。无线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耗资巨大的工程,运营商如何在无线城市建设完成后回收建设成本,并保证无线城市能为其带来营业额和利润的上升,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都集中在业务的竞争和技术的升级上。

2 现代服务业与无线城市的结合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创新的服务业,同时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融合、提升的传统服务业。由现代服务业定义可以看出,ICT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其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服务的面对面、不可位移、不能存储等属性,拓展了服务提供的范围和贸易性,赋予传统服务业新的内容、改进的服务质量、改变传统服务方式等。现代服务业与无线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者的结合将为其在各自领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2.1 现代服务业将推动无线城市向前发展

目前,全球无线城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无线城市建设运维成本高和难以获得稳定收入来源仍然是无线城市发展的两大问题。目前世界上尚未有盈利的无线城市,说明无线城市网络的业务应用发展有待完善,无线城市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无线接入。虽然无线城市现在推出了视频监控、应急通信、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但这些应用多为政府应用,在企业和个人应用方面仍然缺乏。在采用运营商和政府合作的模式建设无线城市后,虽然可以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市政应用解决建设运营初期的压力,但是在后继的运营中,如果运营商不能积极开发新业务,以廉价便捷优质的服务来留住各类用户,无线城市势必变成运营商和政府的负担。无线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将城市的无线网络建设完成,只有让政府、企业和公众都能从这个网络中获得利益和方便,提升城市信息化程度,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才能说无线城市的建设是成功的。

在无线城市中引入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加强基于无线城市网络的业务开发和应用,将无线城市带入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从而促进无线城市的向前发展。无线城市的网络速率远远高于我国以前广泛应用的2G网络,也比3G网络要快,在无线城市网络上继续应用原有的2G业务是对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宽带无线网络接入速率的不断提高,移动业务将向多媒体信息应用发展,为移动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将成为未来十年内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中国的移动多媒体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将现代服务业引入无线城市,可以助其发现新的创新点,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实现移动业务升级的平稳过渡,将无线城市的美好体验完全展现。

2.2 无线城市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服务业发展越来越由经济网络型服务带动,由于服务的网络化优势日益明显,促使了服务企业向连锁化、联盟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传统的单一机构及等级制组织结构形成的服务供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开展的需要,服务企业迫切需要采用松散而富有弹性的网络型组织结构,通过遍布各地的服务网络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市场增长规模和扩大有效服务范围,而各地掀起的无线城市建设热潮无疑为现代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无线城市将深度融合到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会展、中介服务等生产业和购物、餐饮、休闲、旅游等消费业,全面丰富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功能,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含量,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无线城市的建设可以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理空间和物质基础条件,有助于现代服务业的区位集聚及产生集聚效应。将现代服务业业务发展引入无线城市建设运营。运营商就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通信网络,介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电信运营商可以选取现代服务业中各个系统所需要的共用的技术和模块,建立面向各行各业的运营服务支撑平台,改变只做管道,只收通话费、信息管理费等的传统运营模式,依靠安全、可靠和对用户有利的服务全面介入各种运营、产、销、购、物流等全过程中,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咨询和电子商务服务,让现代服务业各种平成行业服务支撑所产生的服务费成为无线城市运营的主要收入。

2.3 两者结合实现共赢

无线城市和现代服务业都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但在各自的发展中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提出将两者相结合,以无线城市网络为载体,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其业务应用。而不是孤立的看待其中任何一方面,从融合的角度考虑两者的发展以及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带来的贡献,或许可以为两者的发展走出另一片天地开辟新思路。

2.4 应用示例――八达通国际商品贸易港

某通信公司在广东佛山市的八达通国际商品贸易港(以下简称八达通)部署了大量的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将其打造成我国首家“无线数字港”,并作为佛山无线城市的一部分。在八达通宽带无线网络的基础上,该公司与百度合作建设了WiEasy门户网站。无线城市门户wiEasy的建设目标是整合优良的互联网资源,构筑良性的宽带多媒体应用价值链,建立CP/SP、运营商、商家及用户之间的纽带,实现“统一接入,服务共建”、“统一认证,用户共享”、“统一结算,收益共赢”。

该公司并不满足于将八达通建设成为无线数字港,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将现代服务业引入八达通,并申报成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根据八达通用户的实际需求,利用现代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为其量身打造多项服务,形成以先进通信技术为依托,以企业现代化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一站式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它颠覆了传统采购市场的模式,在为客户提供现代化电子交易平台的同时,更增添了诸如在线设计、电子商务、地图标注、积分管理、网络推广等服务,帮助入驻企业解决在经营中的信息、通信、管理中的各类应用需求,基地现代服务业的推广有利于企业产品升 级换代,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从而获得可观的利润。

