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6 10:56:24
序论:在您撰写图书管理策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都有一整套完善的科学合理管理体系,当然拥有便捷的操作界面才能称之为较好的管理系统,而且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和用户的一切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充分运用和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合理化管理流程,使得图书管理更加人性化。此外,需要凭借图书管理系统的优势,提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办公,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图书管理效率的提高应着重从以下几点内容展开:
1.1有利于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很有人性化的设计的阅读平台,而且可以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这种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使得图书管理员工作更加轻松,使得管理的工作失误控制到最低,甚至没有失误。图书馆由于收集的书籍繁多,所以管理起来非常麻烦,如果没有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那么很难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拥有一个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
1.2有利于提升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科技时代的环境里,而且信息资源已成为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资源,由于信息资源是一个较为广泛的量,所以它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既有实体的,也有虚幻的信息资源。一个动态开发过程则是信息资源的来源。因此,想要把繁杂的图书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具备现代工作的条件,那就是信息化办公。信息化办公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现代图书馆中会促进更加规范化的管理,而且可以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分门别类来管理,为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3有利于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信息化的图书管理工作是对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洗礼,更加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信息化的办公需要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内容开始提升自己的能力:其一,积累并搜集相关专业知识;其二,对相应的技术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而且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应该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可以快速地辨别信息情况;其三,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帮助读者解决相应的困惑,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4有利于合理开发与配置信息资源
现如今,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而作为图书馆应该为其配置新的观念和方法,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发资源首先需要树立导向观、动态观和虚实结合观,从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对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水平提高。其次,进行全方位的资料开发和整合,收集有用的信息。图书馆系统非常强大,从重视理论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重视实践性和生活性的信息资源开发,从而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2影响图书管理效率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普遍应用,为此网络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就连图书馆也实现信息化管理,但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其运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还需要管理人员的努力学习和不断实践。根据我国目前高校的图书管理现状来看,主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还不能够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运用。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一些数量的规范以及归还书籍没有做出明确的指示,使得图书管理及使用效果得不到明显的改变。与此同时,对图书馆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规范化管理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首要条件。第二,图书馆管理人员多数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采用简单的技术对资料的收集和管理,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就应该拥有和具备现代化的案例手段,全面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以便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当然在管理方面也会存在很多不符的条件和问题,应对该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第三,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采用集中化管理,老师和学生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由于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采取各自的管理方法,最为常见的是封闭和半封闭的图书馆,而且没有进行宏观调控,数据库和自动化的共享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3提高图书管理效率的策略
3.1规范图书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老师和学生为主,而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才是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目前就图书馆的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出现有借不还、丢失、损坏以及借用时间较长的现象。因而,对于上述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比如,限制借用时间、丢失和损坏赔偿制度的建立,这样才可以保障图书资料的有序管理,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还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当图书馆出现丢失、损坏以及借用时间较长的读者应该耐心地教导和监督,而对情节严重者应采取惩罚手段,从而减少图书馆的资源浪费和流失,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
3.2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其本身的工作重点,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主要是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对工作负起相应责任,对工作内容了如指掌,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意识,则对信息和学生智力的开发有一定作用关系。为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首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其次,要对相关业务进行深刻的研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作为一名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些几点技能,如有资料分编技术、掌握文献资料技术以及对信息协调的技能等,管理员的工作是用户和资料的纽带,需要把信息资源传送给用户,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料;最后,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图书馆的情况来进行管理,划清界限,职责分明,针对有学术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细心为每一位读者或学生解读,传授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烘托图书环境氛围。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同时也为读者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
3.3改变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
首先,作为图书馆应该遵守的原则是创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思想,并根据图书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图书管理模式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构建有特色的资源共享平台,剔除独立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用户;第二,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图书管理体系,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作为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善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问题,有必要时还可以与读者进行沟通,以便帮助更多的用户解决困惑。目前,网络技术成为核心技术之一,也是现代化发展所需的重要技术。信息化的办公可以大量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想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办公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信息化办公制度,取代传统管理模式,迎接网络化管理,并将文献内容通过网络进行共享,让更多的用户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第二,以网络信息为指导方向的服务形式,而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更需要网络系统来服务,便于用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料,与此同时,只有不断对网络服务进行创新和改革,才会使图书管理模式迈向专业化的方向。
