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6 10:56:23

序论:在您撰写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

第1篇

民族文化传播对提高民族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作用

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教学效果,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普遍具备民族文化特征,为民族文化的大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全方位整合,把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既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更能有效地加强民族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渗透。民族理论教师要加深认识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要以传播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为准则,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强化对民族文化进行现代意义的诠释为重点,使民族理论课程内容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促进大学生对学校所处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系统学习中国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比如关于世界民族与中国民族概况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明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经济等多种形式交流的现实情况。不仅要重视帮助全体学生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更应使学生们接纳和欣赏我国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文化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必须要剔除偏见,打破文化的界限。2.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民族理论课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作为课程价值评价的核心部分,积极进行以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独立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推动民族文化进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阐释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感。如针对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这一章的讲授,从中华文明起源开始,随着夏商周三代更替,华夏民族内部和华夏及四裔民族之间,通过民族文化传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荣的景象,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国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学习,达到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真正起到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的作用。只有把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内化成为自身的信念与价值观,才能将自我实现融入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只有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才能使中华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有效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会不断产生出困惑和疑问。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面对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文化选择与自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痛苦和矛盾情绪,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主流文化的强烈碰撞中陷入疑惑状态。大学生要明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向,“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所以民族理论课程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达到同志所提出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把朴素的民族情感转化为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4.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民族理论教学中必须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 以民族文化传播为教学重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现在大学生过多的关注于流行文化、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具备,如我国 56 个民族当中的一些民族的名称都会叫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和学生对民族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密不可分。另外,学生平时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民族文化,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对民族文化元素,却是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民族文化知识的欠缺,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民族理论教师要提高自身民族文化水平,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将民族文化内容授之于课堂,把民族文化同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进行结合,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民族文化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民族理论课在民族文化传播中优越于其他课程之处,就是作为公共必修课,民族理论课可以有效地引导各专业的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他们的本专业当中,在各学科中进行渗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与学校主流文化疏离,有形而无神,忽略了民族文化对民族价值观等的生成作用,是不符合学校教育的育人取向的[3]。在民族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的同时,要让学生不仅仅是了解浮于表面的常识,更要从深意入手,挖掘出新意,让学生真正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有选择地吸收并进一步利用民族文化对本专业进行创意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 合理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民族理论课堂是各专业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基本场所。民族理论课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实现民族文化融合、共享的地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双方获得文化的提升。要优化民族理论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文化传播效果。特别注重精心选择细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全面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巧妙利用教学艺术,通过优化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以实现民族文化的高效传播,不断地提高民族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进行多种尝试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与风俗习惯这一章,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具体民族文化特性时,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大量图片和适当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比如针对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先用图片或视频对比展示我国各民族的古今服饰,引导学生指出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特点,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民族发展状况。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选择与主题有关或者有相同寓意的民族文化,讲解他们自己对民族元素与所选主题结合创作的一些想法,同时,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比较,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可以采取表演方式个性化地传达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家乡的民族讲起,从熟悉的生活当中找寻民族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在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和补充中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让大量有关各地民族文化的信息,通过本班学生间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大家更好地接收。( 三) 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恰好与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契合,是适于民族文化传播的极佳途径。要重视民族文化实践教学,突出与民族文化传播相关的民族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积极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保护、文化旅游、文化宣传等。民族理论课要以传播民族文化为目标,灵活设计活动主题,如组织学校民族文化传统活动、参观民族古迹和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形式。目前民族理论课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少。如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民族理论课,每个教师都带有7 -9 个合班,一个教学班人数在一百人左右,有的班级甚至超过了二百人,难以实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现在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在各合班内选个别代表或者抽一个小班去进行实践,不能真正实现全面民族文化实践教育。其次,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理论课程民族文化实践环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开展实践环节需要经费支持,用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设置、购买所参加活动场馆的门票、提供学生进行比赛活动的奖品等。经费不足就导致实践教学的手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带领学生参观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设施场馆,就只能选择一些免票的项目,或者选代表参加活动。对于在民族文化社会调研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小组,只能给以精神鼓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民族文化传播实践教学的形式,需要更进一步完善。总之,在民族理论教学当中,教师要尽力挖掘、整理、研究各民族文化元素,全面开展民族文化传播。坚持创新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积累、形成典型案例,探索出民族理论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播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以此提高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

作者:刘海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院

第2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09-0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是最为直接,最生动、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最能够直观清晰的表现出当地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人民的性格、气质、文化、内涵、生存状态、等等。民族舞蹈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艺术丛林中的一颗不可缺少的常青树。

一、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

关于中国民族舞蹈文化艺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只有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否则就不算是民族民间的舞蹈,只能说是创作舞蹈;另一中说法是只有从民间舞蹈中加以提炼,才能算是民族舞蹈艺术。这两种声音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国民族舞蹈艺术发展,民间舞蹈需要从生活中走向舞蹈,需要从中加工提炼,以获得更多观众的接受和认可,使之成为演绎性的的舞蹈艺术,过分的强度“原生态”会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起到负面的阻滞作用;而对于民间舞蹈的提炼过程,也要防范其随意性,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有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突出其独有的特征,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进步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改变,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认真严谨的学习,立足于创造性的发展,保留民族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和提高。在继承方面,主要有如下几种,首先,要倡导民族舞蹈传统的传承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及宗教仪式的舞蹈,一些没有专门记录方式的特殊舞种,需要上一代亲身将一招一式教授给传人;其次,在民间的娱乐活动中,积极引导传承,在节庆日中,民族舞蹈在自娱自乐的过程中慢慢传递给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不需要专门的教,这种以自娱为主的形式,更容易被人接受;再次,将民族民间舞蹈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在课堂上,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接受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处于发展时期,要坚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民族性、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的审美思维、观念等,需要在真正深刻理解其内涵与本质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去审视,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掌握民族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特征,探索其内容与形式,韵律与节奏等的关系,追求深层次的文化意蕴。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特征