在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应用方面,该公司将互联网和电信网融合形成无线移动宽带网络,创新性地引入生产业和消费业理念,建立了家品饰品一站式商业平台和基于位置的生活搜索服务平台。家品饰品一站式商业平台将产品展示、设计交流、用户征信、实时采购、电子支付融为一体,建立统一的客户服务中心,实现自助购物引导,为企业和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基于位置的生活搜索服务平台(其工作流程如图1)以生活搜索为基础,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海量、方便、可信的生活服务(房产、餐饮、交友、家政等)信息平台,它涵盖向用户提供信息获取平台、用户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展示信息、吸引用户注意并获得信任、引导客户完成消费、通过用户口碑进行品牌传播五大过程。

这两个创新平台均建立在现代服务业服务交互支撑平台之上,所提供的电子商务、数字社区、电子金融、现代物流、数字媒体、数字旅游等行业应用均以现代服务业共集成化技术、现代服务业服务基础技术、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为技术支撑。在商贸港生活工作的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这两个网络平台获取包括商务工作和生活休闲娱乐在内的专业服务。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商家可以享受廉价方便的企业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以及统一的现代化物流配送服务,企业运维成本降低了,服务范围扩展了,营销手段增加了;商贸港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特色服务(如家品饰品设计中心和家品饰品消费积分管理系统)来吸引更多商家入驻,通过提供如网站联盟推广等更为专业周到的营销服务,在众多商贸港经营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当地的电信运营商则可以通过为商贸港提供的基本信息化服务和位置服务及增值信息服务获得除传统语音通信之外的收益,而随着需求的增长,专业市场的进一步细化,更多的服务部门将会从企业内部独立出来。形成新的服务行业。甚至产生新的产业价值链条,电信运营商则可以挖掘这些潜在的需求。前瞻性地开发相应的应用服务,将无线城市这一概念实体化,深深扎根于各行各业。

3 物联网对无线城市的提升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严格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一概念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这一动态网络的出现,使得现有的ICT世界呈现出新模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自任何人的连接,都是物与物的连接。而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二是流动性,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通信。它代表了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未来,对电信产业来说,物联网是一个成功的投资机会。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就提到,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无线城市的建设无疑为物联网提供了一个大规模应用的平台,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新型无线城市发展的大趋势。而物联网的出现将会创造更多创新的应用和服务。为无线城市运营带来新的商机。

随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无线传感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和纳米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势必将创建连接所有物体的物联网。随着集成化信息处理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和日常物体也都将表现出智能化特征,可以被远程识别或被检测。届时,物联网产业链将不仅局限于零售业、自动化以及电信产业、国家安全、物流、航空航天、环境监管、远程监控等公共服务或特殊行业应用领域,而将会向智能化物联网渗透,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数据交换,由物联网提供的这些即时信息、应用和服务将扩展到人们的如体育休闲、人身安全、家庭自动化、环境卫生改善、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处理、食品安全等更为日常的生活当中去,潜移默化的对人类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将会使各种物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过程当中都具备智能,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物品使用效率,而无线城市运营商所要做的就是引入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产业链资源、规范传输网络协议和构建云计算的中央处理单元,为物联网应用匹配相应的终端和网络平台,形成一个完善的物联网体系,建立起一个有广阔市场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有终端有应用有服务的多网络融合的无线城市立体网络架构。这样的无线城市为人们展现的不仅是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接入功能,而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事物都能通信,能够为商业企业提供新收入机会。能够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新型智慧城市。

物联网用途广泛,涉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具体应用有如手机支付、全球眼、空气温湿感应器、RFID标签定位等。物联网在商贸城也有广泛的用途,如上节提到的八达通商贸港就利用RFID和GPS技术在商铺和物流中心中对重要物品进行定位,一旦被定位物品离开指定区域,后台便会提示报警并显示物品位置。以此确保商品的安全。

第6篇

物联网:应用的深度融合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与拓展,是新理念引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集成创新。物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是传感网、互联网、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和深度应用。其功能是,各类实物信息被不同的传感器感知、采集、形成数字信号,通过各类网络快速传输到信息处理层,加工处理的信息形成信号或知识。

物联网的应用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过去,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两层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独立发展。物联网集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实物基础设施相结合,把信息化融入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在更多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更多行业、更大范围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如智能交通是在车辆大幅度增加后,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不能满通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智能化管理是在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和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而发展起来的。

物联网产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将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发展,扩大一批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目前,物联网大都在传统产业应用,如交通、物流、电网、石油天然气和食品等行业,极大提升了这些传统产业的效率,改进了发展方式。同时,物联网的应用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包括芯片、传感器、集成模块及设备和中间件制造业,以及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和云计算等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其市场规模。

