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谈谈对智慧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1 11:13:37

序论:在您撰写谈谈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谈谈对智慧教育的认识

第1篇

论文摘要:质量标准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目前,在远程教育质量的教育标准上,已相对清晰且可操作,但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却相对滞后。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角度分析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并结合“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结构设计、实施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的操作原则,便于我们从社会标准角度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3)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远程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

第2篇

论文摘要:质量标准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目前,在远程教育质量的教育标准上,已相对清晰且可操作,但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却相对滞后。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角度分析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并结合“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结构设计、实施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实践,探讨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的操作原则,便于我们从社会标准角度提升远程教育的质量。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上,一位工人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他说:“我借助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用了七年的时间从一名初级工成长为一名高级工,而借助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高级工成为了技师。”这位工人的经历从侧面显示了远程教育在成人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远程教育能够、也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对社会组织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这个意义出发,远程教育的质量就不仅要有学校教育的标准,而且还要兼有社会服务的标准。也就是说,远程教育的质量是需要站在其对社会需求适应性和服务性的角度来审视和评判的,实际上这也是教育为社会服务本质的回归。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中央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具体实践。从社会标准的角度谈谈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认识和理解。

一、远程教育质量的杜会标准

远程教育的质量评判既要有教育标准,也要有社会标准,应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以往的评判多为教育标准,很少关注社会标准。而在市场经济中,衡量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需求方(消费者)的满意度。根据世贸组织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教育属于市场中的服务业大类(远程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特征),因而,我们可以仿照市场经济中对质量的评判标准,即需求方的满意度来思考远程教育质量的社会标准。

1.需求方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学历教育领域,需求方就是学习者,二者是统一的,而且学习者经过了层次划分,某一层次的教育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需求方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首先,作为需求方的主体——社会学习者,其情况远比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复杂得多,其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其次,如果是社会有组织培训,需求方还包括学习者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政府机构等。以“工程”为例,需求方除了职工学员外,还包括职工所在企业, “工程”的组织方(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局等),甚至还包括给本项“工程”提供经费支持的北京市政府以及社会舆论。他们都对“工程”抱有一定的期望和需求,都对“工程”的质量有监督权和相应标准。所以,虽然远程教育的质量效果最终体现在个体学习者身上,但如果不能满足其他几方的需求。特别是企业的需求,其教育质量是难以得到认可的。

2.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需求方的多元化态势,必然带来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就像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对质量的满意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人要实用,有的人要感觉,有的人要价格,有的人要质地,等等。而且这种满意常常是以一种相对式满意呈现。一项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兼有较多需求者的满意度,且在同类产品比较中具有较高的满意值。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更多具有外延的色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窄领域。以“工程”为例,需求方有学习要求、有企业发展要求、有政治要求、有模式探索要求,等等。总之,这是一种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求。这种教育质量就不单单是教学方面的内容,还要涉及教育的理念、教育的设计、教育的服务、教育的形象、教育的价值衡量等,甚至包含教育的文化和感情。

二、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具体操作与校正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提升下,远程教育拥有了一套清晰且可操作的教育标准。但远程教育的社会标准却是相对滞后的。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从现有的教育操作模式中分析和演绎出来,需要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完善。以“工程”而言,其社会标准是在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中得以彰显的,在此,通过“工程”三年来的实施,笔者尝试归纳几点与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相关的操作原则:

1.分析需求者及其需求

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是“需求者的满意度”,所以,首先要确认需求者是谁?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如前所述,除了直接的学习者外,对于“工程”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培训而言,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都可能是需求者(我们将这些非个人的单位统称为组织)。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形来看,由于个人接受继续教育和安排继续学习还远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因而组织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常常需要引发组织的需求而带动和引发个人的学习需求。由于组织的政策和经费的提供才保障了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这是远程教育在分析需求方时要特别注意的。

在明确了需求者后,我们还要仔细分析需求者的需求,这是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的基础。以本“工程”为例,工会的需求:通过这项培训,要能够提高工人的素质,增强职工的职业能力和维权能力,实现工会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教委的需求:通过此项培训,寻求到在新形势下职工教育新的发展途径;企业的需求:此项培训能使企业发展得到真正的实效,起到明显的投资效应。特别是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要考虑到“工学矛盾”,尽量不影响工作;职工的需求最多而且最复杂:培训是否实用,是否好学,学了有什么好处,学习支持服务怎样,能否提供随时、随地、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的学习,等等。

