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7 09:46:35
序论:在您撰写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民营企业的界定、特点
(一)民营企业的定义
一直以来有多种定义,以前有一些中国学者和一些研究人员将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同,认为民营企业就是私营企业,这种定义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我们过去和西方现在把民营化等同于私有化的理解是错误的。民营化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它所带来的是按份共有、产权清晰的现代法人所有的企业制度,这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形态。只有这样界定民营的概念,才能把股份公司、三资企业和其他各种非国有独资企业都纳入民营企业的概念之中,扩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二)民营企业的特点
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是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一组经济群体,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一只重要的力量和生力军。民营企业的主要特点有:
1.企业小,机智灵活,跟着市场应变。
2.先天不足,难以发展。民营小企业普遍的素质低,在开始时,通过最原始的创业方式,小企业一般都能够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在企业逐步扩大的同时,在正规化管理的过程中,家族内部矛盾开始激化,管理进程冲突不断,企业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很容易走进一条死胡同。
3.融资困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到这两年融资方面政策上虽然有所松动,但根本局面依然没有好转,融资难已经是民营企业公认的瓶颈。
4.管理混乱。民营企业的管理实质上是国营体系管理改良简化版,加上中国传统的家长管理制版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触及正规化管理时,每每在矛盾冲突下胎死腹中。虽然个别民营企业依靠强有力的领导能够突破这个怪圈,但民营总体上,迄今为止,始终无法逾越管理混乱,实现脱胎换骨的企业转变。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技术水平低下导致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我国民营企业相当一部分是起源于个体工商户或者私营企业主,而更多的民营企业是为了适应社会当时的产品需要而建立的。这些产品多是需要技术含量较少而人力劳动需要较多的。所以我国的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消耗浪费严重,污染坏境。而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影响到民营企业的做强做大,阻碍了民营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二)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自身的低信誉导致民营企业财务融资困难
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机构贷款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仍处于转轨过程中,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地方金融体系尚不完备,民营企业的融资投资环境不佳,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和投资领域都受到限制。特别是在筹资方面,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而中小民营企业更是难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发行股票作为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仍相当艰难,民营企业的贷款规模太小。这些融资上的限制造成了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加大了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财务管理观念较差
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现在民营企业的老板很大一部分是从上个世纪末那种传统的个体户发展起来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虽然民营企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管理模式仍大多是那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经营模式。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管理关系的日趋复杂,加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些都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从一份对我国某地区民营企的调研来看,企业管理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素质较低,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来看,大都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信用观念,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意识,融资和投资意识等都不同程度的缺失,缺乏现代管理意识,甚至对财务管理有误解。从企业财务人员来看,素质普遍偏低或者根本没有专职的财务人员,这些都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无章,无序和混乱状态。
(四)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合理、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资金管理及使用上、利益的再分配等方面,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存在着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管理混乱现象,这些都造成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产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都无法得到保障。如企业在采购环节上,企业库存所占比重较大,大多表现为超储积压现象严重、材料变质等,这些都造成企业无法实现销售,还势必造成企业花费大量的保管费用,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利润下降,资金的无效占用。由于长期库存积压,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还有就是企业为了加快存货周转,不对市场和赊销对象诚信进行有效调查的情况下,盲目的扩大赊销金额,赊销后各部之间没有尽到收款义务,相互推诿,导致大量坏账的发生,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措施,是确保企业自身能够持续经营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业务监控。民营企业内部大都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财务监控机构,即便是有也是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财务控制的有效作用。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能力
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的产品单一,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可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使企业在遇到财务风险时能够易于渡过难关。我们目前大多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非深加工产品,而这种产品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持久的销售量,为了企业的继续发展,必须深化产品加工,努力将产品做成品牌产品,使之有较长的销售周期。企业在发展中应该不断增强企业的资本,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有更强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改善宏观环境,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是因内外双重因素决定的,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内外两方面人手。
1.外部方面。改善宏观环境、积极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法律规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推出并不断丰富扶持鼓励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对于那些发展潜力大,能够促进就业的民营企业,政府应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成立国有担保公司等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对非国有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为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提供平台,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是强化外部监督,借助多方面外部力量,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自律原则和约束规范。
2.内部方面。民营企业本身要认真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融资的各方面因素,使企业的融资活动能够达到最高效率和最好的综合效益。
(1)建立企业内部信用机制。要树立起守信用的意识,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机制。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加强自我信用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以优化企业信用管理机制,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2)尝试权益融资方式。对条件成熟的民营企业来说,可以尝试采用权益融资方式,有效避免财务风险,使资本结构更趋稳健、更趋合理,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要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从而起到优化企业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的作用。
