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1 10:05:54
序论:在您撰写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建立课堂教学效果交流机制,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培养的中心环节。在课程组建设推进的同时,学院拟紧紧抓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工作重心,逐步提升教学质量。1.沟通学院各系,筛选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整理个人教学效果体会,准备交流。2.拟定于每年4月召开学院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效果会,进行教学经验效果交流。3.建立课堂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考核机制。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建立定期、定人、定系随机听课制度。4.定期开展院、系两级校外名师交流活动,拟请教学名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学效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院、系两级学院课题教学效果反馈活动,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完善。
(二)建立课业检查考核机制,逐步提高学习质量
针对国内外以慕课(MOOC)、翻转课堂(FlippedClassModel)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教育方式深刻变化、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现实情况,学院拟逐步建立每一门课程的课业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强过程管理,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1.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拟经学院教指委通过,要求学生准备课程学习本,根据任课教师的安排记录课堂教学内容。2.要求任课教师及时检查课堂笔记,并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予以打分。3.要求各系定期检查该系课程修读同学的课堂笔记并整理汇报。
二、探索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系统目标创新实践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学院力图实现“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水平。
(一)根据教育部2012年最新专业目录调整院系设置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系有不同专业系、所合并而来。为理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于2012年进行了全院人员调整,强调教师和学生共同以教育部专业设置为基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1.根据“学科建院、专业建系”原则理顺学科、专业、课程归属关系,据此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范运行流程。区域经济学科按照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要求确立研究方向和建设重点,公共管理学科按照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交叉学科按照交叉学科博士点申报要求完成学科布局和建设重点。2.根据教师本人意愿,确立归属单位。根据学术成果和专业兴趣申请职称、岗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归属学科,学术委员会审议。根据教学业绩和教学效果申请加入课程组、教学项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3.以专业和研究兴趣为纽带,以课题和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开放多元的柔性科研团队,如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设中心主任(所长)和副主任(副所长),便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团队培养。4.以“课程组”建设教学团队,“课题组(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建设负责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力量、专业建设负责人—专业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授课教师等多种形式多元发展的学科建设梯队,在全院范围内实现两大学科相互借力、优势互补,稳定和支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经过全院参与,顺利将学院调整为行政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分别对应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专业(方向)。
(二)选拔行政管理国际班
行政管理(国际班)是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学院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经多次讨论拟定了《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行政管理国际班选拔办法》。该办法指出办班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扎实,熟悉国内国际公共管理理念、规则与实践,具备良好理论基础与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于自2013年开始设班,根据招生工作需要,经和学校教务处协商,学院拟定了《致2013级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生的一封信》,并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院2013年录取的新生手中。所要求的国际班学生报名资格如下:1.热爱祖国,热爱专业,有国际交流愿望或出国深造意向。2.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一定水准,北京市口语测试成绩在4分以上,或英语高考成绩在110分以上,或具有IELTS、TOEFL、PETS等参考成绩。3.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宽裕,能够负担出国交换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截至2013年8月10日共报名20人,经审核符合考试条件19人。8月29日,由学院行政管理系负责,在学校外语系教师协助下,经集体抽签、英语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环节,选拔工作顺利结束,最终确定录取14人。由于行政管理国际班试点2013年首次举办,鉴于选拔标准、宣传力度、报名过程、专业方向等因素,录取人数不是很多。但本着公平公正、宁精勿滥和重点培养的原则,经学院讨论并充分征求行政管理系意见,决定不再进行补充录取,即按14人单独成班,精心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适应国际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管理人才。2014年3月,根据国际班发展情况,学院又提出了在全校范围内选拔9名同学补充到国际班的决定,随学校大类分流时间表进行。
(三)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包括学校整体氛围和资源条件、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学投入意愿、学生基本素质和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针对影响因素和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特殊性,提出准确定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与优化教师综合素质、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拓展教学平台等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旨在为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我们将其学科下设的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专业统称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前该类专业在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专业设置中已经普遍化,这服务于高校或院系扩张的目标,也迎合了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态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政府改革日益推进,地方愈加重视社会服务,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新的服务领域出现,需要培养更多的社会管理人才。但是从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与其他专业相比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难度较大。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离“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还比较遥远,且受传统人才需求观念的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就业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体现了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差,需要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张德江[2]认为教学中心地位、教师的教学投入、学生学习自、学生学习状态、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德育教学等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素。冯国境[3]等发现学生更加关注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课堂气氛营造、形象气质和普通话标准程度等因素,希望从所选课程中提升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更关注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实践、生活以及社会动态结合,授课过程是否能够提供新知识、师生共同讨论,教师的备课内容是否丰富等。借鉴他人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根据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特殊需求,本文认为影响地方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整体氛围和资源条件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整体环境,其整体氛围影响学生对学习、就业甚至价值观的看法。不同学校办学理念和整体成长氛围不同,一些学校整体学习氛围浓厚,图书馆、教室平时座无虚席,一些学校图书馆教室空空荡荡,考试抄袭作弊严重。不同气氛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学习态度、人生价值观存在差异。前者勤奋求实,后者认为为达到个人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学校资源条件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平台。表达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思考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对公共管理类学生非常重要,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养成。学校的各种社团、假期实践活动等为公共管理类学生参与校园社会、处理校园公共事务,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
