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6 10:07:30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文化旅游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21世纪是强调协调与共生的时代,人们期望人类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开发之间能够达到完美的协调,因此我国旅游界正式提出“农业旅游”概念。农业旅游将农业生产活动资料和生产活动本身作为观光资源开展旅游活动,一方面满足城市人返朴归真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开展起来,并与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旅游项目不断多样化,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农业旅游充分利用和突出农业资源原始、纯朴的自然美,它的吸引力在于充满自然生机的田园风光和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在于那种不同于城市的自然特色。在农业旅游中,农村社会文化环境是构筑农业旅游产品体验价值的重要要素,以文化丰富农业旅游产品内涵能使游客得到更深的心灵体验。
一、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
“农业旅游”在我国正式提出来是2001年。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的定义,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此外,关于农业旅游的概念曾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吴必虎、魏小安仅强调“农业旅游是产品的概念”,把它看作是一种新兴的业务旅游产品;王莹在1997年提出:“农业旅游是以大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内涵为主题开发的主要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民俗和风土人情为内容的、具有极大参与性的旅游活动”;毛勇在2004年提出:“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社区为活动场所,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为资源,融观赏、休闲、参与、娱乐、学习、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杨涛在2006年提出:“农业旅游,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等等。
农业旅游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大。农业旅游不包括散布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的游览活动,而仅指以农业资源为依托而萌发出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与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相结合的一些参与性较强的农事活动;三是农村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农业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在国外,农业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以上,但是农业旅游真正兴起还是在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远离城市的乡村作为度假地。一些贵族、富商在度假地盖别墅或第二住宅度假,还有更多经济状况并不很富裕的城市居民或者联手购房、分时度假,或者住到当地农户家里度假,于是一些农户适应这一需求,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成家庭旅馆,接待观光度假的旅游者,这就是最早的农业旅游。
我国农业旅游的萌发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走向兴旺发达之后。1998年,国家旅游局在对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中,对北京“锦绣大地”和上海孙桥农业旅游的肯定拉开了我国农业旅游的序幕。1998年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旅游主题是“华夏城乡游”,其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农业旅游是一个重要内容。2001年,国家旅游局为落实“国发[2001]9号”文件,把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工作列为当年旅游工作的要点,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调研形成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并于2001年底公布了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的开展。2002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极大地刺激了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随后海南、湖北、江苏、云南等地纷纷筹措巨资打造农业旅游。
目前农业旅游已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旅游业态之一,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收入在许多国家的旅游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中都占有可观的比重。例如,美国每年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次数达2000万,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2%;意大利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一个夏季就可以招徕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到各地的“绿色农业旅游区”休闲度假,超过全年国内外旅游总人数的2%;法国农业旅游的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的1/4;澳大利亚旅游业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超过35%,等等。
三、农业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地域性的、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急剧地消失,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正在加速丧失。多年来,过分地关于西方“先进文明”的宣传使中国人认为,所谓富裕就必须像西方一样,因此,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模仿西方。同时,城市相对农村,又总是处于文化和经济的优势地位,农村体现自己的现代化和富裕程度的方式以城市为榜样,不仅有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电器、家具,而且民居也模仿城市的钢筋水泥楼房,经过媒体宣传,后起的中国农村富裕村镇也纷纷仿效他们的模式,导致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和民族文化遗失。这种情形使我们认识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有地区特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大问题。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晚,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农业旅游使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得到复苏和重整,带动了农村传统文艺的复兴和农民文化自豪感的加强和巩固,打破了农村封闭的社会文化氛围。异域文化的良性示范效应改变着农村的社会文化风貌和村民们的社会心态、文化观念,加速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步伐。而与此同时,农业旅游的经营活动本身又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有可能使其过分商业化从而丧失其本性中善良淳朴的一面。农业旅游对于农村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如地方特色的弱化、节庆活动的商品化、民俗的庸俗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淳朴民风的消失等,已经为旅游界所公认,这使得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必然会采用先进的生活技术和更加便利的生活设施,观念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是这又与旅游者“求异”的要求相背离,使农业旅游成了游客“在异地的城市生活”,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城乡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在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选择的同时,尽量避免现代文化污染,保护当地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本地乡村文化进行挖掘,丰富文化休闲项目,利用不同的区域文化打造农业旅游精品,在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这是保持中国农业旅游良好的发展形势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业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保护的方法
