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2 15:14:51
序论:在您撰写光影艺术设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统一性研究
(一)艺术内核的统一性
影视艺术作品实质上是在艺术设计学视阈下,由艺术法则、艺术元素、艺术过程、艺术内容、艺术表现等所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意识实体,在这种意识实体之中,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二者又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才使得观众能够在观影的过程中,以意识中的伪自我参与了艺术中的伪现实,并徜徉于超现实的意识实体幻象之中。光影艺术的内核在于拟真现实幻觉,美术设计的内核在于拟真平面直觉,实际上,从拟真的目的与意义观察,二者具有艺术上的统一性。因此,以艺术设计学视阈而言,二者所拟真的自我意识并非关系型的,在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驱策下的拟真自我意识的陌生化游离,早已摆脱了本体自我意识的关系限制,这种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驱策下的自我意识拟真悬置,仅仅只是光影艺术工作与美术设计工作的一种表象而已,深入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内核,我们看到,二者的统一性恰是开启观众艺术幻境之旅的唯一钥匙。[1]
(二)艺术内聚的统一性
由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艺术内核统一性可见,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具有相同的衍生内核,这一衍生内核均聚焦于拟真目的,在针对拟真目的聚焦过程中,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工作在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都是离散性的,这种离散性表象之所以未能使得影视作品分崩离析,其中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光影艺术工作与美术设计工作均具有艺术设计学的内聚性。并且,由于影视作品原始文本的规约,二者的内聚性无论是从表象上,还是从意象上都必须具有最终的统一性。美术设计的拟真平面直觉与光影艺术的拟真立体幻觉内聚的统一性,最大限度地平滑了整个影视艺术时空的陌生性,以至于令观众在这种拟真直觉与拟真幻觉的潜意识驱动及牵引之下,已经意识不到现实时空的背反,由此可见,这种深度融合的时空幻像技巧,已经成为了营造隐喻世界、艺术世界、幻像世界,并打通视觉知觉的唯一钥匙。例如,在《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中,即以后现代的光影艺术技法与美术设计的艺术内聚进行了多元化、多层次化、多时空化的剪切拼贴,从而形成了一种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高度统一性表达。
(三)艺术内涵统一性
从学界视角而言,艺术设计学是技术、艺术、设计术三者有机融通的一门新兴实用学科,而沟通三者,使其得以有机融通的关键要务则在于为艺术作品确立由艺术规训的,由设计术规约的,由技术规范的趋于完美的统一内涵。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实质上是一种基于陌生视觉氛围营造的异化认同,显然,这种异化认同,不同于现实镜像,因此,如何令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至于产生现实排斥就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这一关键要素与现代视觉效果技术的约束下,无论是光影艺术,还是美术设计都着力侧重于艺术内涵的塑造。并且,二者的塑造在其形而上的意义上而言亦必然具有统一性。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现代视觉效果的促成之下的艺术内涵的统一性,事实上已经由其震撼的视觉冲击性,与其强烈的艺术设计性,而成为打开影视艺术由现实而象征,由象征而意象的唯一钥匙。
二、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融合性研究
(一)动态与动感的融合性
艺术设计学由于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所渗透于其中,影响于其中的其他学科因素较多,同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融情况亦较为复杂,既往的研究过多地聚焦于艺术设计学的静态性,因此,本节内容将主要针对艺术设计学的动态性加以研究。从影视艺术的动态性与动感性视角而言,一方面,影视艺术的动态性为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提出了动线与动势以及动作与动作设计等方面的较高的艺术设计学要求;另一方面,影视艺术的动感性则为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提出了以动线与动势所曳引着的,以形体动作与动作设计元素表现出来的形诸于艺术设计学规律、规训、规范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影视艺术的动态性与动感性的双重要求之下,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必然会在影视艺术场域内最终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观照、相互融合。例如,在《失业生》一片中,我们看到在表现男女主角浪漫爱情的场景中,即以独运匠心用美术设计进行了巧妙的设计,而光影的运用更是绝妙,无论是男主角手中的灯光,还是映照着男女主角的灯光等,都与美术设计达到了相映成趣的动态与动感的融合性。
(二)动线与动势的融合性
在影视艺术作品之中,光影艺术的动态拟真,与美术设计的静态拟真等都是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动线与动势所带来的由视觉感官对人体各感应机能所产生的运动效应刺激,恰是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动作片的关键原因所在。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动线与动势方面也存在着较为强烈的融合性,这种融合性表现为以轨迹的显性或隐性诱导,为关键要素或关键路径的艺术设计学行为,在视觉梯度、视觉位移、视觉透视、视觉消隐等作用之下,形成一种艺术驱策之下的动线与动势的艺术化心理诱导。在更高阶的影视艺术研究过程中,这种动线与动势显然是表现影视作品张力的不可或缺之物,事实上,并非所有导演都能较好地将这种技巧在影视艺术作品之中运用自如。拙劣的动线与动势显然有损于整部影视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而恰到好处、张力十足、灵动的动线与动势则足以征服世界上最挑剔观众的视觉与心灵。
(三)动作与设计的融合性
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中的动线与动势,为进一步建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中的动作,提供了必需的建构基础与动作行为指引,在这种动作行为指引之下,所塑造出来的影视艺术作品,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在视觉应激感应下,可以快速地做出“不动而动”的动作感应效应。而能够产生这种动作感应效应的,不仅包括外物的运动,而且亦包括外物运动过程中的暂态静画的情景交融。显然,外物的运动过程需要光影艺术在艺术设计下,以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节奏、运动幅度、运动方向等加以表现,而运动过程中的暂态静画则需要以美术设计的图形、色彩、色块、色界、线条、形状、曲直、色度等加以表现,而一旦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艺术设计的融合之下相辅相成,则美轮美奂的影视艺术作品画面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动作的融合性在现代视觉效果技术的介入之下表现得愈加明显,所有的光影艺术动作的雏形,都需要首先建构于美术设计的运动架构之中,由此可见,影视艺术的先进技术反而更依赖于美术设计与光影艺术,以及二者的深度融合。
