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触电急救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3 10:18:06

序论:在您撰写触电急救的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触电急救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 触电急救 情景

新课程强调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方法的介绍和熏陶,它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时,应该花心思去思考怎样还原知识或原理的研究过程,思考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对学生的生活、思维上的潜在的影响。

教学设计强调要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根据初级学习内容和高级学习内容划分,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网络的概念,重视“情景”“协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如认知学徒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学中做教学策略等。教学设计以问题(项目、案例)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即急救步骤与方法,围绕“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网站”“学习策略”“认知工具”而展开,共同服务于由学习者、教学目标、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问题、案例、项目、方法与步骤)这一核心。

下面就《触电急救方法》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做个详细介绍。

一、设计思想

1.设计理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理实一体化”为理念。

2.设计思路

对于整个教与学,基于触电急救专题网络学习平台及微视频的应用,搭建了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桥梁,让学生预习、思考、拓展、评价,并通过在线互动解决相关问题。课堂教学以“视频导入―任务驱动―汇报交流―实践操练―自主考评”为主线,立足学生实际,通过“议、说、做、评、练”等学习活动展开教学。

3.设计宗旨

以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为方向,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宗旨进行设计。

二、设计分析

1.走进文本,潜心研读――析教材

《触电急救方法》是选自陈雅萍老师主编的高教版《电工技能与实训》第一单元项目四内容。它是本教材的开篇技能教学项目,是电工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电工从业者的必考项目。学好它,对学生的安全用电,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日常急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纵横联系,以践定教――析处理

由于陈雅萍老师主编的高教版《电工技能与实训》中的急救方法是按照2005年的国际标准编写的,而在2010年国际急救权威部门又出台了新的急救标准。鉴于这一背景,对教材中的急救步骤、胸外按压的频率、深度,笔者就按照新标准做了处理,使专业课程内容与当今职业标准相对接。

3.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析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就必须考虑他们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本人授课的对象是新疆职高一班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性:

知识基础――他们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电气安全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到了触电的危险性,但由于他们来自新疆南部地区,基础相对薄弱。

技能基础――他们动手兴趣高,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并具备较强的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但缺乏行业实践经验。

学生心理――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意识比较强,但处事不稳重,优柔寡断。

三、设计重点

1.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触电急救的步骤、方法和正确的施救技能,提高解决处理触电事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能力;通过创设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归纳触电急救的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工作态度,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守护生命、技能挽救生命”的观念。

2.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触电急救步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为重点,通过网络导学、自主探究、教师点评来突出。

难点:以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为难点,通过微视频应用的先做后学、专题网站下的互助合作、集体攻关来突破。

四、设计方法

有了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愉,才能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针对本节课,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改革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触电事故无法再现,在教法上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交互指导、多向传递信息等方法,以急救步骤为主线,紧紧围绕“说”与“做”展开教学。通过实现“五个对接”的教学改革要求,采用自主、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掌握触电急救方法。

五、设计途径

本人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发现、体验,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故在课前准备好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课件、模拟人、导学案、组建了QQ群,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好小组,并要求学生课前进入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收集本地的触电事故案例,小组协作制作汇报PPT,并上传。在此基础上,整个课堂又通过“查、导、救、谈、拓”五个环节来开展。

1.查

规范的操作是减少事故的关键,所以一上课利用2分钟重温了实训安全操作规范和7S管理内容。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2.导

由于触电事故无法再现,所以先让小组代表展示收集的信息,畅谈搜集的触电事故案例与解决方法。接着选用了两个因不懂急救知识施救而丧命的典型案例视频来导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触电事故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也更好地体会到利用有效的信息可以进行高效的学习。

3.救

首先是断。通过“议、说、评”三个环节展开。议:通过观看视频并讨论“为什么视频中的触电施救者会丧命?”“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将如何实施救助?”说: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评:根据小组汇报内容,提炼出关键字。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环节得出救之前提,断之方法的诀窍“拉、切、挑、拽、垫”。即拉开关、切断电源线、挑开导线、拽触电者、垫木板或绝缘垫。

其次是诊。通过“做、议、说、评”四个环节展开。做:创设情境(模拟人放置在讲台边,突发“触电事故”,由于空间狭小无法急救,请学生转移“伤员”。)议:根据以上情境,试讨论“在转移过程中有无不当之处?”“如何进行快速诊断?”说: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评: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提炼出关键字。以情境中的事件为切入点,组织开展组内讨论并发言,总结出救之要领,诊之方法“望、闻、问、切”。望:观察外伤、检查瞳孔、胸部起伏(判断有无意识),闻:听呼吸、听心跳(判断有无呼吸、心跳),问:拍、按、叫、好(判断有无意识),切:试气流、摸颈动脉(判断有无呼吸、心跳),在这,巧妙地借用了中医四法反映出诊之方法。

最后是治。根据诊断结果,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首要做法是拨打120。其次,对于轻微触电者应就近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平躺,解开衣扣,畅通气道,严密观察,等待医生诊治,切勿让患者走动站立,以免情况加重。对于重型触电者,也就是假死的状态,通过“议、做、说、评、练、测”六个环节展开。

议:根据诊断结果,针对不同的重度触电者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动作要领有哪些?