1.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群众性、娱乐性。“心中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美学观点,这就是说,人们常常是为了表达和体验一种欢乐喜悦的心情,才跳起舞来。我国的民间舞蹈,多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社会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看到,每逢传统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或者是秋天收获后的农闲季节,人们总是以歌舞表达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气氛,她们或跳秧歌、或打腰鼓、或挥龙舞,或耍狮子,千姿百态,热闹非凡,表现出民间舞蹈极大的娱乐性,显示出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融洽与和谐。

2.浓重的感彩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中国民间民族舞蹈艺术情感色彩主要表现在形象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民间舞蹈是现实生活艺术形式的反应,强调其形象的感彩。民族舞蹈艺术是人们群众情感色彩的体现,其内在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内容形式、风格特点,都是其民族审美意识以及民族信仰赋予的,是人们群众精神审美的需要,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期望的寄托。

3.舞蹈与歌唱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主要特点。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自由、活泼、生动,相对一般纯粹的舞蹈来说,更通俗易懂,且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是我国各族百姓非常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而且中国的民间舞蹈中,很多都使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道具,例如,扇子、手帕、花伞,甚至是器皿,像是碗、坛子等等。例如,苗族的民间舞蹈“板凳舞”,是苗族人民自娱性的、寓体育运动于舞蹈的艺术形式,由一人或者是数人,手持板凳相击打为鼓点,众人围在外边起舞,鼓点的节奏欢快、轻松,众人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且舞蹈的动作幅度比较大,粗犷、豪放、激情昂扬,表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豪放。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的传播,需要秉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伴随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审美观念的转变,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的汲取新的生命力,促进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促使民族舞蹈艺术将民族文化传播给更多的受众,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对于民族艺术的审美。

参考文献:

[1]刘晓莉.论民间舞蹈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群文天地,2012(13).

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节日 传播 意义

少数民族的节日传播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传播。著名传播学者李彬认为,所谓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所以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来分析少数民族节日所带来的一些文化意义。

一.泼水节

说到泼水节,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幕场景,就是人们穿着傣族的服装,欢声笑语的互相泼着水。傣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一提到傣族,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泼水节。泼水节实际上就是傣族的新年,它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最富魅力的民族节庆活动之一。傣族的新年在傣历六月,时间大体相当于公历四月。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日里,傣族人民举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庆祝,其中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是一项最富民族特色的活动。因此,“傣历新年常被称为泼水节”。

1. 泼水节的来源

傣族泼水节一般要过3-4天,第一天是除夕,中间的1-2天是“空日”,最后一天是元旦。除夕这天,澜沧江边的傣族村寨,成千上万的傣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赛龙船。在除夕和元旦之间的“空日”里,傣族群众更是身着盛装,在村头树下翩翩起舞,男女青年则到广场上兴致勃勃地玩“丢包”的游戏,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元旦那天,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天刚亮人们就抬着供品到佛寺,每一户人家都在佛寺旁用沙子堆成四五尺高的沙塔,在上面插上鲜花和彩纸,并在沙塔旁聆听佛爷诵经。“人们尽情地泼水,互致祝福,共同祈求疾病不生,四季平安”。

关于泼水节的起源,傣族民间有着很多不同的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到处烧杀抢掠,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他抢了七个傣族姑娘作妻子,第七个妻子善良勇敢,决心要杀死魔王。在探知了国王的保身秘密后,她和六姐妹一起,在魔王熟睡之际,用魔王的头发拴住他的脖子,勒下了魔王的头。但魔王的头在地上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了熊熊大火。姑娘们情急智生,她们把魔王的头抱起来,火就熄灭了。就这样,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每人抱一年,一年一换,从此傣族人们才有了幸福的生活。为怀念这七位姐妹,傣族人民每年泼水,意为她们洗去身上的血迹,祝她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所以每年都要泼一次水,世代相传,一直沿袭到现在。

2. 泼水节的文化意义

傣族群众认为水是吉祥之物,它能洗去烦恼、带走疾病灾祸、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在浴佛时,人们不仅把放了香水的水洒向缅寺的佛像,同时,还用小杯子从盛水的桶里舀水出来,每一杯水都先举过头顶,然后洒向缅寺里面及外走廊的每根柱子上。这是傣族村寨里每个人都必须亲自去做的,因为傣族群众相信:只有这样,吉祥的水才能把过去一年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和不顺利的事全部带走,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带来吉祥如意。尽管当代泼水的形式已有所改变:从前泼水仅用青树枝点洒以示祝福,今天已发展到用盆或桶装满了水来泼;从前人们泼的是河边或沟边的水,而今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但无论泼水的形式有何种改变, 泼水节的象征意义也没变,那就是:水是吉祥之物,水能冲走疾病灾难带来健康幸福。

二.火把节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传统火把节历史悠久。它具有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彝族火把节时间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

