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2 11:02:28
序论:在您撰写武术抱拳礼教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武术 礼文化 武术礼仪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22―03
前言
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于其技术的传承性、发展性,更在于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与中国的哲学、儒家学、道家学、佛学相交融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武术的“礼文化”就是在这种交融与碰撞中形成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武术的一种礼节,更承载着武术文化的沉淀与传承。武术的根本在于“武德”,“武德”之根本在于“礼”,而“礼”则形成于与武术不断碰撞交织的文化中,中华武术是其“术”与“德”的结合体,没有文化作为底蕴,“术”仅仅被认为是一种技艺,会随着人类的发展需求而退出历史舞台。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礼”的涵义
今天所见的“礼”是“”字的简化字,《集韵・荠韵》:“,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灏注笺《说文解字》说:“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汉书・荀爽传》:昔者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礼者,所以兴福祥之本,而止祸乱之源也。人能枉欲从礼者,则福归之,顺情废礼者,则祸归之。推祸福之所应,知兴废之所由来也。《贾谊书・道德说篇》:人能修德安利之谓福,莫不慕福,弗能必得,而人心以为鬼神能与利害……故曰: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左转・文公十八年》载鲁国季文子语:“先君周公制礼日: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
从上面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礼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2)祭祀过程涉及仪式仪节;(3)礼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制度法纪,来规范和维护统治王朝;(4)礼与德相关联。总而言之,在华夏“礼”不仅与祭祀有关,更作为一种制度,约束和规范封建等级关系。
1.2 武术的“礼文化”
在硕士论文《论中国武术礼仪文化的缺失与回归》中,作者程世帅通过对“武术”和“礼仪”各自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由此提出“武术礼仪”的概念:“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者在武术群落中为了更好的交流与发展,所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本文也认同这个观念,认为武术的“礼文化”具有武术礼仪概念的同时,还是一种文化,一种表现习武者内在精神的礼仪文化。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武术与中国礼仪文化的交叉和碰撞
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存需要,随后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军事战争中不断运用和发展,并在唐代确定武举制,明确了武举选拔内容,进一步使武术精炼化,规范化。明清两代是武术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清代,由于其历史背景的使然,民间武术的兴起,形成了武术发展的新阶段。
在武术的形成过程中,从武术被运用于军事到武术的繁荣发展,武术始终脱离不了礼文化的制度规范。从周公制礼开始,到儒家礼学被奉为皇权制度,封建社会自上而下的阶级统治,以及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利机构,军事武术作为一种工具必然要遵守其实施的制度。明清武术逐渐脱离军事走向民间,但《朱子家礼》的问世,促使礼制的不断成熟,使明清两代的君王积极推行民间礼教,通过直接向民众灌输儒家的纲常伦理,以此来控制基层社会的稳定性。因此,民间的武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也遵循儒家礼学的思想,中国的武术与儒家的礼仪文化不断的磨合,最终促使武术特有的礼文化孕育而生。
2.2 当代武术礼仪及其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武术教学方式的改变,武术礼仪的内容逐渐淡化并退出历史舞台。民间武术家在其师父言传身教下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以及流传下的古拳谱所记载的门规戒律在现代人的眼里却认为是古板、固执的。在现代人眼里,当代的武术礼仪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为大家所熟知。
2.2.1 当代武术礼仪的基本内容
今天的“抱拳礼”是在1986年武术竞赛中统一制定并实行的,并在2007年出版的《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礼仪的抱拳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枪)礼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现代的武术礼仪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徒手礼:抱拳礼;注目礼。
(2)持械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棍礼;持枪礼。
(3)递械礼:递刀礼;递剑礼;递棍礼;递枪礼。
(4)接械礼:接刀礼;接剑礼;接棍礼;接枪礼。
现在武术“抱拳礼”行礼方式:并步站立,左手四指伸直并找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cm。
2.2.2 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
随着新时代的改革以及学校的普及,以往的“师徒制”教学也逐渐被淡化了,学校成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新的基地。武术的发展也不再是狭小“师徒制”的教学,同样被一些体育院校或者地方武校所替代。学校的发展以及人本主义的今天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在武术教学和竞赛中。
今天的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武术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首先是上下课时间学生会向老师行抱拳礼,上课期间学生之间的持、递、接器械礼,专业竞赛以及考级时运动员会对裁判行抱拳礼,武术家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只是抱拳礼。由于社会的进步,传统武术礼仪的一些基本内容逐渐被一代一代的淡去,新的武术礼仪并没有成行,当代武术礼仪的外在表现似乎只剩下抱拳礼。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学者对武术的抱拳礼加入了诸多的涵义,不仅仅作为一种礼节,更把古代武术的侠义之风、以和为贵等精神融入抱拳礼中,而真正习武者的日常行为、交流却无法表现其特有的武术礼节,可见当代的武术礼仪外在表现的缺失。
2.3 传统武术礼仪及其外在表现
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这个概念对武术礼仪进行明确的定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并未习武者所认可的;二是把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即“制度”。传统武术尤其进入明清以后,许许多多的拳种门派通过拳谱、戒约等形式,纷纷订立对传人的各项要求,通过各项武术礼节和门规来规范习武者的行为。从以上概念可知,传统武术礼仪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还体现在习武者的行为准则,即“武德”。传统的武术礼仪是中国武术礼文化的具体见证。