做:在模拟人身体上进行重度触电救生训练,并要求指出同伴救护操作的问题,体会施救动作要领和操作难点。

说:小组汇报动作要领和操作难点。

评:教师指出学生操作的错误,并提炼出操作的关键点。第一种,有心跳无呼吸采用人工呼吸法,通过开、捏、吹、松来完成,并提炼出“清口捏鼻手抬额,深吸缓吹口对紧,张口困难吹鼻孔,5秒一次不放松”的口诀,然后观看视频,强调指出关键点。第二种,有呼吸无心跳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通过找、压、松来完成,并提炼出“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手腕略弯压寸半,一分百次较适宜”的口诀,然后观看视频,强调指出关键点。第三种,无呼吸无心跳采用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法,并强调急救过程中的再判断。整个评的过程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学会、学好、学精向会学、会做、会评、会教转变。

练:在模拟人身体上练习急救的步骤与方法。

测:完成任务检测与评估表。

4.谈

学生观看“男子雨夜触电 记者冒险成功救人”视频,并与课前视频对比,表明利用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挽救生命,并归纳出急救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急救有了完整的认识,也理解了“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义,明确了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5.拓

利用网络作业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技能,实现教学相长;利用书面作业使学生回顾急救方法;利用拓展作业,使知识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者、触电急救知识的传播者,信息技术的使用者。

六、设计反思

反思这堂课从设计到实施,最大的特点就是“新、精、实”。

新:按照新的标准对教材进行了处理,使课程内容与当今职业标准相对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老师从“传授”变成了“解惑”,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精:通过虚实结合的情境设置,口诀式的关键词,合理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了教学设计。

实:通过精心预设,动态生成,使学生学会了触电急救的技能。我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为蓝本,对基层干部、企业一线工人、学校教职员工进行了多次急救培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2篇

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传统课程,在理论上主要围绕一些经典的电路理论与电路分析开展教学。笔者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经验,论述了《电工基础》课程特点,探讨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工基础 课程特点 教学方

《电工基础》是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培养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该课程要求学生获得必须的电工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及电工测量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因此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

一、《电工基础》的课程特点

1.理论性强

《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性首先体现在概念多、基本知识点多、单位制较复杂上。如“磁场与磁路”这部分内容,基本概念有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路等,概念多而且较抽象;基本知识点有磁场的性质、安培定则等;单位制有特、韦、高斯等,不常用,易遗忘。其次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电工基础”中公式繁多、复杂,解题的方法较为灵活,电路逻辑性较强,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学好此课程必要条件。另外其内容有较强的整体性,例如“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知识分为两个层次,层次一是层次二的前导和基础,层次二是层次一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它们是逐步展开和逐步深入的,且脉络清晰,共同组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

2.与实际联系紧密

《电工基础》的实验课是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实践环节,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技能的基本训练部分。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验证和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通过电路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一般电量的基本测试方法和调试方法及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与设备等。

二、《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1.演示实验教学法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该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巩固所学的课堂知识。在讲授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内容时,运用演示实验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板画等方法把难以描绘的内容展示出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帮助学生理解和牢记知识。

2.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一些相似或相反的规律,从而达到识别、理解、运用的教学方法。电阻、电感、电容是电子电路的基本元件,掌握好三个元件的基础知识,可为学习交流电和电子技术课程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电阻元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电容和电感的性质很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类比性。电阻的定义公式为R=U/I,电感为L=ψ/I,电容为C=Q/U,U、L、C都是外部的因素,通过实验得到了R、L、C的定义公式,这三个公式具有很好的类比性。而R、L、C都是反映其本身的特性,而不随外界的电流或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由此推出三个与其本身性质有关的公式,学生通过对比,就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了。

3.研究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而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因此,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故我个人认为,职业高中的教学也应引入研究性学习。下面是笔者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办法。

