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9 09:52:04
序论:在您撰写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指少数人,而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人群构成。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包括参加、支持、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阶层以及各派和各界爱国人士。“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本源,而是根本。以人为本,就是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一般的理论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不同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把科学发展观的一般的理论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又符合本部门特点的具体的发展方案。
3、驾驭全局的理念。全局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部分或要素所组成,并具有特定性质、功能的有机整体。驾驭全局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不能只见部分,不见全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列宁说:“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地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他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
4、统筹兼顾的理念。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错误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另一种错误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统筹兼顾要求在决策时遵循整体性原则,对工作的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组合,使其良性互动,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系统的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系统都有它的构成要素在孤立的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合理的结构能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新的适合需要的结构,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不合理的结构则削弱系统的整体的功能,旧的,不适合需要的结构,则延缓事物的发展。
“五个重庆”建设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重庆未来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目标任务。“宜居重庆”建设侧重于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服务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的居所,增强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畅通重庆”建设侧重于改善交通条件,化解重庆地处西南内陆的不利因素,降低城市发展成本,提高城市营运效率,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重庆”建设侧重于推进城乡绿化,优化生态环境,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平安重庆”建设侧重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重庆”建设侧重于提高人的生存质量,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充实、更快乐,是实现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科学绘制了重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经济社会领域,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历史进程。“五个重庆”建设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居住状况、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市民健康水平五个方面为核心内容,制定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现步骤,是把重庆从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向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举措,开创了推进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五个重庆”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的“本”,是本源、是根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劳动者和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发展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离开了这个“本”,离开了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发展都将失去价值和意义。“五个重庆”建设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明确了“重庆的发展为了谁”。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一方面承载着国家战略需求,其发展必须以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为前提;另一方面,其发展又必须满足3200万重庆人的利益需求。“五个重庆”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根本利益和重庆人民切身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次,明确了“重庆发展的依靠对象”。重庆十分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五个重庆”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五个重庆”建设所追求的是人的需求的全面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城乡统筹;科学内涵;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144-0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和重要武器[1]。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各地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纷纷进行实验探索和改革创新。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科学内涵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改革发展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要推动建立“五个统筹”的有效体制机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统筹兼顾上升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央之所以多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在20世纪后十年向总体小康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农村远远落在全国后面。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突出表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农村生产力仍相当落后,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医疗卫生条件差、文化生活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在21世纪头二十年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进程中,农村必须努力跟上全国步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前,随着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短缺到丰裕的转变,但这是在消费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出现的阶段性现象。今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改善,全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必然会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农业的多功能性也将提出新的要求 [2] 。当前,农民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市场难以启动,已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三是中国13亿人口中有8亿是农民,只有农民普遍过上了殷实的生活,才能讲全国实现了全面小康。没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没有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对过去几十年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分割局面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充分借鉴和吸收 [3]。
3.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统筹是一种政府行为,统筹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统筹的对象既不是农村发展,也不是城市发展,而是政府在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行为[4]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多重主体的作用,要调整支出结构与消除体制障碍并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并举;并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通过政府的介入,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5] 。总体目标就是要使农村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城乡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差距。
二、全国部分地方在统筹城乡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1.统筹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各地通过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以及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及生态用地等方法,来稳定、有序地推进城乡统筹进程。如山东省莱芜市编制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立北部生态旅游、西部姜蒜加工储运、南部钢铁加工物流、东部生态农业、中部都市经济区的“五大产业板块”,以及高新区、雪野旅游区、钢城经济开发区、莱城工业区等“四个功能区”,让不同产业覆盖全市市域面积,搭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框架。成都市提出了“全域成都”的概念,对全市1.24万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做了统一规划,将城郊、近郊和远郊分成三个圈层,根据各自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实行城乡一体化布局 [6]。
