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关于绿色消费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1 10:09:58

序论:在您撰写关于绿色消费的内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于绿色消费的内容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环境 绿色消费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保护环境、崇尚自然、维系生态平衡已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由此,“绿色消费”应运而生,成为了人们共同倡导的消费理念。在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新的理念接受较快且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辱感,从而能自觉地尝试一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既是新兴理念的接收者,也是新兴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他们既是消费市场个体的缩影,也是整个社会消费观的代表。

1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是在川北医学院2008、2009、2010、2011四个年级的临床、护理、影像、检验、麻醉等系别中,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选择27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4份,回收250份,废卷24份,有效回收率91.2%,符合统计学标准。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为更多地了解现状及制定科学的应对政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2 调查内容与数据

2.1 关于“大学生们对绿色消费的认知情况”

有70.4%的人知道绿色消费这个词,而29.6%的人不知道。与此同时,有52.4%的人表示对绿色消费不太了解,也就是70.4%之中有22.8%对绿色消费的相关的知识并不了解。76.4%的人认为“绿色消费”的含义为“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学,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17.6%认为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而剩下的6%则认为“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24%的人了解绿色消费的基本内容,即“绿色生活,环保选购;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重复使用,多次利用”,而26.8%的人在认知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对绿色消费更深入的认识,即“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勤俭节约,减少开支”。

2.2 关于“大学生们对绿色消费的态度问题”

有93.6%的人认为提倡绿色消费是有必要的。37.5%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到绿色消费这个队伍中,而有一半左右的人对其为一般的态度。有91.8%的人表示愿意影响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一起实现绿色消费。

2.3 关于“绿色消费的具体行为”

有10.2%的人对全国各大超市实行塑料收费制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没几毛钱,自己方便就好,而有89.8%的人还是比较支持国家针对环保出台的此政策,会自带塑料袋,只是偶尔忘记而不得不买。对于“废旧练习册的循环使用”,66.3%表示非常的赞同,因为这样资源会再次循环利用,而且又便宜;而10%的人反对。在食堂或餐馆就餐时,54.45%会使用到一次性(纸制或塑料制)产品。在饭店吃饭时,如果桌子上剩很多菜的情况,50.91%会打包带走,仅有少部分人会直接走人,与此同时,有10.55%的人会文明点餐,即按需求点餐。78%的人会反复利用水,如用洗脸洗脚的水冲厕所等。有62.5%的人会在外出时,自带洗漱用品、拖鞋,尽量不使用宾馆提供的一次性用品。有36.4%的人对于某些需经特殊处理的废物(如废电池等)的做法是按照正规操作途径回收处理,而有58.3%有正规回收电池的想法,但苦于没有途径而随意扔放。

在具体行为的调查中,大多数的人表示会采取节能环保的绿色消费方式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与物。

3 调查结果

本文提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调查与分析两个部分,并采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绿色消费认知和绿色消费态度对绿色消费的影响及对绿色消费影响的因素。从以上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对绿色消费虽然已经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具体内容仍不够全面和深入,属于“浅层绿色消费”。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群体主要通过电视或网络等媒体;书籍、报刊、杂志对绿色消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的绿色消费基本意愿,但其绿色消费行动落后于观念水平。在很多绿色产品的价格相对同类产品高的时候,大学生的实际消费行为明显滞后于其较高的消费观念。①

关于此次川北医学院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是: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对绿色消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大多数人对绿色消费知识并不是足够了解,属于浅层绿色消费,对消费过程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够;从绿色消费行动来看,川北医学院大学生消费习惯的健康度和环保度不高,需要各个环节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水平。

4 对策建议

4.1 加大学校对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

(1)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校报等传播媒介进行形象直观的绿色消费教育,开设绿色消费教育课程或讲座,广泛普及绿色消费知识。(2)学校的各个社团开展系列学生绿色科学研究活动并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广保护环境的绿色文明生活方式:购买可循环使用的商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正确分类堆放和(或)处理垃圾,节约水电,适度消费等等。②