三、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超文本皈依性研究
(一)超文本性
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统一性与融合性,分别为影视艺术作品的艺术设计学视阈提供了“共同”与“共通”的艺术性观照。诚然,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同样均为美的造型魔法,而现代视觉效果对影视艺术的支柱性支撑,更使得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这两种造型魔法,在视觉效果的牵曳之下,开始越来越多地融冶于一炉。美术设计与光影艺术相互之间的愈加紧密的协作性,亦更使得二者之间快速地形成了较强的融合性。而正因如此,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物质性工作成果,才能够最终在影视作品之中,集中地表现为视觉上与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事实上,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融合及其为观众所带来的视觉意义上的不可分割性,在艺术设计学的视阈之下,二者深度融合的影视艺术已经一体两面地完形为一种“诞于文本、衍于现实、成于艺术”的超越了原始文本的艺术设计学皈依。
(二)超现实性
在艺术化超越文本的同时,亦以其艺术性而进一步衍化为一种超越现实性与昭示现实性。客观现实的三维空间,以及客观现实与艺术意象的二元对立鸿沟,为观众更加深刻理解影视艺术作品,与更加沉浸感受影视艺术作品带来了隔阂。而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完成瞬时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光影闪现,而且亦能够完成现实、象征、想象的三维光影展现。突破时空体系三维与突破拉康体系三维,恰恰是影视艺术学界自始至终将一力追求的艺术自由王国的极致境界,这种极致境界在艺术设计学视阈下则表现为一种经过概括了的超现实性。影视艺术作品不应像一堵墙一样碍事地挡在观众审美意识对象的客观现实与艺术意象之间,而应如灵魂使者一般,既不知不觉又自然而然地将观众迎入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所一体建构的,艺术设计学视阈下的灵魂殿堂。[2]
(三)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殊途同归性
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经历了超文本性与超现实性进阶过程之后,已经分别由艺术皈依与艺术自由实现了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学意义上的艺术升华,艺术设计学所研究的其实就是一种对于拉康三维世界中的底层实在界的一种想象式超越,这种想象式超越的结晶,最终表现为一种观众观影之后大脑中的意象反映。正面或者直接描述实在界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视觉建构所形成的视觉规训,与传递视觉感受的以艺术化表达的光影艺术表现。由此可见,影视艺术中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显然最终是殊途同归的。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超越文本的一种超文本存在,其中的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在不同象限的深度融合性,及其在超文本意义上的皈依性,最终汇聚成为同一象限的殊途同归,这种殊途同归性不仅符合艺术设计学在其视阈下的规训,而且更加符合影视艺术于艺术视域下的规范。
四、结语
美术设计的拟真直觉与光影艺术的拟真幻觉,在艺术设计学的影视艺术视域时空之中,以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共同共通的塑造审美的魔法,为观众谱写了一幕幕美术设计拟真直觉“静中有动”,光影艺术拟真幻觉“动中有静”的二者深度融合所造就的活态艺术范式,这种活态艺术范式以其光影艺术性与美术设计艺术性而不断地定格于全球数以亿计观众的脑海之中,并由艺术幻觉与艺术直觉对观众的现实视觉与现实知觉进行了潜意识的规训。同时,光影艺术与美术设计,二者也在统一性、融合性、皈依性的过程中实现了艺术设计学之于影视艺术的最终完形。
参考文献:
[1]杨晓飞.我国电影美术设计要素及观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143-144.
【关键字】现代化景观设计;光影艺术;应用
作为现代化景观设计中表现视觉效果的重要设计元素,光影艺术的应用已成为表现设计者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并且将会作为重要的设计手段,在整个设计中对其景观形态、功能的表现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光是一切形、影、色的根源,影随光而生。光影存在于景观设计中,使景观的整体设计更富有美感和层次感,从而烘托出整体景观设计所表达出的氛围和意境。
1 光影艺术应用下的景观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是现代化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表达内容,而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如果没有光影的存在,那么色彩的美感也会随之消失。由此可见,光影艺术在整个景观设计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光影具有时间性,是不断变换的,当光影表现得强烈时,可以使人们感觉到阳光明媚;而光影表现得微弱即是阴雨天气的表现。将光影运动的自然因素运用于设计中,并随着光影变化进行相应的色彩设计,使得景观的整体设计富有生气,更体现出现代化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是景观整体设计的灵魂所在。因此,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进行色彩设计,并使色彩设计呈现出丰富的光影变化,是实现景观设计具有设计灵魂的重要方法。
由于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认可都是从心理层次上感受的,因此在光影艺术和色彩设计的实际运用中,需要设计者从人类心理层次上来进行分析和考虑。如果为了调整色彩设计的协调性,简单的增加蓝色和茶色玻璃的使用量,不但不能保证设计中采光功能需求的科学合理性,而且单一色彩的生活环境并不利于人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而长期处于强烈的、刺激性的光色效果中,会导致人们的情绪也会受到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结合实际情况,光影艺术和色彩设计的结合运用,在营造一个精神上的境界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置身其中的人们的身心健康,结合对现代化景观设计相关要求的正确分析,以决定光影艺术和色彩设计的正确运用方式,从而使得光影艺术和色彩设计的魅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光影艺术应用下的景观建筑设计
由于景观建筑设计是一种具有功能性的实用性艺术,因此关于现代化景观建筑设计应用光影艺术,需要寻求光影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首先,光影艺术的应用柔化了现代化景观设计中建筑的刚性线条,使建筑通过建筑的投影与园林景观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景观建筑的自然灵动。
