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9 09:52:06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教育可行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76-02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梁漱溟先生说过:“文化是什么?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蕴含了这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沉淀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解读
1.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抵抗不良文化影响。在思想活跃的中国高校,正呈现出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象,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些只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声音,对于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形成非常不利。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置身于各类电子媒体中的大学生每天被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包围,其中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也不乏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众多负面消息。这些信息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人们的眼球,一帮缺少有效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网民,在自觉与不自觉、正常与非正常的状态下,传递着扭曲的价值观。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那些危险的无稽之谈成了我们公众话语的重要部分”[1],他指出,媒介会于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文化,带来一种娱乐至死的文化状态。尼尔波兹曼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正是电视逐步成为美国社会大众媒体主流的时代,而现在的网络媒体相比电视,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南京的“彭×案”,由于各类媒体的不断发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人来说,这些信息新颖,有冲击力,在浏览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受到感染和影响。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洋溢着智慧光彩的哲学思想,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等,这些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若可以深入青年人的思想,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的样法”,则可以帮助他们抵抗这个浮躁的网络信息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有助于大学生端正思想,明辨是非。
2.构建健康、和谐、有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然而,没有中华文化,谈何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儒释道等多家哲学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思想的重要来源。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下的校园文化,既体现青年的风采,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现状
1.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乐观。笔者做了个问卷调研,问卷中简单的三道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没有学生能够全部答对。其中有一条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选择题,更无一人全部答对。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除了对儒家思想稍有了解,对于中国古代众多璀璨的哲学思想知之甚少,甚至连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也少有学生能了然于心。而这种不乐观的认知状态是浮躁的社会和应试教育为我们的学生带来的硬伤。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并存。虽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但可喜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还比较高。问卷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愿意了解,希望高校可以多开设国学课,邀请专家开设讲堂。
三、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路径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应贯穿一生的学习,在教育部2014年3月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大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然而通过前面的调查得知,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并没有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因此,学生还需要补课。
2.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大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大学文化也更为开放,而且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生在学习的重点和科目上具有一定的自。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力强,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也相对丰富起来,面对这样的学生,高校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丰富讲学的形式,一边给学生“补课”,一边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
3.培养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文化教育不仅是停留在文化的表象教育上,更多的应该是文化的内涵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文化具有认知度和认同感,教授时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比如现在著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的历史课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他录制的历史类节目在优酷上有着超高的点击率,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于他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在于他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依托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课,另一方面邀请知名教授来访讲学,为学生带来思想的饕餮盛宴。同r,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让辅导员教师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4.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凸显传统文化内涵。(1)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2]高校的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实验室、行政楼、心理工作站等,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场域,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营造温馨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感染熏陶学生,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陶冶心性、正己修身的重要场所。(2)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传统”,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融入信息时代特征的传播平台,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流行文化传播知识。