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0:12:25
序论:在您撰写数控编程专业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数控专业,数控编程,教学方案,双师型教师
对职业院校《数控系统原理》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本人进行了探索。在数控编程技术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学生对数控编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从而构建行动导向的知识模块。在总结过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希望能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活跃课堂气氛、变通讲述方法学好数控技术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获得理论基础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数控技术本身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没有生动的事例可以讲解数控专业,也没有经典的故事可供引用,传统的灌输的方法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有扎实的功底,同时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例如:生动形象的比喻问题:刀具的补偿概念是数控编程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学生对于刀具补偿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好像知道了,但是应用时就往往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刀具补偿概念的理解深度上不够。 解决方法:例如在讲述刀具的半径补偿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做比喻让学生不但记住指令而且能够理解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通过比喻不但使学生在思想上理解了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而且由于更深入的理解也使得实际应用上更能灵活多变的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提高加工效率。 小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都可以被引入到数控教学中,教鞭、粉笔盒、钢笔、书本、讲台等都可以作为道具,同时数控系统、数控编程中的很多理论都可以采用计算机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二、 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教学合并数控专业,而是从知识体系上的融合,具体根据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的需要,设计实践与理论融合的方式,以及融合的比例。例如有些课上实训后开始讲授理论,如讲授数控加工刀具时,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并现场使用,马上就理解了原来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实习教学是数控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数控加工牵涉到机床、夹具、刀具、工艺路线、切削参数及编程方面的知识,由于数控设备少,我们可先在普通设备上培训有关知识,避免一开始就就让大批学生涌向数量不多的数控机床,等到相关知识准备好了,需要进行程序运行时才上数控机床,这就大大减少了数控机床的工作量,从而缓解了设备不足的压力。因此,我建议实习应按普通机床加工(如普车、普铣)→仿真模拟训练→数控机床操作三步进行,其中,普车普铣旨在让学生掌握主要的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夹方法。训练其对不同材料,不同零件,采用何种工艺路线,及在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及切削深度条件对工件的形位精度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切削加工参数和工艺路线制定的感性认识。仿真模拟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编程指令和机床面板的熟练程度,为在数控机床上的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因指令不熟而损坏数控设备。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现有的教具进行多元化教学
在讲述数控编程时,我们都会给学生准备一些图纸让学生进行练习,而如果只用工件的图纸的话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图纸毕竟不能完全的把零件的所有特点表达的非常的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所编写的程序的加工结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我们在提供给学生图纸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已加工的工件的话数控专业,效果就比较好了。对于初学编程的学生,需要将零件的图纸和零件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程序运行的结果就是这个工件了,即省了很多时间对零件的特点进行讲述,又把被动的讲述变成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使学生学会能够根据工件的实际特点确定加工方式,能根据工件的最后几何形状主动思考编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件,但看似简单的一个过程却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成主动思考的角度了。这一转换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 学习方法,而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数控教师进行再培养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组织教学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数控专业又是一门工程实践性的学科,且发展很快,对从事数控专业的教师而言,应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实践的示范者。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这一环节的训练,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待提高,同时,由于该专业的特点,在理论上还需加强专业学习,把教材钻深钻透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因此,作为数控专业的教师必须加强“双师型”能力的培养。作到台上能讲,台下能做,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地把这一门课上好。而要做到这些,任课老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但光有老师一方面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老师尽快向双师型过渡,学校对教师的关心和培养,更为重要。学校应尽量为教师的理论提高创造必要条件,争取多让老师参加社会或高校的理论培训和学术交流,让教师能熟悉和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及时掌握最新理论,在实践上,学校也应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操作,参加实习指导,为教师提高动手能力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条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数控人才的培养。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生产第一线为目的。数控编程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数控专业,能够让学生扎实的掌握这门技术,并能够使用这门技术为生产制造服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高技能人才。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忠实的愿望。困则思变,只有在不断的变化和尝试中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更多的新技术的出现,职业学校的老师必然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如何让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永恒的探讨主题。
参考文献
[1]顾华.数控加工与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钱东东.实用数控编程与操作[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善术.数控机床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从当前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模式多以传统模式为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学生课前预习,第二阶段学生课堂拓展并接受教师的指导解答,第三阶段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这种学习模式是在教师开展面向全班学生教学的情况下进行的,表现为较为突出的同步性,而且知识是以同样的模式传递给所有学生,会导致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顾及学生是否接受并内化知识。在这种背景下,数控加工与编程课堂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引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翻转课堂建立的框架内获得适合个人学习的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与微课在数控加工与编程教学中运用分析