2.3.1 师徒传承礼
民间传统武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是家传和师徒传承,师徒传承在古代武术传承中具有非常严格的礼节仪式。师父的弟子的选择一般先要通过两到三年的考察,对其弟子的道德品质以及今后的武术方面成就进行全方位的考评,最终选择自己心仪的弟子,即所谓的“未习武,先习德”。(这里所谈的弟子为人室弟子)周伟良在他的“师徒论”中也谈到在对待择徒问题上,传统武术最终关注的是被择者的道德状况,提出“谈玄授道,贵乎择人”。
2.3.2 日常训练礼节
由于明清封建君王统治过程中儒家礼学纲常伦理的影响,古代武术师徒传授过程中并不像现在课堂训练一样松散,封建礼教把群体划分为不同的地位、等级,纲常伦理更要求个人的仪态举止。站姿:习武人讲“站如松”,站立时,身体与地面垂直,双膝微松重心放两前脚掌上,目光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或者在体前交叉。坐姿:武人讲“坐如钟”,在训练场合古人一般席地而坐,两腿先交叉站立,然后盘腿坐下,含胸拔背,抬头收颌,目光平视,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抱拳鞠躬礼,古代师徒见面行抱拳鞠躬礼,也叫作揖礼。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在习武场合,约向前倾斜幅度以45度为宜。主要用于徒弟像师父的行礼。凹
2.3.3 武术流派门规
随着武术技击技术结构体系的完善和独特风格特点的形成,武术流派也随之产生了,流派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各派的门规戒律,《少林寺传授门徒规条》中详细记载少林武术的习武戒律,包含“规条十二、十不许、十愿”的门规。陈正雷所著的《陈氏太极》,其中的《陈氏先辈门规纪律》包含“门尊十二严、规守二十备、戒章十二禁、律则二格、学拳须知”。形意、八卦、番子等拳种都有自己的门规。这些门规同样作为传统武术的礼仪内容,但与以上的礼节不同的是,门规戒律是中国礼文化另一种不同形式,它是作为儒学的礼来规范习武者日常行为,即“礼制”。
2.3.4 尊师重道与侠义之风
古代武术最重要的传承方式是师徒相传,儒家思想的尊师重道在武术的师徒传承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相当于家长,徒弟相当于子女,师徒的关系也被血缘化、伦理化了。古代武术大多需要言传身教,以及派别间门规的限制,习武者作为一个门派的入室弟子,是不能再拜别的师父为师的,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师徒间的关系。明代的戚继光曾把能否确立“师道”看成是习武者能否有得的一大条件,他说:“敬习之道,先重师礼”。徒视师若父。遵师命,守师训,忠心耿耿,绝不能有三心二意”的古语同样反映了尊师重道。
谈起武术,大多数人会想起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大侠,“侠士”成为了古代武术的代名词。司马迁指出侠士具有的人格精神:“言必行、行必果”、“已诺必城”的诚信品质和责任感;“重义轻生、不爱其躯”的人格精神。侠义文化体现了礼仪中重信守诺,更突出了侠士的社会的责任感,民间正义的代表。
2.3.5 武者以“礼”安身立命
武术流派的形成,使得民间武术家之间不断进行技艺的交流,民间拳师见面多行拱手礼以表尊敬(拱手礼,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并说某某师父好。各门派之间武术拳师之间的技艺交流氛围两种,一是打擂台,这种比试一般都有见证人,两拳师在擂台上先行拱手礼,然后开始交手,多以点到为止。另一种是闭门切磋,这种比试只有比试者自己知道输赢,不对外宣称。不论是哪一种技艺交流,都体现了武术的内在内涵,先礼后兵,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以和为贵等。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代武者在江湖上行走,过得多是刀头舔血的日子,不小心哪一天就会遭人陷害。《礼记・曲礼》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清代的镖局生涯更好的反映了武者以礼安身立命。镖局在护送镖的过程中,常常会被盗匪盯上,可是在镖路上镖师与盗匪真正打起来的却很难见到,一般双方都会各退一步,礼让三分,镖师并会备份礼物送上,满足盗匪的欲望,使双方都得到目的。
3 当代武术礼文化缺失的成因
3.1 当代人对武术礼仪的认识不足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追求西方倡导的个人自由、个性生活,特别是年轻人,在竞技体育影响下,人们更乐意追求武术的技术层面。各省的体育局乃至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层人员都把奖牌放到第一位,这将会是至高的荣誉,导致武术教练员把所有的训练课都追求队员的技术的提高,把武术礼仪作为一种形式,在这种训练模式的发展下,促使教练员更加注重学员技术发展,把武术礼仪作为以比赛环节中一个流程,忽视了武术礼仪的内在含义,更忽视了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传播,导致武术礼文化的传播断层。
3.2 当代武术礼仪的单一性、停滞性
在当代人的眼里,提起武术礼仪,大家不约而同的会说抱拳礼,即使专项运动员也只会额外加个器械礼,人们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武术礼仪就是抱拳礼,抱拳礼就是武术礼仪的漩涡。
当代武术礼仪的严重缺失以及当代学者对武术礼仪的追求,促使了“抱拳礼”功能的多样化:(1)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也可表示先礼后兵的意思;(2)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皆兄弟,天下武林是一家;(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的指教;(4)左掌右拳,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阴阳两极、尊师重道。这是当代武术学者给武术“抱拳礼”的冠名,更有甚者把武术的精神内涵加诸于“抱拳礼”的外在形式上,例如武术的“以和为贵”、“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武术的系统整体观”等等。
个人认为这并不是没有意义,武术的“抱拳礼”的确也反映了上述诸多涵义。但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总是不现实的,这样只是从表层解决武术现存的礼文化的缺失,现在的“抱拳礼”集武术的礼节、行为规范、武德与一身,只能欲盖弥彰,更加凸显当代武术礼文化的缺失,无法真正传承武术所蕴育的内涵。
3.3 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在当代的武术发展过程中,武术的礼仪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武当、少林、峨眉三大门派的礼仪各有不同,而学校与前三者又有不同,没有统一的一个标准,导致武术礼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学校为主的教学体系中,除了参加比赛有一套相对标准的礼仪程序,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以及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中对教练员、教师、学生都没有具体规定的礼仪。有经验的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普及,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方面无法使学生养成日常礼仪习惯,另一方面也无法提升自我的武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武树臣.寻找最初的礼――对礼字形成过程的法文化考察[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3).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4).
[4]钟海明,马若愚.中华武道概论[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9.