1、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念,保护鲜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能越是世界的。政府在帮助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也要大力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念,避免过度城镇化,保护特色民居,保持淳朴的民风民俗,维护自然的、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在真实生活的土壤里才能生长延续,因此,政府要大力宣传提倡当地农民的务农传统,并提倡在不影响生活质量改善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农村生活方式,政府政策应有利于部分农民安于农业,吸引有志于农业的人才,以此来为保护自然的、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真实的“土壤”,保护“鲜活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在保护农村特色民居时,可采取保持民居的外观,同时改造内部功能的方法,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在建设新建筑时,应保持与当地原有建筑格调的一致,避免求新求大,追求洋味;对于农村传统民风民俗的保护,要注重激发农民对于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根深蒂固的原始感情,并由此激发他们对于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自觉的传承,而不仅仅是简单地重现一些历史场景,或一年举办几次节日庆典,或定期举行几场民俗风情歌舞表演,使传统文化流于形式,成为了一场场生硬的、没有感情的“秀”。农业旅游只有达到保护文化生态的高度才能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经济的繁荣,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重视对当地旅游人才的培养,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
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当地农民中的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举办旅游专业知识培训班和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等,使农民成为农业旅游的真正主体和受益者。在我国现有条件下,一方面,这些培训班可以集合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灵活开展。可以在高中等农业院校开设农业旅游人才特色班,可以由企业在民间开设的各类培训服务机构提供培训,也可以由各级农民协会举办旅游人才培训班。这种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全方位供给系统,能够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旅游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网络教育这个有力的工具开展远程培训、网上交流示范等,让有条件的农民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自我培训。在这些培训中,各种有关农业旅游开发管理的正确理念和实施方法得以传播,这些土地的主人们将真正从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中获益,农民们将真正成为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守护者,而只有作为农业旅游资源核心的农耕文化生生不息,农业旅游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说的是,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应突出自然朴实、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原则,“乡土性”是农业旅游产品本质属性,但是也要避免走向“越土越好”的极端。这种极端观念也是一种不正确的文化观念,是对农业旅游的极大误解,这种误解的结果使一些低级甚至庸俗的东西被搬到农业旅游中来,导致游客的反感,同时也有悖于旅游作为一项高尚的精神文化活动的本质,最终将使农村失去对城市居民的旅游吸引力。
五、结论
在农业旅游活动中,资源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农村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者对农村社会文化的充分尊重,同时也要求提高农民对所在地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一个成功的旅游开发必须能将旅游地的文化融入其中,同时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传达给旅游者。所以,在中国农业区域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的地方,致力于农耕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提炼,以给旅游者带来关于古老东方文明的文化体验才是农业旅游永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孙钢:在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工作会议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4-4-7.
[2] 魏小安:中国“三农”旅游的发展[DB/OL].深圳市委党校网上图书馆,2005(8).
[3] 王莹:对发展我国农业旅游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
[4] 毛勇:关于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4(4).
一、紫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资源探究
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紫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资源。紫鹊界梯田位于我国的湖南省,处于资江水域中游地区,降水量也相对较为充足。紫鹊界梯田坐落于水车镇之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作物和林业作物。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不断兴起,紫鹊界梯田居民也充分的利用了当地的地理优势,获得了较高的旅游经济收入。紫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梯田的优美的自然风光景色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都使得紫鹊界梯田具有巨大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潜能。因此紫鹊界梯田具有纯正的、不可忽视的耕田耕种文化。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农业旅游文化
遗产保护的影响探究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程度,直接决定了紫鹊界梯田居民对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和采取的行为。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影响探究,可以将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程度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别。
(一)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其认知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程度的影响
紫鹊界梯田居民中,通过家庭旅馆或者是家庭餐厅获取经济收益的人群比例相对较高,因此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使得其关注紫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因此对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也相对较高。但是有部分的年轻人由于主要的经济收入是依靠去其它地域阶段性的打工获得,与紫鹊界梯田农业旅游的开展的联系相对较小,因此对于当地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认知程度也相对较低,甚至存在着一定的破坏行为,因此当地和旅游发展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都应当给予这一问题以足够的重视。
(二)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其热爱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程度的影响
在紫鹊界梯田居民中,居民对于紫鹊界梯田的感情深度是随着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成度的增强而递增的。由于年级较大的人对于家乡的地方依恋程度明显会高于年轻人,因此这意味着紫鹊界梯田居民中年纪较高的人具有较为强烈的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而紫鹊界梯田居民中的年轻人的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则相对较差。由于鹊界梯田居民中的年轻人是将来进行鹊界梯田的农业旅游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因此当地应当加大对于年轻人的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性的教育和宣传,提升紫鹊界梯田居民中的年轻群体的地方依恋程度,进而加强其对于紫鹊界梯田农业旅游文化的情感和热爱程度,促使当地的年轻人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紫鹊界梯田农业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进程中。紫鹊界梯田农业旅游文化的良好的保护和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的为紫鹊界梯田居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提升紫鹊界梯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促使我国的文化保护工作更加顺利、稳定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其保护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力度的影响
