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1 09:14:09

序论:在您撰写文艺学与语文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艺学与语文教育

第1篇

文艺学语文教育》是王纪人主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师必读书目中的一本。

书中认为文学反映了特定的文化形态。如西方认为人生要在恋爱中升华,而在中国恋爱则变成了一种消遣,所以导致了在中西的文学作品意蕴上的迥然不同。文学说到底是展现人的心灵,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理论实证如雪莱:“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之记录”。还有书中提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去解释问什么文学能够带给人精神上心灵上的震撼,这就源自于人自身的冲动而得不到及时的满足。我个人非常喜欢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为什么只有生活在中国的人,在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会迅速的去构思自己心中的图画呢?在我看来就是源自我们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几千年的文化传递与进化让我们的内心深处有这样的共鸣,但是我们都在表层失去了这种意识,是通过作家对感情的发掘,让这种深埋于底层的意识迸发出来,恢复了时代与时代的平衡,只不过是不同的形式罢了。所以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唤起学生心中这种无意识,让学生了解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书中提到“文学是语言的奇异之果”,从语言学的角度又对文学之所以为文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如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对于文学的学习主要就应当来自对语言的学习,对文本进行字词句章的分析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提高对文本的分析。书中还谈到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和语文教学的联系。文学的意义是思想、情感、和审美的等等内涵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作品不仅来自客观世界,同样也来自人的主观思考。伟大的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停留于表明所彰显的内容,而是内部深层次结构中耐人寻味的意蕴。这种意蕴的挖掘需要对文本进行心灵层面上的分析和感受。从语言符号层到艺术形象层,再到内在涵义层,到最后的象征意蕴层。在分析的过程中时刻都要从情感与理性,个人与人类,生活与艺术这几个方面去进行解读,这样得出的答案才不会流于形式。

书的三四章主要从文学自身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论述,如叙述者 、叙述技巧、文学语言、作品的结构、人物塑造。如书中描述了作品中“叙述者”“不同人称”在不同文本中的不同表现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再有就是从花样百出的叙述角度进行分析,比如有上帝一般的全知视角,还有受限制的视角、伴随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内视角,全面准确的展示了小说这一文本样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在向前进化。教师在讲授有关的课文时也必须对这些写作手法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文本有深刻的解读,才能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第四章中主要是说如何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正面人物到反面人物,从英雄人物到普通人物。再从典型人物到非典型人物。可以从思想内容和深度上区分,也可以从创作原则上进行区分。其中对于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分析极为细致。扁平人物易于辨认、易于为读者所记。弱点则是性格没有发展,过于漫画和夸张,性格单一。不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真实性。圆形人物就大大不同了,性格内容上的多面性,性格内部有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也在发展。高中课本中大都选出一些圆形人物供学生赏析,那么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要把人物的语言,容貌、动作、服饰、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分析到,这样才能得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作者在落笔时多是在构思怎么去增加人物的真实感,所以这就是在分析圆形人物时为什么会有很多争议的原因了,教师要教会学生去准确的去分析不同的人物特征,如散文和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就差别很大,小说中往往是面面俱到,散文则是突出一两个性格特征。再如分析人物还要谈技巧,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学习描写人物的文章时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更为迫切的是要学生们学习作者描写人物时的优点,以便增进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学习终究是为了将来能够用到。还有就是对人物的品评,在评判作品描写人物好坏时主要要看是否遵循了艺术真实的创造规律,塑造的人物是否有审美效果,美与丑并不是不能转化的如卡西莫多。

这本书体例上先介绍相关的文艺原理,再结合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中学教师极其有帮助,我自己在练习讲课的过程中,时常也觉得东西讲的不深不细致,总结起来就是理论层面上有很大欠缺,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反思了自己很多的错误认识。

第2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 多元化 新课程 人文素养 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29-04