1.运用优势
翻转课堂及微课教学模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其成功经验值得中职教学借鉴。随着教育界对翻转课堂与微课研究与实践运用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与微课以其优势共同点融合在职业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创新点。以中职数控加工与编程教学为例,翻转微课运用与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较为繁杂,翻转微课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二是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课堂讲解不足以满足教学需求,而翻转微课模式则可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三是中职学生的基础、学习水平等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面向整个班级的同步性教学无法顾及学生个体差异,而翻转微课模式则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知识掌握程度而加深学习。
2.实践运用的效率效果
对于中职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教学而言,该课程对设备要求较高,而且实训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大,需要所有学生通过教学实训才能够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效果。而从当前中职技工院校的教学设备水平来看,由于近些年学校生源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班级学生规模增大,导致人机配比极不协调。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车间或机房进行现场操作示范讲解时,经常出现一些客观问题,比如学生只能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簇在一起来观摩教师的演示操作和讲解。这导致站在外围的学生很难获得细致的观察和学习,进而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造成班级学习两极分化问题严重。而在引入翻转微课模式之后,教师的操作演示可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直观、细致地学习,并跟随微课进行实践操作,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3.注意事项
翻转微课在中职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翻转微课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数控加工与编程翻转微课的合理课堂时间,尤其是微课环节尽量保持在10分钟以内,制作短小精悍,语言精练;二是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三是翻转微课制作需要结合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四是翻转课程中应恰当、分层次地设置提问,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在结束后有简明扼要的总结。
三、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中翻转微课制作过程
1.选择教学内容并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翻转微课的第一步是结合中职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的重点内容或难点进行选题,选题的原则是在传统课堂或演示操作中不易进行的内容,需要通过微课来分层次的面向所有学生。微课教学内容选择必须恰当,而且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微课内容一定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的某个知识点、难点或重点,而且能够借助多媒体来表达其内容。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翻转微课的作用。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知识要点
中职数控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升创新能力,因此翻转微课内容的选择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来决定。在数控加工与编程知识要点的选择上,需要对所有学生具有全面了解,包括学生数控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翻转微课知识要点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能够体现对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3.撰写翻转微课教案设计
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的翻转微课教案设计必须结合该课程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而且一个翻转微课通常只有十分钟左右,给微课教案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微课教案设计上,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必须清晰完整,教学语言必须简洁准确,教学思路清晰,微课结构完整,而且尽可能采用新颖的课堂导入方式,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能够使学生第一时间进入课堂氛围和学习状态。然后通过合理的互动答疑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最终使翻转微课的知识点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4.翻转课堂优化中职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结构的实践
(1)优化翻转课堂教学结构。从中职数控加工与编程课堂教学中的翻转微课实践运用来看,优化翻转微课课堂教学结构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将该节课的知识要点设计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观看视频。微视频的构建需要结合教学知识要点和课堂教学经验,并辅以自主学习单。学生在观看微视频过程中将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记录。第二部分,观看完微视频后,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难点、疑点等问题进行互动沟通、讲解和演示,并进行课堂拓展练习,结合简单案例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第三部分,翻转微课完成之后,教师结合各小组完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结果进行点评,然后布置下一节课的课前学习内容。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控技术;工艺规程的编制;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91-03
通过认真学习研究国内外的课程建设理论,确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方法,联合企业技术、管理等人员,在对学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形成了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确定了数控专业的专业岗位群,从中得到岗位群的工作项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在教学中体现职业工作过程特征,形成了工艺规程的编制这一重要的学习领域课程,最终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
一、工艺规程的编制课程分析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相关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吻合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工艺规程的编制这门课程主要是面向初始就业的机床操作岗位,以及经过二至三年经验的积累后方可胜任的数控程序员、工艺员而开设的。
通过对数控工艺员、机床操作工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细化,针对工艺规程的编制这一领域,确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二、课程内容的重组与序化
传统教学重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陷,而以工作工程为导向,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为依据进行的课程开发,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在明确了工艺规程的编制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由学院教师以及生产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共同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序化;课程内容围绕“零件工艺规程的编制”,共设置了六个学习情境,所选的任务载体均是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的典型机械加工零件,并经过教学改造承载着相关的教学内容,它们都较好地体现了高职教学“工学结合”的特征。(详见表2)
三、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明显不同。