基于此,为了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必须充分掌握需求者及需求的信息。这其中,有些信息不一定都与教育有关,甚至有些信息还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这就要对需求进行转化和校正。此外,某些需求还可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也需对其进行平衡和协调。

2.对需求进行转化与校正

实际上,社会需求往往不是直接的教育培训需求,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个人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北京市委组织部就提出他们需要有一种能够有助于提升区一级干部执政能力的培训(如果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就认为是高质量的培训);再如,北京市总工会提出需要一种能够提升职工职业稳定和发展能力的培训;至于企业,往往提出的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而职工则关注其工作的稳定和日后的发展。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都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将其转化成教育培训的需求。这种“转化”能力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基本功,它是质量的基石。需求搞错了,再好的教育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但是,只是知道需求方的需求还不够,还要对这种需求进行校正。教育培训与其他服务业不同,它要对人,即对“消费者”进行“加工”,这种“加工”往往会使教育培训方和需求者之间产生矛盾。一般说来,社会需求者,特别是前面提到的社会培训对象的需求,容易追求眼前和片面,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容易关注学了就用的具体技巧,而忽视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可能也是社会标准的某种局限性,这时就需要用教育标准进行某种校正(注意,只是某种),以保证“正确地做事”,维护需求者的长远利益。

3.要在“教育外”下工夫

从社会需求者那里准确地了解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隔行如隔山”,由于行业的隔阂,了解跨行业的需求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上教育行业有些“清高”,往往缺乏低下身来潜心研究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需求者自身的限制,往往很难准确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想真正了解需求者的需求, “教育外”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与需求者的感情,要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领域和工作,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

三、“工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远程教育质量社会标准如何操作,下面我们以“工程”为例,从其结构、实施以及教学管理设计等方面如何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详细阐述。

1.“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多元化需求

“工程”面对的是多元需求。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北京市政府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

(2)工会要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提高职工维权的能力与水平;

(3)教委要提高职工教育的水平;

(4)劳动局要扩大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的普及;

(5)企业要提高职工素质,更好地管理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培训尽可能低成本,符合企业的生产节奏;(6)职工要稳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争取更好的待遇。同时要求培训真正适合他们的需求、口味和接受能力。

2.工程的结构设计满足多元化需求

这些需求代表了社会对该工程培训的质量标准。不满足这些需求,工程的内涵设计再好也难以推广。所以,工程定位在培养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的通用职业素质上,进行绝大多数广大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的培训。其次,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的学历教育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另外,工程在实施上以各级企业培训机构、各级电大和社会力量为培训站点的教学支架。它外设学习课堂,吸纳企业的优秀资源进入工程,将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政府和工会的期望,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3.“工程”的教学设计体现教育标准与社会标准的结合真正的教育质量需要教育标准和社会标准的结合。“工程”的教学设计关键要解决好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三个环节。这一过程既充分兼顾需求者的需求,也需要教育标准的指导。

(1)“工程”课程设置的模式是“菜单”式模式,对于入选课程,更多地是按照社会标准来确定。比如课程要具有通用性和发展性;要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要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课程名称要显示实用性等。为了保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广泛性和一致性原则听取需求方的意见,等等。经过“工程”后续的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的课程是满意的。

(2)“工程”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使“所有的需求者都能受益”和“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为原则。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知识体系及知识含量与学员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专家意见与需求方意见、成本与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教育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大力加强实际调研和专家与需求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形式上充分考虑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纸质教材、影像光盘和网上资源相结合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认真听取需求者的意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改进,特别是要将学习者遇到的好的案例补充到教学资源中去,以提升其可接受性和实用性。

(3)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是教学过程管理。“工程”创造了这样一套模式:设立标准与要求,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过程指导和督导,将一部分质量监控权移交给职工所在的企业,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交流,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要注重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践相结合,鼓励职工主动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社会组织对质量监控的问题。在社会培训,特别是有组织的培训中,最关心质量的实际上是输送学员并承担学习费用的单位(由于受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学员和办学单位在质量监控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所以,一定要引入第三方的力量——企业组织。

此外,考核评价是远程教育质量检验的关键。“工程”按照社会标准,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将此作为学习的动力和指导;考试中要充分考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学生的实际,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考虑考试的多样性和便捷性。

四、运用社会标准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的展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逐步将眼光投向了社会教育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据前不久我们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希望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来开展内部的培训,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完全依靠“自力更生”的操作模式已越来越难以覆盖一个组织事业发展变化的全部需要,且成本也越来越高;