4.2 大学生及周围人群实现绿色消费模式的双向互动

大学生处于高等教育环境中,所以其接受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不同于其他人,同样周围人群的消费理念也不同于大学生,故大学生可以走上社会与周边社区、厂企、机关、单位,开展绿色文明共建活动,推动社会环境的绿色化建设,③用自己先进的消费观念、行为去影响他人,与此同时也可以从周围人群中吸收更绿色的消费理念,这样两两互相影响,不断总结,这样能够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绿色消费这个大群体来,从而,国家整体绿色消费水平相应不断地稳步提升。

4.3 国家政府加大对绿色消费的重视

国家应当给予绿色消费足够的重视。尽管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的整体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绿色消费知识和行为能力仍然相对缺乏,因此有必要将色消费观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整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厂家和消费者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国家应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立法的价值,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有关绿色消费的立法经验,制定完善的绿色消费相关法律,如:统一绿色检验标准,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和机制,④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绿色消费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引导和规范。政府对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可实行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绿色消费技术和人才,积极研制、开发、普及绿色产品,加大绿色产品的供应企业作为绿色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销售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的监管和鼓励下,使绿色产业发展壮大。⑤

注释

① 孙国志,叶倩文.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南通大学为样本[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4):30-34.

② 陈瑾.我国绿色消费相关立法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8.DOI:10.7666/d.y1268210.

③ 文启湘,张慧芳.绿色消费繁荣环境瓶颈与环境构建.绿色经济,2002.6(13):34-35.

第2篇

关键词:绿色消费;特征;环境;调查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040-02

近年来,河北省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 587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 023元,同比增长9.4%。然而,日益增长的消费规模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面对新形势,大力发展绿色消费,不仅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1]。本研究根据河北省居民绿色消费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探讨绿色发展理念下促进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之对策。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当面访谈填写和网上问卷填写方式,调查样本覆盖了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沧州、邯郸、邢台、廊坊、张家口、衡水、承德等11个市。问卷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人口统计变量、绿色消费认知、绿色消费态度和绿色消费行为。

调查时间为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共有1 002位居民参与了答题,有效问卷926份,有效率92.5%。有效样本中,男性占46.2%,女性占53.8%;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 岁,合计占89.5%;职业分布上,党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及职员占41.7%,企业管理及职员占24.5%,学生占22.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占5.0%,高中及中专占10.7%,大专或本科占64.5%,研究生及以上占19.8%;家庭结构上,已婚占59.7%,未婚占40.3%。本次抽样总体比较均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二、结果与分析

1.β躺消费关注度高,但认知存在偏差

在对绿色消费了解程度的调查问题中,有73.2%的居民表示听说过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但不了解;15.5%的居民表示非常了解;11.3%的居民表示完全不了解。这说明,居民对绿色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真正能深入了解的非常低。进一步的问题“您认为绿色消费是指(多选题)”,给出的三个选项分别是“无损身体健康的消费”、“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节约资源、不过度的消费”。在所列的三个选项中,89.7%的居民选择了“无损身体健康的消费”,56.2%的居民选择了“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44.5%的居民选择了“节约资源、不过度的消费”,而三项都选择的人数仅为36.5%。表明人们高度关注消费中的安全问题,关注消费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至于个人的消费是否对环境造成危害,以及消费是否节约资源、是否过度消费,并不十分关心。这说明大多数居民对于绿色消费的具体内容认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2.对绿色消费认同感高,但没有完全转化为绿色消费行为

调查显示,89.6%的居民认为有必要进行绿色消费,6.9%居民认为没有必要,3.5%的居民选择不知道。这表明,多数居民对绿色消费的认同感较高,支持绿色消费。但是与居民对绿色消费所持的积极态度相矛盾的是,绿色消费意愿没有完全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进一步调查显示,大多数居民购买过绿色食品、节能家电等绿色产品,其中“只购买”和“经常购买”绿色产品的居民分别占8.4% 和37.2%,“偶尔购买”绿色产品的居民占最大比例,为53.4%,只有1.0% 的居民“从不购买”绿色产品。关于不愿意选购绿色产品的原因, 36.1%的人认为绿色产品的价格太高,31.2%是因为不会识别绿色产品,21.0%的认为绿色产品和普通产品区别不大。这说明,目前河北省居民对于购买绿色产品已形成一定的消费意识,但是由于绿色产品价格普遍较高、绿色产品知识普及不够,具有绿色消费习惯的居民仍然较少,大多数居民仍是偶尔为之。

