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6 09:59:56
序论:在您撰写煤矿企业文化理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文化建设;理念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454-01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和职工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煤矿企业由于其特殊的行业特质,尽管有着鲜明并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内容,但其安全文化建设是迫切需要的。
作为煤矿企业,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确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文化理念,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安全生产管理现实所必须的。把煤矿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生命安全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员工感受到安全生产的重视,并进而积累形成“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煤矿安全管理文化理念。现代煤矿企业作为高危和高技术密集的企业,“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理念只有通过煤矿企业各级的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在安全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控中严格执行规程、按标准化要求实施管理和操作行为,创造安全生产文化管理的氛围,完善强迫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生产的操作行为,是构建“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文化理念的重要途径。
深刻和准确理解“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煤矿安全文化理念内涵。“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煤矿安全文化理念的提出,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实需要,是强化员工安全生产自觉行为的基础,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推进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撑。
二、文化建设的内容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源头抓起,加强员工安全文化思想的建设与管理。从提高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着手,分析各类员工自身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心理因素,解决好影响自身安全生产的各类问题,塑造安全生产文化,只有安全思想建设上去了,安全文化向安全生产管理的渗透才能成为可能。在实践中,要始终把人的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灵魂和主线,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突出安全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构建起以“财富可以创造,生命不能重来”的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活动日、政治学习日、队组班前会,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现代媒体,广泛深入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宣贯活动。同时,设置安全寄语、安全警句等牌板,编写安全生产信息,制作安全电教片等,纵横双向立体交叉的形成安全文化宣贯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规范职工行为
促使管理者和员工形成“守信、遵章、依标、有序、准时、素养”的安全文化自觉行为,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生产风险意识;二是从强化员工的安全避险能力着手,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术素质。现代化煤矿大生产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但对于确保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科技技术手段与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化,中间还有一个人的因素,员工安全生产技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科技技术手段的效用,只有员工的安全生产技术素质提高了,科技技术手段才能显现出应有的效用,所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术素质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因此要站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避险能力的高度,继续加大对员工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系统培训,不仅要提高员工的生产操作水平,更重要地提高员工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适时适地开展安全生产预防性教育,提高员工的自保互保能力,从而使员工能够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三是从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着手,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国家乃至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煤矿企业下发和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可以说多的不可胜数,但其按市场安全生产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执行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做到规程先行、标准不变、制度不能协商,不论是什么人还是何种理由,在安全生产面前丝毫的变通。管理者和员工必须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监督考核,凡事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地建立起安全文化体系,实现对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处、每一物安全生产运行的控制。它一方面通过“软”的方法,即通过理念渗透,启发人们遵章守纪的内心自觉性;另一方面通过“硬”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和方法的创新,规范人们的操作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践行“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煤矿安全文化理念的主体在于人本管理。人是企业之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财、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必然产生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对煤矿安全生产以至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学习型员工”和“杰出员工”引领教育活动,引导员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学习创新能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运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约束和激励员工,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向心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企业及职工全面健康发展。总而言之,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习惯、职业道德及安全价值观念的反映构成企业的安全文化,搞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能提高人的生活价值和工作价值。所以说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重发展
煤矿安全文化理念的确立与建设,不应该仅仅作为一般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内容去抓,还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积极探索与员工思想动态合拍的途径与方法,才能确定起“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煤矿安全文化理念,进一步地充实和丰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引领企业做实做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稳定发展。
总之,建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加快安全宣传教育步伐,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我们在生产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矿区”,做好安全文化建设,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成败,对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探索出一条适合矿井安全生产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太发,张鸿艳,宋明娟.关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3,06:62+66.
[2] 本刊编辑部.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J].劳动保护,2013,05:32-34.
[3] 贾宝山.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J].现代班组,2013,03:28-29.
[4] 张建国,贾力强,宋晓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浅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3:157+159.