其次,构建传统文化实践体系,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多样的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学生活动。在校园内不断渲染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5.辩证地对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容地对待异种文化。中华文化深邃而博大,源远而流长,传承和发展是成长的两个方面。传承需要学生在历史中去了解文化的形成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是对历史的肯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文化的发展则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开拓创新,拓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不断碰撞、渗透、相互吸收,面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放平心态,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院校;传统文化;医学生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教育的基础
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秉承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
从中医教育及中医的来源来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所以从根本上说传统中医文化促进医德的形成。
二、中医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从中医院校目前开设的课程结构来看,传统人文课程开设不足,人文素质类除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地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一些医学人文课程,诸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但作为中医学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则普遍没有开设,或者也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作为对中医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四大经典”和医古文课程,其课时数则一再减少,甚至有的院校已变为选修课。中医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能让中医学繁荣昌盛。
三、中医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1.政府应加大对中医教育的投资,鼓励中医发展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使其昌盛而不是衰败,政府应该首先担起重责,提出一些保护中医的政策,加大对中医教育、中医药科研及产业的投资,让中医走出国门,孔子学院已经在很多国家设立,它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医的宝贵,在国外,针灸医院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学,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美好前景。
2.中医院校改革教学机制,优化专业主干
中医院校应将办好中医类专业放在突出位置,应突出中医院校的自身特色,遵循中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教学机制。中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为更好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好文化基础。
在进入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中医科学性的专门教育,请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讲述中医学的特色,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提高学习中医学的兴趣,以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的学习为出发点,进一步学习《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然后进入《中医基础理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由浅入深,逐步进入中医学的殿堂,将文学作品中的医林人物故事、汉字蕴孕藏的医道哲理、诗词中隐现的医药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对学习中医的兴趣。
3.中医院校的学生应弘扬儒医文化,彻悟国医精髓
中医院校的学生应当首先具备“文化”,然后再努力成为治病救人的“良医”。所以这些高校的学生在入学之后就要熟读《素问》《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弘扬儒医文化,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医学子可在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中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也可以积极开展学习中医文化等相关的社团建设,定期组织中医文化等传统文化讲座,让中医院校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在传承祖国医学的同时,也得到品性的培养和锻炼。
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践行优秀的传统文化,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明礼修身,热情待人,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自己的爱心、孝心、诚心等,由内而外地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才,将我国的中医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华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可行性
文化的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文章结合金华市委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深刻探讨金华如何在将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走在浙江省前列,从理论上与实践上论证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以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一、金华民俗文化以及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介绍
(一)金华民俗文化
《礼记》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可知,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俗是人类群体中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文化心理和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人们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建筑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民俗戏曲文化等。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民俗工艺文化有威名远播的东阳木雕、浦江剪纸;民俗饮食文化有金华火腿、金华酥饼、义乌红糖等;民俗建筑文化有兰溪诸葛八卦村、东阳卢宅等;民俗戏曲文化有金华婺剧、浦江乱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软环境。
