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1:02:11
序论:在您撰写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学生;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乃是学之学问之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高低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精神与智慧的载体,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江河若断流,我辈何以对子孙?文化若失传,我辈何以面祖宗?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学术,总体说来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为人处世、人性修养、精神气质等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五千年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通过丰富的形式留存下来,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重要著作。这些经典论及孝悌、诚信、友善等道德伦理和规范,以其通俗性、可读性、隽永性流传于世,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中,供后人学习和领悟。因此,高职院校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特别是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提升自我修养,积极对待人生,是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当代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基本准则,这与思政课程教育目的不谋而合。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一)学会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家庭是社会基本的构成单元和组织形态,每个家庭的信仰反应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信仰形态。儒家认为仁爱始于家庭,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从家庭亲情中培养起来的,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普爱天下人。所以孔子说“孝睇”是“仁之本”。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而去爱别人,古人谓之“悖德”。《弟子规》是做人的根基,若能“入则孝,出则悌”,自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若能“谨信,爱众,亲仁”则修身、处事与接物,自能进退有方。如此身修家齐,自然国治天下平。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将圣贤教诲落实在生活点滴即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在家庭、学校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人生心态,引导学生树立礼仁博爱的价值观,带动良好社会风气。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理论的专家,而是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公民。给予青年学生关于人生、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引导与帮助。所以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作为一位社会人基本的道德要求。
(二)调适心理状态,圆融人际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了《弟子规》,学生就会懂得“孝悌”是修身的基石;学了《大学》,就会悟到修身对家、国、天下的重要影响;学了《中庸》,就会体会到人应该走“中道”,“中道”是人的本性。《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应该如大地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包容各方面的人和不同的意见。宽厚之道包含了宽容待人,理解他人的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善、注重和谐,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今天,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相处应该共同遵守的“黄金规则”。这些对于当今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的避免人际摩擦,增强学生人生智慧与职业能力。
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意识。孔子曰:“言必诚信,行必中正。”诚是信的前提和基础,信者即是诚者的典范,孔子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生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荀子则进一步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使信不仅成为朋友伦理、交际伦理的规范而且扩至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诚信既是衡量一个民族人文素质及社会生活水准的重要标准,又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与秩序的重要标志。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人处世的内心向往。
(三)奠定人生格局,增强社会责任感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中国人总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个人价值是有限的,但社会的价值是无限的,只有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和社会无限的价值联系在一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释放无限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孟子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民鞠躬尽瘁。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高职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契合方式
(一)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且大部分学校重视学习的实效性,希望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密切联系,因此很多学校都有重视专业课程,忽略人文素养课程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为零,这在理工科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要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各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来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动手能力,他们不仅仅是从课堂中接受教育,而且更愿意从课外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其中,使之受到良好的熏陶。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比如,可以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月;定期开展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比赛活动,汉字书法、中国绘画、文房四宝、传统手工、围棋、中国武术、古典乐器、传统中医、茶艺茶道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这些精粹都能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青和积极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院成立了武术协会、茶艺社等学生社团,由教师定期指导培训,在2015年重庆市大中小学生武术比赛中荣获高职高专组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结合学院“上善若水,学竞江河”的校训,学院基础教学部打造“上善大讲堂”作为一档提升人文素养、营造浓厚氛围的校园文化节目,自2013年10月成功举办以来,每一期都给全院师生带来一场文化的饕餮大餐,凝聚了大量的人气。