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范文

时间:2023-11-06 10:08:32

序论:在您撰写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第1篇

8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与去年年底相比,从城市数量看,增加了27个城市;从人口规模看,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7个百分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体而言,2002年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从全年总体状况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为0.79.分季度看,其求人倍率从2002年一季度的0.73升至四季度的0.89.

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

2002年监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9%、27.2%和70.9%,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就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在原比重较大的基础上基本持平。

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占据主体,制造业需求有较大增长。

2002年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32.4%、21.7%和19.8%,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近3/4.

与2001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7.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4.2个百分点,其次是社会服务业,增长了2.3个百分点。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61.9%.

与2001年相比,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增长了7.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需求比重仅占12.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

5.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两大类职业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是69.2%和59.1%.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0.85和0.7.

6.在所有求职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9.1%,是求职主体。

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5.9%,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1%,其他失业人员占12.5%,下岗职工占10.6%.其他类型的求职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1.2%.

与2001年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增长了8.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失业青年,分别增长了7.5和6.7个百分点。

7.分文化程度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高中文化程度。

从需求看,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41.9%,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2.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35.7%;从求职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5.2%,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了总求职者的28.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6.2%.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以外,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具体而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6;高中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1;大专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67;大学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 0.77;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1.26.

8. 从技术等级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2篇

8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与去年年底相比,从城市数量看,增加了27个城市;从人口规模看,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个百分点,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7个百分点。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体而言,2002年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从全年总体状况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为0.79.分季度看,其求人倍率从2002年一季度的0.73升至四季度的0.89.

2.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

2002年监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9%、27.2%和70.9%,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就业需求格局基本稳定。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需求在原比重较大的基础上基本持平。

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占据主体,制造业需求有较大增长。

2002年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32.4%、21.7%和19.8%,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近3/4.

与2001年相比,三大行业需求增长了7.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4.2个百分点,其次是社会服务业,增长了2.3个百分点。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61.9%.

与2001年相比,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增长了7.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需求比重仅占12.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私营及个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用人需求的呈现上升态势;而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现出逐季下降的趋势。

5.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两大类职业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是69.2%和59.1%.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0.85和0.7.

6.在所有求职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69.1%,是求职主体。

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5.9%,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1%,其他失业人员占12.5%,下岗职工占10.6%.其他类型的求职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1.2%.

与2001年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的比重增长了8.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就业转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失业青年,分别增长了7.5和6.7个百分点。

7.分文化程度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高中文化程度。

从需求看,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41.9%,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2.5%,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35.7%;从求职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5.2%,大专以上学历者占了总求职者的28.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26.2%.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以外,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具体而言,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6;高中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81;大专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0.67;大学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 0.77;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是1.26.

8. 从技术等级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3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就业

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环境,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效果。目前我国处于二元经济转换,同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包括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机制配置的机制转变。在经历就业迅速扩大和遭遇劳动力市场冲击的同时,就业形式和就业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蔡(2008)通过梳理关于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微观调查数据,对城乡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描述,打破了传统的关于“就业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成不变”等神话。提供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指标,准确地反映了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就业总量增长和结构多元化,及其城镇就业压力的缓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的事实。他还通过对人口转变过程的阐释,预测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做出刘易斯转折点即将到来的判断,并揭示了这个转折点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出的挑战。陆铭、蒋仕卿(2007)将1996年视为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在第一阶段,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人们职业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第二阶段,结构调整则主要表现为人们在不同的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失业人数与职工数量之比,以及其他人口与职工数量之比在1997年之后也同步上升,这也反映出了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而其他人口数量与职工数量之比的快速上升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

这些观点在众多的宏观经济分析中得到了验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5年初分析得出 2004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超过了900万人,预测2005年就业矛盾将会比2004年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1)长期性就业压力依然过大。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要求就业的总规模每年在2500万人左右,而新增就业机会不足1000万人。(2)2005年经济增长率的回落,将对就业增加形成短期压力。(3)大学毕业生大规模集中释放将继续加大就业供需矛盾。据统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12万,初次就业率仅为50%左右,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到6月底平均签约率为60%,再加上2005年毕业无法就业的学生,累积的就业矛盾越来越大。总之,2005年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预期目的实现有相当的难度。