其次,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光影艺术应用于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景观建筑设计中最基本材料的采用。不论在白天还是室内的灯光下,光影可以随时改变景观建筑的形态。许多的经典建筑只要感受到光影的丰富变化,用以形容它的词汇也会随之变得有所不同,光影可以使建筑存在的每一个瞬间变成永恒。
其中,在努维勒的建筑设计中,光影的感染力是其建筑设计中所表现的最基本的内容,在阿拉伯世界中心、南特法院等建筑中也借用光影来提升建筑物的表现力。
2)景观建筑设计中立体感的塑造。光影的存在使得景观建筑设计中产生光明和黑暗两面,由于光明和黑暗的存在,从而体现出了建筑设计的立体感。但是,当光影的强度不适当时,建筑的立体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就会降低景观建筑设计的美感。
例如,玻璃、抛光金属和石材等材料的应用,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可以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从而振奋人的精神;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光的污染,加重人们的视觉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一些表面未经加工的、没有光的直接反射的材料,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其表现出来的色彩更加柔和真实。
三、景观建筑设计中空间效果的强化。光影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表现和调整设计空间的同时,也可以创造相应的空间。这是因为光影强弱虚实的特征会改变景观建筑设计的空间尺度,使其空间的比例与形状在视觉上和感觉上发生了变化。由于在光影表现强的地方,视觉感清晰;而在光影表现弱的地方,视觉感模糊,从而形成了景观建筑设计空间的层次感,以强化其空间效果的表达力度。
3 光影艺术应用下的景观造型设计
现代化景观设计中的造型设计的实质就是一种空间艺术设计,其应用范围大到整个城市的空间规划,小到一个景观装置小品的设计。在景观造型设计中,光影就是会对人的视觉和心理造成影响、并构成相应空间的非物质因素。
其中,光影艺术在景观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的塑造上。物体相关形象的视觉效果不但可以通过光影的强弱和明暗来调节,而且光影还可以改变物体原有的肌理,以实现景观造型设计中不同视觉形象的塑造。
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光影会赋予景观造型设计丰富、动态的构图,其相应的动态光形与影子会在景观空隙、排列组合、凹凸等造型下表达出来,同时光影图形的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其位置、形状及明暗程度,光影的频繁多样的变化使得景观造型设计富有生命力。
2)空间的构建上。光影艺术在空间的构造上的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光影能塑造空间感知的深度、创造虚空间等。其中,光影形成的虚空间,在虚空间中应用的光影艺术则是一种实与虚、显与隐的表现形式。原本静止的空间由于光影的存在而富有动感和生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视光影为景观空间造型设计的灵魂。
而在景观造型的实际设计中,设计者应当着重于空间设计所表现出来的多重感受的考虑,以通过景观的空间造型设计来引发人们思考。例如,在光线的作用下,玻璃、镜面不锈钢等材质的景观造型设计,由于周围空间环境的投影可以变幻的映射出来,形成相应的虚空间,以实现空间上的思维发散。
3)意境的营造上。在现代化景观设计中,意境和氛围的表达大多需要借助于鲜明的质感,而这种质感和艺术效果都可以通过光影的设计手段来得以体现。
对侧重于精神体验的空间来说,光影艺术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强化人们对空间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因此,在景观造型设计中意境的营造上,还可以运用虚复空间的特殊方法来增加空间的深、广度,以扩展空间的视觉感受,同时以丰富的空间变化来创造静态空间的动势,最终强化景观造型设计的丰富美感。
4 小结
现代化景观设计的发展更趋向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光影艺术作为重要的设计手段,需要基于环境、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使设计具备现实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实现现代化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瑞清,赵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色彩表达[A].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12):5(4).
[关键词]影视艺术 光效设计 表现作用 环境气氛
“光是一种最重要的东西,它给你一种世界观。它造就你并改变你。……光会改变我们的身体,改变皮肤的颜色和血压。影响眼睛,甚至会决定我们理解世界的方法,光,它是力和能量。”造型艺术的任务都是运用自己独有的特定手段描绘光照条件下具体对象的可视因素,特别是显示对象的特殊属性或具有审美价值的可视性。在影视造型中,光的设计运用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光有自己的特性、变化规律及结构特点,把它的特定存在变成艺术手段和语言的关键在于掌握它的特点、变化规律及变化中的特定形态。捕捉住在光照中蕴含的审美因素,这一切都存在于光自身之中。本文就对灯光在影视艺术的作用、表现方法展开初步探讨。
一、利用灯光进行造型工作
摄影的造型任务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就是要表现对象的形、质、色、动、空间与时间。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是:影视造型不仅仅用线条和色彩,还要利用光线。光线在影视造型中的作用是影视所独有的,并且还要表现在一定光线照明条件下的对象在运动中占有的空间和时间,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时间转换只能用光线来表达。不同的照明条件可使被摄对象的形、体、质和色产生各种不同的变化:侧光可表现对象的立体感和质感,逆光可表现对象的轮廓形态,而平光照明可以还原对象的固有色,但画面显得平淡,没有明暗层次的变化。利用光线还可以使美术设计的二维平面空间表现成为三维空间,只有通过对光线的分布、明暗对比以及色光的运用,才能利用空气的透视效果来表达三维空间。
二、利用灯光表意
利用光线的明、暗、投影及阴影,可使对象或显或隐,在同一场面或者同一个镜头画面内达到被摄对象的主、次位置的转换。光线的明暗、光影的虚实构成的轻重感是构图的重要因素,它对画面起平衡、呼应作用。影视是通过分切拍摄来组接成连续叙述的,在连接、过渡、转场中。利用光线处理可创造出连续、过渡、对比、呼应、反复甚至引起联想的艺术作用。通过光效的明暗变化,在画面中还能产生节奏感。
“用光线参与叙事与表意”是影视摄影灯光艺术中的最基本理念之一,它的核心是用光线来创作影像并“讲述”故事,表现时空、情绪、人物性格、主题、节奏和其他无法言传的东西。创造摄影影像的关键是光的结构和组织,它传递着影片的信息、形象、气氛、情绪、态度和意义。一方面,由于时空是影视叙事的基本载体。摄影光线也将成为影视叙事和表意的视觉化语言,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表达影视时空的组成、变化和运动,使观众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流逝、倒流、断裂及重新聚合:另一方面。光线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可以刻画人物的气质和性格,还可以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动力。
三、光效创造环境气氛