作为高职类工科院校,这些活动形式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同时,每一次活动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组织、参与,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重视高职院校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以德行为根本发出来的一种优良文化,学习理论与身体力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应该有生活化的一面,教导学生学知识要先做人,在学习、生活中体现良好的道德修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国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为学生的终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学教育中经常需要学生对经典内容能熟读成诵,而实践证明,熟读成诵是开发智慧的好方法。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哲人一直在思索着三个问题:人与自然(包括神与宇宙)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由此而阐发出如下的文化论述:
(一)天人合一
季羡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人与大自然应‘合为贵’”。[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天人合一的概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规律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3]古代哲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产生长远而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整体思维模式。人们以“天道”为一超越时空的至健至刚的大秩序,人即遵循此秩序而行事,以“天道”“人道”为生动活泼、生生不停的恒久的生命历程,人为天地立心,则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参赞天地之化育。[4]实现天道、地道、人道的统一,可达致人类理想境界;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可保国富民强。“天人合一”所蕴含的尊崇自然之道,启发人们顺应自然和历史发展规律,追求和谐一致的生存境界。特别是儒家所推崇的“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强调人性修养当与人我的和谐、天地的和谐融为一体,把品德、精神逐层提升至道德、天地之完美境界,对于我们完善自我人格和升华人生价值,至今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中和中庸
中国古代哲人在《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理论。《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表明儒家之和谐理论———生命的和谐,观其万象,天地各得其所,各有其位,自成和谐之系统;人各有位,方可加入天地的和谐中。若德行有失,偏离当居之位,便失去天地中的和谐。儒家强调的是,人需要在生命的体验中,通过内在生命与外在世界的调适,使自己心灵复归和谐。己性和,则能人性和,人性和,则能物性和,物性和,则能天地和,从而实现与天地人伦的和谐。
如何达致心灵的和谐呢?儒家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何为“中庸”,朱熹解释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庸”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如秤锤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找准平衡点,才能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中庸之道并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是告诉我们去除偏激,追求恰当合理的处置。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是对中庸之道“无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三)仁礼道义
崇尚道德修养是古典圣贤做人的基本标准。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伦理思想,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五德之中“仁”居于首位。《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在人的丰富的道德内涵中,其核心是爱人。儒家思想中的“博爱之为仁”的道德主张,进一步把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身上。孟子倡导的“仁政”思想当中“,亲亲”是一个重要的基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由亲人之爱推及对百姓之爱,由百姓之爱推及对万物之爱,这是儒家对爱逐级升华的典型步骤。“仁者爱人”的道德观,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也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
(四)修身养性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正身心。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弘扬灵明的德性,将个人之善泽及天下万民,以至于进入“至善”的境界,这种“内圣外王”理想状态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境界,就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最终目的,所以《大学》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做人之根基,孔子的名徒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孟子则宣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主张士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代先哲的这些“修身”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明,诸如勤勉、仁爱、礼让、自律、自省、自强、慎独、温良恭俭等等,已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二、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
多年来,在西方文化、网络文化、休闲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被淡化,人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精萃,大学生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应试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脑海里没有扎根,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责任,什么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什么是道德与智慧,什么是立德、立身、立国之根基,很多大学生知之甚少,或鲜有思考。作为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艰巨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们,应当积极主动地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并内化于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当中,使自己成为人格健全、灵魂高尚、意志坚定、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远大的宇宙眼光的一代新人。
