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5 09:40:56

序论:在您撰写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业管理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form unceasingly thorough,after joins WTO in particular,the request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profession development must conform to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requirement,the deference marketability rule,accepts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challenge fairly.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for a long time by do not adapt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request extremely by the government managers under stateowned enterprise or the institution direct management aspect,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fund short,the system ossifies,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not not nimbly,the loss serious.Must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have to persist the separati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inciple,walks the marketability management path,the introduction competitive system,carries on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authority and the right of management the effective peeling,unifies by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implement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administration.The break profession monopoly,to the investment multiplication,the operation marketability,the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legalization direction develops gradually,separatin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from enterprise management,politics separated pattern.

Keywords: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public utilities Special permiss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 management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的市政设施、燃气热力、供水节水、园林和环卫等行业,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公用性、公益性、垄断性、投资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要求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规则,公平接受竞争和挑战。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主管下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直接经营的局面以极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亏损严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引进竞争机制,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进行有效剥离,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实施市政公用事业行政管理。

1.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1.1市场化的目标。实现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就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制下,由政府所属机构直接生产供给,向市场上各种所有制主体生产和供给的转变过程。积极稳妥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向市场化进程,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目标。

1.2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设部于2002年了《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建设投资、经营、作业市场、准许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各地的企业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市政行业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转换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有力地推动了市政公用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建设部于2004年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它明确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涉及有关公共资源配置的行业,明确了特许经营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招标投标、中期评估、监督检查、临时接管、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制度。

2.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关系到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维护公众利益。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采取招标等方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投资者或经营者。

2.1特许经营的核心和实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程序,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并以协议的方式,界定政府与被授予经营权的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不但可以利用民资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帮助政府发展基础设施,分担一些本来由政府承担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打破政府垄断及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改善政府形象,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实施特许经营的实质意义在于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控制、弥补市场的“无形之手”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

2.2特许经营的运作模式。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有多种形式,根据特许经营权取得企业在特许经营权下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投资和经营的双重责任和风险;二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仅承担经营风险。

第一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投资和经营的责任及风险均由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特许经营权取得人负责与投资相关的资金筹集,从政府或直接从最终用户取得经营收入。较为典型的是BTO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适应于基础建设的投资融资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投资建设项目的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所在地政府。我市利用BTO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亿元,现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这样既弥补了政府投资基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设计、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

第二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设施投资的资金由政府负责、政府享有资产的所有权,政府将特定的市政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委托给特许权取得人进行经营,特许权取得人获取的管理费或直接从最终用户收取费用。

3.市政公用行业的政府监管

由于城市市政行业的公用性、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的特点,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一方面要解除或放松管理,以引入竞争,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政府监管,以确保社会公众利益和公众安全。从2005年起,《青岛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管理暂行规定》将正式实施,这项规定将使我市市政公用事业在打破垄断、引入社会资本、实行特许经营同时,确保公用事业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下,服务高质量、价格不失控。

3.1监管的目的。政府通过监管一方面确保了被监管企业的投资或管理回报率,为市政公用事业建立稳定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好公众利益,保证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3.2监管的主要内容。

3.2.1政府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加强对专营权的监管。取得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后,就意味着其在特定区域、特定内容及范围内拥有专营权,政府既要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鼓励长期投资行为,降低投资者风险,避免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又要监督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协议规定的义务,承担规定的公共服务责任。

3.2.2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监管。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一般由物价部门根据行业平均成本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的原则予以核定。价格监管一方面要有利于形成企业降本增效的价格机制,保障公众利益,避免由于垄断经营而带来的高商业利润,另一方面要考虑投资的合理回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3对产品、服务、安全等标准方面的监管。市政公用行业具有服务大众的特性,行业监管要使企业达到规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市政公用事业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公共设施的安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运转,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监管机构要监督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保证公共领域产品提供的可持续性。

第2篇

关键字:商业房地产;施工管理;特征;方法;回报率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是房地产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将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商业房地产与住宅房地产不同,其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回报为目的的为商业活动提供场所的房地产,这就说明商业房地产是以高回报率为发展动力的。因此,要实现预期的回报率,除了要采取一定的经营措施,还需要对其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商业房地产的质量,并做好施工造价控制。

一、商业房地产施工管理的现状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商业房地产的发展,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对商业房地产的管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但是我国的商业房地产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对其管理缺乏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对施工管理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认识不足

商业房地产是以促进经济发展,获取经济利益为发展动力的,因此,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房地产的价值方面,特别是对商业房地产的项目管理重视多,对施工管理重视少,这就无法保证商业房地产的质量,为以后商业的繁荣埋下了隐患。这种轻施工管理,重营销手段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商业房地产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商业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手段不科学

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商业房地产的异常繁荣,但是对其施工管理工作却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进行管理。在部分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中,管理者只是下发一些相关文件,没有深入到施工的场地进行现场的勘察和管理,更是缺乏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研究和改进,造成了施工过程中,出现浪费材料和资源的情况,加大了工程的整体造价,降低了商业房地产的竞争力。

(三)对商业房地产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足

商业房地产的开发不是实验,绝对不允许质量不合格,这就需要在施工阶段加强对质量的管理,但是在商业房地产的施工过程中,缺乏对质量的合理控制,并且方式不恰当,过多的强调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对施工前期和后期的质量控制不足,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二、商业房地产施工管理的特征

要想实现对商业房地产的合理施工管理,需要明确商业房地产施工管理的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难度大

由于需求的增大,极大的刺激了商业房地产的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商业房地产兴起,这就导致了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繁荣,同时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商业房地产的开发量大,水平参差不齐的开发商承包工程项目,无疑就增加了商业房地产施工管理的难度。

