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3 10:11:47

序论:在您撰写环境设计创意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环境设计创意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家居;室内环境;创意设计;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人的生存空间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当这一空间经过艺术设计之后,即成为一个环境艺术空间。人创造了环境空间,随后环境空间又塑造了人。也就是说,人通过设计、规划等实践活动在不断地经营和改造自己生活的环境空间,从而进化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我们每天生活其中的这个空间总是会不断的给予我们创意的提示,推动思想的运动,激发创意设计的无限可能,就是在这种循环互动的过程中,提升生活品质和变换生活方式。

对生活方式的理解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生产决定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为了生活,首先就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其二,生产方式制约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生产方式的表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这里从一个哲学高度阐释了作为物质资料的居住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居住建筑室内空间属于人们生存环境中重要的生活资料,住宅环境虽然是以一定物质载体为其存在的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品质需求的升华,它被要求承载更多精神生活的内涵。室内环境的创造是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来实现的,设计的目标就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更符合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生活空间。从设计哲学的层面来说,设计不属于一种无前提的抽象行为,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反映,只有基于这种坚实的现实生活,并以人的活跃的思维(创意)为动力,才能使表现(设计)具体实物的意识有型化。由于家居环境是人类的深度情感的归属,其创意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是满足人们对自我价值的欲求,体现一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创意设计”将更多的环境艺术元素充实、渗透于室内,以此创造出健康、充满人文关怀,和谐的空间环境。

1 多姿多彩的家居创意设计

1.1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艺术设计的本质包括创造性、系统性、功能性、艺术性、经济性。其中,创造性是突破、创新、改变以往旧有的观念和形式,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从而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同时,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创造合理的存在方式。

人是充满欲望和理想的动物,他们很少会满足于现状和屈服于自然。正是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创造本质和人在生活中的不断追求,环境艺术设计和生活终归是要水融的共存的。

想使家居设计充满特色,需要通过有别于普通设计的方法,彰显出室内空间的独到之处。然后这种“与众不同”必须与生活配合,不然,只会让整体的设计中看不中用。

1.2家居创意设计的思维方式

艺术设计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生活样式的文化楷模,倡导新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没有什么设计是凭空产生的。室内环境设计由于其多样性与其他艺术的创作不同,其创意设计的灵感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对象本身固有的原生特质,其中包括材料美、工艺美、现代工业技术美等内容,是随其所用的材质、工艺、技术等而产生的。如果说设计就是设计生活,这里我们可以将基于这种原生特质而产生的创意设计称之为“物质层面的精致生活”;另一方面则是纯艺术在设计中的表现。这是创意设计更高层次的表现,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和文化层面,它融合了设计师的思想和灵魂,散发了艺术的魅力,渗透了生活的活力。

想强调一点的是,这里提到的“纯艺术”不单单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绘画、雕塑等作为家居室内陈设一部分的艺术形式,而是运用纯艺术的创作直觉和热情,同时把纯艺术创作的多样手法和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之中,将其和理性设计完美结合起来的一种创意手段。这种创意设计可以称为“精神层面的创意生活”,是更高层次的为人服务。

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它们和环境要素结合而返回生活时,则成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居室内环境设计中,除了帘幔、陈设、字画、摆饰、家具以及可以经常触摸、置换的艺术品及工艺品外,还可以运用室内设计中的要素,比如主题、空间、界面、色彩、灯光、细节等等,都可以成为创意表现的出发点,完成实际使用或装饰功能的同时,成为固定在某些“环境面”上的艺术作品。

在家居室内设计中,就重要的界面设计来说,一度白白的墙面现在也不甘寂寞了,带有创意灵感的图案进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家居时尚(图-01)。这种创意形式更适合那些愿意亲自动手实现设计梦想的普通民众。相信一个民族设计的进步离不开众多优秀的设计师,但是更离不开全民的创意意识的进步,这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设计未来。

2 创意设计来源

2.1生活元素对家居环境创意设计的渗透

室内环境设计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而这些又需借助于一定物质形式来表达。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便是把人类生活具体化,构成了室内环境设计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把某一风格主题与自然或人文特征结合起来。是融艺术享受与生活时尚于一体的创意思路。体现一种独特的生活时尚,映射了人们的一种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图-02)