今天的大学生,要传承民族的精神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人文教养,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文化即人化”是长久不衰的一个文化命题。所谓“人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人成为人的动态过程。就是依“人”的价值,向“人”的理想美化、完善化的历史过程。[5]人在不断的改造自然、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创造丰富的文化成果的同时,又使人性得以高尚、完美和更为自由的全面发展。文化是塑造人性的力量。文化不仅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还在创造、限制、改造甚至禁止人们的某种需要,以此来改造、限制、修饰和掩盖人的动物性特征和倾向,使人“成为人”,具有“人模人样”。[6]正是因为文化有如此改造人、塑造人的力量,当代大学生更因该从文化的滋养当中寻觅人生的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当今大学生有两个重要的功课———“为学”与“为道”,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第四十八章)在“为学”与“为道”关系处理上,老子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用加法,每天学习,知识会不断增多;而个人的私欲、武断、偏执,要用减法步步否定,最后达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四十八章),从而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儒家学派在人文教养上有颇多教导,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仁爱”观,从“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人和”理论,乃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人生态度,都可带来人生的启迪和精神的滋养,使人的思想境界更超越。
(二)培养审美心胸,追求诗意人生
德国著名哲人海德格尔提出,人类应该“诗意的栖居于这片大地”。所谓“诗意的栖居”就是“审美的生活”。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身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精神疾患成为难以控制的世纪病、时代病。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乃至走上社会后要面临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等,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每一个挑战。如何在充满压力的世界当中“诗意的生活”,中国古代贤达人士的生活态度为大学生提供了典范。
孔子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孔子还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仁者要在自然山水中得到一种悦乐。在忙碌的生活当中寻得“闲情”,也就是孔子讲的“一张一弛”。 所谓“闲”,就是从直接的实用功利活动中暂时摆脱出来,回归精神的家园中得到休憩与快乐。宋代大儒程颢有名的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的诗表达“闲”带来的从容境界。有了“闲心”,人方可从天地万物、风云变幻中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使自己超脱贫富贵贱等等实用功利的烦恼,心胸自然变得豁达。
大学生要拥有审美的人生,就要拥有审美的心胸和审美的眼光,这样才会在很平常、很普通的生活中发现美,世界的一切就会变得那么有情味,有灵性,与你息息相通。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会在“十笏茅斋,一方天井”的宅居中感受到“竹石之爱”,写出传世佳句“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郑板桥集•题画》)乃是进入了审美的活动当中,用审美的眼光将竹子与人结为一体,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不可言说的诗意。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因为珍爱生命才会用发现的眼光、饱满的热情去体会生活中的各样美———自然的生态美、节庆的风俗美、异彩纷呈的艺术美、充满理性的科学美等等,才会从极度紧张而又极度单调、乏味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保持一种豁达、和谐、愉悦的精神状态。
(三)加强修身,提升人格
修身,即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伦理学说当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是立志。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亲睦族、安邦治国、教化天下,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当代大学生要把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与个人奋斗目示结合起来,要将个人聪明才智心甘情愿地奉献给国家,奉献给社会,不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人,不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人。惟其如此,大学生才会胸襟开放,蓬勃进取,在历练中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修身最高的境界———慎独自省。《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使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检点,小心翼翼地遵循道德规范,加强自我监督意识,自觉抵制一切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形形的诱惑,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严谨自律,保持内心的纯洁,逐步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看来他深谙“慎独”的重要。慎独之心时刻提醒人们: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有完善自我的人生理想,现代大学生则更应见贤思齐,力争达到这种修身的境界。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哲人一直在思索着三个问题:人与自然(包括神与宇宙)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由此而阐发出如下的文化论述:
(一)天人合一
季羡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人与大自然应‘合为贵’”。[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天人合一的概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规律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3]古代哲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产生长远而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整体思维模式。人们以“天道”为一超越时空的至健至刚的大秩序,人即遵循此秩序而行事,以“天道”“人道”为生动活泼、生生不停的恒久的生命历程,人为天地立心,则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参赞天地之化育。[4]实现天道、地道、人道的统一,可达致人类理想境界;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可保国富民强。“天人合一”所蕴含的尊崇自然之道,启发人们顺应自然和历史发展规律,追求和谐一致的生存境界。特别是儒家所推崇的“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强调人性修养当与人我的和谐、天地的和谐融为一体,把品德、精神逐层提升至道德、天地之完美境界,对于我们完善自我人格和升华人生价值,至今仍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中和中庸
中国古代哲人在《中庸》中提出了“中和”理论。《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表明儒家之和谐理论———生命的和谐,观其万象,天地各得其所,各有其位,自成和谐之系统;人各有位,方可加入天地的和谐中。若德行有失,偏离当居之位,便失去天地中的和谐。儒家强调的是,人需要在生命的体验中,通过内在生命与外在世界的调适,使自己心灵复归和谐。己性和,则能人性和,人性和,则能物性和,物性和,则能天地和,从而实现与天地人伦的和谐。
如何达致心灵的和谐呢?儒家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何为“中庸”,朱熹解释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庸”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如秤锤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找准平衡点,才能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中庸之道并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是告诉我们去除偏激,追求恰当合理的处置。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是对中庸之道“无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目标,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三)仁礼道义