虽然紫鹊界梯田居民具有较强的地方依恋,但是由于当地的居民的能力有限,农业旅游的工作的开展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因此其保护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力度也相对较低。根据紫鹊界梯田农业旅游业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的资金匮乏和技术支持欠缺的问题,当地政府需要加强保护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资金投资,进而有效实现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开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的提升,进而促使紫鹊界梯田农业旅游文化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力。开展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从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其认知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程度的影响;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其热爱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程度的影响;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对于其保护农业旅游文化遗产的力度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可知,提升紫鹊界梯田居民地方依恋程度,是加强紫鹊界梯田居民对于农业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想要发展乡村休闲游的地方可以不局限于农业文化,结合丰富的地域文化,把文化当作一种旅游资源融入休闲农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导入文化创意的思维方式,深度挖掘、利用,打造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休闲农业产品,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具体建议从以下6方面入手:
1、原味乡村发掘田园文化
田园文化是休闲农业蕴含的最普遍的文化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池等,让游客在摘果、拔菜、采茶、赏花、垂钓中,享尽田园乐趣。还可以充分与现代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无土栽培、立体栽培、计算机管理与智能化控制等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同时,也可在景区里恢复几近绝迹的水车、水磨、石碾、筒车、织布机、风车、斗笠、蓑衣等,以此来激发游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情怀。漫步其中自会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如果还能适当参与劳动,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并可以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走,其收获的乐趣自然是商场购买所不能比拟的。
2、亲近自然传扬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无不与此密切相关。尽管不是每一处乡村都有名山异石、大江平湖,但只要我们刻意去挖掘,就会发现身边的山水都是性灵之物,一草一木、一石一泉,均可为山水文化代言。我们可以广开思路,开发一些“奇、趣、险、娱”等性质的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新奇、刺激的感觉。在尽情享受大自然野趣的同时,实现游客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在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中,休闲农业的品味无形之中得到了升华与提高。
3、相得益彰品味建筑文化
建筑物是地方文化与行业文化外在特征的直接表现,比如乡村民居常见的堂屋、天井结构,就体现了家庭和家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休闲农业项目的建筑应该在保持传统风貌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将遗留的古建筑进行修补和恢复,配合现代建筑来体现当地农村的发展和不同行业的建筑艺术,组织开展观光、怀古、体验等休闲旅游活动。
4、点石成金放大物产文化
任何一种商品只要融入民俗文化,变成蕴含文化要素的商品,就会产生超值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提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民间服饰、工艺美术品等供游客选择。
同时,注入文化要素的产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竞争力强等特点。另外,还要善于做长产业链,以求利润最大化。这样才能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5、取精去糟浓缩民俗文化
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乡村节庆等都是乡村历史的沉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都是开发民俗产品的良好基础。在适当创新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一些能尽可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活动,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等服务内容,把民俗民风融入田园风情,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休闲农业的亲和力,成为更侧重文化底蕴的体验互动,向游人展现清新自然的民俗风尚,让游客领略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6、古今融合探寻历史文化
关键词:“文化+”;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6日
一、引言
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交叉融合后的新产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成为民众提供休闲放松的旅游方式。然而,很多生态农业产业园存在着景观粗糙、游玩体验差、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产业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让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缺少统一的规划。
“文化+”是指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其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为事物植入文化的DNA。“+”就是加入、融入。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引入文化元素,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给予生态农业旅游的精神内涵,这对引导生态农业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二、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农业、自然景观和农业文化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满足游客H近自然、休闲放松、感受农文化为目的的高级农业旅游形式。
目前,我国各地均涌现出一批较为成功的生态旅游项目,比较有名的有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北京的锦绣大地、苏州农林大世界、无锡马山旅游农业科技示范园、江阴华西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然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园区规划设计较为粗糙,城市化痕迹严重。很多园区只注重经济效益、节约经济成本,为了迎合城市居民的需求,建设大量娱乐设施,不考虑园区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的协调,不考虑园区景观与自然风光和农业文化的匹配度。一方面园区服务设施等质量较差,粗制滥造,使游客体验较差;另一方面园区内景观风格不一,人工化、城市化的痕迹过重,使园区缺少了文化感和自然景观的韵味,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健康发展。