2.2创意与素材

我们的头脑中总是贮存大量与生活相符的素材,这是构成创意思维的基础。生活信息的层出不穷对于设计来说,能开拓人的思路,启发人的设计思维。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能给人一种意象,在比较、判断、选择和想象的活动中完成。从某种层面来说,设计创意离开了生活,会变得狭窄。因此,在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

家是一个与人类情感联系最紧密和最敏感的地方,因此在拥有大量素材的同时,还要学会取舍和运用,创意需要贴近人性,拥有关爱生活的情感表达,才能够使素材变为有意义的设计。

2.3创意与模仿

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设计创意上,创新与模仿是一对矛盾。模仿不等同于抄袭,模仿也有模仿的创造性。善于模仿者,会在模仿中作出改变,将模仿转为创新。例如,举一反三,或从原作相同形式上去思考不同内容、题材,或者作局部的创意调整。另一个层面是设计者的模仿技巧和认知水平,在艺术创造中主动模仿生活中的某一个片

段或场景,将其物化,也是一种积极尝试。

2.4创意与生活

环境设计受时代观念、审美观念和社会需要影响,它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生活给设计提供素材,设计又为生活而设计。好的设计会为生活所容纳、所流行;相反,没有创意的设计自然会被社会淘汰。

设计要以人为本,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设计处理。居住建筑室内设计,作为人类创造和提高自己生存环境质量的活动,首先,室内空间环境要具有观赏愉悦性和文化内涵,使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缺少人性关怀的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暂时平衡,即高科技和人性感情挖掘问题,这是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之间的相互平衡。因此,设计要贴进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心,而这些都需要设计的精心构思,创意的无限潜能来满足。

3 “把理想做成模型”的设计师

在设计和生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介质因素,同时也是主导因素,那就是人。人具有创造性,他们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也在设计生活。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设计师,他们对生活有更敏锐的嗅觉,对人类生活有更高的社会责任,因此,他们总是在不断地跟随时代的脚步,同时又超越时代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表现为提出具有影响力的设计理念和创作优秀的设计作品。我们有必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创意氛围,为设计创造活动提供外在的环境刺激和诱导因素,把生活方式与生活空间纳入创造性工作的根本机制之中,让它成为设计创造活动的内在思想缘起。

好的设计作品需要灵魂,如果所言所思不是自我内心的感慨与情思,作品与人之间没有真情交流,也不为社会所需要,没有合乎逻辑可以理解的模式与结构,构素堆砌不成系统、松散、非整、无生命力的作品,没有艺术的生命,就没有生命的灵魂。

生活理想是如何照进现实的?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设计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等的不断创新和应用,设计不断开创着生活新的层面。设计,就是将现实状况改变为理想状况的设想和计划,生活就是一种创意设计的过程。

“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有三只眼睛,两只眼睛向前,一只眼睛向后。”这句话让人很受启发。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光要立足过去的生活,即注重历史和文化,还要能感应时代的脉搏,关心人类生活的新的发展方向。将创意设计进行到底!

4 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室内环境;创意空间;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空间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现代空间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重视空间的概念,尤其是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对于空间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

1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现状

大多数设计者对于空间的设计仅限于从视觉效果方面加大,对于创新方面的设计很少。以古典建筑为例,一般来说,古典建筑占地面积较小,在设计时,通常是以加大视觉空间效果为设计主线,给人视觉上开敞的感觉。此外,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建筑工程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设计多样性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的建筑设计中设计模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加强设计创新是大势所趋,将新型技术和材料融入到设计中,在设计中寻求新的突破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本身的特点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加强建筑本身的空间感,也可以为建筑业带来新机遇。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创意设计

2.1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对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的设计要求很高,由于其具有很大的隔离性和空间围护性,通常设计效果会有视觉上的阻隔和停顿的感觉,而且在听觉上的感觉也会相对减弱。通常封闭空间具有较高的隐私度和安全性,而且区域感较强,但是由于其封闭性,和周围环境的融合感和渗透性都不好。相对于封闭空间,开敞空间的空间连续性很好,但也是由开敞空间的围合程度来决定的,现阶段对于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开敞式设计是比较流行的做法。