关键词:心意六合拳;健身操;创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57-02
近年来,在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将心意六合拳更好地推广和普及,达到强身健体,传承武术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之目的呢?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尝试,组织创编了心意六合拳健身操并列入体育教学和阳光大课间,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心意六合拳健身操的创编
1.心意六合拳健身操创编背景
地处豫东平原的河南省周口市,武术底蕴深厚,据权威部门统计,周口现有20多种拳术,包括心意六合拳、黑虎拳、两仪拳、查拳、圣门十字莲花拳等。其中,心意六合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此拳是以模仿世间万物的形态,有形看意,有意练形,演变而成的拳法,其动作古朴雄浑、沉实稳健、动静分明、刚柔相济,素以凶猛快速、凶狠绝伦,顷刻之间,一招制敌而著称,被武林界誉为“神拳”。2007年2月,该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该拳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位于周口市中心城区,习武之风浓厚。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七段、心意六合拳九代传人买西山先生任武术顾问兼总教练,开设心意六合拳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心意六合拳教学和传承活动,成绩斐然。2010年6月,该校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
2. 心意六合拳健身操的定义
心意六合拳健身操《英雄少年》是以继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心意六合拳为主要内容。《英雄少年》的名称则寓意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先生所著之《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象征着青少年学生志存高远、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崇高志向和精神追求。
3. 心意六合拳健身操创编原则
(1) 教育与健身相结合的原则。武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比如在做操时,以武术抱拳礼开始,又以抱拳礼的形式结束,把武德、武礼教育贯穿始终,教育学生做人应当有始有终,尊重他人,谦虚礼让。整齐而富有精气神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拳经曰:“太极奸,八卦滑,最毒不过心意把。”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优秀的内家拳之一,具有极强的技击和防身价值。创编心意六合拳武术操时,既体现了心意六合拳的攻防技击性,把落山劈、兔虎扑、金龙探爪等心意六合拳的经典动作融入其中,体现了心意六合拳的“打、踢、拿、靠、摔”5种基本技术元素,又将节奏明快、振奋精神的音乐和口令编入其中,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有机结合。
(3)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在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及运动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由慢到快、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心意六合拳彪悍雄劲、勇猛快速的动作特点和风格融入整套操,如心意六合拳的“十大形”中的狸猫上树、狸猫侯鼠、鹞子入林等,狸猫有捕捉之妙、鹰有捉拿之精等,充分展现了心意六合拳古朴雄浑、沉实稳健、凶猛迅速、刚柔相济的表象美和意境美,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美的享受。
4. 心意六合拳健身操的名称
创编的心意六合拳健身操共九节。每节4×8拍。动作名称主要以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名称命名,分别是:鸟儿竖尾、落山劈、白鹤亮翅、狸猫上树、兔虎扑、鹞子入林、燕子抄水、黄鹰落架、金龙探爪。
5.心意六合拳健身操的运动负荷与配乐
(1)编排的心意六合拳健身操运动量适中,符合中小学生的课间操锻炼需求,属于中小运动负荷的有氧运动,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2)主要选自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做为背景音乐,时间为3′23″。
二、心意六合拳健身操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学校联合周口师范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周口市心意六合拳协会、周口市武术协会有关专家和教授以及心意六合拳传承人、学校体育教师等组成创编和实施工作小组,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的特点及规律,从心意六合拳经典套路四把捶、单把、五行连环拳和十大形中挑选适合的动作,依据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等原则,进行初步的编排和设计。背景音乐方面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节奏明快、有激情的民族曲目。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校按照编排的心意六合拳健身操组织具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体育教师在专家和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培训,再通过体育教师分年级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并且着重强调学生对心意六合拳攻防技击含义的理解和领会,从而准确把握和深入领悟传统武术心意六合拳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
3.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学生练习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并对部分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如创编和实施小组从动作难度、运动负荷、动作幅度等,先后对第四节狸猫上树、第七节燕子抄水和第九节金龙探爪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多次对整套操的顺序、背景音乐等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心意六合拳健身操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1 前言
武德是在长期的武术实践和发展中形成的武林人应当共同遵循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在当前全面推广武术教育的大背景下,武术技能层面的推广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武德的教育却相对滞后,而作为古代成人礼的冠礼是对即将成年的男子进行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的重要仪式,其核心功能即是教育。举行冠礼不仅标志着一个人的成年,更是对一个人进行终身道德教育及约束的开始。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古代冠礼的教育方法从中得到启示,从而为当前的武德教育提供借鉴。
2 冠礼及其教育方法
2.1 冠礼概述
《礼记·冠义》中提到“冠者,礼之始也。”认为冠礼是礼的始源。冠礼属中国古代五礼之中的嘉礼,是给成年男子加冠的礼仪,即中国古代的成人礼,有其完整而繁琐的礼仪。