物联网:助推现代服务业

从物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作为。

一方面,物联网功能多、应用面宽,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动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运营、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的集成创新。发展物联网的动力是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提高效率和便捷生活。物联网不仅应用于诸多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而且在日常生活等领域拥有巨大潜在市场。一是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如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医疗及教育等领域。二是企业为主的行业应用市场,如电信、电力、物流及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三是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消费市场,如购物、家用电器、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服务的领域正在扩展。

另一方面,物联网产业链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纵向看,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网络设施、终端设备、传感器、芯片、集成模块和中间件制造等相关制造业;中游是互联网及其运营服务;下游是物联网的用户和服务商,包括应用系统设计和集成、软件开发、试验检测、工程实施、云计算和系统运维等高技术服务业。物联网涉及众多应用领域,是一个跨多学科多部门的细分市场。每个物联网应用领域又构成各自的产业链。

物联网产业链中服务业比例较高。物联网产业的中、下游大都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物联网不仅将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而且将极大促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服务业新业态。

物联网:新特点新趋势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部分领域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国。从世界范围看,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需求导向,整体规划,目标明确。近些年来,欧美日韩等纷纷出台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计划。一是在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生活消费领域拓展。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电子政务、电网、教育、交通及城市管理等领域推行物联网计划。如,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刺激经济为目标,重点支持宽带网、智能电网、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等。欧盟从发展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韩国则从寻求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产业出发,在食品和药品管理、交通和物流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测及工业自动化等方面进行应用示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又提出发展智能通信、家庭应用和娱乐等,推动物联网在消费领域应用。二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物联网应用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行业问题。三是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发创新发展。大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水到渠成,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要。如物流行业最初应用物联网技术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监控的需要;发展云计算是一些掌控信息资源的企业,为了利用剩余的计算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

第7篇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支持发展的重点区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造对外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战略举措,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创新之举。园区规划建设面积44.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120平方公里。紧密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三大项目形成国际内陆港功能服务平台,围绕着集装箱作业区、综合保税区、国内贸易区、综合服务区、居住配套区、应急物流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区、城乡统筹建设区等功能分区,着力发展国际贸易组团、国内贸易组团、临港产业组团、生产服务业组团、生活服务业组团、信息产业组团等六大百亿产业组团,最终形成中国最大的国际型陆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城。

西安国际港务区物联网发展规划

西安国际港务区立足于“先建内陆港、后建开发区、再建东部新城”的总体发展战略,本着深入挖掘各类不同服务对象信息化需求的原则,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物联网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物联网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以物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为依托,积极促进物联网相关应用的研发、制造,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与信息化融合,推动企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不断完善物联网相关应用的建设,最终成为“信息零距离,智慧新园区”的物联网应用基地。

西安国际港务区物联网应用优势

坚实的信息化基础保障。西安国际港务区作为陕西省“三网融合”试点园区,将按照高标准,集约化的要求,建设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多网介入和区内网络热点的无线覆盖。根据规划将建设ID c机房、数据交互中心。

明确的产业定位提供良好应用环境。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以现代物流和现代贸易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园区。明确的产业定位为“物联网”范畴中的核心技术――RFID技术、传感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环境,通过物联网技术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广泛应用,使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特色产业与物联网产业相互促进,实现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将促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良好的物联网应用项目保障。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公路港、西安华南城、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西安广汇汽车物流产业园、中国移动西北大区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建设和运营,为物联网应用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和服务对象,也为陕西物联网应用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项目依托。

重点建设项目

1、物联网标准研究中心,将重点从事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并与无锡物联网中心进行技术交互共享技术成果,共同推动我国在物联网技术标准方面的研究、制定以及推广等工作。

2、云计算服务中心,主要是为园区各生产服务单位提供全新的计算驱动模式,企业或个人将不再需要在电脑中安装大量套装软件,通过web浏览器接入到一种大范围的、按需定制云服务。

3、国际港数据中心,将为园区相关产业链单位的不同系统之间的异构数据提供交互、融合,生成目标系统所能识别的数据结构,为国际港的“大商贸、大物流、大服务”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处理服务,保证西部商贸物流枢纽的高效运转。

4、物联网研发孵化中心,是为入驻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公关策划、财务体系、战略发展、信息通讯、市场营销拓展等全过程、全方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中心将采取与大学、研究院所、企业联建以及自建等方式建设规模大、功能全、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孵化器集群,未来将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

5、物联网应用产业展示交易中心,为物联网相关上、下游企业提品展示、交易、配送的综合中心,并以其良好的政府资源和行业背景,及时国家物联网产业政策、法规,汇聚国内外物联网产业成果,提供物流运输等配套服务。

6、物联网产业联盟基地,利用园区明确的产业定位和良好的依托环境建立物联网产业联盟,打造物联网产业联盟基地,共同推动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发展。通过构建公共技术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公共数据库等平台将联盟基地落到实处,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创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