(2)一个组织自己设置的培训以及课程和建设的资源,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往往缺乏规范的标准、科学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评价体系;

(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越来越为许多组织和个人所接受。

这种变化确实为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社会标准。

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会快速上升,远程教育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远程教育任务中会明显上升。为此,笔者认为,远程教育机构要适应社会标准,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就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他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同时,也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2)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按方便需求者挑选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

(3)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逐步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起远程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反馈机制;

第3篇

关键词:物理学史;课堂教学;学科育人价值

随着上海高中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外来教育理念的不断涌入,许多教师都开始顺时展之变调整自己课堂教学策略。一时间,诸如“后茶馆式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教学方式正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在上海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思索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党的十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树人”,即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的意思。由此可见,“德”的教育应远高于知识本体的传授,因此发挥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刻不容缓,且非常重要。那么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该通过何种途径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就是达到“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之一。物理学史不仅记载了历代物理学家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有效的科研方法,还为后人探索未知世界、寻求真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因此对科学工作者而言,能否运用一个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将是关系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生态是否平衡的重要命题。

核能已是当今各国重点发展的新型能源之一。在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基础型教材中就有《反应堆 核电站》一节内容。在完成知识本体内容传授的同时,教师可穿插有关核能发电和原子弹的相关内容,由此不仅告知学生核能经济、安全、清洁,同时也让他们感受核能的巨大破坏力。

通过这样的物理学史教育,学生可以在事实面前感受到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社会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二、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生命感悟是指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体会和感悟。通过对一个个科学家亲身经历的了解,让学生们跋涉在科学家们艰辛的探索历程的同时,明确生命的价值所在,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感悟法拉第不畏艰辛,用十年时间探索“磁生电”的艰辛历程等。

当然,我们也可通过物理知识学习并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例如:在讲到运动学部分时,渗透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距,“低速转弯”等生命安全知识;在电学知识学习中结合如何安全用电等生活常识的学习。

三、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

任何新知的获得都是源于对一个现象或者旧知的质疑。但凡有所创新的人,总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突破陈规,另辟蹊径,从而发现未知的“新大陆”。卢瑟福是高中生熟悉的名字,不仅因为他发现了质子,还因为他质疑的精神。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最早卢瑟福是为了证明其师父汤姆逊“葡萄干蛋糕模型”而设计的。但是当实验完成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即:“绝大多数的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粒子(约有1/8000)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个别粒子(约占总数的1/20000)甚至被反弹回来。”当时的卢瑟福并未感到失望或沮丧,而是在质疑实验现象的同时,经过反思和推论,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论,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物理学史案例,不仅能使学生将课本上相对凌乱的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还能使学生体会到每一项新知的获得都源于“质疑”。通过领略科学家对问题和现象的质疑和探索,可以使尚处在学习中的学生培养起勇于挑战旧知,突破陈规,攀登科学高峰的意识和情感,从而逐步养成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探索“困惑”的习惯。

四、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牛顿是耳熟能详的物理大师,在他一身诸多的科学贡献中,万有引力定律的得来既具有传说的神话,又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牛顿早在1665年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牛顿却将这一定律整整推迟了20年才发表,这主要的原因就是r。牛顿当时想“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之间存在着引力,它们之间的距离r应该是从两球心算起,还是从球表面算起呢?”直到1684年,牛顿才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证明了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如果其质量全部集中在球心,产生的引力将不变,即r应从两球心算起。至此,牛顿于1687年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由此可见,正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才造就了科学巨匠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通过以上物理学史案例,这不仅能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感悟到每一项科学发现的来之不易,更能让在他们萌动的内心深处培养起对“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锲而不舍,严谨求实,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的憧憬,并使他们意识到正是这样的科学态度才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石。长此以往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五、物理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会提问题,也有顽强的意志、严谨的态度,但是不能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这时候,有些老师就会说:“这个学生一定是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事倍功半!”可见,优质的学习方法对一个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伽利略是我们高中物理经常要提及的人名。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在他一身诸多的物理学成就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效的思想方法。其中,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时,他通过“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通过以上这样的物理学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悟物理源于生活的真谛,更能逐步培养学生坚定做任何事情要讲究方法的原则――只有方法得当,才能出真知!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物理学史的教育,并让学生得到不断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掌握各种各样的科学思维和方式,并运用于自己平时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物理学史教育对高中学生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不是累赘,更是提高课堂有效性、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乃至促使学生课后不断探索、自我学习的源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重温“物理学史”时,不仅能让学生感悟物理学发展的点点滴滴,同时更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及对科学的态度,进而学会主动学习。“以史为鉴,以史育人”,这是我们教育的宗旨,更是我们为学生应做的事宜。