(二)任务重

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见对其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时,既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做到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工程的造价,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前和施工后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的预测和发现问题,为商业房地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需要对投资定位进行研究和分析,避免出现不合理的施工,造成浪费。

(三)矛盾大

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关系到城市的商业发展的同时,还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稳定情况,由于不合理的投资定位,导致了大量的写字楼等商业地产的闲置,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同时投资商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也加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收益丰

商业房地产的发展是以经济利益为动力的,是对回报率的追求过程,因此对商业房地产的合理的施工管理,可以取得丰富的收益,一方面,对施工的合理管理,通过不断的改进工艺和技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可以节约材料,降低工程的造价,同时可以有效的保证质量,符合投资者的要求,真正的实现了一举两得。

(五)牵涉多

商业房地产的施工关系到多方的利益,既有施工方投资方,还有消费者和当地的政府等多个利益群体,甚至还有税务征管机关,这就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商业房地产施工管理的方法

鉴于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对于商业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方法,进而保证商业房地产的质量,并促进其健康发展。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首先需要将施工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同时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一)充分做好调查研究,避免盲目施工

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商业房地产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要进行必要的调查,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周围居民对商业房地产的认可程度,做好市场研究,确定市场定位。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施工,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利润空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回报率。

(二)协调开发,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

商业房地产的发展依赖于充足的客流量和便捷的交通,这就要求在商业房地产开发时,协调好周围的一切资源,真正的做到与周围资源的协调相处,既要与自然的环境相协调,也要与人文的资源相协调,不可为了经济利益,肆意的建设商业用房,破坏自然环境。只有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开发,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好周围的资源,一方面可以加快工程的进度,另一方面节约资源,即在原有的配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节约施工的造价,变相的提高了商业房地产的利润空间。

(三)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

商业房地产与住宅房地产的施工都依赖于各种建筑材料,并且建筑材料的费用占整个工程施工的大部分,因此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原料,同时做好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避免浪费,进而降低工程施工的造价。

(四)做好对商业房地产的竣工阶段的管理

对商业房地产施工管理不仅要在施工前进行调研活动,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管理,还需要在施工结束以后进行管理,即竣工阶段的管理。在商业房地产施工结束以后,要有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对各个环节的记录进行研究,总结出做的不足的地方,并采取改进措施,对于做的好的方面要进行归纳,整理入档,为以后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总之,商业房地产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商业房地产的作用,需要加强对商业房地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对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对施工前进行管理,即对市场投资进行调查,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材料,此外还需要对竣工阶段进行管理。可见,要想实现商业房地产的施工管理,需要采取全方位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谭术魁.房地产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9)

[2]吴韵侠,吴汉雄.商业房地产发展的现状[J].中国房地产,2010(10)

第3篇

[关键词]大型技术系统;知识体系;模块化;建构创新

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高速铁路机车、第三代核电站AP1000等大型技术装备,希望通过购买或外包核心部件模块的设计、研发与生产的方式,自己把握集成创新来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自主化。对于通过这种方式,投入巨额资金引进技术设备,最终是否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业界和学界存在较大争议。这个问题对应重大的理论命题,即什么是模块化、模块化和系统集成的关系如何、是否所有产品包括复杂的大型技术系统都能够被模块化。针对这一问题,国外学者已经有一系列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梳理模块化、系统建构和系统集成等相关概念的起源、]变,对于深入辨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大有裨益。

一、从知识分类的视角理解模块化和建构创新

在研究技术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已有文献当中,知识是最基本的概念工具之一。知识具有哪些根本性质,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这与学者所关心的中心问题和基本假设密切相关。

对技术知识分类最具开创性贡献的是Henderson和Clark等学者。他们指出技术创新不仅有快慢之分,还有性质上的差异,轰轰烈烈的新产品发明固然可能主导产业的发展,但是很多时候看不见的、细微的技术变迁更可能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灾变性的影响。为了将这两种创新从本质上区分开,他们定义了部件知识(componentknowledge)和建构知识(architectureknowledge)。它们区分创新的两个维度是核心概念被强化(或被颠覆)、核心概念与部件之间的连接变化(或不变化),这两个维度有时被等同于部件知识变化(或不变化)、建构知识变化(或不变化)。这种“等同于”的理解只有在正确理解部件知识和建构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成立。部件知识指的是每一核心设计概念以及它们得以实现的方式,核心概念指的是设计原理,它的实现方式是核心部件。核心部件的某些关键尺寸、结构和作用方式直接关系原理的实现,这些都属于部件知识,因为更改它们就等于颠覆核心概念。与此不同,建构知识指的是能够把所有部件整合、连接成一个紧密结合体的方式,它的功能是接口,实际就是一组实现部件有序排列的工艺部件。虽然它们不直接体现原理,但是没有它们原理同样无法实现。可见,改变某些部件的尺寸与作用方式,改变它和其它部件之间的接口,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表达方式而在既定方向上强化原有的核心概念,这就是建构创新。与此不同,原理和工艺都不变是渐进创新、改变原理但工艺不变是模块创新(如更换半导体介质但蒙板不变)、原理和工艺都彻底变化是激进创新。

建构创新这一概念的界定,更进一步补充了主导产品周期理论(A-U模型),能够有力地解释新进入者或赶超者竞争优势的来源,以及在为者或者说领先者的产品所面临的被颠覆的威胁。但是,Henderson和Clark对于部件知识和建构知识的划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性的划分,现实中核心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即建构)两个分类维度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于绝大多数工业和产品而言,原理部件与工艺部件都很难完全区分开。事实上,几乎所有产品的建构创新与模块创新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存在纯粹的建构创新或纯粹的模块创新(见表1)。