(二)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教学投入意愿
专业教学人员是直接与学生互动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知识储备能力、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公共管理类专业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处理综合管理实务的技能,而且要具备正直、公平等公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公共管理的基本精神素养,以德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公共管理专业性质要求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属于“双师型”教师,既要掌握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很多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教师群体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本身专业积累不够,且一毕业就进入高校教书,实践经验缺失,这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校普遍存在对教学投入意愿不足的现象。高校对专职教师的考核尤其是职称评审更加重学术成果,职称晋升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待遇、学术地位挂钩,教师薪资与申请项目挂钩。在教学和科研存在冲突,且科研会给教师带来更高收益的情况下,教师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而忽视教学环节。
(三)学生基本素质和需求
首先,学生的基本素质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本来的基本素质体现在生源质量上。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西部地方院校,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弱势专业,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生源质量逐渐下降,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环节的质量。由于学生文化积累本身较差或属于调剂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高,沉默寡言、不善于思考。这给教师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教师精心设置的很多互动、启发性的教学无法实施,教学效果差。其次,学生的需求偏差影响教学质量,一些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期待与高等教育的目的存在偏差。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门槛低,少部分学生选择公共管理专业是“混得文凭”,而不是将获得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作为其目标。这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成长。
(四)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模糊、宽泛,缺乏个性。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高级应用管理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定位方式缺乏个性。同时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中的“应用型”缺乏足够理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同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忽视对学生公共管理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片面注重应用性。
(五)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学习是学生积累专业知识的基本途径,因此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满意程度,也反映了培养人才能否迎合社会需求。首先,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学科交叉性,理论知识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涉及各类相关基础学科,这很容易导致课程设置宽泛,学生感觉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学到。其次,公共管理类课程还涉及到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和学生管理实践能力提升方面。虽然目前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但是从现实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林强等[4]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对“课程安排对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满意度比较高。由此可见,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普遍存在。而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使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表现不足,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应用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一)准确定位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境、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5]。很多高校以此作为其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模板,这种方式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本校专业培养特色。根据对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学生口头沟通、判断与决策等实践能力较差,掌握的基本能力低于工作岗位的平均要求。因此要坚持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基本,加强学生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很多学校将公共管理人才定位为行政、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但是从就业来看,直接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系统就业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另有其他学生选择到企业工作或继续深造。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人才的输出道路并不是唯一的,要坚持“多元化”“多维型”的培养目标。这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修机会,为“多维型”人才培养提供基础和发展条件。再次,根据专业性质,公共管理人才要拥有公平、公正等公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要求,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提升与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1.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素质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仅传授学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因此渊博的学术知识和良好的品行对高校教师缺一不可。教师的自私自利可能传递给学生的是为达到目可以不择手段,教师上课经常不准点会影响学生形成无视规则、自由散漫的生活态度。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比较高尚的人品、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今后大部分可能从事各种公共管理岗位,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公正平等公共精神。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要注重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培养。而这种价值观的培养不能依靠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并在平时的教学交流、生活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能力是关键。首先,要建立帮扶机制,提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很多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其在专业素质上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具体教学能力和技能方面有欠缺,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综合应用、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这些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而教师本身可能很难意识到相关问题。因此可以建立帮扶机制,采取老教师一对一对青年教师进行具体教学指导,以及学院邀请教学经验丰富者对青年教师进行教案编写、多媒体应用、授课技巧、仪态仪表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这些措施使得青年教师尽快提升教学技能,进入成熟的教学角色。其次,加强对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公共管理类教师一毕业进入高校教书,缺少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满足学生对于实践技能提升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在教师招聘时,侧重选择在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与政府单位、企事业单位合作,教师和各单位管理工作者互相兼职、互相学习,通过这种平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引进具有丰富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兼职,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
