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1-17 09:46:36

序论:在您撰写青少年问题心理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青少年问题心理学

第1篇

1.冷漠与孤独。冷漠是指对人对事很冷淡,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国外心理研究者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不少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冷漠的孩子,在学校对所学的知识不专心,缺乏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事外,给人以“看破红尘”的印象。

2.过度自卑。自卑感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数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过度自卑者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不敢交际,畏惧失败。一般说来,差生比优生自卑,女生比男生自卑,且随年龄的增高,自卑人数会增加。

3.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具有嫉妒心的学生,不仅会对他人先天的容貌、聪明产生妒忌,而且对其他诸如荣誉、地位、家庭情况等也会产生嫉妒。具有嫉妒心理的学生,一旦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反思。在极端情况下,有些学生甚至会发生人生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行为。

4.抑郁。抑郁是以情绪低沉和忧郁为特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极度苦闷,对外界不感兴趣,活动减少。我国曾对高中生进行过调查,发现高一、高二和高三各年级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5.14%、28.03%、22.76%。这表明约有25%的高中生有着程度不一的抑郁情绪。

5.焦虑。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心理状态,常常伴有忧虑、烦恼和不安的情绪体验。焦虑一般发生在性格较为保守、不开朗、交往少、兴趣爱好较少、遇事敏感的孩子身上,而且焦虑发生之前,大多有些不愉快的遭遇,比如考试失败、与朋友同学之间发生口角、睡眠不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等。

6.逆反心理。“你让我打狗,我偏要撵鸡”,这是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现。不少青少年学生由于辨别是非能力差,疑虑心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苦心和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7.厌学心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认真刻苦、勤奋钻研的精神,造成厌学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心理上有许多的矛盾,比如渴望尊重与遭受歧视的矛盾、争强好胜与自卑心理的矛盾等等。如此矛盾的心理,造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加重。

二、青少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是防止心理异常的根本条件,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使孩子正确认识外界与个人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与能力,并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心理健康,防止异常。如果一个人的需要、理想、行为违背了社会准则,自然会到处碰壁,遭受挫折,陷于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中,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可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2.指导学生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知人容易知己难,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往往是形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学生不仅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兴趣和爱好、能力、性格,更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要正视它们。如果对自己不了解、不接受,那么,不是感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就是愤世嫉俗、狂妄自大,或是过分自卑焦虑,导致心理的不平衡。因此,老师及家长应引导学生有自知之明,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坦然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自欺欺人,这样才会心安理得,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健康。

3.使学生认识现实、正视逆境。人在现实生活中,而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要求个人去充分认识和了解现实、适应和改造现实。这就要求学生面对现实,把个人的思想、愿望和要求与现实社会统一起来。青少年学生有时身处逆境是在所难免的,如学习的困难、班干部工作的辛苦、考试的失利等。对此,老师和家长应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培养自己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素质。而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品质,必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和工作,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斤斤计较,不以人之长度己之短,不好高骛远,培养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人际交往和沟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由于目前学校的教育多以升学为目的,以竞争择业为准绳,过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导致学校生活紧张、单调。另外,学校和班集体可通过讲座、咨询、讨论、学习小组、实验、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结交朋友,使学生在交往中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取得进步,克服紧张、恐惧、自卑、孤独、偏见、敌意、猜疑、嫉妒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第2篇

摘 要 本文从理论实际出发,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心理障碍方面的文集进行分析归纳,旨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增强此类人群在当今社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障碍 探析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在高负荷的学习生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高强度的就业压力,在这些严峻的形势下,青少年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多元化,使得教育逐渐意识到只有人的生理、心理高度的和谐统一,克服心理障碍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技能,才能更快更好的担负起伟大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健全的成长。

一、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轻微的心理失调。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它是一种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心理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焦虑、适应、抑郁、人格障碍、强迫等几种类型。

