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哲学方法论范文

时间:2023-11-01 10:05:55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哲学方法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哲学方法论

第1篇

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在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中的应用

例如,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的对立统一。比如a(b+c)=ab+ac,等号左边的算式整体来看是a与(b+c)的乘积,而等号右边的算式是个多项式即两个单项式的和,这属于整式乘法,又叫做乘法的分配律。而倒过来ab+ac =a(b+c),像这样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这种形式叫做分解因式也叫做因式分解。两个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都是相等的,那么他们是不是无意义的变形过程以及完全实质相同的转换?首先它们变形的目的性与方向性是不同的,整式乘法是从几个整式相乘出发,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是从一个多项式出发,得到的结果是若干个整式的连乘积。

二、关于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思想在数学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培养中运用

人们最初对数学的认识仅限于几个数字的认识,如1,2,3……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满足人类实践的需要,渐渐地从正有理数扩充到了负有理数,而后又发现数不够用了,认识了无理数,从而扩充到了实数,再往后又有了虚数。后来笛卡尔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几何与代数联系了起来,变化从此进入了数学的领域。

比如我们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可以用定义:在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用平行公理,若a//b,b//c,则c//a.还可以用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些定理是从角的判断上得出线与线的关系。但是有了坐标系,我们便可以用直线关系式中的k值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k值相等,而b值不等,我们便可以得出两直线平行。比如直线y=2x+1和直线y=2x-3的位置关系就可以从关系式上一眼看出平行。这里将线与角、线与式子的内在规律联系了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第2篇

回顾近百年的中国哲学研究史,就其研究的内容来看是中国本土的,而研究方法则深受西方的影响。虽然、冯友兰以西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学案式著作,写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但同时也带来了究竟是“哲学在中国”还是“中国底哲学”的两难问题。近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致引发了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所以,中国哲学的研究一直在寻找新的方法,然仍未摆脱西方的影响。上个世纪后半叶解释学在西方发展进入,虽然传人中国大陆时其在西方已过,但仍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致一些学者产生了建立“中国诠释学”的想法(如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黄俊杰以孟子为中心的经典诠释学,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有学者认为中国解释学(诠释学)的提出和建立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对于中学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另方面通过对自身特点的确立能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提供有重要价值的东西(何卫平《西方诠释学在中国的传播及效应——从1979到2002年》,载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但是西方解释学仅是我们的参照而非全部,否则,中国哲学存在的两难问题非但得不到解决,于中国哲学本身亦难免不产生反向的作用。刘笑敢所著《诠释与定向——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探讨》(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版,下文出现书名皆省略副标题),则在这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刘氏言《诠释与定向》“是关于中国哲学诠释传统和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探索和尝试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引文见刘笑敢《诠释与定向》,下文引文如未作特殊说明,均引自该书)由该书的题目及副标题亦可看出刘氏在这方面的倾向和努力。郭齐勇认为“刘先生的《诠释与定向》一书为我们中国哲学史在方法论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野,可以说是提供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契机。”(郭齐勇《探索中国哲学史的诠释路向——兼评(诠释与定向)》,载《哲学动态》2010年第4期)《诠释与定向》凡引论、前编、中编、后编、续编五个部分计十一章,细读该书我们可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刘书的一大创建是对中国哲学的身份进行了界定,指出中国哲学包涵现代学科、民族文化、生命导师三种身份。以历史的本文由收集整理

眼光来看,搞中国哲学研究的人,通常只研究“中国哲学”本身,极少有去研究“中国哲学研究者”的,这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然而中国哲学三种身份的划分及提出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却极有帮助。正如刘氏所言,对于中国哲学三种身份和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是研究中国哲学诸多问题的前提,如果对于中国哲学的三种身份毫无分辨,那么所谓中国哲学的方法问题、合法性问题、反向格义问题都会错综纠缠、茫无头绪、莫衷一是。刘先生以图表的形式将中国哲学的三种身份作了直观的展示,他同时指出三种身份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中国哲学三种身份区别是立足于现代世界的思考。而本书所讨论的中国哲学是以作为现代学科的发展出发的,刘氏在该书开篇引论部分便指出本书所关切的是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的基本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刘氏以哲学研究者的责任和自觉将其目光投于中国哲学的现在和未来发展,讨论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但刘氏明确指出其所谓的方法论问题并不是刻意提倡某一种理论或某一种方法,而是不断思考哲学研究者在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等基本问题。较之某些空洞的理论口号,其所作的工作无疑是具体的有积极意义的。