1.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首先要避免课程设置过于宽泛的问题。在国家规定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优势和社会及学生的需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更换,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集中在某几个专业方向,从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增加选择。其次,要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激发需要实践教学环节予以支撑[6]。实践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在专业课程课时中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根据专业特点,在多门课程中增加了实践课时环节,受到学生广泛欢迎,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体现在课程中的实验课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实践能力,如通过教学基地实习、毕业实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科研训练、竞赛活动等。
2.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发展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采取翻转课堂、室外调查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主题辩论、项目研讨等。通过这类灵活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语言表达、综合应用和思维创新等能力。
(四)拓展教学平台
通过正常教学安排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学习及应用分析的机会,但是现实问题往往比课堂案例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及学院拓展更为广阔的教学实践平台。第一,与地方政府、城市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通过多种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使学生更有机会面对实际管理问题,提升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分析决策能力。第二,拓展科学研究平台,鼓励学生主持参与各类项目。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课题,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学校和社会各类科研项目。通过参与和主持课题项目提升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第三,拓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提升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往往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培养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平台,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也往往看重学生的学生工作及社会实践经历。因此,学院要鼓励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社团管理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暑寒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各种兼职体验机会。通过多种社会实践平台,提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管理,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机会。
作者:韩娜娜 朱颖 单位: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海基,傅勇.高等教育质量观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评价与管理,2006,4:33-36.
[2]张德江.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2:11-13.
[3]冯国境,郦水清,徐秀琦,等.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因素的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6:968-975.
[4]林强,曹凌.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实证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4:116-120.
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于上世纪80年代恢复和重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发展迅速,专业设置过多。自1986年恢复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以来,社会各界认识到公共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纷纷重视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1992年,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不仅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个纵向的教育层次,而且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类成人教育(函授、自考、电大等)共存的横向教育体系。同时,一些专业性院校也设置了公共管理类专业。
2、专业底蕴不足,学科基础薄弱。公共管理学是涵盖管理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传播学、伦理学等的综合性学科。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导致一些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直接从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分化或转变而成,是在其原有的师资力量基础上发展的,这样,就导致了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底蕴不足,学科基础显得非常薄弱。
3、专业设置不规范。公共管理专业英文名为PublicAdministration,在国内被译为公共行政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各个名称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反映出各自不同的研究理念和侧重点,有的侧重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研究,有的则侧重于政府行政管理研究等。学科界限和学科内容不规范,导致其专业设置不规范。
4、专业课程设置较乱。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依托于一些相近学科如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师资力量,所以目前国内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主要两种取向,即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同时也有一些院校力图根据自己的特点走各不相同的取向道路。
5、专业内容狭窄。按传统学科界定公共管理大多为政府管理活动,以致我国传统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模式仅仅局限于政府管理人员,而忽视了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别是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改革理念的提出,政府逐渐将一些原有的社会管理职能转给社会中介和企事业单位,使得这些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急需大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而我国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却缺乏针对性的培养。
二、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
1、准确制定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培养对象
准确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科学定位专业培养对象是规范一个学科建设的关键,涉及到该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内容体系的规划,到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条件的建设,再到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正是由于缺乏科学而明确的培养目标而造成的。因此,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设置的改革研究得先从解决专业培养目标问题入手。
制定准确而科学的培养目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从遵循该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二是要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准确而科学的培养目标应随着该学科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调整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应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根据我国的用人制度、公务员制度、经济制度等,以及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规律来看,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应是能从事多种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他们既能胜任中低层次的管理工作,同时又具备胜任高层级管理的潜能;他们不仅能适应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工作需要,同时还应能适应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里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
总的来说,我们将公共管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人才。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第一,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该学科发展动向。首先应反映出我国政府管理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进展,并运用公共管理知识对我国部门行政和基层行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是关注国外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改造公共管理学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再次要及时删除或合并过时、重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这些课程可包括政府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策分析方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伦理学、人才测评、社会保障等。