(二)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语言教学,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形成了百家齐放、百舸争流的景象。但是,对如何将文化教学尤其是民俗文化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自2007年招生以来,留学生招生人数多年来稳居省内同类高校第一。在学校的日常语言教学中,主要开设精读、听力、口语、读写等课程,而较少涉及文化教学尤其是当地民俗文化教学,即便涉及也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面较窄,仅能面向部分学生。因此,文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仍有待重视与提高。此外,该校对外汉语教材长期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系列,缺乏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读本。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的原因与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发展。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总是与社会风俗、宗教、历史、人文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时,无形中总会透露出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唯有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结合所学语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罗立言(JohnA.Rassias)谈到语言教学时曾说过:“你不是在教语言,而是教这种语言的文化。”对于来到中国的国际友人,无论来华时间长短,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同时,无形中都会接触到很多含有当地文化元素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艺术、歌曲电影、礼仪服饰、茶艺烹饪等。语言同文化的结合,让学习者切身体验,可以促使他们对汉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汉语学习动机也因此增强。学习汉语不单单是为了获得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与中国人交流来往,并最终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习俗中。语言教学同民俗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相影随行。
(二)金华民俗文化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金华地处浙中地带,其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无论是衣食住行、节庆文化、买卖交易等传统民俗事项,还是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心理,都对整个浙江的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与价值。作为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立足于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促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1.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饮食,金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孕育出了金华地区独特的饮食民俗文化。金华火腿是浙江传统名产之一,火腿具有俏丽的外形、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色香味形俱全,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勤劳智慧的金华人不仅火腿加工工艺技术精湛,而且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所以造就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金华火腿。义乌素有“红糖之乡”的美名,其红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鸡毛换糖”最早形成于这里,义乌小商品的发展渊源也可追溯到红糖。金华火腿、义乌红糖都是生于乡土亲于乡土的,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传统习俗的力量。2.富丽别致的民间艺术金华戏曲以婺剧为代表,婺剧起源于农村,具有取材范围广泛、表演形式生动、注重手头功夫等特点,不但表现了浙中人民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更蕴含了浓郁的婺州文化,是婺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金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历史中,民间技艺文化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如木雕、剪纸等经过历代传承、师徒相授,在民间发扬光大,成为一张张金华的名片。金华民间技艺以东阳木雕最具盛名,它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雕饰精美、技艺精湛,蕴含了我们金华人民的智慧,融汇了当地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当然,金华民俗文化远不止这两个方面,金华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置身于这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更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兴趣。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但可以有效地向外籍人士推广汉语,继而传播经典文化,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
(一)师资培养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应树立本土民俗文化理念
文化的对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师是关键。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重视本地区民俗文化教学。然而,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并未得到相应的传播,究其原因,首先是多数对外汉语教师并非金华本地人,对金华民俗文化了解不够且对民俗文化敏感度不高,其次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的融合。为此,相关高校或机构应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适当的民俗文化培训,促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对本地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应树立起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汉语语言教学放置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背景环境之下,引导留学生亲自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融入本地风俗
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动机。除了进行常规语言教学外,适时开设一定的文化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应当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即对外汉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传播而传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补充拓展文化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汉语学习者更可以直观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并使其融入当地生活。
(三)可编写适宜本地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读本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言教学的教材很多,但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则显得稀缺,目前市面上专门为留学生编写的民俗文化教材有舒燕的《中国民俗》、祝健的《中国的节日与民俗》、王衍军的《中国民俗文化》。对于金华民俗文化的研究,目前成果也较少,高燕(2016)在专著《金华民俗文化读本》中,从传统工艺、节庆、戏曲、建筑、饮食等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金华的民俗文化。为继承弘扬金华民俗传统文化,为振兴金华文化产业,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者而言,我认为,可以专门为汉语学习者编写金华民俗文化读本,将金华民俗文化最经典的代表汇编成册,并结合金华汉语学习者的国际特点,出版汉语、英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译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我们的民俗文化走出国门、传播普及。相关机构及学校要支持鼓励开设更多中华文化课程尤其是民俗文化课程,举办更多社区推广活动,要面向汉语学习者大力开展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推广。此外更要加强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和派出力度,研发、翻译、出版更多语种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组织、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这项工作,为振兴浙中文化产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2]史笑非.