参考文献:

[1](美)弗・卡约里.物理学史[M].范岱年,戴念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4篇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主要是以草原休闲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来进行的,这也是一种人文景观与优秀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结合的新兴产业;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镶嵌在其中的人文景观也不胜枚举。本文探讨的重点便是如何在旅游社会学视角下,在草原人文景观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找到契合点。

关键词 :草原;人文景观;开发保护;旅游

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51—02

收稿日期:2014—01—19

作者简介:李无言(1993— ),男,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家庭社会学,文化社会学。

一、内蒙古地区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发展现状

草原人文景观的存在具有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历史、艺术、文学和民族研究价值,而这些价值恰恰是草原人文景观的核心价值,是区别于平原人文景观、丘陵人文景观的关键,这一价值的存在决定了开发过程中“保护第一”的原则;其二就是经济价值,它是以存在价值为基础而派生出来的,包括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两个方面。存在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存在价值越高,待挖掘的潜在经济价值越大,其产生的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

在产业转型期,开始逐步加大对草原人文景观的探索与开发,各个盟市纷纷打出“民族旅游”、“草原旅游”的经济牌,将新的经济增长点寄希望于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上,对于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都十分重视,开发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以对元上都遗址的开发为例,元上都遗址成功地在2012年6月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已完成主体建筑,建成后的博物馆将掩映在山体间,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体。遗址核心保护区已安装26公里的高密度围栏,围封面积41平方公里。通过这一例子可以以小见大地窥出地方政府对于草原人文景观开发的重视。事实上,由于内蒙古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各盟市对于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都十分重视,到2010年止,共建成有代表性的景观21处。[1]

各个地方盟市对于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都雄心勃勃,但对于草原人文景观的保护,各地区则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局面,而具体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首先,基础辅助设施的建设过于庞大,对人文景观本身造成了挤压,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景点的观赏性遭到破坏。在人文景观周围大量建造旅店、酒店、商店等现代建筑物,导致景点过度人工化、商业化,这是片面重视开发的结果。

其次,忽视旅游地区承载能力的超负荷开发造成的伤害。游客过度集中在个别著名景点,人文景观成了“人”的景观,造成景点超负荷运转及旅游消费环境恶化,过多游客的到来所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景区内生态环境的破坏。

再次,人文景观的保护缺乏人才支撑。编制大遗址保护规划与编制一般遗址或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不同,它需要涉及一整套学术的综合知识结构。其内容包括:考古学、历史学、生态环境学、人类学、地质学、植物学、文物学、博物馆学、旅游学、文物保护技术、航拍和遥感技术等。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使人文景观得到更好保护的前提。由于内蒙古地区自身的状况,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并不突出,所以,相应的智力支持还是稍显不足。

二、元上都遗址区域情况与开发现状

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遗址成功申遗,这在属于首例,体现出了该文化景观非凡的文化意义。围绕这一重要文化事件而进行的人文景观的开发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改善现有展陈文物库房等基础设施,完善展陈体系,已经建成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总投资3100万元,早在申遗之前自治区便投入了200万元进行开发建设。2010年,正蓝旗又争取到了自治区预算内资金1000万元,用于元上都遗址博物馆的土建工程。[2]

开发过程中的保护也在悄然进行,2010年8月,自治区文物局完成了元上都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为申遗做最后准备。2010年 9月15日,中、英文的文本第一稿排版印刷,并且提交给国家文物局。当月,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要求各部门对元上都保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为了加强对元上都遗址的研究,揭示元上都的历史文化面貌,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了对元上都外城、皇城、宫城重点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聘请洛阳考古钻探工作队,对元上都遗址开展了全面考古钻探。[3]

为了对遗产的未来进行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一般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和专项规划。对于元上都遗址来说,全面规划主要是“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估保护管理现状、规范考古遗址、周边环境和监测、展示等方面的保护管理。参与了元上都申遗工作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翟禹在《论元上都遗址的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一文中认为,“健全有关文化遗产方面的立法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环节”。[4]