第二,突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的学科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多门学科领域,相当一部分知识具有直接应用性和极强的实践性,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不能突出其学科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管理学科的正常发展。所以,在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综合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先进教学经验,认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有:(1)研究讨论式教学法,指教师按照教学要求从拟讲内容中抽出若干重点作为讨论题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最后归纳总结。(2)专题式教学法,指老师将本学科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以突出重点,将内容讲透。(3)开放式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到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政府具体运作。(4)案例教学,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5)网络教学,指利用信息网络化,通过电子邮件批改作业和问题答疑,开设专业网页和远程教育教室以及公共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等。
第三,突破原有课程设计思路,提倡各院校突出自己的优势课程。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核心课程、重点课程和选修课程。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全国大致一样,但在重点课程和选修课程上可突破原有课程设计思路,在核心课程大致相同的基础上,提倡各院校的课程设计多样化,以突出各自的优势课程和学术空间。国外有一些大学的公共管理学专业侧重于政府部门会计、公共财政与公共预算;而有一些大学的公共管理学专业侧重于某一个专业或行业的公共行政管理,等等。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师资队伍是一个学科建设的生命线,为推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培养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科研师资队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学校、一个学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适应教育需要的能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科的教学和科研的整体质量。师资队伍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而公共管理作为新建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建构专业师资队伍。如我们可通过引进、培养和聘任等措施将国内外优秀公共管理教师吸收到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来,使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得到稳步发展。
一、公共管理学科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基本都是以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这种培养目标的一个很大问题是过于宏观、模糊,缺少专业特色的可辨别性。公共管理为一级学科,应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大类的显著特征,其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具体指出本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什么具体的工作,而不是泛泛而谈。2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公共管理学科是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综合了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文秘学、统计学等方面的学科。这既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一大优势,同时该优势也造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自己的特色。另外,受专业教师学历背景的影响,不同学校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设置或偏政治学或偏经济学或偏管理学,课程设置之间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和有效的融合。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宽泛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什么都学了,但什么也没学到。3实践教学不够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缺乏应用性是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当前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实践课程设置不够,课堂讲授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考核方式偏重于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学生实践能力很难考核。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大多以课程实习为主,且各种实习安排趋于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最后的毕业综合实习因为教师、学生不够重视也没有在学生应聘工作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4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是1998年新开设的专业之一,到现在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专业发展迅速,但师资队伍素质仍有待提高。该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及研究方向转过来的,其自身的公共管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另外,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必要的工作经历,尤其是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导致教师在授课时理论性过强。同时,相对于技术型学科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总体缺乏“双师型”教师,使得学生在实践环节当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5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加上社会上对纯文科的专业普遍存在着轻视的情绪,认为文科专业具有“万金油”的作用,没什么太大的价值。因此,公共管理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也受到了轻视,就业比较困难。公共管理类的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大多比较消极和迷茫,尤其是在确定就业方向上,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随波逐流,难以实现其就业需求。总体来说,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毕业生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而言,其就业难度要大得多。
二、公共管理本科教学改革的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为实现这“四个坚持”,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设想。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关键环节”,紧紧抓住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骨干队伍”,推进合力育人,持之以恒。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鼓励教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总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经验,教育引导各专业课教师深入发掘蕴含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知识传授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重点群体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第三,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关心经济困难学生,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为大学生排忧解难。第四,要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吸引力,增强与学生网上对话的意识和能力。第五,要着力打造骨干队伍,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提升全体教师师德水平。2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教育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入手,改变传统观念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误解,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公共性非常强的领域,要求从事这一领域的人才需要有很强的公共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公共服务理念,这也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该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上注重专业应用性观念的传授,让学生对专业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其对就业方向的理解。另外,在教师科研上,学校和政府应大力支持结合地方发展的应用性研究项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老师在进行项目的研究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项目所取得的成绩,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专业的实用性。3科学设定本科生培养目标,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为实现教育改革战略的主题之一“以人为本”,笔者认为:①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要科学设定,不宜要求过高。本科生属于初级人才,主要是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不宜过深,多学基础知识,少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多学概论,少学理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走出单一的“就业型”或“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将“就业型”、“学术型”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重能力、强应用,以应用创新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②改革按大类招生,实行按共管理学科专业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在学科内自由选择专业。