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10:40:56
序论:在您撰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渝东南自然、人文概况
渝东南地区的“一区五县”包括黔江区、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及武隆县,总面积约19850余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9.5万人,其中有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总人数约215万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紧密联系、自成单元、自成体系的地区,自然资源类似、文化习俗相同。渝东南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重庆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
二、渝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1.渝东南地处中国西部和中部的结合点,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明显。
(1)区域地位具有优越性。
从交通方面来说,渝东南在湘、黔、鄂、渝四省市的交通运输、旅游、商贸方面起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随着区域公路、铁路、航空班线的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使渝东南旅游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从旅游方面来说,渝东南通过乌江等支流连贯长江沿线旅游热点,北面与长江三峡旅游精品线,南面与张家界旅游大区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互促性,是湘、鄂、渝三省旅游联动发展的助推力量。
(2)资源保存具有原真性。由于本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特色保存相对完整,古香古色,相对其他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而言,本地区由于地缘、历史等原因人文、自然等资源破坏较少,保存相对完整。
(3)资源分布具有集聚性。渝东南一区五县的景区、景点大多沿乌江画廊和319国道一线分布,这样有利于景点、景区的串联包装、打造、宣传。
2.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不足。
(1)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挖掘不够,未与其自然旅游资源优势进行有效结合以使其自然资源赋予“文化灵魂”。
(2)渝东南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有待加强,部分文化遗产在传承人、载体方面处于濒危状态。
3.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机遇
重庆市政府出台“一圈两翼”的战略中,明确将渝东南作为特殊的“一翼”进行发展,并进行了减政放权。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出台的加快旅游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实施“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建成休闲基地”的战略目标。
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优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等主要任务,并提出了建设六大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涉及本区的重点项目是建设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包括大仙女山,乌江画廊,黔江小南海、蒲花河、濯水古镇、城市峡谷公园,石柱黄水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等景区、景点。2013年4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201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4.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挑战
(1)区域旅游发展竞争加剧。渝东南周边的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纷纷把将旅游业作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周边省市旅游业发展和重庆市东南部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
(2)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旅游法律法规等方面亟待完善。
三、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深度挖掘渝东南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提高资源文化品位。
政府扶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培育文化品牌,规模运作
(1)以点带面,统筹规划,逐步发展。应该选取一些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比较发达的景区优先打造、包装、宣传,进而带动动其他景区开发。(2)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游客需求进行开发。在开发中要对游客的旅游需求、心理、客源市场等进行深入调研,只有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才能实现更好的营销。(3)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每一个景区、景点的设计都应该进行周密的可行性分析,杜绝为了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现象,应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4)注重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借鉴,取长补短,避免雷同。要求点、线、面的全面结合,优化整体布局,形成黄金旅游线路来带动旅游的发展。
(二)加大对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力度
(1)政府应该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收集、记录,建立活档案,科学保护,对具有较强文化价值的民族文化应推进申报国家、省级非遗进程,获得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2)民族文化遗产应该与时俱进、融入新元素,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使游客更好地体味民族遗产的文化本质。
(三)加大市场营销,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打造旅游品牌
海南的苗族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民俗旅游开发产业链单一,精品项目缺乏