3.4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各行各业都运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其中图书馆管理作为育人之地更是需要信息化的办公环境,因为信息资源太丰富,所以建设数字化的图书馆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对此,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就很有必要了。以下则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第一,现如今,建设数字图书馆对高校的发展很有必要。我们步入知识经济性社会,很多技术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数字化图书馆可以替代传统管理模式的所有工作量,不但准确无误,还可以缩短工作时间,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强大的信息技术帮助管理人员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信息的收藏、运用和推广等问题都通过信息化系统完成。使得信息化更加迅速,为广大读者和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需求,这样更有利于图书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进。第二,知识经济时代里实现知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由之路就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越来越多,使用好信息资源就是对物质的节约,并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信息资源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是促使我国信息化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第三,信息时代当然少不了网络的存在,而数字图书馆也不例外,它是对全国文化素质基础的提高和改进。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考验,强大我国的科技力量,就必须制定相关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战略目标是一个伟大的目标,要想实现就必须完成更高的要求和条件,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提升我国的物质文明生活的指标,将教育事业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是提高国人素质的基础条件。信息化的图书管理模式,即为数字图书馆管理,打破传统的管理思想,提倡现代化技术,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础就是建设数字图书馆。
4结束语
关键词:信息化;创新;图书管理
随着信息化建设逐渐普及国家每一个角落,我国国民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有了较大的进步,然而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文化建设是比较新颖的方式,但是这也是社会和时代的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我国图书管理水平不仅仅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便捷的读书方式,最关键的是可以普及图书,让国民的文化素养得到最广泛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给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图书数据资源缺乏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图书需求量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读书需求,就应该重视图书数据资源的扩增。但是目前我国的图书数据资源严重缺乏,在进行信息资源采购的时候,缺少了解读者需求的环节,不能够满足读者的独特性要求,导致图书长远发展受到限制。在引进信息资源的时候,不仅仅要扩增学习性强的专业型图书,还应该重视一些独特资源的引进,比如一些民俗等图书。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面多样化地扩充我国的图书信息库,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丰富读者的阅读视野,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图书管理质量。
1.2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要想保证我国图书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最关键的就是拥有信息化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从而直接影响图书管理服务质量,还会限制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由于直接与读者交流最多的就是工作人员,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沟通能力甚至服务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图书管理的质量,所以说要想提升信息化图书管理质量,最关键的就是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得我国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质的飞跃,从而不断完善图书管理模式。
1.3安全方面建设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图书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技术虽然有高效便捷的优势,但是也会受到网络安全性的考验,一旦不能怪把握网络安全性,就很容易出现网络应用差错,从而影响图书管理工作质量。目前我国的图书发展会受到网络安全风险的侵害,从而导致图书数据库丢失或者被盗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发生不仅仅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效率,最关键的是给图书建设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建设信息化图书时要重视网络安全,避免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
2现代信息化图书管理的优势
2.1资源共享、流通
信息资源已经逐渐成为图书馆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对数据资料等信息进行共享,方便读者的阅读和浏览,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借阅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做到随时随地的交流和互动;也对馆藏书籍、书刊等资源占据空间较大的缺陷进行了完善,很多图书馆已经开设电子阅览室等基础设施,为读者进行检索、查阅、下载资源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加了书籍的阅读量,优化图书管理结构,从整体上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2图书管理网络化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传统的图书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个丰富、快捷、传递迅速、信息实时更新的数据库,能够提供读者自动检索、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打破传统图书管理的束缚,让图书馆更好的顺应社会的发展。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大部分的读者会更倾向于网络化的图书管理模式,所以信息化图书管理更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3]。
3信息化图书管理创新的有效策略
3.1创新图书管理理念
创新图书管理理念,能够更好的应对新时期带来的问题。首先,对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管理,然后加强特色资源的引进,全面合理发展图书信息化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其次,要摒弃传统封闭的管理理念,结合读者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形式,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加强各个省市之间图书馆的交流,互相借鉴管理理念,加强数据资源共享性,实现共同创新的目标;最后,根据相关部门制定的文件对图书馆的功能进行完善,能够符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创新管理理念,提升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3.2完善管理体系
图书馆可以根据馆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对日常图书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保证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规范工作流程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管理,保证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强化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3.3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了图书馆能够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强化,保证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供交流的机会,强化他们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让其更好的服务图书馆管理;同时也要完善馆内的考核机制,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水平等纳入综合评价指标中,促进工作人员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也要及时鼓励人员对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自身的服务能力,为图书馆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4提高安全水平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加强数据库资源的安全性,给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浏览环境。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风险也随之加大,存在的病毒等风险都能导致图书馆数据库瘫痪、信息丢失、数据失真等情况,不仅造成了图书馆数据资源的损失,还降低了图书管理效率,都不利于信息化图书馆的建设,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图书馆应该定期对软件进行检查、扫描,及时的优化存在的漏洞,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安全等问题[5]。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创新图书管理,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馆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目前我国建设信息化时代工作逐渐得到广泛重视,而创新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也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为了创新图书管理,使得我国国民能够利用更加便捷的方式满足对图书的使用欲望,使用信息化技术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全文通过详细分析目前我国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图书管理问题非常关键,同时还说明利用良好的信息化技术提升我国图书管理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只要保证信息化应用水平,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图书管理。总而言之,要想保证图书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就应该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我国的图书管理目标,使得我国国民读书欲望能够与日俱增,从而可以普及读书效应,来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徐丽琼.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金田,2013,45(1):355.