3.绿色消费缺乏获得感,实施绿色消费的内在动力不足

对问题“您家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处理的?”仅有21.7%的居民选择“分类后将垃圾投放到垃圾箱”,高达72.9%的居民选择“直接将垃圾投放到垃圾箱”,5.4%的居民选择“随意扔了”。在对造成垃圾不分类的原因调查中,52.9%的居民认为太麻烦,耽误时间,42.9%的居民认为没有分类回收的设施,4.2%的居民认为垃圾没有必要分类。说明在真正的消费行为上,考虑方便自己的居民比较多,分类回收设施缺乏、分类回收不便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垃圾分类的行为。

三、促进河北省居民绿色消费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对中、低受教育程度的居民,应加强环保知识和绿色产品知识宣传教育,推进消费观念的更新;对高收入阶层居民应加强节俭、适度消费和循环利用物品的教育,建立合理的绿色消费结构。青壮年居民是消费旺盛群体,应加强健康时尚的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力戒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其次,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作用。此次调查发现,互联网、电视和社会宣传是居民环保知识和绿色消费知识获取主渠道。因此,各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要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制作公益广告,及时宣传报道绿色消费的理念、经验和做法,加强舆论监督,曝光奢侈浪费行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2]。

2.健全政策法规,刺激居民的绿色消费需求

本次调查显示,经济激励政策会使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人数大幅增加。说明绿色消费,不仅靠居民自觉,更要靠政策法规的激励和约束。一方面,应健全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增强道德约束力,使居民认识到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既是个人选择,也是法律义务;另一方面,应完善绿色消费经济政策。对居民购买绿色产品,提供一定的价格补贴,让居民能从绿色消费中得到更多实惠。而对消费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的行为,通过征收消费税进行约束,控制居民对这类产品的消费量,引导居民转向绿色消费。

3.完善基础设施,为居民绿色消费提供支撑

在对造成垃圾不分类的原因调查中,52.9%的居民认为太麻烦、耽误时间,42.9%的居民认为没有分类回收的设施,也就是说高达95.8%的居民对目前垃圾的分类方式不满意。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便捷,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居民发展绿色消费创造环境、增加后劲;反之,则会成为制约绿色消费发展的瓶颈。为此,河北省今后要做好如下工作:推动“互联网+回收”模式创新,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促进低碳绿色出行;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3],节约资源、物尽其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十部门.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2016.

第3篇

关于绿色食品购买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一、引言

1990年我国正式宣布发展绿色食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不够,绿色食品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绿色食品企业而言,真正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理念,研究和分析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和变量选择

因子分析模型:

首先确认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

KMO=0.699,Sig=0.00<0.05

说明关于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作因子分析(抽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前5个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已达到55.838%,可见最多抽取5个主成分作为因素,就足以概括数据的特征。

(二)结果的分析和检验

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3、职业4、婚姻5、收入6和家庭人口数7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的假设检验,因为各样本相互独立,期望和方差未知,所以此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1.假设:不同性别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因素1sig.>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差异,表明不同性别消费者购买信心无明显差异。

2.假设:不同年龄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3.假设: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可知,因素4的Sig.=0.001<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即不同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在信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大学本科/专科的消费者比大学本科/专科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信誉因素方面的措施较少购买风险。

4.假设:不同婚姻状况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因素1的Sig.=0.038和因素4的Sig.=0.001均小于0.05,达到显著性水平差异,即不同婚姻状况的消费者在信息比较因素和信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多重分析比较表明未婚的消费者比已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采取信誉因素方面的措施较少购买风险。