刘书的一大贡献是总结提出了两种定向理论,该理论针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传统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域融合”的理论提出。刘书虽然强调诠释学理论,但不是仅就理论本身,对西方诠释理论的关注是为了讨论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诠释传统,而最终目的则是中国哲学的现展。中国哲学有着悠久的诠释传统,然而其“以经典诠释的方式建构和表达新的哲学体系”的特点却“包含着‘客观’地诠释经典的‘原义’和建立诠释者自身的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紧张。”西方诠释学虽然能从原则上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重构提供很好的解释和理论,但其有些理论概念在解释中国哲学诠释传统时却有着诸多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刘氏提出了两种定向理论作为突破口。

两种定向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历史的、文本的取向和现实的、自我表达的取向。刘氏列具了诸多学者的观点,指出经典诠释中的两种定向已经是某种共同见解,只是大家没有采用明确的共同概念来指称而已。从这个层面来看,两种定向理论是刘氏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从整个学术发展出发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希望学界对此有更明确、更自觉的共识。

关于两种定向理论,刘氏在书中进行了反复的论述。虽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就有“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诠释传统,但两种定向理论有别于传统的诠释理路,“取向”有较多主动选择的意味,“定向”则可以是主观的选定,也可以是一种取向外化并凝固为诠释作品后的可分析、可观察的客观特性,取向和定向的说法反映了经典诠释活动中的“方向性”特点。就中国哲学这一学科来说,文本的历史的定向并非只是注疏、训诂、考据之学,这些是基础而不是重点。所以,这里的文本定向不是文本研究本身,而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思想、理论和哲学的探索,以及以文本思想为依归的拟构(模拟性重构)。当下的自我表达的定向并非限于借助经典解释的形式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并非特指思想家式的建构,也不是个人的人生体会,而主要是包括建基于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现代引申、接转、发展、批判、应用、创新等。两种定向比“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说法更自觉、更确切,既有更明确的意义,也有更广泛的包容度。刘氏希望借两种定向的理论来提高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自觉意识,让忠于历史与文本的理论研究和诠释能够充分发展,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让现论建构的目标能更自觉、更公开、更严肃地发展(参见《诠释和定向_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思考——访刘笑敢教授》,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可见,刘氏所做的绝非新瓶装旧酒式的工作,而是将之与现代学术结合起来作重新考察,从而挖掘出其中蕴涵的现代生命力,这对中国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无疑具有深远影响。

转贴于

刘书的一大反思是提出“反向格义”概念并对此作重新的审视。中国哲学有着“格义”的传统,而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研究走的却是“反向格义”的路子(刘氏将近代自觉以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术语来研究、诠释中国哲学的方法称之为“反向格义”)。但是简单地用西方的概念套用中国哲学问题时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刘氏分析指出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反向格义”与“格义”方向相反,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格义”是普及性的、启蒙性的、工具性的,是权宜之计;而“反向格义”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却似乎是研究性的、专业性的,是提高的需要,是长期的方法,而不是工具性的权宜之计。针对这种困难,刘氏进而提出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继续借用西方的概念来解释中国的术语,但这一西方概念用于中国古典语境时可能存在局限和问题;另一种是尽量不用西方或现代的现成概念,以避免不必要和错误的理解和联想。刘氏选择了后者,并尝试对老子之道进行解说,为解决中国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困难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刘氏言,对于“反向格义”的讨论,其目的不在于批评和否定,而在于反思、提示或警醒,以提高学术界在方法论方面的自觉性和严肃性,这也从另一个层面提醒我们在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的时候要自觉意识到古、今与中、西的紧张、对立及双方同时存在的衔接与交融,以及紧张与交融之间的互动交错的状态,避免方法和结论的简单化、绝对化。陈声柏亦认为,“反向格义”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知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方法论价值:“反思‘反向格义’的方法论价值不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论公式,而在于警醒我们在进行中国哲学研究中随时提高方法论的自觉意识,从而提高中国哲学这一学科的规范性。”(陈声柏《“反向格义”概念的提出,为中国哲学贡献的是科学规范和知识积累》,载《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3篇