光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就是一种时空。现实环境中的日夜、阴晴、雨雾中的光照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采用不同的光效。创造特定气氛,完成叙事、抒情、表意的任务是一切艺术创作最常用的方法。而用光线效果建构表情达意的戏剧气氛,则是影视的长处,更是灯光师得天独厚的艺术表现手段。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空间,同样的人物,但在剧情内容发展的不同阶段,可用不同的光线烘托不同的环境气氛,给观众以不同的心理情绪,进而完成叙事、表达剧情内容。在影片《现代启示录》中,以“慰问”和“夜战”两场戏为例。同样是夜景,但用不同的光效营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气氛。慰问:河面上一片通明。灯光五彩缤纷。营造得像仙境一般,水上舞台,迷人的演出,使人忘了这里是战场:相反,夜战:火光冲天,时而明亮时而暗红的炮火将整个河面和两岸笼在一种阴森恐怖之中,这里成了人间地狱,一切处于疯狂之中,叫喊声、枪炮声响成一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完全是用光线营造出来的。而这两场戏恰恰是越南战场的最为真实的写照。
四、光线表现时空
关键词:光线;艺术摄影;艺术造型;神秘感
1 摄影艺术
摄影是一种通过镜头来表现真实的艺术媒介,而这也是摄影独具的技术特征,单从这一点来看,摄影媒介自身并不能诠释自己,正因为如此,这种艺术介质一直对我们对摄影的印象起着决定性作用。媒介促成了摄影自身的“真实性”,并通过照片的方式折射与表现出来。[1]在我们日常看到的照片中,真实性是显而易见的,照片是一种可接受的视觉与构建真实的形式,摄影师用照片诠释着真实的含义,同时,摄影也强烈的表现出先要看到真实的强烈欲望,照片是影像中真实的具体表现,迄今为止,摄影摄像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在其所涉及的领域进行持续与分化。摄影摄像同时还具有历史的、文化的、美学极其认知等的内涵,照片的真实用摄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向受众呈现出异样的,互相排斥或吸引的形式―科学的或是艺术的、集锦的或是纪实的、数字的或是模拟的图片。
摄影的真实性原理构成了摄影本身的反身与参照的特质,而摄影的本质特征,引用哲学家希拉的话,就是摄影在于构建事物的真实模式的产生与传播的过程当中,所以,事物真实与否的可解释的方式最终要通过图片的形式进行加强,进而像受众传播,摄影历史其实就是对事物可视性及其真实性的历史积淀,它想法设法把塔尔博所称摄影为“自然之笔”的客观性与日常外在的主观性结合起来,照片是记录历史的真实写照,在摄影历史上,摄影不仅是对真实的诠释,也是一种客观的认知态度,同时这也是摄影所独有的魅力所在。即使摄影的记录的历史时代已经消亡,但当时记录的照片却能带给后人一种可视的真实。
2 光线对生活与拍摄的影响
2.1 光线影响拍摄的整体效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所看到的一个物体本身的亮度,都是有照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和物体本身的反射能力所决定的,例如一根黑色天鹅毛,尽管它自身的反光能力非常弱,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强烈的光线下面,天鹅毛的亮光值就会远远高于在弱光下白纸的亮光值。事实证明,拍摄对象在不同的光线中,就会呈现不同的亮度,正是因为这种主客观光线的强烈影响,所拍摄的对象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在拍摄时,亮度值会因为某种或者极小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说,亮度值直接影响着拍摄对象的整体效果,亮度值是相对产生的。
2.2 光线在摄影中季节变化
众所周知,太阳从早晨的日出至傍晚的日落,一朝一夕,一分一秒都在发生着位置的变化,所以,照射在被拍摄物体上的光线也会随着阳光位置的移动而发生着角度的改变,由于角度的改变,被拍摄物体表面的阴影均衡与质感都会因为光线的移动而发生整体的变化。一般而言,拍摄物体的最佳采光角度为被拍摄物体上方四十五度左右,时间段大约在10点~14点左右,由于同样用的是测光,选择的角度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阴影就会不同,高角度阴影较短,而低角度则阴影较长,对光时角度的选择一定要谨慎,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同样的光线在一天中只有一次,这就需要拍摄者对不同的气候、环境、时间、方向、季节和角度,甚至拍摄体在摄像机中所呈现出的画面情绪效果等微妙的变化加以仔细观察与研究,以便能更好地运用光线来表现构思与主题。
2.3 光线的软硬区分
如果从光质上区分光线,光线则可以分为“软光”和“硬光”。所谓“硬光”,就是平时所说的直射光,通常是指在没有其他遮挡物体或者云彩的情况下的太阳光,或者是人造光,如闪光灯、照明灯、探测灯等,被摄体在直射光线的照明下,阴影部分和受光部分的反差较大,阴影浓重而亮部清晰,画面的反差非常强烈,立体感极强。相反,对于另外一些被拍摄体,例如花瓣、肌肤等等,当明暗度相差太大时,就会给人一种很粗糙的感觉。直射的闪光灯在拍摄时,通常会拍下拍摄者的夸张的黑影,使画面缺乏美感,过于生硬。所谓“软光”,就是一种不会产生柔和的、明显投影的光线,例如被云彩遮挡太阳的或者是阴天时的光线。通过柔光纸投射的光或者反光板反射的光也都属于柔光。因为光线既不是直射,又不能从同一个方向反射到物体上,所以拍摄时阴影很淡,反差小,影调的对比度也比较柔和,像有云彩遮挡的太阳,散射光与直射光混合的能见度较高的阴天,都被认为是最佳“拍照天”。
2.4 摄影大师世界里的光线变化
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对光线的要求和处理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诠释和理解,他们深谙光线的特质,深知光线的效果能直接影响到受众对生活的感受。摄影师的作品中通常会用光影结合的效果来创造与表达情绪情节的气氛,这样创造出的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及表现力。光线给照片带来了生命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魅力,带给人一种诗歌般深远的意境和音乐般优美的旋律。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的《约塞米提山谷的雷暴雪》曾倾倒无数人:浓密的云层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中景为陡峭的山岗岩石与森林,禁不住让人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更绝的是光与影的层层递进,更加强了暴雨前的阴郁气氛。[2]近景则是照射在大杉树上的一抹阳光,构成壮丽山河乐曲中的最强音,就像进入一种神奇的境界,耳边是一首庄严雄伟的交响乐曲。这就是对亚当斯摄影艺术风格最完美的诠释与体现,也是亚当斯毕生积蓄和酝酿的成果。亚当斯会经常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用心去观察山巅上风云的变幻和峡谷中丛林的光影推移,这些微妙的变化都被他尽收眼底,最终构成他那令人赞叹不已的完美画面,而这种境界,不是任一个缺乏创造准备甚至缺乏艺术修养的人就能达到的。
3 光在摄影中的照明表现
光是一个可以被人的眼睛感受得到的,电磁辐射中很窄的波段,人们对可见光通常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而言,可见光谱包含波长在400 mμ~700 mμ之间的光,人的眼睛也仅仅能看到400 mμ~700 mμ之内的颜色,因为只有在很小的范围之内的光能,才能刺激眼睛中的视椎神经。因为光是以直线的方式传播的,所以在有阳光的白天或者在有月亮的夜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没有光就没有颜色,青椒之所以在灯光的照射下变成人们眼中所见的绿色,是在光线中,青椒相应的波长被显现出来,所以被摄体只有在正确拍摄中才能形成色、质感、层次等物体的正确还原,且达到人们眼中的完美视觉效果,这也是在摄影过程中要求摄影师对光线正确运用的根本要求。
在物体还原的过程中,光源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灯光与日光在性能、色温等方面的不同,灯光的色温只为三千二百千瓦,而日光的色温则为五千四百千瓦,所以在日光与灯光的照射下,物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例如,人们在日光下看到红色的物质为鲜红色,而把它放在灯光下则为紫色,这就是由于光源不同,所以色泽的还原度也就不同。由此可见,摄影的灵魂就是光,没有光,摄影的艺术感和质感就无从谈起,只有正视光线,把握好光线的变化及规律,摸透光线在摄影中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最后在摄影创作中熟练的运用,才能使其成为你拍摄时得心应手的“好帮手”。