2.2创意仿生家居

仿生的形态来自于大自然,设计师们非常喜爱从自然界中追求灵感,将自然的形态赋予时尚的气息,为室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体现浓烈的生命气息。例如一个具有现代感的楼梯,要以自然界中的藤蔓植物为原型,进行仿生。首先我们考虑到藤蔓植物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缠绕、连续、生命、希望、承托……那么对其进行仿生可以简化其繁琐的枝叶,替代为简约的曲线几何线条,不仅满足其功能性的要求,也是室内的一个亮点,使室内充满自然的魅力。

2.3空间组合形式的创新

室内设计应打破常规空间环境的设计,注重在空间组合形式上的创新。以巴黎卢浮宫为例,设计师在扩建中央大厅的时候,采用金字塔型透明顶盖,将整座卢浮宫的室内空间形式展现出一种突破性的变化,由于有了透明顶盖的加入,显得整座卢浮宫处处连成一体,与一般的建筑空间给人的感觉迥然不同。又如巴黎拉德方斯大拱门是一个透空立方体,立方体的中间插入新型金属构架、观光电梯和塑料蓬盖。整体上看,拉德方斯大拱门的内部空间有着极为独特的划分,将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3室内空间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3.1民族化

就现代设计来说,将民族的内涵与建筑设计有效的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新的设计风格,是民族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北欧国家的建筑设计举例,由于这些地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光照时间短,人们对于室内的明亮程度要求就会很高。所以,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风格都是偏向明亮、简洁的设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北欧风格”。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是室内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

3.2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体现

高技术是将“技术美”作为设计表现的一种手段。高情感是指伴随着高技术出现的为适应新技术而作出的一种相应的平衡反应。在当代的设计中,合理安排对空间的结构布置,采用灵活的分隔方式使空间更加丰富,利用美观的吊顶将梁、柱等隐藏于吊顶之内,并且在室内外环境上使其更好地融合,使高科技含量的设计真正做到关怀人、服务人。

3.3极少主义倾向

简约不等于简单,极少主义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求用尽量简单的、单纯的、简练的元素表现出深刻的内涵,创造耐人寻味的室内空间。就像蒙特里安的名画《红、黄、蓝、黑、白》,用最简单的直线与竖线按科学的数学比例划分画面,再用红、黄、蓝三原色填充颜色,却能表达最丰富的内涵,造成视觉与心理的强烈对比。在高度文明和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的今天,室内空间设计也必然朝着极少主义趋势发展。

4结语

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新能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室内设计创新思路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设计师所作的设计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物。每个设计师都要强化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基本意识观念,提高现代设计理论知识水平,以期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何笑梅,欧秋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52).

第3篇

创意思维从建筑发展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环境艺术设计要想获得比较好的发展就不能离开创意思维的应用。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意思维还比较缺乏,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所导致的:

(1)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目前高等学校在环境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进行人才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大多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对于知识的反复练习和进行记忆的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学中老师处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打下很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少走弯路,能够踏踏实实的开展知识的学习。但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模式也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所以传统教育方式是造成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创意思维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受到一定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对环境艺术的设计师产生不同的影响。文化在很大层面会影响到设计师自身创意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对设计师自身的思维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师自身的创意思维受到多种文化价值的引导,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设计思维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为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但同时一些文化对于设计思维也会产生“经验思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设计师创意思维的拓展,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另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于环境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在市场经济中,设计作品被看作是商品进行买卖,这对于设计师的艺术创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社会生产的商品化的程度往往很高,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进行抄袭和模仿,并贴上了创新的标签,这实际上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创意的发挥,不利于创意的开展。相反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设计师所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则大多是因地制宜的进行创造的,这往往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挥,所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也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获得大众的认可。

2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创意思维的表现形式分析

(1)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民族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是民族化的东西也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能够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环境艺术的创意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效果,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品味,促进环境艺术的健康大战。比如在设计师在开展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传统的吉祥图案开展设计和装饰,也可以利用传统的一些民族符号营造具有民族感的居住氛围,这些创意往往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设计效果,给居住者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者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满意度。