模块化最初是由产品工程师发明的一种设计战略,即为了提中国整理高零部件的通用性以方便大批量生产、提高规模经济,而在零部件之中定义一个标准的接口集合(Prencipe,1997)。早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西方工业界就开始尝试通过模块化来改善规模经济,可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模块化才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种技术创新的独特类型,并开始有大量文献探讨模块化的机制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市场竞争格局的塑造。但是,随着模块化在若干工业、若干国家的广泛成功,模块化的效应被不断夸大,有一些战略管理和工业经济的学者开始用模块化这个概念来分析组织设计、企业内部关系和知识动态性。他们认为随着产品的模块化,企业组织、战略联盟,甚至是技术知识本身都将被模块化,并认为产品模块化的程度越高,企业组织和技术知识模块化的程度就越高(SanchezandMahoney,1996);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学者质疑这种对模块化概念的盲目推],Brusoni和Prencipe(2001)认为产品模块化与组织模块化、知识模块化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态性,不可能用一种简单的逻辑或趋势解释清楚。他们还指出“企业内部的协调不可能完全被市场契约关系所替代,组织协调、知识积累需要有见地的系统集成商企业有意识地执行”(p181)。有关模块化的这种争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是,究竟什么是模块化,模块化的范围和程度究竟有多大,模块化与产品、组织、知识、建构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二、模块化与系统建构关系的进一步修正研究

Ulrich(1995)修正了Henderson和Clark提出的建构概念,针对模块化与建构的关系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理解。他将产品建构定义成“把产品功能分配到每个物理部件的一种安排”。他认为所有的产品建构一般都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功能要素按照一定优先顺序排列;二是执行特定功能的物理部件;三是物理部件接口的规格控制。在Ulrich的分析框架内,“建构”不只是承担管理接口的责任,它本身就是产品概念与设计原则的一部分,比“模块”的概念高出了一个逻辑层次。Ulrich将建构分成两类:模块化建构与集成建构,前者指的是物理部件和功能要素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某一物理部件很容易被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部件所替代;后者指的是物理部件和功能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十分复杂,经常存在多重嵌套的关系,特定系统与部件之间是相互锁定的关系。Ulrich指出可以根据部件之间接口和界面的性质来区分建构的类型,接口或界面是非耦合的就是模块化建构,接口或界面是耦合的就是集成建构。

在Henderson和Clark、Ulrich基础上,发展出“基于建构的产业理论”的是藤本隆宏(2001)等日本学者。他们进一步用模块化/集成化、开放式/封闭式两组维度研究产品系统的建构特征并区分工业类型(见表2)。他们同样是用接口性质定义概念,模块化(组合式)是“每个部件发挥独立的一种功能,部件标准化,不需要复杂的沟通接口”;集成化(擦合式、统合型)是“部件和技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非一一对应”。作为商务建构的两面战略,模块化和集成能力一定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特定国家、特定企业要相机决策、扬长避短。相对而言,美国企业的模块化战略更为出色,日本企业的集成能力较强。模块化战略指的是针对系统复杂性的来源制定相应的削减复杂度的产品策略。构成要素的数量越多、要素关系种类越多则系统越复杂,可以通过层次性设计或接口的集约化设计来削减复杂度;各成要素间的相互依存性越强则系统越复杂,那么要通过固定化、规范化接口来削减复杂度。将部件、功能与接口关系简单地划分成耦合或非耦合(Ulrich)、开放或不开放、规范或不规范(Fujimoto),这种划分过于机械。在现实中,“完全耦合”(接口不开放、不规范)和“完全不耦合”(接口开放、规范)都不存在,耦合很多时候是一种程度,一种处于完全耦合或完全不耦合的中间状态。因此,其他学者用更加复杂的维度区分了耦合的类型。Orton和WEick(1990)用特殊性/专业化(distinctiveness/specialization)、响应性/集成性(responsiveness/integration)双重维度来区分耦合类型,既不是专业化也没有被集成的部件是非耦合(noncoupled)系统,专业化但没有被集成的部件是“解耦合”或“去耦合”(decoupled)系统,被集成但并非专业化部件的是高度(tightly)耦合系统,既是专业化又被集成的部件是轻度(loosely)耦合系统。部件专业化的程度越低与产品系统耦合的程度就越高,相反,部件集成的程度越高与产品系统耦合的程度就越高。Prencipe等人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业和产品的性质,从产品系统相互依赖(productsystemicinterdependencies)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technologicalimbalances)两个维度出发,进一步解释了不同产品在部件层次的耦合类型以及相应的协调机制(如表3)。

Ulrich提到的模块化建构,如计算机工业,部件之间的接口和界面不是耦合的,部件分工明确、彼此不相关,主要由市场契约关系来协调。Ulrich提到的集成建构,如电信设备,部件之间的接口和界面是完全耦合或紧密耦合的,部件之间的分工并不明确,经常需要很多部件集成在一起才能够实现一种功能,需要通过大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机制来协调。除此之外,像汽车和硬盘驱动器等产品,虽然部件之间的分工是明确的,但是部件之间接口和界面是轻度耦合的,同样都需要通过系统集成机制来协调。产品系统内部各种部件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能会使得没有耦合关系的部件产生耦合关系,比如硬盘驱动器工业。不同产品系统内部的相互依赖关系有的可以预见、有的不可预见,越是不可预见部件之间的耦合程度越高,如汽车工业。