1. 火把节的起源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有不同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点:一则是认为火把节习俗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秋浦《火与火把节》);二则认为火把节实为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小年节(杨和森:《楚雄彝族概况》),而十月年则是大年节;三则认为火把节与彝族星月历有关,是通过所观测到的星相的变化而定的过年日(李世忠、孟之仁,《彝族星回节源流考》)。实际上,这三种看法的本质都强调了火崇拜的因素及其与年节的关系,都不约而同地说明了火把节是通过火崇拜的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祭岁、除秽、祈年的。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缘由的,楚雄彝族火把节也不例外,据说他是由一个故事引发的,那是一个美丽感人的爱情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倾心相爱。可一个叫魔哈的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下,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魔哈恼羞成怒,便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在阿查遇难的时候,诺娜为免遭贱踏,便越悬崖绝壁,离家逃走,寻找阿查,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红山悬崖之下,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故有“白人崖”之称。阿查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找遍了丛山峻岭,最后才发现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他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从崖边拉回了阿查,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六月二十五日),阿查和四山八里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焚烧了魔哈宫殿,烧死了魔哈,为诺娜报了仇,为众乡亲解了恨。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松明火把,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烧死蚊虫,驱邪除恶,以示吉祥幸福、清洁平安。巡游之后,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村前开阔地带,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老人们围坐火塘,打开醇香的白酒,互相敬酒,互祝吉祥。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火把节的功能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送邪恶为主要风俗内容。在彝区的各家各户门前都竖一个火把,当夜幕降临时,全村男女老少便端着自己准备的瓜果、酿制的米酒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并用松香粉扑撒火把,顿时光焰冲天。

彝族火把节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他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经济功能。在以民族文化为内涵,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火把节在楚雄以文化资源形态,积极进入旅游业市场。

通过上面两个节日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火把节和泼水节这些民族节日,具有很多文化意义,泼水节能洗去烦恼、带走疾病灾祸、为人们带来吉祥幸福。火把节能够促进教育、经济的发展,还能很好的促进旅游事业,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第4篇

关键词:组织传播;民族村寨文化

枫香坡侗寨位于湖北省恩施芭蕉侗寨民族乡,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土壤为红土,呈酸性利于茶叶种植,是湖北十大茗茶“恩施玉露”的原产地。该村以土家族、汉族、侗族为主,茶叶收入占村民收入的绝大比例。该村是鄂西民族村寨的一个代表。对于其组织过程的解构、反思和了解,以及研究民族村寨的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组织传播与民族村寨文化传播

长期以来,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下,人们把组织理解为静止的、封闭的“有机物”,组织传播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与人们对组织的传统认识不同,蒙特利尔学派把其理解为“组织的过程”这一开放的、动态的过程机制,传播不再是组织的一种功能属性,而是“传播构造了组织”。这样理解的组织与传播的关系适应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稳定的、边界清晰的组织的认识,人们活动的范围更像是一张关系网络下的地图,不断的从一个组织节点跳转到另外一个组织节点,形成复杂的组织网络。

基于以上理论,我们把民族村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组织传播理解,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组织概念已经不能解释作为社会形态一部分的民族村寨形态的变迁,人们走出生长的村寨工作又回到村寨进行生活建设,村寨成为了“个人为中心的网络”;另一方面,通过对其“组织传播”的比拟,为人们更好的理解组织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

二、作为组织的侗寨与其“组织过程”

民族村寨是如何在其组织过程中实现建构的?麦克菲和庄试图通过区分出“成员身份协商”、“组织的自我建构”、“行动协调”和“制度性定位”等四种基础性组织传播流,来具体阐释传播如何构成组织的。本文正是以此为路径,通过对于民族村寨的“组织过程”的解析,将有助与我们进一步理解作为民族文化传播对于民族村寨的构造。

1.侗寨的“成员身份协商”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是经由原来黄泥塘侗族乡与芭蕉乡合并之后的形成的,侗族居民主要居住在黄泥塘,是恩施侗族的主要分布地。枫香坡侗寨的主要居民有汉族、土家族、侗族等民族,对其民族身份的调查中有学者提出了侗族民族身份“再造”质疑。在分析其原因时,学者向丽、李珊珊等都将其归为“为发展旅游经济政府主导下的身份建构。”然而仅仅把“稳发展旅游经济政府的主导力量”看做是侗族民族身份变迁的主要原因,就忽略了村寨在组织过程中真正的组织主导者――侗寨村民。

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是对民族文化认同并得以传播的基础,而在侗寨的组织过程中,这里的民族身份“认同”更多表现为“我们希望成为谁”。一位当地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介绍“搞旅游时民族身份变更过,当时上面要求大家改为侗族,说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在这位侗寨农家经营者朴实的回答中,透露出对于获得“上面优惠政策”的渴望,表达了村寨的组织成员在“协商”的过程中确定了成为侗族身份的期望。

2.侗寨的“自我建”与“行动协调”

侗寨的“自我建构”是指侗寨居民在其“期望身份”基础上进行的村寨建构,需要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并付诸于实践以实现村寨文化更好的传播。侗寨成员是侗寨文化传播的直接“讲解员”和“再现者”,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通过表演侗族歌舞、过侗族节庆活动、穿着侗族服饰、讲侗族语言等生活、行为方式实现一种“舞台真实”。侗族有三宝,鼓楼、大歌和风雨桥。本文以侗寨在侗族”三宝”的建构为例,阐释传播侗寨文化中侗族成员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及所需要承担的工作。

侗族建筑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展现侗族生活环境、民族技艺等的“重要窗口”。寨内可供游客体验休息的建筑有二十余处,处处彰显者侗族风情。风雨桥是侗寨入寨口的第一个侗族代表性建筑,整个建筑结构不用一钉一铆,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竖起宝塔式阁楼。鼓楼位于侗寨休闲区,作为侗族的主要建筑标志,是侗族进行议事的组要场所。为侗寨文化传播的需要,当地居民的房屋建设以青瓦斜面、飞檐翘角木质结构、白色墙体等为要求,以实现整体的一致性。村寨成员“为了配合景区建设,有的人家在平房外墙上镶上一层木板,让整个房子看起来更‘民族感’。”由此可见村寨在组织过程中达成建造侗族的规制,并共同建筑侗族建筑。