当前,武汉大学等学校已实现了按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在本科三年级时允许学生在专业大类内自由选择专业。4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1)要完善课程体系。首先,要打破因师设课的做法,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为理念,采用“基础平台+选修模块”的结构,在专业理论课和基础课的前提下,设置多样化的、不同模块的专业选修课,尤其要加强实践类选修课的开设,并给学生提供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的机会,培养其综合能力。其次,要求淡化专业与专业边界相结合,即淡化专业是需要的,但专业之间必须有个边界。这就要求既要突出公共管理大类专业的特色,同时,各二级学科应在更具体的领域凸显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课程设置要精。专业必修课不宜设得过多,一般控制在5~6门左右,其他均设为选修课,给予学生更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空间。(2)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首先要进一步把相对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起来,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学院应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和素质较高、对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城乡基层政府组织、街道社区及企事业单位,担任主管助理职务,与他们相互学习,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共建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学院还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管理专家、学者来学校作报告或担任兼职教授,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力促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其次,加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本质上是校内的实践,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5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设想如下:①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排解学生在学习、个人发展等问题上的困难。②正确处理好本科生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本科阶段是基础,只有本科阶段培养好了,研究生阶段才能培养出精品。另外,在高校应始终坚持教学为主,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因为大学毕竟不是研究院。③要选好教材,并加强精品教材、核心教材的建设。④要把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好。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复合型人才,厚基础、宽口径,而不是在某一狭窄领域的拔尖创新,重点培养本科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以加强本科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6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学水平来自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现代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也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的培训,安排教师出国交流、访学,并将专业骨干教师安排到具体的政府工作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使得每个教师都能通过多途径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素养。三是聘请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充实现有的师资伍。通过各种方式加强高校与所在地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聘请长期在一线党政机关工作的领导干部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把他们的经验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识能力。四是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打分、督导、教学评估相结合。在评估环节中,将学校现有的监控、评估机制与用人单位的评价结合起来,将教师责任制建立起来;要求加大听课、检查的力度,将听课、检查制度常规化和随机化,避免仅在学期初和期中进行听课、检查的现象;要加大对任课教师奖惩的力度,重奖轻罚,即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作者:薛惠元单位: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23-02
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应用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之中。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和重要内容,公共政策分析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在公共管理人才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有较长的历史,尤其国外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并以此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开始建立公共政策案例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公共管理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开展案例教学的时间不长,编写案例及建设案例库的经验不够,因此公共政策的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的开展还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加强对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公共政策及其案例教学
公共政策有着多种层面的解读,既可以是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是一门课程,还可以是现实中的某一具体政策。作为一个学科,“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作为一门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所有公共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开设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还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必不可少的学位课程。作为一项现实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解决一定的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而确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按其领域又可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公共性、偏好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等多项特征。
公共政策案例是“基于教学或研究的需要,以不同媒介形成存在的,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政策现象或者实践的客观而准确的记叙”。[2]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类培训者、教育者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教育或培训对象理解教学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方式方法。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在其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日益普遍,它有助于加深对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发现和了解当前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分析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
二、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设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案例库为依托,建设一个内容充实、使用方便的公共政策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但是案例库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它由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工作环节组成。公共政策案例库,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讨论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主要是教学案例库,其建设包括制定计划、汇总分类、实践运用及建库维护等四个环节。
1.制定计划,做好分工。凡事必先制定计划,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也不例外,制定一个全面、完善的建设计划,是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第一步。该计划包括:(1)案例库建设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2)案例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宗旨、主要原则;(3)案例库建设团队的负责人、成员、分工与职责,以及激励制度;(4)预算与经费保障措施;(5)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6)案例覆盖的范围等。[3]规划做好后,接着要组织好人员,进行分工,开展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一要精心筛选案例素材。既要收集素材,掌握丰富的资料,更要对资料进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案例。二要严密进行写作构思。所选案例是用来说明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还是用来理解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将按照哪种逻辑结构来进行编辑,需要有一个系统而严密的构思。三要认真撰写案例稿件。案例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形式表现处理,撰写案例稿件是案例编写及案例库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案例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案例库建设的质量以及案例库的使用。