崇尚道德修养是古典圣贤做人的基本标准。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伦理思想,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五德之中“仁”居于首位。《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在人的丰富的道德内涵中,其核心是爱人。儒家思想中的“博爱之为仁”的道德主张,进一步把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身上。孟子倡导的“仁政”思想当中“,亲亲”是一个重要的基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由亲人之爱推及对百姓之爱,由百姓之爱推及对万物之爱,这是儒家对爱逐级升华的典型步骤。“仁者爱人”的道德观,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也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
(四)修身养性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正身心。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弘扬灵明的德性,将个人之善泽及天下万民,以至于进入“至善”的境界,这种“内圣外王”理想状态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人格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境界,就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最终目的,所以《大学》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为做人之根基,孔子的名徒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孟子则宣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主张士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代先哲的这些“修身”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明,诸如勤勉、仁爱、礼让、自律、自省、自强、慎独、温良恭俭等等,已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二、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
多年来,在西方文化、网络文化、休闲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被淡化,人文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精萃,大学生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应试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脑海里没有扎根,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责任,什么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什么是道德与智慧,什么是立德、立身、立国之根基,很多大学生知之甚少,或鲜有思考。作为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艰巨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们,应当积极主动地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并内化于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当中,使自己成为人格健全、灵魂高尚、意志坚定、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远大的宇宙眼光的一代新人。今天的大学生,要传承民族的精神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人文教养,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文化即人化”是长久不衰的一个文化命题。所谓“人化”就是“人文化成”,就是人成为人的动态过程。就是依“人”的价值,向“人”的理想美化、完善化的历史过程。[5]人在不断的改造自然、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创造丰富的文化成果的同时,又使人性得以高尚、完美和更为自由的全面发展。文化是塑造人性的力量。文化不仅满足人的需要,而且还在创造、限制、改造甚至禁止人们的某种需要,以此来改造、限制、修饰和掩盖人的动物性特征和倾向,使人“成为人”,具有“人模人样”。[6]正是因为文化有如此改造人、塑造人的力量,当代大学生更因该从文化的滋养当中寻觅人生的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当今大学生有两个重要的功课———“为学”与“为道”,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第四十八章)在“为学”与“为道”关系处理上,老子告诉我们,知识的积累用加法,每天学习,知识会不断增多;而个人的私欲、武断、偏执,要用减法步步否定,最后达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第四十八章),从而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儒家学派在人文教养上有颇多教导,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仁爱”观,从“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人和”理论,乃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人生态度,都可带来人生的启迪和精神的滋养,使人的思想境界更超越。
(二)培养审美心胸,追求诗意人生
德国著名哲人海德格尔提出,人类应该“诗意的栖居于这片大地”。所谓“诗意的栖居”就是“审美的生活”。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身心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精神疾患成为难以控制的世纪病、时代病。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乃至走上社会后要面临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等,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每一个挑战。如何在充满压力的世界当中“诗意的生活”,中国古代贤达人士的生活态度为大学生提供了典范。
孔子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孔子还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仁者要在自然山水中得到一种悦乐。在忙碌的生活当中寻得“闲情”,也就是孔子讲的“一张一弛”。 所谓“闲”,就是从直接的实用功利活动中暂时摆脱出来,回归精神的家园中得到休憩与快乐。宋代大儒程颢有名的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的诗表达“闲”带来的从容境界。有了“闲心”,人方可从天地万物、风云变幻中获得一种精神享受,使自己超脱贫富贵贱等等实用功利的烦恼,心胸自然变得豁达。
大学生要拥有审美的人生,就要拥有审美的心胸和审美的眼光,这样才会在很平常、很普通的生活中发现美,世界的一切就会变得那么有情味,有灵性,与你息息相通。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会在“十笏茅斋,一方天井”的宅居中感受到“竹石之爱”,写出传世佳句“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郑板桥集•题画》)乃是进入了审美的活动当中,用审美的眼光将竹子与人结为一体,息息相通,感受到了不可言说的诗意。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因为珍爱生命才会用发现的眼光、饱满的热情去体会生活中的各样美———自然的生态美、节庆的风俗美、异彩纷呈的艺术美、充满理性的科学美等等,才会从极度紧张而又极度单调、乏味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保持一种豁达、和谐、愉悦的精神状态。
(三)加强修身,提升人格