(1)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研究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方式,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真理”的乐趣。如在学习电阻串并联知识时,我让学生根据所给电路,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课后布置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扩大电表(电压表、电流表任选其一)的量程?要求:①明确扩大电表量程应确定哪些数据?②如何确定这些数据?③实际用电表与你所计算的理论数据是否相符?为什么?④你能否制作一电表(可能的话)?并用所制作的电表进行测量?⑤如何尽可能地减小测量误差?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学科特点,设置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电工学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概念、规律都与实验有关。课堂教学中若能正确、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等。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由于该定律在本章中是一个重点、难点内容,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不易理解定律的含义,特别是不易理解定律中“阻碍”这两字的含义,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应用定律去解决问题。基于这些原因,我在教学中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的探索、讨论,很快弄清了诸如磁铁极性的变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磁铁插入(或拔出)的快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4.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教学已得到广泛运用,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促进教学改革。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强,教师在演示时能灵活机动,迅速方便,轻松省时,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电工基础中好多传统演示实验可用课件代替,例如可制作课件模拟日光灯的启动原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应用等。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乐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篇

关键词:窃电;方式;查处

作者简介:王晓明(1961-),男,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工程师;张长营(1968-),男,江苏宿迁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江苏 连云港 222069)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219-03

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生产与使用同时进行和无实物可感知的特性,同时电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使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窃电现象存在于城市、乡村的各类用电中,而且其窃电作案手段、方式已由较原始的窃电方式(如私拉乱接无表用电、绕越电能表用电、私自开启电表接线盒封印、开启电表大盖封印用电和损坏电能表以及计量互感器用电等)发展到利用高科技装备进行智能化窃电(如使用倒表器窃电、使用移相方式窃电和无线遥控方式窃电等)。智能型窃电主要是利用电能表的物理原理,通过改变电流、电压、相位和安装接线等四个方面的参数,分别采取断流和欠流、失压和欠压以及通过移相和改变接线等方式,使得电能表慢转、停转甚至反转达到少计量或不计量的窃电目的,作案手段隐蔽,给电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研究分析新型智能化窃电方式,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依法进行用电检查,严厉查处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对于开展反窃电工作、维护企业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几种常见的窃电类型

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窃电行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故意使供电企业计量装置不准或失效。二是擅自接线用电。三是绕越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四是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五是伪造或开启用电计量装置封印。六是其他方式的窃电,如从计量箱箱体后打孔进行窃电:打开计量箱和电能表,并伪造表计大盖封印,在表内部加装铜丝;打开高压计量箱,把电流二次回路短接并安装继电器,遥控操作等。以上几种类型的窃电行为,从原理上分析基本上都是通过短接电流回路、进出火线反接、零火线反接、断开零线、断开电能表内部接线等几种方式达到窃电的目的。

1.短接电流回路

利用U形环将电能表的接线端子短接,使负荷电流分流,电能表慢转甚至不转。所谓U形环是用一根两端剥皮的导线弯成U形状,插入电能表的1和2端子中,使电流线圈短路,如图1所示。也有在电能表的挡板后或其他部位将电能表1端子和2端子的导线联在一起(俗称大U形环)将电能表的电流线圈短路,造成电能表不走或慢走达到窃电目的,如图2所示。

2.进出火线反接

对三相电卡式电能表而言,在电压线接线正确而一相或两相电流极性接反时均少计2/3电量;在三相电流极性均接反的情况下,电卡式电能表正常计量,而机械表反转倒计量。如五位数电能表的表字数从99999走向00000。反接电能表内电流线圈极性同在进电能表端火线进出反接的道理相同,即电能表的电流极性反接,如图3所示。此种情况不包括防窃电表。

3.零火线反接

人为将单相电能表进表线的零、火线位置调换,而将零线接地。设进表处电压为U,火线电流为I,零线电流为I0,流入地线电流为ID,零线阻抗为R0(忽略电抗),接地电阻为RD(忽略电抗),如图4所示。则有:

I0= I- ID= I(RD+R0)/RD ,I= I0+ID ,P= UIcosΦ

P’= UI0cosΦ= UI(RD+R0)/RD cosΦ

K= P/ P’=(RD+R0)/RD

由于零线接地分流,电能表比正常时少计电量,实际电量等于记录电量乘以(RD+R0)/RD。

4.断零线窃电

断零线窃电是指窃电者人为将电能表零线(进线)断开,包括在接线点压皮、在某处折断、在零线出线断开,在室内负荷总开关处将进户线总零线断开和利用公共接地保护线构成窃电回路。特点是:电能表端子接线正常,1端子进火,2端子进零。但是窃电者将表前的零线或零线保险丝断开,使表后的火线及负荷与地线构成用电回路,并在表后的零线与地线之间用开关控制。如图5所示。

5.断开电能表内部接线

如图6所示,若将电能表的接线端子,即(1)至(5)间的一电压金属连片断开(俗称摘电压小钩,不包括防窃电能表),则造成电能表电压线圈无电压,表内无电压磁通,铝盘不转,电能表不计电量。若按图6所示,将电能表内a至b点间人为钳断,同样会造成电能表的电压线圈失去电压而不能计量。