(2)追求自然之美。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机会受到大量的知识冲击,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渴望能够和自然接触,希望能够享受自然所带来的一些快乐,这些都对于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追求自然之美,将环保和艺术进行很好结合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设计师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住这一重要趋势进行设计,提升居住者的满意度。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只有将环境艺术设计和环保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人们对于深层次美的强烈追求,以满足人们所追求的情感的有效统一、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的有效提升。

(3)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结合。创意思维很多时候都和传统文化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传统文化为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虽然环境艺术创意设计有着比较大的风格差异,会选取各种各样不同的素材,但大多数的环境艺术设计或多或少的都会有选择的应用传统文化开展设计。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就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传统的文化进行了紧密的衔接。

3小结

第4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创意思维;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

改革开发之后,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的发展要求进行创新,也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脚跟。在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应用同样重要,恰当的应用创意思维的应用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和创意思维的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创意思维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1 环境艺术设计和创意思维的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有着很强的综合性,主要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艺术构想方案和空间规划等。这其中了包含了设施计划和环境,装饰计划和空间,色彩计划和材料等等多个层面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环境艺术设计是功能和形式之间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说开展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首先应当满足实用性的功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同时还要考虑设计的创造性和审美性,让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更加舒适或者获得美感,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很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创意思维不仅仅表现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思维过程,同时也表现为思考的技巧和方法方面,是在一些局部的见解和结论上具有独到的思维活动。创意思维的产生依附于人们的各种行为和需要,但同时有着一定的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特点,应用创意思维促进提升设计品味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用创意思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设计理念的有效提升,良好的创意思维可以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2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创意思维的主要原因分析

创意思维从建筑发展之初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环境艺术设计要想获得比较好的发展就不能离开创意思维的应用。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意思维还比较缺乏,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层面的原因所导致的:(1)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目前高等学校在环境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进行人才的培养,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大多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对于知识的反复练习和进行记忆的训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学中老师处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打下很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少走弯路,能够踏踏实实的开展知识的学习。但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模式也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所以传统教育方式是造成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创意思维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2)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受到一定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对环境艺术的设计师产生不同的影响。文化在很大层面会影响到设计师自身创意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对设计师自身的思维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师自身的创意思维受到多种文化价值的引导,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设计思维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为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素材,但同时一些文化对于设计思维也会产生“经验思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设计师创意思维的拓展,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长远发展。

另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于环境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在市场经济中,设计作品被看作是商品进行买卖,这对于设计师的艺术创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社会生产的商品化的程度往往很高,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进行抄袭和模仿,并贴上了创新的标签,这实际上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创意的发挥,不利于创意的开展。相反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设计师所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则大多是因地制宜的进行创造的,这往往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挥,所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也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获得大众的认可。

3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创意思维的表现形式分析

(1)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民族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是民族化的东西也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能够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环境艺术的创意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结合有利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效果,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品味,促进环境艺术的健康大战。比如在设计师在开展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传统的吉祥图案开展设计和装饰,也可以利用传统的一些民族符号营造具有民族感的居住氛围,这些创意往往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设计效果,给居住者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者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满意度。(2)追求自然之美。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机会受到大量的知识冲击,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渴望能够和自然接触,希望能够享受自然所带来的一些快乐,这些都对于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追求自然之美,将环保和艺术进行很好结合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设计师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住这一重要趋势进行设计,提升居住者的满意度。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只有将环境艺术设计和环保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人们对于深层次美的强烈追求,以满足人们所追求的情感的有效统一、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的有效提升。(3)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结合。创意思维很多时候都和传统文化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传统文化为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虽然环境艺术创意设计有着比较大的风格差异,会选取各种各样不同的素材,但大多数的环境艺术设计或多或少的都会有选择的应用传统文化开展设计。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设计就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传统的文化进行了紧密的衔接。

4 小结

环境艺术设计是时展的镜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状态都会给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现代环境已设设计创新的思路,将各种具有时展要求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把握时展的脉搏,也就可以创造出更多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从而更好的激发设计者的设计热情,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缪穗穗.简论图形创意的方法[J].大众文艺,2011(12).