关键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体系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政治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本人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究的线索,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每堂课都应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并记录在“问题集”本子上。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质量好的商品价格高(名牌商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品牌商品的价格),这说明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经过探究会发现表面看起来商品的价格由质量决定,实质是质量好的商品凝结的人类劳动多,价值大,所以价格高,而且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会供不应求,也会引起价格上涨。这正说明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再如,高一学生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供求影响价格”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材料:羽绒服冬天贵、夏天贱;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几元钱,大量上市后只卖几角钱;情人节时每枝玫瑰的价格由几元涨到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要求学生思考和回答价格变动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够得出结论的,即供求影响价格。这个事例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我们理智的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机智的表达是关注一个人的整体存在的智慧,是对他人的特殊之处的一种主动的敏感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系统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又要服务于生活,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践成为最优良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实践性原则作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例如,从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来看,马克思一再强调新世界观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没有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也就没有哲学。从实践观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不理解实践就难以理解其他观点。实践的观点不只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更是整个哲学的基本观点。从哲学的任务来说,“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哲学的唯一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哲学,决不是哲学。我们可以把哲学世界观知识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把哲学方法论知识理解为“有什么用?怎样来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必须服务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年的高考试题,就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这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尤其重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教育元素都要围绕着学生展开。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当然有权对自己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乃至评价自己的老师、校长和学校。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享受主人权利的体现,也是学生自觉履行主人义务的前提和主动参与教学的表现。至于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自我鉴定)、互评(学生、师生互相鉴定)、小组评价等。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究的线索,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每堂课都应提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并记录在“问题集”本子上。例如,在学习“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质量好的商品价格高(名牌商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品牌商品的价格),这说明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经过探究会发现表面看起来商品的价格由质量决定,实质是质量好的商品凝结的人类劳动多,价值大,所以价格高,而且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会供不应求,也会引起价格上涨。这正说明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即精心进行“预设”,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来指导我们理智的处理预设,教学不应该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的完全执行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基于预设,又要突破预设的樊笼,不拘于预设,“机智的表达是关注一个人的整体存在的智慧,是对他人的特殊之处的一种主动的敏感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有教师精心的“预设”,又有智慧的“生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含义。就一堂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表现为课堂教学纵向上是多样化的,即在一堂课上,教学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探究、讨论、操作等。就不同的课而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表现为不同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系统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如果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如果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

三、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又要服务于生活,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实践成为最优良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实践性原则作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例如,从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来看,马克思一再强调新世界观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没有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也就没有哲学。从实践观在整个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不理解实践就难以理解其他观点。实践的观点不只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更是整个哲学的基本观点。从哲学的任务来说,“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哲学的唯一目的。不为实践服务的哲学,决不是哲学。我们可以把哲学世界观知识理解为“是什么?为什么?”,把哲学方法论知识理解为“有什么用?怎样来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必须服务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年的高考试题,就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这个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尤其重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教育元素都要围绕着学生展开。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当然有权对自己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乃至评价自己的老师、校长和学校。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享受主人权利的体现,也是学生自觉履行主人义务的前提和主动参与教学的表现。至于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自我鉴定)、互评(学生、师生互相鉴定)、小组评价等。

第5篇

1.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无止境。学习的知识终身受用一劳永逸的事很难办到的。目前,初、高中生以及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普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自学能力比较低,他们自己不会自学,也不习惯自学。老师不上课就没事可做,甚至会干出无益之事。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已经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这样做。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凡是教育,其目的达到不教。”这是很有到理的。如果学生不会自学,一步离不开教师的教,这样的教学应该说是失败的。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教师的教学是辩证关系,学生的学习方法,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制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所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推动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正反应了我们教学工作需要改革。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际活动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而语言则是各种交际的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成为一个有觉悟、有思想、有道德、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语言是表达人的思想的,语言表达不清楚,往往说明思维也不清楚。因此,语言表达能的培养必须与专业的知识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进行。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时时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同时必须要求教师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活泼,词汇不但丰富还要富有感染力;语言必须语法正确、逻辑严谨、流利畅达;语音、语调也要讲究,讲解不能平铺直舒,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其情感色彩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灵活运用。

另外,多组织些课外活动是训练培养语音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适当组织讲演比赛,朗读比赛,谈读书心得,座谈实习收获,参加郊游,汇报思想等活动,并事先要求学生自己做好活动准备,即自己写讲演稿,写朗读文章或诗句,写读书心得,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报告,写书面汇报材料。活动中对较成功的作品要组织学生反复读、反复听、使多数同学能取别人之长以补己之短,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对比较差的作品也要挑出典型反复读反复听,使部分同学避免在语言上再犯同样错误。