(三)增强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1.要更新管理理念,确立财务管理的战略核心地位,促使财务管理工作由被动记账向主动管理转变。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再是被动地服从再生产过程,而是主动地支配和管理再生产过程,使其满足资金增值的需要。主动的财务管理不仅要做好财务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工作,更要认真研究如何建立会计规范体系以确保财务原始数据的准确和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应充分利用预算工具进行管理。以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的全面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起着目标激励、过程控制及有效奖惩的重要作用。
2.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市场经济的机制客观上使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而这种可能性在民营企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会更大。因此,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有正确的风险观,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有步骤、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要树立资金的风险意识,构建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制。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务分配结构,防范骨干员工的“道德风险”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吞食。三是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财务信息,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相关情报,主动研究市场发展动态,全程监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企业能够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管理
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家族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逐步规范化操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人事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这就必然要求那些还抱有老思想的企业家丢弃企业创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吸收家族外的高级管理者、技术人员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得以能够实现。要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讨论与经营相关的家族事务,包括设立家族理事会、家族控股公司和家族股东会等形式。这样董事会成员能够从繁杂的家族事务中脱身,集中精力考虑公司的战略问题和创造长期的股东价值。
关键词: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营企业集团
对民营企业集团理论界尚未有明确的定义。本文定义民营企业集团为: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母公司为主体,通过投资及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组成的多级法人结构的经济联合体。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制度架构下的信息缺陷导致的贯穿于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关资金筹集、投资使用、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现状
(一)投资分散化,非相关多元化
受多元化投资可分散风险观念的影响,许多民营企业集团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盲目进行非相关多元化扩张,涉足陌生的领域,忽视商品市场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特殊性,不仅没有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却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资金分散,甚至资金链的断裂。
(二)资本充足率不足,盲目产业整合
许多民营企业集团在资本不充足的情况下,甚至不深入细致研究被兼并企业的资产状况,草率进行并购实行产业整合。并购后虽然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但财务风险增加的程度高于资本规模增加的幅度,且并购后的整合成本也非常高,人、财、力需要投入很大的资本,易造成企业集团负债率更高,出现“四两拨千斤”或称之为“蚂蚁吞大象”的可怕后果。
(三)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恶意占用资金
为解决企业集团发展的瓶颈问题资金不足,民营企业常常通过收购,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投资控股具有充足现金流和融资能力的公司,导致集团相关方的经济来往频繁,普遍相互持股,形成复杂的债权债务资金链。如果大股东或其他相关方恶意占用对方资金,就会导致其资金链紧张或者恶化。
(四)子公司数量繁多,关联交易错综复杂
关联交易可以优化配置集团内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但在实际经济业务运作中,关联交易更多地成为集团内部进行报表操纵和资产转移的工具。这些行为可能造成潜在的财务风险,损害公司所有者、中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
三、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产权关系复杂,财务风险控制主体不明确
我国目前民营企业集团存在产权模糊的现象。一些企业的前身与国家相关部门、机构有密切的关系,经过企业重组改革成为股份公司或民营企业,但产权还是比较模糊,造成责、权、利关系的模糊,形成矛盾冲突的隐患。在公司治理上,没有依据母子公司产权关系建立规范化、法制化公司治理结构。母子公司职能定位不明确,没有按照资本型或混合型母子公司构成关系界定各自的责权利范围。
(二)筹资渠道狭窄,融资风险高
对于外部融资,民营企业面临很多障碍:一是直接融资渠道堵塞,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联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渠道尚未沟通,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二是银行贷款期限结构短,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外部融资的正规渠道基本上被堵截,这就意味着民营经济只得主要依靠内部融资。但由于受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状况的限制,依赖这种融资形式融通的资金非常有限。
(三)对资金运动规律缺乏充分认识、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
许多企业日常营运资金不足、缺少基础性的资金管理,对财务补偿的滞后性严重认识不足,许多企业既没有资金计划、也没有现金流量管理,平时不能对进货与销售中的资金结算实施有效控制、对销售客户缺少信用管理,一旦经营稍有不顺就会引起应收帐款风险存货风险收支平衡困难。
(四)内控制度不健全、用人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极少数民营企业集团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大部分民营企业要么没有内部审计人员,要么也只是形同虚设。由于民营企业缺乏约束与激励机制、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根深蒂固,企业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理财文化氛围和财务运作,极易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影响企业连续经营。
四、防范和化解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一)规范战略管理体系,引导投资
民营企业家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战略管理部门在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合理设置企业战略管理部门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权限,形成企业发展的智囊建立机构,真正担负起经营环境分析、战略信息搜集、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制定,为企业采取正确的投资项目提出合理建议,避免盲目投资分散资金脱离集团发展方向。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
(三)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做好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四)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制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集团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子公司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燕杰,浅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财会通讯,2007,6
2 柯科,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会计之友,2007,3
关键词:民营企业;风险;财务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在注册资本、销售金额、企业税收、就业人数等方面的资料都显示出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中,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发展成为经营规模大、管理规范、资本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故对民营企业来说,清楚企业财务环境,充分认识引发财务风险的主客观原因,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企业的连续生存与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涵义