4 艺术摄影中光的效应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短短两句诗,就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勾勒出一幅光与影的画面,李白、明月、影子让读者“一眼明了”的同时又如临其境,而这种意境来自诗人李白的孤寂和豪情,来自人、月、影的映衬,同时也来自明月与人间光影的陪衬与对比。
实世间的光与影就像是一对双胞胎、一对舞者,他们几乎每天形影不离、相依相伴,从白天到黑夜,从早晨到黄昏,影子随着光的存在而存在,像逆光的剪影、水中的倒影、日光的投影、镜面的反射影等等,哪里有光,哪里就有影子的生成。然而光在现实中的表现又太过于现实,从而在人们的脑中往往形成一种荒诞的想象与梦境,在这种情况下,光与影就成了一种作怪的手段,光是元凶,影子则是帮凶,它们的完美组合不断的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搅乱了人们对真实事物的正确判断,这时候,光与影也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种感觉,成了人们形影单只,超然物外的一种独到感受,因此就有了“对影成三人”的情节体验。
摄影师戚万鹏说:“摄影大师其实都是光影大师”、“摄影本身就是通过视觉和内心的光影进行作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光与影在拍摄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孤注一掷”,就像断臂后的维纳斯带给世人的那种另类的感觉,正因为维纳斯断了手臂,才更让她有不一样的美丽,并留给人以无限的、丰富的想象空间。[3]
5 摄影创作中光的艺术表现
摄影艺术的视觉形象是借助于光与影的变化通过记录真实在二维平面上产生的,摄影师通过画面来传达自身的体验、情感和理念等,从美学领域来说,意境是一种标志性的艺术审美体验,而审美意境是中国人自我审美意识的自觉体现,是具有历史标示的,而艺术的实践经验向我们证实:摄影、绘画等一系列的造型艺术都可以创造意境,作为艺术本体,意境已经深入到各个艺术作品当中,逐渐成为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内在结构和唯美意蕴,[4]而在各类艺术中都有其独到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规律。
光,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它能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身边的林林总总,同时也让摄影成为一种现实,有些光线是用肉眼看不到的,也有一些光线能被人的眼睛感知出来,这些都与摄影紧密相连,这类光线叫做“可见光线”,不同波长的光波组成不同的光线,而每个波长组成的可见光谱都会显现出一种另类的色彩,这一原理推动着我们去探究外界的视觉感观意义,摄像师通过光形成了自身的艺术造型,并决定了图片的表达效果,也由于光的原因,摄影师与摄影师之间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其实光的形式是可以被外界所控制的,例如作品《 不安全的生活 》中,一个小女孩的周围和内侧都打上了白色聚光灯,代表着某种邪恶的力量,它在告诉人们,小女孩在这种阴郁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不是对生活的憧憬和快乐,而是生命中某种危险的东西。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范围,比摄像机所记录的范围要广泛的多,人的视觉系统可接受动态范围为1000000:1,这一范围可以让人在黑夜和白天能看到白纸上的黑字,只有在光源照射下,摄影所使用的感光材料才能发生化学变化。光线既能照亮物体,还能传递被拍摄物体的信息,起着承接的重要作用,就像被摄体的形状、色彩、数量、体积、明暗配置等都可以通过光线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6 如何在摄影中正确的运用光
摄影过程中的光感材料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通过光源才能进行。在摄影过程中光线的作用不仅仅只是用来为被摄体照明,它还有传递被摄物体信息的重要能力,所以,光线在拍摄中起着媒介与桥梁的重要作用。比如,被拍摄物体的体积、数量、质感、形状、色彩、空间深度感及形状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被拍摄物体的画面气氛、层次、敏感配置等等多方面,都要通过光线的配合才能完美的变现出被拍摄物体的艺术性。因此,拍摄者不能仅仅从物体的表象去观察光线,而要从更深入的构思中巧妙的运用光线,拍摄同一个物体时,不同角度的采光,拍摄出的作品会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熟练的掌握对光的感觉和在拍摄过程中光与影的效应,培养对光影和光感的敏感度,善于运用,是每个摄影师都应有的本能,画家描绘惟妙惟肖的物体靠的是手中熟练的画笔,而摄影者拍摄物体则是要灵活运用大自然赐予的光线。所以说,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过程需要光,变现事物的艺术本质也需要光,正确熟练的认识和运用光线,把握好光线的变化规律和它带给人们独到的艺术效果,在艺术摄影的创作当中有效的去研究和运用,这样才能达到惜光如金、用光如神的最高境界。[5]
光在艺术摄影和艺术造型的表现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摄影的灵魂。摄影技术需要光,要想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更离不开光,只有调到和利用好光。摄影的创意才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在日常的摄影中,摄影师通常要通过光与影来传播媒介。通过光线的结合来达到更好的艺术造型效果,有了光的存在,摄影作品就很容易表达出摄影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能够渲染出周围的环境与气氛。有光才会有影,用光这一媒介将光线下不同的影子渲染出来,摄影作品就会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意境和风格。就像两件相似的东西,运用不同的光线效果,相似性也就消失殆尽,当摄影作品中的光线、位置等与受众的思维意识同构,则创作出的摄影作品就会带给人以敬畏和无法言说的神秘感。
拍摄作品中的用光问题是灵活多样、千变万化的,摄影艺术是光和影的艺术的结合体,而光又是摄影的灵魂,中国的很多优秀的风水摄影师就是了解和掌握专业摄影技巧的同时,又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修养,才拍摄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影视艺术的创作根基是摄影技术,而摄影技术的更新又推动着更多创新理念的变化,新理念的变化又推动者各种艺术作品的变革,技术和艺术结伴而行”[6]我们通常说的艺术修养包括:绘画、文学、色彩学、光学等功底,所以要了解摄影的真正内涵,还要进行明暗的变化和对比,以及带给受众的心理感受等。因此,我们在拍摄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有明确的构思、还要调动光的造型运用以及造型意识,用抽象形式表现客观映像,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更加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自然之笔(Pencil of Nature)[M].1844:256257.
[2]谢汉俊(A).亚当斯论摄影[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9:49.
[3]王飞.创意摄影之光影篇[J].拍摄创意聊吧,2009(03):130135.
[4]. 新闻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02):7879.