山西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高燕.金华民俗文化读本[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集形、声、色、光等效果于一体的教学辅助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日益普及,现代课堂教学日益立体化和多元化。本文结合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实践,浅谈了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2 多媒体构建良好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环境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对近代文明影响最大的发明之一,在给全世界带来技术革新和变化的同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多媒体技术悄悄走入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先进的电教资源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良好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将重点集中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和发挥。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方法之一,就是构建魅力课堂,营造良好的互动和探究氛围,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表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进行有效的情景传递,多媒体技术贴近时代、富于动感等特点,也能够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便利,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构建魅力英语课堂。
2.2 体现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特点
新时代的中学生与电脑、电视、手机、网络等现代媒体接触较早,对现代传播媒介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同时,他们正处于思维成熟和发育的黄金时期,对流行文化充满热情,对新技术充满好奇,所以,中学英语教学也应贴近新时代学生的特点,进行文化教学。
此外,英语文化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中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手段的必要性,中外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英语并非我国学生的母语,通过多媒体教学和PPT课件的制作,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文化教育和中外文化对比。
3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3.1 有利于激发中学生探寻英语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推动力,中外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用餐、礼仪、为人处事、求职等很多方面,英语国家都具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多媒体这种方式,展现出的信息可见、可感、动态,活泼, 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进行就餐环节的英语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和教材内容,使用PPT动画效果,创设真实的西式用餐情境,引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课堂演练,分别扮演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英语就餐文化结合其中,一方面动态效果和角色扮演激活了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不断的语音训练和交流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
3.2 有利于增大英语文化课堂信息容量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板书为主,在影响教学效率的同时,囿于教师板书与学生记笔记的限制,课堂上能够传递的教学信息容量也是有限的,而多媒体方式则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超文本功能来任意调用并随时储存,极大地增加了英语文化课堂的信息容量,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职业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与动画,来介绍各种职业的人物,帮助学生了解policeman、farmer、soldier、teacher等不同职业的特征,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把握精讲和略讲的尺度,将重点、难点、词汇、文化知识等分别编制成各个章节,提升了课堂知识容量的同时,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母语介入过多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参与面和实践机会。
3.3 有利于多层次和多方位进行师生交互
体现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有效的师生交互和学生的合作探究,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技术,可以制作以基于PowerPoint软件、web页等简易平台的交互式显示课件。多层次和多方位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解析,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深入浅出地贯穿课堂知识。
例如,针对中外文化差异,如人际交往、问年龄、俚语等方面,可以编制带有提问与选择答案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还可以结合饼图、柱状图、flash插件等辅助工具,详细展现动态的情境和统计数据等,实现视听同步,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十分有效。通过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也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促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4 有利于提升教辅资源的直观性和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多采用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课堂接受状态,难以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和文化背景差异,也很难很快地吃透和深刻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媒体教学则有利于补充这种不足,可以有效提升教辅资源的直观性和多样性,网络上和电子教辅材料中有大量的素材,包括名人故事、名着、文化故事、歌曲和影像等声像资源,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这些资源有机地揉合到课件中,不仅丰富了学习形式,也能够直观地展现课文内容,尤其是很多富有文化背景的知识和素材,用多媒体课件演播时达到的震撼效果,是进行单纯的课文讲读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教育神经科学:文化适宜性教学:人脑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脑与认知机制;脑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情景加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5-0020-06
一、引言
最近几十年来,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不断扩大,文化敏感性与文化适宜性教学引发了教育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文化适宜性教学强调教学对文化的敏感性,尊重不同背景的学习者与教育者的不同世界观与认识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中运用母语》。这一文件高度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50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多语言世界的教育》《Education ina muhilingual world(2003)》中重申了其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积极态度。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原住民权力的宣言》,该宣言规定了原住民传承文化的权力,并积极倡导文化适宜性教学,该宣言得到世界上143个国家的赞同。