二、窃电案例及查处情况分析

1.案例1

计量方式:高供高计。

窃电行为:打开高压计量箱,在电流二次回路上安装继电器,用电时遥控操作使得继电器动作短接二次回路。

窃电手法:某厂电工破坏高压计量箱顶盖,进入箱体内,在电流二次回路隐蔽处加装继电器,用电时通过遥控装置遥控使继电器动作短接电流二次线,达到分流窃电的目的,不用时通过遥控使继电器动作断开短路线,用电恢复正常。

查处过程和结果:通过负控装置,根据该户用电性质及时发现该户用电情况异常,现场带电检查多次,因无法停电检查查处未果。经过重点监控,在突击检查时要求用户停止电后,经仔细检查发现了该户窃电行为。对该户窃电行为取证后当场停止供电,要求用户在窃电通知书上签字并接受处理。

暴露问题:高压计量箱能有效防止用户窃电,但制造时有缺陷,如箱顶用螺丝固定,不法分子可以很方便地打开箱体并做窃电手脚。

防治经验和对策:电能计量箱箱顶用铆钉固定,使窃电者无从下手。同时加强对小企业变压器的检查,联合执法机关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

2.案例2

计量方式:低供低计,单相电子表。

窃电行为:单相电子表表尾处进出线短接。

窃电手法:某户电能表安装在楼道集中表箱内。由于安装时间较长导致计量箱体腐蚀无法上锁,该户利用箱体锁不上的条件,将表尾盖打开,在表计后身打孔后将火线进线和出线短接,单从外表看基本完好,用肉眼很难发现。

查处过程和结果:由于该户电量异常,与以往电量差距较大,到现场后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了该户窃电行为,现场手法较隐蔽。对该户窃电行为取证后当场停止供电,要求用户在窃电通知书上签字并接受处理。

暴露问题:居民计量装置缺乏必要的检查维护,用户可能利用计量箱缺陷进行窃电。

防治经验和对策:加强对居民用电计量装置的检查力度,发现表箱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发现用户用电异常后及时到现场检查处理。

3.案例3

计量方式:低压入户计量。

窃电行为:打开计量箱和电能表,并伪造了表计大盖封印,在表内部加装短接铜丝。

窃电手法:窃电户打开表箱,在电能表内部用铜丝短接电流线圈,分流少计电量,达到窃电目的。

查处过程和结果:通过营业普查对用电户后用电情况逐一检查,用电流表测量用户负荷电流值和表计脉冲信号进行比较发现一用电户负荷电流很大,但脉冲灯闪烁速度相对较慢,断定其表内部有分流现象,打开电表发现用户在电能表内部用铜丝短接电流线圈,引发分流现象。对该用电户窃电行为取证后当场停止供电,要求用户在窃电通知书上签字并接受处理。

暴露问题:在表箱锁完好的情况下,用户打开表箱窃电有两个原因,一是表箱钥匙外流,二是磁扣表箱锁已经不能起到防盗的作用。

防治经验和对策:加强营业普查力度,严格执行表箱钥匙、表箱铅封、表计铅封管理制度。

4.案例4

计量方式:低供低计。

窃电行为:破坏计量箱箱体进行窃电。

窃电手法:某用户计量装置是三相动力表。用户在房屋内将计量箱位置后墙凿开,箱体用切割工具切开方形口,在计量表计表尾处打孔进行短接电流进出线窃电。用户在有反窃电人员检查时便将短路环在房屋内取出,从电能计量箱外表看计量箱和计量表计完好,防盗封完好,很难看出用户的窃电行为。

查处过程和结果:针对该户用电性质、发现用电量异常,先期现场检查未发现该户的窃电行为。随后,经过重点监控,在突击检查时要求用户停电后,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了该户窃电行为。对该户窃电行为取证后当场停止供电,要求用户在窃电通知书上签字并接受处理。

暴露问题:电能计量箱能有效防止用户窃电,但因计量箱一般都固定在房屋墙体上,部分用电户缺乏法律意识,窃电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地破坏计量装置进行窃电。

防治经验和对策:加强对私营企业尤其是城镇沿街饭店、娱乐场所检查力度,加强对窃电户的法律法规引导教育。

5.案例5

窃电行为:技能型窃电。

窃电手法:将电能表电流取样回路的锰铜电阻分流器输出信号线剪断。

查处过程和结果:某用电户用电量异常。现场用仪器对该户用电负荷进行实测发现该户智能电能表电能计量脉冲数与实测负荷明显不符,且电能表封印被私自启封。对该户换下来的电能表进行解体检查,发现窃电的方法是将电能表电流取样回路的锰铜电阻分流器输出信号线剪断一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是针对智能电能表计量技术特点实施的技能型窃电。通过该电能表在反窃电综合实验装置的测试结果发现此种窃电手法致使该种型号的智能电能表在轻载时多计电量(开路后浮空电压影响),在较小用电负荷时少计约36%电量,在较大用电负荷时少计90%以上电量。