5.假设:不同职业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sig.>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差异,表明不同职业的消费者购买信心无明显差异。

6.假设:不同收入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检验:sig.>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差异,表明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在购买信心上无明显差异。

7.假设:不同家庭人口数的消费者购买信心的期望值相等。

(三)模型的评价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优点:抽取的因子能够比较全面准确的概括数据特征。缺点:由于人力时间等限制,模型不够精准,还需进一步改善;由于笔者研究水平有限,理论不够充分,还需进一步分析。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水平较低,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消费者不能准确识别绿色食品的标志,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消费者不能准确判断绿色食品的标准。

第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感知风险较高,即对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不信任。

第三,影响绿色食品购买意向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量、感知风险等。

下面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以下指导性建议:

1.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从前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很缺乏,并且大多数消费者担心产品的信息完整性与可靠性问题。鉴于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包括产品的质量以及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等,同时企业还应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坚决不做虚假宣传。

2.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是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绿色产品发展初期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企业留住顾客的根本保障。

3.寻找信誉度高且服务态度好的合作伙伴

第4篇

【关键词】绿色消费,大学生,经济效益

绿色消费是以“ 绿色、和谐、自然、健康” 为标准的,能改善人类健康以及社会进步的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大学生是我国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接受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知识与行为传播能力。引导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大学生消费现状

(1)对绿色消费认识不足。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形成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对绿色消费了解的并不深入,主要是由于当代大学生严重缺乏专业的绿色环保知识,理论积累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当前广大青年学生对于绿色消费出现了认识片面的问题。另外,部分当代的大学生追求高物质消费,存在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占有的消费理念,节俭意识极其淡薄,甚至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的目标,导致在大学校园奢侈品消费、透支消费、炫富消费、过度社交娱乐消费等消费形式的产生,与绿色消费背道而驰。

(2)媒体的宣传力度不足。当前大学生通常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途径获取相关的绿色消费知识,通过高校的环保宣传部门以及高校组织的活动中所了解的绿色消费方式的知识较少,高校对于相关知识的引导缺乏必要的重视,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所接受的整体信息量中,关于绿色消费的相关内容所占比例较低。当前大学生了解低碳经济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相关信息的途径较为狭窄和单一,媒体在这一方面的宣传力度和深度仍然不足,缺少有力的宣传是造成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绿色消费理念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绿色消费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绿色消费的因素有大学生的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下面从这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1)自身原因。约束大学生绿色消费的自身原因主要有两个: 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是其中一个内在因素, 因为如今, 大学生的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日益多样化。消费质量不断提升, 消费空间不断扩大, 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和文化氛围, 尽可能满足多样性需求和自身发展的愿望。在消费过程中, 片面追求商品的优点, 大学生消费时的一大特点, 只关注对自身有利的方面, 而不顾及消费行为对他人、对环境的危害。

消费心理是消费者针对自己的购买行为, 内心所做出的反应, 其产生是基于一系列的外部影响。认识、意志、情感是其存在历程的三个过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第四种消费方式, 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理

智消费模式。较为符合消费者心理, 并能迎合实践的需要,绿色消费其实质就是追求实际的消费, 追求合理的消费, 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 加速社会发展, 因此, 值得大力推广和提倡。

(2) 外部环境原因

第一、绿色消费法制化水平低。虽然目前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法规,但国家在促进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首先,既没有推动绿色消费的基本法,也缺乏推动绿色消费的实施细则,使得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可依,无据可循,从而对推进绿色消费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关于发展绿色消费的规定往往停留在口号式的宣导性的层面上,缺乏违反绿色消费的法律责任规定,导致有关绿色消费的法律规定约束力不强。

第二、绿色消费市场监督管理不完善。具体表现在我国绿色消费市场的门槛把关不严,政府未能制定出完善的绿色产品合格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缺少对绿色标志的权威认证,政府对资源的指导价失准,使得绿色市场规范失序,使得一些企业利用资源低价的交易规则逃避绿色消费。由于我国对绿色市场的监督不到位,使企业不能准确地了解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缺乏规范和指导,影响了企业对绿色产品的生产。