目前整个海南岛突显海南苗族民俗文化相关的景区只有三亚槟榔谷景区和三亚千古情景区。虽然有的民族地区有进行一些与民俗相关的旅游开发,但规模小、环境差、景点杂乱、缺乏市场意识、旅游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既不能对海南苗族民俗旅游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不具备旅游吸引力。据统计2014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478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接待旅游过夜人数4060.2万人次,增长10.6%;接待一日游游客728.9万人次,增长10.7%。旅游总收入506.5亿元,增长13.2%。面对如此庞大的旅游人数,海南苗族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进程完全不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如果发展好民俗旅游这一板块,那么将会为海南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精品项目缺乏的原因在于旅游开发商的开发形式过于单一且多数以观光型旅游为主,像槟榔谷、千古情等景区虽然突显出民族民俗文化,但游客在景区内部也主要是走马观花式的观摩游览,并没有亲身体验、尝试和学习海南苗族传统的蜡染、刺绣、舞蹈等传统民俗技艺的机会,更对其中的真正内涵不甚了解。其实海南苗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许多与其他民族不一样的风情和文化,但纵观整个海南岛的民俗旅游市场,优势民俗旅游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各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1]。从现今的开发程度来看,与海南苗族丰富的民俗文化相对应的是精品项目的缺乏,海南苗族民俗旅游开发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经济基础较差,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海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山区,这里自古以来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较差,虽然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交通和基础设施,但是比起海南沿海地区任然存在很大差距。海南苗族民族地区拥有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民俗旅游的相关开发,势必能成为海南岛民俗文化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在海南苗族民族地区开发民俗旅游景区,还能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当地生活环境、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对五指山苗族村寨的村民进行访谈时发现,大多数人对于民俗景区的开发持支持态度。但是交通条件问题,直接降低了旅游者的可进入性,落后的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南省经济相对落后,虽然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近几年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设立特区之前海南省长期孤悬祖国的最南端,经济基础较差,与祖国许多省份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海南省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相应制约,政府对民族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业的的投入等,都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三、民俗旅游未获得足够重视,宣传力度不够
“酒香不怕巷子深”曾被用于形容好的东西即使处于位置偏僻的角落,还是会有人知道它,可如今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果不利用各种手段把“酒”给推销出去,那么再好的“酒”也会无人问津。目前政府以宣传和推介自然风景为主,并引导旅游开发商开发自然风景。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扶持,旅游开发的天平自然会向自然景观倾斜。
究其原因,是因为海南岛自然资源太过优越。海南岛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森林覆盖率以及充足的日照时长,人们一提到海南岛,首先想到的是:阳光、沙滩、大海和椰林,而不是海南岛的民俗文化资源,自然景观是游客来海南岛旅游的主要驱动力,民俗文化资源的光芒往往被掩盖。在这些因素的促使下,政府和旅游开发商自然在长期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将重心偏向自然风景的宣传和开发。
四、教育相对落后,旅游人才储备缺乏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如今传统文化正受到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和侵蚀,主流思想和生活习惯的引入,使得民族地区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在被逐渐淡化,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以及被完全汉化。海南苗族各项传统民俗如蜡染、刺绣、民歌等技艺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通过笔者在五指山苗寨走访发现,苗寨里会做传统苗寨服装的妇女已经越来越少了,并且掌握技术的大多数是村寨里的老人,苗寨服饰文化的传承已经开始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此外,相关的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也是严重短缺,一个景区的开发和运营如果没有一只高素质的人才团队,那么何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旅游人才储备缺乏主要是因为海南省教育相对落后。海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海南省唯一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是全海南办学质量最高的大学,但是在2014中国校友会网中国高校排行榜中,海南大学仅名列第89位,可见,海南省高校办学规模和发展与其他省市比起来还有不小差距。高校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海南省发展民俗旅游更离不开旅游专业人才的支撑,但是受到高校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制约,旅游专业人才的缺失已经成为牵制民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海南省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质量也与其他省市差距不小,中小学教育为人们塑造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个地区的社会环境氛围,整体素质及精神面貌都与中小学教育息息相关,而社会氛围、整体素质等因素是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以及民俗旅游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2]。
五、旅游企业对经济过度追求,民俗景区商业化严重
(1)条块分割严重,旅游发展滞后。伏牛山贯穿多个市县,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旅游区涉及多个市县和多个相关部门,条块分割明显,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和整体优势发挥。另外,伏牛山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的引进、利用渠道与伏牛山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的实际需要不匹配,投资分散,回报率低,自我积累能力低,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优化和市场宣传、促销严重滞后。
(2)开发深度不够。伏牛山独特旅游资源仅仅以观光为主,集中在了石人山、白云山等少景区,目前旅游业却偏好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特点,景区的旅游产品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入境游客少。
(3)人才短缺,思想落后。目前,伏牛山区旅游管理机构,从业务人员学历结构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并不多,毕业于旅游专业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无疑给导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至于对旅游资源和景区策划、开发、营销和科学管理高级人员更是廖若晨星,严重制约了伏牛山旅游业的发展。
二、伏牛山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原则
(1)全局性、整体性原则。全区各景区的开发建设都要服从全局性、整体性原则,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有序开发,避免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急于求成,乱开发乱建设,以致影响投资效果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可持续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的指导性方法,目的是使各类资源免遭破坏,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伏牛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应把对自然景观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做到有利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保护性开发。