在社会科学领域,文艺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于20世纪中后期有了很大发展。文艺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的现状及走向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指导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文艺理论思潮对我们正确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及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意义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一、 东西方文艺学发展现状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可以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要思潮。20世纪初,西方人本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莎士比亚关于“人是宇宙的精神,是万物的灵长”的人文主义思想,并重新强调了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他们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并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中就曾提及。但真正丰富人本主义观点的是瓦莱里的象征诗论、庞德关于感情与理性的“复合” ,特别是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表现主义文论,甚至是弗洛伊德 “无意识” 所剖析的文学中表现的个体精神史的创作理论,都是人本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因。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较早提出有关科学主义的文艺理论。其后继者布拉格学派的文艺理论因受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主张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即使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即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科学主义反对人本主义的文论观,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强调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因为它一经创作就具有了“客观性”,它是独立于作者、社会、意识形态之外的,文学是由结构、语言、语义和形式等实在的物质承担的。科学主义文论观反对文学创作的主观理论,试图从可确切的科学研究性的角度把握并揭示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这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文论中尤为明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在研究侧重上,有两次历史性的重大转移:一是由侧重作家研究转变为侧重文本研究;二是由侧重文本研究变为侧重读者接受研究。拜伦作诗不需要思考,他是用天赋在作诗;安娜・卡列宁娜是一个激情饱满的觉醒者,是一个敢于反抗一切不平等、敢于追求自由的托尔斯泰式的人物。19世纪,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主流肯定了文学作品对社会、对自我、对作者自身精神意识的重塑与创造,强调文学创作的天才和“主体第一性”,这是人本主义文论在作品上的印证。但20世纪20年代之后,随着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派的崛起,西方文论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悄悄的转移,从研究作家为主逐步转向研究作品为主,他们甚至不再关心作者的生平和心理,不再关注他们天赋的文才,他们试图割断文学作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只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罗兰・巴尔特甚至声称:作者死了。20世纪30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在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特别是萨特对读者的再创作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英伽登关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的系统理论的出现,第二次研究重点再次发生了转移,一直到60年代出现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再次把这一研究重点推向了,特别是结构主义文论的出现,更使其达到了顶峰。

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非理性转向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的。19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文论同古典哲学一样,是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人能主宰世界的理性精神被看作人之为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这是那一时期,甚至更前的一段时期的所有西方思想家共有的理想。在那时,人文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初期的人本主义,理性是主宰一切的“神灵”。但叔本华和尼采打垮了黑格尔曾引以为豪的理性人本主义,他挑战传统,发出了人可以超越自身理性的哲学观念。这种绝对夸大人的理性对世界的改造和创作性的文学观念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所谓的“非理性转向”。他们认为传统理性不能认识这个世界,不能解释人类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是理性无法涉及的,但确实客观存在的,于是,情感、直觉、无意识、意识流、思维前逻辑、审美期待视野等种种心理活动拓展了人们对于自身意识的认识。这些“非理性”的文学观念挑战了“理性”无法解释的文学创作现象,伽达默尔“合法的前见”的提出,卡西尔对“隐喻思维”的重现等,都从不同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中非理性的方面加以发现和张扬。但越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越是难以解释更多的文学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无定的文论阐述和解释,于是科学主义文论预示着“语言论转向”的出现,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文学理论的一次文本主义的理性回归。“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哲学对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的探询,由真理转为了有待证明的理论转变,决定了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哲学观念对经院哲学推崇的信仰的反叛,也成为了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础。这种哲学转变和发展在文学研究中就表现为“语言论的转向”。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在《普通认识论》中认为这种转向使传统的认识论本体得到了解决,思考表达和陈述的本质,即每一种可能的语言(广义)本质,代替了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于是人们的问题不再是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又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以及我们为什么知道人区别与动物而称其为人?任何非理性和主观判断和建立在为实证的客观数据上的论辩都被否定了,在文学上,强调了对于文学作品应先在语言层面上检验命题的真伪的观点,反映在文学理论上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派,一直到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

受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文艺理论在20世纪有着巨大的发展。中西方文艺学的现状牵动着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的发展;同时,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文艺学理论调节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20世纪末,语文教育教学经历了从饱受质疑到成为评论界“众矢之的”的过程,穷途末路之后是改革的势在必行。随着新大纲、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以及各地区优质课大赛的不断举办,文学教学的发展极其迅猛。但是,“松绑”后的兴奋之余,新的问题也逐步产生。

(一)问题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分析过度理性化,缺乏感性的整体把握与直觉领悟上的积极引导