暴露问题:智能电能表虽然在计量方式上达到智能化,但其工作原理一旦被某些不法分子掌握就会铤而走险,挖空心思进行破坏性窃电。

防治经验和对策:加强线损分析,掌握用户的用电变化情况,现场检查要仔细,要特别注意用户的用电量与现场的用电情况是否相符。

三、窃电查处工作的新特点

从上述窃电案例以及对窃电行为的查处中不难看出,窃电现象没有因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所减少,反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企业的增多,窃电事件有愈发增多的趋势,窃电行为更加隐蔽且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窃电和反窃电工作呈现出新特点,表现在五个方面。

1.系统性

防治窃电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反窃电工作在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中涉及用电管理的全过程,包括业扩管理、计量管理、抄收管理和用电检查各个环节,需要供电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

2.技术性

窃电技术手段多样化,窃电方式隐蔽,窃电的科技含量不断攀升,一般反窃电人员受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局限难以查获窃电行为,因此,反窃电工作需要科技支撑,需要在供用电管理的全流程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化管理和技术手段。

3.复杂性

各种窃电行为越来越智能化、专业化,窃电手段越来越隐蔽高深,打击窃电行为也越来越困难。供电企业在反窃电斗争中,窃电案件出现了“三难”现象,即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窃电现象不仅手段、类型复杂,而且处理窃电涉及的社会关系更为复杂。

4.社会性

窃电危害社会管理秩序,是社会公害。反窃电工作不应仅仅是供电企业的事情,更需要政府、司法机关的参与和大力支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5.危险性

窃电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查处窃电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窃电者常以暴力手段威胁或阻碍用电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殴打、侮辱履行职务的反窃电人员,使依法查处窃电行为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四、窃电查处工作中的程序问题

在日常的用电检查工作中,用电检查人员对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事实的判定是较为准确的,但往往会忽略执行程序的合法性。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必须按要检查的内容填写《用电检查工作单》,并经批准后方可赴用户处检查;现场检查不得少于两人;到用户现场必须出示《用电检查证》,并让用户派人随同检查;检查完毕,用户应在《用电检查工作单》上签字;对有违反相关规定的,用电检查人员应向用户开具《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或《违章用电、窃电通知书》,要求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处理;除现场检查确认有窃电行为的可当场中止供电外,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停限电。供用电双方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在用户确有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发生时供电企业要进行处理,只能在民事行为范畴进行处理,不要越权越界,所以要注意的几点是:证据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完整表达处理内容,并具有唯一性;处理意见书中应简述用户基本情况、违章用电和窃电起止时间、补收电量的计算依据和执行的电价等情况,最后应有领导的签字;向用户发出的《违章用电、窃电处理结果通知书》应简述处理结果的计算依据、应补收的电量及金额等内容。

五、结束语

窃电行为给国家和供电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反窃电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内、外的通力协作。只有抓好反窃电工作,通过堵漏增收、降低线损才能达到靠管理增效益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强对窃电现象的研究,加强反窃电技能的学习,加大用电检查和对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运行秩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48-01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特点分析

(一)政治性强且影响大

广播电视的受众不受诸如年龄、性别、民族及文化程度的限制,只要做到能听、能看,便能够从广播电视中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受众极为广泛;而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肩负着党和国家喉舌的重任,国家的重要信息均是通过广播电视途径向全国传达,因此,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极高的威望。

(二)实时运作且不可挽回

在实际的播出过程中,节目的现场与播出同步,且画面不可逆转,尤其在引人关注的大型直播节目,期间丝毫的差错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环节多、设备多且环境复杂

广播电视正常工作的步骤包含播出、传输及入户等多个环节,且所需要的设备种类多,操作人员队伍庞大,而任何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此外,广播电视信号需经过电缆、光缆及多种形式的无线电波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路经城市、田野,甚至穿越高山、江河,且要长期承受天气因素的考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着信号传输的不确定性。

(四)广播电视时刻处在对敌斗争的前沿

虽然我们目前生活的世界是和平的,但各种分裂及敌对势力并不安分,他们会不休止的运用技术手段来干扰安全播出,广播电视所特有的政治属性使其成为各类分裂和敌对势力攻击的重点。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大环境之下,在众多宣传与教育途径中,广播电视所占比例最大,作用也较为明显,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分析,广播电视是国家及各级政府开展宣传工作的喉舌,更是是实现社会稳定与信息的重要舆论工具。