一、企业文化在煤炭企业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思想航标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推动管理转型,做大做强的内在需要。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煤炭企业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回顾煤炭企业以前的发展历程,往往片面强调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就生产抓生产、就安全抓安全,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在价值,没有系统性的文化理念指导生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致使煤矿生产沦为机械性的作业,严重制约煤炭企业的规模化、精细化发展。
新世纪以来,文化在煤矿企业中的价值地位日益凸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价值导向逐渐成为煤矿企业的发展理念。在煤矿企业中,“人”这一生产因素的主体地位被重视,并得以彰显。以人为核心要素的煤炭企业文化应运而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行,使煤矿企业员工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煤矿企业的安全和效益也显著提高,充分显示了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在促进煤矿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注重深化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是职工群众的最大福利。离开安全谈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基础。” 积极建塑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不动摇。
首先是理念的宣灌,煤矿企业职工大多文化水平低,这就给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传播带来很大困难。加大煤矿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力度,是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进职工思想的便捷有效方式,通过完善视觉识别系统和听觉识别系统,宣传企业的文化理念、安全理念,以企业的远景目标激励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掘职工的内在潜力。
其次是全面提升职工的素质素养,“随着煤炭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职工队伍素质和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煤矿应转变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大力开发、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按照整体开发人才资源的思路,努力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环境,以此调动整个队伍的积极性。”因此,煤炭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加强职工技术、业务能力的培养,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加强职工体能、智能、技能、文化的培养锻炼,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强化职工的学习能力,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在企业中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提高职工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习型团队,以知识武装职工头脑,以技术锻造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二,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企业文化与管理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管理的有机融合,融入到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行为规范当中,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走“文化治企”之路,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过去的煤矿管理,属于粗放式管理,无章可循,无规律可言,在经济投入、成本控制、人员管理、质量监管等生产环节中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体制,粗放式管理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的精细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企业文化由宏观向微观渗透,由企业、区队、班组向岗位渗透,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中。
第三,注重企业外部环境改造与企业内在形象建设相结合。一个企业的外在环境,是该企业向外展示企业文化的窗口。优美的企业环境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开展“地面标准化集中治理”活动,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和不文明行为,使矿区环境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清理垃圾、统一视觉标准;对生活区域进行绿化美化处理;各办公场所进行定制管理等等,在抓好地面环境刷新的同时,还应注重井下的刷新和整治,坚持文明生产,对整个矿井以“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亮化”为标准,通过对井上井下、矿里矿外进行立体化改造,使矿容矿貌焕然一新,增强企业的亲和力,树立企业文化新品牌,塑造企业新形象。
关键词:精细化;企业文化;煤矿
近年来,随着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山寨煤矿的管理水平、职工文明素养、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精细化管理在促进企业发展水平提升、企业文化落地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的关系
1.1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助推器。精细化管理是将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贯穿到所有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企业文化落地的目的是形成共识、引领方向、规范行为、强化管理、促进发展,这和精细化管理工作不谋而合。因此,企业文化要落地,必须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通过精细的管理理念,细化贯彻方式、优化贯彻途径、落实贯彻措施,使企业文化落地工作更加科学、完善、有效。
1.2企业文化落地程度体现着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文化的落地工作体现在职工的行为习惯上,构成了职工的精神支柱,它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根植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细节和管理制度之中。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的职工认同度和践行度体现着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1.3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相辅相成。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文化落地工作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精细化管理本身及其制度建设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理念与管理实际相结合的载体;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落地工作又是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外在体现,更是提高精细化管理制度执行力的保证。