第三、大学生绿色消费人文素质缺失。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所存在的问题,促进绿色素质的提高, 必须以大学生人文素质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人文素质教育, 社会各界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分析大学生绿色消费的外部影响因素, 当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社会消费的组成成分中, 家庭是微观决定因素。大多数家庭绿色消费方式的建立和大多数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养成, 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此分析可以看出, 绿色消费的家庭教育, 对养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今, 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绿色消费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普遍缺乏的, 因此, 高校有必要为社会开发出这样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从而为社会各界输送人才。因为, 没有标准化教育课程, 很难将绿色消费理念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绿色教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在真正意义上, 只有少数几个才是经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并授予“ 环境标志” 的绿色产品, 满足不了消费者的绿色需求。

三、循环经济主导下大学生绿色消费的完善措施与建议

第5篇

向市场引入环境亲密型产品是消费者和生产商销售的双赢要求。但是,这个双赢只有在市场获得营销人员的真实宣传而且能举例论证时才能奏效。FTC再次颁布新修改的《绿色指引》,其目的在于,要求商业企业进一步提高诚信度,这样可进一步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绿色指引》新增了针对环境的内容。

在前一次《绿色指引》修改的基础上再次修改的内容如下:

要求营销人员不能漫无边际或胡乱地宣称自己销售的产品是“环保亲密型”或“生态友好型”。据FTC针对消费者理念研究发现并确认,许多产品虽然宣称有益环保,而事实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以往修改的《绿色指引》对许多内容并无具体化。

《指引》包括:

· 没有确实可证明其具体例证者,一律不得随意宣传推广,除非把他们的产品全部打开回归自然,经一年的自然处置,获得相关确切的数据证明后才能确认属实,按实际数据宣传产品;

· 倘若填埋或焚化或回收一年后都没有降解,那么营销人员不得对这些产品宣称“降解”;

· 对“混合”、“臭氧”、“可回收”、“回收内容”和“减少资源消耗”等的宣称都作了详细分类。

新增如下6条标准指引:

《指引》新增内容:1)证书与封签的批准来源;2)碳补偿数据;3)摒除不具体的宣传;4)无毒宣称具体详实;5)可再生能源的数据;6)可再生材料的引证。

关于证书与封签的证明新增了批准的部分,例如,它强化了证书与封签的背书或担保。而担保应遵守FTC的《担保指南》,还应包括营销人员描述与揭示的材料相关性,这个相关性可能影响其担保的分量和信誉度。

除此之外,《指引》还要求营销人员不得使用环境证书或封签作为依据,因为这样的封签或证书很难真正传达一般环境效益。

FTC于1992年首次颁布《绿色指引》,其宗旨是帮助营销人员避免误导环境理念。1996—1998年先后修改《指引》,2010年依据市场变化进一步修改《指引》,2012年再次修改颁布实施。

《指引》提供了下列要求和标准内容:

· 应用于环境营销的总规则;

· 消费者如何诠释营销人员的宣传,营销人员应如何以事实为依据;

· 营销人员应如何正确营销,避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最新修改的《指引》是FTC依据2010年秋以来收到数以千计的消费者信函,这是对商品的直接反映,也是根据三家公共机构收集的信息和有关研究消费者发现的问题之后而做出的反应。

《绿色指引》并非规则或制度,但它却能描述宣称环保标准的具体化。 依据《指引》第五部分,倘若营销人员误导或欺诈消费者,那么相关部门将有权采取法律措施。措施主要包含:取缔相关广告、取缔这种营销手段、罚款。此外,FTC还引入数种应对欺诈性宣传,如可回收性、可降解性、竹纤维以及不实的环保营销的方式,以确保营销环境真实可靠而无欺诈。

消费者商务教育:

FTC还数种商务与消费教育资源,用以帮助用户理解《指引》,包括:1) 环境宣称,应包含《绿色指引》的缘由简介,《指引》中的“简介”更改有4页之多;2)《绿色指引》修改的精华有专门的录像;3)FTC商务中心专门设置了相关法律文献;4)商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博客帖子,以便于收集信息;5)相关的消费者实时信息。