(3)市场导向原则。伏牛山地区旅游发展应当把伏牛山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把旅游的未来发展视为一种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明确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威胁,面向旅游者进行设计、开发、生产、包装和行销。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经济实力落后的伏牛山地区,虽然其旅游资源众多,但不能不加选择地盲目开发,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发,应该选出特色突出、互补性强的旅游资源进行重点开发,快速启动伏牛山地区旅游业,然后再分期分批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形成滚动式发展。保持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平衡,是保持伏牛山风景区资源特色、使其旅游业持续性吸引游客的前提之一。因此,考虑到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消除这些影响的能力,伏牛山的旅游开发应当循序渐进。
三、伏牛山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
(1)双七战略。双七原则即“七个结合”和“七化开发”。从以单一的观光旅游为主向多方位、综合化的开发形式转化。在开发建设中,不仅要注重观光旅游的开发,更要注重休闲度假旅游、科考教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的规划和建设,扶持度假、休闲、文化、生态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在开发中坚持“七化”开发原则。“七个结合”即:旅游开发与山区脱贫致富相结合、开发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旅游开发与城市休闲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旅游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相结合,远期开发与近期建设相结合,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宏观布局与微观建设相结合。“七化开发”即:旅游氛围要突出生态化、项目设置要突出特色化、建筑物要求景观化、旅游服务要求标淮化、旅游饮食要突出乡土化、旅游商品要体现地方化、娱乐设置要求层次化。
(2)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为限,可持续旅游的首先标志是旅游开发与环境的协调,作为旅游环境系统与旅游开发中间环节的环境承载力,应当成为判断旅游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伏牛山风景区的开发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其指导思想,以确保在资源开发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认真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针对景点游客容量,制定相应开发现摸,同时确保此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危害此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根据资源特征采取不同开发形式,根据经济发展以及技术条件,确定资源开发次序,促进全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伏牛山地区生态环境、社区居民和旅游者三者关系的协调和利益的兼顾,使该区环境社会和旅游经济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
(3)区域一体化战略。由于伏牛山地跨三市八县,造成条块分割严重,为了扭转这种部门之间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局面,为了发挥其总体优势以及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补的旅游网络体系,伏牛山应该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首先,应该制定伏牛山整体开发的统一规则,规范其开发行为,实现该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其次,伏牛山各县市要建设一体化的旅游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系统;再次,伏牛山没有成形的核心品牌,致使该区品牌杂乱,缺乏竞争力,因此,应该整合伏牛山形象,提高其识别性。
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开发海洋旅游,必须关注海洋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推动海洋生态旅游,这也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方向。除了海洋以外,其基本类型还包括山地、森林、草地、各种水域及沼泽等。在可持续发展理论视域中,提倡海洋旅游资源的适度和合理的开发,密切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真正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三者和谐统一,需要不断的努力。
一、海洋旅游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海洋旅游是指人们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包括观光、度假和特种旅游的各类旅游形式的总称。亚热带海滨旅游是从19世纪末在地中海北岸兴起的,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则是从二战之后才兴起,但由于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其发展速度惊人,拥有广阔的前景。我国的海洋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东南沿海和南中国海仍然有许多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尚未开发或充分开发。太平洋中的岛屿、印度洋沿岸、非洲大陆沿岸、南美洲大陆沿海等也有许多可以开发的海洋旅游资源,这些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推动海洋旅游在世界旅游中的地位继续上升。
此外,海洋高新技术突破和发展也将继续丰富海洋旅游活动。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新的海洋旅游活动形式不断涌现,人们能够潜入更深的海底,能够看到海床上喷发的热液与矿物的火山,甚至能够潜入北极厚厚的冰层以下,观赏亘古不变的冰川与海床。这些旅游活动和项目高新技术含量高,以其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吸引着大批旅游者,带动了海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海洋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有效增长,另一方面,也给当地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影响大部分是负面的。规划和开发不当,使自然和人文环境发生退化,而这恰恰是对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海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对环境影响的失控是危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旅游促销和宣传带来了大量的客源,许多海洋旅游区在旺季时,游客猛增,接待量远远超出该区域旅游的承载能力,加剧了大气水体的污染,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增加了景区环境的压力,拥挤的游人又造成了景观视觉污染,尤其是旅游“黄金周”产生的大量客流,使景区交通拥堵,大量消耗了物质和能源。