[2]王潇潇.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图书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78(10):276.
大学生图书有着丰富的资源,针对的是非常广的人群,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度较大。为了更加有效地共享大学图书资源,要求对管理大学生图书的策略进行完善,从而使大学图书的应用效率与管理效率提升。下面,笔者对怎样进行资源共享型的大学图书管理进行了阐述。
1大学图书资源存在的问题
图书流失和毁坏。因为大学图书管理面临着相应的不足之处,高校在流通与外借图书的时候会流失图书资源,因而导致其他的学生难以阅读这一部分图书。以及一部分年限较长,具备十分重大意义价值的图书倘若在流通的时候发生流失的情况,那么就难以买到这一些图书,针对其他的学生来讲,造成了十分大的损失。并且,一些图书在流通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肆意地毁坏与乱写乱画,造成其他的学生难以正常地借阅,要么是在阅读的时候存在较大的难度,像是一部分图书上有练习题,可是一些学生在利用的时候直接性地在图书练习题上写答案,这不方便其他学生的利用。
图书的应用效率比较低。针对大学生图书馆来讲,并非为学生开放一切的图书资源。各个院系的资料室都有范围较广、特色专业的基础性藏书,也与体现课程前沿理论的学术刊物以及实用价值的科研信息资料,图书资源十分丰富。这一系列的图书资源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广的专业设计范围,倘若难以有效地应用,那么就会丧失其价值和意义。然而,因为局限性的管理模式,所以难以使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共享这一系列的图书资源,进而导致这一系列图书的流通性和应用效率比较低,各个学院都难以互补优势,难以使集聚效应形成。另外,在外借图书上,倘若不限制借书的数量和时间限制,那么会导致一些书籍长时间地留在学生的手里,从而降低图书的流通速度,难以实现其他学生的阅读要求,最终降低图书的应用效率。
缺少资金支持。 近些年以来,在科技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高校的图书馆设备、藏书条件得以改进和完善,也持续增加了购置图书的费用。然而,在持续扩大的高校规模影响下,高校学生越来越多,要求增加图书。再者,因为一些图书的年限较长,图书的内容比较滞后,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缺少学术研究意义,针对高校来讲,需要更换这一系列的图书资源。然而,图书市场的价格上涨,这造成购置费用上的负担。
资源共享型的大学图书管理策略
创建和健全共享机制。基于高校的主导,各个院系在互利自愿和有效协调的前提条件下实施联合共享,而联合共享的主体领导是学校,为此,在实施联合共享的时候,校方应当以清晰化的制度要求合作当中各个责任人和院系的义务以及职责。第一,在市场经济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全面地兼顾参与者的利益和特点,实现机制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像是同时存在有偿共享与无偿共享,对于图书馆而言,实现图书的无偿共享,而对于科研团队能够实现图书的有偿共享,收取适当的费用,保障参与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第二,要求各个院系和科研团队实施灵活性的开放时间与非固定期限的借阅机制。能够实施两个月期限的机制,而资料室与科研团队能够实施半个月的期限的机制或者是周期限的机制。第三,在整个校园创建传递图书文献的网络,能够实施随处借阅随处规划以及图书馆集中规划的手段。第四,针对各个院系或者是科研机构图书的归还,图书馆承担重大的职责。针对存在书籍毁坏或者是到期没有归还的情况,需要实施赔偿罚款或者是处罚。
提升图书的应用效率。大学图书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学生,为了使学生对大学生书籍进行更加充分地应用,共享大学图书资料,务必使书籍的流通速度加快。为此,对于大学生借阅的书籍资料,务必要求相应的还书期限,让学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归还,不然就要处罚学生。对借阅书籍的还书时间的要求,可以让学生迅速地归还借阅的书籍,从而使大学图书资料的流通速度变快,以使更多的学生共享大学图书资源。除此之外,为了对大学的图书进行更加有效地应用,还应当进一步地开放大学图书资源,各个院系的图书资料需要为本系或本院的学生开放,这是由于各个院系自身备用的图书资料涉及到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多个领域的内容,以及有着较为齐全的种类,因此针对本院系的学生而言,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各院系都需要设置管理图书的人员,以有效地管理院系的图书资料,以使图书资料的应用效率提高,并且对图书资料进行很好地保护。
注重投入购置图书的资金。校领导应当关注大学图书的管理工作,在学校财政规划当中,调拨资金来建设图书资源,每一年的时候都结合要求对一部分实用的图书进行定额地购置。为了使图书的购置费用减少,学校能够通过采购的手段对图书进行购置,通过网上查询能够从由何处购置要求的图书,再对书籍的价格进行比较,进而使购置书籍的费用降低。为了防止购置图书的重复性,高校务必创建书籍管理信息库,进而对要求购置的图书是不是具备进行查询。除此之外,也应当在书籍管理信息库中编制各个院系的图书资源,进而更加有效地管理各个院系的图书资源。
[关键词]图书管理;现状调查;改革策略
古人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使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智慧,必须多读书,用更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倡导全民阅读”在去年和今年的两会上,连续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政府对读书的重视。因此,怎样做好图书管理服务工作才是提供读书的保障,也是目前图书管理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中心。根据笔者多年的图书管理经验,一般图书馆藏书种类、性质与阅读对象有关,比如县级地方图书馆拥有社会性的书籍较多;中小学图书馆书籍以中小学生相关复习资料和扩展学生阅读水平的课外书籍;高校图书馆相对来说,藏书种类多,科目细,信息量大。因此,图书管理工作要因地而异,同时,需要与时俱进。