第二,旅游方式单一,缺乏农业体验式项目。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主要是以参观、游览、采摘、垂钓为主,旅游方式单一,旅游产品也单调,大多都是一些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同时,单纯以观光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层次,体验式消费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采摘之所以吸引人,原因就是增加了旅游者的体验和经历,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感受,进而提高了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农业体验式项目可以通过观光者的亲力亲为把诸如“体验”、“经历”等无形的心理感受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而目前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在体验式项目的开发上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游客多样的体验需求。
第三,园区生态农业观念落后。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农业旅游有好的发展前景,必须高度重视和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只有进行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部分生态园在进行农业开发时,依靠传统农业的形式,距离人们追求的有机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形式还相去甚远,更谈不上科技农业和现代管理。因此,农业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农业,人员也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但是生产形式却不是人们所期望的生态农业。
第四,经营管理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生态农业旅游园区一般坐落在乡村,由农民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开发形成。一方面经营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培训,管理经验也较为匮乏,导致园区的管理非常混乱;另一方面园区内的员工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旅游管理人才更是缺乏。管理体系不完善,服务水平档次较低,再加上城市游客的素质和要求较高,严重影响着生态园区对游客以及回头客的吸引,很难把生态农业旅游做大做强。
第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缺乏政府监管和引导。目前,尚未有直接的管理部门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管理和引导,各个园区项目雷同,可能并未纳入当地整体的发展规划中去,无法与当地的文化和整体规划相匹配,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市场的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总体上的规范。
三、“文化+”视域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旅游注入文化因素,针对目前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园区在开发过程中应保留生态农业特色。生态农业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与传统农业的区分,体现出生态农业特色,进行科技种植和现代农业管理,创新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使之具有美观性和观赏性。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减少农药的使用,突出有机食品特色,还应开发园区循环系统和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园区内的资源,使养殖、种植、餐饮等形成科学的循环系统。
(二)增加农业体验设计环节。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可以开发高品质、差异化的体验设计环节,比如在目前生态园区提供采摘和垂钓的基础上,开发“农耕园”,给游客以体会农耕文化的机会;利用园区内的农作物及瓜果蔬菜,建立榨油坊、面粉坊、豆腐坊等手工作坊,在满足游客体会农业生产的乐趣和消费需求的同时,丰富旅游者的农业民俗知识;在餐饮方面,园区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餐饮服务,利用游客采摘的蔬果进行加工,甚至提供游客自己做大厨的机会,让游客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在园区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培育文化深、档次高和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使游客获得愉悦感受和享受休闲的同时,能够获取知识、体验文化。通过打造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产品和服务,建造有规模和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三)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体现乡村美的内涵。目前,很多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针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种情况,园区可提供接送服务,尤其是对旅游团体的活动,可提供车辆接送服务。园区在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应注意保留乡趣和田园风光,避免粗制滥造的城市加工品的出现,配套设施的风格和生态园区的定位应保持一致,整体园区的风格既要整洁又要符合乡村文化的内涵,既要给游客以休闲放松的感官体验,又要体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使得园区的各种设施折射出园区经营管理的理念。
(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农民依然是生态农业的主体,是提供旅游服务的主体,培养一批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级农业技工对提升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遵从市场法则和实际原则,让农民获得实际有效的科技知识、经营理念和人文礼仪等。
引进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和生态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园区的经营管理,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强化园区人员的生态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首先,要让员工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的重要作用,自觉做到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其次,园区管理者要主动开拓经营管理思路,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开发有特色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能力;最后,针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导游员、讲解员、服务员进行重点培训,提高其业务基本技能和服务礼仪常识,使生态农业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有整体的提高。
(五)政府应加强对地方生态农业旅游的扶持力度,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健康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可以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又可以吸引游客到当地消费旅游,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仅是经营管理者的责任,政府对其进行引导、指导,对提升园区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意义重大。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园区的建设提供贷款;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技术人员对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义务指导,纳入当地政府旅游路线中去,使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充满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相得益彰。
四、结论
生态农业旅游将农业、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加快发展和推广生态农业旅游,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园区经营管理者和政府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同时,应把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持续性、长久性的事业来做,用心规划,合理建设,多考虑游客对文化层面的需求,最终实现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
[1]缪佳作.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无锡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2]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
以农业文化为核心的农业旅游创新的实质是分析游客的体验需求,重新定位农业旅游的内涵,创造性开发的农业文化旅游产品。因此,基于游客体验为中心,融入农业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是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创新的新模式。
一、农业旅游
(一)农业旅游概念