三、以元上都为例的关于草原人文景观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首先,贯彻十报告中的“美丽中国”概念,增强草原人文景观开发保护过程中的人文气息。“美丽中国”作为一种人文发展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中国新的和谐发展方向,在这一概念之下,发展不是对GDP的狂热,而是对经济、环境、人文的理性。并且,在十报告中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并将其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思路。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其次,吸引草原人文景观旅游地区的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来。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过程中要大力吸引旅游投资者,但同时要吸引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当地居民基本世代生活于此,对自己的居住区有着强烈的情结与归属感,如果在开发的过程中吸引他们参与到日常的事务中来,对于这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他们的参与热情会被大大地激发起来。

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和人为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少草原人文景观地区出现了草场退化现象,而这使得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步履维艰。自治区政府一方面积极调整战略,积极发展草原人文景观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对草原资源的利用方式,发挥优势,调整地区的经济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草原人文景观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来,使他们意识到草原生态与优秀的草原民族特色文化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能够带来旅游收入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这种对资源价值的重新认识以及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使积极参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原特色文化的保护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此外,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可以提高其对草原自然旅游资源、优秀草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保护的责任意识,建立与草原人文景观开发和保护目标一致的价值观、道德观,保证草原人文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从头至尾都能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完成主体浇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EB/OL].http://nmg.xinhuanet.com/xwzx/kjww/2013-03/20/c_115093066.htm.,2013,03,20.

[2]多伦蒙古草原人文景观独特 清代古建筑独树一帜[EB/OL].http://travel.ce.cn/gdtj/201308/29/t20130829_1065304.shtml.,2013,08,19.

[3]正蓝旗争取到元上都遗址博物馆项目奖金1000万元[EB/OL].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6/12/5225460.html,2010,06,12.

第5篇

一、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自我解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笔者认为智慧课堂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学生角度,智慧的课堂,学生要对所学知识有兴趣,能够自发、主动的构建知识;每个人都能有所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本身的获得,更有能力的发展,数学方法的习得,数学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从教师角度,智慧的课堂不仅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还能对教学过程有所反思,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二、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特点剖析

基于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特点。

民主。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权威性,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

灵动。智慧的数学课堂应是充满趣味的灵动的课堂,这里有学生主动的参与、体验、感知,有教师巧妙的引导、智慧的提问和生生间的相互补充,还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智慧的课堂关注儿童生命的成长,让课堂更具生机,充满灵性,魅力四射。

高效。智慧的数学课堂不应只是简单、低效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有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智慧的课堂是高效的,它能让不同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发展。

三、 小学智慧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智慧课堂内涵丰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构架智慧数学课堂的策略也不胜枚举,下面笔者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身对智慧数学课堂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方法。

(一) 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需求

柴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富有童趣的故事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这课,考虑到内容较为枯燥,课前我创设了几个家电宝宝比赛谁的价格更便宜的情境,并让学生参与进来当裁判,这样的举措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需求。而现在部分优秀的低年级课例将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统整,编成完整的一个绘本故事,想必出发点也在此吧。

(二) 设计问题探究,促使自我建构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在探索中实现自我建构。在二年级《认识角》一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角,提出问题,怎样让这个角变大,怎样又让这个角变小,并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很悟到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合拢角变小,并且在汇报时能形象地用手势来表示,我想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对角的这一特点已经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比教师将结论强加给他们来得真实有效。

(三) 组织合作学习,形成学习共体

著名的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曾大力提倡合作学习,他认为:“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同多样的思想碰撞,实现同客体的新的相遇与对话,能产生并琢磨自己的思想。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意味着将个人思想转化为集体的智慧,将独立学习模式切换为互惠互助模式。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面积》一课要求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大小,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提供的工具或自己喜欢的办法进行比较,比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孩子们认真地操作交流起来:有的想到了重叠的办法;有的想到用直尺去量边的长度;还有的用小方格或小纸条来测量……笔者把这些想法从各个小组中搜集起来,并让这些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班中展示。孩子们认真倾听,还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认为测量的办法更适合推广。这样的合作学习,给优等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享受思考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学困生答疑解惑,让他们从同伴处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豁然开朗。笔者认为这样的互动互助、交流分享,正是智慧数学课堂所需要的。