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需要的多样性

青少年时期是从身体的急剧变化和性成熟开始的,此时期是身体逐步发育完成的时期,第二性症的出现,必然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影响生理和精神需要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学习政治、文化,掌握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初步完成个体社会化,使个体达到社会成熟的阶段。

(二)思维的组合性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青少年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发展到接近成人的新水平。在感知和观察方面较以前更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其思维能从一般原则出发,运用理论来分析和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手逻辑的推理,已开始具有辨证思维的特点。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于自己的意识特别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它是人把自己这个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并且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认知自己的行为表现、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等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以下几点:1.要求深入地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的成长;2.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教育;3.自尊心的发展;4.人生观的初步形成;5.职业的选择。

三、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青少年学生群体可能要经受更多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因而,这一发展时期的心理障碍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调查资料表明,在校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而大学生则高达25%左右;另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在18―29岁年龄组当中,大学生组(约18―22岁)是出现心理问题最多的一个时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绝不能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而必须从多方面、多维度去考虑和认识。

(一)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真正溶入学习生活

学生的继续社会化是在校园里进行的,它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即青少年学生习惯于将其他同龄尤其是高出自己年龄又比自己优秀的学生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自觉与不自觉地予以模仿。一旦无法溶入自己的参照群体,就容易产生心理恐慌甚至心理疾患。

(二)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压力

人的心理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它同样也是影响心理异常变化的重要因素。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认为,社会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心理障碍,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当代青少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活、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观念的变迁。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地与现代价值观碰撞,新旧价值观不断地发生着冲突。由于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某些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是困惑,也就相应地要产生较多的适应障碍。

(三)巨大的压力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主要是考学(针对于初高中生)和就业(针对于大学生)。据新浪网报道,在2003年大学毕业生中,约有44万人找不到工作,相当于30%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对于农村的贫困学生而言,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学是他们认为可以改变生活的惟一方式,因此在入学前就普遍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入学后却有增无减,在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前,保持平和、健康的心境变得异常困难。

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因素,且经常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独特性加剧了他们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和复杂程度。因此,只有通过个人以及全社会的努力,从源头上杜绝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人生观、教育观、家庭观等观念的转变,使青少年学生面临着更多更重的心理负荷,若不能及时的疏导与调节,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对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社会、家庭带来不良的后果。要克服心理障碍,具体可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不断提高对自我的评价,对自己作全面正确的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多想想成功的经历,并且通过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自我激励:“我一定会成功的”、“我一定能行的”等进行长时间锻炼,逐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二)想办法不断增加自己成功的体验,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试点,努力获取成功。如果第一次行动成功,使自己增加了自信心,然后再照此办理,获取一次次的成功,随着成功体验的积累,心理问题就会逐步被自信所淡化掉。

(三)有意识地选择与那些性格开朗、乐观、热情、善良、尊重和关心别人的人进行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你的注意力会被他人所吸引,会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跳出个人心理活动的小圈子,心情也会变得开朗起来,同时在交往中,能多方位地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有意识的比较,可以正确认识自己,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四)加强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目标,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技能的根本途径。在心理问题较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个人中心较重,过分注重自我的需要和自我的情感,没有摆正利益关系,因而遇到问题时心胸往往不开阔,在挫折面前比较脆弱,难以适应环境。这需要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经受成败,使其真正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增强社会适应性。

(五)从心理上培养起防御心理障碍的机制,完善个性,提高适应外界压力的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发展时期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应激事件是人人都要面对的,但应激事件只伤害那些适应力差的心灵。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密切联系社会,通过与社会的交流而从中汲取营养,才会形成对外界不利刺激的抵御能力,从而消除心理上的各种障碍。

参考文献:

[1] 李晶.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1999.03.

[2] 曾儒香.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2.

[3] 杨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自我调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2.

[4] 昝忠,宋平.大学生心理障碍及调节[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03.