联合国颁发的这些纲领性文件对于各国政府重视文化多样性。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原住民教育联合会”于1998年制定了《阿拉斯加文化适宜性学校标准》,中国也在高中学校推行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教学。总之,文化适宜性教学得到国际社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证明文化适宜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理解文化对脑功能与结构影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脑的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性奠定基础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无所不在。文化之于人就如同水之于鱼一样。Li曾经论及文化在不同的认知层面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在人类思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从遗传学、发展科学等多种学科,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描述在个体基础上,文化一基因共进化、遗传与神经渐成性、认知与行为层面之间的联结与反馈如何随着不同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普遍规律。人脑在生命的早期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持续终身。生命早期的这种强大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育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成人的文化学习经验也同样会影响脑的结构与功能。例如,加拿大邮件分发工人根据由字母(符号表征系统)与数字(数字表征系统)组成的邮政编码来分发信件,成千上万小时的工作经验改变了他们脑中的类别表征,使得他们的数字表征系统与符号表征系统似乎成为—个更为独立的分类表征系统。相同形状的字母与数字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加工,这种加工在神经结构上的分离只能是由于经验的影响而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进化的作用,因为社会与文化对字母和数字类别的划分具有任意性。与非驾驶员相比,伦敦出租车司机海马后部的空间导航区体积与灰质密度更大,而且随着驾驶经验的增加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成千上万小时的空间导航与城市道路的探索而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的脑对空间敏感的脑区神经结构的发展。3个月的抛接球学习使得成人两侧的颞中回和左侧顶内沟后部区域变大,老年人学习这一技术也同样表现出脑结构的动态变化。而更为突出的是。2个小时的集中训练会使调节颜色的视觉区域(左侧视觉皮层的V1或者V2区)灰质体积变大。所有这些神经科学的证据都表明。持续性的文化经验会改变脑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理解世界的方式。
文化差异也会影响人脑的结构。齐和帕克等旧测量了140名老年与年轻的新加坡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皮层厚度与密度。研究发现,两种文化的年轻人在脑的体积上基本相等,但是在许多结构上,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皮层的厚度上,与亚洲人相比,美国青年在前额叶以及右侧顶上小叶厚度增加,亚洲人的左侧颞下回更厚。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影响而造成的。在老年组间没有差异,部分是因为老年组内部皮层厚度变化增大。研究认为,西方青年前额叶厚度的增加可能是因为西方文化更加关注推理、问题解决、独立思考的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结果,而东亚文化更加遵守命令和背诵记忆。这一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在前额叶、颞叶、顶叶区域的体积上存在显著而可靠的年龄差异。而且。东西方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这一体积上的差异是相同的,表明是强大的生物作用。而不是环境作用,调节了脑的结构。使之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变化。但是。也需要考虑其他解释。比如东西方人的饮食、遗传和环境差异,也可能是这些与文化本身没有关系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另外,由于老年人的经验在样本中差异很大,因此,很难系统地评价随年龄而产生的脑结构的体积变化。要测量这种差异需要非常大的样本以及对文化经验的详细了解。
所有这些研究证据表明。文化经验与文化价值观不仅塑造了人脑的结构。而且也改变着人脑的功能。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经验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部分,同样对人的认知与神经结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与经验塑造了人的认知结构与神经功能。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持续终身。这种持续性的神经可塑性是人类可教性的基础,“在人类的可教性与人类的可塑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文化价值观影响人类的外显行为与人脑的思维方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南亚等国家在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中采用了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这些国家的教师与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一问题,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哪些证据?尼斯贝特(Nisbett)及同事的研究框架得到了心理学、哲学与神经科学的支持,研究证据包括行为证据、眼动证据与神经科学证据,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人脑思维的影响提供了科学的证据。尼斯贝特等提出的研究框架表明,东亚与西方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与信仰对信息加工方式与理解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研究框架,东亚人在道教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传承了集体主义文化与辩证思维的哲学传统,因此思维方式表现出整体加工,更关注情景刺激特征,更具有场依赖性,对环境的共变性表现出更敏感的特征。表现在语言的学习中。东亚双语者更关注英语或者汉语的词与词之间的功能或者关系,而较少关注词与词之间的类别属性,体现出一种关注关系而不太注意分类的特点。另外。与英语测试相比,大陆与台湾中国人在汉语测试中更关注关系,而香港与新加坡中国人在英语和汉语的测试中关注关系的程度相同。而西方人,源于古希腊的个人主义哲学传统,强调逻辑思维,表现为基于规则与特征的分析与注意分类的认知加工方式。西方人在还原主义与适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继承了个体主义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关注分类信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
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产物对人类心理过程的实质性影响在于人们是如何界定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一切与自我有-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即自我是与自己相关的一切所构成的。自我具有独特性,决定了个体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行动的。我国学者朱滢系统地考查了东西方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层面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这三个层面对自我概念的研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大量的心理学、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方亚洲文化塑造了相互依赖型的自我。而西方文化塑造了独立型的自我。相互依赖型自我强调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自家人(in group memebers)是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自家人与外人(out-group memebers)的区分。独立型自我强调自我体现在个体身上,与社会、自然分离。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区分。因此,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的自我,排除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主动性,而在心理学上,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独立性。