侗族歌舞对于侗族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为了侗族歌曲的“前台表演”,当地居民在踩歌堂里为游客表演侗族大歌,主要有《嘎果贡》《婵之歌》等曲目。当地居民在表演大歌以传达侗族文化的共同规制下,自觉进行排练,可见其对于侗族歌舞的认同与传播的渴求。

3.侗寨的“制度性定位”

组织的“制度性定位”是指在组织过程中外部力量赋予组织制度的“合法性”,是对其制度的认同,并试图通过取悦这些外部力量的认同来维持其发展。在侗寨组织过程中制度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政府、大众媒介、旅游社团等“传播流”,是对其“身份协商”与“自我建构”等组织制度认同的主要外部力量,也是其取悦的重要对象。

在侗寨的组织制度定位中,来自政府的“认同”主要包括:对侗寨侗族身份的承认,并通过户籍认证得以实现;因此侗寨居民在外来者询问其身份时,统一回答“侗族”的少数民族身份。上文中农家乐经营者的话体现其对外民族身份“口径”一致的制度性定位。此外对侗寨的推广、扶持、与宣传,通过行政、财政等力量为其发展提供保障。在侗寨的组织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为侗寨旅游带来了很多不变。当地政府先后投入900余万元用于道路的修缮、寨内相关建筑景点的建设、改善当地的通讯照明状况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为当地发放侗族服饰,并远赴贵州黎平显请来老师教授歌舞等。相应的侗寨居民按照政府的要求统一建筑木质房屋结构、穿侗族服饰、积极参加侗族歌舞的学习,迎合政府的相关制度。

旅游社团为侗寨带来了游客,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侗寨村民积极配合“舞台表演”来吸引游客目光,每周末在戏台进行侗族歌舞表演,游客多时增加表演的场次;并建设民俗文化官展示侗族生活劳动工具,并让游客参与当地的茶园采摘活动,体验农家劳作的乐趣;开办农家乐、学做侗族菜,为游客提供休闲与吃饭的场所。旅游社团在认可其侗寨身份的前题下,带来了侗族文化传播的直接“受众”,侗寨对其取悦可见一斑。

三、侗寨“组织过程”的反思

侗寨文化传播构建了侗寨,然而当地由于缺乏侗族文化的根基,其侗族文化传播的“真实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想而知。与此同时,由于侗寨组织过程中对其原有“民族身份”与本土文化的部分否定,也阻碍了原有的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再次,对于外来力量的过分迎合以及相应的利益纠纷,给侗寨居民和谐带来了隐患。

1.侗寨文化传播的表层化与停滞化

民族村寨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民族建筑、习俗、语言、歌舞、规约、信仰等习俗的“文化场”,而侗寨的组建构只停留在建筑、服饰、表演等复制性强的表层文化的层面,对于民族语言、信仰、规约等深层次的文化传播则力不从心。民俗文化馆中劳作工具的简单陈列,不能描绘侗族劳作的生活场景;民族服饰的穿着,不能表达侗族身份的真正认同;民族建筑的搬造,不能解释民族习俗的独特性;民族节日的移植,不能体现侗族的文化内涵。

此外,由于村民没有侗族语言、信仰,只需要行为方式等符合村寨制度,就不会受到组织的制裁,对与侗寨文化的深层次发展也就疏与关心。没有根基的侗寨文化传播也不能实现侗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只能满足旅游表演的需要,是一种工具性的利用。

2.本土民族身份与文化的认同与发展的制约

在侗寨的组织过程中,当地非侗族居民的身份协商与更改,虽然满足了侗寨文化传播的需要,但造成了本土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发展限制。

枫香坡侗族本是土家族与汉族为主的民族构成,其中土家族作为恩施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侗寨组织过程中对于民族身份的更改,模糊了人们对于民族身份的认同,对于与外界交流更频繁的年轻一代来说,这种模糊性更为强烈。

据当侗寨土家族老人回忆,从前当地有陪十姊妹、十弟兄等民俗,现在芭蕉乡其他地方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的丧葬方式。此外,土家族能歌善舞,以前也有唱山歌的表演习俗。但在侗寨的组织过程中,原有的民俗没能得到发展,而是迎合了外来的侗族民俗。模糊了本地民族身份,限制了本地土家族文化的发掘与发展,出现了表现的“民俗”。

3.民族团结村的建设受到限制

侗寨是武陵地区民族团结村的示范村,民俗文化馆的墙上写着“民族团结贵如空气”的大字。在侗寨建设之前,当地土家族与汉族和谐共处,关系融洽。然而在侗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村民兴办农家乐,为争夺客源,相互之间关系发生了变化。商业化气息变的浓厚,以前相互走家串门的场景变成了农家之间的相互排斥等地步。此外,旅游带来的利益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也产生了贫富之间的分化,人们之间的交流来往变少了,民族团结村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侗寨成员的团结是侗寨组织过程得以实施与行动协调的关键因素,没有了团结,侗寨文化的传播也就无从谈起。侗寨组织制度的失效,对于当地的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和谐带来了威胁。

四、对于侗寨文化传播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侗寨的组织过程中,只注重对于侗族文化的浅层次的发掘与移植,其民族文化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侗寨的发展也忽略了本地土家族文化的发掘与传播,让本地文化让位与“移植文化”。此外,村寨组织规约的失效阻碍了侗寨文化的传播,限制了民族团结村寨的发展。

因此,侗寨应该发掘传播本土文化,巩固“民族团结示范村寨”土家族文化作为侗寨组织的宝贵资源,应该从分给予发掘与传播。首先,应恢复原先土家族的民族身份,通过家谱等方式寻根溯源,增强民族身份的认同感。此外,在已有的基础上,恢复或建造土家族建筑物,形成土家族民族区。通过当地土家族老人的回溯,与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发掘例如十姊妹、十兄弟,当地丧葬习俗等民俗习惯,增强土家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于侗寨的形象的建构主要是突出其民族团结的特征,展现侗寨组织中土家族、侗族、汉族相互团结和谐的画面。这样以来,不仅丰富侗寨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为民族团结起到了示范作用。

此外,侗寨应明确其侗族文化传播“前台”的定位,汲取芭蕉乡黄泥塘侗族聚居地的民族文化,展现侗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也可请来这些侗族居民作文化“讲解员”,传播侗族文化。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谢静.组织与传播再建构――后功能主义的组织传播学研究路径分析[J].新闻大学,2012,2.