[5] 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学习;心理问题;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089-01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发育都还不完全,对事物的认识不足。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诱惑,同时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对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就处于身心发育期,再加上身边的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加以正确指导,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一、表现

由于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以及压力等原因,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习动机不正。由于受到父母或亲友的激励,说如果考试考了第几名或者考了多少分就奖励多少钱或什么东西等,导致青少年学习的动机不正,他们学习的动机是为了那些所谓的物质奖励或者别人的羡慕而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学习。(2)学习习惯不良。大部分青少年都或多或少会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情况,今天的学习任务会拖到明天,数学课做语文作业,上课迟到、早退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3)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都有好玩的天性,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却又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东张西望,做作业粗心大意,甚至答非所问。(4)学习能力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但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还流行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施行。很多家长老师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布置过多的课外作业,青少年学习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吸收所学的知识,对他们的成长反而是不利的。(5)自控能力差。现代社会,存在太多的诱惑,有来自周围的同学朋友的,也有来自网络的,一系列的诱惑导致青少年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上课看小说、玩手机,不认真听讲,有些甚至逃课去上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6)学习焦虑。由于来自父母老师等各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将学习成绩看得特别重,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表面为考试时显得焦虑、晚上睡不着、一会儿就要上厕所,一系列的焦虑情绪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7)自卑心理。很多学校都会给学生的成绩排名次,甚至有些老师会当众公布名次,成绩好的学生会得到比成绩差的学生更好的待遇,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会无形之中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对策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家长、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采取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老师和家长之间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报喜,委婉报忧。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成绩有一定的进步或者按时认真完成了相关学习任务,老师要及时跟家长沟通,给学生多一些肯定,家长也要及时看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如果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不能第一时间就向家长“告状”,要和学生多沟通,弄清楚情况,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实在不行,就和家长商量,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促进青少年成长,不能动不能就打骂他们。

2.正确看待青少年的成绩,不以成绩论“英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青少年的学习成绩都会有好有差,老师不能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也许他学习不好,但是他乐于助人,他体育很棒,他热情活泼。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他们多一点肯定。

3.开展与青少年有关的主题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他们自我认识和对社会的认知不足,容易受到周围不良事物的诱惑。学校和社会可以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向他们传输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观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动态,给他们提供心理咨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要给他们多点关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教师要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同时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指导机构,给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及时提供帮助,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要正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形成一项系统的工程,积极应对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斌锋.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

第4篇

[论文摘要]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常常使教师和家长表现出难以应对的困惑,以致使他们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问题,便值得我们正视和探讨。本文阐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质,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种种体现,论述了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和家长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正使许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挫折和影响。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实质、分析其成因、寻求解决它的对策等问题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突出的表现是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进行反省,“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这些有关“我”的问题常常萦绕在他们的心头。记日记是他们的明显表现。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稳定。这一时期,青少年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逆反心理”期。

关于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人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简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长期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认知信息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其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心理因素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因此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是不正确的。

(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出现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而形成的:

1.主观因素

(1)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及相当敏感的特殊时期,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当家作主,从而摆脱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现自己的非凡与成熟,因而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态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法为成人们所重视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所以才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上采取了极端的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与外界对峙的局面,从而确立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2)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知的偏差度较大,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持己见,走极端。这些学生自尊心强,但有时又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尤其当他们屡遭挫折、失败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显得意志薄弱;对老师、同学的帮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劝说、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继而产生逆反心理。

(3)学生主体内部的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综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过强,过分强调自我,受好奇心的驱使,偏激片面地看问题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直,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一番,对书本上的一些定论也会提出疑问。加上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学习中提出一些与师长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设想和看法,并亲于尝试一些在教育者看来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尤其是对那些封闭禁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种行动都是以满足个人(社会)的某种需要为前提的。在学生还没有产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此外,当学生产生一定需要以后,对他们提出的过高过急的要求也是难于被接受的。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们强烈地要求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我们对这个问题决不能掉以轻tb。有人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他们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