感性的整体把握是对具体对象的直观映像总结,是从作品整体出发,俯视整部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化的机械拼凑,一部作品的整体思想情感远远超出了各部分审美价值相加的总和,必须站在高处从作品全局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洞若观火的效果。 另外,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直观映像的总结,是激发潜意识思维活动的积极手段,有助于文学审美中深刻独到的自我感悟的形成,是培养审美“悟性”的有效方法。如今的文学教学理性有余,灵性不足,精彩言语被处理得过于技术化,往往被割裂开来深度挖掘、客观分析,脱离了作家、历史及社会背景、语境的精彩言语被咀嚼得干瘪枯燥,来自整体把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阅读美感被武断的分析式教学切割得支离破碎。文学鉴赏需要感性的整体把握。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性和解读的多向性,有的教师对文学作品片段式的“死抠”、穷形尽相的分析本身就极度损害作品美感。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忽略了文学创作的非逻辑性,而一味把文学教学法与自然科学教学法等同,用理性“肢解”式的分析去影响学生的审美状态及心情,太过侧重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注重整体感悟的培养,使学生得不到真正来自文学审美的,而文学教学也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二)问题二:功利化的拓展延伸影响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1.文学教学中的功利化拓展行为

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的强调,使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品位以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方法就是大搞课外拓展延伸。无论文本是否适合“涉外活动”,一律大肆迁移拓展,而对文本的阅读却是粗略的,对学生的引导由领悟文学魅力,变成多方向、多角度积累文史常识。于是,课堂虽热闹非凡,“听取蛙声一片”,但很难见文学课堂特点。这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教学中的刻意表演行为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民主性,于是,不少教师力求用丰富的活动来诠释互动的精彩,大量具有表演色彩的文学鉴赏课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课不注重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而更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多媒体教学的紧密配合。这些课内容定型而程序化,课堂热闹非凡,却缺乏思维的碰撞和对学生想象和感悟的有效引导。这样的做法限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真正的感悟,从而使文本教学陷入一种肤浅而简单的对话当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也因肤浅而无法提升。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一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老师的主导角色,使得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更不用说贯彻新课改理念了。

3.太过夸大学生自主能力的行为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创新思维既是大势所趋,那就应当放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由学生备课、上课这样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力求一节课40分钟,教师只讲授10分钟。这样的行为必将导致学生在文学方面的肤浅认知。

三、东西方文艺理论发展趋势指导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革新对策

(一)发扬人本主义,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种思想影响着我们在文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性格,从整体接受的角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用感性的整体把握取性的支离破碎的分析。总而言之,诵读有加深感受的妙处,也给学生再次体会文本的动力,同时,朗读引导学生将自我情感与作品的思想情感相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更深地走入文本。它体现了重视人、重视人性,彰显人性光芒的人本主义理念,也是高度重视人的个性、心灵发展和打造个人新的精神史的体现。

(二) 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向启示我们,在文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两次历史性转向皆因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对文本本身以及读者自身感受的重视,体现在教学上,则是引导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的魅力。

新《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学教学中,学生的感悟是调动自身的情感,对文本进行广泛的想象联想,并结合自身的深度理解所形成的。感悟越多,文本解读得越深,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情操和人格也得到了升华。文学教学,与自然科学及一些实用性课程教学不同,它无法通过井井有条的理性教导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它给学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思想上的碰撞和共鸣,灵魂深处的浸染。所以,它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自身的体会和审美的偏好,实现对文本意境及思想的深度挖掘。

文学作品中有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黑云压城城欲摧”“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闹”“压”“横”“拥”字,放在作品中品味别有一番味道,而一经理性剖析,文学审美的意趣就荡然无存了。面对文学作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把精彩言语放在文本之中去感悟,以精彩言语为切入点,与文本对象整体产生共鸣,与此同时进一步体味精彩言语特殊的表达作用。这样,文学教学的引导才真正具有特色,而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随之逐渐提升。

(三)以中国文艺学多元化发展为鉴,在文学教学中要多元化理解作品

多元是指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基础上的不同形态的文艺学。多元化理解文本,以百家之长促进个性化解读,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个性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因此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理解是必要的。所以,教师在文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元化理解文章,提升自己多角度、多层级、多方向鉴赏文本的能力,不强求学生必须与主流理解一致,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多样认识的意识,也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合理化想象与联想,在文本中形成自己的个性解读。总而言之,既要鼓励学生多元化感悟文学作品,也要注重文学教学价值定位和文学内在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如果文学教学能摆脱功利性,潜心钻研,努力开拓、努力用先进的文艺理论思想武装自己,那么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营造出生机盎然的绿色语文教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钱中文.文学原理―― 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多元智力;学科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多方面突破,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突出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激活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语文教育无外乎语言、文学和文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际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一全新的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进行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一、语言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1)语言符号的指称表现功能。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用声音来代替所有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即载体。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在口语中,我们靠语音的轻重停连来表示意义的分合,在书面语中靠标点符号来标记意义的分合。