1.面向生产实际。学生像在工厂接受实际任务一样,认真对待课程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任务要求,认真、有计划地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2.培养专业能力。任务的完成是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规程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在编制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阅读原始资料,并查阅《刀具工程师手册》、《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等相关手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在对多个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时,要求学生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已所做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作风;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多名同学相互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晋其纯,张秀珍.车铣工艺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于爱武.机械加工工艺编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变频器控制技术》课程应用研究
G712.3
前言: 目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被大多数职业院校所应用,本文以《变频器控制技术》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过程。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变频器控制技术》课程定位分析
(一)自动化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及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本文为明确吉林省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开展了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专项调研。本次调研企业的性质为化工行业和汽车制造业。
由于各类型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名称上各有不同,因此,笔者根据各企业对工作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的近似程度,对调查中几个典型企业的所涉及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设置进行划分,总结出电气自动专业的工作岗位(群)有:1)仪器仪表的安装检测与维护; 2)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 3)电气设备自动化设计与技术服务; 4)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改造设计。 相对应的岗位职业要求:1)具备对仪器仪表的安装检测与维护能力; 2)掌握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核心的自动控制技术; 3)具备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设计开发、技术管理、调试维护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5)沟通及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强。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要求,与企业、行业实践专家充分研讨和论证的基A上,参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对调研得出的项主要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确定电气自动化专业所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1)电气工程材料选用2)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3)电路图的识图和绘图 4)室内照明电路配线5)电工工具及仪表使用 6)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7)电子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8)电子产品调试与检修9)低压配电柜的装配 10)电气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11)普通车床的操作12)普通车床的检修13)普通磨床的操作14)普通磨床的检修15)普通铣床的操作16)普通铣床的检修17)PLC程序的编制与调试18)PLC程序的阅读19)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20)典型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改造
21)变频调速系统的调速与运行 22)生产线检测部件运行与维护23)生产线控制部件的运行与维护 24)生产线执行部件运行与维护25)机床电气原理图、接线图、位置图的识读26)机床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27)机床电气系统运行维护28)生产线检测部件故障诊断与排除29)生产线控制部件故障诊断与排除30)生产线执行部件故障诊断与排除31)机电设备销售 32)机床操作及安全规范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确定
兼顾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教学的可操作,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能力,将电气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个专业性学习领域课程,实现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步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课程对应关系,见表3所示,可见变频器控制技术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
注意:本表并没有涵盖自动化专业的所有工作任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变频器控制技术》课程确定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工作过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过程的课程体系,二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发展,提取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以期完成每门课程的设计。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主要培养学生变频器技术在生产一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及工程应用的能力。具体面向岗位有:变频器控制柜装配工、设备维修工、工程设计师,根据上述岗位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变频器的检修;变频器的故障诊断;变频器的基本操作;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运行、调试。据此可以确定本门课程的学习领域内容为: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变频器面板按键、外部端子及基本参数的功能和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
(三)基于工作过程《变频器控制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领域课程发展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从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换。
学习情境1音乐喷泉的变频控制系统。在掌握变频器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变频器的检测方法,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学习情境2化工厂泵与搅拌机的变频控制系统。在熟悉其外部端子结构功能与变频器参数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熟练操作变频器,掌握其基本控制功能。
学习情境3三相异步电机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在掌握变频调速系统的结构的基础上,熟悉变频调速系统各元器件的选用原则,从而加深对变频调速系统典型控制线路的理解。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控编程课程;教学衔接
一、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不仅有文化基础课的衔接,专业基础课的衔接,还有专业核心课的衔接。职业技术教育不同层次的衔接主要是综合素质能力的衔接,中职毕业生在鉴定和认可的课程标准基础上,再通过高职教育教学与实训,得到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实现了中职技能型为主的人才教育向高职技术性为主的人才教育之间的转化。这要依靠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和创新,也有赖于整个教学全过程的整理优化和设计。本文对高职数控专业核心专业课《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课程与中职数控专业核心课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课程的教学衔接进行探讨。
二、数控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