而2005年底的报告否定了上述2005年经济增长率回落的预测,验证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使2005年的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但就业增长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2005年第3季度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达11102.7万人,比第1季度增加130.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58.4万人。但相对于经济增长的其他主要指标而言,就业增长明显偏慢,第3季度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同比仅增长1.4%,GDP增长的就业弹性只有0.15。工业企业就业增长稍快一些,但相对于上年同期也有所回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增长缓慢将会制约未来的消费增长,同时也使农民在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偏少,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蔡,都阳(2005) 考虑到“十一五”期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经济增长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就业弹性的变化范围作为分析的基础。对这一时期劳动力供求关系作出了判断,认为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将逐步减轻,相对于“九五”和“十五”期间,创造就业需求的压力减轻。但是,“十一五”初期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上升期,就业形势仍将严峻。劳动保障部专题小组(2007)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技能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出现,虽属局部现象,但短期内难以消除。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7年底调查显示2007年就业增长形势良好。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2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创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同期最好水平。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突破1200万人。城镇净增就业量将首次突破1000万人,达到1011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这得力于经济增长的快速平稳增长,也与积极就业政策的逐步落实密切相关。并预测2008年,我国的就业增长形势依然较好。目前,尽管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有放慢的迹象(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增长有所放慢),但工业企业就业增长一直会保持6%以上的较快增长态势,预计2008年这一趋势会延续。利用就业弹性预测方法,预计2008年城镇净增就业量将达到1032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继续突破1200万个。2008年,城镇就业增长的目标可设定为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综上所述,整体看来,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参考文献:

[1]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10-17

第4篇

90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非典”疫情过后,三季度全国9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景气回升,主要特征如下:

1.供求总量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根据90个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信息,三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266.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约294.9万人,求人倍率 约为0.9.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88.9万人和94.9万人,上升幅度分别为50.1%和47.4%,岗位需求的回升幅度略高于求职人数,从而导致了求人倍率略有上升,上升了0.01.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68.3万和41.9万人,上升幅度分别为34.5%和16.6%,岗位需求的回升幅度略高于求职人数,求人倍率上升了0.12.与二季度相比,“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城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包头,三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明显回升,用人单位需求分别上升69%、99%、137%和455%;求职人数分别上升35%、87%、136%和407%,用人单位需求的上升幅度高于求职人数的增长。

2. 第三产业需求大幅回升。

三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1%、31.5%和66.4%.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二季度各产业需求大幅度下降,三季度开始回升。三季度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增长了近60万人,上升幅度为51.2%,第二产业增加26.5万人,上升了46.2%.

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受“非典”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用人需求大幅度回升。

从行业需求看,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占总需求31.4%、25.4%和17.2%,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的74.2%.与二季度相比,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了近30万人,增长55.9%;制造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了近21万人,增长43.3%;社会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了15万人,增长49.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了近4万人,增长66.2%;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了4万余人,增长61.7%.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幅增长。

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3.7%,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6.8%和26.7%,两者合计达63.5%.从需求总量看,企业的用人需求比二季度增加了86万人,平均上升幅度为52.3%.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分别增加了约30万和24万人,分别比二季度增长了48.1%和56.8%.

5.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供求总量大幅增长。

劳动力市场中供求两方面的总量均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非典”疫情影响较大的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一职业群体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增长幅度较大。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既是需求主体又是求职者主体,两大类职业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是72.4%和65.2%.从需求总量看,与二季度相比,各类职业的供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增加了近38万人,上升幅度为5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增加了8万人,比二季度增长了48%;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7万人,比二季度增长了37%.从求职看,与二季度相比增加较多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增加了近34万人,上升幅度为51%,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近11万人,上升幅度为50%.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用人需求的增长幅度高于求职者人数的增长,因而导致求人倍率的上升,其求人倍率为1.

6.与二季度相比,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新成长失业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回升;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比重略有增长。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 所占比重高达60.8%,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6.9%,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2.2%,其他失业人员占11.7%;下岗职工占7.9%;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3.5%.与二季度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增加61.5万人,增长幅度为52%,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加约25万人,增长幅度为63.2%,就业转失业人员增加28万人,增长幅度为53.4%;下岗职工增加5万人,增长幅度为27.3%;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20万人,增长幅度为41.9%.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新成长失业青年的求职比重分别上升了2.2和1.5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的求职比重则分别增长了1个百分点;下岗职工的求职比重分别下降了1.3和2.6个百分点。

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增长幅度较大。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87.3%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9.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30.4%;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7.7%.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5.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为30.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含大专)占了总求职者的23.7%.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从供求总量看,与上季度相比,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共增加了近18万人,上升幅度为61%;求职人数共增加28万人,增长了67%.求职者的增长幅度高于用人需求。