3.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一个合格的人们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还要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能力,如果教育上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品德教育,则是失败的教育,当然,相对来说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项工作主要应由班主任来抓。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通过细微的观察了解,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活动的脉搏,根据思想品德出现的“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其次善于运用品德教育的心理规律进行工作。道德行为是受道德意识调解支配的,要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应当首先进行说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事理,形成良好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意识。而形成了获得良好品德的动机,可以说品德教育工作一半已经完成了。第三要具有品德教育的机智既善于巧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紧急状态下做到遇事不慌、镇静、从容、头脑清醒,能快速进行分析判断并巧妙提出正确教育的办法,使犯错误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承认错误,并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

第6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校改进;行动研究;U-S合作

一、行动研究的缘起

LT中学是2007年8月从县一中(省级重点完中)剥离出来的初级中学。当年的完中是县里唯一一所重点中学,创办于1956年,有较好的办学积淀。LT中学地处县域中心,而且剥离时一些高中老师自愿留下来教初中,师资力量较强,学校自然成为家长心目中的“重点初中”和“首选学校”。不过,由于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各种矛盾与问题逐步显现。如,校舍和设备条件建设滞后,成班率很高,一些班级学生数超过80人,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学生行为习惯差,上课吃零食,随手扔垃圾,垃圾满地,成为“老大难”问题;学生不尊重老师,甚至有学生发短信、写标语骂老师:家校关系紧张,家长冲撞老师的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等。

2010年3月,LT中学校长与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取得联系,希望开展U-S合作(即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帮助学校实施改进计划。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组织了由三位教授组成的指导团队,在学校开展问题诊断、制订学校改进方案、指导学校开展改进实践。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学校改进取得明显成效,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二、学校发展问题诊断

学校改进的关键是要找准问题,为此,指导团队在与LT中学校长进行初步交谈、对学校办学状况有了大致了解后,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形成了“临床诊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制订方案——实施改进,过程指导”的工作策略。指导团队先后六次深入学校进行现场诊断,内容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调研的形式有问卷调查、领导班子成员个别访谈、中层干部座谈会、师生代表座谈会、随堂听课等。为了找到学校问题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指导团队还专门策划了一次与LT中学部分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教师的郊游活动。在边走边谈的过程中,指导团队了解了许多在会上老师们不会说的情况,从而对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根源有了深刻透彻的把握。

在经过了持续近一个月的学校诊断后,指导团队对学校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态势分析法),一致认为,LT中学的优势在于:其一,学校文化底蕴比较厚实,办学基础条件较好,校风、教风、学风等一脉相传;其二,办学质量得到广泛认可,中考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升学率、优秀率等占有明显优势,社会声誉好;其三,领导班子想做事谋发展,希望立足于更高的标准谋划学校的内涵发展,全方位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打造在更大区域内具有更广泛影响的品牌学校;其四,现有专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等基本合理;其五,学校承袭了原有的规章制度,涵盖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为强化制度管理作了较好的铺垫。

不过,LT中学办学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干部、教师观念陈旧,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大;二是学校一些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界定不清,出现了重叠交叉和职能盲区现象;三是未能处理好升学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对非中考科目关注不够,对学生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四是学校规模偏大、成班率过高,导致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另外教师的工作条件、家校关系等需要进一步改善:五是学校软硬件条件应继续改善,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不足,学校文化的定位、挖掘和开发还有较大空间,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学校外部环境来看,LT中学所在县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为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品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要求不只是“有学上”,而是要“上好学”,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压力:学校地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县城,面临来自兄弟学校的竞争压力。如何将“两个压力”变为动力,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期望中、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负重前行,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谋划学校今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三、制订学校改进方案

在明确了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内外环境条件之后,指导团队与学校班子成员反复协商,确立了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即: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发展为主旨,以强化制度管理为抓手,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保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将学校建成教育理念先进,领导班子善谋敏行,教师爱生乐教,学生明礼好学,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办学质量上乘,在市县起示范作用、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现代化学校。

为实现上述目标,指导团队和学校领导达成共识,决定从校园文化建设人手,实施学校的全面改进。于是形成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导的学校改进方案。

1 锻造具有凝聚功能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全校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指导团队为LT中学制订了打造“礼乐文化”的方案,提炼出了“教学生做人,育学生成才;助教师发展,促教师幸福”的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校训:礼以正外,乐[yue]以修内;校风:理礼相融,和乐[le]共进;学风:尊师明礼,乐[le]学善思;教风:敬业恭礼,乐[le]群善教),并就如何通过各种措施广泛宣传,使之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内在行为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

2 构建具有陶冶功能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旨在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让师生的教育行为与校园文化展现和谐之美。