锐度
对于风光摄影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镜头性能参数便是它的锐度。风光摄影需要表现大量的细节,而且照片最终的放大尺寸通常比其他题材照片要大,这些都需要依赖于镜头的高锐度来实现。就提高最终影像的锐度而言,不能仅仅将关注点放在胶片乳剂的颗粒度或是数码相机的总像素数上,还应该关注相机镜头的锐度,如果单单因为镜头的锐度不高,也会使最终影像出现成像质量不佳的情况。如果你希望镜头在整个画面中所有的位置(从中心到边缘)或是在镜头的任何焦段上都有稳定的锐度表现,那你就必须选择高端镜头。另外在具体的拍摄中,为了保证拍摄影像的锐度,摄影师应该尽可能使用三脚架、豆袋或是其他稳定装置来保持相机在拍摄时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得到清晰的画面。对于一只变焦镜头来说,摄影师除了关注镜头的变焦比以及镜头的最广端、最长端的焦距大小之外,还要注意镜头在不同焦距段的锐度表现,往往一只变焦镜头在不同焦段的锐度表现并不一致。
对于通过相机特定画幅的影像感应器所获得的影像,如果使用不同的后期影像处理算法进行处理,最终所获得影像的锐度往往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两台数码相机在相同分辨率下的成像锐度进行比较,就必须以其拍摄的RAW文件作为比对的基础。即使这样,由于影像处理期算法的不同,这种比对的结果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变形
变形是选择风光摄影镜头时需要留意的第二个技术因素。理想的风光摄影镜头的变形应该很小,也就是说画面中直线永远是直线,不论它是在画面的正中央横穿画面,还是在画面的左右边缘或者上下边缘。就一只风光摄影镜头而言,你可以通过拍摄一个长方形的物体来检测它的变形大小,比如拍摄报纸、杂志、砖块等,在拍摄构图时让被拍摄对象基本充满画面,在最终拍摄的画面中通常查看靠近画面边缘的线条的弯曲程度,就可以粗略判别镜头成像的变形大小。
对于镜头的变形可以在Adobe Photoshop CS2以上版本中通过后期处理进行校正。这一处理具体是通过专用镜头校正滤镜(Lens Correction filter)在RGB色彩模式下对图像来进行处理的。在这种调整中,除了调整水平和垂直的透视变形,还可以调整图像的色差和暗角。
反差和色彩
一只风光摄影镜头具有很好的反差往往得益于镜头的设计、组件和镜头镜片表面的镀膜。每一个镜片与空气的接触面都会反射光线,有些镜头,尤其是变焦镜头,因为具有很多个镜片,进入镜头的光线与空气接触的面多,相应对于光线的反射也很多。由于接触面的这种光线反射,镜头在成像过程中除了会产生很多光线损失,而且进入镜头的光线在镜头内部的反射还会形成眩光和鬼影。
现代高端镜头通过多层镀膜技术大大提高了镜头光线的穿透能力,减少光线的损失,并且使镜头在成像中眩光和鬼影形成的机会大大降低。比如佳能的SWC(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镀膜技术、尼康的NCC(Nano Crystal Coating)镀膜技术、腾龙的BBAR(Broad-Band Anti Reflection,宽频带抗反射多层镀膜)镀膜技术,这些技术均采用了纳米级的材料,对于反光、眩光和鬼影都能够进行非常有效的控制。另外,镜头厂商还推出了镜头内壁植绒技术,大大降低了镜头内部产生反光和鬼影的可能。
像场覆盖范围与暗角
如果你在风光摄影中经常使用滤镜,那么像场覆盖范围将是一项需要特别留意的技术因素,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所拍摄画面是否会出现暗角现象。这一因素在使用广角镜头时更为明显,摄影师应该尽可能选择并使用边框比较薄的滤镜,尽可能避免出现暗角或是将暗角降低到最低限度。如果摄影师使用的是数码相机,可以在RAW格式文件的转换软件中对于暗角进行一定程度的后期调整,一些相机甚至在相机内部便可进行调整,使用此类相机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消除掉画面中的暗角。
一些品牌的机身上具有针对不同型号镜头的暗角进行校正的设置功能。只要在这些机身上启动相关镜头的暗角校正功能,就可以拍摄后直接在相机内部完成所拍摄照片的暗角校正。
最大光圈
最大光圈对于风光摄影来说并不重要。通常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要比普通镜头要贵很多,而且体积很大,价格不菲。如果你是驾车进行风光摄影,那么携带大光圈大口径镜头并不是什么问题。有些风光摄影师使用的就是大光圈、大个头、成像质量很好的专业镜头。对于以步当车的摄影师来说,即使使用的是普通镜头,在收缩1-2挡光圈之后,也可获得满意的镜头分辨率,并能保证最终获得清晰的影像。对于某些品牌少数型号的镜头,只有在镜头最大光圈收缩3级之后才可以获得最佳的镜头分辨率。
球差
平行的光线在经过镜头球形镜片的边缘和中心之后,最后光线的汇聚点会落在不同的平面上,光线的汇聚点往往与镜头的焦平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在广角镜头和广角变焦镜头中,这种球差会非常明显。摄影师在使用这类镜头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降低镜头的球差,但是画面的景深同时也会被增大。镜头生产厂商通常会使用非球面镜片(Aspherical Lens),也就是镜片中央与边缘的曲率不同的镜片来减小球差或使球差几乎消失。不同品牌的不同型号的镜头所采用的非球面镜片的个数不同,采用的非球面镜片数量越多,镜头成像质量越高,价格也越贵。
色差
通常的玻璃镜片会使短波光线(蓝色)要比中波(绿色)和长波(红色)光线更加聚拢,这样,光线在汇聚平面就会散射开来,在轴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形成色彩的偏差,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轴向色差、横向色差,或统称色差。这种镜片所造成的轴向色差,可以使蓝色光线的汇聚点要比绿色光线和红色光线要远。在数码影像中,经常见到的是由紫色和绿色光线引起的轴向色差。色差可以在RAW文件的后期处理中大部分消除,但是最好还是使用色差较小的镜头来进行拍摄。缩小镜头的光圈可以有效降低轴向色差,但是横向色差无法消除。生产厂商针对这一情况,通过使用超低色散玻璃镜片(UD,Ultra Dispersion)和萤石镜片来降低这两种色散。色差不仅影响彩色摄影,而且对于黑白摄影也会产生影响,比如会降低影像的清晰度。
色散
就像人的眼睛一样,存在色散的镜头会使影像的不同部分的焦点发生漂移。通过缩小光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色散,通过高质量的镜头对色散都进行了很好的校正。
慧差
与经过镜头中心的点的光束有所不同,偏离镜头轴心的光束在经过镜头边缘时因为折射形成像彗星一样的光束,最终会使影像产生虚化。高质量镜头对彗差已经进行了校正。
像场曲度
单个弯曲的镜片会使影像汇聚到一个曲面上,而不是一个平面上。因此当影像中心焦点清晰之后,边缘将不清楚。经过缩小光圈可以减小像场的弯曲,现代镜头通常是通过使用多个镜片来消除这种现象。
焦外成像
焦外成像英文称为“Bokeh”,这是对于背景虚化程度和虚化效果进行专业描述的一个词汇,用来指画面背景上因为虚化而形成的圆形弥散圈的效果。当镜头全开光圈、近距离拍摄时,画面背景上的强光点会在画面中呈现为圆形的弥散圈。有些镜头具有漂亮的弥散圈,有些则被认为不漂亮,实际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人视觉品味,因此对于弥散圈的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实际上弥散圈的视觉效果与镜头的设计有关,部分与光圈所形成的光孔有关。光圈的叶片越多,形成的弥散圈越圆,画面的效果也就越漂亮。如果摄影师在风光摄影中进行选择性对焦,那就意味着处于画面焦点之外的景物会被虚化,那么弥撒圈效果就显得特别重要。
衍射和光圈
当光线通过非常小的小孔或是狭缝的时候,光线会发生衍射。光圈越小,光线衍射得越厉害,画面的清晰度也就降低得越大。因此,当摄影师缩小光圈的时候,景深虽然增加了,但是画面的整体锐度却降低了。每一个镜头都有自己的最佳光圈(对于变焦镜头来说,每一个焦段都有相应的最佳光圈),在这一最佳光圈下,光圈因为开大所造成的像差和光圈缩小所照成的衍射会达到一定的平衡,在这一光圈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影像质量。对于一款具体镜头而言,到底是那一挡光圈,摄影师需要通过测试拍摄来确定,但通常将镜头在特定焦段的最大光圈(非恒定光圈镜头)缩小1.5-2级就可以找到镜头在此焦段的最佳光圈。
在具体拍摄中,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来获得足够大的景深。但要注意,不要将光圈缩小到不必要的程度,因此超过最佳光圈的小光圈会使镜头的成像质量下降。
光圈的F值实际上是镜头光圈的光孔直径与镜头焦距的比值。当18mm的镜头在光圈为f/16时有效孔径为1.125mm,一只12mm镜头在光圈为f/16时的有效孔径为0.75mm,一只9mm镜头在光圈为f/16时的有效孔径则为0.563mm。光圈孔径越小,对于影像感应器中完成成像功能的每一个具有特定尺寸的像素单元来说,光线的衍射对于影像质量的影响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风光摄影师使用更大画幅的数码相机和更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和配套镜头进行拍摄的另一种原因。出于相同的原因,那些使用数码相机进行风光摄影的摄影师,通常在拍摄中不会使用小于f/11的光圈。
防抖技术