修身,即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伦理学说当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是立志。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亲睦族、安邦治国、教化天下,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当代大学生要把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与个人奋斗目示结合起来,要将个人聪明才智心甘情愿地奉献给国家,奉献给社会,不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人,不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人。惟其如此,大学生才会胸襟开放,蓬勃进取,在历练中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修身最高的境界———慎独自省。《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使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检点,小心翼翼地遵循道德规范,加强自我监督意识,自觉抵制一切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形形的诱惑,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严谨自律,保持内心的纯洁,逐步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看来他深谙“慎独”的重要。慎独之心时刻提醒人们: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尚有完善自我的人生理想,现代大学生则更应见贤思齐,力争达到这种修身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实践;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与自我认同,因而,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背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但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迷恋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喜欢看日本动画片或韩国偶像剧。他们知道许多外国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了解许多外国的流行元素,唯独对中国那些经典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知之甚少。在对学生进行节日调查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元宵节;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却难以把这段历史完整地复述下来。学生们正在接受一种被称之为“快餐”的文化――快餐文化。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如何让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这一代得到有效地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建文化信仰,重塑文化灵魂,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
(一)、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阵地。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以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
2.古诗学习,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
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的人文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例如,倘若学生不知道《石灰吟》的写作背景,又怎能深刻体会“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人间。”的豪气与悲壮呢?其次,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吟诵,通过吟诵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富于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以读促学,读中悟情,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范读,带读,配乐读,闭上眼睛想象朗读等方法都可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融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感情,从而受到熏陶,提升感悟。
(二)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宣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来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
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2-3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亦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2.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丰盈精神内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经典的语录应该让学生常记常新,伴随终身。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洗礼。于晨读,于课前,我们都可以举行“每日经典诵读”活动。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某个地方的专属,要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就在自己身边。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从家乡的名人故事,励志名言,诗词;到各种文化专题,象酒文化,莲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家乡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家乡的方言,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顺利开展此项活动,包括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活动后调查报告的填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努力弘扬本土文化。活动结束后,开展一系列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演讲宣传,图片展览,手抄报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本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4. 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目前,我国会展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市场分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两个部分和学位教育、职业资格、职称培训三个层次。通过对国内三个产业带20家会展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会展教育体系中主要代表性课程分布比例分别为:会展理论为100%、会展管理为100%、会展策划为100%、会展英语为90%、会展物流为80%、会展布置为80%和会展服务为70%,其中对在国际会展交流中能凸现我国传统文化素养的课程无一处涉及,并且对重要性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这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产业势必会造成一种文化意识的缺失,长期发展下去,对我国新兴会展产业将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研与分析,对如何加强我国会展人力资源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将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纳入会展人力资源培训系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在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已决定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将文化会展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写入规划中。因此,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应加强传统文化素养课程的设置,重点可将汉语、历史等人文学科结合会展行业特点,进行整合与编排。发挥会展产业的对外窗口与媒介的宣传作用。