改进方案中就LT中学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出:一是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巧妙设计校内景点,科学安排绿化带,形成“硬、绿、净、美、亮”的幽雅环境。二是在校园内多方式呈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一训三风”,使之对内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彰显学校的教育品质。三是统一学校形象标识,围绕“礼乐文化”制作并规范使用校徽、校歌,精心设计学校平面示意图,合理制作、美化各类指示牌,创办校报,充分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四是对校内楼宇、道路和广场进行命名。

3 丰富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导团队建议学校通过不断拓展师生活动领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体现知识性、科学性,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师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培养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包括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坚持开展社团兴趣活动等。

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差的问题,指导团队特别突出了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具体措施,即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制订《LT中学学生校内一日常规》,从“文明进校”、“物品整理”、“两操集会”、“课间休整”、“课堂学习”、“环境卫生”、“对待公物”、“师生关系”、“有序放学”等各方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明确、具体、恰当的要求;并把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相结合,反复抓、抓反复,在训练的同时,配合说服教育、榜样示范、主题活动,丰富教育形式,让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

4 健全具有规范功能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指导团队建议学校对现有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制度进行修订,并且遵循“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原则,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努力营造“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局面。包括健全学校管理组织网络,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学校师生的制度意识等。

5 打造促进教师发展的教科研文化

高质量的教研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情境化的、可操作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专业发展环境。同时,高质量的教研也是提升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做好教研是学校改进过程中必须练好的一项内功。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在U-S合作过程中,指导团队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教研文化建设的措施,以帮助教师增强内在的职业幸福感,“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学校的改进和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第一,树立教科研意识,健全教科研管理体系。通过制订教科研管理办法和教科研工作规划,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考核和评估、表彰和奖励,促进教师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鼓励教师积极思考、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将教学中的困惑转化为教学研究的课题,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习惯。大力营造教科研的氛围。

第二,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树立教研问题来自教学、研究成果服务教学的意识。每学年初,由教科处组织教师申报教学研究课题,同时教科处定期征求教师的意见,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列出重点要解决的课题,以招标的形式确定研究人员:教科室加强对教研课题的中期检查;对立项和中标的教研课题,学校根据其立项、中期检查结果和最终研究成果情况分期分批给予经费资助。鼓励教师开展团体攻关和合作研究,扩大教师的交往和交流,强化教师的团队精神。

第三,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为教科研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选拔专业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具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制订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规划和活动计划,每周五下午同定为语文、数学、英语教研活动时间,其他学科隔周五下午进行教研;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计划展示和交流活动,促进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实行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评选、奖励制度。

第四,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教科研专题讲座,传授教科研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每学期举办至少一次教科研经验交流会和教研沙龙活动,促进教师教科研经验交流。

此外,指导团队还就学校的班子建设、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等方面的改进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四、学校改进的实践

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在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广泛动员之后,LT中学按照方案实施了为期近三年的全面改进实践。

1 广泛宣传发动,激发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改进的内在动力

在改进方案实施之前,将方案分发给每位教职工,并分别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和教师大会,对改进方案进行一一解读,为学校改进工作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在此基础上获得教职工对学校改进工作的理解和认同,通过理解和认同达成共识,在共识中激发共鸣,让学校改进目标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愿景,并以此团结人、凝聚人,激发全体教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2 强化部门责任,建立目标达成的保障机制

在改进工作开始之前,指导团队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将改进工作方案中的各项措施按年度和部门逐条分解,以达成发展目标为导向,将各项目标细化到每个年度、学期,将具体任务和子目标分解到部门与教师,落实到人,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形成部门和教师联动机制。每学期召开一次学校改进实施分析总结会。把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列入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增强教职工的主体意识和实施能力,提高改进目标的达成度。

3 畅通信息渠道,建立学校改进实施状况的反馈,纠偏机制

建立自上而下的自评制度,每学期结束,各职能部门、各教研组开展自评,撰写总结报告,同时开展各部门之间的互评,共同提出新学期进一步落实改进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成立由专家指导团队与学校班子成员共同组成的咨询指导小组,解答教职工的疑惑和问题,对学校改进工作进行过程监控。及时修正和完善改进措施,纠正偏差,确保改进目标的实现。

五、学校改进实践在反思

反思LT中学三年的改进历程,虽然成效明显,但指导团队清楚地认识到,LT中学的改进一直是在指导团队的帮助和指点下进行的,如何让学校在U-S合作结束之后能丢掉专家这根“拐杖”,实现自身的持续改进和永续发展,是三年改进历程后要解决的新问题。