1.图书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目前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笔者查阅了很多有关资料,同时,对某县级图书馆、某中小学图书馆、某大学图书馆的3个不同层次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以“可操作性、实用性、现实性”为标准,具体问卷如表1。本研究选取三个不同的调查点,每个点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共发放60份,收回58份,收回率96.7%。
通过收回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①图书管理员整体学历水平低,尤其是县级图书和中小学管理员大多为大专以下文凭,并且老龄化严重;②图书管理设备不足是图书管理系统整体面临的问题,县级和中小学图书馆还处于人工管理的图书管理模式,容易引起图书混乱等问题;③县级、中小学、大学图书管理都有严格的制度;④大学图书馆对读者的满足度高,县级和中小学图书馆的资源还是比较欠缺,有待增加新资源;⑤调查的58个图书管理员中,有60%的人喜欢这个职业,37%的人一般喜欢,3%的人不喜欢,觉得枯燥。
2.图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综上所述,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图书管理员的学历低,综合水平赶不上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②对图书管理方面重视不够,投入资金少,设备不先进;③基层图书馆资源匮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管理员激情不高。通过本研究,笔者实地走访调查了3个不同的图书馆,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总结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⑴各地对图书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觉得这个岗位不重要,一般都放一些年龄大,学历低的人员。因此,在图书管理中,计算机操作能力差,不能及时适应电脑管理模式,人工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被淘汰;⑵由于基层图书馆的阅读人员少,管理人员工作轻松,因此,在工作中缺少创新管理模式,总觉得现有管理办法就可以轻松应对当前工作;⑶图书管理员不够专业,非专业人员较多,因此,管理员对该职业激情不高,有的人甚至产生厌恶感。
3.图书管理改革策略
做好图书管理是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良好服务的基础,也是提高人们知识水平的服务保证。因此,地方政府、学校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在现有的图书管理基础上不断改进,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图书管理改革策略:
(1)创新图书管理:首先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让管理员从思想观念上有个新的变革;其次,学习先进的电子化管理,减少人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管理制度创新,比如用人制度的创新,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鼓励馆员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爱馆敬业,使工作人员把智力、精力投入到更加灵活、更具智力内涵、更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图书馆工作中;(2)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管理人员素质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整体素质是当前图书管理改革中必不可少的。比如引进图书管理人才、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熟练掌握图书检索、分类等工作,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3)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制度:不同地方的图书馆应该按照自己的情况,对图书查询、借阅、整理、服务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加以规范,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比如县级图书馆借阅制度可以调整借阅时间,延长还书时间,为读者提供宽裕时间。学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教育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小结
总之,图书馆是人们吸取知识,提供精神营养的基地,也是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因此,发现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关键。我们要从不同图书馆的实际条件和管理现状出发,在现代信息发展的基础上,采取计算机图书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建立图书管理员的图书管理吸取爱好,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图书馆领导要及时和上级衔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信息资源,满足社会不同人员的知识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真正实现“全民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万梅.浅谈高校图书管理创新[J].科学之友,2010年33期.