第三,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表明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处理问题时不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标准,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公正的态度,甚至未经深思熟虑,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不能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加以引导,也容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师把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教给学生。就其本身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口头讲解或劝导;二是展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自己说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这种矛盾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现象都会直接或问接影响着他们,尤其是一些后进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产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tb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式、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比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不正之风,都可能影响敏感的学生,以致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总之,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也同样是教育学生所不可忽视的。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的是对同辈群体的依赖。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问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应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正确对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正常表现,是青少年中的一种普遍行为。这一时期,教师应“对症下药”,不应盲目作为。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对待其逆反心理行为,与他们做朋友,是应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师可利用上下课时间,对有逆反心理行为的学生进行观察,通过多种正规的方式了解其tb理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找个别学生聊天,通过聊天发现其反常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切忌盲目指责、批评学生或不尊重学生。

2.以情动情,消除疑虑

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大量的社会现象都说明,感情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与做法。而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处于“反抗”时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师对感情的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们的教师不能采取简单和偏激的行为,而应做到以情动情,以心换心。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从而对教师消除疑虑,真正从内心接纳教师、与他们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忧与愁,这将有利于改变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创造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要共同重视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要认识一致,互通信息,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极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家庭;学校可通过开展多彩的教育活动等,为我们青少年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要竭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让青少年处处感到是温暖、处处感到是关心。从而严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规范化,以此来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疏导

第5篇

【关键词】学业不良 心理问题 干预策略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注重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而学生学业不良问题也一直倍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突出,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对学业不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成因探索并进行教育干预,相关的研究成果将会对学校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提供指导,有利于促进学业不良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目前关于学业不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关注其类型、成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干预策略。

二、学业不良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学业不良指学习成绩低于群体平均水平,且不是由感官或智力障碍引起的。

孙红梅,姚本先(2010)研究总结发现青少年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有:情绪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网络问题、危险行为问题等。

关于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业不良对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学业不良学生会出现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国内外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适应、违纪行为、人际关系问题、焦虑抑郁情绪、自杀倾向、自我认识问题、网络问题等方面。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其学业表现,形成恶性循环。

俞国良等人(2000)对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学生的孤独感明显高于一般学生,并且学业不良学生的同伴接受性较差。程黎等人(2011)对10-12岁学生研究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学业不良高智商儿童考试焦虑水平在五、六年级时显著高于学业优秀高智商儿童;而在成绩目标掌握方面低于学业优秀高智商儿童,且表现出更多的成绩回避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优秀高智商儿童的非学业自我概念在五、六年级时显著高于学业不良高智商儿童。

三、学业不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随着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干预的迫切需求,研究者们逐步探索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成因,期望对其教育干预提供指导。一般研究者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两方面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大致来源于个体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

1.个体自身因素。个体自身因素方面,学业不良学生的大脑发育程度、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归因风格、应对风格等影响其心理与行为问题。刘爱书,陈力(2004)研究发现智力不平衡和P300潜伏期延迟提示的脑功能损伤可相互验证;且有混合行为问题儿童的脑功能损伤程度比单一问题儿童严重;智力不平衡且有混合问题儿童的脑功能损害更有可能是器质性损害。其结果一定程度反映了脑损伤影响智力发展进而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类型。蒋航英(2011)研究发现学业不良者的倒摄抑制更明显,记忆绩效较差。

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方面,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水平、亲子关系等因素均影响学业不良青少年心理问题。

家庭气氛包括家庭环境、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以及孩子学习的环境,良好的家庭物理与心理环境、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相对亲密的亲子关系将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相反,不良的家庭气氛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他的学习成绩导致学业上的失败,引起各类心理问题。俞国良的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儿童更多的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中,而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教育分歧大,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投人相对较少。