财务风险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在筹资决策时,由于负债性资本占全部资本比例过高,使得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所造成的风险,也称为负债风险或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泛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利润分配及日常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财务损失和危机。从短期看,财务风险将使企业无法完成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从长期看,将严重制约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本文所分析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范畴。
二、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主观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民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例如,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险包括利息负担过重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等等。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二)内部原因
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是很高,掌握的技能还很有限,受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很深,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还认识不足, 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民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业主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管理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影响企业发展或成败。他们通常喜欢选择走捷径快发展的经营方式,当看到企业资金利润率高于资金成本、特别是行业资金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时,往往容易产生激进、甚至是冒进的经营行为。结果企业原有支撑产业营运资金告急,新上项目还没来得及产生效益,财务风险随时可能转化为财务危机、企业经营险象环生。
3、家族式管理使得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化”和“亲缘化”特征。在家族管理中,重要职位有家族成员担任,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在管理过程中,也通常是以伦理规范代替制度规范和行为规范。家族式管理方式导致了企业目标和家族目标之间的矛盾;家族成员能力与企业发展需要的矛盾;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家族成员与外部成员的矛盾。经营者既是资产的所有者,也是资产的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造成财务风险。
4、人才机制不灵活,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认为你劳动我付酬,公平合理,除此之外,都与我无关。缺乏人才关怀,使企业员工没有归宿感,缺乏安全感、进取心和献身精神。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更没有考虑过这些优秀人才的职业生涯问题,加之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那种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深根蒂固,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由于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观念严重,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有“自己人”做才可靠,但由于这些“自己人”的财务知识欠缺造成财务混乱,这也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大原因。
三、防范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认真研究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要能够预见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经济有效地筹集所需资金。对筹资环境的分析可以从产品的寿命周期、经济周期、通货膨胀、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首先要根据产品的寿命周期的不同、产品对资金占用的不同需要来安排筹资活动。此外,要考虑经济紧缩时期和通胀时期对筹资的影响。最后,还要考虑到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要适时筹措资金的需要。对投资环境的分析可从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如要充分研究国家的财税政策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税赋政策,国家对企业财务的干预状况,价格政策对企业投资回收期及预期效益的影响,国家的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这样,才能合理地确定资金的流向和现金流量保证投资项目取得预期的效益。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运作的规范化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健全财务监管体制,民营企业要建立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体制,要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使财务人员从思想上不能松懈,从根本上杜绝侥幸的思想。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作用,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力求把财务风险降到最小程度。民营企业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理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做到责、权、利的统一。其次,要兼顾各方的利益,以调动各方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力求把财务风险降到最小程度。
(四)实行多元化经营
实行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多元化经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同时经营多种产品,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品造成全面亏损的风险;二是对于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可以寻找共同投资的合作单位,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财务风险。当然,风险和收益有时候成正比,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也就越大。企业在与别人分摊风险的同时,也会丧失独家经营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人力、财力和研发能力,结合具体的项目特点,在风险与收益之间选择最佳结合点。
对家族式的企业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两权分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首先要积极吸收企业高级管理者、技术人员、通过让高级管理、技术人才持股,唤起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参与企业的高级决策层,从而在制度上为民营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为企业所带来的损失。
(五)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机制,首先,要求企业员工尤其是投资决策者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善于发现风险、研究风险,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系统研究风险的影响因素、量化标准、发生概率以及危害后果,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风险控制依据;最后,企业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本身的缺陷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六)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
民营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去更大规模地吸纳管理和技术人才,并克服以往处理劳资关系中的简单化倾向,主动提高人员的福利和待遇,以创造和谐的企业气氛和实现员工队伍的稳定。为此民营企业不但要广招人才,而且必须突破以家族为核心的管理权分配方式,重用人才。
2、信息管理观念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量日益增大,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从而使经济活动的时间变短,空间变小,出现了“ 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因此,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树立信息管理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以便寻找企业的发展良机。
3、现金流量观念
如果没有现金流量, 资金周转必然受阻,企业就难以继续下去。不管企业的赢利能力如何,会计账面利润有多大,企业要生存,就必须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现金,保持财务生存能力,这也是民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以现金为手段管理资源的能力,以适应竞争。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领山,赵晶.浅谈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及控制[J]. 中国经贸导刊.2010(20).