2、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海洋旅游热潮使海洋旅游开发受到了沿海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大力发展。从我国大部分沿海省市的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来看,未来十几年我国将面临新一轮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的热潮,滨海、海岛、沙滩等海洋自然区域则是开发的重点。这些区域往往是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势必对其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3、旅游热造成基础设施压力。旅游热潮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人流拥挤和交通阻塞,影响了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降低了游览质量,给旅游地的社会和文化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由于游客管理措施不力,景区内随意丢弃废物、乱刻乱画等污染现象大量存在,这些影响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
二、生态旅游及海洋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相比较,生态旅游是指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并重,强调适度的开发规模,保持合理的游客密度,争取最小环境影响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旨在使旅游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达到平衡与协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旅游肩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是一种高品位、高档次、高格调的旅游活动。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并继续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目前理论界公认的指导生态旅游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石,其基本概念、观点及体现的生态旅游价值可归纳为表1。这三大理论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表1 生态旅游三大理论及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
理论 基本概念 基本观点及生态旅游价值体现
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是主要研究人与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 包括人类中心论、人与自然协调论、倒退论及生态人文论。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为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相互协调;对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必须慎重的加以保护。
生态美理论 是主要研究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美的现象及其本质的理论,也包括对审美活动的研究 包括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两种。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为以美的体验和对美的欣赏为出发点,营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并加大保护力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括公平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生态旅游价值体现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升环保意识,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观点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海洋生态旅游除了以上述三大理论为研究基础外,还涉及到海洋科学、环境伦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清洁生产理论、旅游经济学、循环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对这些理论成果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推进海洋生态旅游的实践。
三、海洋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海洋旅游产业较国际市场起步较晚,因此在海洋生态旅游开发思路上尚不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旅游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相关的理论研究、法制建设、管理运作及人们的生态认识和观念等都相对滞后,导致在旅游开发活动中,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资源浪费较为严重,阻碍了海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意识比较淡薄,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未有效地遏制,污染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如有机污染、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海洋垃圾、赤潮等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海洋生态环境仍不断遭到破坏。这与海洋旅游相关者(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等)的生态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不注重对生态和环保的综合考虑,缺乏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真思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缺乏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正确认识生态旅游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互为保护作用。加上一些旅游者素质尚待提高,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海洋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和管理不科学,缺乏对科学开发规律的正确把握。
快速扩张的海洋旅游需求导致游客过多,在造成对旅游目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与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反差。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存在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低水平开发问题以及海洋资源错位使用,功能重复交叉甚至相互干扰的情况,盲目围海造地及不合理的建设已引起部分海洋旅游区沙质海岸向泥岸退化。大量适合于海洋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被污染严重的工业、能源、港口、养殖等产业占用,自然生态无法复原,失去了发展海洋旅游的机会。海南陵水县新村港珍稀红树林因“向海要粮”(围海造田)被砍伐,濒临灭绝,造成生态严重失衡,虽然海南省正积极弥补,但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直接导致当地生态旅游价值的消失。因此,在决策时,对旅游项目的性质、功能论证不足,定位不准确,出现功能之间的相互冲突和排斥,将导致海洋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
(三)海洋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少自主和创新品牌。