[2]金华英.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期.
【关键词】大学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近些年来,网络化技术正在获得改进和提高;面对网络化的新环境,管理者也亟待转变传统认识与管理模式,对于大学内部的图书管理也应当运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应当明确的是:图书管理不仅涉及简单的图书整理与信息收集,同时更应当涉及资源互通、信息沟通与分享等。为顺应新时期的信息化潮流,管理人员就需要明确图书管理现存的模式缺陷,进而探究缺陷根源所在。作为图书管理的负责人员,本身也需要具备优良的综合素养,确保在最大限度内完善图书管理,通过运用网络化的手段来弥补缺陷并且完善模式。
一、大学图书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应当属于大学内部的信息传递与文献借阅机构,因此图书馆具备鲜明的学术性质。在大学的内部,图书馆具有浓厚的信息化以及社会化色彩,近些年来各地高校内部的图书馆也逐渐表现为更加多元的服务特征。因此从本质上讲,图书馆最基本的性能就在于提供高校师生所需的文献借阅服务,通过图书馆来传递文献和信息。师生来到图书馆中,除了可以查阅最基本的资料与文献之外,还可以运用丰富的资源来辅助自学,进而满足自身对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图书馆在本质上构成了不可或缺的高校组成部分,同时也具备知识传递的基本功能。随着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更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图书馆对于自身的价值所在,在此前提下也开始尝试着完善现行的图书管理。进入信息化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逐步成了师生查阅资料与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方式,这种现状也在客观上突显了图书管理的价值与重要性。高校蕴含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因此亟待运用与之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而构建资源共享的新机制。目前的状况下,很多大学都已经逐渐意识到图书管理对于高校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也开始探寻最适合自身的管理流程与管理模式。然而从整体角度来讲,图书管理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完善。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某些高校仍停留于浅层的图书资源供应,高校提供的文献与资料勉强能满足现阶段的师生需求,然而却很难支持师生进行自主探究或者自主创作。此外,某些高校过于重视拥有图书资源的规模,对于院校的图书馆也进行了盲目扩建,这种现状实质上并不利于提升图书资源的基本质量。从长期的角度来讲,盲目扩建院校图书馆的行为也损害了最基本的图书管理秩序。某些情况下,师生如果有必要查找所需的图书资料,那么通常会耗费较长时间用于寻找资料,而无法借助快捷的信息化手段来满足自身的资源需求。因此可以得知,对于现阶段的图书管理亟待加以改进,探析现存的问题并且寻找与之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现存的问题
近些年来,很多高校都陆续运用了电子化以及信息化的手段,在此前提下改进了图书管理。然而从本质上讲,大学内部并没有实现健全的图书管理,因此仍暴露了很多弊端与缺陷。具体来讲,大学内部进行的图书管理包含了如下问题:(一)现阶段高校施行的图书管理仍缺乏实效性,因而无法提升利用效率。很多情况下,师生由于缺乏专门培训,因而并没有掌握查找与借阅书籍的专业化方式,具体在查找所需资料时也浪费了较多时间。对于不同院系内部的学生来讲,其他院系的藏书并不是开放性的,这种状况下学生只能查阅基础性的馆藏书籍。图书馆内部设有专门性的资料室,在这其中存放了很多宝贵资料与图书信息;对此如果不加利用,那么很有可能导致较大规模的图书浪费。除此以外,某些院校图书馆甚至并没有明确借阅图书的总数与期限限制,这种漏洞与缺陷不利于顺利进行图书流转。图书馆如果无法保障资源与书籍的顺利流通,就很难符合最基本的书籍利用需求。(二)图书遭受损毁或者遗失的现象仍相对严重。在某些高校内部,由于欠缺图书流通的机制,以至于图书馆在外借或者传递文献资源时,很难妥善保存珍贵的馆藏书籍。某些书籍本身的年代十分久远,然而在反复的借阅过程中不慎被师生遗失,因此管理者无法在市面上购买同种书籍。同时,某些人员在借阅图书时忽视了最基本的素养,对于图书不能进行自觉的爱护。在书籍流通中,某些师生甚至会擅自涂抹书中的文字,这种现象将会造成其他读者根本无法继续阅读。例如:某些考试资料包含了习题演练的部分,很多同学就会随便把答案写在习题旁边,因此影响了其他读者对习题的思考。(三)院校对于图书管理在具体进行完善时,缺乏足够资金作为保障。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很多院校都拟定了扩招规划,在扩招规划的前提下招收了更多学生,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对书籍借阅的需求。然而不应当忽视,很多院校并没有与之相应的资金实力来购买更多书籍,这种状况下无法满足教师与学员对于新图书的迫切需求。从馆藏的现状来看,某些图书在图书馆内保存的时间较长,同时也逐步丧失了查阅价值。相比于现阶段的借阅需求,这部分图书实际上已经过时。院校管理者对此有必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对于现存的图书资料进行换代与更新。近些年来,某些图书的市面价格正在迅速增长,图书管理者在购买图书的过程中也会感觉到资金短缺。很多高校由于无法为师生购买新近的书籍,导致了图书借阅需求与馆藏资源之间的缺口逐步扩大。(四)图书管理者及其他人员对于图书管理通常持有忽视的心态,没有给予重视。从目前来看,对于各类图书资源具体在施行管理时,多数管理者仍停留于应对定期检查,认为只要通过了主管机构对于图书管理的测查与评估,那么就代表着完成了任务。实质上,这种认识是具有偏差的。当今的院校图书馆收藏了珍贵的信息与资源,对此如果没有健全管理,那么将会在根源上减损图书资源本身的实效性。对于高校内部的学生来讲,同学们获取资源与信息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查阅图书资源。因此,作为图书资源的管理者亟待转变认识,真正意识到健全图书管理对于高校自身的价值所在。
三、明确问题根源
(一)图书管理应当包含图书采购的环节,在此环节中也应当注意很多要点。作为负责采购图书的责任人员,本身就应当具备优良的素养和水准。但是从现状来看,很多负责采购图书的人员都忽视了自身素质,无法通过调研的方式来把握现阶段的师生需求。因此具体在采购图书时,这部分人员通常很容易表现出盲目性,无法迅速判断需求。在目前的信息化形势下,图书采购的负责人员有必要掌握各专业的基本特征,在具体区分学科特征的前提下再去完善图书采购。由此可见,图书采购的流程和环节仍暴露了很多缺陷,作为采购人员通常也很难迅速判断并且准确掌握院校内部师生的图书需求。(二)健全图书管理不能缺少最基本的政策引导。从各地高校的现状来看,负责教育管理的相关机构及部门通常很容易忽视政策指引,或者设置了不正确的政策导向。例如:某些高校虽然设置了明确的人均借阅图书总量,然而并没有推行更合理的借阅期限规定,对于各年度开展的图书管理评估也很容易忽视。每当面临期末测试或者其他类型的考试,很多学生将会突击借阅大量书籍用来应付测试,这样做实质上并不利于同学们认真吸收书籍中的信息与资源。受到自身的资金约束,某些院校图书馆通常会定期鼓励师生捐赠书籍,这种状态下图书馆就可能会引进已经过时或者价值较低的图书,因此扰乱了正常的图书借阅秩序。此外,有些高校对于年代比较久远或者丧失新颖性的图书仍旧予以保留,以至于增添了额外的图书管理负担。(三)高校内部施行的图书管理不能缺少基础性宣传。这是由于,只有通过扩大宣传的方式才能让师生认可并且接受现阶段的图书管理机制,从而自觉予以遵从。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以至于浪费了很多珍贵的图书资料,对于图书的浪费仍表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管理人员由于欠缺宣传,以至于伤害了某些师生爱护图书资源的热情与积极性。较长时期以来,对于图书馆存放的图书资源都没有给予必要的爱护,浪费率较高并且无法提升书籍利用的实效性。