[2]周春生,赵端端.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4).
[3]李梦新.小议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理财世界.2008(12).
[4]张勋阁.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07)(3).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风险 成因 对策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1.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职能未得到发挥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以独资、合伙及股份合作制形式存在,其经营方式多数以家族式经营为主,这必将造成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内部分工模糊,职能不清等诸多问题。会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但分工不明确,兼职多;二是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岗位,只是在必须提交报表和纳税时才突击编报予以应付。民企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机构相对简单,但各种性质的经济活动都会发生,这就决定了民企的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要求比较全面,综合能力要强。但目前很多民企在财会人员的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影响民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升级换代,如果还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那么财务管理的职能就无从发挥,有效的财务分析与预测信息就不能提供给管理者。
2.财务会计制度形同虚设,内控管理乏力
目前民企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企业自己设计规章制度的很少,会计凭经验和直觉做事较多,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曾轰动全国的庄妈妈净菜社宣布关门,负债近百万元,究其原因是不懂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从而导致破产。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1.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内因
负债经营和资金周转慢是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内因。财务风险主要是指无法偿还到期的负债而产生的危机,它与企业负债融资相伴而产生。对民营企业来说,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债务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资金成本,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利益。反之,过度的负债则会加大民营企业经营亏损,使企业增加财务危机成本,甚至会加速企业破产。同时资金周转慢直接导致现金流量少,从而影响偿债能力,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企业生存。
2.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因此财务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否则将直接威胁民营企业的生存。
3.财务决策失误是催化剂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催化剂。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使企业承担着到期付款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风险加剧。
4.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内部财务控制不合理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存在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例如,企业库存周转率不高,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无法实现销售,或者材料物资变质等。这势必造成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造成资金无效占用。同时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进而不进行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盲目扩大赊销金额,而且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收款责任,导致大量坏账的发生,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可能带来财务损失,因此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所以,民营企业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
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逐步规范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要丢弃企业创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的实现。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讨论与经营相关的家族事务,包括家族理事会、家族控股公司和家族股东会等形式。这样董事会成员能够从繁杂的家族事务中脱身,集中精力考虑公司的战略问题和创造长期的股东价值。
2.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把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3.增强企业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3.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如产品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企业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等。
3.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民营企业应定期对相关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4.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臆断。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等等。
5.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
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使企业有较强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潘秀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J].广西会计,2002(11).
[2]贾明月.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时代,2004(32).
[3]王晓东.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5(1).
[4]唐红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方法[J].企业经济,2005(6).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一、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是筹资风险。它是指由于借入资金引起负债规模过大,从而增大丧失偿债能力而带来的风险。由于企业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中小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50%。二是投资风险。它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三是资金回收风险。企业产品销售的实现与否,要依靠资金的两个转化过程,一个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的过程,另一个是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这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和金额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四是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的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当前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在投资方面,部分企业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盲目投资,造成许多企业日常营运资金不足,缺少基础性的资金管理,一旦经营稍有不顺就会引起应收帐款风险、存货风险、收支平衡困难。(2)片面冒进的经营行为。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其次,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业主既是投资者者又是经营管理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决策、影响企业发展或成败。当看到企业资金利润率高于资金成本、特别是行业资金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投资报酬率时,往往容易产生激进、甚至是冒进的经营行为,忽视财务安全,试图实现与其财务能力不相符的经营目标。(3)没有长期规划,缺乏有序的资金运作。第一,许多民营企业因处在竞争的弱势地位,没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多以会计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风险意识薄弱。第二,由家属或亲属担任的会计和管理人员平时只是进行经营活动事后的会计核算即簿记工作,疏于会计资料分析及其运用,不注意企业融资与再融资能力的培育与维护,在企业之间资金结算中存在不规范或难以准确预期情况下,极易导致企业现金风险,影响企业连续经营。
三、如何对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有效管控