防抖技术在不同品牌的镜头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品牌镜头的防抖标识均有所不同,比如尼康镜头的VR(Vibration Reduction)防抖;佳能镜头的IS(Image Stabilizer)防抖;腾龙镜头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防抖;适马镜头的0S(Optical Stabilizer)防抖等。随着镜头防抖技术的进步,不同品牌镜头的防抖性能也有较大提高,比如从早期的1-2挡防抖提高到最新的3-4挡。在镜头焦距为150mm的情况下,使用没有防抖功能的镜头,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125秒;在使用具有2挡防抖性能的镜头的情况下,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30秒;而在使用具有4挡防抖性能的镜头的情况下,手持拍摄的最低快门速度为1/8秒。由此可看出,尽管在具体拍摄时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镜头防抖技术还是为低速快门的成功拍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机的防抖分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镜头防抖技术与机身防抖技术一样能够帮助摄影师有效降低最低快门速度,以拍摄到清晰的影像。对于风光摄影来说,通常建议摄影师尽可能使用三脚架,但是也有些情况下没有时间或没有机会使用三脚架,在这种情况下镜头防抖技术便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手持镜头拍摄的情况下拍摄到清晰的影像。
牛顿手稿中的色散
在中学物理中有一个简单的实验,那就是当一束光线通过三棱镜之后,会被分解成为一个光谱,分别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实际上这是牛顿1665年完成的一项古老的实验,他在1666年1月正式提出了自己的色彩理论:通过棱镜,光可以分解成“互不混合的色光”;“白光本身是一种折射性各不相同的几种光线组成的异质混合物。”有趣的是,当年法国科学家希望能够还原这个实验,但是因为棱镜质量不过关而失败,便对这一理论产生了质疑,由此爆发了法国和英国两派科学家的大争论。当然最终还是具有非凡科学天分的牛顿占了上风,因此后来的研究者将当时力挺牛顿的“粉丝”戏称为“牛顿冲锋队”。
我们都知道白光经过三棱镜形成的光谱中的色彩变化是连续的,不是单独色彩的拼接,但为什么今天会说其中只包括了7种色彩呢?这是因为牛顿当年刻意要将色彩的数量与音乐中的7个音阶联系起来,便将光谱中的色彩定义为7种,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当然今天随着现代色彩模型的建立,我们对于色彩的认识和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一种对于色彩的感性基础认识,光谱7色论仍然具有它的现实意义。
风光摄影一镜走天下经典镜头推荐
全画幅镜头
尼康AF-S 28-300 f/3.5-5.6G ED VR镜头
这款相机的变焦比为10.7倍,具有防抖功能,能够提供4挡防抖,采用了19片14组、含2片ED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的镜头光学结构,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
佳能EF 28-300mm f/3.5-5.6 L IS USM镜头
这款相机的变焦比为10.7倍,具有防抖功能,能够提供3挡防抖。采用3片非球面镜片和3片超低色散镜片,成像素质优异。采用优化镀膜,大大抑制了鬼影和眩光。镜头具有优异的防潮防尘性能,适合户外和旅行拍摄。这款相机采用了专业设计和专业应用技术,并且防抖、超声波马达一应俱全,因此款镜头体积与重量较大,并且价格不菲。
APS-C画幅镜头
尼康AF-S Nikkor 18-200mm F3.5-5.6G ED DX VR镜头
这是一款变焦比为11.1倍的镜头,采用了多项先进的镜头设计技术,其中包括尼康超低色散玻璃、宁静波动马达(SWM)、改良型减震系统(VR)以及专为尼康数码单镜反光相机而优化的镜头光学设计。这款镜头的等效焦距为27-300毫米,从广角到超长焦完全可以满足从近景到远景的不同内容的拍摄需要。
无反光镜可更换镜头相机系统镜头
关键词小学生;摄影艺术;应用
普及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相机从高档奢侈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开始离不开摄影艺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摄影艺术变得十分必要。一方面摄影简单易学,另一方面小学生对摄影也比较感兴趣。在小学阶段开设摄影艺术教学,让小学生及早接触光影艺术,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之美,确立摄影艺术在小学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小学生学习摄影艺术的背景
摄影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摄影艺术是靠私人之间的相互授受进行传承,没有系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国人来说,摄影艺术更是遥不可及,相机只是有钱人摆弄的洋玩意儿。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相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这为摄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摄影艺术课程,受到了很多在校大学生的青睐,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摄影艺术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校开设摄影艺术课程,使学校的学术氛围得到极大地调动,育人环境得到优化,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小学生与大学生在年龄上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摄影艺术在高校的成功值得借鉴。对于能否把摄影艺术教学引入到小学生的教学当中,许多领导和老师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对小学生对于摄影艺术兴趣的调查中,小学生也表现出了学习摄影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小学生学习摄影艺术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摄影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首先要学会认识相机,熟悉相机各个部位的功能,然后才能正确使用相机进行照片拍摄。这个过程让学生对相机从陌生到熟悉,充满着乐趣和新奇。小学生正处于探索求知欲很强的阶段,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所以能够快速地掌握摄影技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摄影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很多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美术、地理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如:想要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就要用到物理学中有关凸透镜的知识,想要学习拍摄过程中色彩的运用,就要用到美术学中关于色彩的知识,想要了解相机的工作原理,就要去研究机械构造,电路原理。另外还有色温、构图、取景各方面的知识,这些都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发学生智力
摄影艺术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摄影艺术中涉及的色彩、动静、线面关系、明暗、空间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拍出更美的照片,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开发,有助于养成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摄影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形形的人物,学生可以在摄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进行沟通,怎样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小学生能在这些交流和沟通中得到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摄影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事物的形态复杂多变,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在拍摄过程中细心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人物摄影为了突出人物个性怎样摆造型,静物摄影如何处理光影关系,风景摄影怎样构图,晚间摄影如何打光等等,这些都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摄影是一种艺术创作,在拍摄新闻及突发事件过程中要求思维敏捷、随机应变,在这种场合里,没有太多的反应时间,时机稍纵即逝。这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学生能在摄影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