通过这种分类,可以发现模块化对于Prencipe等研究系统集成的学者而言,仅仅是不同工业和产品之间不同的耦合程度而已。Brusoni和Prencipe(2001)指出Ulrich定义的只是理论上的概念,“现实中不存在‘全模块’或‘全集成’的建构形式,模块化仅是一种建构程度”(p180)①。他们进一步强调,判断模块化的程度要看是在哪一个产品层次上分析问题。产品可以被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子系统(如控制系统)、次系统(如燃料测量单元)、部件(如阀门)和子部件(如弹簧)”,“模块化只是某一个产品层面的特点或某几个层面的特点而已”(p183)。在哪一个层面或哪几个层面上实施模块化完全是可以控制的,这种能够控制模块化程度和方式的力量正是模块化能力的来源,它属于系统集成企业。对于PC机等工业,即使产品模块化的程度很高(90%以上的零部件都依赖对外采购),仍然要求系统集成的角色,需要把握总体参数和性能,统一控制采购件的质量。所以,对于任何工业而言都是系统集成商控制模块化而不是模块化控制它们。事实上,模块化包括两种相辅相成的逻辑,一方面是强调部件通用的标准化分工;另一方面是企业之间在知识和组织层面上的协调与互动。虽然专业化分工很容易观察到,但决定模块化成败的根本在于后者。理论上探讨的“物理部件分工和嵌入了部件知识的组织分工是一一对应的”(HendersonandClark,1990)只能解释很少中国整理一部分工业的某些特定产品。对于更多工业、更多产品而言,组织分工的界面不完全对应物理部件的分工,尤其是复杂产品系统很多时候需要灵活分工和较高的互动性。表面上产品的模块化分工越复杂,实际上产品背后的组织能力与技术知识结合就越紧密。因此,Pavitt(1998)判断“脱离系统集成的模块化建构只能协调单个模块内部的变化,不能解决不同模块之间、不同发展速度的协调问题”。

三、实践中不同层次模块化与系统集成的关系

有一种思维定式需要被打破:认为只有某类工业和产品能够模块化,有一类产品和工业永远不会被模块化。事实上,所有产品和工业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都存在模块化和相应的集成问题,模块化工业与集成工业、模块化产品与集成产品、模块化创新与集成创新等等过于机械的二分法是有问题的。

在产品层次,存在完全被模块化的产品(接口和界面全部非耦合),如PC机等等,同种功能、参数的零部件不管是哪个厂家的都完全可以通用,这种模块化显著扩大了主导厂商的安装基础(installedbase),保障了他们的市场份额。这种消费电子类产品,从产品概念和总体设计开始贯彻模块化原则,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集成商不断提高完全开放的通用接口和界面的设计水平,为的是在零部件的通用性、接口的标准化、软硬件的兼容性方面精益求精,这是这类产品优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为了控制和协调模块化的系统集成,不可以被简单地称作模块化工业或模块化创新。与此不同,复杂产品系统的总体设计是为了通过多层次部件实现多层次的功能,除非有必要否则不会刻意追求部件和接口的通用性与兼容性。当然不排除在亚产品层次以下的部件层次,为了追求同类产品部件的规模经济而采取模块化设计,比如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模块化设计等等,这类模块化设计通过同类组件的叠加和并联能够满足更大功能参数的要求,并显著减低一体化设备工艺实现的难度。简言之,主要是为了方便系统设计,其次才是追求规模经济。虽然复杂产品某些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也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并降低成本,但是这种效应不如一般消费品工业那么明显,所以也并非集成商刻意追求的目标。上述两种模块化的性质和方式不一样,前者是把主要功能和实现功能的部件一一对应封装到模块内部,后者是把复杂系统划分成若干组同样复杂的子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是在现有工艺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更高的性能(当然模块使用达到一定数量也会有规模经济)。

在企业层次,Prencipe等学者认为无论产品模块化的程度有多大,组织和知识都不可能被模块化(BrusoniandPrencipe,2001)。表面上看,这种分析“不适合”一类特殊的企业,即没有研发能力的模块代工和来图组装企业,它们的产品、组织、知识乃至市场都可能被模块化。集成商控制了产品研发和整条产业链,对于集成商而言它们的价值只是模块的生产工具而已。但换个角度思考,Prencipe等学者的观点仍然是成立的,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单纯从事模块代工和来图组装的工厂是真正意义的企业,真正的企业需要有研发能力,并且自己能够控制内部知识的积累。在代工工厂与系统集成商企业之间还有另一类主体,即承担同步研制零部件职能的供应商,它们兼具工厂和企业的双重角色。在它们组织内部产品、知识与人是紧密结合的,有自己的知识积累;但从它们与集成商的关系来看可以被同类企业替代,尤其是当它们只生产单一功能的一种产品的时候,这也是它们经常被归入模块化企业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在产品和企业层次的模块化并不是无休止的,它们遇到系统集成商企业的组织、知识边界便不得不停止。这也就是说,“模块化”并不是一种神通广大的力量,它也有作用的边界和范围。对系统集成商而言,不仅企业内部的产品、知识与人是紧密耦合的;而且从外部来看,整个企业与它自主研制的产品系统之间也是紧密耦合的,这种企业组织与产品的耦合关系不可能被其它企业替代。总之,模块化分工的趋势指的是功能要素、物理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模块代工企业的产品、活动和市场不断被模块化。几乎在同一时刻发生的是,系统集成商、参与模块同步研发的核心供应商,它们的知识、产品和市场却正在被企业“看得见的手”不断地整合,这种趋势与模块化分工的趋势恰好相反。因此可以说,模块化是系统集成商的一种产品设计策略,是一种可以被企业组织控制的商业战略:一种产品可以划分成哪些模块,这些模块将以何种方式分包给哪些企业完全是由系统集成商决定的。而且,不能泛泛而谈系统集成商负责接口、供应商负责模块,事实上模块可以被分成核心模块(关联件)和外包模块两类,接口也可以分成模块内部接口和模块之间接口两类。整个产品(关乎总体参数实现的)最关键的接口不是被封装进核心模块就是由系统集成商直接掌控,它们同直接反映原理的部件一样是系统集成商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作为核心商业机密系统集成商不可能轻易示人。