四、探求应对策略
高校设置图书馆的基本宗旨就在于培育优良的综合型人才。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里,应当能充分运用院校内部的图书资源,在此基础上拓宽自身具备的知识面,进而起到扩大视野并且丰富知识的作用。由此可见,图书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提升师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有必要致力于健全管理,为师生创造愉悦的图书阅读气氛。具体来讲,为应对现阶段的图书管理问题,应当运用如下的措施与对策:(一)提升图书利用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内部的图书管理人员,应当想办法提升师生在利用图书时的实效性。应当明确的是:大学拥有的图书资源都应当服务于师生,只有实现了资源互通以及信息共享,那么才符合最根本的图书管理宗旨。对于图书利用的实效性进行全面提高,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就在于设置更合理的借阅期限。图书管理的负责人员应当拟定明确的机制:达到特定的借阅期限后,师生必须归还相应的图书。通过健全机制的方式,就可以督促师生加快阅读速度,珍惜并且爱护学校内部的图书信息资源。(二)增大图书管理中的投入力度。图书管理如果缺少了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则无法从根源上获得实效。为了转变现状,院校的负责人都应当投入更多资金用来支持图书管理,尽量运用最少的资金来购买最丰富的图书资料。院校除了增大自身的投入之外,还需要运用多渠道吸收资金,确保扩大资金利用的多种渠道。对于重复购买某些图书的行为应当予以避免,以此来节省购买图书时的成本。作为图书管理的负责人员,也可以尝试着构建资料库,全面提升图书利用的成效性。(三)健全对于书籍的分类监管。具体在完善图书管理时,可以选择分类管理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健全学校内部的图书管理。具体措施应当包括粘贴条形码、提供电脑检索等多样的管理方式。为达到图书管理的基本目标,管理人员就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入手,对于图书流动的速度进行适当的加快,以此来促进信息共享。从院系的角度来讲,各个院系也有必要选购类型齐全的专业图书,通过扩大宣传的方式来提升师生的自主性,确保师生都能做到珍惜图书,充分利用宝贵的图书资料。五、结束语最近几年,很多学校都致力于扩大招生,这种状况下的招生规模正在迅速扩张。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师生需求,大学图书馆也有必要为师生供应优质的图书资源,以此来满足师生对图书借阅的需求。构建大学图书馆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沟通信息并且分享资源,因此有必要依照资源共享的基本宗旨来改进图书管理。在大学的内部,图书资源构成了最宝贵的一类资源,图书信息资源包含了多样的丰富信息,然而与此同时也不应当忽视最根本的资源监管。截至目前,大学内部的图书管理已经获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实质上并没有真正达到完善。未来在实践中,有关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仍需要摸索经验,在此前提下促进大学内部图书管理综合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冬梅.网络环境下的大学图书管理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6(02):150.
[2]赵相锋.大学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模式[J].办公室业务,2015(23):12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学图书馆 管理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56-02
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阵地,能为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育教学重要资源之一的图书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的改革在要求教师的教育方式有所改革之外,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有改革要求。中学生图书馆如何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索,以发掘更加有效的图书馆的馆藏资料,更好地发挥出中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新课程标准经改革之后,其为了实现教育中心得以顺利转移,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的培养。各中学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需要,均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逐步进行教育改革,由于中学图书管理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与重要环节,因此,在中学图书管理工作中,应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中学图书管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二 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图书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仍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强,因此,必须为该阶段的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而书籍则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关键,只有大量阅读优秀的书籍,才能拓宽中学生的视野,使其深受书籍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图书可有效地调动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图书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而且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在同学的带动及环境的感染下,其会不自觉地投身于学习中。