第5篇

[关键词]室内环境;创意空间;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11-004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空间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现代空间有了越来越丰富的含义。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重视空间的概念,尤其是在建筑室内设计方面,对于空间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重大的突破。

1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现状

大多数设计者对于空间的设计仅限于从视觉效果方面加大,对于创新方面的设计很少。以古典建筑为例,一般来说,古典建筑占地面积较小,在设计时,通常是以加大视觉空间效果为设计主线,给人视觉上开敞的感觉。此外,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带来建筑工程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对于设计多样性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的建筑设计中设计模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加强设计创新是大势所趋,将新型技术和材料融入到设计中,在设计中寻求新的突破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本身的特点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加强建筑本身的空间感,也可以为建筑业带来新机遇。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创意设计

2.1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对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的设计要求很高,由于其具有很大的隔离性和空间围护性,通常设计效果会有视觉上的阻隔和停顿的感觉,而且在听觉上的感觉也会相对减弱。通常封闭空间具有较高的隐私度和安全性,而且区域感较强,但是由于其封闭性,和周围环境的融合感和渗透性都不好。相对于封闭空间,开敞空间的空间连续性很好,但也是由开敞空间的围合程度来决定的,现阶段对于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开敞式设计是比较流行的做法。

2.2创意仿生家居

仿生的形态来自于大自然,设计师们非常喜爱从自然界中追求灵感,将自然的形态赋予时尚的气息,为室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又体现浓烈的生命气息。例如一个具有现代感的楼梯,要以自然界中的藤蔓植物为原型,进行仿生。首先我们考虑到藤蔓植物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缠绕、连续、生命、希望、承托……那么对其进行仿生可以简化其繁琐的枝叶,替代为简约的曲线几何线条,不仅满足其功能性的要求,也是室内的一个亮点,使室内充满自然的魅力。

2.3空间组合形式的创新

室内设计应打破常规空间环境的设计,注重在空间组合形式上的创新。以巴黎卢浮宫为例,设计师在扩建中央大厅的时候,采用金字塔型透明顶盖,将整座卢浮宫的室内空间形式展现出一种突破性的变化,由于有了透明顶盖的加入,显得整座卢浮宫处处连成一体,与一般的建筑空间给人的感觉迥然不同。又如巴黎拉德方斯大拱门是一个透空立方体,立方体的中间插入新型金属构架、观光电梯和塑料蓬盖。整体上看,拉德方斯大拱门的内部空间有着极为独特的划分,将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3室内空间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3.1民族化

就现代设计来说,将民族的内涵与建筑设计有效的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新的设计风格,是民族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北欧国家的建筑设计举例,由于这些地区所处的纬度较高,光照时间短,人们对于室内的明亮程度要求就会很高。所以,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风格都是偏向明亮、简洁的设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北欧风格”。所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是室内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

3.2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体现

高技术是将“技术美”作为设计表现的一种手段。高情感是指伴随着高技术出现的为适应新技术而作出的一种相应的平衡反应。在当代的设计中,合理安排对空间的结构布置,采用灵活的分隔方式使空间更加丰富,利用美观的吊顶将梁、柱等隐藏于吊顶之内,并且在室内外环境上使其更好地融合,使高科技含量的设计真正做到关怀人、服务人。