2.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要通过工业化形成产业的支撑和聚集,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土地规模经营,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互动。如成都市通过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将全市产业发展划分为“三个圈层”,按照“一区(县、市)一园一业”的思路确定了21个工业集中区,并分别明确不同的主导产业,采取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相继建成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易于形成产业集群的重大项目;并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特色突出的项目,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实现以了工带农、以城带乡。江苏省无锡市通过积极开展农业园区建设,培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先后建成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18个,以及六大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有效地推进了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而合作社又与大学联合组建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建立起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3.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条件。目前,全国各地在推进城乡一体进程中,都十分重视并将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运输网络和交通枢纽建设,正在逐渐成为中国西部的资金流、物资流、劳动流、信息流的重要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而这也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从铁路运输来看,成渝铁路、襄渝铁路、渝黔铁路、渝怀铁路、兰渝铁路以及成都―遂宁―重庆间的快速铁路、上海―南京―武汉―宜昌―重庆间的高速铁路和成都―重庆间的城际铁路等,中国的八条区际铁路交汇于此。同时,重庆的空港能达到年1 500万人次的客运规模,拥有西部地区最大的长江港口和江海联运手段,并有兰州经成都到重庆和从云南到重庆的石油管道运输 [7]。
4.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目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产品上 [8]。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力促缩小和缓解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如山东莱芜市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目前,全市全面推行了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在50岁以上的26万农村人口中,已有21万参保,参保率达80%以上;并通过深化货币直补的住房保障政策,实现了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全覆盖。成都市一方面加大了政府对农村教育服务的投入,从2006年春季开始,14个郊区(市)县的84万名中小学生免交杂费和信息技术费;2008年,又将免费义务教育扩展至市中心五城区学生。另外,成都市采取将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无校籍管理”的办法,将教师由单位人变成系统人,统一聘任、统一管理人事、工资,统一配置师资,实行“同城同酬”,积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流动,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5.统筹城乡人口布局。当前,各地在统筹城乡人口合理布局,实行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建立跨区域转移人口安置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一是实行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从身份上消除城乡政策差别。如沈阳市从2010年1月1日起,实行“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云南省自2008年1月1日起,取消“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实行“一元制”模式,统称为居民户。湖南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户口一元化制度,取消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会管理职能,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二是建立跨区域转移人口安置机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成都市通过实行“两放弃、一退出”(放弃宅基地使用权、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集体经济组织)的跨区域转移政策,建立起跨区域转移安置机制。
6.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积极探索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收入按股分配、合同保底分红、明确流转收益的递增机制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机制的逐步完善,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不失地、不失权、不失利、不失业” [9]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重庆在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基础上,设立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实施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验,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拿出原农村宅基地的20%左右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另外的80%左右复垦为耕地,通过城市购买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率先探索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既破解了发展的土地瓶颈,又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经营。2008年8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对流转主体、经营内容、流转方式、奖补政策、用地政策、定价机制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委托代耕、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流转的形式,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7.统筹城乡金融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机构种类、资本限制等方面,大幅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 [10] 。各地也通过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手段,破解金融支持统筹城乡发展难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建立村镇银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实现经营重心下移。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成都市自2006年起就探索建立了首家村镇银行――邛崃国民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村经济提供标准化和多样化的银行产品与服务,积极支持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建立农村商业银行,推进统筹城乡金融发展。三是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大民生贷款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如人行山东省莱芜市中心支行引导各金融机构坚持统筹城乡金融一体化建设。
8.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一是统筹流域水资源管理,探索新的环境补偿机制。如福建省泉州市出台了《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要求下游八个县(市、区)经济受益区按用水比例分摊补偿资金,由财政部门设立资金专户,补偿上游建设重大环保项目,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二是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通过水权置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2007年,宁夏出台《宁夏节约用水条例》,明确规定新上工业项目没有取水指标的,必须进行水权转换,从农业节水中等量置换出用水指标。并采取由政府投入1/3、企业投入2/3的办法,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把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给火电厂。通过建立以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市场,通过工业支持农业节水,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三是探索城乡环境保护新机制,形成城乡污染防治从规划、治理到考核的一体化格局。
三、评价与启示
1.经验与启示。纵观各地统筹城乡的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与参考。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城乡统筹进程。要把城、镇、村作为一个整体。二是在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把城市和农牧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与互补,实现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三是要将金融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从宏观上调整金融资源在城乡的分配格局,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四是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与之相配套的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五是推进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人口转移与就业安置的长效机制。六是出台具体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和措施,积极盘活现有土地存量。
2.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大力推动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过于热衷引进外来的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对如何培育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视不够。二是把进城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与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宅基地使用权直接挂钩。进城农民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各种社会保障待遇。三是一些地方片面强调把统筹城乡的重点放在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方面,过分热衷于推进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在把腾出的土地用于发展城市和工业园区过程中对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保护不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四是一些地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城乡的前瞻性不够,缺乏村镇体系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华,王艳.转型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J].北方论丛,2006,(5):133-135.
[2]高帆.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围之途[J].学术研究,2009,(12):59-65.
[3]李俊.以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发展[J].理论前沿,2009(23):14-15.
[4]费利群,滕翠华.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9,(12):1-5.
[5]符华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0,(2):99-102.
[6]黄金辉,丁忠毅.成就与问题:成都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审视[J].财经科学,2010,(1):91-98.
[7]王钟.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探索与思考[J].探索,2007,(6):170-174.