目前,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不充分,导致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就海洋旅游业来讲,已经开发利用的海洋旅游资源占总资源的30%,总体经济规模排名大体处于中等水平,产业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产业链不完整,海洋旅游产品设计不健全,难以发挥整体效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有些资源开发技术和设施还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缺少自主和创新品牌,导致海洋开发效率低、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海洋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或者规定,即使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有一些涉及旅游的法律条款,也往往缺乏准确性,对生态旅游行为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约束。
缺乏海洋生态旅游相关的专业管理人才,大部分生态旅游管理者没有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也没有长期从事旅游及环保方面的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知识、职业操守、社会责任以及法制、政策方面的教育。偏远地区的海洋旅游开发基本始于本地自发开展,有比较浓重的原始色彩,由于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文化、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条件有限,其旅游策划及管理水平低下,造成内耗式的竞争。此外,服务水平的缺失也给海洋旅游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旅游资源作为一切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的集合,其丰裕程度和品质优良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丰厚而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也就失去了旅游地开发的基础;同样,旅游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人类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海洋旅游的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条件是促进海洋旅游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 淮安 旅游资源 问题分析 生态旅游
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因水而生,没有大运河就不可能有洪泽湖的出现,没有大运河淮安就不可能成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地,因水而生的漕运文化、河道治理文化、水利文化、漕船文化、漕仓文化、税关文化,以及运河宗教文化、运河商业文化等遗存十分丰富,2006年大运河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公布的江苏42个文物保护点中,淮安有16个,占三分之一强,在2014年国家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活动中,国家文物局从全国上千个遗存中筛选出65个点,淮安则有11个遗存点名列其中,遗产点数量在运河沿线的35城市中名列首位,也几乎占据了整个江苏25个遗产点的一半。由此可见淮安在运河沿线城市中不愧为“运河之都”,她为“大运河申遗”成功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但近些年来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水体受到工业废水污染严重,沿岸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尤其是急功近利地开发旅游资源,运河文化遗产有的在慢慢消失。这让人们深深地担忧。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探讨淮安如何在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去保护运河文化遗存。
一.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
1.格局缺少大手笔
淮安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淮安区和盱眙县。淮安区有故居、纪念馆、淮安府衙、漕运总督部院旧址、镇淮楼、关天培祠、韩侯祠、韩信钓台、漂母祠、文通塔、河下古镇、御码头、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梁红玉祠、文楼、古末口遗址等景点。盱眙县临洪泽湖和淮河、古运河,得天然之利,有都梁公园、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泗州城遗址、明祖陵、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历史文化博物馆、盱眙龙虾博物馆等景点,其中明祖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泽县的老子山和龟山文化底蕴深厚,很有开发价值。因和盱眙的明祖陵、泗州城靠近,如果划归盱眙可连成一片,得到开发利用。现在归洪泽管,问题始终解决不了。淮阴区的码头镇的古清口水利枢纽也保护得不好。韩信、枚乘枚皋父子,淮安区和淮阴区两地打了多少年的笔墨官司,淮安区有韩信故里、漂母祠、古枚里,码头镇也有韩信故里、漂母墓、枚乘故里。据说淮安区打算建枚乘故居,码头也计划建造。淮安旅游资源开发得各自为阵,显得小家子气,缺少大手笔,再加上文物保护级别总体不高,导致80%旅游经济效益出在故居和明祖陵。为什么不能以淮安区和盱眙县为一片,把其他区县作为一个点,用运河这根“线”去串连,形成点、片、线的连结,呈网状大格局布置呢?不进行资源的整合、拼合、配合、组合、联合是很难形成拳头产品,发挥整体优势的。这又怎么能迎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的构想呢?真正的“大旅游”离不开“大协作”,只有在运河文化的背景下,整合点片资源,突出区位优势,并形成整体合力,才能让淮安旅游业的扩散效应和脉冲作用很好的发挥。
2.定位缺少特色化
20世纪90年代国家旅游局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对应于旅游的全过程的六个要素:行、游、住、食、购、娱。对应这六个要素,淮安涟水新建有飞机场,有泰州、南通通往北京方向、兰州方向的铁路过境,但铁路没有和长江以南的苏州、上海、浙江等地相连,而这些地方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量大面广,他们来淮旅游只能乘坐汽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进入。即使进入,在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并不发达,这就大大影响了旅游者的兴趣。在游览上由于淮安旅游格局缺少大手笔,游者只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看看,一点一片而已。在食、住上,尤其是淮扬菜,还有引力,而购、娱方面基本谈不上。淮安没有名山,只有大运河、洪泽湖、淮河、盐河等水景,可定位在“河湖之旅、人文之游”。旅游者要看水,全国名川大湖、瀑布名泉多的是,即便在省内的周边城市旅游者多往南京欣赏长江、秦淮河的同时,“游”六朝古都文化;多往无锡、苏州看太湖的同时,可欣赏岩洞、园林等文化;多往连云港观大海,还可欣赏花果山的“西游记”文化。即使看运河,扬州有运河,徐州有运河,那如何才能以特色的运河文化的亮点吸引游客呢?必须以水上的人文为特色,锁定游客对淮安地域特色的认知度,逐渐扩大淮安旅游的知名度。
3.内涵缺少深刻性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沟通的最直接的途径。它既能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又能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旅游活动创造的文化氛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娱乐愿望还能强化人的审美意识,强调精神享受和文化的认知。这里反复强调了“文化”一词正道出了在旅游的过程中文化是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自始至终都体现和洋溢着一定的文化精神,是旅游三要素里的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文化,着力探讨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特征,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名山胜水、奇洞异石)的审美价值、人文旅游资源(文化遗址、故居堂馆、宫室陵园、名镇古街、公署园林、塔寺道观)的文化意蕴、社会旅游资源(民俗风情、工艺美术、民间艺术、饮食佳肴)的文化情趣。