农业旅游这一概念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是农业与旅游业相交叉和结合的一门新兴产业。农业旅游也被称作休闲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旅游等。农业旅游主要是依托农业,将其农业生产活动与现代旅游概念相融合,构建了一种具有旅游功能的新农业模态。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布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 中对农业旅游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具体内涵为“以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及农业生产过程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点”。
(二)河北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河北省农业旅游资源呈现地理分布的差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西南部分布的农业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尤其是保定、秦皇岛、石家庄等城市。目前,河北省农业旅游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农村旅游点的形成未具规模,国内外游客以农业旅游为目的的依然只占少数,许多游客都是来自周边的城镇,停留时间短。而且农业旅游的季节性较强。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旅游的重视,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推进了河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农业旅游的产品较为丰富。
比较典型的产品如以科技农业为主题的科技型观光农园。观光的内容以特色产业为主,新型生产技术为辅,同时为游客提供观光和采摘等服务。这是一种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的旅游产品。涿鹿万亩葡萄种植园以及迁西板栗园都是属于科技型的农业旅游产品。还有一些休闲度假或者是基于产业如养殖业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可以让游客参观现代养殖厂,提供垂钓、露营等休闲活动,这种旅游以休闲娱乐为主题。
二、河北省农业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一)农业文化的内容及分类
1、农业科学
河北省中国北方农业大省,农业生产较为发达。长期的历史积淀,也形成了以培肥地力、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系统的农业科学体系。由于河北省的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一些特色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例如大名的面粉、花生、香油产业,张家口的奶业等。其他的植物栽培有赵县的雪花梨、兴隆的山楂,黄骅冬枣等产品,在国内外都非常出名。近些年,一些新兴产业如新特蔬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等发展前景很好。
2、农业艺术
河北省地域辽阔,农业艺术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例如,著名的蔚县剪纸和丰宁剪纸已经被收录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井陉县于家石头村、蔚县暖泉镇,平山县有“温泉风浴”和“三月桃花浴”。在武安市管陶乡列江村,如今著名的朝阳沟村,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的剧作家杨兰春的出生地,豫剧《朝阳沟》也是在这个村庄进行取材。基于这些因素,邯郸市和武安县旅游局将武安朝阳沟的民居作为主打宣传的旅游产品。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栓保、银环的石板房故居以及一些真实的劳动场所再现。很多游客都愿意在这里进行小住,感受风光和文化的双重洗礼。
3、农时节日、民俗
中国古代大都使用农业历。因为农业与气候息息相关,所以农业历中的节气是既是气候也是农业活动变化的关键节点,很多都是重要的“农时”。《胜之书》中提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趣时”反应了农时的重要性。而不同的农时节气,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以表示美好愿望,有的久而久之成为节日。如立春,表示春天就要到来,万物复苏,民间有鞭春牛的仪式,表示马上就要春耕。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是很多作物的收获时节,吃月饼,象征团圆之意。
4、饮食文化
河北省的饮食文化丰富,历经数个朝代都有发明和创新。例如著名的小吃缸炉烧饼,它的发源地是石家庄。可以在当地的农贸市场里看到很多家小吃店都能烧制缸炉烧饼。而且在平山县古月、小觉一带的地区还能找到一些店,保留着传统的缸炉烧饼风味。
(二)农业文化融入农业旅游的意义
1、农业旅游是农业文化展示的载体
农业文化和农业旅游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承载的。首先,农业旅游是农业文化得以表现的载体,农业文化既不是静态的景观,也不是模仿而再现的景观,但可将游客深深吸引于农村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因此,农业旅游发展的目的就是让游客能够感受农业文化,理解农业文化,从而购买并享受农业文化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农业文化和农业旅游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农业文化能够促进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层次的提升。
2、农业文化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效益
有效结合农业文化和农业旅游能够实现效益的叠加。因为,农业文化的融入可以成为农业旅游推广的亮点。同样,开发农业旅游可以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农业文化又丰富了传统农业的内涵,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文化融入农业旅游产品具体策略研究
河北省农业旅游文化资源的创新能够为农业旅游发展开辟崭新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农业文化得以延伸,让农业旅游产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促进省内两大产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针对上述的分析,农业文化融入农业旅游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一)营造文化创作或休闲娱乐场所
通过开发各种农作物的欣赏价值营造文化创作或休闲娱乐场所。河北省的农作物产品丰富,可以开发农业摄影题材,开创摄影的新领域――农作物摄影。让摄影师或爱好者深入田间,拍摄特色的农作物。例如,果实、花海、物种奇特的产品。这既提升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涵,又能够通过摄影作品进行旅游产品的宣传。因此,农业经营者或是农业旅游开发者应该有倾向性地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产品。建造一些能够具有创作价值的果园等,为游客尤其是摄影或是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创作的平台。可以仿照北京房山区的都市农业,建设休闲的农业公园,为游客提供可以休息的特种蔬菜长廊,提高农作物的观赏性。
(二)改变季节旅游观光,彰显四季风情的魅力农村
目前,河北省内的一些农业旅游依然存在季节性问题,因此应该着眼解决农业旅游季节性突出的问题,深入探索农村一年四季的特色和风格,从而构建一个可以供游人四季游赏活动的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文化资源,深入开发农业旅游产品。
(三)开发参与、购物、体验式农业园
这种开发模式,能够让游客体验自然的风光、感受农业文化的氛围。基于河北省“一环四区”的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建立以果、茶、渔、农、林、牧等旅游资源为核心的综合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可以参与采摘果蔬、垂钓、捕捞水产品、品尝果实和其他产品,游客既能够参与农业生产,又可以享受购物的乐趣。而且,各种功能农业园区都可以设立观赏的休憩地。但是,在建设和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以在坝上地区发展牧场旅游为例,著名的张家口坝上地区就是充分利用了自身丰富的牧业资源,开展了以草原特色为主各种传统娱乐项目,既让游客体验了传统文化美丽,又让游客享受了辽阔草原的美丽风情。
(四)开发适销对路的农业文化纪念品
农业文化融入农业旅游的另一个渠道就是,通过农业文化纪念品进行传播。开发一些适合当地文化特色的纪念品,既能够满足游客的购买需求,又能够宣传农业文化。另一方面,对于当地经济而言,刺激了游客的消费,就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旅游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文化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要遵循必要的原则,才能够实现其经济效益。首先,产品要满足市场需求,符合游客的购买理念。开发的产品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本土气息。河北省是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产地,一些农户可以使用小麦秆和玉米叶作为原料,编织一些特色的文化纪念品。而一些渔民则选择芦苇等材料创造了很多精美的艺术品。例如,保定的白洋淀就是芦苇编织的发祥地。而承德则以木雕为主打的纪念品。此外,纪念品除了具有销售的价值外,同样也可以让游客参与体验,为他们提供原材料,教授他们简单的编织工艺,让他们为自己编织一份农业文化纪念品。这种模式有效推动了农业文化与农业旅游的融合。
四、结语