[8]刘永富.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J].求是,2007,(13):49-50.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一观二论”
——“一观” 就是科学发展观,“二论” 就是正理均赢论和第三空地论
人们还无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高深,所以人们很自然地要问: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谁知道科学发展观?目前,科学发展观也遇到了一些理论上的困难,我们必须知道它的结构特征。今天,我们用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观看待它,就会想到人的行为有三特性,水分子是三原子,DNA模型是三夸克,由此推断,科学发展观也似乎是三元结构:
一、科学发展观
二、正理均赢论
三、第三空地论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一观二论"结构特征。
按照人们认识物理世界的习惯,一个为粒子,二个为数块,三个为实体,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实体,而且是一个"博弈实体"。这就符合人类认识自然的机理,能被人感觉,被人接受。
人们越来越把科学发展观的未来与自我联系起来研究正理概念。在这一个多世纪里,很多政治家用正确与失误的历史,一直将东西方主题文化进行交流,西方主义、东方思想、现论都以各种形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文化基因结构是"一观二论",这个三元结构很完整,以后我们讲述科学发展观的故事,会用大自然中的正理均赢论和第三空地论进行解释,才让人信服。
用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建立的学说,感受到人在第三空地里有无限创新的价值潜能,并从中获取赢的能量。《博弈圣经》上说:"经过细致解读分析才深深地理解这是自然科学上的辩证和创新。相对性的国正论是连着两个世界的桥梁,它中间的第三空地象征着一个可创新的美丽世界,是深刻现实的艺术中心,那里表现出最深刻的精神现实,就是创造博弈结构的无限可能。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背景对局中的第三空地越是空无一物,越有无限的潜能,人们看不到的自我价值就实存在那里。我们用国正论区分出实体与性质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应用的博弈过程,它们的能量和信息可以在"一观二论"的三元结构内传递和均衡。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是依据热流自发性的特点和热扩冷缩进行统筹,就是要用国正论在第三空地里进行均赢的分配。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它表现出的文化让人们看到充满人性和友谊的文明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类最文明的进步,它是一个安全、繁荣、平等、均赢的和谐的观念。"一观二论"建立的和谐社会,它让人们的行为与自然同步,持续地不受自然和他人的影响,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目标。
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要求。这个总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创新增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力、解决我国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显得重要而紧迫。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有效应对危机与完善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认真贯彻群众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实践活动既是一个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过程。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理所当然地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加快社会发展,必须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各级政府都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投入。同时,要加快社会领域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要实行鼓励、引导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农村问题,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我国当前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央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一个把握规律、统揽全局的重大决策。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六)坚持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推进改革。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打造高效课堂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关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课堂教学的内涵式发展,是摆在每一位政治教师面前必须认真思考与探索的实际问题。要不断提高政治课堂效率,寻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益的新途径,要求政治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把握好以下几个“度”。
1.在教学对象上,应尽可能关注全体学生。受关注、受重视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课堂教学如果只关注部分学生,尤其是只重视成绩较好的那部分学生,那么,客观上就是对大部分学生的忽视,他们就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就会有不被别人尊重的失落感,从而就会游离于有效的课堂活动之外,甚至做出与教学要求相悖的事情。这种状态的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和目的。
“只有在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时,他们才会关注到你的学问”,忽视部分学生将有损于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顾及到全体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式提问、激发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分片沟通交流等形式来扩大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教学的覆盖面,从而扩展课堂教学的实际受益面。
2.在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突出认知层次。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思想“总开关”问题,政治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学生主观认识,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变化和发展的教育活动。而认识的发展则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只有体现出认知的层次性,才能符合认识规律的要求。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把教材生活化,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转换和还原成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世界,增加学生对丰富生活的感知和体验,为深化教学做好铺垫;同时还要把生活内容理性化,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提炼出知识和能力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使教学内容饱满和深刻起来,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教学是一种将个性共性化,在共性中又体现个性的认识过程。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这是认识发展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遵循认识规律的体现。也只有如此,政治课教学才会有梯度和层次感,才能不断增强政治课教学的渗透力和德育功效。
3.在教学方向上,应尽可能突出两个内涵。任何学问都是作为主体的人同客体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学问都渗透着人的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因此,都与人相关。所以,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就要突出“人的教育”和“知识传承”这两个层面。
中学政治课是以德育为主德智兼备的特殊学科,其特性决定了政治课教学必须要实现教书和育人的融合统一。为此,政治课堂教学必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内涵,即:一是要突出“两个课堂”,二是要关注“两个因素”。所谓“两个课堂”,就是指专业课堂和德育课堂的融合。只有做到在德育和智育两个着力点上相互渗透,才能有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体现出了“两个课堂”相互交融的教学要求。所谓“两个因素”,就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在不经意之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其实,开发非智力因素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许多方面正是体现在对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引导上。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灌输知识,它需要和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失去这个载体的支撑,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往往是死水一潭,事倍功半的。
4.在教学主体上,应尽可能启发学生思考。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政治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一切都必须围绕着问题的科学设置来展开。教师提出有效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有效分析问题,诱发学生探讨;教师有效指导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等等。这说明,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为有了问题才能思考,有了问题才需交流。对于有效的课堂教学而言,问题是核心,思考是主线,交流是保证。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充斥着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政治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变成师生共同探究、体验生活与学习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才能使三维目标的达成建立在教师启发和学生思考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师生的互动和交流的基础之上,才能增加政治课教学的底蕴和厚度。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我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主题。“三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着力在保增长上取得新进展。保增长就是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就九江而言,保增长就是要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通过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做大经济总量。保增长要整治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客商反应最强烈、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治和规范,保证经济社会平文秘杂烩网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要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四个全覆盖”,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统筹,努力使老百姓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要把十里河整治工程、长虹西大道工程、湖路工程建设成为改善民生、优化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着力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进展。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绝大多数是由于利益冲突形成的,核心问题是利益调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面对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正视而不回避,对工作的缺点要改进而不掩饰,对诱发的矛盾要化解而不掩盖;要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多做服务引导工作,多做沟通解释工作,多做协商协调工作;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做到预警在先,教育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努力实现生活安宁、生产安全、百姓安居、社会安定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