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措施分析

(一)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建立、健全责任机制,领导积极带头,自上而下实施分工协作,且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重点场所等重要环节的管理,以崇高的责任感努力提高播出效果,务必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二)加强播出部门与节目编排部门的协调工作

播出的节目质量其好坏取决于采、摄、编与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而安全播出是各部门工作成果的最终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播出部门在热情地为节目编排部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又要一丝不苟的按章办事,与其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注重团队协作,因为节目编排不当、播出带呈递混乱等都会直接影响播出,并极有可能造成安全播出事故。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协调与联系制度,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疑问在第一时间与相关责任人联系,尽可能的减小损失。

(三)加强科学管理,完善技术安排

1、针对性的完善相关技术资料,特别是各播出信号流程图以及每台设备的详细接线图,这样,在播出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应对;2、对设备建立详细的使用维护记录。故障发生后都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总结,积累经验,以提高技术人员对常见故障的快速处理能力,关键是提高预防能力;3、利用新技术规范管理,以确保安全播出,如可增加播控技术监测设备。事实证明,增加播控监测设备更有利于直观、快速地查找故障,这样节省排查时间,可有效的完成对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提高安全播出的能力。

(四)坚持对播出设备的定期检修

实际播出时,设备的运行是否良好对减少播出事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定期对播出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与安全播出的重要措施,以此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定期的设备检修制度,并坚持执行,并对监看、监听的设备的参数进行详细登记,一旦发现异样表现,要敏锐、及时、彻底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故障处理要及时且准确

当出现播出故障时,要沉着冷静,切不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要依靠所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去积极挽回局面,而这就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且加大演习力度,只有这样,当故障发生时,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的原因,科学、合理的处理故障,确保安全播出。

(六)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队伍

1、加强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对工作人员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此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努力提高工作人员大局意识与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提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为实现安全播出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业务知识与技能学习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所使用的播出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熟练的业务水平,将很难应对新形势下的安全播出工作,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使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作为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做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有序播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会彬.浅议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质量\[J\].科技论坛,2009.

第5篇

【关键词】存货;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分析;建议

一、存货的确认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区别于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出售,不论是可供直接销售,如企业的产成品、商品等;还是需经过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如原材料等。

二、存货计价方法

企业中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是指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企业的存货一直处于不断地流动过程中,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不一致和同质的存货实际取得的成本不同而产生的。据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存货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可选择的存货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去除了后进先出法。现就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进行阐述。

1.个别计价法又称具体辨认法或分批实际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个别计价法是唯一一种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的计价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成本最真实、准确,而且可以随时结转成本。按照实际发出的存货成本计价。采用时必须要有详细的纪录,在各批存货上也要有一定的标记以便确认收货批次,从而确定该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有进货和出货的详细的数量和单价的记录,存货的存放位置也要有准确的记录。在发出商品时,需要分清发出的是哪一批存货,单价是多少,再按其记录的单价来计算该批发出存货的成本价和金额。如果发出的存货包含了不同批次的存货,则要分批次计算,但不一定按次序确认。其计算公式如下: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购入的实际单位成本。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企业中不能互换批次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贵重的存货的计价。但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才能更好的计算出发货的成本,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并且采用这种方法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因为在营业不佳的情况下,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应用这种方法最多的地方是汽车销售商。因为汽车销售商首先需要严格地将进货商品成本与销售商品的收入意义对应。其次,分辨每辆汽车的商品号和与之对应的发票价格比较容易,因此确定每辆汽车的销售毛利也相对比较容易。

2.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的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和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计价,可以随时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从而保证了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并且期末存货成本是按照最近购货成本确定的,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但采用该方法计价,有时对同一批发出存货要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成本计价,计算繁琐,对存货进出频繁的企业更是如此。从该方法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来看,在物价上涨期间,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3.这种方法是根据本期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本期存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在期末以此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一次性计算本期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具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三、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对当期损益计价的影响,如期末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可能因此而减少;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收益因此而可能增多;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收益增多;期初计价过高,当期收益减少。(2)存货计价对对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计算有直接影响:包括流动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资产等项目都会以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而不同。(3)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存货计算的基本公式为:销售成本=期初成本+本期进货-期末存货存货利润的基本公式为: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各种税费可以看出,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售成本成反比,与利润成正比,当期销售成本与利润成反比,期末存货金额越大,销货成本就越小,销货毛利随之加大,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及所得税税负也随之而增加,企业就多纳税。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持续上涨,即使幅度不是很大,它却造成了一种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偏离的现象,造成与实际市场不符,而先进先出法是以假设先购进的存货先售出为前提的,这就意味着售出的产品成本是由期初存货与最早购买的存货之和构成的。如果这样,发出存货的价值就低于市场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偏低,当期利润虚增,加大了当期所得税的支出,反之,在物价下跌时发出存货的价值就高于市场价值,造成产品销售成本偏高,当期利润虚减,减少了当期所得税的支出。先进先出法受物价的波动影响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最大。个别计价法对当期应纳税额并无特别的影响,相对比较准确。加权平均法在物价持续上涨或下跌的情况下,因为是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既接近期初也接近期末价格的关系所以对应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起伏不大,因而对所缴税费也比较均衡。

