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10:44:30
序论:在您撰写高一语文重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唯一的关注点是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唯一的感受是枯燥无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文言文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教学少了一点“艺术”与“文化”。因此,探索并实践一套行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将有效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发挥文言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潜在功能,让文言文焕发新时代的活力。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关注到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努力使课堂教学“艺术化”。
一、发掘传统文化,让文化之光成为文言文课堂的明亮背景
文言文简洁优雅,有独特的词法句法和语言风格,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记载,是中国古人思想精华的萃聚,是民族生活的片段记忆。这些名篇佳作,沉淀了一代代中国古人的精神火种,凝聚了先人深刻的情感,启迪和陶冶了无数后世读书人。所以,文言文教学不但要有理解字词句的目标达成,也要承担了解文化,传承文化的重任,更有滋养人文情怀、浸润心灵的作用。
文言文教学中纪传体人物传记很多,许多教师在遇到年号、官职、时间、地点等词时,只告诉学生翻译时不译即可,殊不知这些恰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的历法,古代的官职和称谓都是民族个性的深刻体现,适时讲解,不仅可以解决今后阅读中的同类问题,而且可以使文言文教学丰厚起来。三年以后,诸多文化问题就会在文言文课堂得到解决。
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习古人的文字,却不了解古人的文化,岂不是知表不知里?岂不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因而,要捕捉文言文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在解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走近文化现象、领略文化之美。
为了强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淀,可以在基本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古诗文教学体系,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髓,以课堂为主阵地向课外延伸,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积淀和内化传统文化的精髓。
《侍坐》篇中“暮春”时节的活动,《兰亭集序》中的“流觞曲水”,《滕王阁序》中为书写序的王勃当仁不让的背景故事……无不引起学生探知古人生活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对这些文化因子稍作讲解,无疑会让课堂丰富起来、灵动起来,触发学生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化让文言教学为我们的生活营造了一份安静与深刻,也必然会唤起古今贯通的想象力,激发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与中国历史、文化对话的渴望。
二、艺术地驾驭课堂,也是改善文言文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得益于以下几种方法,从而使文言文课堂多了一点活力与灵气,教学方法多了一点“艺术”的气息。
1.多层次朗读,让美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催化剂。
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声韵美,古人也常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所以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每堂课都能听到读书声。《语文课程标准》也呼吁“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然而,怎么读、怎样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如何有兴趣、带着思考去读,怎样才能读出美感……这恐怕要求教师在设计朗读环节时多一点“艺术性”吧。
将朗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巧妙设计朗读环节。例如教授《蜀道难》时,我设计的朗读题目是:文章中哪些语句让你觉得蜀道高、难、险?你能用声音把这种感受传达出来吗?问题一提出,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整整读了一节课,《蜀道难》全篇文章几乎都被学生读出来了。首句“噫吁嚱,危乎高哉”就多次被朗读,学生比赛看谁读得好。问之为什么认为此句最能体现“蜀道难”,有人感受到作者惊叹的情感;有人甚至发现这七字都是一声字,而一声的声调调值是55调,在旧声里是最高的……由此,学生在美读声中体会了作品的内容,教师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美读中,学生的“心、眼、口”并用,从而“传出文字情趣,畅发读者的感性”(叶圣陶语)。