据研究,冠礼从原始社会“成丁礼”演化而来,氏族社会时期,男女发育成熟之后都要参加“成丁礼”,通过了成丁礼才能成为氏族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同时还要履行应尽的义务。
文献《礼记》记载了冠礼的程式为“三段十八节”,第一段,包括五节:筮日、戒宾、筮宾、宿宾及赞冠者、为期。第二段,冠日之事。包括九节:冠日陈设、主人与宾各就内外位、迎宾及赞冠者入、初加、再加、三加、宾醴冠者、冠者见于母、宾字冠者。第三段,冠礼既成后诸事。包括四节:冠者见兄弟赞者姑姊、冠者见君与乡(卿)大夫乡先生、醴宾、送宾归俎。[1]
简单的说,举行冠礼就是要提示冠礼者从此将正式跨入成年人行列,只有践行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礼仪文明。
冠礼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冠礼教育的结束,冠礼教育仍在进行着,并且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例如《礼记·内则》曰:“二十而冠,始学礼……”因此,冠礼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有明显作用。
2.2 冠礼的教育方法
冠礼教育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父母及家人的言传身教、教师的精心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嘉宾的告诫、现场演示和情景教育等。通过有声与无声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将教育主体和客体及教育内容合为一体。
冠礼教育具有情景性、生动性、形象、直观的特点,而受冠者的感受、行冠礼者的期待以及庄重的环境及氛围构成了整体、立体的教育。
2﹒2﹒1通过言辞向冠者传输道德伦理规范
冠礼主要是通过语词和人际互动将道德伦理规范传输给冠者,希望冠者认知、认同并将这些理念内化为个体的行动准则。
向冠者传授道德伦理规范主要是通过礼辞来实现的,礼辞不仅对冠者提出道德要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道德期望与人生祝福,并以德与福之间的必然关联告诫冠者。除了用礼辞来表达对冠者的道德期望,在冠者取字后去拜见尊者时,他们一般都会对冠者进行孜孜教诲。并对他进行告诫、鼓励与教诲,教育他如何去“做人”与“做事”。[2]
2﹒2﹒2通过象征和隐喻提示与强化冠者的成人身份转换
在加冠仪式中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隐喻,提示冠者社会身份的转换和新的社会角色的获得,与角色相应的道德规劝则渗透在精致设计仪式的细节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改变发式。“冠”的本意就是把头发盘到头顶上加冠以固定,这也叫“束发”,含有“约束”之意。表明一旦“束发”,加冠者的身份则发生改变,从此之后则要自觉接受社会道德律令的规范和约束。
其二,改变衣着。未加冠前,冠者穿童子的“彩衣”,加冠后则换成成人的“深衣”,外在形象的变化要求冠者认同新的社会角色并对内在心理进行调适。
其三,取字。名字是区别社会个体的符号。在古代,儿童是无字的,“字”为尊称,是成年的标志,是成人交际时使用的。通过称谓与符号的改变来表明冠者社会身份的改变,也表明社会对其成人身份的尊重与认同。
2﹒2﹒3通过仪式陶冶道德情感,培育道德理性
冠礼通过一套程序化的身体动作、服饰和语辞等象征符号营造出一种肃穆神圣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冠者每加一次冠,都要穿着相应的服装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容貌辞令、仪容体态的演示,在仪式的过程中,其身心完全融在其中,有一种非常强烈而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精神升华。
可以说,此时的精神不再是一种受到礼仪影响的外在存在,而是在礼仪之中,精神得到了生动的表现而拥有了生命力,而这种精神又使得仪式不再是徒具形式的机械性的动作。于是,仪式在塑造人的身心、气质、陶冶冠者的道德情感方面体现出了其独具魅力的力量。它在促进冠者明白并践行“成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成人”所应该具备的仪态和辞令的同时,也形成了其内在的道德自觉。
3 武德的内涵阐释及教育的缺失
3.1 武德内涵的阐释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武术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同时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武德的教育。“武德”最早见于《左传》:“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民安、和众、丰财”。[3]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也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含义,但其基本的内容却并没有变化,其本质仍表现为仁、义、礼、智、信、勇。在新时期武德的内容也更多的指向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尊师爱徒、正直守信、修身守法、勇敢爱国的等方面。
3.2 当前武德教育的缺失
3﹒2﹒1武德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没有到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尤其是在广大青少年当中进行。在武术课程的要求中同样有武德教育的内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多数中小学武术课名存实亡,徒有虚名,甚至有人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开设武术课程,因此,武德教育也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当前学校的武德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做得并不到位,对民族精神的教育并没有引起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果中小学的武术及武德教育丧失了成长的土壤,那么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
3﹒2﹒2武德教育中缺乏规范的礼仪
中华武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良好的武术礼仪,但由于门派众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在武术进入学校后同样也没有制定规范的武术礼仪。而在武德礼仪规范上曾师法我国的韩国跆拳道可为我们提供不少借鉴,跆拳道的“道”即指其礼仪规范,跆拳道在这方面的成功不仅使其风靡全球,同时表明武德礼仪既要重视外表、细节,又不能忽略内涵。但我国武德礼仪绝不能照搬跆拳道的礼仪规范,应当制定具有中华特色的礼仪规范,例如抱拳礼、问候礼、持器械礼等。要将武德教育从娃娃抓起,形成牢固耐久的文化接受基础,从技术和思想两方面入手,将武德礼仪教育贯穿到实践中。
4 冠礼对武德教育的启示
4.1 制定完善的礼仪规范来进行武德教育
冠礼是通过仪式的活动来强化个体社会角色的转换,以个体生理和心理变化为基础向其传输相应的道德规范,促使其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
在冠礼中有一系列的仪式,例如改变发式、衣着以及取字等,这一系列的仪式都以一种具体而感性的方式刺激人的身心,在实践中完成道德教育。当前武德教育缺失或过于抽象化或概念化,缺失感性启发,仪式教育更加缺乏。我们可以向传统寻求智慧,在武德教育中制定完善的仪式、规范来进行教育,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技术水平等级采用不同的仪式、衣着或像冠礼一样取字来对学生进行感性、具体的教育,强化其认知。
4.2 武德教育要实现生活化
冠礼的道德教育功能的实现显示了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就是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与具体生活情境中去实现道德教育,同时,将伦理道德践行于各种礼仪中,“学礼”、“习礼”、“遵礼”和“行礼”要贯穿于个人生活当中,道德要内化于人的行为当中并得以展示。