“非典”疫情过后,各地开展了一些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的招聘会,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供求人数的增加。

8.各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第5篇

8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总体而言,2003年一季度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从总体情况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求人倍率为0.86.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0.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0.13.下图显示了2001年一季度至2003年一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变化情况。

2.第三产业依然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但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第二产业需求比重略有上升。

一季度89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2.0%、30.2%和67.8%,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4.7和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则分别上升了4.4和2.2个百分点。

3.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 占据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地位,制造业需求保持增长势头。

从行业需求看,75.5%的用人需求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 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 33.1%、24.7%和17.7%.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分别上升了4.0和2.1个百分点;而社会服务业则分别下降了4.2和0.6个百分点。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私营及个体企业用人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企业用人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3.1%,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66.7%.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需求比重仅占10.7%.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私营及个体企业的增长幅度 较大,分别增长了2.1和5.8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需求比重合计则分别下降了1.1和4.1个百分点。

5.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两大类职业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是70.8%和63.2%.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一些,其求人倍率分别为0.95、0.91、0.9和0.83.

6.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所占比重高达68.1%,是求职主体。 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6.9%,新成长失业青年占19.6%,其他失业人员占12.5%;下岗职工占9.1%.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2%.

与上季度相比,失业人员的比重略有下降,下降了2.2个百分点;下岗职工的比重下降了2.1个百分点;而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上升了3.9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

与去年同期相比,失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增长了3个百分点;下岗职工的比重下降了0.9个百分点;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下降了2.0个百分点。

7.分文化程度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既是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又是求职者主体。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从单位用人需求看,87%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9.5%;从求职者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7.5%.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求人倍率大于1外,其余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求人倍率小于1.求人倍率较高的是硕士以上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58和0.94,其余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83、0.8和0.83.

8.分技术等级,用人需求和求职者群体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结构基本一致。

第6篇

89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2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8%;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539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5%.

2003年二季度全国89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从总体情况看,受“非典”疫情影响,本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根据89个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所采集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信息,二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177.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劳动力约200万人,求人倍率 约为0.89.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人数减少了29.5万人,下降了12.8%,招聘人数减少了20.1万人,下降了10.2%.由于求职人数的下降幅度高于岗位需求,导致求人倍率略有上升,上升了0.03.下图显示了2001年一季度至2003年二季度全国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变化情况。

“非典”疫区城市中,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石家庄、天津、北京,分别下降54%、40.9%、26.7%和17.9%;求职人数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天津、石家庄、包头、北京,分别下降39.6%、38.2%、38%和10%.

2.第三产业由于受“非典”疫情的影响较大,二季度用人需求下降幅度较大,第二产业下降幅度较小。

二季度89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1.8%、32.3%和65.9%,仍然保持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则分别上升了2.1和3.6个百分点。

从需求总量看,与一季度相比,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减少了16.8万人,下降了12.6%.第二产业减少近2.3万人,下降了3.8%.

“非典”疫区城市中,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下降明显。其中,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石家庄、北京、天津,分别下降51.9%、39.2%、19.4%和18.6%.

3.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二季度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呈现下降态势,但对制造业用人需求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

从行业需求看,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其用人需求分别为30.2%、26.9%和17.3%,三者合计约占总需求的74.4%.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分别下降2.9和1.6个百分点;社会服务业则分别下降了0.3和0.8个百分点;而制造业依然呈现上升态势,分别上升了2.1和4.4个百分点。

从需求总量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下降幅度较大,分别比一季度减少了11.8万、4.2万人,分别比一季度下降了18%和11.9%.此外,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也相对有所下降,比一季度减少了1.46万人,比一季度下降了21.2%.

“非典”疫区城市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三大行业的用人需求下降较大。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石家庄、天津、北京、广州,分别下降51.9%、36.8%、36.5%、21.1%和18%;建筑业的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天津、石家庄、包头、北京,分别下降92.2%、51.8%、48.8%和26.9%;社会服务业的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天津、石家庄、太原、北京,分别下降65.5%、64%、41.5%、32.6%和15.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太原、石家庄、包头、北京、广州、天津,分别下降59.6%、48.5%、42.5%、36.8%、14.1%和11.6%.

4.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据主体地位,二季度企业用人需求减少,股份制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用人需求出现下降趋势。

从用人单位看,企业用人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92.3%,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两者所占比重之和约为63.8%.