第6篇

关键词:绿色化消费;节约;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化消费的内涵

绿色化消费,也被称为绿色消费,它是一种消费行为,这种行为产生于消费者日常的交易生活并且具有动态性的特点。1962年,蕾切尔的《Silent Spring》的出版,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性,人们开始反思着过去惯有的消费模式,积极探索未来环境与物质消费如何共赢的路径,这就是绿化色消费理念的渊源。英国1987年出版的《绿色消费指南》一书中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对造成资源浪费和使用后造成污染的商品的消极消费。

二、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现状

贵州省先后出台了多部地方性法规、条例,形成了贵州省较为齐全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其中以《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为总纲,随着该总纲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无法可依的窘状。《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于2006年颁布实施,该条例第1条在1997年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内容;第2条明确规定其效力范围只针对贵州省境内的消费者;另外,《贵州省价格条例》于2003年颁布实施,该条例应当是作为《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辅助条例,是贵州省境内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消费指南。

三、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

贵州省的绿色化消费的法制化基础较为薄弱,如上述分析,要么是规定过于笼统并缺乏系统的绿色消费的规定和相应的实施细则,要么是立法时间久长,观念落伍。这些问题使得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体系表现出不健全的样态,使得贵州省绿色化消费法律制度的促进其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如2006年实施的《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并没有引入绿色化消费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理论,因此,条例中没有涉及对“绿色化消费”的权利义务性规定;2003年出台《贵州省价格条例》应当成为贵州省境内消费者进行绿色化消费的指南,而以13年前贵州省的消费水平与较现今的消费水平相比,应当是具有层次性的差距。

(二)缺乏健全的贵州省绿色认证法律制度

贵州省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绿色化税收法律制度,在《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有一些关于税收的规定,但都只是片面的对水污染的环境税的征收进行了规定。而对那些会造成环境污染产品,有必要征收环境税的,贵州省在这方面的规定缺失。

四、完善贵州消费绿色化的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法律制度

绿色化消费需要的不是个提醒消费者的自觉选择,只有在消费群众达成绿色化消费共识,才能有效地促进绿色化消费的发展。本文提出对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制度的完善正是基于对西方发达怎么完善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细化绿色产品认定标准。在绿色产品认定中,贵州省各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参数,对没有条件获取参数的,可以通过购买知识产权的方式引进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参数,以此制定出符合贵州省绿色产品认证标准;二是适当扩大绿色产品认证范围。如前述绿色产品的定义应当是无害或者较小危害的产品,相对一般产品,绿色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放心地消费和使用。由此,更多种类的绿色产品投入了绿色化消费市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选择面也逐渐广泛,而贵州省政府对绿色产品认定制度的完善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适当地扩大企业意图向市场输送的并且被境内消费者普遍认同的绿色产品认定范围。

(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以促进绿色消费

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对消费者的绿色化消费进行了笼统性的规定建议贵州省对《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进行修订,增加消费者进行绿化消费活动的权益救济规定,同时明确消费者进行绿色化消费活动应当自觉承担的义务。因为从绿色化消费的内涵可以来看,绿色化消费更多的强调消费者对义务的自觉承担,所以,对消费者进行绿色化消费活动的规定并不能只局限于对权益的保护,更应当对消费者就其进行绿色化消费的环保义务进行规定。需要说明的是,《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纲,没有对绿色化消费做出具体化、细化规定是必然的,因为总纲涉及面广,需要规定的内容多、繁、杂,因此,如无必要,不宜过多地增加总纲的条文篇幅,而修订《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这部针对消费者消费活动的专项地方性法规,也能有效地对总纲进行配套补充。

五、结语

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在平常的消费行为作出时应考虑这种行为是否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尤其是一些小事,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积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做一些对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树立起绿色消费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这才是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秦书生,X永娟,王宽.生态文明要求推动消费模式绿色化转向[J].环境保护.2013(07)