(3)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言的底层是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层中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进行精细分解和严密组装。面对这样一个立体的网络型层级,既开发他们的逻辑智力,又开发言语—语言智力。

二、文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1)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美国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四要素是相互依存的,以作品为中心,世界和作品即论世,作家与作品即知人,读者与作品即察己。在阅读作品中,只有做到论世知人察己,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本身。

(2)文学作品的层次。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文学话语层是文学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对这一层面的关注,可开发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文学形象层是被读者在文学话语感染下经想象联想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它是主观与客观、假定与真实、一般与个别、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意蕴层面是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由于形象有指向性、包孕性,文学意蕴层呈现多层次,如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

(3)文学接受过程。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文学接受。首先,是文学接受的发生,即读者在特定的期待视野基础上,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响下展开阅读。其次,是文学接受的发展,即读者对作品中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最后,是文学接受的,即读者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人格提升自我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作品进行双向互动,开发他们的自知自省智力。

三、文章学理论与语文智力开发

提到文章,我们便有“文——意——物”和“物——意——文”的文章阅读与文章写作思路。关于阅读的智力开发前面已经提及,下面仅就文章写作来谈谈智力开发。

(1)写作前。学生写作前要有积累即写作材料的积累,主要有两种来源:直接和间接。直接来源即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或自己的切身体验从生活中去发现去体会,间接来源如阅读。读是写的基础,通过读可借鉴别人的写作手法技巧角度等。读首先要理解语言,这就要靠言语—语言智力。

(2)构思。无论是确立主旨还是选择材料,谋篇布局都需要逻辑智力。因为要从已得的材料中分析概括一个最佳结论,然后从已有的材料中选出能有力论证表现自己结论的材料,然后考虑如何安排材料。要使其不仅突出主旨,而且具有形式美,这除了逻辑智力,依然需要言语—语言智力和视觉—空间智力协助。

(3)行文。在行文时,把这一切用准确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言语—语言智力代替了构思中逻辑智力的主体地位。而写诗歌除了语言智力,还要有音乐—节奏智力,因为诗歌要有韵律,而议论文则要有逻辑智力参与。

(4)讲评。作文教学中,讲评是使学生得到反馈的一种形式。方式上,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范文讲评、专题讲评、学生互评、小组讲评等。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参与成为讲评的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智力释放出来。

以上,便是从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三个角度,运用加德纳教授的智力分类理论对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开发所做的简要分析。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多方面突破,有利于培养素质教育所突出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激活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我们语文工作者应该从语文自身的特性出发去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不应该借语文不像数学那样有严密的逻辑就推脱掉自身智力开发的责任,或者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而我们不去思考。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铿.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敏.多元智能案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

语文教学要为全面提高未来的人才素质服务,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道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语文教学改革要深入下去,必须进一步学习当代国内外有影响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艺学、系统论、控制论等方面的理论著作,紧密联系语文教学的实际,深入探讨语文教学的规律。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我认为,与语文教学改革有密切关系的新观念至少有以下八种:1,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观念;2,贴近生活,讲求实用,课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育观念:3,为全面提高未来人才全面素质服务的观念;4,新的人才观、教材观、质量观;5,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量、教学评价整体改革的观念:6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寓教于学、重视审美情操及协调发展的观念;7,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同步进行,既要让学生学会,又要让学生会学、乐学的观念;8,在开发智力的同时,重视开发非智力因素的观念。

在学习教育学理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以更新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会出现一个新局面。

第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很广,需要探索的问题很多,改革实践的内容也很丰富。目前,主要应该探索和实践的有以下四点:1,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活动,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2,探索精讲精练、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特别是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3,探索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之间的关系,精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朗读、课上讨论、分角色表演、课外小组等活动;4,探索如何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把精读、略读、速读结合起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古为今用,养成习惯