3.3极少主义倾向

简约不等于简单,极少主义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求用尽量简单的、单纯的、简练的元素表现出深刻的内涵,创造耐人寻味的室内空间。就像蒙特里安的名画《红、黄、蓝、黑、白》,用最简单的直线与竖线按科学的数学比例划分画面,再用红、黄、蓝三原色填充颜色,却能表达最丰富的内涵,造成视觉与心理的强烈对比。在高度文明和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的今天,室内空间设计也必然朝着极少主义趋势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据悉,全国各地高校开始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从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开设此专业。从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环境艺术设计不管在教学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所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此专业人才。我们知道环境艺术设计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知识的汇集。从一定程度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主要是以建筑空间的内外进行判定的,大致可分为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两大块。相对于景观设计而言,室内设计更显成熟,所以我国各高校在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时,更都偏向室内设计教学方向。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方面相继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因素是由于教育改革存在的不合理性、现实的功利性、教师专业素养的缺乏、过度发展、快餐式教学等。很多高校为了招满学生名额,过度的招收了此类专业的学生人数。这使得学校只是为了招收一定的名额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素质,这就导致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这也成为了影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因素之一。我们都知道,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存在着很强的技术特征和艺术表现。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提出,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选择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满足很强的艺术敏感度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两个要求。然而,高校的扩招原则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招生原则从某种角度上讲相去甚远。这成为影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大重要因素。在设置课程方面,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环艺设计课程时,会通常选择将专业课程设在大一、大二这两个阶段里。一些高校会将素描以及色彩作为大一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目的是用来加强学生的基础专业绘画能力。这无疑是提高专业素质并不高的学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存在的更大的问题是,相当多的高校教学方法采用的是 “灌输式”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教学弊端,主要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同学与同学之间缺少相互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另,更要强调的一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没有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这样一来,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简单的完成作业,而不是要求学生在设计的同时注重对设计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应付作业的消极态度,而不去对设计本身做太多的研究。所以,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面对这些问题,全国各所高校必须及时总结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设法与目前教学相结合,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学校在安排和设置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更加趋于合理。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相对传统的基础教学课程,在不忽略基础的同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筑形体、空间、结构关系、比例的深刻理解。设立一些与环境艺术以及空间设计有关的理论课程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基础上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之前所学的绘画专业的明显不同。另一方面,改善传统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环境的质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它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依靠老师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课外的实际项目中。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将课外的设计题目带到课堂中,并在老师的要求下完成自己的创意设计。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的操作设计中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到提高。当然,在要求外界环境以及教学课程设置完善的同时,教师的能力也显得异常的重要。大学是一个供学生进修的地方,而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重要人员,所以,对教师无论从自身素质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应该说每位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学识渊博,这是能胜任工作的基础。但现在值得深思的是,仅仅具备专业学术基础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却在环境艺术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瓶颈。由于教师的工作更多的仅是面向于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虽说大部分具备较高的学术理论上的修养,但是在面对市场实践方面却显得相对有所欠缺。我们都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性,就以室内设计举例说明,在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到工艺、结构、材料、暖通要求、消防规范等等方面,同时此专业在众多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性要求相对更强,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没有这些相关技能的支撑,所谓的设计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面对这些情况,各所高校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应不断提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时的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从多方面入手,探索出一套新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在如今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人才市场对环境艺术专业设计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在这样的条件下,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呈现出日趋火热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式,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用型设计人才、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科良性发展,是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当然,优化和完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奋斗历程,这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沈福熙.建筑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7篇

关键词审美 色彩 创意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

居室环境设计在满足人使用舒适的前提下,对审美与色彩的需求同样是居室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居住环境中,室内的色彩会给人以生理上,心理上的审美反映。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应以审美的设计理念,营造出室内的最佳色彩效果,从而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室内意境,表现出具有审美文化内涵的环境氛围。

1 居室环境的审美创意设计理念

居室环境的审美创意设计理念是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空间再创造。室内居住环境的审美创意设计,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根据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规律,并按照一定的审美方式设计居住空间的造型。创造出一个既适宜居住和活动,又具有一定审美性的空间环境实用艺术。

1.1居室审美创意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居室环境审美创意设计的主要作用是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居氛围。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所设计提供的内部空间能够适应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这是居室环境审美最根本的设计原则,也正是在这种设计原则的基本实用价值中,产生了对居室环境审美设计需求的逐步深入。它一方面具有实用功能,是一种技术活动,在适合物质材料的性质和规律的情况下,改变物质材料的自然面貌,使它符合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审美功能,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居室环境设计是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感受,物化着人们的精神体验过程。