1 树立共同愿景是学校持续改进的精神动力

彼得·圣吉曾形象地比喻说,建立一个团队,其实就像搭建一个三条腿的桌子:一条腿是大家的共同愿景,一条腿是个人的价值观,还有一条腿就是激励。愿景是团队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激励团队成员为追求某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学校发展需要有全体成员认同的共同愿景,它是全体师生共享的精神追求,是教职工超越个人的利害得失、战胜各种外来的困难和压力、矢志不渝、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因此,要实现学校的持续改进必须以共同愿景为动力来提升学校发展的内在能力。

2 提高认识方法论水平是U-S合作重要的价值体现

所谓认识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包括哲学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一般科学方法论(如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和具体科学方法论,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其中哲学方法论具有决定性作用,它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有着指导意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它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武器,也是改造现实的武器。

学校改进的方法论也属于认识方法论体系。学校改进是综合性的复杂过程,是技术过程和学校内外社会过程的统一。北师大教授高鸿源指出,认识方法论实际是对学校发展和改进的思维建构和应用,为所有的观念、问题、目标、知识和方法寻找综合定位和运作路径,而把各种因素和各个领域的问题梳理清楚。整合在一起,仅仅凭借经验是很难做到的,需要认识方法论发挥引导和结构化的作用。

第7篇

一、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提出并界定的①。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理解人类行为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它是人的,不是计算机的思维;它建立在计算过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的,不管这些过程是由人还是由机器执行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给了我们勇气去处理那些原本无法由任何个人独自完成的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

计算思维的提出,改变了计算机学科就是应用工具学科的认识,让人们不再局限于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而着眼于一种思维模式的发展。1972年的图灵奖得主埃德斯加・狄克斯特拉(Edsgar Dijkstra)说:“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计算思维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已经渗透到各种行业领域中,给它们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所以计算思维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各界的关注。

我国对计算思维的关注开始于2008年10月,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在桂林召开了关于“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多数高校在研讨会后分别在自己的高校开展了关于计算思维的研究。2010年5月,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将计算思维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去教授。2012年相关的书籍开始问世,如《计算思维导论》、《高等学校“十二五”公共课计算机规划教材:计算思维基础》、《计算思维:计算学科导论》等,对高校开展计算思维的培养作了一定的尝试,同时也给了基础教育阶段一个示范和借鉴。

二、信息技术教学与计算思维培养

在基础教育阶段,计算思维被越来越多的提及,但如何培养计算思维仍处在理论规划阶段,计算思维的养成和训练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基础的各章节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有侧重地展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和领悟其中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想。

唐培和在《计算思维:计算学科导论》中指出计算思维属于哲学方法论的范畴,并指出计算思维可以分为广义计算思维和狭义计算思维。广义计算思维立足于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狭义计算思维,则基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是从计算学科的方法论出发,讨论借助于计算机这一特定的工具如何求解客观世界的实际问题②。衍生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人在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的思想活动过程,正是典型的计算思维。

1.学习计算机科学家的方法、思想

科技人员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对应、转换、抽象、分解等思维活动,化繁为简,让计算机成为人人都能熟练掌握的应用工具。如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当初计算机只能处理英文,要让计算机能处理汉字,首先要对汉字进行编码(音码、形码等),让每个汉字同计算机能够处理的通用字符代码集合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再利用计算机对通用字符代码的处理,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等,最后按照同样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汉字字形库的对应序号,输出设备通过字型码将汉字显示出来。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也就了解了科技人员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2.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开展信息技术课程

知识、技能从来都是不完整的,我们需要思维。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从而培养他们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表格信息加工,技术的教授适合放在一个开放性的情境设定中,让学生思考完成这样一份数据分析,需要用到哪些方法,涉及哪些问题――计算、查找、排序、筛选、以及批量运算如何解决等等。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自己的思想和计算机处理问题方法的不同,学会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基础上,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计算思维是人的思维并面向所有领域,是个宽泛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提出计算思维的周教授只是给了它一定的界定,大家对它的理解多种多样,所做的实践也是在周教授的界定中进行着摸索、探究。相信不久的将来,计算思维这个概念会在人们的研究实践中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清晰。

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有规律的,并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授中得到发展。预计不久的将来,教育各界都将⒂氲郊扑闼嘉培养课程的设计和实践中来,各个学段都将开展相关课程,计算思维会成为人人熟知的思维方式,给生活、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 J.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s of ACM, Vol.49, No.3, March 2006, pp.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