默读、“乱”读、范读相结合,多种朗读方法相并用,让美读多一点变化和技巧。长期以来,在文言课文的朗读方面,教师多采取让学生齐读的方式。其实,朗读本身是阅读环节之一,它充满了个性色彩,而齐读却要抹杀这些差异。所以,教师应尽量少让学生齐读,多一些个体朗读。让师生通过这一方法,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默读为课堂营造静谧的感悟气氛;“乱”读(不是乱读,而是让学生出声地非齐读)是乱中有序,乱中有思考;范读则或声情并茂,或深情感动,或气势夺人……多种朗读方法并用,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2.巧用“成语”,落实重点词语,夯实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理解,始终都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实践中的字词教学效果并不很好,学生记不住重点词语、不会分析词法语法。而巧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用成语带动文言文基础的落实,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沿用下来的,或来自古代经典著作,或来源于历史故事,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以成语为契机,可落实许多文言文重点词和生僻词的意思,夯实文言文基础,并积累成语。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中“速”的意义,学生很难把握,但只要使其联系到“不速之客”,就很容易记住“速”乃“招致”之意。“不假思索”中,“假”是“假借、依靠”之意;“再接再厉”中,“厉”通“砺”,意为“磨刀石”……这些成语中的重点词,也是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学会这样的联系迁移,就会事半功倍。
3.有设计的讨论,让思辨的气息丰盈文言文教学
受到课时、学生学习现状等诸多因素影响,长久以来,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仅限于教授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情感,而不做任何拓展。其实,挖掘拓展课本以外的话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落实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提要近年来,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教育教学质量呈上升趋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但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尤其对作文望而生畏。针对这种现象,本人在作文教学方面积极尝试探索,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温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主动搭乘写作快车。在作文课堂中,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原则,采用“改中评、评中赏”的方式,“好花共赏”,资源共享,品尝写作乐趣,学会写作,学会交流合作,学会做人。
关键词上网搜索 下载资源 超级链接 制作网页 演绎人生 精彩回放学会写作学会做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近年来,随着课改步伐的加快,教育教学质量呈上升趋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但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尤其对作文望而生畏。针对这种现象,本人在作文教学方面积极尝试探索,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温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其主动搭乘写作快车。
作文教学包括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三个阶段。在前两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上网”搜索资源,从现实生活、中外名著、电影电视、歌曲、网络等“网页”下载资源,超级链接,整合利用,制作精美“网页”(即写出个性化文章),使学生体验写作文如同上网,演绎精彩的人生故事。这两阶段固然重要,但写后指导更不容忽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重视作文修改评价,运用多种方式评价,自评与互评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结合。写后指导包括修改和讲评,在具体教学中,可将两个环节简化,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原则,采用“改中评、评中赏”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形成学生、教师间交流信息网络,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作文,学会交流合作,学会做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具体做法如下:
一、照镜式:
指左邻右舍、读者与作者互换角色,互为“镜子”,交换习作,互相评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赏花式:
针对习作中的美文,采用走马观花(浏览习作)――园中采花(组内欣赏)――锦上添花(班内赏析)――塞外赏花(班级交流)的模式进行,可谓是好花共赏 ,这种方式使不同学生均有收获。高中作文习作,或语言清新流畅,或蕴含哲理,或构思精巧,或选材脱俗,或悬念迭出,或情真意切,都是个性化的美文,曾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三、选美式:
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美点寻踪。如标题新、结尾巧、语言美、人性美、自然美、意境美,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猎奇式:
指个性化习作,文体创新、选材新颖脱俗、构思别出心裁、结构与众不同。例如,有的运用题记、正文、后记三部分,设计小标题组材;有的写寓言、童话、实验报告、说明书、采访记录。引导学生在赏析中学会创新,张扬个性。
五、美容式:
针对“问题”作文,小组内修改字、词、句、标点,班内师生共同评改,注重标题、选材、构思立意的修改,通过多重评改,为其做整容手术,“搽脂抹粉”,使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六、采访式:
指读者采访美文作者,可从创作意图、选材立意、构思谋篇、标题设计、语言表达、自我评价等方面,设计采访内容,作者答“记者”问。在对话交流中,学会写作,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七、品茶式:
美文犹如一杯香茶,要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反复咀嚼。只有通过揣摩品味欣赏,才能品尝到其中淡淡的清香。
八、冒险式:
指学生敢于向美文挑战,寻找美中不足,提出个人独特见解。在“吹毛求疵”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批判思维、逆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九、毛遂自荐式:
指学生自愿宣读个人习作,师生共同欣赏评改,为其指点写作迷津。此法可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写作航线中轻松愉快自信地上路,并增强生活的勇气。
十、辩论式:
针对同题作文,设计不同辩论题目,学生走上讲台,发表各自观点。在辩论中,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会有不同见解,学会写个性化的作文。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我任职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基础相对较差。老师们在交流教学感受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些学生,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或者说,平时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能说对,到考试做题的时候就不会了。这些确实都是困扰老师们的问题。我们抱怨学生差,这种归因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合理的归因在现实中却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求人不如求己,改变自己要比改变别人尤其是一群人容易得多。
一、提高教师教学素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许多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深厚,业务能力较强,但是课程改革的变化很大,以往的讲的方法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教师在原有惯性下的教学导致教学低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进行学习,特别是学习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四年了,关于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也已经开展过多次,可是还有一些老师有畏难情绪,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对课改的不接受、甚至是排斥。我认为,这里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其实,课改并不是彻底的颠覆,不是否定先前的一切,我们原有的专业知识储备是有用的,我们以往的很多教学经验是有用的,我们的人格魅力依然能影响学生,只不过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教学,在教学的意识和方法上做一些调整,而在深入思考后的调整一定会带来课堂的效益。审视自己有的时候是有一些困难的,因为思维习惯走老路,容易形成定势,当你觉得走不出自己的固有认识的时候,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去审视别人,通过和同行的交流,通过去听别人的课,包括用心地去评价别人的一节课,哪怕你发现的多数是缺点,你也会受到启发,从而很快找到出路。再有就是主动学习,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要是自己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他的成绩就会提高得很快,老师也一样。教学同样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要课堂高效,确实需要自己多做思考。还有就是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却容易被忽略的优秀的课程资源,听课的时候经常有一些细节很打动我,比如,老师提问了一名同学,他没有把答案说得很清楚,同学们帮他一起理清了思路,说出了答案,老师在请这位同学坐下的时候,说了一句:“某某同学其实想清楚了,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达。”那名学生眼里满是感激。新课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蕴含在教材中,也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老师一站上讲台,就显得非常有魅力,我想这个魅力不仅是源于“腹有诗书气自华”,更多的还有教师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心前移。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要点有三个: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一个科学的教学设计,一个有效的预习。
合理的学习目标是建构在对学情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以往我们把讲完书上所有的内容作为目标,把教参上的目标当目标,仔细想来是不合理的,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班级都有不同的学情,目标自然就要有针对性,以往教学中强调过的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就是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新课程更加强调目标意识,这里既包括制定目标的意识,也包括目标检测的意识。制定目标时,要从主题或单元入手,高占位地把握教材。目标的检测有很多方法,比如课堂提问、方法总结、作业的布置和单元学习后的达标检测,更为理想的是在每一节课都有意识的进行目标检测,这样教学会更有效果。合理的学习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科学的教学设计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通衢,以往语文老师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即使后来有了教学媒体的辅助,也是侧重熏陶、涵咏、体验:我们以往的教案呈现的大多是学科知识要点,通过写教案,我们可以理清自己要讲哪些内容,但是对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层级关系缺乏思考,对课堂问题的设计缺乏斟酌,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产生的结果有很多,揠苗助长,水过地皮湿,课堂上学生跟在老师的后头,老师的提问中已经说出了答案的绝大部分内容,学生应和着说出最后几个字,做的都是填空题,因为我们怕引导得不够,学生说不出正确的答案,一节课的内容完成不了。可是,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答题的时候,问题就会出现。