二、会展产业与我国文化产业充分融合,提炼传统中的个性美。会展产业是由会展上游企业、会展中游企业和会展下游企业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条。链条上的各个单元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创造出比单一企业更大的协同效应。会展产业根据业务流程和专业化分工,又在各个链条上形成了会展运营、展馆经营和会展服务等会展细分市场。整个会展形成了一个产业网络,这个网络对举办城市的“营销”作用很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情、历史古迹、文化积淀各异,因此,加强会展产业网络中各个环节与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展示我国各地千姿百态的文化大餐和个性魅力,不失为提升我国竞争力的一剂良方。当然,这些目标要靠那些拥有传统文化素养、热爱传统文化的会展人才去实现。
三、将传统文化素养作为会展人才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当前,会展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经济、管理、外语、美术等众多知识的储备,还应具备人文知识的深厚素养。我们建议,我国应建立起会展产业人才库,设计出包括传统文化素养在内的会展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可以从展会历史延革、展会文化推介、展会形象设计、展会周密宣传、展会营销艺术、展会奖励旅游、文化服务套餐、展会跟踪信息、展会后再联系等细划环节入手,采用量化达标方法,注入传统文化素养内容,提高对会展人力资源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的整体要求,以期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会展产业链延伸领域要充分考虑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目前,国际会展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专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据专家分析,今后展览市场国际化倾向的新动向是外资进入的产业链已经不再局限于会展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他们已将触角延伸到了搭建、运输展具租用及展位设计等会展产业链的下游。这种会展产业链延伸的国际化特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起到一定的“挤兑”效应。重视会展产业链拓展领域中的传统文化成分,将会展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加强我国会展产业成长中的自主性。(图1)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30-0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代代传承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趋向多元化,一些不利因素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某种程度的迷茫和空虚,人文素养缺失,甚至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扭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大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贯彻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热衷过“洋节”,崇尚吃西餐,用“洋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这样一些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感到困惑、悲观、失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向,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1.重理轻文,传统文化知识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目前高校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人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然而缺乏人文素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知识一问三不知的人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在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当中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和儒家文化语焉不详,对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
2.重技能,轻修养,功利心重。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也没有耐心阅读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往往就是上网、看电视或者参加各种对将来就业有利的培训班。不看书,不写字,使得一些人提笔忘字,读写技能退化。很多学生学习和深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一些大学生甚至开口闭口谈钱,终日把名和利挂在嘴边。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摩擦,使人们的功利心理增强。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各类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顾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分数、文凭、证书成为社会上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社会普遍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一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感到较为茫然。
2.学校原因。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普及和滋润。高考指挥棒下,课业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一切唯考独尊。大学校园本应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但现在大学生主要看的书籍除了专业课本,就是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类书籍以及面试求职技巧、社交方面的书,至于提升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少有问津。很多大学生读书与求职的目的和心态非常明确和务实,他们考虑的只是获得文凭和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性知识和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和人际交往知识。
3.家庭原因。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身上寄托的期望很高,在当前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的促使下,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才能出人头地的思想意识。很多家长“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孩子能考高分,毕业后能找份又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父母的成功,其他事情则置之不理,概不关心。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精华。
(一)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的整体意识和爱国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因此,传统文化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与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坚持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反抗外民族的压迫与侵略,开创中华文明、建设祖国大好河山都是爱国的集中体现。
(二)“仁爱”思想和人际和谐
传统文化提倡“仁爱”,注重人际和谐,进而推广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天人合一”,强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效法天的刚健之德,君子以自强不息;模仿地的广厚之象,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思想教育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包容万物,奋发图强,争创一流,促进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同时,能够使学生确立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理念,尊重并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为开创人类美好生活空间而奋斗。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97-02