比如计算机、播放机、彩电等产品,它的核心部件无非就是芯片、显像管、光学元件等等,而且同类规格的产品之间核心元件的通用性极强,它们是这类工业利润的最高端。对于这类产品而言,用什么样的壳体、连线、外饰都是可以的,都不会影响原理和性能的发挥,新进入者在外部接口和外观多样性方面的努力根本无法颠覆主流的在位厂商。符合Henderson和Clark所定义的加强核心概念的建构创新只可能发生在核心元件的内部接口上,但是这些接口逐渐被主导厂商封装到核心模块当中,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形成了技术“黑箱”、进入壁垒。掌握原理精髓的在位者在专属模块内部不断进行着建构创新,不属于这类核心模块的部件即使全部外包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控制权。这类工业最早迎来了“模块化时代”,表面上看它给新进入者和后进者带来了机遇,可以通过转包模块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向在位者学习的机会,但时至今日世界上也没有一家成功的电子类企业是通过模块化代工成长为标准主导型企业的。

“模块化”的实质不是开放内部建构,让众多分包者分享市场份额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它的实质是把能够决定产品性能的部件和建构封装进若干核心模块中自主研制,将可能间接影响产品性能的部件和建构拆散并分别封装到不同的模块中,再交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在这种市场结构和分工模式下,真正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建构创新(内接口变化)不再是颠覆在位者的力量,而是与模块创新一样成为巩固它们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此外,随着在位者优势的不断巩固,现今的模块已经不是最初定义的只包括一两个部件的简单模块。一方面,电子类产品更新换代十分频繁,需要能够实现复杂功能的更多零件;另一方面,在位者也有能力将越来越多的部件和建构封装到核心模块中。因此,模块创新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原理的颠覆能够导致创新,模块内部建构的多样化、对外接口的标准化同样可以带来竞争优势。在“模块化”的世界里,建构要划分内部还是外部接口,模块化削弱了外部建构反而加强了内部建构,而且模块化能力的不可模仿性也正是得益于在位者丰富的建构经验,建构创新的性质和形式因此发生了改变。对这类工业而言,模块与建构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使其相得益彰的只有系统集成知识和能力。

复杂产品工业。这类产品比如机车、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等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单件小批量,大众消费者无力购买,必须由运营商作为用户参与定制,因此没有任何两台是一模一样的。与消费电子类产品相比,这类工业产品的原理、部中国整理件与建构三者的关系要复杂许多。消费电子类厂商需要直接面对大众用户,它们的产品一般包括主机和零部件两个层次,因为整个行业零部件都已经标准化,所以终端商可以大规模采购零部件,批量组装。但是重大装备要复杂得多,它的产品涉及主机(称为总装)、子系统或亚系统(称为部装)、总成部件、零部件等多个不同的产品层次。一般只有最底层的零部件和配件、辅件才可能与其它工业通用。而且,每个产品层次都有相应的核心概念和设计原理。对最高层次的主机原理而言,这些设备从发明至今鲜有重大变化,比如发电机依旧是切割磁力线发电,变压器依旧用线圈和硅钢等导体等等。但在子系统或亚系统层次,很多系统部件的核心概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液压、电控、IT等技术直接颠覆了传统的机械式操作。由于总成部件与零部件的数量成千上万,所以这个层次产品概念和设计原理的变化就更难以区分。如果依旧用核心概念被加强(或被颠覆),核心概念的表达方式变化(或没变化)来区分创新类型,既难于操作,说服力也有限。

值得强调的是,时至今日,重大设备类产品对模块化依旧不敏感或者说依旧无法模块化。首先,这类设备属于小批量定制产品,不可能依靠模块化带来的生产规模来提高竞争优势。其次,这类设备无论是部件还是主机原理被颠覆,都必然导致所有建构的相应变化,因为所有关键部件都同时兼具原理部件与工艺部件双重角色。简言之,原理部件与工艺部件的简单二分法对复杂产品并不适用。不是说复杂产品不包含部件知识与建构知识,而是说刻意地区分这两类知识以及建构创新与模块创新对于分析这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和组织特征并没有实际意义。有关复杂产品系统与一般消费品差异的更详细的比较分析参见Hobday的研究成果(见表4)。

综合以上研究,通常复杂产品工业都有两层紧密耦合的体系,第一层是在产品层面各类物理部件与功能要素的高度耦合(thecomponent-functioncouple);第二层是在企业层面整个产品系统与企业组织活动的完全耦合(theproduct-activitycouple),即产品、知识与组织在持续]进的动态过程中密切匹配。

四、简要评价与研究展望

对于模块化与系统集成、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目前仍存较大争议,本文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概念]变的过程,对国外有关工业系统知识体系与耦合特征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首先,这一领域的研究尽管理论推]很充分,但是实证研究明显不足。近年来,欧美学者和亚洲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方向出现了较明显的分野,这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国家产业技术实践密不可分。未来,中国的产业实践有望进一步弥补目前研究的实证缺憾。