3.图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望
由于中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图书馆中的图书则包含了文学、历史、军事以及地理等多门学科的书籍,因此,通过对图书的阅读,除了能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4.图书可促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充分利用图书资源的习惯
目前,很多中学生均迷失于信息网络而无法自拔,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对其进行引导。例如,定期开展图书活动月、推荐新书以及规范使用信息检索技术等,从而快速获取所需资料。
三 中学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也因此获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依然存在。首先,多数学生只关注期刊类读物,加上家长与教师缺乏对图书馆资源的正确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由于图书馆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针对性的图书资源,因此,学生多钟情于流行文化,导致教育价值无法顺利实现。再次,目前,中学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没有端正工作态度及服务态度,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图书馆建设资金不足也是导致图书馆图书资源匮乏、设备不齐全以及办公效率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有效地开展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是当前每个从事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重视的问题。
四 提高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事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职员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温馨且安静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图书馆中浓厚的学习氛围,并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其次,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即向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籍,并耐心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虚心听取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管理问题的看法或建议,以此不断改进并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最后,要充分展现图书馆的文化底蕴。例如,不定期地在图书馆内开展讲座,以此宣传并介绍图书馆内的资源,或举办书评比赛与读后感征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推动并加快图书馆的发展。
2.与时俱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首先,调查并分析哪些受学生喜爱及喜爱的原因、哪些适合作为推荐书籍以及哪些书籍适合哪类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等。其次,充分利用当今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建立并完善图书管理方式,以此实现对图书的有效管理。最后,图书管理人员应积极并主动地与借阅者进行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借阅者对图书的需求及借阅情况等,以此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3.创设良好的图书馆阅读秩序
为了有效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维护好图书馆的阅读秩序。图书管理人员应落实好藏书管理工作,对不同时期、学科的图书进行分类收藏,此外,为了能够更加快捷地服务于借阅者进行读书阅览与借阅,图书管理人员应分别将图书目录、信息录入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系统中,并向前来阅读或借阅读书的人讲解本图书馆内图书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从而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有效提高阅读效率,最终实现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4.提倡图书馆读书与校园读书相结合
不同的学生其阅读的方式也不同,而传统的图书馆却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例如,将阅读地点控制在馆内阅览室,有的书籍不允许外借等,为了有效突破这一局限性,中学图书管理可适当借鉴各高校的图书管理模式,采用校园阅读的方式,将图书馆读书与校园读书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满足每位学生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5.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目前,对于正处于中学教育的学生而言,其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为教材,因此,为了扩充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图书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内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搜索及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其通过电子信息检索功能,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读物,同时减轻自身的工作任务量。此外,据相关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学生不愿到图书馆读书的主要原因是对图书馆内的图书不了解,因此,图书馆应适当地为自身做宣传。例如,开展读书月活动、举办读书比赛等,以此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并加深对图书馆的认识。