旅游资源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如何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意蕴的景点、景观、景区,不断增强其“唯我独有”的资源垄断性,提高竞争力。从此意义说,研究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就是要透过载体发现内涵,挖掘内涵的深刻性,也就是探寻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层意蕴。淮安这块文明的土地,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尤其是运河文化是淮安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我们从淮安区的景群看,故居、纪念馆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内涵挖掘得较深,资料较丰富,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但有些景点,如梁红玉祠,吴承恩故居、刘鹗故居、关天培故居等,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都很深厚,只是没有深入挖掘,没有根据内涵精心打造,没有什么内容可看。再比如淮阴区的码头镇的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虽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重要遗存点,被誉为我国的天然水利博物馆,但来游览的人并不多。纵观以上方面原因何在?文化内涵没有深挖出来,而失去了文化内涵的旅游,无异于美国航天飞行员阿姆斯特朗登上荒凉的月球所进行的科学探险。如果不将文化内涵提升到一定高度,同样打造不出文化亮点,当然也就失去了看点。
二.运河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思考
前些年,淮安市政府就委托南京大学专家研制了《淮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近年来淮安加大了旅游投资的力度,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但也应客观地看到,当人对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开发的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景观自然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破坏一点就会少一点。更不能容忍的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人为的建设性破坏,造成大量历史遗存被毁。在城市改造、开发利益与遗存保护发生矛盾时,负责遗产保护的文化部门往往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阻力,最终导致文物环境受到破坏、遗存被毁。王叔湘故居被拆,就是明显的例证,尽管周围群众、家人多次向上反映,文物部门从中做了工作,但终究逃不脱被毁的命运。开发荷花池住宅小区,让有200余年历史的园林遗址消失。老城区尼姑庵被拆,都天庙岌岌可危,东大街、西大街现已面目全非。运河文化遗存的很多古堤坝,由于道路修筑,随着大规模的治路运动和村村通公路的实施,很多堤坝的原始状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高堤变矮,长堤变短,整堤被中断,宽堤被削瘦,弯堤被取直,陡堤被放缓,不一而足。不同用途的民间取土,如烧窑、垫路、垫屋基等,已使古堤受到了残缺性破坏。再如漕运文化主题项目工程、大运河周边中洲岛公园、大闸口、清江浦楼、大运河文化广场等建设,已使淮安大运河文化长廊初具雏形;楚州推出了众多的乃至全国罕见的淮安河督府署、河下古镇等一批新人文景点,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由于短视造成的急功近利,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采取了粗放式开发,有的为了局部利益,乱批乱占旅游用地,大搞人工建筑,给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但如何杜绝这种危害现象,协调好保护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那些即使质量很高,但区位条件差,目前还没有市场潜力的或市场潜力较低的旅游资源应暂缓开发,对那些重复开发,内容雷同而导致污染,投资回收无望的项目应关闭或封闭,如楚州、码头的韩信祠、漂母墓等遗迹开发。其次,要抓住遗存的文化内涵,挖掘其潜在价值,开发后既要有看点,又要有卖点,比如梁红玉祠、刘鹗故居、关天培祠等人文景观的历史内涵都很厚重,只是挖掘欠深入,却没有什么内容可看。第三,提倡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运而生,它强调了开发与保护并举,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最大效益。运河本身是生态的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运河的生态效应遭到了挑战。仅以水污染为例,大量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到运河,运输船只的柴油、机油污染等等,对运河水质带来了影响。建议加大管理力度,杜绝污水直接排放运河。旅游船只可改用太阳能或有电能驱动的生态交通工具,以减少对运河水的污染。
【关键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资源类型;特色分析
一、现状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旅游业,能够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对外开放,优化经济结构,拉动和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元拉动效应。舞阳县境内拥有贾湖古文化遗址、仰韶、龙山、商周文化遗址,以及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古碑刻、古器皿群体,有代表人类九千年文明发祥地的贾湖遗址,有始建于唐朝的开元寺、元朝的城隍庙、有被誉为“清代牌楼之冠”的山陕会馆彩牌楼等诸多历史文化名迹,还有依托周汉故城所建的西城森林公园等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具有很大的潜力。舞阳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宣传推介、开发建设力度不够,有说头没看头,是舞阳县旅游业的显著特点。目前,舞阳县委、县政府已认识到这一点,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入手,依托周汉故城投巨资兴建了西城森林公园,并对城隍庙进行了整修,目前两景观都已申报景区成功。并针对舞阳县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现实,设立了旅游局,这些都将对舞阳县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舞阳县旅游规划中可以看到,该县将以北舞渡为中心,逐步开发贾湖遗址、山陕会馆彩牌楼、清代当铺、东不羹城、阿岗寺等历史古迹,着力创建远古文化旅游景区;以城隍庙、开元寺、周汉故城、西城文化广场等为主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内涵,倾力打造城区风光旅游景区。在舞阳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对樊哙墓进行修葺、在漯河市人民会堂举办舞阳农民画展览、在政府门户网上介绍舞阳历史及旅游景点等,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开发程度不够。舞阳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程度较低,除了依托周汉故城修建的森林公园、借助于贾湖文化开发的贾湖文化广场之外,其它资源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已有的参观点的宣传、展示方式和手段也比较落后,影响力都比较有限,缺乏对普通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得宝贵的资源闲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贾湖文化的开发仅限于两处雕塑,已经开发的周汉故城和贾湖文化广场互相孤立,缺乏统筹协调,与其它旅游资源没有很好结合,基本上是以分散的、一个一个的参观点参观为主要方式,更没有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协调配套的完整、成熟的旅游产品。由于投资不足,基础设施也相对薄弱,在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观赏休憩设施、旅游厕所和垃圾收集等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缺乏整体性的深度开发。加之贾湖文化时代比较久远,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参与性比较差,文化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文化旅游需要一种氛围。现阶段,大多数游客并不在意真正深入领会文化,看的就是环境,感受的是氛围。舞阳的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开发程度不够,产品不精,当然缺少这种氛围,也就很难形成亮点,很难走出去,为外界所了解。从整体上看基本上没有成熟的旅游产品,精品更看不到。