其次,不同产业和产品也在不断变化,原来定义的简单产品也开始强调系统控制的重要意义,复杂产品某些部件也被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与系统集成的关系、范围需要不断的修正与完善。近年来,这一领域的跟踪研究较少,而且深入分析动态]变机理的更少。

第4篇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摘要]企业的管理流程是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有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通过制订管理的计划、执行、检查与调整,合理地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的管理功能,分析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以了解企业管理流程于管理功能的现实意义,提高企业对管理流程的认识。

关键词 ]管理功能;企业管理流程;特征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72

1前言

业务流程重组(BPR)最早是由美国提出,这一观念是一种全盛的管理思想,强调以企业的经营流程为改造对象,围绕着客户的需求以及满意度来对业务流程进行最根本的再思考以及再设计,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管理水平上的飞跃,建立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的经营成本、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改善。这一利理论的提出是企业管理流程最好的诠释,对于流程的设计是实现管理功能最好的手段,有利于将企业管理规范化。

2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功能

2.1企业管理系统构成

企业的管理系统包含了企业管理的大部分职能,包括计划、实施、组织、调整和监督等功能,并以模块的形式为企业提供及时、完整和准确的经营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参考,因为企业管理系统经由若干个功能组成,以整体的形式分工个功能的工作职责,有一定的结构组织,所以企业管理系统无论是从稳定上,还是从层次、适应程度上都存在优势,而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功能,其自身也含有企业管理系统的特征优势[1]。

2.2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管理功能

“功能”一词主要是指方法在事情中发挥的有效作用,而管理功能便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为了达到约束管理企业的目的而发挥的管理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于企业的管理功能进行了不断的划分和完善,但是不管是“管理划分三功能”还是“管理划分七功能”等,其相似之处都在于都包含了企业的活动的经营规划、组织领导、对企业管理进行监督控制等。这些管理的功能在实际中,必须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将管理功能转化为追求企业管理目标实现而形成的管理行为。

3企业管理流程于管理功能的影响

3.1管理熵对企业管理功能的影响

管理熵是指企业的管理方法在封闭空间的环境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总会出现管理力度逐渐减退的现象,反映了企业的管理的效率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降低。因为在企业的管理活动开展当中,所涉及的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还经受内部控制的影响,内部控制力度的强弱反映了企业管理职能的强弱,因此,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失去效力,使得风险纷纷爆发,在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管理产生的影响达到一定的值,则企业就难以应对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管理的效率逐渐减退。这一理论的提出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等学术界,诠释了企业管理流程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来反映,然而如果管理流程无法克服管理熵的影响,就会使得企业的管理力度逐渐削弱,最终导致企业处混乱当中,企业的管理功能无法实现,所以企业管理的流程设计的合理程度影响着管理功能的实现[2]。

3.2企业管理流程对企业管理系统的调控作用

企业的管理系统主要由许多功能组成,其工作的开展就如同计算机的工作运转,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资源就像计算机本身含有的设备,而企业的管理系统是计算机的可操作界面,通过企业管理系统让各种设备运转起来,那么同理,从各个软件和硬件在开始运行到停止结束这一阶段就是企业的管理流程。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模拟出一套企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值。

设A为企业的系统管理中各个模块“输入”的变量值,B为企业的经营成果输出信息,C和D为并非管理系统转化的生产机制,即生产产品过程,X为节企业管理系统的动力机制,Y为资源创造的过程,t为时间,则在企业系统中每一个变量的示意图见图1。

根据上面的示意图,企业系统的模块变量的关系如下:

由上述示意图和关系可知,企业管理流程一直影响着企业管理系统的操作过程,并对管理系统中的模块变量以及中间环节进行调节和控制,比如在最初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当中,企业管理流程要求在材料入库之前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核监督,确保材料的优质选择以及生产产品的质量;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流程则对产品的制作进度以及调控,保证生产产品高质高量的完成。在生产产品开始投入市场之前也必须经由企业管理流程进行质量检测,避免劣质的生产产品投入市场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因此企业的管理流程调控着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进一步的调控管理功能的发展[3]。

4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

管理流程是一系列的管理工作相互配合所完成的,其特征的反映往往是通过企业管理功能的不断运作中所表现出来,因此分析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了解管理流程的内容,有利于管理功能的实现。

4.1系统性

企业的管理流程最明显的特征是整体性和层次性。从管理流程的层次性来看,因为企业管理流程是一个环节接替另一个环节,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如图1的企业管理系统的各模块变量就反映了管理流程的各级分工,而且管理流程在产品从生产到投入市场一直监督着其过程可能出现的差错以及风险,并及时纠正,使得管理的每一个模块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发挥管理功能的主观能动性。从管理流程的整体性来看,整体性则要求从全局出发,协调每一个管理模块的相互配合,并非只关注于单个管理模块,而且因为企业都会为自身的发展制定目标,每一个模块都会自动自发的朝着目标前进,这无形中就使得层次性朝着整体性靠拢,有利于实现管理功能的实施。企业管理流程的层次性与整体性互为因果,反映了管理流程的系统性[4]。

4.2关联性

根据图1可知企业流程管理除了与企业的各种资源调控密不可分,还与其他非管理流程互相关联,因为如果说企业的各项资源和非管理流程是人体的器官和骨骼,那么企业的流程管理则是调整血液的运行,贯穿各模块的工作将他们联系起来,促进各个方面之间的配合,让企业得以正常运转,发挥企业的管理功能。这种将每一个环节连接起来,推动模块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形式反映了企业管理流程的关联性。