传统文化教育是立足于当今学生所学科目分割独立,缺乏融会贯通的现状而提出的。提倡传统,并不是要回归从前私塾式的教育模式,而是以所学科目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这门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增强其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不忘真、善、美的追求。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以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1]”那么不识诗书礼义的中国人性格特征正在逐歩淡去,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办法认同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如何在现代人当中培养文化的传承者。
一、文化传承者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范围不仅是书本上的若干古代文学作品,还应该包括先哲的智慧和情怀。《管子?小匡》上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人、农民、做工者、商人,而能够维护和传承文化的群体,也只有士而已。什么是“士”,在《论语?里仁》里这样介绍士这个群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里写道:“所以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2]”而在今天,这样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兴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所以古往今来能够传承文化的人必然是能为了社会理想而超越个人得失的人。
二、当前高校实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但目前的现状是学校教育中只有少数科目会涉及到传统文化,而语文教学虽然涉及传统文化,但文言文式的篇目在教学过程中被肢解得太过零碎,宾语前置、后置之类的语法分析让学生望而生畏,逐字逐句的白话文翻译更是破坏了原文的美感,更谈不上文化熏陶了。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不仅来源于教师对应战高考的规律摸索,而且体现了我们知识型教学的登峰造极。可见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是: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孤立,不成系统,与社会现实脱节。所以一门语言的学习如果脱离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就仅仅是一个冷冰的工具,丧失了学习者对其的认同和归属感,也达不到对优秀文化的情感共鸣。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探索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所以针对文化传承者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宣扬人性美德,让学生在青年时代就能树立人生最大的满足是通过精神生活来实现的。现如今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语文教学特有的模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一件事。但文化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而不可中断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习惯的力量很重要,好的习惯、修养,将使学生一生受益,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形成好习惯的责任。针对文化传承者的特点和现在高校语文教材、教法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扩宽语文教材的外延,丰富教学内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语文教材以《大学语文》为主,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和《申论》等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例,这个教材在篇目上依然没有跳出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教材的窠臼,选文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一是外国作品。在所选的文章或作品当中,中国作品明显多于外国作品,中国古代作品明显多于中国现当代作品,这种现状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阻碍,因为从前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学的一开始应该先跳过古代文学的作品,而是从了解现实、建立社会责任入手。针对学生现今浮躁的内心和跳跃的思维方式,适当地扩宽语文教材的外延,跳出教材、直面现实人生。比如第一堂课的开始,我会向全班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目前这个大学是你的理想吗?有一部分学生情感激烈表示自己是服从调剂的,想换专业或回去复读;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为此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然后我说我们面对同样一个学校,有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人却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人的一生又岂能因为这一件事情就左右了自己的命运?项羽人生最大的失败并不是垓下之围,而是自刎乌江,他并不是能力不济,而是心理素质太差,所以后来唐代诗人杜牧针对此事写了一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包羞忍辱是一种生活智慧,我们阅读了多少古往今来关于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却只能成为我们夸夸其谈的点缀,而不能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所以学习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让书本上的知识成为你指导人生的航标。所以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文学,需要诗歌,想不开的人生需要文学解惑,浮躁功利的社会需要文学净化。就如同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一直在凝聚国人的心,不管是它所具有的通达的历史观还是其执着的理想情怀,都为那些失意的、迷茫的人营造了一个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2.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目前高校的语文教学形式依然是以讲授、灌输,甚至死记为主要方法,所以学生普遍反映语文教师上课枯燥乏味,没有创意。如何让高校语文课堂重获生机,是每一位高校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单向的教学形式,渴望互动,渴望在探讨中吸收人生经验,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外,还应该集思广益,开展让学生感兴趣、受启发的各类活动。比如在班级当中开展一次集观看、讨论、言语表达、写作于一体的活动:学生自由地结成小组,选择小组将要观看的电影或书籍,然后学生课下自己完成电影或书籍的观看,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学生可以持不同的“政见”,这些不同“政见”的陈述和论述就是学生要形成的写作内容。最后,每个组的两至三名组员需要到讲台上或描述电影的精彩镜头;或回答老师和其他组成员的提问,这种回答既可以是陈述,也可以是两种不同观点的针锋相对。通过这样的活动经常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社会当中的热点现象,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现实生活之中。说:“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将来。”综上所述,高校语文教学应在传统文化情怀的渗透中,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2]孙立权.中学生古典诗词500篇[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