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个别计价法将特定成本与特定收人相配比,其期初和期末存货资产账面价值取决于存货的实物流转情况;使用加权平均法会使每一购货价格都影响到存货价值和销售成本,但它既反映不出当期成本与当期收人之间的合理配比关系,也反映不出按现时成本对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进行的计价,而是用平均价格反映存货资产账面价值。先进先出法在使用中表现为最先售出或使用的存货是库存最久的存货,而里存的存货却是最近购买的,所以它能够以最接近现实成本的价格反映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存货价值,其接近程度依赖于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存货周转速度,当存货周转速度较快时存货的价值将反映为现实价格。对管理人员业绩评估影响,某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合适与否,还与企业管理人员业绩评价方法与奖励机制有关。不少企业按利润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奖励管理人员。此时,管理人员往往乐于采用先进先出法,因为,这样做会高估任职期间的利润水平,从而多得眼前利益。从资产负债上是存货成本虚增,利润表是,利润被高估。

四、对企业计价方法选择的建议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偏高,产品销售成本偏低,税前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偏高,现金流人量低,营运成本偏高。采用后进先出法在物价上升的情况下,企业发出商品(或耗用原材料)的成本较高,当期利润相应减少,当期可以少缴所得税。如果商品的价格趋势与此相反,也就是物价走低,就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如果价格比较平稳,涨落幅度不大,宜采用加权平均法,不但计算方便,也减轻了赋税。个别计价法因为实物操作困难,适用于企业中不能互换批次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贵重的存货的计价。一般大多数企业都不适用。只适用于汽车、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的生产企业。无论企业选择何种计价方法,应遵循:(1)客观性,即能较为客观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2)重要性,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基础的水平,从符合企业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选择一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利大弊小的存货计价方法。(3)谨慎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复杂,为保证企业生产的持续稳健进行,企业应选择适合企业的较为稳健的存货计价方法。(4)目标性,企业在选择企业存货计价方法时,应当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选择使用于企业存货计价方法,企业一旦选择何种计价方法不得随意更改,若确实要更改必须从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参 考 文 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自2007年1月1日起实行)

[2]贺志原.新会计准则释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敏,丁晓东.中级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级会计实务2011

[5]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2-22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张建新

[6]叶英华.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J]商业会计.2008(3)

[7]刘小晓.存货方法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8(2)

[8]左刚.浅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J].财会月刊.2000(20)

第6篇

一、抓好新课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新课刚开始时,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学习劲头较足,教师应抓住这种好奇心,使其转化为真正的求知欲。新课引入的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如板书引入、实验引入、悬念引入、自然现象引入、习题引入、生活实际引入等。这些种类繁多的引入可在上课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学生会急于想了解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电容器这一节内容时,以生活中常见的汽车转向灯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汽车转向灯的闪烁功能是由什么元件来完成的呢?”学生就会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思考,努力想找出答案,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内容。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

(一)以“发现式”教学为课堂主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一般的技校生来说,由于自身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并不很强。针对这种技校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上课时,我采用“发现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上尽可能掌握相关知识点,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去“发现”。