培养目标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前提条件。培养目标是反映某类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方面。数控专业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许多共性,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技术性和职业性,都注重学生职业能力或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术使用能力和职业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但是两者毕竟是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育培养。
数控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是针对数控车床操作这一具体的职业岗位,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体,强调学生掌握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和专业基本理论,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培养目标。同时,围绕这一职业要求所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数控专业高职教育具有面向数控技术这一职业,它高于数控专业中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规格,是以职业岗位的技能和知识为导向,以主要获取职业能力和提高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学和实训,培养具有大专以上知识理论水平、掌握成熟的数控技术理论和管理规范、毕业后能胜任本职业岗位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因此,数控专业中职教育为数控专业高职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准备和职业技能实训,数控专业高职教育是数控专业中职教育的延伸和提升,实现数控专业中、高职教育的合理衔接,即培养目标的衔接。
三、课程主线的确定
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课程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为导向,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以数控机床为对象,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知识,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方法、掌握数控车床操作技能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等基本知识;
(2)掌握数控车床的特点、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
(3)掌握数控车床的机械结构特点等;
(4)掌握数控车床的手工编程方法和技巧等;
(5)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和要点方法。
高职《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课程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为导向,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数控机床操作加工、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调试以及数控机床的选用、验收与维护的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作用,掌握工件在夹具上定位分析,掌握工件夹紧的基本方法;了解常用刀具的种类,几何角度,耐用度和寿命,了解工件主要表面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
(2)学会正确选择数控加工内容,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方法,学会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学会编写数控加工文件;
(3)了解数控刀具系统的种类及特点,掌握数控刀具的选用方法,了解数控机床附件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4)了解数控机床坐标系、工作坐标系、附加坐标系及坐标系的原点等基本概念;掌握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及CAD/CAM编程原理和方法;
(5)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和步骤、学会进行数控编程的数值计算,掌握刀具补偿的基本概念,掌握手工编程技巧;
(6)掌握数控车床编程基本技巧;掌握数控铣床编程技巧;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编程技巧。
综上所述,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课程主线强调基本知识和具有运用、操作数控车床的能力,这是以动作技能为主、有一定心智技能的能力。高职《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课程主线强调基本知识和具有操作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熟练的能力,这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能力,如分析、判断、编程计算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等技术。
四、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与高职《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是数控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中职与高职层次课程知识点具体如下:
中职一共分七个项目二十三个任务:
项目一:数控车床的基本认识。任务一:数控车床的认识;任务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任务三:数控车床中的坐标系。
项目二:轴类零件的车削。任务一:外圆的车削;任务二:阶梯轴的车削;任务三:锥面工件的车削;任务四:圆弧工件的车削;任务五:复杂轴类工件的车削。
项目三:槽类工件的车削。任务一:浅槽的车削;任务二:深槽的车削;任务三:V型槽的车削;任务四:圆弧槽的车削;任务五:复杂槽的车削。
项目四:编制螺纹的车削。任务一:连续螺纹的车削;任务二:三角形外圆螺纹的车削;任务三:梯形螺纹的车削。
项目五:盘类工件的车削。任务一:简单盘类工件的车削;任务二:复杂盘类工件的车削。
项目六:套类工件的加工。任务一:简单套筒类工件加工;任务二:复杂套筒类工件加工。
项目七:综合工件的加工。任务一:复杂轴类工件的加工;任务二:配合件的加工;任务三:批量生产。
高职一共分三个工作模块十一个项目:
工作模块一: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项目一:手动车削定位销;项目二:数控车削锥轴;项目三:数控车削球头螺杆;项目四:数控车削轴套;项目五:数控车削球头联轴节;项目六:数控车削椭圆轴。
工作模块二: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项目一:数控铣削U形槽板;项目二:数控铣削六方模板;项目三:数控铣削凹半球曲面。
工作模块三: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项目一:加工孔板;项目二:加工座板。
五、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课程中已经学习的基本内容,特别是数控车床编程的相关内容,在高职《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课程中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省略、精讲或拓宽加深,如数控车削椭圆轴用宏程序编程加工。其次,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教学是中职教学的一个延伸和提高,另外,高职针对《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的课程专门设置了2周数控车床实训、2周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实训,这样既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性、专业性、技能性,并且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学生技能,如中级、高级数控车工和中级、高级数控铣工等,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前景。
数控专业核心专业课高职《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与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的教学衔接,是核心专业课教学衔接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着以培养目标的所需能力和知识,以教学主线为主,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相关知识点也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提高、最后到提升的有机结合,以及在课程实践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过渡到以技术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训。
要实现中、高职“数控编程”课程的合理衔接,我们要认真分析中、高职课程的现状,依赖多种衔接模式和教学配合,合理开发职业教育数控编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合理地进行教材选用,从而提高数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肖爱武,何荣誉.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程[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洪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3] 郭仁生.高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衔接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78-81.