与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相一致,神经科学上则发现西方人的内侧前额叶只表征自我而不表征母亲。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在哲学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本我决定自我,自我与他人、他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心理学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自我包含着父亲、母亲、好朋友等非常亲近之人;与心理学相一致,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发现。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思考亲密他人(如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在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高于西方人,表明东方人将亲密他人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在判断自我的时候,前额叶内侧和前扣带回激活更强。因此。中国人的内侧前额叶既表征自我。又表征母亲。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的自我是相互独立的。体现了个体主义的观点,而中国人的自我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集体主义的观点。集体主义或者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对自我判断或者对他人判断的影响会激活内侧前额叶的观点也得到了乔等人研究支持。
东亚人和西方人对自己面孔的识别也存在文化差异。在高、低威胁情境下判断自我面孔和导师面孔的行为研究中,中国被试对自己导师面孔的识别速度快于对自己面孔识别的速度,而美国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表现出对自己面孔的优势效应,这表明在相互依赖的集体主义文化中,社会阶层概念对个体的影响(或者威胁)大于相互独立的个体主义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对个体学生的影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得出了与这一行为研究一致的结论。英国和中国文化背景的被试都能够快速识别自己的面孔,但是英国被试识别自己面孔的速度更快,这表明自己的面孔更容易引起英国被试的注意。而且在对面孔加工的深度方面,两国文化背景也对被试产生了影响。英国被试对自己的面孔进行深度识别,而中国被试对熟悉面孔也会进行深度识别。因此集体主义的文化对中国被试产生了影响。何登等人的研究则更进一步表明,东亚被试接触西方个体主义文化的时间越久,反映西方文化的神经激活模式越强。东西方人这种不同看待自我的方式首先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会影响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体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交流与合作。
(二)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
在有关西方人与东亚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中,神经影像研究与行为研究一致表明,东方人更多地体现出整体思维的特点。而西方人表现为分析思维的特点。有关西方高加索人与东亚人在观察线框刺激材料的研究表明,西方高加索人在绝对判断任务中更精确。而东亚人在相对任务中判断更精确。西方人采用的是关注重要信息(focal information)的分析策略。在这个研究中,西方人关注的是线条,而东亚人则采用关注编码情景信息(即线框中的线条)的整体思维策略pq。与此研究相一致的是,何登等人运用脑成像的研究技术验证了东亚被试与西方被试在判断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时所激活的神经网络。研究发现,东亚人在完成绝对判断任务(与前景无关)时,更多地激活了前额叶一顶叶网络,而西方人则在完成将线条与情景整合起来的任务(即相对任务)时激活了这个网络。这个研究巧妙地运用磁共振技术表明,文化适宜性的任务需要较少的神经资源。而非文化适宜性任务则需要更多的神经资源。这两个研究分别从行为层面与神经机制的层面揭示了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且这些研究似乎表明,文化适宜性的任务更有利于认知加工。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文化适宜性的教学任务也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识别面孔的情绪特征是21世纪的领导者与劳动者所需要的重要技能,而这种技能的形成也会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亚人在识别面孔的时候。主要看面孔的中央部分。对面孔进行整体加工,而西方人则更多地关注眼睛与嘴巴,倾向于对面孔进行分析性的加工。研究表明。在面孔的情绪识别中也存在着种族优势。与识别异文化群体成员的表情相比,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更准确。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证实了行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员的情绪时。与情绪加工有关的脑区激活程度更强。例如。日本人和美国高加索人看到自己文化族群中的成员所表达的恐惧情绪会激活更多的杏仁核区域,这表明对恐惧的反应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例。
(三)情景加工与物体加工
东西方人在知觉方式上也存在着文化差异。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物体与情景的关注程度不同,理解的方式也不同。大量的跨文化研究表明,西方人习惯于选择性地注意重要事件(focal events),而东方人更习惯于注意社会与物理环境中的重要事件。西方人对于重要事件的这种选择性关注有助于对这些事件的内在特征进行分析,但是却容易忽视他们所赖以存在的情景。
高等人用磁共振技术将加工物体的脑区与加工情景的脑区分离,发现与物体加工有关的脑区在侧枕叶,而与重复情景加工有关的区域是海马旁回。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简肯斯等人嗍运用适应性磁共振研究的范式,评价不同文化对一致情景与不一致情景的神经适应性。中国被试在侧枕叶表现出对不一致情景的更大神经适应。这个区域是物体加工区域。这说明,由于中国人对整个情景敏感,因此在加工不一致的情景时投入了更多的神经资源,而美国人则似乎没有受到不一致情景的影响,因为他们主要加工的是物体。
四、文化连续体与文化适应的动态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很多个体无法简单地被归为东西方文化的任何一个维度。东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某一社会的文化类型处于这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从自我到非自我也是一个连续体,每一个体可以在这一连续体上找到一个位置。东方文化中,表征更接近自我的亲密他人(如母亲)的脑区,与表征自我的脑区一致。瑞研究了相依性美国被试的自我解释程度与神经表征的关系。自我解释是指个体思考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方式。自我解释受到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体独特性的西方文化环境中的人常常具有典型的独立性自我解释,而受到东亚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人常常具有相依性自我解释。该研究发现。处于自我到非自我连续体中较远离西方文化的、具有较高相依性自我解释的美国被试。在自我参照的思维加工中,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的激活高于母亲参照加工。这可能是因为。自我解释更多地依赖于情景记忆、反思性评价或者心理理论与社会信息的整合来进行自我评价。而不仅仅受到个体态度、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此外。东亚文化也可能对自我解释的神经机制产生影响。
文化具有复杂性,文化的有些方面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稳定性,而有些文化特质则在宏观与微观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动态的发展性。不同规模的人口迁移与个体流动给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信念,是文化变化的主要源泉。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不管其属于哪一个国家或者文化群体,都能够同时获得与拥有不同文化图式的能力,并能以适合其社会文化环境的方式来思考与行动,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情景来转换这些文化图式。人类具有在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心理转换的能力,表现出一种根据文化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特征。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单向的、一成不变的,个体具有适应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如前所述,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对应于相依性自我,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对应于独立性自我。