2.汇集整理,合理分类。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资源库,公共政策案例库在大家将案例按照分工、编写出来后,就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或逻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为此,一要进行案例的分类。案例的分类可以按照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按照用途,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的用于教师讲解,有的用于学生自学,有的用于课堂讨论,还有的用于课程考查。另外公共政策案例还可以按政策运行过程分类,分别用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二要做好案例的存放。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4]
3.实践运用,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价值在于应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建设、边运用的原则。当汇编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后,要入课堂进行实践运用,教师要记录每一次的课堂案例教学情况,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案例有哪些方面没有编好,案例库的编排是否合理等,以便及时对案例和案例库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案例初步编成、案例库可以运用阶段,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同时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政策实际中搜集、积累适宜教学的案例、编写案例材料,并对即将在课堂上采用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索和把握。[5]案例库的实践应用以及案例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案例库建设的不断完善。
4.建库维护,提高效率。案例库维护是公共政策能否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案例相关内容做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6]在建设好、维护好案例库的同时,更要重视案例库的应用,提高使用效率,目前为建库而建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案例库的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我国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库建好后,一定要提高使用效率,使用率越高,往往也维护得越好。
三、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
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运用公共政策案例库,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已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常常是任课教师的头痛问题,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进行取舍,整理编辑加工,尤其公共政策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案例内容涉及教育、交通、体育、建设、税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公共政策领域,分析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观念、理论、过程、方法”。[7]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立,使得教师能够节省大量的收集资料的时间,完全可以运用库中现成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授与分析,把精力集中放在案例分析的设计上,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案例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共政策既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理论,了解政策实践的重要资料。[8]公共政策案例库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向学生开放的系统,学生可以随时进入案例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利用案例库,学生可以自行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通过具体的相关案例加深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围绕公共政策的某些理论或知识点组织讨论,学生们自由陈述观点,展开辩论。总之,公共政策案例库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2]陈世香.公共政策案例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4.
[3]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11):201-202.
[4]张媛.《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案例库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2,(1):62-64.
[5]石火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48-49.
[6]章雁.《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J].新会计,2013,(7):79-62.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培养出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才。因此,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一、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当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方面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采用的教育理念都是灌输式的形式,他们认为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熟记、背诵等,就可以提高教育效率,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的学习效率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注重知识面的拓展,教学内容刻板而单调,如管理实践、公共管理文化等相关知识点缺乏有机衔接,致使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出现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根本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等;另外,部分教师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没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导致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发展严重脱离,导致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跟不上时展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
部分学校在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注重实践教学,并且,少数教师无法灵活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仪器,从而降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效率;同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师综合能力不够强,实践教学经费不足,致使部分教学器材、设备等无法及时更新和完善,大大降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最终导致教育水平和学生创造力无法快速提高,给学生未来良好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
对较多学校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课程进行全面调查发现,教学内容、教材都非常重视理论性的知识,但缺乏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从而影响学生接触现实生活,致使学生无法清楚辨别社会的各种现象;同时,教学内容和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太多,教师所勾勒的概念、理论体系都是比较理想化的,学生根本无法真实感受各行业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最终阻碍学生自信心的提高。
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必须注重教材、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提高全体师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改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现状,从而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创新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需要对课堂教学给予高度重视,注重课堂上实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的合理运用,增强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才能真正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效果。首先,不断深化案例教学。通过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学生的评估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实践经验也会更加丰富,从而达到开阔学生学习思路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案例选取、编写、应用等时,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案例,才能确保案例介绍、撰写评论、小组讨论等顺利进行,以便在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安排教学计划等基础上,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课堂实践教学效率;其次,案例的选取和使用,需要注重精准度、典型性和合理性等。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时,可以及时构建案例库,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案例,从而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相互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造力、创新能力等有着极大作用。
(二)实验教学中实践教学创新