河北省是旅游大省,同时也是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创新,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业迈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但是,在农业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农业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农业旅游环境的协调发展。任何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要以保护周围环境为前提,降低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切实保障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与统一性。否则,不当或破坏性的农业文化资源开发,不仅会让游客失去对农业旅游的兴趣,还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坚持和谐的发展观,运用积极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合理、有效创新河北省旅游文化资源,才能扩大农业旅游的广阔市场,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姜堰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姜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之间,苏中平原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姜堰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阜民殷、商贸繁华,史称“海陵粮仓”。境内公路成网,交通迅捷,328国道、宁盐一级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为该市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姜堰市紧紧围绕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精心做优做特农业旅游产业。素有“水乡明珠”之称的溱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湿地森林公园,区内自然风光优美,水乡风情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麋鹿故乡园”、“溱湖三元温泉”等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古镇溱潼四面环水,夹河穿镇而过,素有“苏中周庄”之雅称,更有万朵古山茶繁花似锦,国际茶花协会主席戴维斯先生盛赞为“国际山茶树的一笔巨大财富,世界茶花文化遗产”、“全球人工栽培的茶花之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的河横村,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先后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观光和循环经济园等旅游项目,建成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风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里下河水乡风情、了解现代农业科技、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姜堰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地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和游客的青睐。2008年该市接待游客250万人次,实现农业旅游收入3.5亿元。依托高效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园区农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了一批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初步形成旅游观光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总体来说,姜堰农业旅游的文化品位不高,这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与文化契合不紧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重自然风光,缺文化景观,个别景区景点文化氛围不够浓郁。二是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偏低。姜堰市多种民间艺术,仍处于初始自发表演阶段,游客一般流于走马观花,有疲于奔命之感,而无文化收获之乐。餐饮行业分散经营,特色不明,游客对姜堰的饮食文化缺乏整体感知。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还不明朗,品种单调、雷同,艺术品位不高,在品种、特色、数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姜堰的一些特色民间工艺如面塑、砖雕、根雕等,尚未进入旅游市场。三是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姜堰农业旅游人才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文化素质较低,对当地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农业科技等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缺乏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更缺乏文化层面的知识渗透,无法适应高层次、高品位的农业旅游需要。
二、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性
(一)符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的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追求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追求无形的体验消费,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逐渐把对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从产业内部的提升转变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这个转变有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之间打破界限,实现这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这种融合的条件就是文化的渗透,只有文化的渗透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才能诞生一个成熟的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在农业旅游活动中,资源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农业旅游的最大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农业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必须以满足高层次文化需求为目标。农业旅游中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以旅游方式了解农村生活方式、民族特点、地方特色,体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游客正是通过这些,才“入乡随俗”地较为便捷地触摸到旅游地的农业文化,实现追求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达到审美和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所以,在我国农业区域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的地方,致力于农耕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提炼,给旅游者带来关于古老东方文明的文化体验才是农业旅游永续发展的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方式的农业旅游,作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的新型业态,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带动着农村包括“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相关的第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市场、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更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改变农业产业发展的弱势形态。因此,发展农业旅游,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积极探索。只有保持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独特风貌的旅游文化,才能在国际国内竞争的大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一种文化消费,它所购买的是文化和精神产品,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享受娱悦,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农业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而是要深入到旅游的乡村人文环境中,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文化旅游的载体,又是科学文化展示的窗口,使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同时,也获得了历史文化、民族传统、文学艺术和科学常识等方面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接受教育。同时,旅游者又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文明程度。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从事农业旅游,也要学习和推广旅游管理知识和农业科技,熟悉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三、创新具有姜堰特色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产品