居室环境审美设计是通过综合运用空间、形体、比例、尺度等室内居住设计语言,根据对比、统一、均衡、节奏等造型规律,创造出可视的空间形象。同时,由于居室审美设计是一种实用艺术,它和绘画造型艺术并不完全相同。绘画属二维空间的艺术,而居室设计属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可以进出的、可供人使用的内部空间,通过内部空间的结构方式、空间大小、空间的分割与联合,以及室内装饰效果等,在其实用价值上体现审美的感受。居室审美设计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学科,一方面其广泛的内容和自身的规律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增强而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等现代装饰材料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利用和发挥其不同材质的对比效果、结构特性的协调配合中,将使居室环境的审美设计升华到新的境界。

1.2居室审美设计的创意

居室审美设计创意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与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审美需要的室内环境,着重于美观设计,包括色泽的运用、装饰材料的选择、家具陈设的布置等。同时,在居室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的生活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空间使用功能,业主要求,经济实力等。在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还需遵循建筑美学原理,突出居室设计的艺术性,除了包含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共同的美学法则(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之外,还需考虑功能、施工、材料、设备、构造标准等因素。把握居室审美设计和建筑的关系,是居室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也是使居室设计的审美文化内涵、形式及审美功能得于实现的设计基础。

居室的审美设计创意具有环境设计的共同特性。比如居室结构造型的物质性、主体性、直观性、工艺性、永固性等环境艺术构成元素的装饰形态。装饰形态在环境形态之中存在是环境形态建构的条件基础,环境形态离不开装饰形态,但环境形态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人的知觉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装饰形态主要指物体存在的一种个体表象,这个装饰形态是实体的。而环境形态和装饰形态的关键区别就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环境发生联系,人在其中流动与变化的视觉感受能引起人们对审美感知与情绪的波动。对环境形态的理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周围有结构装饰形态,其空间的形态特征较为明显。比如居室结构装饰布局是否合理、舒适。另一种是由一种结构与另一种结构造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联系所表现出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形态。比如家具的造型、陈设方式与灯光的配置是否谐调、温馨等。装饰形态与环境形态构成的居室环境,其最根本的创意在于它提供的居室环境与人们的生存活动具有的一种适应性关系,这是它最根本的审美创意特性。

居室环境的审美创意和人对于审美的认识在心理上是相互沟通的,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相统一的审美理想实现。人是审美的主体,物是审美的客体。当把审美意义加在居室环境之中时,我们说:“美的结构、美的造型、美的居室环境”。居室环境创造的形态,用表现的不同形式引导人们走向审美的理想境界,采取把视觉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意象。从而上升到意象形态,完成居室环境创造的方式。这是个从“造物”到“物化”的过程,并在“物化”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提炼、概括,把表象凝聚成艺术形态,进而创造出具有形象性、形式美的视觉审美意境。人对居室环境的审美认知,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情感、心灵、精神的影响,审美主体“人”通过对美的居室环境的感知,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境地。

2 居室环境的色彩创意设计

居室色彩设计与一般造型艺术是不同的。比如绘画、雕塑等,一般造型艺术的色彩主要是供人观赏的,而室内色彩则主要是应用的,一是应用于功能方面;二是应用于精神方面(即审美体验),目的在于使在室内空间中活动和生活的人感到舒适、温馨,因此,它有自己的特殊设计原则。

2.1居室色彩设计的性能

人在居室生活的时间里都要受到色彩的影响,居室色彩的审美是一种包容着人的环境,只要人们进入了这个环境,无论是谁都要接受这个环境色彩的影响,不管你是否喜欢它,这就是居室色彩对人的强制性。因此,居室色彩设计必须考虑人长时间在其中的感受,以普及性的色彩设计为基础。理想的色彩就是雅俗共赏,即不同层次的人都能接受它,不应极端化地仅仅反映个人的特殊爱好而故意玩弄色彩,制造出离奇的色调。例如,在居室中用刺激性很强的大红色为环境色调,就会使人的心跳加快、血压增高,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居室色彩设计应具有视觉上的稳定性。居室色彩尽管有时也要求结合居室空间不同的功能,来创造出鲜明的对比色调,但是从总体上说,室内色彩相对一般造型艺术色彩还是要求应具有稳定性的。它要求使人在其中生活感到自然、舒适、温馨,尤其是要求达到长时间不厌倦,并且又能使短时间的来访者感到有趣味,同时还必须适应冬夏两季。忽视任何条件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客观上的物质条件也不允许我们频繁地改变室内色彩。