在不断加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力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创新必须对公共管理实验室给予高度重视,合理运用相关教学设备、模拟场景、软件等,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的作用,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最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目前,实验教学方面的实践教学创新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管理方面。在公共管理效率、模式上,信息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丰富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还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学生要全面掌握收集、传输、加工和应用信息等相关操作方法,如办公自动化设备与文图处理,以便在有效开发和利用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制定、设计出各种新的产品。由此可见,信息管理实验室的有效创建,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设备的优化配置,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有着极大影响;二是公共管理实训方面。目前,实践训练的形式主要有操作性训练、情景模拟训练、创新性训练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方法,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操作性训练主要是根据实践课程的规定,选择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职位,如人事部主管、设计师等,让学生模拟招聘的整个流程、设计所需要的技能等方面,在充分利用相关道具和实验室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不断提高。
(三)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创新
由于校内的实训都比较理论化、系统化,学生接受的都是比较固定的训练模式,从而无法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必须对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给予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实训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首先,学校和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机会,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等,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奉献精神,才能在各种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参加上述的各种活动,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民情、国情和社会现状,从而增强学生对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视,以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目前,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卓越文科人才培养计划”,给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学校在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必须注重各种调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充分利用,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最终达到培养优秀公共管理人才的目的;其次,实践论坛的有序开展和全面实施,是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不断创新的重要体现之一,不仅可以改变低年级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难度较高的现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最终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的目的。因此,学校要根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定期邀请校内外比较资深的管理人员、学者、专家等开展实践讲座、专题论坛等,形成有品牌效应的实践论坛活动,才能为学生搭建更完善的学术交流、实践技能提升平台。例如:大型的职业规划讲座、大学生创业实践论坛、公共管理人才专题讲座等,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综合能力,还能让学生跨学科的掌握更多知识,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有着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和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相联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的不断提高,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必须高度重视的方向之一,对于促进我国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的大环境下,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创新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重校内、校外的紧密结合,真正为学生构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互动平台,才能真正实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真正提高公共管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孙建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5(10):43-47.
一、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
1.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建国以来,基于政府管制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和取消,甚至课程学科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批准的专业目录,学方案、学计划和统一专业教材开展教学工作,招生和分配也由国家统一进行,形成了一统性、单一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施通识教育、英才教育,进行专业调整、管理权限下放、就业市场化等,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秉承传统的单一性培养模式。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培养目标偏重于政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对广义的公共部门的人才诉求重视不够;教学内容偏重于政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政治理论水平、行政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2.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笼统、不明确。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体现复合能力,且目标明确的层级就业模式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就业预期不明确。课程设置范围和主题宽泛,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课程大量设置,学生就业方向模糊,甚至产生专业合法性危机或认同危机。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学了往哪去,用人单位也不知道毕业生能干什么,学生对未来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方向偏失,培养模式根基不足。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重官员、领导等官僚型人才培养,而缺乏服务基层大众等事务型、服务型人才培养。这种严重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偏失。同时,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了当代社会人才选择的专业性、市场性和实用性,培养模式根基不牢靠。第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进入经济工商管理法律等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比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即使是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的数量和人数也更倾向于经济、会计、计算机、法律和中文等,确切针对公共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不多。借用迈克尔·波特的壁垒分析框架,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该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2]第四,课程设计结构不合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即使是设计的学生能力考核方式与组织,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实践探索
早在2004年,周口师范学院就尝试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实践。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尝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改革实践,并初步形成了基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以“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为培养原则,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实务型人才和跨专业结合型人才的公共管理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分类培养较好地适应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差异性增大的趋势,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职业发展的规律。