2.区域合作不够。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跨区域旅游将越来越多,这需要各方协作。加强合作是时展的潮流。舞阳县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富集,互补性强,舞阳县南边紧邻国家园林城市、河南省优秀旅游城市舞钢市,其自然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再往南是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驻马店市,北边是以“三国文化”著称的许昌市,且三市皆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旅游基础。舞钢市距离舞阳最近,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石漫滩、二郎山、九头崖等旅游产品已经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同,灯台架、五峰山、九龙山等一批新兴项目正在崛起。舞钢市山水资源较为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不足,与舞阳形成良好的互补态势,在旅游业发展中,舞阳、舞钢缺乏合作,各自为政,不能形成集合性实力,削弱了资源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从总体上看,这一区域内旅游资源互补性强,适宜不同旅游人群和消费者的需要。其次,区域内人口密集,市场前景相当可观。因此,舞阳、舞钢最适宜旅游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实行互惠互利政策,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另外要实行联合促销,共同搭建宣传促销平台,以多种形式开展促销活动,鼓励引导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并整合宣传资源和力量,抓好区域的整体形象宣传,统一编印画册、挂历等旅游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机会和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刊登、播放本区域内旅游图片、旅游电视专题片、旅游文章及旅游信息,大力推荐和宣传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旅游信息、旅游商品、特色景区景点、民风民俗等,达到共同繁荣市场的目的。并统一向外展示推荐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不断提升合作区旅游形象和影响,进一步加强区域旅游资源产品和线路整合,强化市场营销,共同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品牌。加强区域旅游人才信息、技术交流,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目标。
3.宣传力度不够。舞阳县众多的旅游资源,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舞阳县至今还没有一本或一部全面宣传和推介历史文化资源的图书、画册或影视光盘,很多旅游项目推介会、招商会都没参加。有一些方面虽然也开展了活动,但缺乏后劲,后续工作无力,或者说标准要求不高。如贾湖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古老的酒,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起源地,世界上最早的家畜驯养地,同时还是世界原始宗教与卜筮起源地和世界稻作农业主要发源地。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曾载文介绍贾湖考古发现。如此震惊考古界的重大发现,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舞阳当地人也大多不了解。“清代牌楼之冠”的彩牌楼,北方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建筑群城隍庙,妇孺皆知的西汉功臣樊哙的墓冢,入选首批“河南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阳农民画……由于宣传方面投入太少,宣传不力,从而导致舞阳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相当低。舞阳的旅游宣传应以省内周边客源市场为主,以中低档的线路价格为竞争优势,以美丽的平原生态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相融为特色,开展立体的、多时相的旅游宣传策略,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扩大宣传覆盖范围,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联合,扩大舞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4.资源保护不够。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由于开发不当或保护不力导致资源被破坏的现象,就舞阳而言,情况更为严重。如著名的樊哙墓被农户住宅包围着。听村民说,以前樊哙墓有房顶那么高,现只有一米多高。由于经费不足,总面积7000平方米的城隍庙只有350平方米由文物部门管理。彩牌楼和彼岸寺在当地学校院内,没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舞阳侯樊哙的遗迹、轶闻,就全国而言,舞阳较多,除了消失的以外,现存的几处也亟待予以保护;樊哙墓碑修复了,但是墓园需要规划和绿化;位于墓西的原樊哙庙(祠)的一株古槐尚在,还有几块石碑却铺在走道上,成了垫脚石;位于高庙的樊哙祠现已岌岌可危。舞阳境内分布着许多汉画像石,已发现的有50多块,颇有价值。舞阳境内有石碑数百块,其中还有珍贵的乾隆御碑。目前,虽然舞阳县旅游局已将这些石碑规范整理,并在城隍庙内建立了碑林,但简陋的设施,粗放的管理,简单的陈列,缺少规范、生动形象的文字说明,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物既不美观,又晦涩难懂,难以体现出观赏游览价值。
5.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购买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实物。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商品不仅体现为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旅游者购物,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标志。旅游购物是旅游者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在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占到旅游业总收入的40%以上;旅游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国家,这个比重一般在20%~30%之间。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丰富旅游的内容,增强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吸引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或家庭从事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能够扩大当地就业机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对于贫困地区的群众脱贫致富具有积极意义。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今年全国旅游工作会上提出:“大力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形成地方特色产品系列、民族特色产品系列、文化特色产品系列、实用特点产品系列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系列,建立旅游纪念品体系。”