父母教养态度和方式对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正确的教养方式塑造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使青少年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错误的教养方式和教养观念,影响其认知能力及个性的健康发展。谷长芬等人(2009)研究显示学业不良儿童的孤独感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对学业不良儿童而言,母亲的惩罚严厉和父亲的温暖理解是最主要的解释变量,即母亲的惩罚越严厉其孤独感越高,父亲的温暖理解越多,其孤独感越低。

家庭教育资源不足是影响学业不良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刘颂,刘全礼(2007)研究显示学业不良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在家长受教育水平、家长期望值、家庭学习氛围方面显著低于一般儿童,学业不良儿童家长提供的学业支持存在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点。

3.学校与社会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方面:教师对待学业不良学生的态度和给予的支持,学校同学关系、班级氛围等影响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因素方面,社会支持、同伴团体特征等影响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支持是学业不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包含学生从父母亲、教育工作者、朋友等处获得的支持力量。社会支持的力度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发展会产生影响。葛娟(2011)研究显示:学业不良学生在获得父母亲、教师和同性朋友的总体社会支持上均少于普通学生,且学业不良学生对异性朋友支持的需求高于对父母与教师。另外,同伴群体的特征也会影响学业不良学生的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产生。

四、学业不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

学业不良青少年的干预,目前大致有两类干预模式:医学-心理教育结合干预模式和只进行心理教育的干预模式。

国内主要的青少年心理教育干预策略为:心理健康检测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等。

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应关注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成因并开展相关的干预。对于源于家庭因素的心理问题,家校合作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干预形式。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使家长了解和体会到健康的家庭功能对于教育和矫正学业不良学生的重要价值;并且学校也可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家长举行关于学生问题的特点、成因及干预策略方面的讲座,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积极改善学业不良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改进学业不良学生家庭环境中的社会性发展状况,也可开设关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讲座与家长交流会。对于社会适应不良的学业不良学生,应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技巧,并为他们提供应用这些社交礼仪的机会和场所,以发展其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结交朋友并维持友谊的能力;且可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学业不良学生的同伴接纳积极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对学业不良学生予以积极关注,学习运用班级气氛、班级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来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各类问题进行教育干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认识到积极乐观对待学业不良学生对此类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同伴关系,特别是引导学业不良学生发展积极的同伴关系,增强社会交往技能。

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严重心理问题,也可以开展相关的个体与团体辅导。关于心理辅导进行干预方面,戴育红等(2004)研究发现,小组辅导活动是帮助学业不良学生提高学习适应性和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普通学校宜采用个体干预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实行朋辈帮扶、学校教育、家庭辅助、社会支持的多层面结合,形成教育与预防同时并进的三级防御系统。

五、关于学业不良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反思

综上所述,研究者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探索在逐步深入,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相关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研究的特点。然而,目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实证研究非常欠缺,对于学业不良学生的发展性研究不足。

从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来讲,目前的大多研究是揭示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现状,静态研究成果较多,而相关的动态干预研究成果较少,然而对于这类群体来讲更需要的是干预研究成果来指导教育实践。

从研究方法方面来看,目前对学业不良青少年的各类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的是定性的调查法,然而,每一种教育现象的发生都有具体的教育情景,学业不良学生都有独特的教育生活实践,因此质性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对学业不良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其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是将来研究的新的方法学取向。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科所2012年校本课题:DY12014.

参考文献:

[1]孙红梅,姚本先.1999—2009年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J].中国校医.2011(25).

[2]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01).

[3]程黎,胡永涛,毛莉丽.10-12岁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智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比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6).

[4]刘爱书,陈力.儿童P300与行为问题和智力不平衡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27).

[5]蒋航英.学业优秀者和学业不良者的倒摄抑制比较——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角度[J].心理科学.2011(34).

[6]谷长芬,王雁,曹雁.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学业不良儿童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4).

[7]刘颂,刘全礼.学业不良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84).

[8]葛娟.学业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毕节学院学报.2011(29).

[9]刘小天.学业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障碍与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6(11).