因此,在武德教育中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各种环境,让学生去践行、去亲身感受来强化武德教育,而不是流于表面只存在于教学过程中,要让武德教育贯穿于生活中,真正化为自己的行为。
4.3 实现武德教育的整体化和社会化
冠礼给我们展示出的是古代社会如何协调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并且实现了两者相互促进,更进一步加强其德育功能。所谓整体化与社会化可以从时空两个维度来说明。从时间上讲就是从人生的不同阶段来讲,可以从小学至高校形成一套完整的武德教育体系,在不同时期安排不同的内容,将武德彻底内化为一种素质。从空间上讲,在不同的场合都要践行武德教育的内容,不能局限在学校内,还要实现社会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要形成整体合力,实现系统化、整体化的终身武德教育。
4.4 武德教育要具有延续性
冠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冠礼教育同样具有漫长的过程,按仪式的阶段冠礼教育也分为仪式前、仪式中和仪式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内容,而整个教育过程可以说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武德教育同样应该如此。武谚有云:“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德教育应当是武术教育的第一课,不仅如此,武德教育还应当贯彻习武者的一生,而不能流于表面,为了礼仪而礼仪,要真正内化为习武者的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武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得到实现。
5 小结
冠礼作为古代的成人礼对人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教育并不是局限于一段时间内的,而是贯穿终身的。作为古代重要的礼仪,其对于人的道德教育的作用及重要性对于当前武术教育中的武德教育是很有借鉴价值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掘冠礼的教育功能及价值来更好地为武德教育提供依据。
1、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综合考虑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因素,从而制定出针对研究对象的发展策略、计划和措施的方法[2]。在SWOT分析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整体上看,SWOT分析法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S、W,主要用于分析内部环境因素,通过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扬长补短;另一部分是O、T,主要用于分析外部环境因素,综合分析竞争对手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自身的影响,以便更好的生存发展。文章利用现代管理学SWOT分析法,系统的阐述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在优势与劣势,以及传统礼仪文化渗入现代武术教学中将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找到“武术教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促进现代武术教学的发展,也为以后武术教学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传统礼仪文化的概念
“仪”既指的是容貌和外表,又指的是礼节和仪式[3]。礼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礼仪是指特定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说,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习俗、仪节,是人们相互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中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4]。礼仪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仅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5]。礼仪文化在传统武术中同样不可或缺。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6]。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具有思想观念与风俗习惯相结合、心灵的习惯与身体的习惯相结合的文化特质,体现了习武者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有机统一[7]。习武之人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在不断吸收武术文化和武术哲理,如儒、道、佛三家思想和五行阴阳说等,经过长期的教学熏陶下养成了良好的武德精神和民族精神,从内在修养提高个人的精神面貌。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对于塑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起到重要的作用。
3、现代武术教学融合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SWOT分析
3.1内部优势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礼仪不仅反映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传统武术礼仪包括师徒关系、拜师择徒过程、武德教育等主要内容[8]。同时通过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来顺应世界和谐思想。3.1.1有利于塑造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养从社会学角度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良好的人才素养和道德品质,为适应社会需要,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让学生在学习武术技能的同时也渗入传统儒家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学生通过对基本动作的直觉体悟,进一步领悟武术文化的精髓,进而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青少年是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礼和德的认识。通过武术教学中礼仪文化的传播,能够对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1.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性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是重视心性的修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传统武术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感受礼仪的重要性,无形中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人格素质,在交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感受到以礼待人能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心性,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3.1.3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从个人角度看,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一杆标尺,也是展示个人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的手段。礼仪是建立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举止有节、礼貌周到这将为其未来工作、业务拓展和私人情谊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同样,在大中小学武术教学中传播礼仪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是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学生中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文化能够使学生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3.2内部劣势