好的旅游商品就是好的旅游宣传品,就是旅游名片。笔者几乎走遍了舞阳的大小购物点,却找不到舞阳当地的旅游商品,尽管舞阳街头不乏特色小吃,但是包装精美、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却难觅其踪,旅游商品开发还是一片空白。如舞阳北舞渡镇胡辣汤是河南著名小吃,曾与周口逍遥镇胡辣汤平分秋色,甚至在口味上前者口碑更好,如今逍遥镇胡辣汤已经开发出一系列产品,有胡辣汤粉、胡辣汤调味料、胡辣汤半成品等,既方便携带又方便食用,成为馈赠亲朋的佳品,而北舞渡胡辣汤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没能实现产业扩张。
6.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就是深入到旅游目的地,从民族文化、大自然美学欣赏的角度去寻找旅游活动的丰富内涵与真谛,充分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只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舞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地区,景区的建设者应尊重历史,深入发掘,捡起历史文化碎片,并用先进文化的标准精心遴选,把那些能够体现舞阳地方历史和文化特色的东西串接起来,进行展现,文化作为一种影响与吸引公众认同的一种载体或者干脆是一种氛围,它的内在张力和同化力是不容忽视的。舞阳县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盲目建设、急功近利的情况。如贾湖文化广场,除了路边两排名人雕塑、墙壁上几幅农民画、广场中央一个高高的骨笛雕塑外,其余的都是些儿童娱乐设施和健身设施,尤其是儿童跳跳床、转转车,水上乐园,套圈游戏及各种小吃摊点,噪音极大,使得贾湖文化广场缺乏文化氛围,像个集贸市场。西城森林公园是依托周汉故城而建造的,公园中有大片的经济林木和果木,也不乏奇花异草,但是几乎感受不到一丝的文化气息,高高的故城墙上架起了吊桥供人们娱乐,小小的三丰亭和白龙亭在整个公园中显得很不起眼,“三丰洞”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既没有路标,也没有相关文字介绍。总之,依托周汉故城而建的公园像个植物园,缺少应有的文化气息。
参 考 文 献
[1]张居中.舞阳贾湖[M].科学出版社,1999(2)
[2]罗哲文.大文化视角:保护与开发[J].观察与思考.1999(5)
[3]欧越男.对发展番禺文化旅游业的思考[J].企业导报.2009(2):102
Abstract: The culture needs to develop the market prospect, to have the competitive power tourism product well, besides must meet the essential exterior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its oneself still needs to have the high personal status or the basic superiority.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successful example from peaceful and healthy culture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resources the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question.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资源旅游产品
key word: Cultural industry Cultural resources Tourism product
作者简介:周发江(1987-),男,陕西安康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铁路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同时热爱家乡文化。
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形成文化生产力,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尤其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要有自己的新思路,这样才能够形成文化的中国创新。
一、安康文化资源概况与发展现状
安康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安康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二、安康文化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整体来看,安康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陈旧,体制僵化,产业意识缺乏。
2.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3.规划缺位,投入不足。
4.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不足。
5.民间艺术品市场亟待开发。
6.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稀缺。
三、安康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困境
1.“文化价值”与“文化素质”之间的矛盾
现今安康许多地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开发者文化素质较低,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导致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观泛滥,经营管理与开发上的短视化行为普遍,使资源失去其固有的意蕴和内在魅力。
2.“层次需求”与“错位开发”之间的矛盾
在每个特定的发展时期内,并非所有的文化旅游资源都能够转化为具有现实市场的旅游产品,同样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均开发为旅游产品。一方面,但凡与文化沾边的资源都进行所谓的“包装”,当然其中不乏认真严肃之作,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有些根本就是背离其文化内涵的东西。
3.“永续利用”与“当前利益”之间的矛盾。
当前,安康许多地方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不合理,把旅游业简单地当作经济产业来对待,对资源保护管理不力,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眼光,造成了一些破坏和损失。
四、安康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品味。
在有效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山水有形、文物有迹,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比山水风光游和文物古迹游等更需要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文化旅游业。
2.不断加强社区参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发展旅游业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旅游规划的制定也已非是规划师的特权,旅游业的发展已由过去单一的经济利益目标转变为包括了与当地现有社会经济整合,保护和更好的利用当地最基本的旅游资源等多元目标。在研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时,一些业界人士认识到了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加速作用。
3.在挖掘开发文化的理念上,思想必须要大解放,观念必须要再前卫,把思想认识作为加快文化旅游发展的思想基础。
必须牢固树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外在价值体现的理念。走文化与旅游融合、以文化为旅游灵魂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子。努力增加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含量,积极打造新品牌,不断推出文化旅游新思路和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康地区的旅游富于活力和魅力,才能切实增强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文化与旅游经济是密切关联的,只有科学处理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才能将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厉新建.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发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巍小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