(1)加强资金管理。合理调动使用资金。根据企业自身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生产特点,妥善安排货币资金收支活动,使企业能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并且在还款和分红付息期到来时,及时筹措和调度资金,以避免出现无力支付的情况。(2)健全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健全财务监管体制,中小民营企业要建立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体制,要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3)加强企业自身信用管理,细化账龄分析。民营企业首先应该为自己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信用管理体系。企业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以利于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使应收账款的管理专门化,减少应收账款的变现风险。日常管理中,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信用限额管理制度,降低企业风险水平;第二,做好账龄分析,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第三,加强对坏账的管理,关注逾期未收回的已作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4)建立全方位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首先,管控筹资风险。必须严格控制资产负债率。民营企业筹集资金渠道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二是借入资金,避免利率波动而导致企业筹资成本的加大,或筹集了高于平利息水平的资金。其次,管控投资风险。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上;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再次,管控资金回收风险。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因此,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是有效管控资金回收风险的关键。最后,管控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参 考 文 献
[1]鲁爱雪等.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构建[J].现代管理科学.2003(9)
[2]郭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J].企业导报.2009(10):77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对策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进行研究,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职能未得到发挥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以独资、合伙及股份合作制形式存在,其经营方式多数以家族式经营为主,这必将造成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内部分工模糊,职能不清等诸多问题。会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但分工不明确,兼职多;二是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岗位,只是在必须提交报表和纳税时才突击编报予以应付。民企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机构相对简单,但各种性质的经济活动都会发生,这就决定了民企的会计人员业务技能要求比较全面,综合能力要强。但目前很多民企在财会人员的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影响民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升级换代,如果还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那么财务管理的职能就无从发挥,有效的财务分析与预测信息就不能提供给管理者。
(二)财务会计制度形同虚设,内控管理乏力
目前民企的投资者和经营者缺乏基本的会计知识,企业自己设计规章制度的很少,会计凭经验和直觉做事较多,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曾轰动全国的庄妈妈净菜社宣布关门,负债近百万元,究其原因是不懂财务管理和资金运作,从而导致破产。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财务管理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内因
负债经营和资金周转慢是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内因。财务风险主要是指无法偿还到期的负债而产生的危机,它与企业负债融资相伴而产生。对民营企业来说,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债务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资金成本,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利益。反之,过度的负债则会加大民营企业经营亏损,使企业增加财务危机成本,甚至会加速企业破产。同时资金周转慢直接导致现金流量少,从而影响偿债能力,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企业生存。
(二)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外因。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因此财务管理系统必须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否则将直接威胁民营企业的生存。
(三)财务决策失误是催化剂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催化剂。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使企业承担着到期付款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风险加剧。
(四)民营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内部财务控制不合理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存在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例如,企业库存周转率不高,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无法实现销售,或者材料物资变质等。这势必造成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造成资金无效占用。同时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进而不进行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盲目扩大赊销金额,而且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收款责任,导致大量坏账的发生,加大了财务风险的出现。
三、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可能带来财务损失,因此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所以,民营企业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企业内部有效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
制度建设是保证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逐步规范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要丢弃企业创业初期凭经验管理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体制以及能够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权利分配机制,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措施的实现。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讨论与经营相关的家族事务,包括家族理事会、家族控股公司和家族股东会等形式。这样董事会成员能够从繁杂的家族事务中脱身,集中精力考虑公司的战略问题和创造长期的股东价值。
(二)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把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三)增强企业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建立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如产品制造业可按一定规定和标准计提坏账准备金、商业流通企业计提商品削价准备金,用以弥补风险损失等。
2、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民营企业应定期对相关财务比率进行考核,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需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
(四)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决策时,切忌主观臆断。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时及时处理现有投资,以避免更大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帮助下制定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等等。
(五)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
加强企业资产管理,防止不良资产产生,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是防范财务风险重要的管理手段。从长期看,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企业往往是其负债能力高、财务风险相对低的有效保证和标志,一个健康企业的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因此,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产周转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同时,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享有较高的信誉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也使得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应使企业有较强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秀庆.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J].广西会计,2002(11).
2、贾明月.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时代,2004(32).
3、王晓东.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5(1).
4、唐红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方法[J].企业经济,2005(6).