第6篇

一、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研究也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仅仅是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操作标准。突出表现在,即使在正规的公立学校,相关方面的辅导老师也很少达到国家规定的资格认定标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为了满足办学者的私利而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相对来说比较普遍。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学生患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2.5%到33%,并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未成年人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自卑、抑郁、浮躁、叛逆、嫉妒、自私等方面,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说谎、逃学、偷窃、暴力行为、离家出走、自杀等问题行为。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所培养的未来人才的质量。

从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角度来分析,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影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第二,造成青少年学生违反道德规范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第三,导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三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数量上是依次减少,从影响程度看则是渐趋严重的,从惩罚手段看则是愈益严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人才的素质。具体而言,当前未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学生学习方面的不适应心理和行为

由于青少年学生从生理年龄上看多为17-18岁以下,大多数还处在学龄期,学习压力过大,竞争激烈,被期望值过高,再加上考试、升学、教师奖惩等问题,导致青少年学生经常出现情绪紧张、心里发慌、头昏脑胀、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考试焦虑、厌学弃学,甚至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现象。

2.由于青少年学生个性原因而导致的心理和行为的不适应

青少年学生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不良个性如自卑、脆弱、悲观、懒惰、自傲、报复心强、嫉妒、猜忌别人、冷漠、孤独、退缩、虚伪、固执等导致其产生不良行为,进而形成了吸烟、喝酒、吸毒等不良习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暴力行为,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也与此密切相关。

3.人际关系不良带来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

青少年学生十分重视伙伴间的关系,特别是同龄朋友之间的交往。他们看重友情,渴望得到同伴间的角色认可,获得心理归属感,但在具体人际交往中又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具体问题,并因此而孤独、寂寞,进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4.由于性心理的发育成熟而带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由于青少年学生性机能、性生理发育已日趋成熟,使其对性的意识逐步觉醒和增强,生理变化的刺激不断地引起心理方面的冲动,于是愈来愈关心有关性的问题,因而会由此产生一些困惑或苦恼。例如:早恋、单相思、经期情绪反常、性困扰、性冲动,以及混淆异性间的友谊和爱情等一系列性心理问题。

二、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就青少年学生生理机能的生长发育来说,年龄在17、18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其大脑结构和机能正处在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阶段,生理机能尚没有完全成熟,心理机能也正处在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伴随着青少年学生身心不断发展而带来的问题,诸如自我意识发展冲突、自我评价能力不当、自尊心较强、情绪变化复杂多样、知识学习难度加大等都需要青少年学生迅速去适应,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他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精神状态原因

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精神状态原因是指,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格特征和个体具有的用以区别于他人的行为活动特征。这些特征是青少年学生在其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接受社会影响,潜移默化、自我反省、行为模仿等方式,把外在的影响因素逐渐内化、吸收形成了自己的态度行为,构成了青少年学生身上具有自身特点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所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如果青少年学生一旦接受了来自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并发展成为青少年学生个性的一部分,就会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出现个性偏差,从而产生生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3.社会学原因

第7篇

无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说,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发展都非常关键与重要。然而,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青少年在自我发展中可能或多或少地出现诸如焦虑、抑郁、退缩、暴力等问题行为。与儿童期相比,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尽管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因素较为复杂,但Heckman&Kautz认为,应重视父母激励、依恋等品质在子女成长中的价值,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减少问题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及社会发展,对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设想从以下方面加以论述:首先,现有研究关注家庭对子女成长与行为发展的影响,不管着眼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依恋方式还是监控方式,只是家庭投资的某一方面。因此,有必要将亲资作为影响人行为的因素引入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中。其次,亲资作为人类进化中的典型任务,在家庭投资中无处不在。但由于投资的不确定性,亲资决策也存在风险。再次,人类决策受到其生命史历程的影响。童年经历、贫穷影响个体成长中不同生命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这对亲资过程及结果同样产生影响。