在学习新的概念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将书中的定义读一遍,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有哪些?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实例,或用自己的语言再描述定义。如果有错,我再及时纠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自己“发现”新知识的真正含义。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更不会有开小差之类的事情发生了。比如:在讲解电流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大部分学生会找到“定向移动”这个关键词,而忽略了“电荷”。其实电荷也要区分正、负电荷的移动。如果学生只粗略地知道电荷而未细化到正负电荷的话,那么对下一个概念“电流的正方向”的理解必然会出现问题。于是,我提出疑问:“金属为什么会导电,NaCl溶液又为什么会导电呢?”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很快便会得出结论,这样便自然地引出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导电。从而为“电流正方向”这一概念的讲解做好铺垫。这样环环相扣,不仅学生主动参与,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二)将比喻法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电学概念比较抽象,初学者往往表面上理解了定义,甚至可以背出来。但在应用定义解题时却不会灵活运用了。其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为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比喻的方法将一些难以记忆的概念比喻成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比如:在讲解电阻并联电路分流定理时,把支路比喻成马路,把各支路电阻比喻成马路中的车辆,把各支路电流比喻成车速。车辆越多,阻力越大,车流速度越慢;继而想到:电阻越大,各支路所分电流越小,电阻越小,各支路所分电流越大。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研究表明,眼、耳等多种器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计算机辅助教学(CIA)具有电工实验的不可替代性和模拟性。它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过程的观察、分析理解和思考。如在“交变电流”的教学中,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就是一个典型的“变量模型”,可通过动画、色彩、灯光和音响等多种技巧的运用,制成“交变电流”的课件。通过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速度矢量与磁感应线之间夹角的变化和感应电动势变化的过程”形成一个很鲜明生动的印象。另外,计算机也可以链接大量的课外读物,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放大课堂教学的“空间”,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快速化、全面化、深刻化。

三、重视课堂结尾

第7篇

关键词:炼油废水;有机物;影响因素;处理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004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炼油废水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炼油废水在原油的炼制以及加工等过程中产生[1]。其主要来自电脱盐废水、含硫废水等,成分复杂,污染物的种类多,浓度高,对环境的危害大。炼油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有油、硫化物、挥发酚、NH4-N以及其他有毒物质,其COD含量较高,难降解物质多,生化性较差,废水的pH变化较大。同其它含油废水一样,会在水体表面形成一层油污薄膜,使水体缺氧从而死亡。水体表面的聚集油还存在可能燃烧的安全问题[2]。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节约用水法规的制定,各个炼化单位普遍开展了废水回用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如每吨原油的新鲜水耗水量基本降低到0.5t以下,循环利用水率达到95%以上。但也不得不面对废水回用成本高,投资大,原油性质变差及水量减少后的水质难以达标等诸多问题[3]。因此必须对炼油废水进行处理及回用,以达到国家水处理标准。

1 炼油废水的特点

(1)污水的水量较大,废水中污染物种类较为复杂,所含有的有机物尤其烃类及其衍生物较多。

(2) 油脂、酚类、硫化物和氨氮等为其主要污染物,其COD含量较高,难降解物质多,而且废水的pH变化较大。

(3)粒径介于100~1000nm的微小油珠易形成乳化油,较为稳定地存在于水中,不能被分离出来,而粒径大于100?m的呈悬浮态的可浮油,可以利用油水相对密度差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4)油性污染物会在水体中形成分子膜,破坏水环境,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并且使得CO2和H2CO3生成,降低pH值,浊度值变大[4]。

2 废水水质的影响因素

炼油废水水质不稳定,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性质不同的原油所产生废水水质差异也很大。

(2)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的深度对废水性质的影响也较大。例如简易加工的炼油厂和深度加工的炼油厂排出的废水排出的废水,污染程度差别很大。

(3)工业用水的水质及水量。废水的性质也受工业用水的水质影响,通常将循环系统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3 炼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炼油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3大类。

(1)物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有重力法、气浮法、絮凝法、吸附法等。重力法和气浮法主要用于初级处理。重力法只能去除颗粒较大的油滴。气浮法主要去除浮油和悬浮物等物质。絮凝法则是乳化含油废水处理中的重要方法。此法主要研究开发新型絮凝剂。吸附法在炼油废水中效果较明显。物理法处理成本虽低,但无法单独使出水水质达到要求。

(2)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混凝法、电解法以及O3/UV高级氧化法等。在炼油废水处理中主要应用化学混凝法,一般同时采用气浮法和过滤法,将特定絮凝剂加入气浮工艺中,可大大提高气浮处理的效果,使得水中难沉淀的胶体状悬浮颗粒物质聚集形成大颗粒,从而更易被去除。化学处理工艺主要去除水中的细微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化学法处理效果好,但是成本高,处理率降低,所添加的化学药剂会形成新污染,不利于广泛推广。

(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水中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分解而被去除。其处理工艺主要有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IMBR-A/O(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生物膜法及生物转盘法等。炼油废水利用生化法主要降解化学需氧量。生化法不仅成本低且抗负荷能力较强、处理的水量很大。

4 结论

炼油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极大,它作为一种重要污水回用资源。其废水水量稳定,来源可靠,废水所含有机物种类复杂,水质不稳定,因此,研究炼油废水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处理方法对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洪斌,庞小东,李建忠等.炼油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发展[J].给水排水,2002,28(02):51-56.

[2]田力,杨玉才,房毅.炼油废水回用处理工艺与控制系统[J].中国环保产业,2011(12):46-49.

[3]祈晓霞.炼油废水处理及回用工艺研究[D].兰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