[3]陈心林.村落旅游的文化表述及其真实性――以鄂西枫香坡侗寨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1.

[4]向丽.对民族村寨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反思――基于湖北省恩施市枫香坡侗寨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作者简介:

唐晓枫(1974.05―),女,湖北建始人,恩施州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

第5篇

全球化概念,当被看作是文化的一种发展趋势以及世界经济推动力的话,就涵盖了包容派“跨文化性”和“跨国界扩展”的理念。当一种文化受到外界影响,它会接纳其中有益的部分,与此同时它也从一个自足的“文化”变成了新的“混合文化体”。众所周知,日本动画产业在全球动画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其包装并推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必本文由收集整理然会涉及到众多文化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有理由相信其是文化混合的代表例证。本文第一部分综述有关全球化,本土化和混合文化的概念,以期为研究打下理论基础。作者引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来分析影片《岁月的童话》的文化内涵。第二部分通过对影片的集中分析探讨其中展现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以及影片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成功创造一种混合文化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 全球化,本土化和混合文化理论

关于媒体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方面跨文化领域学者已多有论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学者普遍关注如何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有效沟通这一问题的研究。

1.全球化理论

在无线通讯,电子商务,大众文化和国际旅游业等的驱动下,全球化被认为是通向“同质化”的一种趋势。皮埃特兹归纳出全球化的三种模式,即:永远相异,聚合,或者新型的“混合文化”(pieterse, 2004)。里兹提出尽管有许多因素使得全球大部分地区变得越来越相似,这些因素并不是不可抗衡的,在某些地区,它们的力量被本土力量弱化甚至改变。

2.本土化理论

全球化与本土化内在地相互依存。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沟通的增强并不意味着将产生一种大同的“世界文化”。因此,世界历史的演进会朝着文化多样化而不是文化同质化的方向发展。

3.混合文化

根据皮埃特兹的观点,全球化的第三种形态是文化的混合化,它是对全球化和本土化因素的整合。在全球化和多种多样的本土现实的整合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独特全新的混合形式,同时这也显示了在文化聚合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可延续的程度加深的多样化而非同质化的趋势。所以,文化混合的过程也是不断产生新的文化实体的过程。

混合文化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全球本土化。事实上,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曾有学者把全球本土化理论视为研究全球化的第四种模式。全球本土化可被定义为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解释,其在不同地区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4.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提出了一套广被引用的文化价值取向模式,可归纳成五种文化价值。

1)个人主义(idv)/集体主义:与重视个人/重视团体取向相当。

2)权力距离(pdi):接受不平等权利分配的程度。

3)不确定性回避(uai): 指情况的模糊性或不可预测行

4)阳刚(mas):刚柔倾向指一个文化的阴阳气质。

5)长期导向(lto):对传统的尊重,履行社会使命。

二、 文化混合——《岁月的童话》例析

动画影片《岁月的童话》讲述了一个27岁,名为妙子的单身东京白领的生活。得到休假机会的妙子为了帮助住在山形县的姐夫家摘红花来到了她从小就向往的乡村,在去往山形的火车上以及住在乡下的几天里她不断地回忆起童年时光,乡下静谧的生活也让她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已及思考生活的意义。

1.本土化描绘

如图所示,在日本,阳刚性是居于第一位的特点,个人主义排名最低。日本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也是高度避免不确定性的文化典型。电影《岁月的童话》里,深入描绘了日本这种传统本土文化。

1)高权利距离

“高权利距离文化中的父母看重子女对其的顺从并表现出专制的态度(hofstede, 1980)”。“子女的顺从性”在电影中得到鲜明反映,例如:一次全家人决定去饭店吃饭,小妙子因为任性拖延以及没穿鞋就跑出去,被父亲不由分说地掴了一巴掌。

2)阳刚性

电影中,妙子的父亲是全家生计的来源,其也代表了大多数日本家庭中的父亲形象,即:永远拥有决策权,严肃,不苟言笑,给人一种距离感。而母亲则是全职照顾孩子和老人。

3)长期导向

长期导向文化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对传统的重视,之前提到的那次场景中,妙子父亲之所以盛怒之下打了她,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妙子没穿鞋就跑出屋子,这在日本传统里相当于没穿衣服就出门,恪守传统的父亲当然不容许自己教育出的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另外,母亲主张妙子穿姐姐的旧衣服体现了长期导向文化的勤俭特点。

由以上这些对电影场景的分析可以得出,正是这些文化维度建构了独特传统的日本文化。

2.全球化描绘

尽管电影刻画的大背景是传统的本土化的日本社会,主创人员通过添加全球化因素使得电影更加的国际化,也更易于被其他文化的人接受。从对故事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电影在勾勒日本社会传统文化的大背景的同时,又塑造了一个高度独立有深刻洞察力同时又具有典型西方观念的女主角。同样可以从霍氏的文化维度理论加以探讨。