3.2.1人权思想过于强调等级制度,不利于个人的自由化在传统社会中,礼作为社会行为的规范,并按人的等级来调整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但这种等级制度限制了人的个性与自由,与现代思想冲突。在传统礼仪文化中缺乏平等性,现代追求民主、人权和法治。古代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现代人认为师徒之间应该平等友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且无论职业、年龄区别,人格方面都是平等的。3.2.2各流派形式过于繁杂,不利于礼仪的规范化首先,中国武术有很多流派,其中最重要的三大流派———少林、武当、峨眉都有各自的礼仪规范,互不影响,自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统一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古代传统武术礼仪程式十分繁琐,以示隆重,如古代拜师礼,礼序很复杂,不符合现代人潮流。再次,传统武术礼仪是融合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遵循阴阳五行哲学原理,渗透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武术礼仪文化的认识建立在直觉体悟上,是一种整体的、模糊的、主观的,缺乏思辨性和客观性,不利于礼仪的规范化。3.2.3内容过于守旧,不利于现代文化的创新性传统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世代相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武术文化部分脱离了现代体育文化的特征,如休闲性、娱乐性、趣味性等,如拜师学艺三拜九叩、少林传经念佛坐禅等过老的礼仪已经不适合现代需求。人们所熟悉的现代武术礼仪就是抱拳礼,对于古代的门规戒律,人们认为太古板。
3.3外部机遇
3.3.1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当今时代,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出境游客也越来越多,国人的不文明行为也在不断曝光,使得国人形象受损,祖国蒙羞。旅游作为和平的使者、友谊的桥梁,旅游中每一个中国公民都代表着国家形象。中国自古素称“礼仪之邦”,每一位国人都有责任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强文明素质的教育,树立文明观念,展示文明形象,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已是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作为一种传统礼仪文化,反映了礼仪与文化的价值所在,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普世性,能够合理构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3.3.2有利于提高精神文明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在广大青少年当中。2004年与教育部曾联合《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吹响了武术教育改革的强劲号角,纲要中提出要在中小学开设和加强武术课的建议。可以通过现代武术教学渗入传统武术礼仪文化,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内在素质和道德水平,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文化。为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和根本所在。提升人的素质最重要的是通过德治和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的。传统礼仪文化中就强调仁、义、礼、智、信及忠、孝、悌、廉、俭、勤、谦等美德。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3.3有利于领悟优秀的中国武术文化,促进武术国际化传播以“练习中国武术,体验东方文化”,让国外学者通过学习武术动作和传统武术礼仪,来领悟中国武术文化。武术文化也应通过一定的仪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武术文化的传承,光靠技术训练是不行的,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9]。正因武术博大精深,需要通过外在的文化吸引外国人的眼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四维”(礼义廉耻)之首,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在传播中国的武术,重在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世界都能和谐发展。
3.4外部威胁
3.4.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现代教学中的缺失当前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缺失,主要存在于武术管理者、武术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具体体现在训练、比赛、生活等方方面面。只重技术,不重内在的狭隘价值观是导致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缺失的主要因素之一[10]。在中小学教育中不曾有礼仪文化课,应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树立正确的文明礼仪观念。目前高校重视专业技能和理论教学,基本不涉及礼仪教育,以致学生对礼仪的觉悟不高。3.4.2西方体育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随着跨国度、跨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们接触到外国文化,然而中西方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礼仪规范上存在差异,从而出现文化冲突。这对于我们发扬传统礼仪文化会成为一个阻碍。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西方“主客二分”哲学观和“灵肉两分”身体观冲击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身心合一”身体观,而人们在吸纳和融合西方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喜新厌旧,一味的“全盘西化”追求时尚。3.4.3学校武术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不完善中小学真正开有武术课的不多,且多数中小学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一贯传承下来,学校“重术轻礼”,即使在武术课上有理论教导学生传统礼仪文化,但并没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未能领悟到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在高校中武术作为一门选修课,学生下意识里认为武术难学,且要学好要吃苦。