在这两种文化中(双文化者)成长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情景通达不同的自我概念,灵活地改变认知策略。这是因为“双文化者”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双文化脑。即拥有两套神经表征,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动态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例如,对亚裔美国人的内隐评价加工表明刚,文化不影响他们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该区可能与自我信息的自动化加工(觉察有关),但是文化却会影响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这个区域可能与评价加工有关。因此,集体主义一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动态地影响双文化者对自我参照信息评价过程中的神经表征,而不影响其觉察加工。这些研究表明,就像多语言学习者可以灵活地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切换,在不同的语言共同体中自如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习者也能够运用适当的认知和神经资源,根据当前情景中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而灵活地做出认知反应,或者在不同的文化认知习惯之间进行切换。
五、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感知文化差异与文化沟通的能力
文化储存在人脑中。人脑具有独特的获取文化的能力。如果没有人脑中的神经生物能力,文化就不能发挥作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如何培养学习者感知文化差异,在不同文化中有效沟通与工作的能力,进而形成21世纪劳动者所需要的文化智力非常重要。有效的文化沟通能力不仅要理解人们在不同文化中的思维与行动方式,而且还要对不同文化能力的人的神经加工过程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跨文化的高效沟通者与低效沟通者之间的神经加工差异,这类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沟通能力。21世纪的劳动者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与人的多样化程度更高,而且常常置身于多元文化的环境之中。但是能够获得多元文化的经验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就具有文化悟性,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生存,还需要具备协调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文化差异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者才更有能力应对多元文化的环境。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跨文化的感知与沟通能力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问题。
在学习者跨文化感知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中,文化智力是核心。文化智力是指个体从容应对不同文化并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美国学者厄利与安根据斯腾伯格有关智力多维度的观点,提出了文化智力的概念模型。文化智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了心理(元认知和认知)、动机与行为三个维度。其中元认知性文化智力是指个体在跨文化交往中对文化觉知的意识水平,包括促进深层次信息加工的高级认知策略,使得学习者在新的文化环境的交往过程中形成新的解释方式与规则。高元认知性文化智力的人具有战略性思维的能力,倾向于思考跨文化交往中的规则与相互作用。并有条理地进行跨文化的交往。文化智力的认知剖面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的标准、实践与传统。包括文化普遍性的知识与文化特殊性的知识以及将自我纳入文化环境的方式,这些都是通过教育和个体的经验而获得的。高认知性文化智力的人往往基于其对新文化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体系的理解来发现不同文化中人的文化异同。文化智力的动机维度是个体适应不同文化的内驱力与兴趣点。具备了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情绪、认知与行为能力。具有高动机文化智力的人高度关注跨文化情景,并对自身有效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充满了信心。文化智力的行为维度是指个体在与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往时所展示的适宜于文化环境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高行为性文化智力的人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适宜的行为。如得体的语言,恰当的举止,自然的表情。文化智力的这三个维度具有本质的区别,但都是构成总体的文化智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协同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中医文化;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71-01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简介:梁攀(1979―),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教研室讲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治医生,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通讯作者:朱伟群,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一、中医文化的内涵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积累,其包括中医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医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中医文化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我国的中医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以中医阴阳学说、五行相克等理论为中医文化的哲学基础,从而衍生出中医所具有的独特的疾病观和治疗观,并创造出来了独特的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其中中医阴阳学说和五行相克原理与现代的哲学思想相近,是我国哲学思想的精华,通过将人体和外部环境进行辩证分析,用五行相克将人体的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对治疗进行辩证的分析,从而构成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体系。此外,中医文化还包含了“仁爱”“仁”等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其要求严谨,对于医生职业道德、价值观念都有严格的要求,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二、综合性大学公共选修课设置现状
公共选修课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设置的由学生自行选择的课程。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在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过程中,课程内容过于单一,课程缺乏相应的体系,课程内容并没有从非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够使学生对课程有深入的理解,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中医文化作为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
1运用中医“仁术”思想,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