总体而言,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企业用人需求略有下降,其中,与上季度相比,股份制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分别下降了2.5和0.4个百分点。

从需求总量看,企业的用人需求比一季度减少了20.07万人,平均下降幅度为10.9%.其中,股份制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分别减少了9.8万和8.4万人,分别比一季度下降了18.7%和11.9%.

“非典”疫区城市中,企业的用人需求下降较大,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石家庄、天津、北京,分别下降54.9%、40.5%、21.1%和18.1%.

5.劳动力市场中供求主要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受“非典”疫情影响,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一职业群体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下降幅度较大。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既是需求主体又是求职者主体,两大类职业的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是71.8%和65.6%.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各类职业的需求变化幅度较大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商业服务人员,前者分别上升了1.5和7个百分点,后者则分别下降了0.4和4.5个百分点。

从需求总量看,与一季度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用人需求减少了8.5万人,下降了11.1%.从求职总量看, 与一季度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求职人数减少了9.4万人,下降了12.2%.“非典”疫区城市中,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下降幅度比较大。其中,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石家庄、北京、广州,分别下降55.9%、38.9%、17.7%和13.2%;求职人数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天津、包头、石家庄、北京,分别下降53.5%、43.6%、31.7%和7.9%.

6. 各求职人员类别中,失业人员仍然占主体;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达58.9%,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5.9%,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0%,其他失业人员占13%;下岗职工占9.2%;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占24.4%.

从总量看,与一季度相比,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减少17.6万人,下降幅度为36.2%,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减少约5万人,下降幅度为11%,就业转失业人员减少10万人,下降幅度为16.2%;下岗职工减少2.5万人,下降幅度为11.9%;其他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1.6万人,下降幅度为3.2%.

7.劳动力市场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88.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40.2%;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47%.求职人员文化结构和用人需求结构基本一致。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大专和大学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大专分别下降了0.7和5.7个百分点,大学分别下降了0.4和2.7个百分点。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个百分点。

与上季度相比,大专、大学文化程度的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0.5和0.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大专、大学文化程度的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6.9和1.3个百分点。硕士文化程度的求职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从供求总量看,与上季度相比,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共减少了近6万人,下降了16.2%;求职人数共减少近8万人,下降了15.7%.

与去年同期 相比,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共减少了近10万人,下降了25%;求职人数共减少近20万人,下降了32%.

以上变化主要是由于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一些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的招聘会临时取消,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大专、大学文化程度的供求比例出现下降。

“非典”疫区城市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用人需求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石家庄、北京、太原、天津,分别下降77.2%、44.8%、31.7%、28.6%、1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人数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城市有包头、石家庄、天津、北京,分别下降66.8%、51.4%、29.6%和14%.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除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求人倍率大于1外,其余均处于求职人数大于需求人数的状态,求人倍率小于1.求人倍率较高的是硕士以上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求人倍率分别为1.14和0.98,其余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86、0.79和0.81.

8. 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看,用人需求和求职者群体主要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职业资格四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其所占比重合计均占总体的38%左右。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与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结构基本一致。

第7篇

三季度,本市共有2.0万家用人单位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岗位信息,有效招聘岗位数为31.7万个,比二季度增加12.8%,比去年同期减少2.4%;前往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查询岗位信息、应聘岗位的求职者累计达34.1万人,比二季度增加14.1%,比去年同期减少5.6%。从供需对比情况看,三季度本市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为0.93,与二季度相比略有下降。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职业指导专家对三季度劳动力市场热点进行了综合点评,具体分析如下:

1、物流仓储业:招聘需求缩减,复合型人才仍吃香

由于受到当前经济波动和本市产业规划布局的双重影响,物流仓储业招聘需求明显缩减。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本市物流仓储类招聘岗位环比减少了12.5%,招聘层次也集中于低端的技能操作、集装箱理货等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物流仓储业将面临用工招聘的低谷。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物流仓储业仍然具有强劲的人才集聚能力,吸纳就业的空间很大。对于仓储物流业人才来说,努力学习成为复合型人才将是一条阳光大道。来自**职业介绍普陀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杨晨光认为,以普陀桃浦西北物流园区为例,该园区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于一体,在具体的岗位招聘中对技能复合型求职者尤为垂青。

**职业介绍宝山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焦凤珠也持相同观点,即技能复合型求职者在物流业中往往最为炙手可热,比如驾驶员在具备大型车辆驾驶技能的同时,还须持有货运上岗证;仓库管理员则在具备物资调配经验的同时,还要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善于运营管理;跟单员在做证处理时需要具备双语能力及特殊仓储机械的操作等等。