(1)高职生的职业面向。数控技术专业高职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与维修、制造类企业产品的销售与生产管理。就业范围为机械、电子、模具、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军工等行业企业。同时,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毕业时,学生要求获得毕业证书以及加工中心操作工或数控铣工或数控车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2)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核心技能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机床,熟悉数控加工的编程指令,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编程的方法与技巧,综合运用数控加工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职业岗位打好坚实基础。
(3)课程教材模块设计过程。根据教学规律要求和核心能力的可融合性,首先组合设计出许多教学模块,同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的内容要求,有重点的取舍模块内容,然后进一步明确各模块在学生未来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完成模块教学应采取的方式、模块的权重和分值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确定模块教学所需的学时数,最后将教学模块合理归类并组合为课程。《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分为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项目和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三个教学模块。
2课程教材模块设计
2.1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模块
(1)教学目标。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模块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具体机床操作的技能上,包括机械设备的操控技能和数控设备的操控技能。该模块主要是通过设计各个设备的实际操作练习项目来实现相关技能的培养。这个模块主要是要保证学生的设备操作时间,即要保证每个学生的设备操作时间。该模块不需要单独设计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只须单独设计各种设备操作技能考核的项目。
(2)教学内容。从内容上该模块应包括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数控车操作。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数控技术等专业学生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它也是高职学生的就业优势,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
2.2数控加工工艺模块
(1)教学目标。数控加工工艺技能模块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数控加工工艺制定能力上,可适当降低对相关知识的理论拓展。比如,工程材料可重点讲解各种常用材料的类型及一些机械性能,而可少讲一些材料组织方面的理论知识;切削方面的知识可重点讲解切削用量的具体确定方法,而少讲一些切削原理方面的知识。确定该模块知识体系时,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工艺制定的技能。该模块在整个知识内容讲授后,需设计一个模块技能综合实训项目,以加强和检查学生对该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考虑设计一个或两个典型数控加工零件让学生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方案的制定、切削工艺参数的确定、进给路线的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以及工装方案等相关工艺内容的确定。
(2)教学内容。从内容上该模块包括工程材料知识、切削刀具知识、切削工艺参数确定的知识、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及机床夹具等知识。加工工艺是机械加工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是基本功。
2.3数控编程模块
(1)教学目标。该模块内容非常多,但重点应该放在自动编程软件的应用上,因为在目前企业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情况是采用自动编程的。该模块应该设计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比如,可以用企业较典型的加工产品给学生做数控编程技能模块的实训项目。
(2)教学内容。数控编程模块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的技能模块,该模块最能体现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数控编程技能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数控车编程、数控铣床编程、加工中心编程。
3结语
关键词:社会需求;核心能力;教育培训;操作技能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用于加工产品。近年来数控人才市场需求日趋紧俏。我国数控人才不仅数量上短缺,而且质量、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需要的数控“蓝领”人才,不仅要具有现代机械设计、机制工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具有机床数控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立并完善数控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数控技术应用性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一、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1、建立适应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其专业核心能力定位为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能力、数控加工操作能力与数控机床维护管理能力,要求学生熟悉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控编程与机床操作人员。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中、高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水平。从而构建了既自成体系又紧密关联的教学体系与技能培训体系。
(1)、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中,突出数控机床与编程主干课程的建设,并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第一、精简内容,突出实用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本着必需、实用的原则,按照生产实际对知识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如在数控机床与编程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组织中,着重从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及分类方法和应用范围,到能掌握简单零件的手工编程方法, 计算机辅助编程的基本方法,再到能够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加工工件,教学内容完全按生产实际的工作流程来组织。
第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组织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紧密结合, 以专业实际能力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为主线,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穿行的方式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将部分理论教学的内容放到实训环节中进行现场教学。如教材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数控机床实例简介、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等内容,不在课堂内进行讲授,而是移到实训环节中,结合实际操作讲授,便于学生直观教学与有效的掌握。
第三、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强化现场教学的效果
在现场教学中,注重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 如同一课题内容让学生编制不同的加工工艺并进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加工工艺,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的编程能力与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2)、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安排基础培训模块、专业培训模块、任选培训模块三个环节:
第一、基础培训模块,加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基础培训模块中,设置CAD基本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实训和电工电子基础实训。
第二、专业培训模块,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 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其中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要求达到初、中级数控车床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并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在具体环节安排上,安排六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其中两周为课内学时,进行集中实训,四周安排分散实训,即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进行实训。数控实训不单单局限于课内教学,而是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课内总学时,而且增加了学生单人操作设备的时间,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任选培训模块,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个性发展
在任选培训模块中,设置了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数控机床调试诊断与维护、机械CAD/CAM 等实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去向,可任选一项实训内容,参加相应的培训。整个教学组织完全在实训基地进行,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在现场集中讲授,实训环节采取开放实训基地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为学生的求职、应聘、试工奠定了基础。
第四、注重各课程及实训内容间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各项教学内容贯穿于《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内。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刀具刃磨、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夹具设计等内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与操作练习等内容均作为《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前续课程知识与后续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得以综合应用,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2、精选实训内容,强化数控操作四个阶段的能力培养 根据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达到数控设备实际操作能力,一般应经过以下四个实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