1)低权力距离

霍指出,“低权力距离文化中的人们不会轻易接受成规,他们具有不同程度的质疑精神(hofstede, 2001)。”

电影中妙子在学习分数时遇到困难的场景显示出女主角体现出的低权力距离特点,并不像其它同学那样不问原因机械地遵循权威所订立的数学公式,她总是想找出为什么。而在妙子姐姐帮助她时,也总是以高权利距文化中长辈的做法,要求她规规矩矩按照公式做,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最终,由于尚处在萌芽状态的求知好奇心与逻辑思维能力被强制性地压制,数学也就成了妙子永远的“痛”。

2)回避不确定性程度低

影片最后妙子通过回忆少年时代和对当下生活的重新审视,毅然地放弃东京光鲜的白领生活,决定重拾童年梦想,回到乡下开始“心”的生活。这在深处日本高度避免不确定性文化的其他人看来,都是无法理解,反常的偏离正轨的行为。

3)阴柔性程度高

“阴柔性文化中,男女的地位较为平等,人们普遍强调生活质量和服务意识而不是成就感,竞争,与追求物欲”(陈国明,2009)。

影片中,通过妙子的内心独白以及最后母亲问她为什么决定留在乡下生活,妙子的答案很确定“妈妈,我觉得我属于这儿(乡下),在这里我得到了未曾有过的内心的满足感。”妙子的选择清晰显示出一种阴柔文化的特点:“工作是为了生活”而非阳刚文化中“生活是为了工作”。

3.混合文化

通过上文利用霍的文化维度理论对影片的分析可以得出,影片先写实地描绘了传统本土化的日本社会,高权利距离,长期导向,阳刚性,又通过对妙子的刻画,一个具有高度独立精神有深刻洞察力同时又具有典型全球视野的女主角被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了。除此之外,此片的电影配乐也体现了其文化混合的特征,影片中两次应用匈牙利民乐,多次提到英国的披头士乐队,以及改编自英文歌曲又用日语重新演绎的片尾曲,都充分显示了其混合文化特质。

第6篇

引言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跨文化传播,它总是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已成为文化交融及发展的大趋势。从旅游业方面看,民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从它自己的角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印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以其显著的民族和文化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旅游市场,广西武鸣伊岭岩景区就是一个显著的范例。广西壮乡素有“壮乡风景在武鸣,武鸣风景在伊岭”之说,为了更有效地传播、更直观地展示壮族文化,伊岭岩景区被打造成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伊岭岩本身是一个喀斯特溶洞,景色奇丽,素有“地下宫殿”的美誉。伊岭山寨所处的广西武鸣是广西著名的壮乡,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壮族传统文化。因此景区除了奇丽的自然风光外,还对广西壮族的建筑、饮食、生产方式、艺术形式等进行了生动的展示,游客可以通过唢呐迎客、参与对歌、跳竹竿舞、参观酿酒等环节进行参与性强的互动活动,趣味横生,感受深刻。可以说,从民俗旅游景点开发的角度来看,伊岭岩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任何景点都离不开文字的介绍,对于民俗旅游景点来说更是如此。既然民俗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那么它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必须通过其载体:文字来进行解释、传播,包括口头的及书面的。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在全球跨文化传播语境的今天,这些文字资料的译介、传播显得尤其重要。景点资料的全面、恰当与否对民俗旅游景区的存续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大部分景区,相对于开发者对景点硬件建设的重视,其景点资料的完善,特别是译介方面的完善亟待提高,应考虑采用有效的策略。本文以伊岭岩为例,试分析如下。

一、通过回译重现壮族传统文化,提升跨族群传播

对于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跨族群的文化传播是实现国家多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壮族是广西原生的少数民族,为古代百越族群后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们是稻作文明的创始人之一,在冶炼、纺织、文学艺术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现人口发展到1700多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划文字符号,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上,通过与汉族的接触融合,在一千多年前借鉴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古壮字,即土俗字,是一种方块字,历史上曾相当普及,盛行于明清,一直使用到上世纪5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出版社编撰的国内外第一本《古壮字字典》所收古壮字达10700多个,显示了方块壮字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壮族的许多重要典籍和民间艺术作品,如《布洛陀经诗》、《侬智高的故事》《刘三姐》、《百鸟衣》、等都是用这种古壮字记录、编写、整理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壮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有些字笔划过繁,书写不易,五十年代壮族在政府的帮助下创造出以拉丁字母为字母的拼音壮文后,古壮字亦即土俗字逐渐不再使用。

尽管如此,古壮字的发展伴随着壮族社会的发展,是壮族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尽管不再作为活的语言流通,它仍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存在。现在的人们,包括许多壮族人都不知道自己民族曾经创造的文字,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对于像伊岭岩这样的壮族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展示性地向旅游者介绍壮族的重要典籍,如《布洛陀经诗》、《刘三姐》等的文字片段,不仅要有汉语译本,还应有壮文原文版本,或将汉语译本再回译成壮文。这可使旅游者对壮族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民俗旅游不仅仅耽于表面。在这一方面,纳西族对东巴文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可堪借鉴的例子。东巴文是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现只有极少数人掌握,早已不是流通的语言。但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欢迎,加深了人们对纳西文化的了解,实际上起到向外推介、传播纳西族文化的良好作用。