我们要科学地对待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吸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的需要,加以借鉴和改造。同时。还要看到这些经验的历史局限性。抛弃那些与时代精神不相符的经验。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些宝贵经验:集中识字和写字分别、分步骤教学;阅读训练原则是“文”“道”不可偏废,方法是“熟读精思、博览”;作文训练的原则是“词”“意”并重,步骤是先放后收(写放胆文),方法是“多做多改”(自己多改)。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它包括:1,认真阅读的习惯;2认真写作的习惯;3,专心听话的习惯;4,礼貌说话的习惯;5,坚持自学的习惯。

第四,洋为中用,保持特点

刘国正先生说:“我们的语言同外国的不同,这是我们的语言的特殊性;但各种不同语言又有其共同的地方。这是共同性。我们的语言具备的这两重性,决定着语文教学改革一方面要以总结自身的经验为着重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吸收外来的经验。”放眼一些国家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我们开阔了眼界,可以从中学习一些有益的经验来推动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

鲁宝元先生在《谈谈国外的语文教学改革》一文中做了简要的概括:

1 语文教学的改革运动往往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所促成的。而成功的改革往往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在阅读训练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语体和实用语体的能力。在写作训练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写一般生活文、意见文的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的能力。在听说训练中。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说话、讨论、演说、报告等一般说话能力,还要使学生具备把话说得有效、得体的能力,在教材方面,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除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之外。增加科技文和实用文的分量。

2 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对整个社会科学基础理论都非常重视。如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这些学科的许多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和语文教学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 开发 意义 原则 方法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许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原因,存在许多误区。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误区更多且不为人注意。主要表现在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转型而轻教学内容的改进。许多专家曾批评公开课热热闹闹,缺乏教学内涵,实际上这是批评语文教学只注重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内容。一堂好课评价的标准既要有好的形式也要有好的内容,只有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达成语文课程目标。形式方面如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开展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共识,但语文教学内容方面除少数专家高声呼吁外,能够在此方面形成共识的却寥寥无几。因此,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探讨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原则与方法,以便与大家分享。

一、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

1.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第一个意义,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语文教师厘清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错误理念,破除旧框条、旧传统。要弄清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意义,首先要弄清楚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别。王荣生认为,困扰我们语文教学实践运作的,“反映在术语上,是不辨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文(选文)内容,诸种含义紧紧纠缠在一起,乃至张冠李戴。”因此,“‘语文教学就是教教材’这种说法甚为流行,语文教材(语文教科书),成了‘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的代名词。一方面,这种混乱乃至错误的说法,强化了‘教教材’的传统理念,使教师习惯于、安心于灌输式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堵塞了语文教材的革新、繁荣之路。”语文课程内容规定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这一问题,是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语文教材内容规定的是“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是“课程内容的教材化”,是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而“语文教学内容又是教材内容的教学化”,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是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我们要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首先就要承认三者的区别基础。

2.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第二个意义,在于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是贯彻新课改基本理念、基本方法的基础。新理念、新方法属于教学的形式方面,新的形式总与新的内容相适应。因此,新课改要想取得新成果,不至于半途而废,落实到最后就是要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教学内容。新课改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平等、对话的教学范式,这是教学形式的变革,如果没有从内容上配合,教学就会僵化,甚至会走入死胡同。大凡名师的经典课堂,除了形式的新颖外,无不在教学内容上高人一筹。“好马配好鞍”,只有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精彩配合,才能创造出好的课堂。比如探究性学习,如果教师不能开发出与之匹配的好的教学内容,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没有思维深度、广度、难度的东西不适合探究,不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东西不适合探究,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东西不适合探究。

3.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第三个意义,在于能体现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语文教师的责任感,使语文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国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都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价值而轻视语文的人文性价值,教材是选文式形式,课程内容笼统抽象,教材编写者把课程内容的开发权让步给广大语文教师,也就是说,无论从课程层面还是教材层面都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语文教学内容,因此,对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完善程度就成了语文教师素养的体现。我们提出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命题,也在于赋予语文教师以历史使命,当广大媒体抨击语文教学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智慧来做出回应,而不是因循守旧的沿袭传统的灌输式,当社会注意人的综合素养的时候,我们语文教师还拿着“一张旧船票”登“新课改大船”,讲授与生活相去甚远的旧知识。语文教师必须学习,必须从专业发展的角度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参与到新课改的建设上来,成为语文教学、语文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必须与时俱进,成为新课改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和拙劣的剽窃者。