五 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校师生对中学图书馆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变化,提升图书馆管理工作显得必不可少。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创设良好的图书馆阅读秩序,使图书馆读书与校园读书相结合,优化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充分发挥中学图书馆的作用,从而满足在校师生对图书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邹文清.试论提升中学图书管理的策略[J].群文天地,2012(10)
1.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
现在,很多图书馆力道和管理人员不重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而且工作人员也表示对此工作不感兴趣,原因是他们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图书管理信息化仅仅是多安装一些图书管理软件、多放置几台电脑,图书管理人员的认知错误,导致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出现相关人员意识和技能欠缺,甚至服务态度差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管理体制出现问题
当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信息化管理体制也要相应的提升。很多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表现出很多不足之处:缺乏数字化加工;图书库构建缺少系统性、规范性、标准化特征。这些问题都是图书信息管理体制欠缺造成的。在自身建设过程中,不同图书馆都相互独立,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不能结合成一个整体,导致资源浪费,在各自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难以协调。
3.相关人员学历与知识结构分布不合理
搞笑图书挂人才调动体系不完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严重缺失。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信息化管理知识与技能欠缺。管理体制落后,员工面临工资低、待遇差的问题,使员工觉得在岗位上难以实现自我价值。虽然有现金的信息技术设备,但是缺乏相应的技术型人才,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
4.著作权问题出现矛盾
信息化资源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问题。构建信息化资源受限就要解决版权问题。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将一些资料文献和音像文件转变为信息化文献,其中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保护知识产权观念,而且要加强自身信息道德素质修养,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避免出现知识产权问题。
2 高校图书信息化建设策略
1.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只是与技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阻碍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理论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可以每年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参观,或派遣骨干人员参加各地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培训,学习其他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高校图书管理的服务水平,推动员工素质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离不开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培养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导致他们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严重阻碍了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进行。图书管理人员越重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那么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就越高。有与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选拔机制不完善,员工技能水平较差,致使图书管理人员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应当重点培训和提高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让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重视。
3.加大投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图书馆是每个高校必备的场所,是高校学生和老师获取重要资料和知识的重要场所,已经成为高校老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信息化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老师和学生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中,不能只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先进水平以及软件等资源配置,不容忽视的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管理技术和操作技术的配备。对此,高校应该加大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这样才能做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让人们能更好的利用图书馆。
4.优化图书馆网络管理体制
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发现,为了实现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西方的图书馆总是优先发展建设图书馆,完善图书馆网络建设。我国的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总是 缺乏完善的网络支持,原因是我国高校图书馆总是先展开信息化建设,然后再发展图书馆网络资源共享。因此,我们必须对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共享,以实现优势互补。确定整体标准和规范,按专业和阶段划分,确定好目标,使图书馆网络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网络管理体制。
5.扩大图书馆管理服务领域,加大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