2山寨煤矿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主要做法
2.1现场管理的精细化促进了文化理念与职工行为的有机融合。山寨煤矿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理念和职工行为规范融入管理之中,通过建立8S行为规范,落实5E控制,实施“三卡”考核等方式,从职工的作业标准、管控对象、管理方式三个方面将职工的行为规范纳入考核,使各个管理对象实现全过程量化控制,使生产和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处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管控之下,促进了企业理念外化为职工的行为习惯,并进一步促进理念的升华。
2.2管理制度的精细化促进了管理文化固化于制。制度是管理实施的根本保证。该矿坚持将管理的精细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系统化结合起来,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制度,全面修订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群工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充实了制度文化内容,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文化落地体系;同时坚持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夯实能力,用优秀的文化理念统一思想,总结提炼形成了具有山寨煤矿特色的管理文化,确立了管理愿景、理念、行为、规范、警语等管理系统理念,促进了管理文化固化于制。
2.3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夯实了安全文化落地基础。安全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工程。该矿积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矿井安全管理工作之中,建立健全了安全风险防控体系、“333”安全确认机制、666+3的现场管控模式和安全激励机制,开展了安全不放心人排查、“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活动,通过强化每个细节的管理,及时查堵漏洞,使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生产现场的每个人、每个环节,夯实了矿井安全文化落地基础。
2.4班组核算的深入推进促进了班组文化常抓常青。精细化管理是保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源动力。该矿深入开展了班组核算活动和“联班联组”活动,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组管理理念,凝聚了共识,提升了作业现场管理水平;通过深入开展岗位练兵、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职工读书活动,使班组成员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班组建设成了推广企业精神、落实企业价值观的阵地。
3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思路和措施
3.1抓精抓细理念宣贯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企业文化只有扎根于职工心底,成为职工的文化自觉,才能发挥现实的“文化力”。因此我们要抓好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创新宣贯方式方法、载体途径,不断使其细化与深化,增强先进企业文化的穿透力、影响力、亲和力;要以职工行为管理的精细化为出发点,扎实组织开展准军事化训练、“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推进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为职工所认同,做到内化于心,以文化人。
3.2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企业文化外化于形。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突出安全管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在公司内外树立良好的生产经营形象,做到企业文化外化于形。
3.3抓实抓好载体应用推进企业文化体化于物。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加大物质支持,做到企业文化体化于物。要按照“五统一”要求,对矿井内的宣传展板、门户网站等有文化标识的进行一次全面的刷新,确保企业文化标识统一;要丰富企业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征文、演讲赛、文艺晚会等活动,通过系列性的、周期性的、专题性的文化活动来让职工充分参与进来,让文化落地过程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3.4突出人本管理推进企业文化融合同化。要坚持开展好各类典型选树和先进事迹宣讲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做到以文化铸魂、以文化固本,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坚持把“以人为本”的亲情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激发了广大职工以企为家、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热情,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会.2006-2020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M].中央编译出版社.
[2]孙兵.企业文化的唯一作用是持续提升企业的价值[J].中外企业文化,2008(05).
一、对兼并重组煤矿企业文化融合问卷调查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92份。根据收回问卷情况,我们进行了整理归纳。一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不清,不懂什么是企业文化;二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员工对企业文化不够了解;三是认为影响企业文化融合推进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薪酬模式;四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员工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不够;五是联营兼并重组企业远离本部,职工文化活动缺乏,虽然驻外企业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与职工所期盼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在企业文化的融合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但随着兼并重组的逐渐完成,企地间、企业间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正逐步显现,给生产经营和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实现文化融合和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二、对兼并重组煤矿企业文化融合现状分析
企业在兼并重组整合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的进行扩张,虽采取的形式、手段、方法不同,但都会对原有的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就当前国有煤企文化融合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注重硬手段,忽视软实力。