二、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达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从五个方面使学生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高中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开发上就必须围绕并遵循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服务。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循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遵循学习的规律和认知的规律。学习要循序渐进,这是学习的规律,也是认知规律作用的结果。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紧跟时代需要,与时俱进。要除去陈腐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要除去陈腐的语文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学内容,摒弃像鲁迅先生《孔乙己》中描述的“茴”字的四种写法这样的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与时代相适应。我们语文教师要引进新的语文教育知识,要继续“寻找承认其课堂日益增强的学生成分的多样性的方法”,要“关注的是文本的文学分析、文学鉴赏以及对文学传统的理解”。要有开阔的视野,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以世界文化的视角选择语文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评价”的识见和能力。

以上说的是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一般原则,对语文教学内容开发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它属于较高层次的原则,具有抽象性和非操作性。除了一般原则外,对于指导语文教师开发语文教学内容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微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原则,这些具体原则主要有:

1.求趣。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循求趣的原则。这里的趣,主要是指“知趣”。所谓知趣,是指能引起学生求知愉悦感的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具有急切性,孙国成同志在1989年曾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是关键,我们必须纠正理论研究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失误,认真研究改革对象,已具有较强科学性的教学内容推动语文教学的科学化。”、“今后语文教改的出路应在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新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学生课堂以外获得信息量不断增加,如果语文教学教授的不过是学生感到厌倦的无聊的知识或技能,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潭死水。因此,“知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一项具体原则。

2.求新。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要遵循求新的原则。这里的“新”,不是“标新立异”的“新”,而是引进新的科研成果,除旧纳新的“新”。语文教学内容需要除旧纳新,上世纪九十年代语法教学的遭遇,形象地说明了语文教学内容更新的必要性。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一些不合时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被不断地踢出语文课堂,而新的语文教学内容又没有形成,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的许多真空得不到弥补,而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及时的补充到语文课堂中去,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内容开发时就必须吸纳新的学科研究成果进入语文课堂。这一时期,语文教学内容正处在转型时期,正是广大语文教师施展才华、开发创生和建设语文教学内容的时候。

3.求精。这里的“精”,是指语文教学内容“精当合理”。语文教学内容要“精简、雅致,要去除臃肿的材料、环节,多余的话语、拖沓的习惯,删繁就简,在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中,在对学习和教学本身的超越中,营造自由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给人以灵活和干练的形式感觉,富有实效和艺术的神韵。”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内容要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知识的引导和暗示下对课堂的超越,即语文教学内容要有引导性、启发性,使语文教学内容成为一种“召唤结构”,不断引导学生突破自己的局限。

三、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方法

根据语文教学面对的具体材料,语文教学内容开发就要有不同的方法。王荣生的《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中,从语文知识教学、文学作品教学、文章教学、古诗文教学、写作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谈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魏国良的《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中,从现代诗歌类文本教学、现代散文类文本教学、现代小说类文本教学、现代或古代戏剧类文本教学、现代评论类文本教学、古代经传类文本教学、古代诗词类文本教学、古代史传类文本教学、古代议论类文本教学方面谈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从文体入手开发语文教学内容,这是我们值得借鉴的。这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提供了范例和样本,对我们有筚路蓝缕之功。在这里,我想以他们的贡献为前提,从贯彻语文教学内容开发具体原则的基础上谈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即对我提出的原则进行实例的证明。

1.贯彻“求趣”的方法。贯彻“求趣”方法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生对新知或未知的“期待视野”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通过求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利用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得实际。求取新知的“期待视野”是学习的动力之一,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更可以利用知识来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比如,在教学《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时为了探究其艺术感染力,我从修辞角度来设计开发语文教学内容。在这首诗中,像排比、比喻、对比、呼告这些显性的修辞手法学生不成问题,但是学生在探究时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学生就对这些未知的现象有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我从隐性修辞的角度引导学生步步探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贯彻“求新”的方法。引入学科前沿知识,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在新课改中推行知识的除旧纳新,能推动语文教改的更好发展。在这里,有必要对语文的基础学科作必要的说明。其他学科都有固定的学科基础,但对语文的学科基础却没有语文学,一般认为,语文的学科基础是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等。可是,这些学科的前沿知识却没有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比如,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可是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却没有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现在语文学科基础研究的新成果越来越多,但很少进入语文教学内容的视野。因此,向语文基础学科汲取营养,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是推进语文教学内容除旧纳新,更好的推进语文教改的基础。比如,现代文学主题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对深化语文教学内容除旧纳新有一定的帮助。我在教学《想北平》时,就引进主题学的思想,把它跟《故都的秋》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对两篇文章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因此也获得了新的体验。