所以,教学设计对语文学科同样重要,要有意识的对每节课做出设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还给学生一个合理、完整的思维过程。让听、说、读、写在明确的设计意图之下有效完成。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使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预习,在新课改不同的研究者那里有着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专家不主张预习,认为它会让学生在课上丧失新鲜感,破坏教学情境的创设,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情境很重要。这些观点有他的合理之处,但是,学生对文本的熟悉是学习的必经过程,课上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后面的分析、鉴赏、学习就要打折。对于语文学科来讲,既想要让学习内容“保鲜”,又能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我们可以通过不布置具体任务的预习来实现。
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被关注、主动学习。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101词组、字音
qìn(沁)园春 分mì(泌) 百gě(舸) zhēng(峥)嵘 寥kuò(廓) 万户hóu( 侯 ) 挥斥方qiú(遒) màn(漫)江màn(谩)骂 xié(携)来 浪è(遏)飞舟 漪lún (沦)páng(彷)徨 寂liáo(寥)惆chàng(怅)凄wǎn(婉) 颓pǐ(圮)青xǐng(荇)浮zǎo(藻) 长gāo(篙) hāo(蒿) 草 枯gǎo(槁) 斑lán(斓) shēng(笙)箫 青tāi(苔) 漫sù(溯) 荆jí(棘)火bō(钵)niǔ(忸)怩 麦zāo(糟) 发jiào(酵 )dùn (炖) 肉 团jī(箕)
凌wǔ(侮)chì(叱)骂 踟chú(蹰) duò(舵)手 qióng(跫)音 春wéi(帷)窗fēi(扉) 流lán (岚) 雾ǎi(霭) 和ǎi(蔼)
02辨析下列汉字的字形
沁香 分泌 谩骂 漫江 惆怅 为虎作伥 苍茫 沧桑 阻遏 碣石 彷徨 惶然 惋惜 哀婉 颓圮 杞人忧天 祭祀 沉淀 纸锭 绽放 彷徨 牌坊 惆怅 稠密丝绸 无耻谰言 斑斓 波澜 朔风 追溯
挑衅 河畔 碾碎 辗转 堤堰 揠苗助长 偃旗息鼓 凌侮 陵墓 棱角忸怩 纽扣 枢纽 心扉 雨雪霏霏
03掌握下面词语的词义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别人,换取一笔钱,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凌侮:欺凌,侮辱。
04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养育:抚养和教育。
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2《诗两首》
重要字音: 彷(páng)徨 寂寥(liáo) 惆怅(chàng)凄婉(wǎn)颓圮(pǐ)青荇(xǐng)
浮藻(zǎo)长篙(gāo) 漫溯(sù)斑斓(lán) 笙(shēng)箫
多音字:看守 看见 遒劲 有劲 着迷 执著 装载 记载 悄悄 悄然
重要字形:彷徨 惶然 惋惜 哀婉 彷徨 牌坊 惆怅 稠密 丝绸 追溯 朔风 挑衅 河畔 斑斓 无耻谰言 波澜 颓圮 祭祀 杞人忧天
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课内阅读】
1.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岸边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在剑河上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
2.对《再别康桥》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 )
A.“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诗人偏说不是,而把它想像成“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方面写出梦之美,梦之虚幻,另一方面,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寻梦的描写。
B.诗人用“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把梦具象化,把抽象的诗意化为具体的形象,非常生动。
C.在充满诗意的地方诗人竟然不能放歌,是不可遏制的离情使诗人陷入沉默。
D.最后一节将“轻轻”换成“悄悄”,这些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并把浓烈的诗情化为一种潇洒。
3.对《雨巷》的赏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C.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D.诗人把自己苦闷彷徨的心态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4.对《雨巷》这首诗歌表现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这首诗歌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
B.本诗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C.本诗反复出现的“丁香”意象及其蕴藉的特定情感元素,借鉴了古代吟咏丁香名句,如李煜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D.在本诗中,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女郎、独行者等,编制出雨中江南小巷一隅的画面,具有传统文化的气息与古典美。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3大堰河—我的保姆
【基础知识】
重要字音:青苔(tāi)荆棘(jí)火钵(bō)忸(niǔ)怩 麦糟(zāo) 炖 (dùn) 肉
团箕(jī) 凌侮(wǔ) 叱(chì)骂
多音字:瓦菲 菲薄 泥巴 拘泥 漂泊 湖泊 青苔 舌苔
重要字形:碾碎 辗转 堤堰 揠苗助长 偃旗息鼓 凌侮 陵墓 棱角 忸怩 纽扣 枢纽
重要词义: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给别人,换取一笔钱,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凌侮:欺凌,侮辱。
近义词辨析:养育:抚养和教育。养活:供给东西使生活。
【课内阅读】