大多数国有煤企,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首先是派“六长”(即煤矿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通风队长)进驻,可以看出,多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有其合理性。但深思之,忽视了文化的介入,文化的跟进。一旦投产,技改完成,大集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需要兼并重组煤矿企业职工(属地工)去适应。这中间,往往是企业文化没有及时宣传到位,传播到位,造成“补课”“真空地带”,其结果是“两张皮”。
2.漠视职工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实践中,虽然国有煤企凭借其几十年余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厚重的文化传统,在丰富职工群众文娱活动,开展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办法、好举措,但真正把这些由价值的东西具体落实到兼并重组煤矿企业中,值得我们商榷。因为,这些往往需要与物质的奖励相匹配。“空对空”视觉上的感受,只能是像过电影一样,过去就过去了,并没有在灵魂深处打上烙印。久而久之,容易在职工群众产生审美疲劳,习以为常,失去新鲜感和乐趣。因此,一味追求物质上的奖励和形式上的活动,而缺乏有效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交流,不可避免弱化了对职工的关心。
3.文化传统、资源的流失。
目前,国有煤企的集团文化(母文化)与兼并重组煤矿企业文化(子文化)的融合过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母文化占有子文化,吞噬子文化。兼并重组煤矿企业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文化来进行自身的文化建设,个性文化很难得到发展。一种是母文化在子文化中不起作用,各行其道。甚至,子文化排斥母文化,形成冲突,企业的干部职工不认可集团公司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不管哪种情况,都是代表其文化传统和资源的流失。诚然,过去几十年,国有煤炭企业形成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比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忠诚敬业、求实创新、奋发图强等。但在市场经济的巨大浪潮中,企业管理革新日益提上重要日程,现阶段的国有煤炭企业文化建塑不能吃“老本行”,必须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转型和提升。
三、新形势下联营兼并重组煤矿企业文化融合对策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构成了企业的文化,同时企业文化促进了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精细化管理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其安全事故也在逐渐增多,根据对其安全事故的分析,主要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未能重视其安全生产,因此,煤矿企业要重视其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从而使其管理更加科学,并能够促进其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注重安全生产。同时,随着工作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形成,将对其生产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保证人身安全。另一方面,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精细化管理,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是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标准、思想认识与行为原则,将影响精细化管理的发挥,而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其内容及发展方向将受到企业文化内容及发展方向的影响。
二、精细化管理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1.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精细化管理具有高效性、专业性与科学性,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均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但其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是其文化建设未能形成科学的评价制度,进而对其建设的成果不能得到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精细化管理方法的使用,将利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由精细化管理具有量化与细化的特点,从而保证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开展。
2.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精细化管理具有诸多的优点,如:注重工作的细节、注重工作的基础、注重工作的落实等,因此,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利用精细化管理,将为其建设提供可靠的、安全的保障,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便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煤矿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由于其具有众多的岗位、工程与复杂的地质条件等,对于其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现阶段,煤矿企业的众多安全事主要是由于对细节、对基础等方面的忽视,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还影响着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其工作态度的形成,如:责任心、敬业精神等,要保证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工作的质量,进而实现安全生产。
3.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细化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构成了煤矿企业的文化,在其生产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不仅利于安全生产,还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精细管理作为一种制度,是构成煤矿企业制度文化的一部分内容,明确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利于精细化管理的落实;煤矿企业利用精细化的管理制度,逐渐细化、量化了其岗位职责,使其岗位的标准更加完善,从而全面落实了其岗位的内容、职责与义务等,通过考核将利于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4.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企业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企业文化的关键内容,同时,管理理念能够引导员工,约束其行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利于企业文化理念的完善,利于企业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理念的有效结合。煤矿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将能够提高其管理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优化其管理的流程,促进企业的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与标准化。企业的理念引导着企业的行为,员工的理念指导着员工的行为,企业管理理念中精细化管理的利用,将使其企业的理念逐渐转化为企业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其理念得以升华。