1.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特点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是依据时代特征,淡化专业本位,拓宽专业口径,构建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低年级统一开设专业理论基础课和通识课程,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高年级根据职业发展特点及就业需求,设置若干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块,按就业与发展方向实施分类培养。[3]其主要特点有:第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专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实际,设定多个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培养方向、建设多个课程模块,形成多路径培养体系。如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即让把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选择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向;准公务员型培养目标,即让部分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的学生选择公务员培养方向;科研发展型目标,即把一部分理论基础扎实、刻苦钻研且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安排进入研究生培养方向等。设置多元目标能够增加学生选择机会,提高目标达成度。第二,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不同的模块方向课程;不仅要有案例教学、实习实践实训等实际仿真课程,而且要有调查研究、毕业论文等综合知识运用环节。此外,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人文科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三,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当今就业市场复杂多变,学生的就业、发展适应性比就业、发展的专一性重要。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公共理念、公共管理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和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的广泛就业性和升学读研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第四,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训练,构建多学科、多模块、多素养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专业师资队伍必须多元化。
2.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优势
较之传统的单一性人才培养模式,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突出了教育的个体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尊重了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化解教、学供求失衡,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并促进学生向其理想的方向发展。它是对学生的全程全员管理,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弹性管理,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是协和学生人生职业规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务实之举;它是协和学校培养、学生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它尊重了学生的“感性选择”,体现了学校资源的“理性配置”,优化了学习条件和环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分类培养有助于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是应用性专业,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因此,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的职业性质,按照职业角色要求设置培养目标。通过分类培养,更能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巩固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府合作”模式,送学生到政府单位实习、见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第二,分类培养有助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一是在理论课程内容上适当加大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二是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里,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学,学研结合。如教师通过科研项目紧跟本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并将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三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学习模块,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分类培养有助于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上讲,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但由于岗位竞争激烈,现实中很大部分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都选择了跨专业的工作;同时,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交集越发频繁,具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基于社会需求,部分高校制定分类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当培养一部分既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又掌握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完善
1.加强分类培养模式实践的拓展和宣传,提升认同感
分类培养的实践范围要不断拓展,实践内容要深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势头。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经过不断实验与创新,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完善,使分类培养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备,分类培养成果更具显示度。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实践领域,不断细化实施方案,通过创新拓展和样板示范以及宣传交流,使其产生更大的辐射力、影响力,实现更广泛的认同。
2.把握人才需求趋势,明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理论上讲,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一些非营利组织,然而,通过对近年来公务员招考数据的分析表明,政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突出,而对诸如计算机等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却比较大,政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甚至不及企业。曾经有学者研究指出,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排序依次是:需求一般(67.0%)、急需(25.5%)、可有可无(4.7%)和不需要(2.8%)(如图1)。[4]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迫切要求公共管理专业转变一贯的“单一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图1各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百分比)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明显加速,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为社会发展、也是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3.坚持“以学生为本”,完善培养规格和课程
模块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由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目标。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校风、学风及文化氛围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进行相应的课程模块设计,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公共管理是一种管理服务实践,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实的公共管理教学组织与社会的人才素质要求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与发展机会,应当转换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建立“双循环”教学机制。[5]教师要作实践调研,形成与教材匹配的“活教案”,丰富课堂教学;学生要深入岗位(部门)管理,带着疑问回到课堂;同时,邀请政府官员到课堂,讲解社会实际、传授实践经验。还如采用“层级分类式”教学方法,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分类“重点培养”。拟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他们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如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强化其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调查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拟到企业的,强化其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人际沟通、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另外,“多学科”渗透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不可或缺,可通过“专家讲坛”、“市县长论坛”形式,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开拓学术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
5.整合资源,夯实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的物质基础
资源是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运行的物质基础,在资源供给问题不能迅速化解的情况下,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为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搭建资源平台成为必然路径。一是师资队伍的优化与整合。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和引进专职教师,解决教师资源不足问题。二是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实现特色、优势课程资源共享。三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注重校内实验实践条件的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打破门户之别,避免资源人为分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用。[7]
6.完善配套支撑制度,促进分类培养优势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