问题行为概述    

一般而言,问题行为是对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社会准则或规范的一种表述。其广义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行为偏离常态标准,影响了个体人格和身心健康;狭义则认为,个体因为无法适应多变的环境,可能形成生理或心理障碍。Achenbach将问题行为分为内化问题行为与外化问题行为。其中,内化问题行为(如焦虑、抑郁等)是指个体身上产生的苦恼或不幸;外化问题行为(如侵犯、行为不良等)是指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的不安、冲突等。    

当然,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不仅受到早期生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受到自身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家Bronfenhrenner认为,青少年发展是其所处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最大微系统是同伴和家庭。亲子关系作为家庭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被视为影响青少年行为发展的中心因素。 Trudeau认为,青少年问题行为及负面效应可通过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得以缓冲。父母利用有效监控方式可以规范青少年行为及减少问题行为;相反,如果父母监控不得法,则可能使子女问题行为增加。而长期家访项目实践证实,亲资能带给孩子积极效应,如减少问题行为发生和刑事犯罪、较少依靠社会救济、增加就业及提升健康状况等。

亲资理论背景:进化心理学视野    

(一)亲资概述    

作为人类进化中普遍存在的典型任务,亲资受到不同理论框架的关注,其中以经济学理论和进化心理学最具代表性。Trivers认为,亲资是父母为增加其后代的生存机会和繁殖能力而进行的任何投资,以牺牲父母在其他子女身上的投资能力为代价,将经济学理论引入亲资过程,聚焦于投资决策中的合理性。经济学理论聚焦投资模式在当下最优化产出,并未重视父母对不同性格孩子在投资上的差异性,相比之下,进化理论重视父母有差别关怀,即孩子所代表价值不同,父母对其时间和资源投资也不同,聚焦于最优化父母长期繁殖的成功性。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父母可能选择最大潜能达到成年及对成功繁殖的子女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亲代繁殖成功率。    

当然,投资作为一种资源分配方式,其预期效应是弥补投资代价,获得高利润。但由于代价弥补和获益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会影响决策,因此,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完整分析再做投资决策。Hlouskova等人认为,家庭不仅决策储存多少,还决策如何将储蓄分配在不同类型财产中使用,而决策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结果。因此,亲资行为也属于风险决策。然而,要阐明亲资在青少年问题行为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清其理论渊源,即亲资为何能在青少年行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进化心理学观点,风险敏感理论和生命史理论为亲资解释青少年问题行为提供独特视角。    

(二)风险敏感理论    

风险敏感理论源于进化心理学中的觅食偏好研究。Caraco等人认为,人们的动机影响决策行为,而需要驱动决策行为。需要既可能是人们的目标,也可能是底线。Mishra & Fiddick认为,当二者冲突时人们会优先考虑底线。而当个体状态与需要状态存在差距时,便会产生冒险行为。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选择低风险、相对安全选项,但又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时,会选择有一定机会、高风险选项来满足自身需要。Stephens & Kreh、认为,决策者把决策看作是不确定生存环境中寻求觅食回报的行为反应,目的是提高繁殖成功率和适应能力。因此,从进化论观点出发,风险决策行为不一定满足效用最大化,而是规避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而后者似乎对解释亲资行为更有说服力。    

有研究证实,当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经济不平等、社区暴力等不利环境下,又无法满足个人需要时,会寻求高风险或更容易产生风险的行为此外,不同于其他风险决策理论,风险敏感理论认为,不利情境中的风险行为也可能是一种适应行为,可以帮助个体摆脱不利状态,即风险行为有可能对个体产生有利的结果。因此,亲资风险决策并非是盲目的,虽不能满足效用最大化,却是为适应当下环境做出的最好选择。    

(三)生命史理论    

作为进化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生命史理论认为,生命进化过程是将资源用于人类生存和繁殖任务之中,由于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限,而利用资源的项目多,人类面临一个资源权衡的问题。因此,不管着眼于生存还是繁殖、近期还是远期发展,亲资同样涉及资源分配与权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