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对精细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1.企业文化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基础。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人的管理,通过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进行柔性管理,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而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是量化与细化,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进行刚性管理,在管理制度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精细化管理也强调人的重要性,以人为中心,因此,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建立于企业文化。当员工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完成其岗位职责,精细化管理则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将影响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此时需要企业文化,通过与员工的沟通与交流,让其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约束自身的行为。
2.企业文化是精细化管理认可的条件。煤矿企业采用精细化管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将利于企业与员工对精细化管理的认可,进而保证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由于员工受传统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对精细化管理将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通过企业文化的教育与引导,才能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其认可精细化管理,并逐渐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氛围。
3.企业文化是精细化管理运行的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执行力文化,良好的执行力将保证精细化管理的运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其执行力文化的建设,从而形成了利于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文化氛围,并能够促进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执行,从而保证其全面的落实。
四、结语
【关键词】:煤矿 企业文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煤矿企业具有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对象错综复杂、作业范围相对分散以及技术难度高的特点,传统上煤矿企业在进行管理时,管理方式和思想都比较落后,落实贯彻相关措施不到位,这为基础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的安全保障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近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出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生命损失与财产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矿企业的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解决传统问题,煤矿企业应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从思想上为新时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新时期、新要求下的新型煤矿企业文化体系,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形象、员工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也是煤矿企业在长期探索中所形成的认识,是企业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以及安全态度的精华。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基本前提,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认真落实和长期培养。
1.1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煤矿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的追求目标,但是企业运行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但是近些年来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事故处理,这无疑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样企业才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保持长期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很大的提高,矿工是煤矿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煤矿企业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矿工的安全状况息息相关,创建良好的安全环境也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
1.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与思维方法,且立足于思想观念的转变。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全面性与全员性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与方法,建立起以人为本、人性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针对广大职工,强化安全知识及安全理念的培训工作,使其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2 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管理,这是管理的本质。现代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企业的财富和资源便是依托人为主体的能力、技术、积极性。所以必须认识到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核心进行的。企业的发展就是通过引入先进的理念,对人员的日常工作方式及精神进行引导、塑造,以人的发展带动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2.1宣传企业精神,构建文化理念体系。第一要完成目标体系的建立。企业既定目标是企业精神的最终动力,而文化理念是企业所提倡的意识形态,二者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中内在要素,具有导向作用。所以,企业在进行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时,要依托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前景,结合外部环境,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导向清晰的目标,并将目标进行划分,组成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第二完成文化理念体系的建立。企业文化不是纯理论的说教,也不是对管理知识的照搬照抄,其实质是企业在长期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被企业员工所认同的精神文化。在设计文化理念时要注重理念需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及自有性的特点,不照搬照抄,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删繁就简,并勇于创新。