3.贯彻“求精”的方法。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也应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开发者。教师应出离教材本位,不唯教材是从,有能力对教材进行整合或创造性地解读,精当合理地使用教材。江苏版的教材内容丰富,篇目和老教材相比有所增加。很多教师抱怨内容太多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实我们可以用“求精”的方法对教材进行处理。比如,在教必修三的“拿来与接纳”板块时,我们要善于整合,教学以《拿来主义》为主,《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为辅。《拿来主义》是经典文本,值得咀嚼的地方很多,教学时要善于取舍,简化头绪。文章前半部分可以简略一些,让学生理解并领会它是为下文正面阐明“拿来主义”作铺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放在后半部分。而《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则可以成为《拿来主义》教学的一个有效的延伸和拓展。略作点拨,浅尝辄止,留给学生一片思绪飞扬的空间。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领会它的意义及掌握的原则,运用合适的方法,才能使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真正达到语文课程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健康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 文本研读 文艺理论 意象 还原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教什么”和“学什么”是关键,远比“怎么教”重要。也即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这需要多方面研究,不能简而言之。但“以学定教”原则不应忽视,从学生基础、学习心理、长远发展等考虑,应让学生学习这一阶段应学内容,掌握语文学习和运用方法,培养素养。而课堂学习又以教材文本为主要载体,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文本研读意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必然性

文本是教师施教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共同平台,某种意义上说,“用教材学”和“用教材教”在此达到统一,尤其是具有典范意义的经典名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当前有些人对经典文本研读不够,出现浅读甚至误读。因而备课首要的便是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及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首要的也是研读文本,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就不能不肤浅甚至歪曲地解读,这也说明培养研读文本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学生也是通过研读经典文本提高自己的品鉴思维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和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再别康桥》就是这样的经典,下面以此为例来谈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文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文本研读能力的提高

不断深入研读文本就会发现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学科专业基础和素养,如文艺理论知识和修养。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一定的文艺学基础,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研读文本、切实提高研读能力。

1.审美意象理论与还原理论的指导意义

师生研读《再别康桥》,需要掌握审美意象的理论知识。“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如果说意象创造时的思维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话;那么意象鉴赏时的思维则是由具象到抽象,即从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到哲理观念的领悟。所以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在‘求解’,即审美求解。”这就需要注意徐志摩当时的创作心理,他在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他所选择的那些物象和形象的设计都严格受抽象思维制约;既如此,那么读者阅读鉴赏活动则相反,应从具体物象进行抽象思维,从而把握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再如作品接受过程中的“还原”理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本应是一个在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下,还原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要努力“还原”作者创作时的原初状态,多一点“理解”,克服“异变”,少一点“误解”。

徐志摩心中,康桥地位特殊,“康桥情结”贯穿他一生,“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而《再别康桥》正是对其依恋之情的抒发,但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意象间接抒发,也即通过外在“客观对应物”。因此,就要对意象细细品读,揣摩、思考、领悟,从而还原背后作者情感。徐志摩诗歌的一大特点是“独特的构思手法,出色的意象创造。他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又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意,使形象与意趣融汇在一起,构成新颖美妙的诗歌意象”。《再别康桥》中出现的意象便很多,如“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柔波”、“水草”、“虹”、“浮藻”、“梦”、“笙萧”、“夏虫”等。

2.从意象角度把握诗歌“出色的意象创造”