(一)挖掘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姜堰市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其文明史可追溯到约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单塘河新石器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目山商周古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表明在西周至春秋早期,今姜堰天目山地区,曾经就是一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址;叶甸仓场为汉代吴王刘濞设置的粮仓,由汉至唐,“海陵之仓”以仓储之巨名闻天下;宋朝岳飞、文天祥均曾驻足姜堰;明朝抗倭名将唐顺之在姜抗倭直到病逝;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王栋长期在姜讲学,其授课处“王公祠”已作文物保存;刘荣庆、刘国庆兄弟同为武状元,时称“熙朝盛事,旷古未闻”。而溱潼古镇2万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内,随处可见老井当院,麻石铺街,镇内山茶花堪称世界茶花王,并入选中华古树名木。丰厚的古文化遗存是姜堰农业旅游文化的无价之宝。要规划开发姜堰的古文化遗址,在姜堰旅游景区开发一条长约6公里、南北走向的历史文化轴线,包括溱潼古镇、桥头刘状元府、单塘河新石器遗址、天目山商周古城遗址、北大街古民居、高二适纪念馆等。
(二)突出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独特的农耕文化是农业旅游产品区别于其它旅游产品的一大优势。在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把体现农耕文明的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农村风景和农业科普等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展现给游客。一是里下河原始农耕文化展示型景点建设。溱湖风景区要开辟展示里下河原始农具、传统农事操作景点;在河横村村庄河道推出风水车、脚踏水车、手摇水车、钓鱼、采莲、摘菱、摇船等水上项目,再现里下河水乡风情。二是以采摘垂钓为主的参与型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好河横葡萄采摘、沈马线水蜜桃采摘、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蔬菜采摘、姜堰曹家农业科技园蔬菜种植采摘等农业旅游园区。三是以农业科普展示为主的科普教育型基地建设。要提升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农技、农艺展示区科技含量和造型艺术水平;加快溱湖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四是农村观光型农业带建设。重点是打造沈马线两侧观光农业带,河横园区千亩油菜花、千亩葡萄园、千亩水蜜桃等与溱湖风景区湿地森林相连结,在沈马线两侧形成长达10公里的果树园艺景观带,实现观光农业景观、高效农业产品和林业绿化的有机结合。
(三)展示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在农业旅游产品中,需要大力挖掘各个层面的民俗文化内容,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姜堰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之一,被专家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里下河地区的道情、牵驴花鼓、滚莲湘、面塑、微雕,以及竹编、民间乐器、说书、刺绣等民间文艺、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绝活,要加大挖掘、整理、出新的力度。要规划一定的区域,用于民间手工艺品制作销售,店面配以传统店铺风貌,将民间艺人请进来,集中展示面塑、微雕、木雕、竹编、刺绣、剪纸等民间手工艺,既可展示,又可销售,亦可让游客参与制作,形成一批工艺精致、附加值高、携带便利、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鼓励企业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制、对外促销方面给予扶持。
(四)发展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姜堰市始终注重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区域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理念、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要把生态文化贯穿于农业旅游开发的始终,把自然科学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入姜堰农业旅游产品之中。溱湖风景区要把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的生态科学知识挖掘出来;溱潼古镇要做好“唐代国槐”、“神州茶花王”等古树名木的研究工作,合力打造湿地生态教育基地;河横生态科技园区要提高生态别墅小区的建设管理水平,建成江苏省农村生态居住样板;要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园、农家小院、立体种植养殖园的建设,要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享受田园风光和农家乐趣的同时,看到实实在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效益。在沈马公路两侧建成高标准成片林,用绿色长廊串联起溱湖与各农业旅游景(园)区,彰显全球500佳的生态特色和生态理念。
(五)开发风格独特的饮食文化要把姜堰风格独特的饮食文化与姜堰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有机整合起来,与姜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姜堰乡土特色菜肴,加快打造“溱湖八鲜”、河横绿色食品等地方餐饮品牌,在城区或溱潼古镇打造集姜堰风味美食于一体的饮食文化一条街,让更多的人了解姜堰以“溱湖八鲜”为主的饮食文化,让“吃在姜堰”、“吃在溱潼”成为姜堰农业旅游的又一亮点。对于这些食品的开发,必须在卫生营养、包装精美、携带方便等方面下工夫。同时在河横园区和溱湖大道两侧打造各具特色的姜堰“农家乐”餐饮品牌。
四、提升姜堰市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农业旅游事业农业旅游业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市民,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发展农业旅游涉及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等多方面内容。所以,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出发点,以农业经营为主,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农业旅游,实现农业与旅游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发展农业旅游必须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环境质量,防止农业污染,杜绝“开发性”破坏。要重视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实行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实行城乡开发一体化战略,科学开发和合理布局区域农业旅游项目,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减少投资失误,提高开发效益。要充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促进农业旅游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科学规划,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要以产业化、园区化和市场化的要求,突出产业优势和主题文化特色,做到“一园一品”,按照“适度超前、集中规划、分期建设、持续发展”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农业旅游综合规划。规划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保护姜堰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要强化经营特色,凸现地域差异,渲染农村所特有的天然、纯朴、绿色和清新的环境氛围,传递无尽的闲情和野趣,以展现农业旅游业的独特魅力。要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标准和要求,规划布局农业旅游景(园)区各类基础、服务设施,打造人性化、精细化、精品化的农业旅游景(园)区。
(三)创新机制,确立多元化投资主体“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是发展农业旅游业的基本思路,也是确保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型战略,加强政府引导、指导和扶持力度。加强统筹和部门配合,形成高效运转、统筹兼顾的领导机制。要用足、用好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要将旅游开发与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与各种惠农政策贴近。同时,相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能制定支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契机,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业旅游景(园)区建设。要高度重视农业旅游引资工作,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开发旅游观光农业项目。总之,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走“滚动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地 旅游资源潜力 评价 贵州省盘县