1.《大堰河――我的保姆》结尾中说这首诗也是献给“大地上的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意在表明(
A)
A.诗人的感情,由一个狭小的范围,升华到一个更高、更广的天地。
B.诗人希望得到世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自己—样的乳儿在感情上的共鸣。
C.诗人仇恨不公平、不合理的旧社会,想号召人们起来斗争。
D.诗人的感情,融会世界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保姆和像诗人自己一样的乳儿的感情。
2.“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声明告诉我们( B)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是,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亲密。
C.“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D.“我”不忘养育之恩。
3.“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D)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C.“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去联系。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4.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
一、“士贰其行”中“行”的读音
《诗经・卫风・氓》(高中第三册)中“士贰其行”的“行”应当读“háng”,理由如下。
首先,这是韵脚决定的。这一节的诗句为:“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显然,汤、裳、爽都是ang韵,行也应如此,才能够章节和谐。
其次,这是词义决定的。行,是品行的意思。现代汉语“行”如按“品行”解释应该读xíng,但是这一义项在古代却读háng。“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景行”为“大道”的意思,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汉语大字典》解释“行”,在读音háng下的第一个义项就是“道路”。而在一些旧版词典中,“景行”之“行”的注音就是háng。
再次,上古没有舌面音。根据章炳麟、黄侃等众多学术大家的考证,上古是没有舌面音jqx的,到了近古的元、明时代,才从舌根音gkh里分化出舌面音jqx。这样的话,凡现在声母为jqx的字在上古都在gkh里,如“柜”本来声旁是“巨”,但却不读jù而读guì,“壳”既有qiào的音又有ké的音等等,所以《诗经》时代的“行”应该读háng。
如果以上说法成立的话,自然而然就会牵扯出本节“极”和“德”的读音来。或者,它们和“汤”“裳”“爽”“行”为同一韵脚,但由于语音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已十分复杂,并且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又无其他相应的读音,所以只好作罢。但是“行”却不同;或者,只是它们二者押韵,与前边的韵脚无关,本节诗在这里又换了一次韵。
二、“三年释其征”中“征”的释义
《勾践灭吴》(高中第一册)中“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课本注释:政,通“征”,指赋税徭役。而《勾践灭吴》下文又有:“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收,征收。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的意思是:十年都没有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这样,老百姓家里都存有可以吃三年的粮食。十年免税是对于每个国民的普遍政策,而“三年释其征”、“三月释其征”又是特殊的抚恤政策,因此,就不存在“免除三年或三月赋税”的必要。所以,“三年释其征”、“三月释其征”中的“征”是不是只指“徭役”而不含“赋税”?但是《古代汉语词典》解释“征”是“赋税”和“征税”的意思,没有“徭役”一说。《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解释这两句中的“征”时说,征,指徭役。这种说法就比较合理,但又和词典产生了矛盾,而笔者认为还是采用这种说法好。
三、“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的翻译
《勾践灭吴》(高中第一册)中的“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这句的翻译有多种答案。“……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多译为赋税徭役,上段已作讨论),并且也一定像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按这个翻译的口气来推断,哭泣埋葬支子的应该是他的父亲。而嫡子也好,支子也罢,他们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感情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事,所以,这种“哭支子如嫡子”的翻译显然于理不通。那么,究竟是谁在“哭泣葬埋”呢?如果承上文“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主语应该是“官府”或者“勾践”,那么这里的“其子”就不该是“嫡子”而是“自己的儿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必哭泣”这句之前是“冒号”,是对“当室者死”和“支子死”两句的总括,所以这句应该理解为,不论是当室者死了,还是支子死了,官府或勾践“都一定像自己的亲生儿子死了那样哭泣着埋葬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翻译为:“勾践哭泣葬埋他们,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基于让勾践亲自去各地埋葬是不现实的,不是怀疑他的诚意,而是客观条件制约,他不可能处处都去、家家都去的,所以这句主语采用“官府”也就是“当地官员”比较好。
四、“所守或匪亲”中的“匪”通不通“非”
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材在注释李白《蜀道难》中的这句时说,“匪”通“非”。“匪”本来就有“不是”的义项,没必要通“非”。《古代汉语词典》等很多词典都这样解释。常用的成语“匪夷所思”就是典型的例子。奇怪的是高中语文第三册《氓》“匪来贸丝”的课下注释直接将“匪”解释为“不是”,出现注释不一的现象。翻阅很多古典文学作品集,对这一“匪”字都没有作通假解释。