4.3过程性

企业的管理流程将每一个模块的开展都进行了规划,让其遵守特定的顺序进行工作,因为企业管理过程是一个漫长的阶段性活动,每一个阶段发挥特定的管理职能才能有助于管理功能的实现。在企业管理流程的过程性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循环性和传递性。假设1为等待解决的管理业务;假设2为正在解决的管理业务;假设3为已经解决的管理业务。其中A、B代表业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流程中从等待解决转变成已经解决的效应;C1代表新的管理业务处于等待阶段的比值;C2为在解决完业务之后出现的问题,明显地,这问题将会使管理业务重新回到等待解决阶段;D1代表了企业不经常出现甚至不用经过流程处理的问题所占比值;D2代表因为企业内部自身的原因,比如领导批复等使得管理业务长时间处于正在解决阶段的比值;D3代表已经高效处理完的管理业务所占比值;P(t)代表在t的时间内业务管理的规模大小;Q(t)代表在两个时间间隔当中业务管理规模的变化(如图2所示)。

根据上图可知,A在处理业务当中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划分出轻重缓急,但是一旦业务管理业务过分堆积在等待解决的阶段,就使得A必须加快处理进度,加大了正在处理阶段的业务规模,这是A的正方向效应,同时,如果正在处理的业务过多也会提高A的业务处理效率,反映了P(t)对于A的反方向效应。因此根据两种不同方向的效应,设计出由AP1(t)P2(t)从业务管理的等待阶段过渡到正在处理阶段的整体运行机制,因为已经解决管理业务的第三阶段属于定值,不会对强两个阶段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暂时忽略不计,在C2中管理业务重新由完成转变为等待解决阶段,通过C2的模型来反映,设计C2P1(t)P2(t)从业务管理的解决阶段过渡到完成阶段的整体运行机制,则:

其中,BP2(t)代表了在业务完成之后有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使得业务处理阶段重新由完成转变成等待阶段,(C1—D1)P1(t)表示管理业务在等待阶段需要经由管理流程处理的增加量。

根据计算流程可知,在实际运营中,企业经常会出现循环处理管理文件的情况,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员工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生产部门对于生产产品的定期检测等,都使得处理阶段不断重复。企业管理流程的过程处理好,才能让企业的管理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5结论

企业的管理流程关系着企业的管理功能发展,如果管理流程出现问题,则容易使得企业的管理陷入混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重视管理流程的设计,重视企业管理流程对管理功能的影响,发挥职能,对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发挥调控能力,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予以纠正。同时认识到企业管理流程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运用流程的管理,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出色只有牢牢把关管理流程的实施,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功能,完成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一.企业管理系统功能分析和载体设计的理论研究[J].价值工程,2014,8(6):124-125.

[2]李学栋.管理业务流程设计方法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120-121.

[3]任佩瑜,张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J].管理世界,2013,12(6):25-26.

第5篇

关键词: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行业管理

        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的市政设施、燃气热力、供水节水、园林和环卫等行业,使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公用性、公益性、垄断性、投资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要求市政公用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化规则,公平接受竞争和挑战。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主管下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直接经营的局面以极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体制僵化、经营机制不灵活、亏损严重。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引进竞争机制,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进行有效剥离,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实施市政公用事业行政管理。

        1.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1.1市场化的目标。实现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就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制下,由政府所属机构直接生产供给,向市场上各种所有制主体生产和供给的转变过程。积极稳妥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向市场化进程,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目标。

        1.2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设部于2002年了《关于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开放市政公用行业建设投资、经营、作业市场、准许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各地的企业可以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的经营;建立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市政行业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转换为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有力地推动了市政公用行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规范市政公用特许经营活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建设部于2004年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它明确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涉及有关公共资源配置的行业,明确了特许经营有关各方的权利、责任以及市场准入和退出、招标投标、中期评估、监督检查、临时接管、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制度。

        2.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关系到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市政公用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维护公众利益。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采取招标等方式,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投资者或经营者。

        2.1特许经营的核心和实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程序,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并以协议的方式,界定政府与被授予经营权的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不但可以利用民资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帮助政府发展基础设施,分担一些本来由政府承担的风险,而且有利于打破政府垄断及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改善政府形象,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实施特许经营的实质意义在于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控制、弥补市场的“无形之手”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无序竞争。

        2.2特许经营的运作模式。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模式有多种形式,根据特许经营权取得企业在特许经营权下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投资和经营的双重责任和风险;二是特许经营权取得人仅承担经营风险。

        第一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投资和经营的责任及风险均由特许经营权取得人承担,特许经营权取得人负责与投资相关的资金筹集,从政府或直接从最终用户取得经营收入。较为典型的是BTO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是适应于基础建设的投资融资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项目所在地政府授予投资建设项目的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在约定的期限内经营管理,并通过项目经营收入偿还债务和获取投资回报,约定期满后,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所在地政府。我市利用BTO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亿元,现已进入正常运行阶段。这样既弥补了政府投资基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设计、生产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

        第二类特许经营的主要特征是:设施投资的资金由政府负责、政府享有资产的所有权,政府将特定的市政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委托给特许权取得人进行经营,特许权取得人获取的管理费或直接从最终用户收取费用。

第6篇

[关键词] 心理特征博弈管理激励模型

一、引 言

从19世纪中叶,Taylor首次提出科学管理的焦点是对人的管理之后,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分支。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动力,也是企业占据市场最重要的竞争力。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中,员工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由于人才流失严重,甚至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意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发展不能只增加对物质资产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训、管理和激励。鉴于这个因素开始了将员工心理特征的研究与管理激励模式的构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员工心理特征变化的因素,用博弈论和微积分的方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模型。