2.2建立宣传及激励机制,从企业自身完成价值理念的培养。有限的宣传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媒介对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进行宣传,这有利于广大员工思想的统一,形成企业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推出相关激励措施,如有奖竞赛等,奖励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通过树立标杆,为其他员工起到榜样作用,保障精神文化的质量与效率。
3 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企业文化控制,进而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下,效率低下的企业必将在竞争中遭到淘汰。 然而效率的提高与企业的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密不可分的,若企业的制度不完善,员工工作时在一定情况下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需要目标明确。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所有规章制度的颁布、落实、完善以及废除,一方面需要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得到充分落实;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建设还须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判断制度的建立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工作效率的提高等。一言以蔽之,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设通常应该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现实发展需求的内在统一。组建具有“责任落实”特色的管理模式,完成精细化管理与严肃责任追究制度的深化落实,使各项工作目标清晰、考核合理、奖罚分明、落实有力,促进制度建设的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充实,通过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普及规范企业管理、约束员工行为、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4 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首先精神文化构建了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前提,其次物质文化则为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最后制度文化则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此处的物质文化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财富、效益及生产力等实体性物质的抽象化、思想化。物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涵盖在企业精神文明的范畴之内。物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最终实现企业形象的提升的目标。物质文化建设是为物质创造服务的,若企业只重视物质创造工作而忽略了物质文化建设,物质建设可能在短期内会有少许的改观,但是从长远看,这样会造成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物质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物质的创造效率与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状况与盈利水平,进一步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形成有机统一的企业文化循环体系。
5.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是资源型产业维持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基础。由于煤矿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是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创新能力、钻研能力,在有限的资源内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以开拓性的思维维持煤矿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志民.新时期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建设的理性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
[2]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强化企业文化理念渗透,以文化引领发展
钱营孜煤矿在实施企业文化建塑之初,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新员工较多,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员工思想整合难度较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度需要提高;二是有些部门刚刚组建,基础资料薄弱,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活动开展效果达不到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矿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把创建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加大文化整合力度,提出了“氛围营造、礼仪渗透、系统培训”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软实力。该矿有效运用各种渠道,持续强化理念渗透,致力于打造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员工队伍,为矿井建设的顺利运行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理念氛围营造。特色活动不断线,该矿成立了企业文化宣讲团,开展“文化下基层”系列宣讲活动,经常走进生产一、二线单位,宣讲企业文化理念、时事政策知识,并结合各工作阶段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活动,让员工明白企业发展方向。组织了“劳动者之歌”诗歌朗诵会及征文比赛、 “立足岗位当标兵、创先争优比贡献”征文、演讲活动,推出了“保安全、强管理、促和谐”主题企业文化下基层宣讲活动。
文化礼仪渗透。生产一、二线单位严格规范班前礼仪,并建立班前讲评制度,对讲评的对象、频次、内容、信息处理、激励措施进行明确规定,讲评时,当班班长安排工作,重点强调安全薄弱环节,交代安全注意事项,提出预防和整改措施,同时认真组织员工进行讲评,增强员工自主管理的意识。通过点名、询问、员工讲评等方式对员工健康情况、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确认,重点加强对安全薄弱人员的安全心态预想,使员工始终保持情绪良好,精神饱满,让员工“身未入井,心先入井”,从源头消除了安全隐患。