二、注重外译,促进跨国传播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及传播成为研究热点。与其具有天然孪生关系的学科――翻译也受到更多关注。文化传播通常是从强势文化走向弱势文化的,多年来我国翻译界始终处于译入大大多于译出的局面。我国近期提出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旨在使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文化,并发挥其应有的影响。旅游景点,特别是文化旅游景点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其资料的外译显然不容忽视。然而调研显示,除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代表国家形象、受到足够重视的文化景点外,我国大部分旅游景点资料的译介亟待提高。有些景点资料完全没有译文,有译文的也不完善,存在若干问题。首先是缺失的问题,例如,除了景点名、路牌配有译文,其它的介绍都没有译文;其次是翻译过于简略的问题,译文通常少于原文,有的甚至只译出原文的一半左右,碰到难以处理的文化元素则采取略过的态度;再者是外译语种单一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翻译的语种为英语、日语,其它语种比较少见。鉴于此,类似于伊岭岩的民俗旅游景点在对其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颖注意以下问题。

(一)进行多语种译介

在对景点资料进行译介时应注意到语种的多样性。对语种的选择不应该仅仅以该语种客源目前所占比例为决定因素,例如,日语游客多就译成日语,韩国游客多就译成韩语,更应考虑该语种在国际上的使用人数和影响,除英语等大语种外,法语、西班牙语等国际语言应受到充分重视,因为这些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遍及全球较多、较有实力的经济体,覆盖面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这些语言的使用者为目标进行跨文化传播可以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利用恰当有效的媒介

多语种译介会给景点现场资料的陈列带来篇幅的问题,这就促使我们灵活使用媒介,以期有效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如,电子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具有容量大、视听效果好、允许互动等特点,是承载多语种译文十分恰当的媒介。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用心建设多语种网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外语游客在到达景点前和离开景点后,甚至在没有机会到景点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网站远程了解信息,感受文化,对于景区来说是一种事半功倍的传播工具。

三、灵活采用其它形式的立体翻译,实现跨群体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中,跨群体的传播由于不像跨国、跨族群传播那样显眼,有时会受到忽视,然而这方面的传播需求却是很大的。在任何一个文化体中,与主导文化相依相伴的还有许多共生的文化群体。对于那些对语言传播不太敏感或不感兴趣的人群来说,则应该采取更灵活的、非文字语言的传播方式。事实上,在英语中“翻译”一词为“interpretation”,其意义为“诠释”,不仅包括文字语言的转换,也有“表演、演奏、艺术处理”等意,即通过别的符号进行诠释。从宏观的角度看, 一切用于表达、交流的符号系统可以看作是人类的语言。许多人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掌握的工具只是外语,其实,在跨文化交际中,非文字语言的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 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则更不可低估。鉴于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该有大翻译的思想,除文字的翻译转换外,也可使用其它形式的语言符号进行诠释,如舞蹈语言、音乐语言、绘画语言等,这些语言形式有的比文字更抽象,有的比文字更具象,但它们与文字语言相比所具有的共性是,比文字语言更加直观。恰当地使用这些语言可以更好地适应具有不同偏好的受众群体,更好地实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类似于伊岭岩这一类型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景区,除对景区资料进行文字语言的翻译外,还可以立体地运用其它艺术语言就行诠释。以广西桂林的另一民俗旅游景区刘三姐大观园为例,园内有形式丰富的壮族对歌、舞蹈表演及真人实景再现等,直观地展现了原汁原味及经过艺术加工的壮族生产、生活及文艺活动场面,使人们不用通过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也能感受到壮族文化,对某些人群来说效果甚至更好,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一些缺乏场地,或无意采用娱乐元素的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可以采用其它媒介作为文字资料的补充,如进行影像资料的放映,把音乐、舞蹈、绘画移到影像中去。事实证明,有些使用影像放映的文化旅游景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扬州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等。通过对影像资料的观看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结合文字资料的介绍解释,有助于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四、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动画;东乡族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1-02-0097-03

The?Application?and?Communication?of?Ethnic?Cultural?Elements?in?the?Animation?Art? Design, "Little-Known?Dongxiang", for?Example

XU Yuan-yuan, LI Wen-li, SHI Yi-ting, LEI Ting-ting, LU Zeng-lian, MA Xiu-lan(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10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is facing huge impact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ccompanying the slowly disappearing of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imation industry as a fast-growing emerging industry, has huge development space and pot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imation will be abstract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simple and intuitive screen image by its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 through lively activities attracts more and more consumer group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spread of minority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animation desig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innovation way in the process of animation creation.

Key words :minority cultural; animation; the dongxiang nationality

Internet :.cn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先辈们遗留的精神瑰宝,是人们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节。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延续性的特征,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内涵。只有找到人们喜欢的合适的传播形式才能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生活化、大众化,为人们了解和接受。动漫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动漫产业正以其自身强大的优势进入民族文化传播的行列之中。它以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表现风格,在吸引观众兴趣、感染观众情绪以及传播动画内容和思想的真实情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之中,不仅有助于丰富动画题材和内容,更对国家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使用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本土民族文化正被不断地稀释,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人们的关注点发生了转移,导致在动画创作中忽略了自身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运用,少数民族现行的生活习俗正随着世代更替而逐渐消亡。好莱坞动画以及日本动漫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文化市场,使得我国动画电影在内容题材、造型、艺术深度等各方面面临着挑战。很多外国动画作品灵活借鉴中国特色民族元素和题材,将中国神话传说、功夫等特色民族元素融入到动画创作中。把中国民族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包装一新,推广全世界,获得巨额利润,赚取中国人票房,做到了我国动画工作者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这种现象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