5、王珍义.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一、研究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意义
财务风险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研究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意义在于: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理财活动。
二、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一)筹资渠道受到限制引发的风险
中小民营企业,在股票上市方面很难满足上市资格的要求。从发行企业债券方面讲,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程度相对大企业而言较低,投资者缺乏购买信心,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资金,在银行信贷方面,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经营风险大,缺乏不动产抵押,贷款额度较小,满足不了企业经营资金的需要。
(二)筹资风险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筹资方面的风险主要是指中小民营企业在筹集资金时融资额度不当、筹资方式不合理、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较高等。中小民营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要重视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避免在融资的过程中因成本太高而造成财务风险。
(三)投资风险不断加大
投资风险是指中小民营企业投资某项目后,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效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形成的风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等不能准确预计而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宏观环境方面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在筹资、投资等生产经营活动中仍有较大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在我国,民营企业属于弱势群体。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公有制产权和非公有制产权的实际地位不完全相等,保护个人财产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非公有制企业财产权的保护水平比较低。此外,一些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除税收负担较重外,还承担着各种繁杂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各种不合理的负担,加大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
2.金融市场不完善
企业的融资投资环境不佳,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和投资领域都受到限制。特别是在筹资方面,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民营企业很难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银行的信贷政策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每年银行的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国有、集体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基本没有信用贷款,就是抵押贷款抵押品也十分狭窄,有的银行将贷款抵押品只限于国库券和定期存单,抵押条件无法与国营、集体企业相提并论。这些融资上的限制造成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信用环境比较差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维系各种经济关系的纽带,是保持市场公正和效益的前提。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信用缺失最为严重,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表现在中小民营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很多企业随意编造经营业绩,制造良好的企业数据,上市圈钱,欺骗民众,失信赖账,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比比皆是,以短期信用套取银行巨额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故意违约,不交货,不付款,三角债层出不穷,这些又进一步恶化了信用环境。
(二)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方面
1.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受生产资源等方面的限制,管理资源相对短缺,管理结构简单,专业性不强,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不设财务机构,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管理机制,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制度普遍不健全,报表不统一。
2.业主从思想意识上不重视
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创办人是20世纪80年代的城镇个体户、农村专业户及一些辞去公职的人员。相当一批人文化素质偏低,财务知识缺乏,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认识不清,认为企业效益是靠业务做出来的,不是企业财务管理管出来的,有没有财务管理无所谓。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只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账这一层面上,而对如何运用财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则考虑不多,至于让财会人员参与经营决策,则更为少见。因此缺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规划和防范。
3.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低下
我国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是业主自己的家人或是亲戚,企业在财会人员的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这些人大多数未经正规的专业培训,并不熟悉会计业务,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难以为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因此,难以做到账目清晰。
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宏观环境方面
1.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保护,不仅要从法律上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合法的地位,建立公平的财产保护制度,还要完善司法环境,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侵犯民营企业财产的行为,逐步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使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国民待遇,排除市场准入歧视,进一步放开产业限制率;改革企业注册方式,简化前置审批和登记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坚决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凡必不可少的收费项目,要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同时建立法律法规来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引导和约束,使其有序化、法制化,达到让中小民营企业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2.完善金融市场
国家要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使其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平等对待各种经济实体,商业银行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中小民营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其次要切实做到对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平等对待,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平等竞争,消除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偏见和歧视,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最后要建立地方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
3.改善信用环境
国家有关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建立信用体系,完善信用制度,建立企业信用保管档案,提高失信成本,使守信者受益无穷,失信者不仅无利可图,还要付出惨重代价。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让企业懂得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企业自身也会寸步难行,政府要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建设,发挥其在信用管理方面的宏观指导、调控、监督的作用。
(二)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方面
1.从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转变
中小民营企业应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建立新型民营企业,规范其经营行为,改善其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水平。特别是要逐步开放财务,让社会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获得社会的信任,缓解或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信用风险问题。
2.提高业主思想意识
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其自身的才能、人际关系、信誉等也是企业极其重要的资源。因此,企业要发展,老板们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财会管理工作,在实际中加强对企业的财务控制。
3.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中小民营企业要懂得将财务职位放开,敢于引进专业人员。同时应有目的组织财务会计人员学习社会道德知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其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知国际会计准则及各国相关政策法规,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鼓励财务人员自己参加继续教育,需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激励与考核。
4.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中小民营企业要依法建立账目,并严格地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设账外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按时如数偿还银行贷款,在金融机构保持联合好的信用;加强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按时如数支付客户货款,提高在客户中的信用。民营企业也要依法纳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更要进行税务筹划。
参考文献:
[1]刘小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6).
[2]黄德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