2.2居室色彩设计的创意

在确定居室环境色彩以前,首先要了解建筑的室内功能,了解使用者的特殊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所要表达的室内气氛,如亲切、聚和、庄重、粗犷、自然等。

色彩的魅力在于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与协调。就居室环境而言,各界面及室内构成要素的色彩关系十分复杂,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如何将它们整合成一个和谐的有机色彩整体,要把握好室内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关系。一般而言,室内大面积且形态简洁的部位宜作为色彩统一处理,而室内小面积且形态较复杂的部位可作为色彩变化处理。因此,在居室空间各界面的色彩设计中,地面应采用低明度和低彩度色彩,从中取得沉着、稳定的效果。地面颜色确定后,就可以作为整体环境色彩调整的参考标准;天棚色彩应以高明度色彩为主,以取得明朗、开阔的效果,与地面色彩形成对比关系;墙面色彩,一般是采用天棚与地面之间的中间色彩,即灰色调,以取得良好的烘托室内环境氛围的效果;再就是家具色彩的设计,家具的色彩在明度和彩度上应和室内色彩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可做些适当的对比。例如:整体环境为明度较高的色调氛围,在家具色彩的选择上,就应以稳沉的茶色、灰黑、墨绿等色调的家具来形成居室整体环境的对比关系。

居室色彩设计的视觉审美,要靠运用装饰材料来实现。因为色彩学上的颜色与材料的显色效果并不相同。绘画是用色彩表现材料,而居室色彩是通过材料的天然固有色泽表现色彩。因此,在材料的选择运用中,关键是要将不同材料有机地组织在居室空间中,形成和谐的整体,特别是注重要尽量表达材料的自然色泽与纹理之美。

居室环境色彩的和谐统一是人们追求生活中色彩美的最高境界。自然界中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居室环境色彩的审美设计就是要把自然界中的色彩,在艺理上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与安排。用科学的、高度审美的色彩构成设计理念,使人们在视觉感受传达中获得一种自然和谐的韵律之美。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感受到色彩对生理与心理的影响,不同的色彩会唤起不同的情绪。如暖色中的红橙色,很容易让人产生兴奋、激进的情感冲击力;冷色中的兰、绿色能给人以清静与回归自然的享受;而黄色则会表现出温馨缠绵的情感。色彩的冷、暖配置,对此与和谐是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所包含的规律节奏法则,使色彩达到多标准的统一。在色彩构成中,居室环境色彩设计与绘画的组织色调不尽相同,居室的环境色彩审美是由各种主体构造形态实体组成,其色彩构成主要因素为装饰材质的肌理、纹样及天然元素色彩,在人的心理、生理,以及色彩情感的表达中潜存着诱人的亲和性。因此,居室环境色彩与绘画色彩的视觉表现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色彩审美表现优势。居室环境色彩的审美创造,应以人为本,根据各人的性格、爱好、职业以及对色彩的感受与喜好的不同进行理念性的设计。如偏爱清新、沉静、淡雅者,以兰、青的冷色系为基本色调。喜好热烈、活泼、欢快者,以暖色中的橙、黄色为主要烘托色彩。总之,应结合居室环境的特征与个性以及装饰材质的特性对色彩进行设计,达到色彩与构造环境审美的统一。

3 结语

居室环境审美与色彩创意设计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需求,也是设计者创意思维能力、设计技能表现的探索研究课题。因此,创造一个空间功能协调、舒适、视觉审美和谐、温馨的家具环境,要从居室环境的审美视觉上寻找突破点,对空间构造、功能分布、色彩的协调、材质的运用中,展开艺理性的设计。根据人的不同性格、爱好、职业以及对室内环境审美的感受与色彩的喜好不同,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分析,把握居室环境审美与色彩的设计理念,在提高人们居室环境质量的同时,使人们在视觉传达的感受中,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审美愉悦。

注释

霍维国,霍光.室内设计[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芮杏文,戚昌滋.实用创意学与方法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5.

王荣寿,黄德龄.室内设计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陈传才,艺术特征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