健全系统培训。编制了全年企业文化培训计划和方案,积极利用新工人培训班、企业文化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学习培训,并不定期进行书面测试、随机抽查,了解员工对企业主要理念的掌握情况。每单位各安排1名企业文化建塑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企业文化的督促、推进工作,部门培训自动自发,定期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学习、培训、考核;矿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文化网员会议。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以文化强素质
钱营孜煤矿作为建产转型的现代化新型矿井,深刻地认识到,在知识经济竞争中,企业的学习速度如果慢于市场变化的速度和竞争对手的速度,将被时代无情淘汰。同时,提高企业整体学习力,也是钱营孜煤矿“打造三大亮点”工程(即建设一流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打造一流的快速掘进队伍、创建科技创新型矿井)、树立钱营孜矿和钱营人的品牌、保持企业“常青”活力的迫切需要。
优化教学培训硬件环境。矿作为集团公司员工教育培训机考系统试点单位,成功建立员工教育培训机考系统。培训中心建立了网络考试中心,配齐了设备;抽调多名业务骨干,设计试题类别,完善了各工种题库。试题紧扣教学大纲和煤矿现场实际,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很强,基本涵盖了各工种岗位应知应会的内容。矿培训中心对全矿30多个岗位工种,进行了题库设计,每个工种“应知应会”题库达400多题。机考系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员工学习培训的效果,学习成绩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减去了培训师出题、阅卷、计分的时间,为培训师在教学课题设计、教学方式改进上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力地推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深化自主培训,锻造员工队伍。该矿以各部门、各区队自主培训为重点,开展了“五个一”学习培训活动,即每个岗位工种建立“应知必会”题库,每日一题学习,坚持“每周一案”讲,坚持每月对员工进行一次抽考,每季对培训学习进行一次评比。通过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强、安全好、效益优的员工队伍,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彰显诚信文化魅力,以文化树形象
建“阳光家园”诚信于员工。该矿着力实践“共同创造,共享未来”的企业宗旨,从多方面关心员工,建设有利于员工成长进步、和谐幸福的“阳光家园”。矿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竭心尽力为员工多办实事,尽最大努力实现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望。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组织各类文体竞技活动,让员工充分展示个人才艺。改善员工的食宿条件,公寓配备空调、饮水机、公寓内开通闭路电视和网络,员工洗衣实现统领统洗;建立了员工活动中心,开设了健身房、图书室、台球室、提升了员工的文化、物质生活质量。
实现优美环境与人的发展双赢。该矿突出绿色环境意识,把环境美化与文化理念相融合,建园林式矿井,全面实施矿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办公区和生活区实行立体绿化,用草坪、花坛、绿篱、常青树、落叶乔木和灌木构成宜居空间,桃园、竹园、柿子园等落户工业广场。井下巷道整洁靓丽,温馨的文化长廊、悦耳的广播音乐、时尚的井下咖啡厅等等,优美的矿区环境洋溢着勃勃生机。如今,在该矿,从办公室到会议室,从矿区到厂房,从区队到井下,整洁、舒适的安全生产、生活环境让员工们工作和生活的倍加舒心。
维护失地村民利益,构建了和谐的地矿关系。该矿按照“建设一对矿井、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实现共同发展”的建矿宗旨,关心失地农民生活生产,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积极构建和谐的地矿关系。为村里垫路修桥、解决交通问题。广泛吸纳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在小工程、部分劳务承包商给予失地村民一定的照顾,解决农民的务工问题。开展阳光助学行动,设立了专项助学基金,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心系当地困难农民,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走访慰问当地困难农民,送上米、面、油及慰问金,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地矿和谐共处,为矿井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深化安全文化建塑,以文化促管理
积极构建安全文化建塑体系。为强化安全文化建塑工作的领导,我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考核推进小组,将安全文化建塑目标细分到各单位,任务明确到具体人,每个单位都有专人对安全文化资料进行收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可视化。
创设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平台。积极创设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介,进行安全文化理念的挖掘、提炼、推广和渗透,形成安全文化理念传播与普及机制和措施。在安全理念宣传上,将“珍爱生命--让安全成为我们的习惯”、“事故可防可控”等核心理念进行分解、梳理、升华,让安全理念在安全文化长廊上看得见,演讲比赛中听得见,班组长和员工嘴边说得出。通过开展文化理念专题研讨、讲座、交流等活动。各单位结合班组、岗位情况,开展多层次的安全信条、安全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并把征集来的信条、格言和警句“上墙入窗进栏”,使安全文化理念成为一只无形的手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
创新全员安全培训,夯实安全管理基石。严把“五关”即登记关、考勤关、笔记关、时间关和结业关。利用“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现场培训、实战演练等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促进员工技能提高,素质提升,岗位成才,全面发展。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使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争当安全生产模范。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使员工在安全文化的启发、教育、约束、引导下,不断增强安全意识。
构建沟通机制,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安全心理环境。建立了静态和动态员工档案,搭建起了加强与员工交流沟通交流的平台,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该矿组织开展“区队干部与员工谈心”活动,疏导员工心理,帮员工放下思想包袱。矿区队干部定期与员工谈心,所有区队干部每个月要和10名员工和5名班组长进行谈心,每次谈心都有记录。设立员工咨询接待站,每周五下午,由矿领导与员工面对面解疑释惑,让员工心平气和地走上工作岗位。
巩固深化6S管理,营造“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氛围。强化员工6S行为养成,夯实现场精细化管理基础,该矿对现有岗位6S标准不断完善优化,不断拓宽6S管理范围,将6S管理延伸到地面、井下每个岗位,做到定期检查,严格考核;重点要把6S管理和井下质量标准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促进6S管理深入到现场,切实保证效果。在生产现场设置管理看板,内容包括各种卫生责任区划分、现场物资管理、员工考核等,每天对照6S标准,评出当班最优最差员工,并进行6S讲评,力争做到标准规范、切合实际、运用有效。推行走动式管理,把解决问题贯穿于走动式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控制、双向考核,使管理行为实现了互动,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