摄影是一种美的艺术,小学生能够在摄影过程中接触到美与丑、善与恶、快乐与悲伤,这能让小学生对自然、社会、人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接近美的东西,远离丑的东西,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小学生学习摄影艺术的可行性
小学生学习摄影艺术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国家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素质教育,小学生通过学习摄影艺术,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学校和家庭都有能力、有资本教育小学生学习摄影艺术。学校是综合性的教育场所,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摄影艺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四、小学生学习摄影艺术如何普及
(一)不拘泥于形式,鼓励创新
有些人认为摄影就是背上单反相机,配上单反镜头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摄影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在于能否发现生活中的美,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是用普通的手机也能拍出令人叫绝的作品,若是没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纵使背上再贵的相机也无济于事。怎样才能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呢?那就是多思考、多练习,鼓励学生大胆拍摄,大胆创新,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能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二)寓教于乐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在课堂上学习是极其乏味的,摄影艺术教育要打破现有的课堂格局,组织孩子们到广阔无垠的天地中去,寻找到适合他们的途径和形式,让学生自己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喜欢上摄影,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由此可见,小学摄影艺术的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小学生可以在摄影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收获属于自己的童年乐趣。
参考文献
[1]王柄凯.小学摄影艺术教学实验与推广[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2]周梅祎.浅谈摄影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0(4):91.
[3]刘敏.中小学普及摄影教育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中国书法艺术是人类宝贵的艺术珍品,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字艺术。中国书法历经朝代变迁,融入了许多朝代的经典文化元素,其文化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我国的骄傲,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被广大中国人民推崇,为世人所知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书法写作展现文字的艺术之美。书法艺术在创建之初就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融入了大量书法家(如王羲之、欧阳询、张旭等)的心血,凝聚了众多书法家的聪明才智,这才有了名动世界的中国书法艺术。
二、书法艺术与平面设计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现今的书法艺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平面设计领域。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墨色束缚,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应用范围。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用笔墨在纸张上书写的,基本上是墨色的,颜色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法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价值,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在当代设计领域中,创作者对书法的颜色进行了创新,根据设计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颜色,形成了绚丽多彩的书法字体。书法字体颜色的改变打破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传统印象,大幅度提升了书法艺术的色彩感染力,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在中国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文字与图像,而文字多数采用书法艺术进行表现。中国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甚为广泛,虽然有些平面设计画面中的字数不是很多,寥寥数字而已,但这几个字的作用是无法忽视的。在设计作品中,往往几个字就能带给人们一种神奇的感觉,让静态的画面充满神韵,给人一种动态之感。
三、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书法艺术的应用现状
书法主要是由线条组成的,其艺术效果取决于线条的千变万化和线条组合的协调性。中国平面广告设计与书法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的融合更是时展的需求。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就是采用书法篆刻艺术手法设计的,体现了舞动的北京之美。这就是书法艺术为平面设计带来的灵感,是中国人民不凡智慧的体现,更是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典范。
2.书法艺术与平面广告设计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值得当代平面广告设计借鉴。书法艺术传承久远,在不同时期形成的表现形式、风格、神韵也不相同。平面广告设计在我国盛行不久,其和书法艺术的融合是平面设计的典范,值得广大设计人员进行研究和探索。平面广告设计与书法艺术都讲究布局和统一,通过间接表达的方式进行思想传达。平面广告设计必须兼备意境、神韵、形式,才能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书法艺术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对广告文化内涵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运用书法艺术,可以实现审美与实用、艺术与技巧的统一,使广告作品打破束缚,实现创新,进而增加广告的影响力。
3.书法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
书法艺术本身具有浓厚的审美情趣,现代平面广告也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还包含对艺术的追求。将书法艺术应用于设计中,可赋予设计作品丰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更能增加人们对设计作品的印象,让观者久久不能忘怀。4.应用之美书法艺术应用在平面广告中,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空间感,也就是所谓的空间美,这种感觉具有丰富的幻想特征,让平面作品充满神奇色彩。书法艺术应用在平面广告中还可以体现简约美,因为书法艺术虽然看似简单,却不单调,给人一种简单而不简约的感觉。书法艺术应用在平面广告中还可以产生意境美,任何设计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意境,意境也是创作者对艺术的一种至高的追求,而书法艺术能体现一种返璞归真、与众不同的意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