[2]杨春平,罗峻.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绿色化进程[J].环境保护.2015(11)

第7篇

关键词:绿色营销;房地产;低碳;环保

一、房地产绿色营销的概念

关于房地产绿色营销的概念,现在还没有权威的定论。笔者在多年的研究分析,查阅大量文献以及走访实践专家的基础上,将定义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稳定为目的,通过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将健康、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贯穿于房地产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选址、规划设计、建设安装、销售乃至开发完成后小区物业管理等诸多环节中的绿色营销组合手段来满足绿色消费者对绿色住宅的绿色需求,以实现社会效益、消费者效益和企业效益的三者协调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面临的问题及障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也纷纷采用了绿色营销的策略,因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绿色营销策略,它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在我国大地发展起来。但是,不可忽视绿色营销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一般说来,表现在以下几点之中:

(一)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政府对于实施了绿色营销的企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还比较欠缺。管理学上指出,企业拥有“经济人”的本质,所以他们无利而不往。根据这一原理,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约束机制以及政策支持,使得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有关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二)房地产企业对“绿色营销”内涵理解不到位

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方面,目前我国不少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时片面的把“绿色产品”当成了“绿色营销”的全部内涵。他们只重视环保建材的选择以及绿色施工的管理,而忽视了从项目拿地开始直至最后交付使用及其物业管理这全过程的“绿色营销”。第二方面,有些房地产企业披着“绿色营销”的外衣,仍然用着传统营销的方法。只是以用广告宣传“绿色营销”作为噱头,以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究其根本还是在用以前的旧方法。

(三)房地产企业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

我国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几乎都是遵循“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的模式在经营,技术落后、设备落后、管理水平落后。特别是资金和绿色营销的技术方面是处于瓶颈地步。并且,实施“绿色营销”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研究经费的,很多企业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太多,所以造成我国企业没有足够的人才、技术去发展“绿色营销”。

(四)消费者对于“绿 色营消费”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大部分居民对住宅的要求还停留安家的水平上;再加上政府对环境保护宣传不到位,使得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十分薄弱,给房地产绿色营销的推广、实施带来较大的难度。

三、解决我国房地产企业实施绿色营销问题的策略

针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必须由企业牵头、结合教育、培养消费者、以及政府等相关组织的培训,才会取得举足轻重的效果。总的来说提供以下参考解决的思路 。

(一)房地产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

房地产企业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绿色营销观念,在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把“绿色营销”的核心思想落实到位。从“绿色设计”、“环保施工”、“绿色销售”等各个方面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让项目更加低碳环保符合绿色营销的要求。而且,充分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很好的遵守国家关于低碳节能环保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做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建立于完善技术标准

房地产绿色营销发展的核心是要有低碳技术作为支撑,关键是要通过技术创新以及建立完善的低碳技术体系,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消费方式发生转变 。

(三)对房地产产品进行“绿色”认证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社会大众的认可和青睐,就必须要努力的去得到相关部门(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房地产企业联合会等)的“绿色产品”的绿色认证。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四)对“绿色消费”思想的培养

社会大众是“绿色营销”的最后一个环节,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来检验企业“绿色营销”的成效。因此,企业必须把对消费者关于“绿色营销”的宣传、教育与引导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的抓下去。争取让消费者把“绿色营销”的理念深深植根于脑海,进而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自觉的把自己的消费行为与环保低碳的理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五)政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步伐

目前我国应该根据具体的国情针对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为其提供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相关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也鼓励更多的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不但如此,而且我们还可以遵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先进的法律规则制度,来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和法律。

(六)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虽然不直接参与“绿色营销”,但却起着政策指向和规范市场的调节作用。因此,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进行市场调节:利用对未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课以严格的环境税,对于实施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来迫使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在全国或者重点区域选择试点企业在全行业树立标杆。通过榜样的力量把“绿色营销”的理念及实施行为向更多的企业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继勇.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商贸,2011(14).

[2] 邵继红.我国房地产业绿色消费行为及营销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