2008年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在这部影片中中国传统元素无处不在,从角色造型到场景设计,从道具的使用到背景音乐以及中国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在影片中将中国功夫和大熊猫巧妙的结合是作为影片的一大亮点。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一门传统元素,在影片中却表现的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是中国文化符号的象征,本身具有笨拙、可爱、憨态的特点,动画制作者又赋予它馋嘴好吃的特点,为影片添加了很多笑点,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在中国文化中乌龟向来被看做长寿的象征,拥有者无穷的智慧,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影片中的乌龟大师正是迎合了中国的这种精神理念,他具有超人的智慧、豁达的胸襟、还能未卜先知,任何时候都表现出一幅泰若自然、高深莫测的神态。影片中的五大高手也是一大特色,虎、螳螂、鹤、蛇、猴等形象并不是制作者随意安排的而是结合中国传统武术虎拳、螳螂拳、鹤拳、蛇拳、猴拳特意塑造。这样就把抽象的“中国功夫”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具象化。影片的开场进行了一场“龙斗士”的选拔,“五大高手”所暗含的中国传统武术就潜移默化的进入了观众的头脑,是一种娱乐而不是说教。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宝库丰富,对于动画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的发展潜力,但是动画创作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味的对传统文化样式和表现形式进行照搬照抄,而是应该将传统精神融入现代创作的思维理念,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迎合大众的口味。动画传播不是教条式的说教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人们在轻松娱乐的状态下感受传统文化精神。

二、民族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此同时动画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丰富多彩的、风格各样的动画片大量涌现。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它都是一种传播媒介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动画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特别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博大的文化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觉窗口。因此,在动画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就会使传统文化随着动画的传播而得到扩散。例如动漫作品《郑成功》,它的取材是中国明末福建沿海,民族英雄邓成功的故事。在整个作品中展现着大量的闽南沿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将中国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发挥额淋漓尽致。

大家都知道日本动画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日本动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传统进行创新,像《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红猪》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无不折射着日本传统文化。影片《幽灵公主》中男主人公阿西达卡生活的村落便是取材于日本真实存在的一个民族部落,其主人公的服装造型、生活风俗都体现了现实生活民族的原貌。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把日本民族元素抽象成了各种鬼怪造型,如无脸男、还有光顾油屋泡澡的各种神灵,体现了日本大和民族对神灵的信奉。《龙猫》里的龙猫和煤炭精灵,《幽灵公主》里的树灵精和山神兽,虽然没有太多的对白和复杂的情节却能吸引大量的观众,让世界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更加了解日本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多民族的文化大国,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才形成了如今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拥有丰富的民族题材资源,但现阶段中国动画将少数民族元素运用到动画中创造出经典的较少。一方面很多动画创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各民族宗教、传统文化的不同,无法深入其中领悟文化内涵,盲目的追求形式化,过于刻板。另一方面欧美、日韩等流行元素的轮翻冲击,使年轻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已经产生了距离感。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提炼民族文化之精华,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少数民族元素,如:民族服饰、传统民间音乐、民族传说灵活运用到动画创作中,不仅可以丰富各民族地区的人民娱乐精神需要,而且能够传播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动画短片《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过程

我们的动画短片名为《你不知道的东乡族》用一种简洁、轻松、幽默的方式来介绍东乡人们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在动画短片中我们用一种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东乡族的发展历史、生活习俗、婚嫁礼节。让观众以一种清新愉快的心情走进东乡族,了解东乡族的风土人情。

在《你不知道的东乡族》人物造型制作中人物大多使用较为简练的线条,背景大多使用明度较高的纯色背景,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效果。人物造型在提炼少数民族元素方面主要参照了东乡族的外形特征。男人喜欢戴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但并没有太多讲究,只是花纹会不同。衣服为长袍、男性有腰带。东乡人民的衣服花纹多,但是颜色多为青、蓝色或藏青色。妇女的盖头分黑、绿、白三种颜色,颜色也随着年龄改变,七八岁戴绿盖头,婚后戴黑色盖头,老年戴白色盖头。所以盖头的颜色就是她们身份以及年龄的官方认证。在制作中把人物的五官抽象为点和线,这也是动画具有超越现实性的特征。

东乡族的婚嫁习俗还是具有较多讲究的,画面会以父母高堂而坐来表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男女青年是不得谋面相谈的,大多通过媒人中间传话。画面会用夸张的形式来表现传话过程的复杂和趣味性。结婚后新郎还要到厨房去“偷”一件炊具,象征掌握烹调技术,让新娘心灵手巧。画面将展示一个滑稽蒙面小偷的形象来表现这一习俗。接着画面会展示新娘哭着拉拉面的场景代表第二天晚饭,新娘要下厨擀长面,称“试刀面”。将复杂的传统习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增加了趣味性,更能吸引观众。

我们通过这些诙谐有趣的画面来表现东乡族的风俗习惯、人文风貌,让人们能更好地认识了解东乡族。最重要的一点是短片中出现的情节都是我们熟悉或经历的事物,有参照,并不是虚构的情节。我们采用的是一种有趣的方式,对东乡族进行科普解说,以简洁的画面给人以最直接的传达,动画中还融合了民族说唱,民族方言等元素。短片具有时间短、速度快、语言诙谐有趣等特点,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口味。让他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了解东乡族人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你不知道的东乡族》创作的鲜明特点,这个动画短片并不像传统的动画片一样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套用一个神话传说传达一种理念,而是采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以现代人喜欢的流行文化方式来呈现东乡族人们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朴素醇厚的情深面貌。让更多的人了解东乡族,也为东乡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信息一体化的今天,若要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充分将本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精髓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用创新的演绎方法,再加上巧妙的动画表现技巧,才能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下去。在制作动画时,要充分将文化的传统元素与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对比,而且要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全新的角色与故事,丰富文化产业。只有在继承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将创新性、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才能用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时尚潮流。保留经典,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感觉,从而引发观众的兴趣,使文化、商业达到双赢。若要动画片适应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环境,时代特色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尼・巴音查汗.少数民族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借鉴及应用[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

[2] 张昭阳.动画创作中对民间文化元素的挖掘与创新[J].电影文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