理解他“出色的意象创造”,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这样选择意象,和情感表达有何关系。如把“金柳”说成“新娘”(为何不是“少女”),表达怎样的情感?显然,柳树是普通植物,冷冰冰的客观物象。孙绍振认为“还原”是为了揭示矛盾和差异,是“‘意脉’的还原,也是人的性灵的还原”。由此,便发现“新娘”不一般,因为“新娘”是最漂亮、最妩媚的女人,最能让人心生爱慕和依恋之情,而这正切合诗人当时的心境。“水草”微不足道,诗人却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为何诗人放弃做人的“特权”而“甘心做一条水草”?细细品味这矛盾,便会发现一种微妙而很普适的心理:在深挚依恋康桥的诗人眼里,这里一切都比自己幸运,哪怕是微小如水草,因为它可以永远留在康桥。再如,为何选择“笙萧”?联系传统文化和生活感受,发现“笙萧”的旋律哀婉凄清,切合惜别之情景。如此揣摩和“还原”,我们就不得不赞叹诗人选择意象的精巧和恰当。

另外,研究怎样描摹意象。诗人描摹“金柳”和“新娘”用的是“夕阳”,既照应余晖中柳的“金”色,更让人联想到惜别往往被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随后,“在我的心头荡漾”,自然抒发对康桥的依恋,我们也很容易“还原”并理解诗人的情怀。“水草”并不孤立,而作为意象群出现,有“软泥”、“柔波”,康河边一切都“软”、“柔”,这正和细腻绵长的情感合拍。而“青荇”,“油油的”,让人感受到康河里水草的自由、自然,“招摇”,又让人感受到康桥对诗人的热情,且极具动感。理解诗人眷恋康桥也便水到渠成,诗人“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也迎刃而解。“笙萧”同样不孤立,伴之有“悄悄”、“沉默”的“夏虫”等,互相诠释,就容易理解。但这还远没还原诗歌的意脉、诗人的性灵,这里忽略了“但我不能放歌”。本来,随着诗人的回忆,感情已经热烈,可谓“发乎情”,却“不能放歌”转入沉默、“止于礼”,为什么?深究细品,就能体会更深层次的情感:原来,放歌会打扰心爱的康桥,而愈刻骨铭心就愈深沉。这正是中国式的情感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人沉默”。

3.从艺术创造过程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明白了诗人选择哪些意象,为什么选择,怎样描摹这些意象,但还不够,因为技巧的使用对诗歌表达非常重要,而这也正是文艺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正体现徐志摩“独特的构思手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比如本诗中的意象,细品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金柳”、“水草”、“潭”、“星辉”、“夏虫”等,是康桥边现实景物;而“新娘”、“虹”、“梦”等,是诗人的想象。这是怎样的构思?原来,这正是文学创造过程中的“想象与联想”,创造出奇妙的境界;换一个角度看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虚”来传达“实”、表达“实”。

三、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师生教、学的长远意义

师生重视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地文本研读,加强指导和运用,我们才能还原、理解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真正读懂诗歌,形成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个人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正因师生不断的文本研读实践,对文本深入挖掘、思考、研读,才能强化文本研读意识形成研读习惯;同时,在研读实践中不断增加文艺理论知识、提高其运用能力亦即促进文本研读能力的精进。如此师生互相促进、迁移,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文本研读能力,保证有效教学内容的确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关注、“悦”读文本,培养了学生研读文本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鉴赏理解能力,而这正是学生最应该学习和提高的,也是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的。

参考文献:

[1]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第7篇

1.2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在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临床知识,还必须有责任感。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医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单位的认可。因此对医学教育有了全新的标准,医学院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底蕴和灵活的思维的合格医学生。因此,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1.3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医学研究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研究者必须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探索持续性发展的医学教育,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崇高的医德是对医学持续发展提出的要求。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触发各种疾病的诱因就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医学工作者更加关注人们的习惯和状态,以及生存环境等,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病因,才能有效提出解决办法。因此,在医学教育中要培养医学生就必须加强人文教育。

2加强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途径

2.1改变观念,优化设置

首先,医学教育者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医学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同时还是人性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的源动力,也是从医者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一颗仁爱之心,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痛楚,从而更好的医治。其次,医学院校要优化课程,丰富内容,完善人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2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和教学水平是医学人文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医学院校必须建设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从事过人文教育研究的临床教师,才能承担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务。另外,还要为临床教师提供各种人文教育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其在实际教学中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2.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气氛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和知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品位和热情,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开设各种人文系列讲座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扩大视野有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