在教学过程中,武术需从乏味的基本功开始。学生在选修课程时都抱着哪个课程轻松且娱乐性强,只求及格就行的心态。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不高,兴趣也不大。这是目前发展武术教学需挑战的问题。3.4.4武术在群众体育竞争发展中的优势有待提高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和条件有较大改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众多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参与广场舞都已经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舞蹈中享受快乐。而武术在群众体育中,年龄结构出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较多的年老者练习太极拳或柔力球,为了健身、养生;年少者倾向于学习武术攻防格斗,为了强身健体,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武术在群众体育中普及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人们只认识到武术的技能,却对武术理论知识不够深化。
4、建议
4.1S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发挥内部优势
研究者一直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叶朗先生说:“传统是一个发展变动的范畴,它的活力就存在于它的动态变迁之中。”[13]庞朴先生说到,“任何一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14]可知,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所以作为武术爱好者有责任发扬武术传统礼仪文化。通过借鉴跆拳道融入礼仪文化的方式,将传统礼仪文化贯穿整个武术教学过程。学校武术礼仪教育应该成为教学最基本的元素,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不但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养成尊师重道的良好品德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而且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高度的爱国情操[11]。在教学顺序上先教礼节后教武术技术,将武德与拳理、技术与修身结合起来。在课前、课中、课后向老师问好或请教时都可以使用“抱拳礼”、“点首礼”、“注目礼”等,以示尊敬。同时让学生知道武术“抱拳礼”的含义。在课前向国旗、国徽行注目礼,将武术谚语以口令的形式喊出来,如“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等。学生上课穿统一的武术服,在进行武术技能练习前学习孔子“礼”的基本思想和中国古代道德思想发展历史以及古代思想家有关道德教育的言论,通过“礼”的教育来加强学生对“仁、义、信、勇”的领悟,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谦逊好学、恭敬礼让的态度。
4.2WO策略:利用外界机会弥补自身劣势
武术早在20世纪初就被列为学校体育的课程内容,然而武术人口却在不断下降,在现代学校武术教育中,疏于对学生进行武德、武礼教育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仅有技术的学习,而没有把尚武崇德思想指导于实践。针对现代武术教学,应该进行如下改革。1)提高体育教师对武术传统礼仪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的认识。同时让武术教师认识到开展武术礼仪是展现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找回原有谦逊的民族性格的需要[9]。对于现代武术教学应该重视武术礼仪教育,高校应多开展武术礼仪有关的课外活动与课程,营造浓厚的武术文化气息,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传统礼仪的重要性。2)现代武术教学应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重视尚武崇德的培育。郭沫若说过:“德,照字面上的看来是从植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便是《大学》上所说的‘预修其身,先正其心’;从《周书》和周彝看来,德字不仅包括着主观方面的修养,同时客观方面的规范--后人所谓‘礼’--都是包含着的”[15]。武术传统礼仪是内得于德而外实于行的统一。通过武术融合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是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3)建立与现代武术教学相匹配的传统武术礼仪体系,将散漫、不成体系的传统武术礼仪规范化、统一化和科学化。中国武术需要放下大国姿态,谦虚地向韩国、日本等国家学习,迎合时代的需要、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需要,把武术真正打造成术道并重、内外兼修、有礼有德的高尚运动项目。加强武术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学生学习技术和武德的榜样。对于传统武术礼仪,应秉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渗入现代武术教学中,挖掘武术动作中的文化内涵,建立起与新的武术教学模式相应的武术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和武术的文化鉴赏体系,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具有武术特点的范式。
4.3ST策略:利用内部优势抵御外界威胁
温力教授认为现代武术在西方体育的影响下发生双向发展———竞技武术与非竞技武术。竞技武术一直在追求高、难、美、新的技术动作,而对于武术的传统礼仪文化已经简化为抱拳礼、持器械礼。这对于表现武术的文化底蕴是远远不够,但由于吸收了西方的整体逻辑分析思维,以致以理性的思维评判,改变了直觉体悟,从而形成现在的竞技武术,也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提供了舞台。对于非竞技武术发展最棘手、最重要的是学校体育中现代武术教学的发展,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文件中对于“课程价值”提到:首先“增进身体健康”,然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最后“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说明现代体育教学重视知行合一。在武术教学方法与形式上,针对不同年级的德育教学目标要求,将传统礼仪文化层次化、结构化和序列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德规范,使他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基本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点,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在教学内容上,改变单一的教学技能体系,从基本的技能升华到精神层面,融合传统礼仪文化,以外在的传统武术礼仪来表现学生的自身修养和文化内涵。
4.4WT策略:弥补内部劣势规避外界威胁
关键词:武德教育;重要性;教学
通过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可利用武德教育来弥补素质教育出现的空缺和不足,提高学生对“礼”和“尚武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推广武德精神中的和谐因素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培养学生武德精神,民族精神,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武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1.1 武德教育的概念