2、客户服务: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求职需“量体裁衣”

近年来本市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客户服务是企业的“门户”和“名片”,客户服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逐渐走俏招聘市场。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客户服务类岗位增加了5.6%。

客户服务类岗位人员缺口日益增大,对求职者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要求相对比较宽泛,因此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尤其是零经验求职者的关注。来自**职业介绍长宁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苏晔婷表示,客户服务类岗位虽然入职门槛相对较低,但也并非人人都合适,平均岗位流动率在30%以上。

苏晔婷认为,目前本市的客户服务类招聘岗位主要分为“销售型”和“事务型”两大类。其中销售型客户服务主要承担客户开发、电话销售、订单服务等销售职能,事务型客户服务则主要承担接听来电、处理投诉、接受订单等事务处理职能。无论从事哪类职位,都要求从业者能全面掌握企业、行业的相关信息,准确判断客户的需求,有效解决客户的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都需要从业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积累各类知识经验。

3、超市卖场类岗位:平凡岗位蕴藏发展机会

随着连锁超市业的迅速发展,各类超市卖场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各类超市卖场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2.7%,特别是对于大型卖场比较集中的区域来说,超市卖场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超市卖场提供的岗位种类相当多样化,除了收银、理货、保安等传统的超市卖场岗位之外,厨工、面包制作工、烘焙工、水电工、导购、电器设备维修等岗位需求增长也很迅速。过去不少本市求职者特别是青年人对超市卖场提供的岗位不屑一顾,但随着行业的整体发展,各超市卖场在用人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不断改进,很多青年人对卖场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重新接受这些岗位。

来自**职业介绍普陀分中心的职业指导专家朱亮佳认为,求职者只要愿意做有心人,在做理货员的同时学习一些仓储物流知识,在做收银员的同时学习财务知识和操作,在做保安的同时学习与人打交道的艺术,就会在看似简单的工作中发现机会。

4、长宁“两圈一带”:或将成为未来新增就业岗位的集散地

长宁区由虹桥、中山公园两大商圈以及天山路商业集聚带构成的“两圈一带”商业服务区,以发展商业服务、创意设计、物流仓储、金融、科研、休闲等产业为特色,同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和配套服务的迅速发展,促进就业的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理所当然地受到求职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职业介绍长宁分中心的冯正涵主任认为,天山路商业集聚带的新一轮建设,把原先相对孤立的虹桥、中山公园两大商圈连接在一起,商业服务链条式发展的城市功能板块正在形成。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长宁区“两圈一带”建设方兴未艾,必将吸引大量企业入驻,带动人才招聘需求的增长。

5、求职警示:应届毕业生求职须警惕招聘陷阱

四季度正值应届毕业生大批量进入职场求职之际,劳动力市场的部分行业出现了岗位资源稀缺的现象,缺乏求职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牟利的切入口。部分企业以招聘岗位无需工作经验为诱饵,吸引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通过应聘过程中收取的报名费、培训费、服装费等各类费用牟取利益。

需要提醒广大求职者的是,近期求职应谨防类似的招聘陷阱。找工作需要耐心加细心,求职者应聘时要多方面、多渠道详细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看看企业是否正规,业务是否合法,企业是否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是否有投诉、不良记录等。了解企业信息的方法有很多,在网上搜索查询是其中的方法之一,比如在工商部门网站或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企业名称,即可搜索查看企业有关信息。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已先后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以及《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禁止用人单位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招聘单位涉嫌欺诈、损害求职者权益的行为,求职者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及时拨打**劳动保障服务热线电话12333,举报不法企业违法违规的事实情况,以便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切实维护广大求职者的正当权益。

二、四季度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情况预测

**市职业介绍中心近期针对本市3200多家企业开展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用人单位对四季度本市经济发展趋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企业招聘需求有所波动,预计四季度本市用工需求可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具体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1、52.4%的企业计划在四季度招聘员工,与三季度相比略有下降。

此外,从企业用工规模看,三季度计划招聘人数不低于计划减员人数的企业约占77.8%,这表明,本市企业招聘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2、居民服务业四季度招聘需求稳中有升,建筑、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则有所下降。

居民服务业招聘需求比三季度增加了8.7个百分点,而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比三季度分别下降18.6%和17.1%。

3、营销采购、生产制造、客户服务岗位的四季度招聘需求仍保持旺盛,行政办公、财会审计类岗位将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