“医乃仁术”是我国中医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伦理特征和道德追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突出了我国中医学的伦理价值,强调良医应该具有仁爱之心和高尚的道德,这也是我国中医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医者的要求。将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中医文化的一本分,对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职业道德,并促使大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技能,以满足岗位的需求,促使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2汲取中医文化的和谐思想,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中医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通过选修课程对中医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挖掘,可以培养现代大学生新型的人际观念,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促进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构建和谐、团结的团队,形成宽厚友爱的人际氛围,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并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3借助中医文化独特思维方式,树立大学生稳固的专业思想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与中医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医文化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教育有所不同,通过中医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加深对社会和学习的认识。同时中医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增强学习的信心,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中医文化教育通过思维的转变,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身,培养大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的转变,构建和谐的校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综合性大学应该加快对非医学专业设置中医文化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一. 现状调查,矛盾分析
首先请听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天,一个优秀的初三学生问老师:“老师,我不知道学习英语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现在学得特别没劲,不想学了。”尽管该生在考试中常常取得不错的成绩,老师用一些鼓励的话来回答他。但当时老师内心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教学真的很失败,有种深深的无奈······
作为语言老师,我们也许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初一时候,学生因为新鲜感对英语学习还有一定新区和热情,但是,初二就开始淡化了,初三则退化加严重分化。我们常常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有些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因为高考指挥棒没有变,就目前的教学实践,在绝大多数初中单纯的语言教学仍处于绝对优势。无论是从教学计划,还是教学内容上,也无论是从学生应考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形成了非常强的定势。英语教学仅仅是单纯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师生文化意识淡薄,把时间淹没在浩瀚的语法里,字词篇章里,一次又一次的测试里。对语言所隐藏的文化却往往忽略,一提而过,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最终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明确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失去学习的耐性,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最终结果绝大多数是要吗为考试而学,要吗干脆放弃。
为此,我就我校及周边几所学校做了一个英语学习目的及态度问卷调查。
1. 你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A. 为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学
B. 喜欢
C. 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工作
D. 老师逼我学,家长让我学
E. 为了交际,听得懂,说得出
F. 为了社会发展需要
G. 了解异国文化
H. 喜欢英语老师
I. 学得好就学,为了学习而学习
J. 学来没什么用
2.你学习英语的态度怎样?
A. 喜欢,有趣,简单
B. 太难,不想学
C. 懒得背单词
D. 老师不逼就不学
E. 语法复杂,不想学
F. 听不懂,不想学
G. 想学,但听不懂
H. 不会读,不想学
I. 基础差,不想学
J. 学来无用,不想学
其结果在第一项中是多数学生选择A,C,I,选择E,F,G不是很多,选择其它的也不多。在第二项中,选择每项的差距不大。由此,可看绝大多数中学生语言学习目的不明确。
受其影响,学习方法及态度存在很大问题,所以最终成为语言学习的失败者。从无数文献,我们都深知,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与意识的能力,而我们现阶段的初中教学实际上早背离了语言教学目的,所以最终的失败不言而喻。
二. 文化教学的迫切性、重要性
正如歌曲“One World,One Dream”,随着现在科学技术,尤其是全球通网络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愈小,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地球村”,一个全球性的人际交往环境正在形成,我们大家都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这种新生活无论是从心理学,社会学还是语言学的的角度,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相互间的交往以及时回避不了的现实。从中国加入WTO到2008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再到现在进行的有声有色的上海世博会,这些活动无一不在呼唤着具有通晓中西文化的高水平英语人才的涌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的充实,语言只是一种符号,离开了文化的血肉之躯,语言无任何价值与意义。所以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跨文化教学得到约来愈多的重视,并对学生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的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1998:3)在阐述文化意识时指出,学习第二语言的文化能促使学习者更熟练地掌握第二语言,所以培养初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经是教学中不争的共识。
三 跨文化交际与意识培养的可操作性
随着新课标的要求深入每一所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国内外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的文献理论支撑,有关此课题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新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交际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中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贯穿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四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及策略简析
(一)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
(二)以文化的双向互动为原则,即开展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式教学。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都做到全面、系统地了解,帮助学生纠正盲目崇洋媚外的思想,提高他们对于异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鉴赏能力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热爱。
(三)在文化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与范围,做到循序渐进,不盲目扩大知识面,增加学生心理负担。
(四)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学生了解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要在语言教学中贯穿文化教学。要把它纳入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学习与文化知识的积累相结合。
(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文化内容,并加以适当延伸及补充,恰当的融入教学之中。
(七)教师应分板块整合阶段的文化知识,使之更系统化,便于导入,学生更好掌握。
(八)教师要利用好各类媒介导入英语文化。
(九)教师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营造跨文化交际语境。
(十)新课标下,文化意识的具体标准学习,初中应达到五级标准,共有十四条。(请参照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