(四) 巧用总结延伸,体现数学价值

第6篇

【关键词】教育智慧;艺术教育;爱;教育观;教育操作思路

一、教育智慧的含义及内涵

技术推动下的智慧教育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智慧服务等核心要素。笔者认为,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则是教育智慧的核心载体。高等院校所贯彻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学术氛围、行为准则、思想内涵,高校师生与教职员工的教育教学方式、文体活动、日常起居无不包容在教育智慧之中。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教学体系的大框架。第一,狭隘、片面的教学理论束缚了了教师的理论视野,影响了教师对于教育意义、价值及教学活动丰富内涵的全面认识与把握。第二,传统教学操作体系高度的技术取向和工业化生产特征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束缚了教育智慧的生成。第三,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形成“搬运工式”、“捆绑式”工作方式。因此,基于无爱的教育内容,很难形成教育者应有的教育智慧,使教育生活显得苍白无力。苍白,是因为教育内容的无爱;无力,是因为教育智慧没有了附着点。于是,广大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慨叹,如何走出“失乐园”,离不开“教育智慧”这一支点。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发生于人与人之间,天然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教育的这一特性,注定了教育智慧,与只注重人类思维品质的其他智慧大相径庭;虽然,教育智慧达不到人生智慧的高度,但它必然包含着人类情感,这也是我们常常把教育智慧视为一种境界的原因所在。

二、教育智慧生成的途径(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

教育理性智慧是人们对教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晶,其外在的表征形式是借助辑(归纳、演绎、演绎―归纳),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所形成的教育理论知识。在逻辑的范导下,人们的理性思维总是从确定的前提、起点出发,经过一步步地逻辑推理,最后求得一清二楚的结论,建构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教育理性智慧具有了自恰性。比如,《学记》的“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隐喻”所昭示的“心灵转向”等。这些理性认识阐述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目的,有助于人们对教育的深层把握。理性是人的基本能力,有了教育,也就有了人们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于丹教授通过研读《论语》,系统阐述了教育目的在于“构建‘我我’教育的心理图式”,其环节是“自比自讼自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势必有利于其深刻理解、洞察教育。缺乏理性智慧,教育者从事教育,就会像走进迷宫一样,辨不清教育的方向与路径,从而迷失自我。教育理性智慧则不仅向未来教师说明好的教育行为是什么样的,而且揭示了好的教育行为之所以好的原因。倘若某个教师讲课妙趣横生,使学生留连忘返、沉浸于探索学科知识的欢乐之中,那么这位教师讲课的音容笑貌、其运用的教学策略就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教师一旦拥有了教育实践智慧,(有教育实践力量的支撑)很少跟风弄潮、左右摇摆,而是立足教育“育人”之本,精心研课、细心察生、精心选法、倾心课堂,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在学科知识中、体现学科知识的人,成为一个对所教学科有独特理解、融通运用、灌注精神、富有生命、享受求知的人。通常来看,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所获得的,获得“此时―此地”、“此情―此境”该如何教育的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智慧仍难免受到外在功利的制约,有时让教育实践呈现出炫耀性与表演性,从而使教育实践智慧蜕化为展示、推销教师自我的“才艺”。

三、教育智慧生成的载体(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班艺术教育为例)

1.切实关注教师的实践反思,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

教育智慧体现在教育教学具体情景的一个个细节中。教育在生活世界中,就像“ 爱和友谊一样,存在于这种情感的亲身体验中――也就是说,在极其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智慧,在教育情境的细节里。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他会用心地去“看”学生,注意一个害羞的表情,注意一种情绪的流露,注意一次期待的渴望,这种“看”不仅仅是用眼睛,而是应该带着责任感、用自己的整个身心去“看”,这种“看”能让每个学生体会到。智慧源自实践,教师对教育的各种看法、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和学说,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特别是在实践的反思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智慧。

2.走出传统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笔者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班例的艺术教育,谈谈教师如何走出传统的教学体系,正确认识教学智慧的意义与价值。2010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来了第一批自治区的学生,本着“德以润身、文以明智、艺以怡情、动以健体”的教学理念笔者从事了六年的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遵照工学结合原则,针对现代社会对于不同文化人才类型的需求,艺术教育者遵循有爱的教育原则,水利工程班开设了音乐表演、礼仪文秘与流行音舞两门艺术课程,同时还增加了爵士舞、交谊舞、公关礼仪表演技巧、办公室职员技能、演讲与口才等时尚热门选修课程。笔者认为,职业学院的艺术教育必须有着准确的教学定位,根据需求和培养的方式,把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人文知识不断扩展与外延,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对音乐创作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表演的创新力,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可以通过立体多元的音乐语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工作等内容。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积极愉快的音乐课堂气氛中,使学生在音乐世界中享受、体验、发展,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师生双方情感得到沟通,哀乐与共,教学双方不仅可以达到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而且可以实现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实现教育的最佳状态。在教师的心目中,学生是空中鹰,而非笼中鸟。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习飞翔,飞得更高更远,让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充分发展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智慧教学;教学方法;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65-01