中图分类号: I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如果想要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是否有发展的前景,那么就一定要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情况,并且还需要对旅游的资源是否是经过合理地开发与使用,是否能够帮助提升旅游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科学性地评价。有关旅游资源评价的方面,我国也进行了比较细致地探索和研究,尤其是我国旅游部门颁布的一些规定文件等都能够成为对旅游评价比较好的研究资料。尽管,现在因为在实际的实行上还有很多不统一的说法,造成了一些争议,但是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与研究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国际的标准,大多数的研究学者都会将客源与地理环境相融合,根据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基本状况来建设相对应的评价目标的系统,这对遗产地旅游的资源评价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我国的一些研究人员设立了一些系统,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探索贵州省的盘县的农业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也有很多的研究人员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的合理性或者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并且主要是对旅游地区的生态自然的适应性与气候的适应性作出了评价。
一、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过程
(一)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特征
我国的一些旅游资源的研究学者以前对农业方面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研究过,这些研究的数据和资料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给建设梦游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前景的评价系统提供基础性的参考。如果要将农业方面的文化遗产地的资源转变成为旅游的资源的可行性的程度上看,必须得考虑到农业方面的文化遗产资源的自身特点与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对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盘县的农业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评价跟别的地区的旅游的资源发展前景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它的评价的基础是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的保护,所以在进行评价体系的设计过程里,需要全面地对盘县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复杂性、淳朴性等特征。
(二)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类型
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可以分成两类:主要的资源与辅助的资源。而每一种类型还都拥有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的存在的方式。所以,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能够被分成主要的和辅助的两种一级的资源类,而主要的资源与辅助的资源又都分别有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等四个二级类的资源,而三级的类别需要按照各个区域的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具体的特征来分类。
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了才有资源的全面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农业的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的特点的评价方式,另一个是地区的旅游的发展的适合性的评价方式。这两种评价方式都是运用了指标的得分加权的相加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三)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资源的潜力评价的内容与指标系统
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评价的指标系统中包含了评价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自身的旅游资源的特点的指标的系统与评价旅游的发展的合理的指标的系统这两个方面,前一个方面主要挑选的是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优点、区域的范围、特点、等六个指标,旅游资源的合理性是主要关注资源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气候的适合性、地质的适合性、交通的畅通性等等。根据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无形与有形的资源的模式,并对其做出评价的过程中运用一样的指标,但是因为不一样的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方式等的不同,所以所要传达的内容与计算的方式也都是不一样的。
(四)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的单元的选择和数据的转变方式
尽管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资源里相关的大多数都是自然遗产的方面,对它的特点实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将自然单元当作主体,但是由于评价的结果的对象是行政的区域,所以就将行政的屈原当作评价的单元。自然单元的资料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将它转变成行政单元,在进行转变的时候需要将GIS的分析的方式当作基础。农业的文化遗产地里面的遗产乡镇的单元都是行政单元中的基础的部分,但是农业的文化遗产里面的梯田等自然和文化的景观方面的遗产使通过图斑的叠加的方法进行分析。
二、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发展的前景的评价的研究
(一)贵州省盘县地区的概况
贵州省的盘县地区的新民乡处在盘县的东南方位,邻近红果县城、普安县兴义市。全乡的整个的土地面积使135平方千米。新民乡一共包括了十七个行政村,一百八十个村民小组,总计有一万多户,共四万多人,并且在村民中还有汉族、回族、布依族等很多的民族居民。新民乡的土地的资源是非常地丰富的,气候适宜,旅游资源非常地具有发展前景,在二点三亿年前的一些具有特别高研究和欣赏价值的羊圈海生爬行动物的化石,由此,盘县新民乡被誉为“贵州龙的家乡”。
(二)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综合性评价
1、盘县地区的农业的文化遗产地的旅游的资源发展的前景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体现出来中间偏高,而周围比较低的形式,农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优点的体现,旅游的发展的东部地区会是整个县城的农业的文化遗产的了才有资源的发展前景最大范围的部分,其中包含了四格乡、关镇、乐民镇、新民乡等九个乡镇。
2、稻田等一些农业的文化遗产的主要的遗产旅游资源的分部在相比之下就变的比较少,而且交通的畅通的运行相比之下也比较差,这些都是盘县西部地区的农业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重要的局限性的方面,通过海拔、土地的坡度等一些特别的地质的环境下而形成的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但是因为交通等一些基本的设施的不健全会对农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贵州盘县的稻鱼共生的农业文化的遗产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的评价的数据说明了,旅游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包括了新民乡、四格乡、关镇等九个乡镇。
三、结论
通过对贵州省盘县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可以看出,农业文化的遗产地的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遗产类和新型的资源,并且在资源的潜力的评价过程中重视了无形的遗产资源的关键性,但是因为一些乡镇的尺度的无形的资源无法用数据准确地体现,并且主要的无形资源在盘县的地区里的分布也是非常地广泛的。把农业的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生态与特殊性当作评价的因素来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应用主观的判定的定量的方式,但是还需要进行深层次地研究。
参考文献:
[1]孙业红.成升魁.钟林生.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6)
[2]王金伟.韩宾娜.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5)
[3]杨晟.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