二、员工心理因素的定性分析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erzberg 1959年)在有关员工心理因素分析的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根据对美国匹兹堡地区的会计师和工程师的工作满意感的研究,通过现场访谈的内容分析,确定导致工作满意度的情景特点、这些情景所激发的需要或动机、以及这些情感所持续的时间。根据调查结果将影响员工绩效的所有因素分为两类,即激励因素(motivator factors)和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

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涉及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感情;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与工作的氛围和环境有关。

双因素理论强调的是激励因素可以使员工产生满意的心理,而保健因素能防止不满意心理的产生。当保健因素得不到保证时,员工会感到不满意,反之,员工既不会满意也不会不满意;当激励因素没有保证时,个体不会感到满意,却也不会感到不满意,反之,就会使人感到满意和受到鼓励。双因素理论认为要真正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感和积极性,得靠工作特征的内在激励因素和外在保健因素的双重作用。

代表激励因素的指标是企业很难收集到的,在这里用机会成本和员工的工作年限来衡量。因为员工对工作本身感兴趣,可以通过努力工作产生成就感,得到认可,那他会认为离开企业的机会成本高;员工预期工作年限越长,责任感越强。同理,也可以使衡量保健因素的指标具体化,用固定工资、机会收益、能分享的剩余利润、被解雇的概率以及企业的监控和惩罚强度这几个指标来表示保健因素。

三、管理激励模型的构建

将上述指标运用于霍特林价格竞争模型,建立有关员工行为选择模型,使之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具有实际的意义。

将员工在公司的活动大体上分为努力和偷懒两类。以员工的行为选择以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为前提,做以下假设:

员工偷懒或努力时,被调换岗位的概率为α,β;员工调职后所取得的收益为ν;人的活动一个长度为1的横坐标线上以密度1均匀分布;p1,p2为员工偷懒和努力工作时所能得到的一个单位效益, 为工作时付出的单位成本, 为单位机会成本。

四、结论

本文用双因素理论分析企业员工心理特征,根据修改霍特林价格竞争模型建立管理激励模型,得到了员工与企业各自取得最大收益的临界点。对于长期连续收集员工行为数据的企业具有实际意义。为企业分析员工心理,调整激励制度提供一种新的管理思路。

参考文献:

[1]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美]朱.弗登博格[法]让.梯若尔著:博弈论[M].北京:经济科学译丛(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

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人力资源;特点;管理;对策

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该行业从业人数多,是我国人口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何通过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和优势,正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项历史性课题。

1 建筑施工类企业人力资源的特征

1.1 人员构成复杂

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有实践操作能力高但学历低的老工人,也有高学历但缺乏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引进的专家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拥有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价值目标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复杂性。

1.2 员工流动性较大。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以工程项目。其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部门,有较高的流动性强。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建设者的身份,依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化其组织管理机构来适应地域情况、规模大小等的变化。其生命周期仅限在这个项目,当开始下一个项目的时候,机构有开始了新的调整。这些都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和布局分散性的特点。

1.3 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获取不便

目前,很多大型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及国内甚至发展到国外。同时,许多的工程项目地处边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传递很不方便,这些原因造成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不便,使信息的获取呈现明显滞后,给科学地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带来一定难度。

2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现存问题

2.1 企业人事制度滞后于企业发展步伐。

主要体现在:人事管理没有按市场经济方式运行;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明显;人才使用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激励机制不完善,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职工常年流动施工不能按时休假,夫妻常年两地分居的不人性化;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才队伍素质有降低趋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还不到位等。

2.2 企业文化感召力不足。

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口号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氛围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2.3 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重使用轻培训,即使培训也只满足证书而忽略培训效果考核,重经验轻潜力,影响企业新员工的士气及企业归属感,缺少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良好的机制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应及开发,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3 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为施工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效益,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而体系的核心核心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与水平的高低。只有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例如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搜集和整理有关人力资源的资料,然后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相应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的人才选用,培用和成长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另外,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人才资源,企业对人力资源部员工进行培训或引进经验丰富的人事工作员工,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做好实质性的工作。

3.2 完善绩效考核和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约束员工行为的同时,全方位地激励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激励手段主要是与薪酬挂钩。从目前来看,这种激励手段还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日渐发展的当代,青年人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对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是否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施工企业在激励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时,应加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们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更加注重社会、集体的认同感。因此,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向应转向提高的员工的忠诚度和提高员工自身价值上来。让员工在参与企业管理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公,极大地提高了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在激励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经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减少员工离职率,将员工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更好的稳定人才队伍。

3.3 塑造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特色文化。

好的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产生文化认同及强烈归属感,使企业士气高涨,为企业提高绩效,保留优秀员工及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原因就是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颓废的、消极的企业氛围,以及低俗的文化很难让优秀员工产生认同感,继而影响员工绩效。

3.4 着眼长远做好员工职业规划。

员工是企业的根本,随着企业的发展职业生涯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加强员工培训,既为自己建立了稳定的人才队伍,也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例如国内某大型施工企业在企业里挑选出若干名外语基础好、有一定现场施工经验的年轻技术员到某名牌高校进行外语、国际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经过一年后,这批人员不但熟悉了国际工程惯例及相关国际工程管理知识,而且一次性全部通过WSK考试,企业也为自己开拓国际工程市场建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由此可见,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和员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有效地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提高财力、物力方面的竞争力,更要关注企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加强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做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2006

[2]王东升.《加入WTO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