智慧是推进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要素,教育教学需要智慧,历史与时代呼唤教育知识和充满智慧的教师。教育教学专家成尚荣教授曾明确指出:新课程教学改革,就是必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教学中跳跃出来,要积极超越知识教育理念,努力提升到智慧教育教学层次,将培育“知识人”的教学目标转向到培育“智慧人”的教学目标上来,用智慧教育理念和方法论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并促使广大师生追崇智慧、热爱智慧。特别是广大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智慧,用智慧经营课堂教学,让智慧唤醒课堂教学中的各类元素,促使信息技术在智慧教学理念的推动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一、积极在善变中突显智慧带来的惊喜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应用之中潜藏着丰富的“变数”,而这“变数”便折射出智慧,这是灵活机动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智慧,给予学生带来意外惊喜的智慧。例如,笔者曾经布置学生课后作业,让他们自主制作出“有声有色的个人网页”,就在我检查他们作业的时候,有一位叫陈晓的同学非常得意、非常自信地举手到讲台上来展示他的“优秀作品”,经同意后,他将自认为存储了自己作品的U盘插入教学计算机,怀着胸有成竹的姿态打开U盘,双击其制作的“作品”,然而此时,他的得意之态嘎然而止,“作品”被双击以后,“咣”的一声弹出一个“异常窗口”,此时,该同学的脸“唰的一下”红透了。原来由于该同学在复制文件时太粗心了,本应将其制作的“作品”文件发送至U盘的,结果点击到发送“快捷方式”了。

对于如上这种“尴尬”情形,作为课堂教学的调控者,并不立即指责批评其粗心大意的错误,源于其“脸红”已经确实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将话锋立即扭转,幽默地说,“也许这就是陈晓同学给我们遐想的美丽梦想,我们相信一定很绚丽多彩。”如此一来,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有效舒缓,整个教学“气场”变得轻松、祥和、温馨与和谐多了。接着,顺势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该同学出现的问题原因,促使同学们参照自己也许某时一不小心也可能犯的隐性错误,让他们获得意外的收获,感受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所来的意外惊喜,将“尴尬”的情境转换为“亮点”资源,灵活机动充满智慧地调整课堂教学进程,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还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得更加精彩。

二、积极引入交流讨论收获智慧碰撞火花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是纯粹的信息技术理论授课,则非常容易将课堂教学带入到“沉闷、郁抑、无趣”的情境,不但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而且还可以引起副作用,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倦感。然而,就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来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广大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一特点,引领学生将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有机融合于一起,大胆创设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情境,使理论知识教学变得富有情趣,激发他们乐此不疲地深入探究、讨论和交流,让他们将各自的体验说出来,让他们的思维相互走入对方的世界,以至于促使他们的智慧相互碰撞,产生更具智慧性的灵感火花,促使他们的思维发展。

例如,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以往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课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便创设讨论互动交流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大概是什么时候接触计算机的?自身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有哪些较为深刻的记忆?是什么时候学会打字的?是什么时候学会上网的?上网时做的主要事情是什么?等等,从而有力地调动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接着,便引入“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询问学生,所有计算机上的数据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储?计算机是如何分析、描述、辨别数据信息的?如此一来,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让他们的智慧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三、积极引入竞赛活动激发课堂智慧

知识竞赛是一种可以促使学生加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教学手段,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培育和大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是培育学生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依托电子教室构建电子抢答平台,将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考核引入到这一知识竞赛平台上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智慧与生机。

例如,可以通过电子抢答平台,结合课程的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各方面的技能竞赛,比如,中英文录入竞赛、Word、Excel、PPT等Office系列软件应用操作考核、网页制作竞赛等等,一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竞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产生更具智慧性的创意,激发他们自主产生创新意识和灵感,提升他们的智慧层次。

综上,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智慧课堂的实现需要具有智慧的教师引领,需要不断激发学生产生智慧,需要用人性的光辉构建和谐的氛围,需要用智慧的火花去点燃生机和活力,给信息技术教学淬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