武德,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书。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戒骄奢逸”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诀”等作为武德的标准。后,当时政局不稳,列强入侵,国土沦丧,涌现出了许多甘洒热血的武林豪杰,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兴亡,表现出了崇尚的武德。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
1.2 武德教育的内容
“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道德追求。“仁”的基本涵义就是要用博大爱心去爱一切人。要求习武者忠于事业、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目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出身,从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教育上的难题,尤其是有些独生子女自私、孤独、不关心他人、不孝敬父母、不知道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因此,加强“仁”爱之心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的本质就是“仁”,一个“博爱”的人必将成为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材,只有怀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才是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
“信,诚也;诚,信也”。“信”、“诚”互训,其意自明。守信重诺是武林的传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武林俗尚。实践诺言,不失信于他人,不畏艰难险阻,甚至甘愿牺牲生命,只身赴死的事迹,历史上各朝代多有所闻。
武德中的“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勇有“大勇”、“小勇”之分。“大勇”是指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之后,果断采用的举止行为,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困等,在武林中被极为推崇和效仿。为私利或义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也称做“匹夫之勇”,是为武林中人所瞧不起的。习武之人,勇往直前,敢于斗争,有胆量,不畏惧的道德品质。武技精湛,重在刻苦用功。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据国家不完全统计,可达129个拳种之多,有单练、对练,又有集体练,有套路演练,又有对抗实战;有竞技较量,又有传统养生;有现展的又有传统古朴的。古人云:“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又道“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练功练武,一辈子受苦”。武术练功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和“三伏”是一年四季最冷和最热的日子,习武者不但要练出一个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还要练出坚强的意志品质。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品质,也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体现。“不经严冬冰霜苦,焉得梅花放春香”,这是一切创造人类文明成就者的真理。
“礼”指的是礼仪、礼教、礼节,是一种态度也算一种行为。习武者不仅要重视技术,更要注重对武术礼仪修养的培养。“习武先学礼”, “礼”的发展由来已久,在古代就有习武见面或者交手时用的一种抱拳礼。发展到今天,武术礼节有一系列具体的、形式化的礼仪。“礼”字不但要告诉习武者“应该做什么”,而且还要告诉其“应该怎么做”。
1.3 武德教育的意义
武德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大侠扎实的基础,是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为明显,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武德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现状与分析
目前,学生对武德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对培养武德精神的必要性也不甚了解。学生自身处于迷惑的心态,大部分对武德精神的概念、内容、意义等都一无所知。学生学习武术的目标并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只看到武术教育带来的对身体上的锻炼,没有通过武德教育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忽略了的道德方面的学习。更有极少数学生利用武术技能欺压别人,将武术看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些问题都不符合素质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的目的。常此以往,就算是能培养出武术技能较强的学生,也培养不出“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难以完成素质教育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的根本目标。
目前学校教育中,武德教育的力度不够到位。武术老师并没有按照“仁、义、信、智、勇”的标准要求学生,对武德的概念和内容阐述不深,这是导致学生武术道德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武术老师在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没有注重武德教育或者对武德教育力度不够。
结束语
目前素质教育中的武德教育还不完善,不完整。学生对于武德的理解还受到传统武德思想糟粕的影响,队伍的的认识不部分是错误的,这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危害。由此可见,在当今肯抓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加强学生的武德思想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素质教育中的武德教育对学生意义重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这个时期极大地影响着他们未来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此,在素质教育中,武德教育应当处于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
学校在武德教育中处于主导单位。只有学校真正重视开展武德教育,武德教育才能真正的服务于学生。学校对学生道德、心理的教育漏洞将直接导致学生道德意识下降。因此,学校应该切实把武德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学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必须认真对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文武兼备、道德高尚”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吉.略论社会主义体育道德[J].体育文史.
[3]苏智良.当代人类社会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